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意味着

| 能力训练 |

【www.guakaob.com--能力训练】

童年意味着篇一
《《童年》阅读要点与训练》

《童年》阅读要点

一、作家作品

高尔基(1868.3.16―1936.6.18)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也叫斯克列夫茨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文学最杰出代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前苏联文学的创始人。1868年3月16日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登上文坛后,他塑造了一系列工人和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抨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反动思潮。代表作有《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二、作品简介

1、作品简介:本书成书于1913年,是苏联伟大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的“童年生活”部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4岁丧父,10岁丧母,后靠自己努力学习奋斗成为了苏联伟大的文学家,自传三部曲是在列宁的鼓励下写成的,它们独自成篇,又前后相连,艺术地再现了主人公阿辽莎成长历程的三个阶段,真实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庸俗自私和空虚无聊,揭露了沙俄专制的黑暗与罪恶,被视为俄苏自传体小说的里程碑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成就。他的童年代表了生活在社会“底层”中而成长起来的千千万万个孩子的童年。《童年》中塑造的阿廖沙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2、主要内容:小说讲述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如写“我”刚到外祖父家时见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写“我”在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一段生活,作者刻画了外祖父的贪婪吝啬(该他出钱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十分注意倒给他的茶的浓度;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外祖母的宽厚善良(该她出钱买的全是好肉;对着“我”挣来的钱默默流泪)等等。

3、作品主题:《童年》基本主题是:(1)阿廖沙的成长;(2)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这部小说不仅描绘了作者苦难童年的悲凉情景,而且折射出19世纪末期俄国生活的普遍情形,勾画了俄罗斯底层人民种种生动的形象,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

三、内容浓缩

【第一章】中心人物是外祖母。她善良、聪明、能干、充满爱心,是千千万万俄罗斯女性的优秀代表,对“我”的一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本章末尾用充满诗意的美好语言描写了外祖母的肖像和人品,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形象。年过花甲的外婆跟三、四岁的“我”见面时的第一次“对话”生动活泼,风趣盎然。早已过不惑之年的高尔基,以三、四岁儿童的口吻、眼光、心理、行为,真实而生动地描写、反映当时的客观现实,深刻而准确地表达自己十分成熟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语言简洁生动,非常口语化,非常适合人物的口吻和当时的语言环境;情节画龙点睛,人物栩栩如生。

《童年》开篇就写得十分精彩。它可以摘出来绝不止一篇优美的散文。从译者加的标题就可以大体知道本章内容:一、“外祖母的出现”;二、“父亲的去世和弟弟的降生”;三、“父亲的安葬”;四、“伏尔加河上的风光”。《童年》的每一章都是由许多篇这样的优美散文组成的。

【第二章】可以分三大块,也就是三篇优美、精彩的散文。它们可以分别标题为:“兄弟斗殴”、“凶残的外祖父”、“外祖父来病床看我”。

本章的中心人物是外祖父。小说写外祖父毒打外孙们的凶残,令人惨不忍睹,毛骨悚然。后来他来病床看“我”的情景,又令人觉得此老头儿的身世值得同情,他的精明令人佩服,虽然他的凶狠不能原谅,但也就多少可以理解,特别是在读了第五章他在病中教阿廖沙“我”识字和讲人生哲理以后。

【第三章】分四大块,即由四篇散文或短篇小说组成。一、“一双金不换的手”。伊万是一把干活的能手,去市场购物时也会替外祖父省钱当小偷;二、“热闹的家庭舞会”,主角是伊万和外婆;三、“雅科夫的吉他”,他当然也是舞会的核心;四、“小茨冈的惨死”。别号“小茨冈”的伊万是本章的中心人物,是外婆的养子,从他生下来被遗弃到他的惨死,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有爱。小茨冈是个善良、勤劳、能干的小伙子,是“我”童年时最好的朋友。他的惨死,跟自私卑鄙的兄弟两人直接有关,但根原还在于造成自私卑鄙等劣根性的社会顽症。

【第四章】着重写外婆,写她对上帝的虔诚,对人的良善、忠厚,对丈夫的容忍、体谅;写她的聪明,能干,健谈,会跳舞,会讲童话;火灾里指挥若定,火灾后为舅母接生;她是大家庭的好主妇和顶梁柱,是“我“最贴心最亲爱的朋友。小说对火灾场面的描写非常精彩。

【第五章】可分上、下两篇:一、外婆和外祖父各讲自己的苦难身世。两人都是早年丧父的孤儿,都曾跟着母亲沿街乞讨,后来也都凭着聪明能干、吃苦耐劳而自立,最后共同挣到目前这种小康家境;二、占更多篇幅的是外祖父教“我”识字和给“我”讲述自己的人生体念和生活哲理。他对“我”的好奇心有问必答,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透彻明了。

【第六章】写大舅米哈伊尔为了争夺家产带领流氓冲击、攻打外祖父家的暴行。这不仅深刻地揭露了这个逆子的凶恶嘴脸和丑恶行径,也客观地暴露了千千万万小市民家庭的尖锐矛盾。在这次父子短兵相接的“战斗”中,阿廖沙“我”担任了火线侦察兵的脚色,写得有声有色,相当精彩,可以推出一篇标题为“我注视街上的敌情”的优美散文。“战斗”中,善良的外婆由于“劝架”被醉酒的逆子的砖头砸伤了手,造成了骨折。

【第七章】也可以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写外婆和外祖父各自不同的两个上帝。外婆的上帝慈悲为怀,赐福人类,主宰一切,洞察万物,外祖父的上帝专横跋扈,法力无边,严厉残酷,人人害怕。这种对比通过生动的文学描写展现出来,丝毫没有概念化的说教,写得十分精彩,耐人寻味。下篇主要写街上的所见所闻后的痛苦感受,顺便也重提留在家里的苦恼。“我”就是在这种家庭和社会环境下生活和成长的。

上篇是写“我”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环境,下篇是写“我”家里家外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两方面都是明显影响我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客观因素。这显然是上、下两篇合成一章的主要理由。

