怀才不遇造句

| 造价员考试 |

【www.guakaob.com--造价员考试】

怀才不遇造句篇一
《人物造句定稿》

——教材人物造句作业讲评总结:

1.我们学会了运用教材,并且选择了恰当的方式概括人物。

2. 同学们造句有故事、有画面、有情感,而且融入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追求:

1.敏锐的目光审视教材,期待有新的发现。

2.培养语言的敏感,让语言更精致;培养思想的敏感,让思想更深刻。

优秀作业展示 ★★★★★

北方一奇人,叫泥人张,手艺精湛,把式真。 天津一地主,称张五爷,飞扬跋扈,架势牛。 一句话点评:语言精致。

戏,鲁镇,船头前,水面上,盼到了满载的归航。 笔,朱砂,水门汀,柳树下,画出了竹影的清香。 鼓,后生,高粱地,茂腾腾,响出了高原的铿锵。 字只几行,可回忆更长,留给我们,星空的畅想。 一句话点评:三幅画面,跃然纸上。

◎庞乐琴:

《父亲》

胖身材,爬月台,只盼儿归来。

黑夜来,将灯开,一针一线补教材。

父亲爱深如海。

一句话点评:巧妙运用了《背影》和《我的第一本书中》的两个父亲形象,太精彩了!

《母亲》

荷叶下,红莲长,窗外雷声响。雨虽狂,莫慌张,母亲始终在身旁。依偎在水面上。

糜先生,有慈母,从不受侮辱。不诉苦,多宽恕,言传身教常管束。伴儿成长之路。

一句话点评:有情感。

◎杨晨:

《读四大名著》

贾宝玉,林黛玉,封建社会真可怕 。

花和尚,黑旋风,一身武艺本领大。

诸葛亮,周公瑾,明刀暗箭算计他。

唐三藏,观世音,慈悲心肠为大家。

中国诗,中国史,代代相传满天下。

◎池浩强:

百草园,矮墙边,画影连篇。

悬崖上,峭壁前,羚飞描线。

芦苇荡,白洋淀,鬼子上天。

高粱地,黄土原,壮丽奇观。

火车站,人海间,背影蹒跚。

一句话点评:语言精练典雅。

◎虞跃:

良田,美池,桑竹,先生之地也; 种豆,荷锄,晚归,先生之愿也; 归隐,嗜酒,读诗,先生之志也。 先生谓谁?乃东晋陶渊明也。

一句话点评:有故事、有画面。

★★★★ ◎李凡

犯错误,不肯要回木雕,太犟;

越山谷,斑羚不惜牺牲,太勇;

为蝉鸣,三年只等两月,也值;

笨皇帝,虚伪穿着新装,太傻。

一句话点评:干净利索。

◎陈希:

灯亮了一晚,书补好了;

屋修了一生,台阶高了;

花落了一地,爸爸走了。

父亲爱了一辈子,最后,我们懂了。 ◎陈近秋:

军令不期而至,老父年老多事,

小弟年幼尚稚,只有木兰,存报国志。 一句话点评:进步很大。

◎张东枝:

三寸核舟,满载技艺。

苏黄共阅一手卷,谈笑风生,好不惬意。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昂视,好不开怀。 舟子抚炉煮茶,若听茶声,好不悠闲。 明有奇人王叔远,精雕细刻,好不神奇! ★★★ ◎陶江陵:

他是单干户却提供免费帮助,

他用破车谋生却常尽义务,

他已凄凉悲惨还凭良心做人,

世间少有的好人非老王莫属。

脚,蹬的是早已磨平的三轮车踏板; 手,握的是一瓶香油和一筐鸡蛋;

肩,扛得是比任何一家都要大的冰块; 身,裹得是几尺漂白的长布;

心,挂的是对我的关照与热情。

◎金文萱:

桃花源,五柳前,一间小屋;

怀才不遇造句篇二
《2014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九场词语、注音、解释》

2014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九场词语

1.【售罄】拼音:shòu/qìng释义:指商品全部卖完。

2.【泸定桥】拼音:lú/dìnɡ/qiáo释义:桥名。位于四川省大渡河上。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曾“飞夺泸定桥”。

3.【毗邻】拼音:pí/lín释义:相邻接。毗,毗连、辅助的意思。

4.【下颌】拼音:xià/hé释义:口腔的下部。通称下巴。

5.【蜷曲】拼音:quán/qū释义:弯曲,多用于人或动物的肢体。[比如]草丛里有一条蜷曲着的赤练蛇。

6.【雾霾】拼音:wù/mái释义: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颗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7.【不寒而栗】拼音:bù/hán/ér/lì释义: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8.【怆然涕下】拼音:chuàng/rán/tì/xià释义:伤感地涕泪流洒。[比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9.【寥寥无几】拼音:liáo/liáo/wú/jǐ释义:形容数量很少。例句:峻青《瑞雪图》:秋天勉强落了几场小雨,大秋作物虽然没有干死,但收到手的粮食却寥寥无几。

10.【千仞】拼音:qiān/rèn释义:古以八尺为一仞。形容极高或极深。例句:《庄子》: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11.【惨绝人寰】拼音:cǎn/jué/rén/huán释义: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例句:老舍《蜕》:这不仅是一点感触,而是惨绝人寰的事实,是民族最大的耻辱,是每个人的仇恨。

12.【翰墨】拼音:hàn/mò释义:笔和墨,借指文章书画等。例句:郭沫若《歌颂群英大会》:旧状元只通翰墨,而今是各业俱全。

13.【昆季】拼音:kūn/jì释义:指兄弟(xiōngdì)。例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观貌,不择是非。

14.【之任】拼音:zhī/guó释义:指到任或上任。例句:明·王玉峰《焚香记》:疾忙之任整行装,即把捷音传。

15.【百常】拼音:bǎi/cháng释义:形容极高。也借指极高的楼台。例句:宋林逋(bū)《和才上人春日见寄》:瑶华伸玩情何极,高绝犹如登百常。

16.【鲜克有终】拼音:xiǎn/kè/yǒu/zhōng释义:做人做事一般都容易有好的开头,但很少能有好的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例句:《诗经》:靡不可初,鲜克有终。

17.【煤矸石】拼音:méi/ɡān/shí释义:在成煤过程中与煤伴生的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含碳量较低,不易燃烧。

18.【色厉内荏】拼音:sè/lì/nèi/rěn释义: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例句:叶圣陶《四三集》:他跑遍租界的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色厉内荏的窘态。

19.【抱璞泣血】拼音:bào/pú/qì/xuè释义:比喻怀才不遇,伤心悲痛。例句:汉东方朔《七谏》: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

20.【津梁】拼音:jīn/liáng释义:渡口和桥梁,比喻用作引导的事物或过渡的方法、手段。例句:柯灵《香雪海》:作为津梁的,就是那些来自别一天地的、刚健清新的作品。

21.【裱褙】拼音:biǎo/bèi释义:用纸或丝织品做衬托,把字画书籍等装潢起来,或加以修补,使美观耐久。

22.【物阜民康】拼音:wù/fù/mín/kāng释义:物产丰盛,人民安乐。例句:明·郎瑛《七修类稿》:大明御极,远绍虞唐,河清海晏,物阜民康。

23.【雅驯】拼音:yǎ/xùn释义:形容文辞典雅。(异形词:雅训)例句:郭沫若《读了<李家庄的变迁>》:人物呢,连名字也就不雅驯,如像铁锁、冷元、白狗、二妞之类。