【第八章】也可分为上、下篇。上篇描绘了外婆讲童话的情景、本领和记录下来《隐士和勇士》这篇优美迷人的童话;下篇介绍了“我”的第一个知识分子朋友,一个不知真名实姓、只知外号“好啊”的“外人”和“怪人”,并且着重叙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上、下篇之间的内容通过“怪人”听外婆讲童话的场面联系起来。小说故意用若明若暗的手法,巧妙地让读者心领神会“好啊”和外婆的某种尴尬关系。“好啊”是他的口头禅,直译是:“好事情”。

【第九章】也可以分成上、下篇。上篇写“我的好朋友彼得大伯”;小说很重视大人讲故事对儿童的影响。马车夫就常给“我”讲故事,虽然他的讲故事本领比外婆、外公差多了。本章最精彩的情节是“我”与三兄弟的友谊。下篇写“我”和“三个小少爷”的友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对一个人“心灵面貌“和世界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小说如实地写了“我”对三个小少爷的好感和羡慕。外婆支持“我”和三兄弟的友谊,但外祖父、三兄弟的父亲上校奥夫相尼科夫禁止他们交往,甚至马车夫彼得也坚决反对。马车夫跟“我”因此发生了争吵,这次“争吵”成了联结上、下两篇的纽带。

【第十章】写“我”母亲的突然回家和新产生的家庭矛盾。一个年轻丧夫、留有幼子、任性好强的不幸女人,在多年离家之后带着痛苦回到替她抚养儿子的、孤苦年迈的父母家长住,由此带来的家庭矛盾和冲突,是不言而渝的。尤其是她的婚姻大事,过去就是、现在仍然是父女矛盾、冲突、争吵、闹架的焦点和导火线。小说先是详细地写了母亲和“我”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接着写了母子之间因为“背诗”而爆发的一次争吵;最后又重点写了父女之间因婚姻问题而爆发的一次大闹架,外祖父气得跪在女儿面前,接着又无故把外婆打伤。争吵和闹架成了家常便饭;打了再好,好了再打,一家四口就是这样打发日子!

【第十一章】主要写母亲回来后的家庭生活,首先是母亲与一些青年男人的交往,虽然用笔不多,写法上也若明若暗,欲说又止;其次写表哥萨沙的逃学和逃跑。表哥和“我”都是可怜的孤儿,他没有亲母,继母对他不好。小说对他的逃学写得非常生动具体。但本章的重点内容还是外婆给“我”讲父亲的身世和父母的婚事。

【第十二章】写母亲再嫁和再嫁后的生活,写“我”的这个“伤心事件”对自己心灵造成的创伤,写这两年里外祖父的家境日益衰落、以至完全破产,搬家不断,住房和生活一次比一次差,几乎真的要上街讨饭了。“我”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母亲再嫁的事实。可以说,家庭矛盾主要表现在“我”和母亲之间。也重点写了上学读书,特别写到一位热爱儿童、循循善诱的教育家。

【第十三章】写外祖父与外婆分家过日子,写“我”检破烂为生,写“我”与几个小朋友去河边偷木板卖钱,写这些小伙伴们艰难的生活和彼此的友谊,写母亲的死,最后,写“我”不得不走向“人间”。所有这些内容,乍看很零乱,但完全符合生活本身的逻辑,因为它们都在写一个“穷”字。

《童年》的悲剧是以母亲之死这悲惨的一幕结束的。

四、精彩故事(见内容浓缩)

五、主要人物

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如阿列克谢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狠心的剥削手下的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外祖母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他听。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六、写作特色

1、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我”(阿廖沙),善良乐观的外祖母,自私残暴的外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2、多视角的描写方法。《童年》在艺术上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使用的方法去描写。作品主要从儿童的视角观察描写生活,使“童年”更加生动,充满童趣,例如对于阿廖沙父亲这死的一段描写十分真实地表现了一个3岁男孩的心态。因为他年纪不,还不懂死亡意味着什么,所以他注意的是那些他认为有趣、奇怪的事情,例如父亲的脚趾奇怪地张开着,难看地龇着牙等等。另一方面,作家又偶尔以成人的视角评点生活,使作家笔下所写的文字含义更清晰更深刻,更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3、语言十分生动活泼,场面描写栩栩如生。例如对外祖父家打架时场面的描写,文字虽然不长,却把一具乱七八糟的打架场面写得很有层次,把每一个人的动作、表情、心情都鲜明地描写出来,读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4、独特的选材。取材于作家的自身经历,然而它不是作家早年生活的简单再现。它一方面真实地描写了阿廖沙的成长过程和他的所见所闻,大量运用真实的材料。另一方面,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努力挖掘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并对他们进行了提炼和加工,使他们能够反映生活的本质。因此,在《童年》中,人物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而成为某一类人的代表。外祖父的家已不是一个一般的家庭,而是旧俄时代那个由沉重的劳动、家长制手工业的生产关系和无聊生活造就的小市民社会的缩影。

七、阅读感受

1、感受:读来令人感到悲哀但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2、启示:

(1)《童年》里的阿辽莎是一个爱憎分明、酷爱读书、奋发向上的孩子。他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也坚持读书写字,年幼的他为了读书,还常常要去捡垃圾。我们要学习阿辽莎热爱并渴望读书的精神,珍惜现在的良好环境,培养自己对学习的热爱和渴望,不怕困难,好好读书

(2)要像阿廖沙那样,永远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童年意味着篇二
《保卫童年》

保卫童年张文质

从我这几十年对基础教育的观察、思考,"保卫童年"应该说是基础教育最重要、意义最深远、形势最为严峻、因而也可以说是"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一个话题。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实际上是人生的"第二次断奶"。他原来那种生性中自然而然的对父母的依赖、撒娇,甚至有时候可以撒野,无拘无束,任其性情的爱怎么做就怎么做的状态从此结束了。他要进入一个相当规范化的系统,包括作息时间,身体的行为,言语方式,交往方式,他都进入一种程序了。还有什么比一切都需要在没有太多保护状态下学习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解决,对儿童的考验更为严峻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童年意味着什么?我想童年有几个最重要的特征:

首先,生命是极其脆弱的。它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没有一种最基本的与人打交道的经验。当他第一次跟这个世界相遇时,一切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惊喜、好奇、忧虑、恐惧等情感溢于言表。这种相遇的过程,往往也是儿童犯错误的过程,有人把它概括为"试错"的教育过程。儿童的这种脆弱,不仅是因为他缺乏经验,还包括他的心理,身体,包括他所有的能力,这是人成其为人的一个必经阶段,是一种规定性的脆弱,他不可能逾越这个阶段。

其次,是与脆弱相关的无比纯洁。他对于这个世界,对各种人际关系,对自然的万物,都有一种童真的眼光,就是无比纯洁,充满信任,充满爱意那样一种眼光。童真、童稚,无比的纯洁,实际上在今天这个社会又加深了他的脆弱。他是不设防的,整个童年都是不设防的,完全凭着他的本能,天然的信赖人、依赖人。这样的孩子到学校去,他的老师怎么对待他的脆弱与纯真?这是对教育的考验,对教师更是一个带根本性的考验。因为在脆弱与纯真背后,同时意味着这个孩子他是无助的、无力的,他是缺乏经验的,是要经常犯错误的,要重复地犯错误,不断地犯错误的。他没办法有像成年人一般的自我反省和改过自新,他要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逐渐地对成人世界有一种适应,而对自己的行为建立起能够自我调控、自我把握,能够有将自己的很多问题经过自己的努力把它处理好的能力。儿童都不具备这种能力,或者说仅仅有这方面很初级的能力。那么,老师怎么看待这些儿童呢?不仅老师,整个成人世界怎么看待儿童,这是儿童教育第一个问题。

第三,儿童还天然的充满好奇。因为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完全是新鲜的,包括知识,包括世间的色彩,包括自然的物种,实际上每天涌现到他眼前的东西,大多是他第一次触及与感受的。有时候这种好奇是不可抑制的,特别是对成人的规范,他还没有办法强迫自己适应。比如一节课,30分钟也好,40分钟也好,一定要坐在一张无靠背的椅子上,还要有统一的坐姿,我们的老师会小看这一点,觉得很容易,但对儿童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再者,表达对儿童而言就是学习,就是相互交流信息,把自己的种种知识、经验、能力与朋友分享的一个过程。表达既是我们本能的需要,又是最早得到发展的能力。但是我们的课堂是否都给儿童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满足儿童这一基本的需求?

儿童的这种充满种种不可抑制的好奇心,实际上意味着他对世界的一种积极的关注、积极的参与、积极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是创造力的基础。另外一点,儿童对所有美好的事物、对艺术,有一种天然的喜好,它非常自然而然,不需要任何人提醒、引导。哪个儿童不是那样本能地喜欢斑斓的色彩,喜欢鲜花,喜欢飞禽走兽?还有一点,就是儿童总是强烈地表现对不断变化的生活的渴望,他最反对一成不变,最反对模式化。他希望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受教育的过程,自己每天的活动方式,都是充满变化的。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儿童总是期待着生命处于一种活动的状态,时时刻刻能够充分表现出生命的活力。好动,形体、思维不安分,都是儿童的本质属性。但是所有这一切,恰恰与我们的种种强调规范,强调程式化,强调评比、竞赛、检查、考试的教育模式相冲突。我们在强调规范的时候,是否意识到儿童最可宝贵的想象力、独特性、创造力可能正在他受教育的过程中日渐流失?教育,一不小心就有"反教育"的意味。

童年意味着篇三
《童年颂》

童年颂

-------祖孙对话录

高洪波

老人:

孩子,你知道什么 是童年? 你懂得童年又意味着什么? 谁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谁就找到最大的快乐。

孩子:

童年可以尽情地游戏,

童年可以随意唱歌;

童年可以跑跑跳跳,

童年可以快快活活。

童年是变形金刚和唐老鸭, 童年是电子琴和美术课,

童年是压岁钱和鞭炮声声, 童年是布娃娃和鲜花朵朵,

童年是游泳池的水花四溅, 童年是游乐场的惊险过山车。 童年是诗一样的梦幻曲,

童年是梦一般的甜美歌……

老人:

说的对,孩子

你们的童年有滋有味儿

甚至像奶油的颜色。

可是对童年的理解

你没觉得有些偏颇?

想知道我的童年吗,

一种遥远的回忆

一次寻找的寄托

一番心灵的冒险

一回历史的选择……

我的童年是饥饿,

我的童年是战火,

我的童年绕在行军路上

梦中还留有血的色泽。

解开绑腿,架起马枪

我的童年在风雪中哆嗦。

亲爱的班长大叔,

冻僵在陡峻的山坡。

孩子:

如果能有一件羽绒服, 班长一定能救活!

老人:

班长有宽宽的肩

帮我把马枪扛;

班长有厚厚的背

为我把风雨遮。

班长还有支金色的竹笛, 百灵鸟的歌声都能盖过。 可是他冻僵在哨位上

连同,连同他唇边没唱完的歌……

孩子:

如果找不到羽绒服,

至少,至少要穿上皮夹克 或者铺上一条电热毯 再吃一顿热腾腾的火锅。

老人:

还记得在行军路上,

我捉到过一只蝈蝈,

一只绿色的蝈蝈,

夏天北京城最受欢迎的客人 代表田野不倦的歌者, 我在篝火上烤熟了它, 香喷喷的烧蝈蝈,

滋味儿没法说!全聚德的烤鸭 也比它逊色……

孩子:

您为什么不吃巧克力

既然那么饥饿?

难道没有麦乳精和可乐 为你们充饥解渴?