24.【发凡】拼音:fā/fán释义:揭示全书的要旨或体例。[比如]修辞学发凡。例句: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

25.【打榧子】拼音:dǎ/fěi/zi释义:把拇指贴紧中指面,再使劲闪开,使中指打在掌上发声。

26.【琤琮】拼音:chēng/cóng释义:形容玉石撞击或水流等声音。例句:吴组缃《山洪》:三官朦甩胧醒过来,听到那些玻璃条发出琤琮的鸣声。

27.【掴打】拼音:ɡuāi/dǎ释义:用巴掌打。例句:陈残云《山谷风烟》:有人扯烂刘继宗的衣服,有人扬手想掴打他。

28.【香醪】拼音:xiāng/láo释义:指美酒。例句:杜甫《崔驸马山亭宴集》:清秋多宴会,终日困香醪。

29.【跏趺】拼音:jiā/fū释义:指静坐或端坐。例句:陆游《别王伯高》:香奁(lián)赠别非无意,共约跏趺看此心。

30.【顽廉懦立】拼音:wán/lián/nuò/lì释义: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形容高尚的事物或行为对人的感化力强。例句:郭沫若《羽书集》:这些烈士的壮烈行为同时也使我们顽廉懦立,把我们的士气和民气,愈见鼓舞,兴奋,而增高了。

31.【以莛撞钟】拼音:yǐ/tíng/zhuàng/zhōng释义: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得不到回答。亦比喻应答的双方才学悬殊。

例句:《汉书》: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32.【书簏】拼音:shū/lù释义:藏书用的箱子。也用来讥讽读书多而不解书意或不善运用的人。例句:陆游《发书画还故山戏书》:昨日遣画笥(sì),今日发书簏。

33.【奋发踔厉】拼音:fèn/fā/chuō/lì释义:奋发有为,意气昂扬。例句: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既无始皇奋发踔厉之才,而当众叛亲离之日,谓足以全首领而保宗庙,无论谁人,俱不能为扶苏信也。

34.【颞叶】拼音:niè/yè释义:大脑的一个区域,位于外侧裂之下,中颅窝和小脑幕之上。

35.【梵呗】拼音:fàn/bài释义:佛教做法事时念诵经文的声音。

36.【麈谈】拼音:zhǔ/tán释义:“麈”是古书上所指鹿一类的动物。“麈谈”泛指闲居谈论。例句:宋·辛弃疾《中秋》:更如今,不听麈谈情,愁如发。

37.【腾跞】拼音:téng/lì释义:上升,超越。例句:章炳麟《訄(qiú)书》:虽然,末不固,则治本者且不及其年而夭殇,是故其末又腾跞以先于本。

38.【白醭】拼音:bái/bú释义:醋、酱油等表面长的白色的霉。

39.【扬风乍毛】拼音:yáng/fēng/zhà/máo释义:指耀武扬威。例句:梁斌《播火记》:你带着一队人,到村北去,装得扬风乍毛,声势浩大,一路子攻打。

40.【彰善瘅恶】拼音:zhānɡ/shàn/dàn/è释义:表扬好的,憎恨坏的。例句:唐·刘知几《史通》:盖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瘅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

41.【鸾跂鸿惊】拼音:luán/qǐ/hónɡ/jīnɡ释义:比喻书法笔势飞举之态。例句:宋·黄伯思《法帖刊误》:才披尺许目增明,鸾跂鸿惊欲飞逝。

42.【殂谢】拼音:cú/xiè释义:死亡。例句:唐·孟郊《哭李观》:颜子既殂谢,孔门无辉光。

43.【垂髫】拼音:chuí/tiáo释义: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例句: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4.【夏鲧】拼音:xià/gǔn释义:传说中尧舜时代的部落首领,大禹的父亲。

45.【挥斥方遒】拼音:huī/chì/fāng/qiú释义:比喻热情豪迈,劲头十足。例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46.【开斛】拼音:kāi/hú释义:粮店开始买卖粮食。例句:《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当经议决,自本月八日起,一律开斛,以现洋斛米。

47.【币重言甘】拼音:bì/zhòng/yán/gān释义:礼物丰厚,言词动听。多用作贬义。例句:《晋书》:健虽战胜,犹修笺(jiān)于洪,并送名马珍宝,请至长安上尊号。洪曰:“币重言甘,诱我也。”乃尽召关中之众来距。

48.【赑屃】拼音:bì/xì释义: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赑屃形状。例句:宋·王安石《同王浚贤良赋龟》:北归与俱度大庾(yǔ),两夫赑屃苦不胜。

怀才不遇造句篇三
《人人皆可为国王》

怀才不遇造句篇四
《文言文翻译学案含答案》

文言文翻译学案

主备:高三语文组二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3、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二、知识链接

翻译的基本原则

1.三字要领:“信”“达”“雅”

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 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

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2.一句要求: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 从高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尤其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上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三、范例演示 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

例题1:翻译加点的词语。

①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

②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师说》) ...

③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屈原列传》) ........

④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

例题2:翻译加点的词语

①请略陈固陋:请让我大略的陈述自己固塞鄙陋的意见。 ....

②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名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人墓碑记》)

例题3:指出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

①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句首发语词) .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句中停顿) .

③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信陵君窃符救赵》)(结构作用:取消句子独立性) .

④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句中停顿) .

⑤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音节衬词) .

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偏义复词中的衬词) .

例题4: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并用括号表示出来:

①(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桃花源记》)

②竖子,不足与( )谋(《鸿门宴》)

③今以钟磬置( )水中(《石钟山记》)

④尉剑挺,广起,夺( )而杀尉(《陈涉世家》)

例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语序的变化。

① 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

②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③ 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

④ 月出于东山之上。(状语后置)

例题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尤其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②项伯以身翼蔽沛公。 .

③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

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

⑤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

⑥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

四:方法归纳

1、保留法(留):

(1)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2)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3)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2、替换法(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

予:我。 斯:这。 徒:只。 记:记载

明:使„„明了。 匹夫:百姓。 社稷:国家。

(1)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2)古今异义、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3、删减法(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对象: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

体意义的虚词。情况:①句首发语词。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4、增补法(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

①(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花源记》)

②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③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石钟山记》)

④尉剑挺,广起,夺(之)而杀尉(《陈涉世家》)

5、调整法(调):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 语的表达习惯。对象是文言文中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等。

① 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

②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③ 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

④ 月出于东山之上。(状语后置)

6、另要注意文言修辞的翻译策略(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的(长见的有比喻、互文、

借代、婉说等手法)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①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固若金汤的城池)(比喻) ..

②项伯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一样)(比喻) .

③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做官的人)(借代) ..

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自己死去)(婉说) ...

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统治者拥有的金......

玉珍宝)(互文)

⑥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人民的灾难)使我和白居易那样泪湿青杉,我不能....

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用典)

五、翻译注意事项

1.翻译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用的18个文言虑词,直至对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有个准确把握。二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

2、观照上下文语境

将下面语段中加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

译文:皇帝想念他的贤才,于是命令凭形体相貌来寻访他。

解析:画线句的翻译,难点在“物色”一词的理解,学生很容易将“物色”理解成动词“寻找什么人”,但根据上下文来看,这个词在介词以的后面,应该是名词,所以这里应理解成人的形貌外表。

3、联系平时的学习积累

将下面加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绩与何执申偕事帝于王邸,蔡京以宫僚之旧,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

译文:(蔡京)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绩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

解析:其关键词“曲意”,就可以在从成语中“曲意逢迎”的意义推断出“曲意”一词的意思,“曲意逢迎”就是“违背自己的本心,千方百计迎合讨好别人”,据此可知“曲意”是“违心的迎合、奉承”,再联系上下文可知,这是蔡京为了讨好徐绩和何执中而巴结奉承他们,所以在翻译时需补充主语。

六:课堂训练题

1.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线的词语 太宗令封德彝举贤,德彝视事三年,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唯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夫君子之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其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之不能知,安可诬今人以无才。”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唐太宗命令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视察了三年,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应分别取用它们的长处。古代达到盛世的君王,难道都是向其他时代借用人才的吗?我们正担心自己不能了解人才,怎么可以冤枉现在人没有才能呢呢?”

2.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自新传

[明]归有光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①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父,

②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

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

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③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

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

④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

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 有删节)

[注]①屹屹:同“矻矻”,勤奋不懈的样子。②青紫:古代公卿经带之色,这里俯楷高官昱爵。③儇:轻佻,不庄重。④弟子员:生员

(1)对下列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 了:明白,了解 .

B.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戚:忧愁 .

C.县吏怪其意气 怪:责怪 .

D.见其面斥人过 面:当面 .

(1)C【解析】本道试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等级为B。C项中“怪”在此处应是形容词意动用法,可解释为“以„„为怪”或“为„„而感到怪异/奇怪”。A项中的“了”采用组词法和代入法可以排除。B项的干扰性最大,部分学生对“戚”字有“忧愁”的意义比较陌生,但学生如果能联想到《祭十二郎文》“而汝抱无涯之戚也”、《捕蛇者说》 “蒋氏大戚”中“戚”字的意思,此项就不难排除了。D项中,“面”为名词作状语,解释为“当面”,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字的用法与选项是一致的。学生若能判断出“面”于此处的用法,应该不难排除。

考生在作答此题时,应注意“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中的“在文中”这一限制语,也就是说,选项中的实词的含义即使是对的,但如果放在文中解释不通,那么,该选项就有可能是错误的。如C、D两项,均考查了实词在文中的文言用法所延伸出的含义。

(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童年丧父的张自新没有因母亲的看法而放弃学习,坚持耕读,啸歌古人,幽然自得。

B. 张自新对吴中子弟的亵语戏笑不以为意,也不理解,所以无法与他们交流。

C.作者对张自新的坎坷经历和怀才不遇深有感慨,痛惜他的病故,写了这篇传。

D.文中选取张自新读书敏慧,耕读奉母等几件事来塑造人物,选材典型,形象饱满。

(2). B【解析】本道试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C级。A、B、C三项均可以从文本中找到对应的位置,如A项,对应位置在第一段;B项对应位置在第三段,原文为“吴中子弟多轻儇,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C项对应位置为最后一段。而D项侧重从全文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对比原文后可以发现,B项中的“无法与他们交流”与原文中的“与之语,不答”在意思上不相同,从文意上看,“不答”是“不想回答、理睬”或“不愿回答、理睬”,而不是无法与他们交流。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

译: ②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译: ③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译 答案:

①况且我怎么能因为衣食问题让我母亲担忧呢?

②自新就前往县衙代替哥哥(受责罚),而把他哥哥藏在别的地方。

③(自新)屡次遭受鞭笞的侮辱,心里怏怏不乐,想弃官而去,不久得病而死。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等级为B级。

第1小题,“且”“宁„„耶”“以”“忧”为得分点,“且”译为“况且”,“宁„„耶”译为“怎么能„„呢”或“难道能„„吗”,“以”译为“因为”,“忧”在此处为使动用法,译为“使„„担忧”“让„„担忧”。重点考查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两个考点。

第2小题,“诣”“代”“匿”及省略句式为得分点,“诣”译为“前往”,“代”译为“代替”,“匿”译为“藏匿”或“把„„藏”。同时,此句中有两处省略,一是承前省略,“自代”后应该要补出宾语“兄受搒掠”;“而匿其兄他所”省略了介词“于”,补充完整应为“而匿其兄于他所”。

第3小题,“数”,“忽忽”,“俄”为得分点。要根据上文补出主语。

【参考译文】

张自新,原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年少读书,聪明绝伦。古《经》中有疑惑难解之处,学友们茫然呆立而无所获,自新随口而答,仿佛很平常很熟识的一样。他性格方正诚实,没有丝毫的矫饰。看见他的人没有不讥讽的,把他看作是乡下人。同舍的书生晚间读书,疲倦而睡去,自新用灯邓架扔(以提醒他),油污满桌子,他严肃恳切地提出批评,仿佛老师一样。幼年丧父,家计不能支撑,母亲说:“我看见人家读书,宛如捕风捉影,期望做大官,万人中不过一个。况且我们家命运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还为什么读书呢?”自新哭泣、长跪,说:“亡父用这来嘱咐我,将离人世时,没有听说别的话,我怎么敢忘却呢?况且我难道因为衣食的缘故而使母亲忧劳吗?”他和他的兄长耕田度日,戴着斗笠扛着锄头,脸色黧黑。晚间归来,就正襟危坐,吟咏古人的诗文,飘飘然仿佛在尘世之外,不知道贫贱是一种悲戚了。

他的兄长是里长,乡里多有逃亡之人,租税没地方来。每到年终,官府催交租税,把他拷打得体无完肤。自新就到县衙代哥哥受刑,而把哥哥藏匿到别的地方去。县吏为其意气而感到奇怪,刚要施与杖刑,他就阻止了,问:“你是什么人?”自新说:“我是里长,本是一名书生。”县官让他试写一篇文章,他马上就写成了,县官安慰他,并免去了对他的刑罚。

自新看那些权豪势要之人,淡然不放在心上。吴中子弟大多轻薄浮滑,穿着光鲜华丽的衣服,聚集到一处,用猥亵的语言玩笑,自新一切都不理会。人们和他谈话,他也不回答。谈论古今之事,意气慷慨。酒喝到酣畅时,他大声说:“主宰天下终究怎么样呢?”眼睛往上看,神气勃勃仿佛发怒一样,那些年轻人想要殴打他。他被补授为秀才,学官向他索要礼金很是急迫。自信确实拿不出礼金,屡次遭受鞭笞的侮辱,心里怏怏不乐,想弃官而去,不

怀才不遇造句篇五
《《现代汉语》课程考试试卷》

长江大学试卷 学院

2004─2005学年 第一学期 《现代汉语》课程考试试卷(A卷)

注意:1、本试卷共2页;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一、术语解释(4×5=20分):

1、普通话:

2、词的理性义:

3、声调:

4、儿化:

5、词:

二、判断下列说法(请在题后的表栏内,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

叉,10分;全打叉或全打钩无分):

1、le、bei 、ye中的e是同一个音素。 2、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3、Y、W不是真正的声母,只起区分音节界线的作用。 4、塞音和塞擦音中的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各6个。 5、“师、丝”的韵母和“依”的韵母是同一个音素。 6、中性词是指词语在任何时候都不带感情色彩。

7、汉语中唯一的不能独立成音节的定位语素(后缀)是“儿”。 8、“丽、习、民”都是不定位的不能独立成词的半自由语素。 9、er是舌面、央、中、卷舌、不圆唇元音。 10、方言是在共同语的基础上形成的语言变体。

1

三、选择题(请将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表栏内)(15×2=30分):