老人:

怎么和你解释呢,孩子 一切都那么遥远

遥远得不可捉摸;

现实又如此甜蜜

甜蜜得像香蕉菠萝。 如果天上有飞机轰炸 地上又有机枪扫射, 你会觉得童年

危险的并不是饥饿。

孩子:

我会向飞机开枪, 打得它无法逃脱; 然后回到阵地上

捡回一书包好玩的弹壳……

老人:

童年,童年多么可贵 逝去了就不再返回; 童年,童年又多么天真 拥有过就拥有收获。 我的艰 辛的童年啊 正因为无法选择, 我才骄傲地说:

我的童年和革命一起 走进了年轻的新中国!

孩子:

原来童年不光是欢笑, 原来童年也充满拼搏! 我想你们的童年更有趣 我羡慕,我向往,

但我的童年只能属于我。 对于我幼稚的问题 大朋友会尽情嘲笑, 这没什么,无知不是耻辱 可谁叫你们从来不说?

你们总说我们是小太阳 其实我们没有光和热; 你们也说我们是小皇帝 我们顶讨厌娇气和摆阔; 就当我们是普通的孩子吧, 该说什么,就说什么 我们会理解很多很多。

今天我知道了童年的意义, 明天生活就会帮助我, 在人生的道路上

寻找自己的星座。

老人与孩子:

让我们,老人和孩子 历史和未来

握一握手,为童年不同的定义 为童年共同的欢乐, 为了和平和友爱, 为了生存和开拓, 唱一支歌,一支

无忧的摇篮曲

献给人类的童年

献给童年的人类

献给伟大的祖国

献给火热的生活……

童年意味着篇四
《童年经历对心理影响》

引子:心理咨询案例陈露按照电话里预约的时间,准时的来到我的治疗室。我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来访者:娇好的身材配上一付漂亮而忧郁的脸,少女般的稚气再加上白领丽人的优雅举止,我对自己说:"又是一个红颜薄命的主。"  经过简短的强颜寒暄之后,她娓娓的道出了自己的痛苦。她是三年前毕业于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现在在一家名气很大的外企工作,收入可观,应该说她现在的一切都是大多数同龄人所羡慕的。男朋友文岳是她的大学同学,现在留校当教师。他们建立恋爱关系已有五年了,也有一段如胶似漆蜜月般的时光。可是近来他突然提出分手,五年的爱化为泡影。说到这里,她已经是泣不成声,哭成了一个泪人了。  等她平静下来,我详细地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在大学期间,他们憧憬着幸福的未来,盼望着毕业之后的新生活,也时常谈论结婚的计划。在一起逛商场时,文岳常会指着那些精美的家具和家庭装饰品说:"等我们结婚时,我就要买这个。"生活的道路一切看来很顺利。可是等到毕业后,各自都有了稳定的工作,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尽管他们来往如旧,文岳却渐渐的不愿再提结婚的事情了。陈露感到了一丝的不安,开始不断的追问:"我们到底什么时候结婚?"文岳只是嘴里胡乱的搪塞,不愿正面回答。陈露愈发感到不安,于是每次追问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了:"你到底爱不爱我?""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我?""你到底怎么想的?"等等。文岳的回答越来越模棱两可,不能令她满意。最后竟变成了:"你别问了,我自己也不知道。"陈露伤心透了,每次的见面都是在争吵和极不愉快的气氛中分手。陈露说:"后来我知道不应该再问了,可是我就是控制了自己,老是想刨根问底知道他到底他是怎么想的。每天没事都在想,想的不能正常工作,不能睡觉,总是忍不住想给他打电话,可是每次电话都搞得更不愉快,最后我终于受不了了。对他说:'我给你一个礼拜,我不给你打电话了,你好好的想一想,给我一个最后的答复。'可是等第三天我就忍不住又给他打电话。他给我的答复竟是:'我想好了,咱们分手吧。'我一下子就崩溃了。"陈露痛苦的用手捂着脸,眼泪从她的指缝中涌出,她不断的重复着一句话:"他不在了,今后就剩我一个人了,我怎么活呀?"  童年经历  在我的安慰下,她终于平静下来。我开始询问她小时候的情况,在她的讲述中,我渐渐的得到了一些线索:她的父母都很爱她,但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却很紧张,经常吵架,多次提出离婚。小陈露每天最担心的就是父母会不会离婚,她不愿失去父母

中的任何一个人。有时候父母与她开玩笑说:"如果爸爸妈妈离了婚,你跟谁过呀?"她就会坚决地说:"你们要是离婚,我谁也不跟,我就去死。"她告诉我说:"这不是吓唬他们,我那时候真的是这么想的。"可能也就是这个原因,父母终于没有离婚,而是在吵吵闹闹中一直生活到今。陈露也就是在这种时刻害怕失去父母中任何一个人的不安中长大。她还告诉我说:"那时候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总是很晚才回家,我总是担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会不会出事。如果真出事了,我就也去死,马上自杀。"  接下来,我开始通过陈露了解文岳的童年情况。根据陈露提供的情况,我得到了如下线索:文岳从小在农村长大,他的父母十分严厉,时常打骂他,并要求他除了照顾弟弟妹妹外,还要承担很多本不应是他的家庭责任,因而使他过早地失去了童年。  现在,问题的症结已经明显了,造成陈露与文岳的关系破裂的原因在于于双方的童年经历,以及由此造成双方在恋爱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首先,陈露从小在一个严重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这决定了她在恋爱婚姻关系中必然会不断寻找小时候从未得到的安全感。她会不断地要求对方做出对爱的许诺和保证,以满足她对安全感要求。如果对方稍有疏忽或冷淡,便可能重新唤起她在童年时不安的体验。于是她就会变本加利地要求对方的许诺和安抚。一旦对方不能满足她的这种要求,她便会有面临灭顶之灾的恐惧。事实上,她小时候就常常要求, 甚至不惜以死来强迫父母对她做出不离婚的许诺。这与她不断地要求文岳做出结婚和永远爱她的许诺如出一辙。对方提出分手后,她即感到死亡一般的恐惧。不知道自己一个人怎么生活下去,如同小时候对失去父母的恐惧是一样的。  而文岳则因为小时候过早地承担了本不该是他当时年龄所应该承担的生活重担和家庭责任, 从而过早地失去了童年。他在长大后必然厌恶或害怕过早、过多地承担婚姻家庭的责任。还在学校读书时,因为感觉结婚成家还是遥远的未来,所以他可以毫无顾忌地与陈露一起憧憬未来,谈婚论嫁。但是毕业工作后,结婚的可能性已经来临,他便犹豫甚至退缩了。他不想过早地成家过日子,因为这意味着回到他童年的生活中去。因此在陈露的不断压力下终于胆却了,决定逃避成家,逃避承担做丈夫和爸爸的责任。这一切对他来说来的太早太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我不想过早地失去自由"。由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经历会对人们成年后的婚姻恋爱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中国民间早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

说法,这与西方近代的心理学的一些有关理论惊人的相似。下面让我们具体地看一看早期经历是如何影响人的一生,特别是人的择偶和婚姻关系的。让我们具体地看一看早期经历是如何影响人的一生,特别是人的择偶和婚姻关系的。 一、依恋期:(0-18个月)    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最适宜的温度和自动的营养供给,甚至呼吸也不必自己劳神,这是婴儿的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周围的空气温度使他感到不舒服,氧气和食物需要自己获取,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但是如果在他饿的时候得不到母亲的奶头,不舒适和不安的时候不能立即得到母亲的怀抱,他便感到了死的威胁。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没有任何自我生存的能力,完全依赖于母亲的呵护,所以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里伤害。婴儿大声的哭泣便是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恐惧,而不仅仅是成人认为的一般意义上的哭闹。当然,百分之百能满足婴儿对依恋的心理需要的母亲几乎没有。由于各种原因,即便最疼爱孩子的母亲也会有疏忽的时候,也有由于忙于其它事情而不能立即满足婴儿的需要的时候。但是生活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情感冷漠的母亲,她们对婴儿的哭声充耳不闻,她们感到婴儿是自己生活中的负担和烦恼的根源。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儿童:对遗弃的恐惧   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如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没有适应做母亲的角色,有时冷淡烦躁,有时呵护有加。或者一个爱护孩子的母亲却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时时守在孩子身边,还有的母亲受了一些宣传的影响,认为不能溺爱孩子,不能要吃就喂,一哭就抱,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按顿吃奶的习惯等等,不到时间坚持不喂奶,任凭孩子哭闹等等。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情况:婴儿有时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呵护,有时候则不能,在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唯一所能做的事就是竭尽全力地大声哭闹。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后,他的需要终于得到满足。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观念:只

有不断的哭闹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爱护、才能生存下去。婴儿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迂而感到愤怒。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 成年:依恋型人格   如果依恋儿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他们的心理发育就会停滞在依恋阶段。他们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我们会发现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他们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由于强烈的不安感和对遗弃的的恐惧,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和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还是难以给对方以信任。生气,哭闹,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归根结底,这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的矛盾情感。   安女士与男朋友王先生一起来到我的诊室,安女士目前下岗在家,王先生是一个计算机公司的部门经理。安女士告诉我,王先生每天光是忙着公司里的事,心里完全没她。但是王先生却说,事实上大部分周末他都是与安女士一起度过的。安女士也承认,周末通常还是挺愉快的,可是只要王先生一忙于工作,自己就很抑郁,就感到自己被生活抛弃了。他总是不断地追问王先生是否真心爱她?是否真的要与她结婚?如果她得到了想要的回答,便十分满足和愉快。如果万先生的表现不能令自己满意,她便会十分伤心,并马上转为愤怒,开始用各种语言来刺伤对方,或者滔滔不绝地数落和抱怨王先生的种种“不是”,并且把他赶到客厅的沙发上去睡觉。在王先生上班的时候,安女士会常常打电话到他的公司里去,意图“了解”他的行踪。如果王先生能陪她在电话里多聊一会,她就会很满足。如果王先生正在忙,不能多讲,安女士便会

愤愤地挂上电话。如果王先生再打电话过来,她便会变得十分冷淡,一脸不想谈的姿态。王先生告诉我说:“他简直像一个小孩子,喜怒无常,我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她满意。”   安女士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依恋型人格”的特点,她现在正是无意识地用自己在婴儿时期吸引母亲注意力的方法――哭闹来吸引王先生的注意力,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遗憾的是,正是这种方法造成了与王先生之间关系出现裂痕。 儿童:对拒绝的恐惧   另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妈妈。她也许本来就没有想要孩子,孩子的降临使她充满了奥悔和失望,她把孩子看做自己不幸的根源,或是一个错误行为的结果。也许她天性就反感孩子,正如当年她的母亲反感她一样。这种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还有些母亲由于长期情绪处于抑郁状态,对孩子也是持续冷漠的。这种母亲的孩子我们称之孤独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 因此婴儿自然而然地作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回避一切亲密接触,并导致出了一个结论:我没有需要。他们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他什么就吃什么,并不要求更多的,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自己,似乎没有什么需要。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不幸的婚姻生活在等着他。 成年:孤独型人格   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如同在幼年一样,他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事实上他不是没有亲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把这种需要放弃了。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当然,回避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

童年意味着篇五
《语文中考总复习——名著阅读《童年》》

【作品简介】 语文中考总复习——名著阅读2 《童年》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著名的三部曲自传体小说,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它内涵丰厚,耐人寻味,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这部世界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通过一个渐渐长大的孩子阿廖沙的生活,以孩子的眼光来观察和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的青少年形象和他在成长期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和所经受的各种心理考验。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3.28―1936.6.18)英文Gorky·Maksim,全名高尔基·马克西姆,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1868年3月28日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今高尔基城)一个木匠之家。还四岁丧父,十岁丧母,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轮船帮,当过洗碗工、装卸工、锯木工、园丁、面包师、杂货店售货员等等。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原名【阿列克榭·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1892年,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也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高尔基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富有战斗激情和浪漫主义的作品)、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揭露沙皇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的罪恶),都是在1895年发表的。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这些小说代表了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向反动沙皇发出的反抗呼声。 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著名散文诗《海燕之歌》就是他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后写的,他以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同年,他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1902年,写了剧本《在底层》,它是作者20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在1905年革命形势高涨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1921年,高尔基离开苏联,侨居德国、捷克、意大利等地养病。1928年春回国,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苏联作家伊・卡尔纳乌霍娃曾写了一篇关于高尔基的文章,名为《意外》,讲了作家与高尔基碰面了,但却未认出。(在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六课会学)