1、对“唱歌儿”和“你的书”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CHànggēr;Nǐdeshū B、CHànggē er ; Nǐdeshū C、Cànggēr;Lǐdeshū D、CHànggē er;Nǐdésū 2、“要有勇气!”和“一去不复返了。”两句话(进入语流)各音节的调值, 正确的一项是

A、51-214-214-51;55-51-51-51-轻 B、51-35-21-51;55-51-51-51-214-轻 C、51-214-214-51;35-51-35-51-214-轻 D、51-35-21-51;35-51-35-51-214-轻

3、汉字“了、之、凸、弓、沔”的笔画是 A、2、2、6、4、6; B、2、3、5、3、7; C、1、2、5、4、7; D、1、2、3、6、7

4、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A、闻、翅、辩; B、住、休、恭; C、燃、遍、众; D、肿、怅、鼎

5、对音节结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例字 声母 韵母(韵头 韵腹 韵尾) 调值 A 儿 e r 35 B 扭 N i u 214 C 秧 Y a ng 55 D 退 T u e i 51 6、分析上下义词:亚洲、中国;文学、小说、《红楼梦》 A、两组词都是上下义词; B、两组词都不是;

C、前一组词是,后一组不是; D、前一组词不是,后一组是。 7、全是单纯词的一组是 A、呜咽、自由、呻吟; B、苗条、伉俪、窝囊; C、妯娌、揶揄、呼吸; D、踌躇、彷徨、粗鲁 8、全是音译词的一组是

A、模特儿、哗啦啦、冰激凌; B、迪斯科、安琪儿、香港; C、哈达、冬不拉、香槟; D、索尼、哈达、哈哈

9、合成词“离合、离谱、摊主、摊牌、改进、民主”的结构是 A、并列、并列、陈述、支配、支配、陈述; B、支配、支配、偏正、偏正、补充、陈述; C、并列、支配、支配、支配、补充、陈述; D、并列、支配、偏正、支配、补充、陈述 10、对合成词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

A、笔直、碧绿/考场、考卷; B、月亮、蚕食/麦地、操场; C、地震、雪白/草地、试题; D、心得、瓜分/果园、禾场

11、对叠音的单纯词、合成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蝈蝈、逛逛/脉脉、忡忡; B、悄悄、瞧瞧/渐渐、习习; C、孜孜、猩猩/星星、常常; D、姥姥、整整/往往、窃窃 12、“子”和“头”全是词缀的一项是 A、烟头、木头、铲子; B、想头、苦头、枪子; C、奔头、枪头、杯子; D、盼头、甜头、肠子 13、“她非常喜欢荡秋千”一句话共有

A、语素7个、单纯词3个、合成词3个; B、语素7个、单纯词2个、合成词3个; C、语素8个、单纯词3个、合成词2个; D、语素7个、单纯词3个、合成词2个 14、找反义词,选出正确的一项

1、游刃有余;2、踌躇满志;3、得陇望蜀;4、颠沛流离; 5、捉襟见肘;6、怀才不遇;7、安居乐业;8、知足常乐 A、1-5;2-6;3-8;4-7; B、1-2;3-4;5-6;7-8; C、1-3;2-4;5-7;6-8; D、1-7;2-4;5-6;3-8

15、选出对音节音素数量的判断正确的一组 “Wǒ ài měi lì de jīng zhōu chéng!” A、1- 2- 3- 2 -2 -4-4-4;

B、2- 2- 3- 2 -2 -3-3-3; C、1- 2- 3- 2 -2 -3-3-3; D、1- 2- 3- 2 -2 -4-4-5

四、问答与说明(40分):

1、辨析下列同义词(10分): 污蔑、诋毁:

战斗、战役、战争:

3

2、我们发现,甲句中的“车”和乙句中的“车”的意义不同,这是为什么?请再举一组类似的例子(10分):

甲、车是陆地上的一种交通工具; 乙、我的车坏了。

3、现在媒体上缩略词越来越多,有过滥的表现,你认为应该怎样加以规范?(

4、目前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好汉语词汇规范化的工作?(10分)

4

10分)。

专科班《现代汉语》(A)考题答案:

一、解释(20分):

1、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典范的白话文为语

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 词的理性义指概念义,即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词义。 3、 声调: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

4、 儿化: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

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5、 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的造句单位。

二、

(10分)1——10:xvvvx,xvvxx

三、(3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

ADBAD DBCDA CDDAB

四、(40分)

1(10分):“污蔑”含口头语色彩;“诋毁”含书面语色彩。二词都有使对方名誉受损的意思;

从概括面看,“战争”最宽,“战役”次之,“战斗”最窄。从数量看,刚好反过来。 2:我们发现,甲句中的“车”和乙句中的“车”的意义不同,这是为什么?请再举一组类似的例子(10分):

甲、车是陆地上的一种交通工具; 乙、我的车坏了。

前者的“车”用的是概括义;后者的“车”用的是具体义。类似的例子: 1、人是高级动物; 2、我这个人爱动。

3、现在媒体上缩略词越来越多,有过滥的表现,你认为应该怎样加以规范。 (1)表义明确无误; (2)避免同音形式;

(3)如果已有通行的缩略词,就不再另行缩略; (4)不搞机械类推。

4、词汇规范化的工作包括: (1)消除异读词; (2)消除异形词; (3)消除等义词;

(4)尽量减少同音词语; (5)杜绝生造词语。

5

怀才不遇造句篇六
《2014届高三语文高考考前指导》

2014届高三语文高考考前指导

“十年寒窗苦,今朝跳龙门”,经过十年砥砺,你即将踏入高考战场,迎接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战场已摆好,战鼓已擂响。在此,提醒你注意以下几点:

总原则:细心、耐心、信心、灵活

仔细审清题意,细心周全答题,反复认真检查,做到志在必得。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开拓思维,善于左右联系,争取超常发挥。

考前一周复习原则:

(1)保持状态,天天语文,每天都要进行语文复习。

(2)合理用时,选择题稍快点,保证有60分钟写作文。

(3)缓解情绪,冥想放松 。进入考场,尚未答题前,运用冥想的方式,通过短暂的想象或联想,使自己的情绪缓解下来。

(4)强化信心,适度亢奋。语文考试跟文学创作具有某些相似性,它必须保持适度的亢奋心理,才容易激发灵感,激活思维,要找到情绪的最佳点。

(5)心无旁骛,置身文本。和语文教材一样,语文试卷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审美的天地。考生心无旁骛的进入到文本之中,进入到试题的审美境界之中,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6)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考前指导: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

1、准备好考试用品:考试证,2B铅笔,橡皮,0.5mm黑色水笔等。

2、身体准备。防受凉,注意饮食卫生,正常作息,保证考试时精神饱满。

3、心理准备。给自己确定合理的考试目标,不期望所有的题目都是平时训练过的,相信“我难人亦难”。要坚信自己的实力,沉着冷静答题,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二、答题注意点

1、考前五分钟:认真、准确地填好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座位号等,并迅速将试卷浏览一遍,看一看试题的基本类型,是否与我们平日做的练习一致。通过浏览,使自己心中有数,从而合理地安排时间。

2、认真审题。可用铅笔轻轻划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无误的”、“不正确的”、“错误的”等。

3、完成诗歌鉴赏题时,要注意诗题、作者、注释等,把握诗歌意象,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意境。