【写作特点】

《童年》是高尔基的三部曲之一,全书以阿廖沙为第一人称描写。 这本书也是高尔基的一部自传,阿廖沙可以说是他本人的一个版本或童年的他,这讲述了活生生的一个儿时的高尔基。

一、多视角的描写方法

《童年》在艺术上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使用的方法去描写。作品主要从儿童的视角观察描写生活,使“童年”更加生动,充满童趣,例如对于阿廖沙父亲这死的一段描写: 在幽暗的小屋里,我父亲躺在窗下地板上,他穿着白衣裳,身子伸得老长老长的,他的光脚板的脚指头,奇怪地张开着,一双可亲的手安静地放在胸脯上,手指也是弯曲的;他那一对快乐的眼睛紧紧地闭住,像两枚圆圆的黑铜钱,他的和善的面孔发黑,难看地龇着牙吓唬我。

以上一段话的描写十分真实地表现了一个3岁男孩的心态。因为他年纪小,还不懂死亡

意味着什么,所以他注意的是那些他认为有趣、奇怪的事情,例如父亲的脚趾奇怪地张开着,难看地龇着牙等等。

另一方面,作家又偶尔以成人的视角评点生活,使作家笔下所写的文字含义更清晰更深刻,更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二、语言艺术

《童年》的语言十分生动活泼,场面描写栩栩如生。例如在外祖父家打架时场面的描写: 两个舅舅忽地一声站起来,把身子伸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似的响:

“叫你们全给我要饭去!”

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样儿了,说:

“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物耳根子清静,分吧!”

“住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叫喊着,两眼直发光。真怪,别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天动地。

这段文字虽然不长,却把一具乱七八糟的打架场面写得很有层次,把每一个人的动作、表情、心情都鲜明地描写出来,读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独特的选材

《童年》取材于作家的自身经历,然而它不是作家早年生活的简单再现。它一方面真实地描写了阿廖沙的成长过程和他的所见所闻,大量运用真实的材料。另一方面,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努力挖掘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并对他们进行了提炼和加工,使他们能够反映生活的本质。因此,在《童年》中,人物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而成为某一类人的代表。外祖父的家已不是一个一般的家庭,而是旧俄时代那个由沉重的劳动、家长制手工业的生产关系和无聊生活造就的小市民社会的缩影。

【写作背景】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所在的意大利卡普里岛公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

高尔基在这本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是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主要人物简介】

父亲 彼什科夫 (手工业者,老实、本分) 母亲 瓦尔瓦拉 (善良的下层妇女) 继父 叶夫根尼.马克西莫夫 (脾气暴躁,经常毒打妻子) 外祖父 卡希林 (凶狠、残暴、对于阿廖沙是不错的)

外祖母 阿库琳娜•伊凡诺夫娜 (勤劳、善良)

主人公 阿廖沙 (善良,坚强,勇敢,纯洁,有信心)

大舅舅 米哈伊尔 (自私自利)

小舅舅 雅科夫 (自私自利)

舅母 纳塔利垭 (温柔、怯弱)

表哥 雅可布的萨沙 (顺受、麻木)

表哥 米哈伊尔的萨沙 (沉默、忧郁)

伙伴 茨冈 (是个弃儿,为人开朗,

与主人公十分友好,但后来死去)

老匠人 格里戈里 (正直本分)

保姆 叶夫根尼娅 (快活善良) 房客 “好事情” (知识渊博)

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疯狂虐待自己的妻子。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不乏温暖与光明。这就是以外祖母为代表的另外一些人,另外一种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另外,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童年》讲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对于他所经历过并在心中留下过伤痛记忆的人和事,那些“铅一般沉重的丑事”,作家在叙述的时候,心情不可能是轻松的,因此这部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但另一方面,小说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这样就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童年意味着篇六
《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长大后性格的详细对应关系》

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长大后性格的详细对应关系.txt始终相信,这世间,相爱的原因有很多,但分开的理由只有一个--爱的还不够。人生有四个存折:健康 情感 事业和金钱。如果健康消失了,其他的存折都会过期。 陈露按照电话里预约的时间,准时来到我的治疗室。我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来访者:娇好的身材配上一付漂亮而忧郁的脸,少女般的稚气再加上白领丽人的优雅举止,我对自己说:“又是一个红颜薄命的主。”   经过简短的强颜寒暄之后,她娓娓的道出了自己的痛苦。她是三年前毕业于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现在在一家名气很大的外企工作,收入可观,应该说她现在的一切都是大多数同龄人所羡慕的。男朋友文岳是她的大学同学,现在留校当教师。他们建立恋爱关系已有五年了,也有一段如胶似漆蜜月般的时光。可是近来他突然提出分手,五年的爱化为泡影。说到这里,她已经是泣不成声,哭成了一个泪人了。   等她平静下来,我详细地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在大学期间,他们憧憬着幸福的未来,盼望着毕业之后的新生活,也时常谈论结婚的计划。在一起逛商场时,文岳常会指着那些精美的家具和家庭装饰品说:“等我们结婚时,我就要买这个。”生活的道路一切看来很顺利。可是等到毕业后,各自都有了稳定的工作,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尽管他们来往如旧,文岳却渐渐的不愿再提结婚的事情了。陈露感到了一丝的不安,开始不断的追问:“我们到底什么时候结婚?”文岳只是嘴里胡乱的搪塞,不愿正面回答。陈露愈发感到不安,于是每次追问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了:“你到底爱不爱我?”“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我?”“你到底怎么想的?”等等。文岳的回答越来越模棱两可,不能令她满意。最后竟变成了:“你别问了,我自己也不知道。”陈露伤心透了,每次的见面都是在争吵和极不愉快的气氛中分手。陈露说:“后来我知道不应该再问了,可是我就是控制了自己,老是想刨根问底知道他到底他是怎么想的。每天没事都在想,想的不能正常工作,不能睡觉,总是忍不住想给他打电话,可是每次电话都搞得更不愉快,最后我终于受不了了。对他说:'我给你一个礼拜,我不给你打电话了,你好好的想一想,给我一个最后的答复。’可是等第三天我就忍不住又给他打电话。他给我的答复竟是:'我想好了,咱们分手吧。’我一下子就崩溃了。”陈露痛苦的用手捂着脸,眼泪从她的指缝中涌出,她不断的重复着一句话:“他不在了,今后就剩我一个人了,我怎么活呀?”   童年经历  

在我的安慰下,她终于平静下来。我开始询问她小时候的情况,在她的讲述中,我渐渐的得到了一些线索:她的父母都很爱她,但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却很紧张,经常吵架,多次提出离婚。小陈露每天最担心的就是父母会不会离婚,她不愿失去父母中的任何一个人。有时候父母与她开玩笑说:“如果爸爸妈妈离了婚,你跟谁过呀?”她就会坚决地说:“你们要是离婚,我谁也不跟,我就去死。”她告诉我说:“这不是吓唬他们,我那时候真的是这么想的。”可能也就是这个原因,父母终于没有离婚,而是在吵吵闹闹中一直生活到今。陈露也就是在这种时刻害怕失去父母中任何一个人的不安中长大。她还告诉我说:“那时候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总是很晚才回家,我总是担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会不会出事。如果真出事了,我就也去死,马上自杀。”    接下来,我开始通过陈露了解文岳的童年情况。根据陈露提供的情况,我得到了如下线索:文岳从小在农村长大,他的父母十分严厉,时常打骂他,并要求他除了照顾弟弟妹妹外,还要承担很多本不应是他的家庭责任,因而使他过早地失去了童年。  现在,问题的症结已经明显了,造成陈露与文岳的关系破裂的原因在于于双方的童年经历,以及由此造成双方在恋爱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首先,陈露从小在一个严重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这决定了她在恋爱婚姻关系中必然会不断寻找小时候从未得到的安全感。她会不断地要求对方做出对爱的许诺和保证,以满足她对安全感要求。如果对方稍有疏忽或冷淡,便可能重新唤起她在童年时不安的体验。于是她就会变本加利地要求对方的许诺和安抚。一旦对方不能满足她的这种要求,她便会有面临灭顶之灾的恐惧。事实上,她小时候就常常要求, 甚至不惜以死来强迫父母对她做出不离婚的许诺。这与她不断地要求文岳做出结婚和永远爱她的许诺如出一辙。对方提出分手后,她即感到死亡一般的恐惧。不知道自己一个人怎么生活下去,如同小时候对失去父母的恐惧是一样的。 而文岳则因为小时候过早地承担了本不该是他当时年龄所应该承担的生活重担和家庭责任, 从而过早地失去了童年。他在长大后必然厌恶或害怕过早、过多地承担婚姻家庭的责任。还在学校读书时,因为感觉结婚成家还是遥远的未来,所以他可以毫无顾忌地与陈露一起憧憬未来,谈婚论嫁。但是毕业工作后,结婚的可能性已经来临,他便犹豫甚至退缩了。他不想过早地成家过日子,因为这意味着回到他童年的生活中去。因此在陈露的不断压力下

终于胆却了,决定逃避成家,逃避承担做丈夫和爸爸的责任。这一切对他来说来的太早太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我不想过早地失去自由”。  下面导出精神分析的理论由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经历会对人们成年后的婚姻恋爱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中国民间早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这与西方近代的心理学的一些有关理论惊人的相似。下面让我们具体地看一看早期经历是如何影响人的一生,特别是人的择偶和婚姻关系的。  一、依恋期:0-18个月  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最适宜的温度和自动的营养供给,甚至呼吸也不必自己劳神,这是婴儿的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周围的空气温度使他感到不舒服,氧气和食物需要自己获取,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但是如果在他饿的时候得不到母亲的奶头,不舒适和不安的时候不能立即得到母亲的怀抱,他便感到了死的威胁。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没有任何自我生存的能力,完全依赖于母亲的呵护,所以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里伤害。婴儿大声的哭泣便是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恐惧,而不仅仅是成人认为的一般意义上的哭闹。当然,百分之百能满足婴儿对依恋的心理需要的母亲几乎没有。由于各种原因,即便最疼爱孩子的母亲也会有疏忽的时候,也有由于忙于其它事情而不能立即满足婴儿的需要的时候。但是生活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情感冷漠的母亲,她们对婴儿的哭声充耳不闻,她们感到婴儿是自己生活中的负担和烦恼的根源。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下面主要几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1)儿童:对遗弃的恐惧  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如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没有适应做母亲的角色,有时冷淡烦躁,有时呵护有加。或者一个爱护孩子的母亲却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时时守在孩子身边,还有的母亲受了一些宣传的影响,认为不能溺爱孩子,不能要吃就喂,一哭就抱,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按顿吃奶的习惯等等,不到时间坚持不喂奶,任凭孩子哭闹等等。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情