4、完成现代文阅读时,能直接用文中词句作答的就用原文的词句;不能直接用的,就根据题目的要求对原文的有关信息筛选加工作答。如果题目明确了字数要求,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字数表达;无把握作答的,可先在草稿纸上草拟答案,然后誊入试卷,保持卷面整洁。

5、完成作文时,先认真审题,弄清是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根据题目要求列出提纲。提纲不一定要详实,列好后,再看看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6、复查。全卷完成以后,重点对有疑问的题目进行推敲,不轻易改动答案。对原先没有作答的题目,哪怕连蒙带猜也要作答,一定不留空白。

7、时间安排。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基本是一分钟做一分的题量。时间分配建议安排如下(各人视自己的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语基90分钟,作文55分钟左右;余5分钟机动复查。这样可避免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8、书写。文字表达题一定要笔画清楚,书写工整。

三、分条说明

成语题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小窍门】:

1、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2、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4.、注意语义重复。

5、主要抓“合乎语境”。 成语考查重点可以概括为“合不合语境”。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我们必须弄清其中关键字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辨析它们。

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例如: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那种不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就急于做高难度题的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句中“喧宾夺主”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句中的基础知识与难题无主客之分。)

第四,看成语与其它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成语在语言运用之中,相当于一个词,因而就有一个和其他词浯的搭配问题,不能互相矛盾,也不能重复。例如: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成语题需要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病句题

1、跟着语感走。即通过语感进行检测,可很容易地审出杂糅、赘余、语序不当等语病。 2、主干压缩法(即划分主谓宾法)。此法可很容易地解决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 3、同类比较法。感觉拗口而查不出病因时,可举几个相类似的句子或短语进行类比,从而找出病源。

4、特点记忆法。掌握一般病句的基本症状,找出病源的出现规律。如句中的并列成分,非常值得注意。要梳理整体框架结构,有时要细研到各词的关系。杂糅要理清两种结构。正确项有时也较为模糊,需用排除法才能确定。

5、做题思路通常是:先检查句子的主干,看是否缺成分→ →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特别注意常见的典型病症。

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即从语法角度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找寻病因。 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的题型比较灵活,每年高考的新题型都出现在这个地方。首先把近段时间各地模拟题中的第16、17翻一遍,熟悉题型是答题的关键。其次,看到新题型不要慌,慢慢看题目要求,总能有收获.

1、语段压缩题

答题技巧:明确愿干要求,抓住陈述对象、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画出文中的信息点,或归纳或概述特点,连缀成句,不多字数,不出语病。

解题思路:首先抓住关键词、关键句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般是有解释的或重复较多的),其次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包括原因,论据、过程等,其次换(调换、转换),其次数(数字数),其次对(与置干要求对应),最后是理(整理使之有条理).

2、语句扩展题

答题技巧:

①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②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论证,此类置关键是要注意曩目中“以„„重点”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以“„„”为重点,有两种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其后写一串话(最好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以第二种为好。

3、句式仿写题

答题技巧:看清列出题于几点要求,分析仿写句,琢磨句式特点及表现手法,注意材料中的思想内容,搜索仿写材料,展开联想和想象,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尽可能使句子写得有深意。注意要求.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词造句,连贯得体.写好以后要注意对要求进行复查.

4、新题型

(1)手机短信:答题技巧:(l)突出主题。(2)语言要简明、得体。简明主要是注意字数的限制。得体指用语要适合场合、对象的特点。(3)注意情境,讲究文采.

(2)公益广告:答题技巧:注意字敷不宜多, 一般10-30字。要有修辞手法,有情感,有创意。更要符合题意.

(3)图文转换:①表(格)文(字)转换题:基本流程:图表(源信息)观察认读—分析理解一归纳概括—文字表达.要综合分析三个维度:横向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主要是数据变化)。②图文转换题:无论是标类还是漫画类,答题流程是:审读画面,观察要素-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一分析寓意,文字表达.

(4)编写串联词:要注意突出节目的主题,符合演出的氛围,用语要饱含激情,简洁有力,既富有文采,生动活泼,又要口语化,通俗易懂,还要注意语育的连贯.

(5)编写解说词:苜先要抓住解说对象的主要特点,确定解说的主要内容,其次在解释画面或实物时,要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形象性、直观性,发挥一定的想象,做到视听的和谐统一.

★如果有对话,要注意谦敬词的使用.

默写

l、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耍像小学生一样一笔一划写字,切勿卖弄.

2、脑子里根本没有印象,则不必苦思冥想,浪费时间,要把时间用在能够挣来分数的句子默写上,要注意养成“一字不差一的习惯. 一时出现思维短路,想不起来的句子,暂时放过,有时间再回头想,回想时尽量朝前背诵段落.

3、一般考查的句子都容易出现错别字。

诗歌鉴赏

l、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盛情基调。

2、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3、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特别是比较熟悉的、

特征性明显的作者,不能生贴标签,应由衷及里,逐步深入,分步作答.

4、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如果判断准确,就要敢于大胆使用;如果不能肯定,要学会运用模糊语言,做到不懂装懂,尽量获取分数。语言的风格,或特点关建词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

专业用语.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虚实相生)、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点面动静结合、听觉视觉、绘形绘声绘色等.

语言特点。含蓄、明白如话、质朴、风趣、直露、平实、典雅、清新、绚丽、口语化等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对比、捧比、反复等。

思想感情: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摹、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5、整体把握诗词和诗词中的句子,注重概括。

6、弄清题目问的角度,这就是我们回答的角度,做到“问什么,答什么一有针对性.弄清题目怎么问的,问的方式即是回答的方式,做到“怎么问,怎么答”

【特别提示】

l、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

2、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唐代积极昂扬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术清初的抗清复明等);

3、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李清照南渡前的洧新、愉悦和南渡后的凑清等) ★原则:忠实于题干,“问什么,答什么” 忠实于文本,“要什么,给什么”.

形象型:概述、析句(结合句子分析)、主旨情感

情感型:手法、析句、情感

炼字型、诗眼型:看法、字义(扣词)、析句、述情(作用)

技巧型:名称、析句 效果作用(情感主旨)

意境型:描画(概述)、点景、述情

语言风格型:风格特征、析句、情感

术语:

语言特点:含蓄、幽默、风趣、直白、平实、典雅、清新、自然、优美、质朴、委婉、豪放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②借古讽今③托物言志)、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借代、反复、(双关、对比、设问、反问

表达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包括正反)、以小见大、借古讽今(虚实结合)、用典、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寓情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比兴、照应、烘托、欲扬先抑、卒章显志

描写角度:动静结合、视觉听觉、高低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伤春悲秋、思乡怀人、年华易逝、隐逸之乐、亡国之恨、爱国情感、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离怀别绪、旅途寂寞、军旅之苦、边塞征战、两情相悦、怀古伤今、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坚守节操、对自由的向往、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等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言近旨远

艺术手法(技巧):含表达、修辞、表现手法等。

答案要求:标点准确(用准顿号、分号)、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文言文阅读

《考试说明》中关于古代诗文的内容:阅读浅易的文育文.“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所以,我们只需平常心对待。

答透时注重整体阅读,标示文章中重要信息.要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解读.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可以借助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如有难点一时难以解决的,可以跳过,继续阅读.

1、文言实词题答题技巧

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联系学过的课内知识,揣摩分析;用互文见义前后对举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分析字形,辨明字义:结合语法,理解分析. 注意:将给出的词义带迸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2、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

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绘出的高中学过的句子,比较、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3、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

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捧除部分选项。表现性格的,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是谁的什么性格.

4、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

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可以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即使遇到阅读难度大的文章,也要调动积累,沉着应对,不必庸人自扰,所谓“人难我难,我不畏难”.

5、文句翻译题答题技巧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同时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语、词类活用,重点句式、特殊语气在句中有没有体现,这些是重点的得分点,需要将特征翻译出来.

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

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小说

小说阅读抓住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环境:往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环境本身及其对情节、人物、主题的作用)

情节:往往要考虑情节本身、对人物、对主题二方面作用。

怀才不遇造句篇七
《名师一号·15-16语文(人教版)必修2配套课件:3.8兰亭集序》

怀才不遇造句篇八
《白居易》

在《与元九书》中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前两类体现他的“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后人对之研究颇多。然而不同的是其感伤诗脱离了中唐功利化主流诗风,大多都是对其怀才不遇和不得志的抒写。其表现领域也从外部现实转向内心情感世界的开掘,反映了白居易的真正人生体验。感伤诗呈现阴柔清婉、落寞感伤的凄美风格,流露了白居易的恻隐之心、慈爱之怀、友义之情、故园之思。

本文主要把白居易的感伤诗分为伤时叹老、悼亡亲友、思友念远、感悟伤怀,并对其一一研究论述,从总体上评价,其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有助于在阅读中把握其情感世界和精神内涵。

感伤诗四卷,前三卷都是古调诗,最后一卷为歌行曲引等杂言体诗。这一卷只有诗二十九首,但白居易最著名的作品《长恨歌》、《琵琶引》都在这里。 讽谕诗是白居易的重要作品,但还不能说是代表作品。在当时及后世,使他享受太名的流行作品是以《长恨歌》、《琵琶引》为代表的感伤诗。这两首诗,几乎每一个选本都已进入,有过许多人注释或讲解,我不打算在这里重复,因此我选了一首《霓裳羽衣歌》。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任苏州刺史时的作品,编在后集第五十一卷歌行类内。如果按照前集的分类法,它肯定也属于感伤诗。 此诗题下原有“和微之”三字,是因为元稹先作此诗,故白居易和作一首。但现在《元氏长庆集》中却没有《霓裳羽衣歌》,大约是遗失未编入。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所制舞曲。传说玄宗曾登三乡驿,望女儿山,有感于神仙之事,回宫后遂作此曲。刘禹锡有《三乡驿楼伏覩玄宗望女儿山诗小臣斐然有感》,诗云:“开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也有另一个传说:道士罗公远于中秋夜侍玄宗游月宫,在月宫中见仙女数百素练宽衣,舞于广庭。玄宗问这是什么曲子,舞女回答说是霓裳羽衣曲。玄宗记住其声调,翌晨命伶官依声调谱曲,即命名为霓裳羽衣曲。这是当时盛行的歌舞,白居易诗中几次提到。宝历二年公元八二六年),白居易从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出为苏州刺史,又想起了这个曲子。此时元稹为越州刺史,白居易因为苏州没有能歌舞霓裳羽衣曲的妓女,就向元稹要。越州也没有能歌善舞的人,只送了一份曲谱给白居易。白居易深感这个曲子可能失传,故作诗以寄其感慨。

白居易的两首感伤诗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一首颇具朦胧之美,这是一首伤感的情诗,

《真娘墓》

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香山居士的诗多为“闲适诗”,风格多平淡;而“讽喻诗”太过直露亦不喜;最为代表者当首推《长恨歌》、《琵琶行》。而如上面两首如此哀惋,如此朦胧,如此扑朔迷离的伤感之作实属罕见。作者创设了一种神秘的,模糊的美,这种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么美的事物只存在瞬间,只让有缘者可以欣赏得到。这两首小诗虽然可能是香山无意间写得,但却给了我们一种异样的美感。也为后世做了意境上的铺垫。到了晚唐,义山的《锦瑟》最为代表。逝去的美好总是令人怀想,追思,香山把瞬息间的感悟记录下来,与我们分享真实的我。这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是香山很人性化的一面。

伤感诗

在讽谕、闲适之外,白居易还把自己的诗歌分出“感伤”一类,其中的《长恨歌》、《琵琶行》,代表了白居易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

《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据陈鸿的《长恨歌传》,白居易写《长恨歌》的本意是要“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这可以说也有“讽喻”的意味。而且,《新乐府》中的《李夫人》诗中,特别提到“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如斯。君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杨妃,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也正是《长恨歌》创作的主观意图的一个注脚。所以,《长恨歌》从写杨贵妃入宫到安史之乱,都对君主的耽色误国和贵妃的专宠有所讽刺。但是,这一意图并没有贯穿到底。白居易在描述杨、李爱情悲剧本身时,又抱着同情态度,用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和语言把这场悲剧写得缠绵悱恻,这样就出现了双重主题彼此纠缠的现象。特别是诗中对玄宗与贵妃二人生

死相恋、梦魂萦绕的那种带神话色彩的反复渲染,更把前一个主题大大地冲淡了。如诗中写到杨贵妃死后,玄宗的对景伤情: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在这段之后,他又以浓重的笔调继续写玄宗回长安后的孤寂: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盼望梦中相会,却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到这里,可以说是把生死间的苦恋之情写到了极致,但下面推开一层,又写了临邛道士鸿都客为玄宗上天入地寻觅,在仙山见到了死后归仙的杨贵妃。看来似乎生死悬隔的恋人可以相会了,但又一转,杨贵妃的魂魄却不能回去,“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这时读者会代唐玄宗感到一种绝望,然而再一转,又是杨贵妃请道士带去当年的定情物给玄宗,并重温旧日盟誓: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一种深深的,又是只留下眷念而永远无法实现的情意,所以白居易在结尾处写下: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因而《长恨歌》留给读者的,主要不是“惩尤物”式的道德教训,而是对刻骨铭心的爱情的深深的感动。

写于元和十一年的《琵琶行》,则是一首感伤自己生平坎坷的抒情叙事诗。开头记述诗人秋夜在江州浔阳江头送客,听见江上琵琶声,于是便请弹琵琶女子相见: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听了一曲琵琶之后,女子诉说了自己的身世。原来这女子与白居易一样来自京都,也有一番由繁华而凄凉的遭遇,同病相怜的白居易深有感触:“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最后,沉浸在哀伤中的女子再弹一曲,声音越发凄凉悲切,而同样沉浸在伤感中的白居易听毕之后,更是泪下沾襟。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这一类叙事兼抒情的感伤诗是写得最成功的一部分。首先,在叙事抒情中,他往往采用精致生动、音声色彩与气氛相和谐的意象来勾勒一个个鲜明的画面,烘托出浓重的情绪氛围。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用最能引起人情思的月色、夜雨、铃声,组成有声有色的伤感情景;“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到凌晨,空殿萤飞、孤灯只影、钟鼓之声、耿耿星河,四种色彩、音声都给人以寂寞孤单感的意象,映衬出了玄宗彻夜不眠的苦苦情思。而《琵琶行》里,一开始就挑选了“枫叶荻花秋瑟瑟”这样的意象,以呈现怅惘伤感的氛围,接着以“江浸月”,即江水宁静地映着团团月色这样的意象,再给人以孤寂的感觉;而听了琵琶后,又以“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样静谧、萧瑟的意象再次呼应,烘托出凄凉寂寞的心境。其次,白居易很善于掌握节奏,他以变化的节奏把画面连缀起来,造成各种不同的气氛。如《长

恨歌》写安史之乱中玄宗西迁的那一段,从“九重城阙烟尘生”到“回看血泪相和流”,画面变换急促,好像鼓点频敲,构成了紧张的叙事气氛;而写玄宗思念死去的杨贵妃的一长段,从“蜀江水碧蜀山青”,画面变换便舒缓下来,显得沉重缓慢,抒情意味便全出来了。这样的不同节奏与内容结合得十分巧妙。又如《琵琶行》描绘琵琶女的演奏,最妙的不是精巧的比喻——这种比喻在顾况、韩愈、李贺诗中也有,而是善于通过描写音乐节奏的变化来表现情绪的起伏。它开始零散,“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继而“低眉信手续续弹”,出现了舒畅的节奏。此后逐渐由慢而快,用了反复排比重叠的字句写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的用字造句与琵琶声响交映成趣。最后在一个小小的回旋跌宕之后进入了高潮:“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然后这惊天动地之后又突然煞住:“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归于一片寂静。在这里,不仅所描写的音乐是有节奏感的,诗歌语言本身以及诗中画面的变换也都是有节奏感的。这种绝妙的处理,便造成了起伏跌宕的感人效果。此外,这类感伤诗的意脉流畅而不呆板,明晰而不晦涩,抒情叙事结合得天衣无缝,语言也很明白易懂,这些就是白居易大多数诗歌都具有的共同特色了。 2.感伤诗

白居易的感伤诗有一百多首,其中广为传诵的有《长恨歌》和《琵琶行》两首叙事长诗。

(1)《长恨歌》 《长恨歌》前半部分,写明皇迷恋声色和杨贵妃因色得宠,是写实,批判了皇帝的荒淫误国和贵妃的恃宠致乱;后半部分,写李杨爱情的毁灭以及唐玄宗对贵妃的缠绵相思,是写幻,对李杨爱情悲剧寄予了一定的同情。从作者的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看,同情多于批判,惋惜多于谴责。全诗构思精巧,故事曲折,描写细腻,语言流丽,感情缠绵婉转,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白居易是新乐府诗人的代表,他的感伤类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代表了他的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从《长恨歌》的主题和《琵琶行》的艺术上来阐述白居易对人的生存境况、人的生命世界的关注以及对人存在的感知。如果说《长恨歌》是作者从主题上感叹人生的悲欢,那么《琵琶行》则从艺术上进入到了更深的人生情感体验之中。但二者皆是作者对历史人生盛衰无常的惶惑,对生命本体存在的矛盾和痛苦。

白居易的感伤诗

出自Wiki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关键字:白居易的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被白居易归入感伤诗中的两首长篇抒情叙事诗《长恨歌》与《琵琶行》,是有着巨大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是白居易诗歌艺术的代表作。

《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歌咏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陈鸿的《长恨歌传》谈到白居易写作的缘起和用意,云:“„„质夫(白居易友)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指玄宗与插贵妃的故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

世。乐天探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可见,此诗既有“惩尤物,窒乱阶”的讽諭目的,也贯穿着传希代之事,吟咏风情的用意,而后者表现得尤为突出。白居易将之归入“感伤”诗,而他对感伤诗的定义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由此也可以见出其创作的意图所在。全诗深刻地抒写了爱情被现实毁灭后失意、悔恨以及相思无已的“长恨”之情,充满浓厚的感伤色彩。

诗作开篇写玄宗因好色而荒废国政,杨贵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终至引发安史之乱。其中或许包含着一定的讽刺意图,但自杨妃赐死,玄宗逃蜀开始,诗意已经全部笼罩在绵绵悲情之中。蜀道荒凉、离宫萧瑟,玄宗逃难之路上的日日夜夜,无不被刻骨的往事之思所包围。回宫后,物是人非,而斗转星移,春去秋来,也带不走心中的悲情,耿耿长夜,此恨绵绵。自“临邛道士鸿都客”以下,写玄宗在临邛道士的帮助下,上天入地,寻觅杨妃,而杨妃竟在海上仙山。此时的杨妃“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犹是昔时之丽质,而更带身为仙人的风华神韵。她托道士将当年定情的信物带给玄宗,又重申当年的盟誓:“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然而,“比翼鸟”、“连理枝”的愿望此生此世,再也没有可能实现,剩下的只是绵绵无尽的“长恨”,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男女的相思离别之情,本是古典诗文的常见主题,但《长恨歌》对这种感情的咏叹,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提炼。从内涵上看,诗作写帝王之家的爱情故事,而且放在安史之乱这一极为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因此玄宗对杨妃的思念,既是恋人的相思之恨、死别之痛,也包含着强烈的今昔之慨、盛衰之悲。诗作开篇以绚丽的笔致刻画杨妃入宠的繁华生活,既暗含讽刺,也为后半部的今昔盛衰之感奠定基础。当玄宗重返长安,物是人非的长安大内,正无处不传达出这种繁华已逝的悲凉,所谓“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这种盛衰之慨与相思之痛,揉合在一起,就极大地加深了全诗的感伤色彩。

诗作以“长恨”为全篇之灵魂,将相思之情的痛苦作了高度的提炼,呈现出极具震撼力的悲剧意味。诗作后部写仙山上的杨妃,以其托寄信物,重申盟誓、谆谆嘱托之举,将其刻画为善良忠贞,对爱情异常执着的女性;这与诗中刻画的玄宗耿耿长夜的相思之痛相呼应,将玄宗与杨妃的爱情表现得异常真纯而美好,然而这样的爱情却彻底地毁灭了,即使玄宗身为帝王,杨妃身为仙人,他们也只能永抱无涯之恨,天地有尽,此恨无期。这已经不是一般的相思之苦,而是美的毁灭的大悲剧;然而也正是在近乎绝望的毁灭中,美呈现出它最高的光华,这也正是此诗巨大的艺术魅力所在。古往今来的读者,不仅仅是通过此诗渲泄了自己的爱情失意之苦,更重要的是被绵绵长恨中的执着所震撼,灵魂被美在毁灭中所爆发的光华所洗礼。

《琵琶行》作于元和十一年江州贬所,这首诗通过亲身闻见,叙述了一个“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命运,并由此联想到自己遭受贬谪的遭遇,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此诗发乎自己的身世之慨,写来十分真切动人,《唐宋

诗醇》称“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

诗作对琵琶女神态、性格的刻画很见匠心,如“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十分传神地表现了弹奏琵琶的歌女的羞涩之态,而联系后面的叙述,可以体会琵琶女当年为教坊当红的歌女,本来是日日生活在稠人广座之中,而如今天涯沦落,饱受人世凄凉,容颜已逝,所以羞于见人。可见,这几句诗已经写出琵琶女内心无限凄凉。诗中写琵琶女演奏一段,极能表现音乐之美,但琴声的抑扬起伏,也正是琵琶女内心起伏的传达,开始演奏时的转轴拨弦,已经开始流露内心的情感,“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仿佛琵琶女已经开始缓缓地打开她的心扉;写到琴声激昂处,妙喻纷呈,令人目不暇接,不正好似琵琶女想到人生的种种悲欢凄凉,感情再也难以遏制的汹涌奔发吗?最终,琴声戛然而止,一切又都归于宁静,而琵琶女的内心显然也从感情的急流中回到了无奈而残酷的现实。诗作写琴声正是写人心,所以能将琴声写得异常丰富细腻,充满波澜起伏,使这段描写,不仅写琴声所引起的感情变化,更重要的是写出了琴声对内心世界的寄托。古代作者多有刻画琴声的作品,如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等都是其中的佳作,但白居易此诗不仅描绘了琴声本身的丰富变化,而且寄托深厚,因此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

作品的抒情还有双关照应之力,作者写歌女,其实就是写自己,歌女的琵琶声所以能令作者如此感动,就是因为它唤起了作者自己的内心情感。全诗以写琵琶女为主,写自己只寥寥数语,但自身的沦落之感也获得了深刻的传达。诗作刻画环境,也有烘托之妙,如开篇写秋天的枫叶荻花,勾画一种萧瑟感伤的气氛;篇中三次写到江月,都有很强的抒情效果。对琵琶声的描绘,更见功力。

白居易死后,唐宣宗在吊诗中曾云;“童于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也无不自豪地说:“(某)妓大夸曰:‘我颂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由是增价。”足见这两首诗在当时影响之广。后来它们又多次被改编为各种戏剧,更提高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中唐文学) (文章来源: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第七章第一节)

关键字:白居易的感伤诗 《长恨歌》《琵琶行》

在讽谕、闲适之外,白居易还把自己的诗歌分出“感伤”一类,其中的《长恨歌》、《琵琶行》,代表了白居易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

《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据陈鸿的《长恨歌传》,白居易写《长恨歌》的本意是要“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这可以说也有“讽喻”的意味。而且,《新乐府》中的《李夫人》诗中,特别提到“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如斯。君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杨妃,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也正是《长恨歌》创作的主观意图的一个注脚。所以,《长恨歌》从写杨

怀才不遇造句篇九
《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九场题目》

第九场 1.【售罄】拼音:shòu/qìng释义:指商品全部卖完。

2.【泸定桥】拼音:lú/dìnɡ/qiáo释义:桥名。位于四川省大渡河上。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曾“飞夺泸定桥”。

3.【毗邻】拼音:pí/lín释义:相邻接。毗,毗连、辅助的意思。

4.【下颌】拼音:xià/hé释义:口腔的下部。通称下巴。

5.【蜷曲】拼音:quán/qū释义:弯曲,多用于人或动物的肢体。

[比如]草丛里有一条蜷曲着的赤练蛇。

6.【雾霾】拼音:wù/mái释义: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颗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7.【不寒而栗】拼音:bù/hán/ér/lì释义: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8.【怆然涕下】拼音:chuàng/rán/tì/xià释义:伤感地涕泪流洒。

[比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9.【寥寥无几】拼音:liáo/liáo/wú/jǐ释义:形容数量很少。例句:峻青《瑞雪图》:秋天勉强落了几场小雨,大秋作物虽然没有干死,但收到手的粮食却寥寥无几。

10.【千仞】拼音:qiān/rèn释义:古以八尺为一仞。形容极高或极深。例句:《庄子》: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11.【惨绝人寰】拼音:cǎn/jué/rén/huán释义: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例句:老舍《蜕》:这不仅是一点感触,而是惨绝人寰的事实,是民族最大的耻辱,是每个人的仇恨。

12.【翰墨】拼音:hàn/mò释义:笔和墨,借指文章书画等。例句:郭沫若《歌颂群英大会》:旧状元只通翰墨,而今是各业俱全。

13.【昆季】拼音:kūn/jì释义:指兄弟(xiōngdì)。例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观貌,不择是非。

14.【之任】拼音:zhī/guó释义:指到任或上任。例句:明·王玉峰《焚香记》:疾忙之任整行装,即把捷音传。

15.【百常】拼音:bǎi/cháng释义:形容极高。也借指极高的楼台。例句:宋林逋(bū)《和才上人春日见寄》:瑶华伸玩情何极,高绝犹如登百常。

16.【鲜克有终】拼音:xiǎn/kè/yǒu/zhōng释义:做人做事一般都容易有好的开头,但很少能有好的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例句:《诗经》:靡不可初,鲜克有终。

17.【煤矸石】拼音:méi/ɡān/shí释义:在成煤过程中与煤伴生的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含碳量较低,不易燃烧。

18.【色厉内荏】拼音:sè/lì/nèi/rěn释义: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例句:叶圣陶《四三集》:他跑遍租界的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色厉内荏的窘态。

19.【抱璞泣血】拼音:bào/pú/qì/xuè释义:比喻怀才不遇,伤心悲痛。例句:汉东方朔《七谏》: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

20.【津梁】拼音:jīn/liáng释义:渡口和桥梁,比喻用作引导的事物或过渡的方法、手段。例句:柯灵《香雪海》:作为津梁的,就是那些来自别一天地的、刚健清新的作品。

21.【裱褙】拼音:biǎo/bèi释义:用纸或丝织品做衬托,把字画书籍等装潢起来,或加以修补,使美观耐久。

22.【物阜民康】拼音:wù/fù/mín/kāng释义:物产丰盛,人民安乐。例句:明·郎瑛《七修类稿》:大明御极,远绍虞唐,河清海晏,物阜民康。

23.【雅驯】拼音:yǎ/xùn释义:形容文辞典雅。(异形词:雅训)例句:郭沫若《读了<李家庄的变迁>》:人物呢,连名字也就不雅驯,如像铁锁、冷元、白狗、二妞之类。

24.【发凡】拼音:fā/fán释义:揭示全书的要旨或体例。[比如]修辞学发凡。例句: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

25.【打榧子】拼音:dǎ/fěi/zi释义:把拇指贴紧中指面,再使劲闪开,使中指打在掌上发声。

26.【琤琮】拼音:chēng/cóng释义:形容玉石撞击或水流等声音。例句:吴组缃《山洪》:三官朦甩胧醒过来,听到那些玻璃条发出琤琮的鸣声。

27.【掴打】拼音:ɡuāi/dǎ释义:用巴掌打。例句:陈残云《山谷风烟》:有人扯烂刘继宗的衣服,有人扬手想掴打他。

28.【香醪】拼音:xiāng/láo释义:指美酒。例句:杜甫《崔驸马山亭宴集》:清秋多宴会,终日困香醪。

29.【跏趺】拼音:jiā/fū释义:指静坐或端坐。例句:陆游《别王伯高》:香奁(lián)赠别非无意,共约跏趺看此心。

30.【顽廉懦立】拼音:wán/lián/nuò/lì释义: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形容高尚的事物或行为对人的感化

力强。例句:郭沫若《羽书集》:这些烈士的壮烈行为同时也使我们顽廉懦立,把我们的士气和民气,愈见鼓舞,兴奋,而增高了。

31.【以莛撞钟】拼音:yǐ/tíng/zhuàng/zhōng释义: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得不到回答。亦比喻应答的双方才学悬殊。例句:《汉书》: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32.【书簏】拼音:shū/lù释义:藏书用的箱子。也用来讥讽读书多而不解书意或不善运用的人。例句:陆游《发书画还故山戏书》:昨日遣画笥(sì),今日发书簏。

33.【奋发踔厉】拼音:fèn/fā/chuō/lì释义:奋发有为,意气昂扬。例句: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既无始皇奋发踔厉之才,而当众叛亲离之日,谓足以全首领而保宗庙,无论谁人,俱不能为扶苏信也。

34.【颞叶】拼音:niè/yè释义:大脑的一个区域,位于外侧裂之下,中颅窝和小脑幕之上。

35.【梵呗】拼音:fàn/bài释义:佛教做法事时念诵经文的声音。

怀才不遇造句篇十
《写一写(课后习题四上)》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55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