况:婴儿有时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呵护,有时候则不能,在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唯一所能做的事就是竭尽全力地大声哭闹。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后,他的需要终于得到满足。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观念:只有不断的哭闹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爱护、才能生存下去。婴儿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迂而感到愤怒。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  成年:依赖型人格如果依恋儿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他们的心理发育就会停滞在依恋阶段。他们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我们会发现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他们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由于强烈的不安感和对遗弃的的恐惧,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和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还是难以给对方以信任。生气,哭闹,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归根结底,这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的矛盾情感。典型案例:安女士与男朋友王先生一起来到我的诊室,安女士目前下岗在家,王先生是一个计算机公司的部门经理。安女士告诉我,王先生每天光是忙着公司里的事,心里完全没她。但是王先生却说,事实上大部分周末他都是与安女士一起度过的。安女士也承认,周末通常还是挺愉快的,可是只要王先生一忙于工作,自己就很抑郁,就感到自己被生活抛弃了。他总是不断地追问王先生是否真心爱她?是否真的要与她结婚?如果她得到了想要的回答,便十分满足和愉快。如果万先生的表现不能令自己满意,她便会十分伤心,并马上转为愤怒,开始用各种语言来刺

伤对方,或者滔滔不绝地数落和抱怨王先生的种种“不是”,并且把他赶到客厅的沙发上去睡觉。在王先生上班的时候,安女士会常常打电话到他的公司里去,意图“了解”他的行踪。如果王先生能陪她在电话里多聊一会,她就会很满足。如果王先生正在忙,不能多讲,安女士便会愤愤地挂上电话。如果王先生再打电话过来,她便会变得十分冷淡,一脸不想谈的姿态。王先生告诉我说:“他简直像一个小孩子,喜怒无常,我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她满意。”   安女士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依恋型人格”的特点,她现在正是无意识地用自己在婴儿时期吸引母亲注意力的方法――哭闹来吸引王先生的注意力,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遗憾的是,正是这种方法造成了与王先生之间关系出现裂痕。(2)儿童:对拒绝的恐惧  另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妈妈。她也许本来就没有想要孩子,孩子的降临使她充满了奥悔和失望,她把孩子看做自己不幸的根源,或是一个错误行为的结果。也许她天性就反感孩子,正如当年她的母亲反感她一样。这种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还有些母亲由于长期情绪处于抑郁状态,对孩子也是持续冷漠的。这种母亲的孩子我们称之孤独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 因此婴儿自然而然地作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回避一切亲密接触,并导致出了一个结论:我没有需要。他们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他什么就吃什么,并不要求更多的,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自己,似乎没有什么需要。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不幸的婚姻生活在等着他。成年:孤独型人格 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如同在幼年一样,他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事实上他不是没有亲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把这种需要放弃了。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

童年意味着篇七
《《童年》试题(附答案)》

《童年》试题

总体:

1《童年》中( )和阿廖沙关系最好?

A米哈伊尔 B雅科夫 C阿库琳娜·伊万诺夫娜 D瓦西里

2《童年》中,瓦利娅的性格是( )

A老实、本分 B脾气暴躁 C自私自利 D善良 3小茨冈是个( )的人

A善良、聪明、老实 B愚蠢、本分 C自私自利、脾气暴躁 D有义气、聪明

第一章:

4外祖母给阿廖沙的第一印象( )

A幽默、严肃 B滑稽可笑 C很瘦,很圆 D恐怖,脾气古怪

5阿廖沙的弟弟出生,带给他们的就只有欢乐吗?还带去了什么?

答:

6当阿廖沙的弟弟和爸爸埋葬时,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周围的景物?

答:

第二章:

7第二章可以分为三个板块:

8第二章中阿廖沙对外祖父的情感变化9阿廖沙为什么会惧怕外祖父?

答:

第三章:

10第三章主要人物是谁?

答:

11伊万的死和谁有关系?

答:

第四章:

12.第四章着重写外祖母的什么?

答:

13.发生火灾时,外祖母是怎么做的?

答:

第五章:

14.第五章可分为上、下两篇,请把大致意思写下来。 答:

第六章:

15第六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16这次“战斗”中善良的外婆由于 被醉酒的逆子的砖头咂伤了手,造成了骨折。

第七章:

17外祖母和外祖父的上帝有什么不同?

答:

18你认为阿廖沙愿不愿意在这个家待下去?

答:

第八章:

19阿廖沙的第一个知识分子朋友是谁?

答:

20第八章描绘了外祖母的什么?

答:

第九章:

21外祖母支持阿廖沙和 的友谊。

22

23院子里的三兄弟是因为什么而接纳阿廖沙和他一起游戏的?

答:

第十章:

24第十章谁来到了外祖父家?

答:

25写了瓦尔瓦拉两次分别和谁争吵?

答:

第十一章:

26重点内容是?

答:

27写母亲的什么生活? 答:

第十二章:

28 母亲 和 的生活

第十三章:

29写阿廖沙怎么的生活?

答:

总体:

30阿廖沙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母亲并不是强有力的,她和别人一样,也怕外祖父?

答:

31阿廖沙因为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32阿廖沙读了年小学

答案

1.A 2.D 3.D 4.B

5.不是,还带去了凄惨和悲凉,因为在那个黑暗的世界,那样贫穷的家庭里,一个新的生命诞生,就意味着家里的经济负担会更重。

6.因为雨点的温暖反衬了失去亲人的人们心里极度的悲伤

7.“兄弟斗殴” “凶残的外祖父” “外祖父来病床看我”。

8.恐惧 同情

9.因为他看到外祖父毒打外孙们的凶残,令他毛骨悚然

10.小茨冈

11.小茨冈的惨死,跟自私卑鄙的两个舅舅直接有关系

12.着重写外婆对上帝的虔诚,对人的良善、忠厚,对丈夫的容忍、体谅;写她的聪明, 能干,健谈,会跳舞,会讲童话

13.外祖母沉着冷静,在火灾现场里指挥若定

14.一、外婆和外祖父各讲自己的苦难身世。两人都是早年丧父的孤儿,都曾跟着母亲沿街乞讨,后来也都凭着聪明能干、吃苦耐劳而自立,最后共同挣到目前这种小康家境;二、占更多篇幅的是外祖父教“我”识字和给“我”讲述自己的人生体念和生活哲理。他对“我”的好奇心有问必答,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透彻明了。

15.写大舅米哈伊尔为了争夺家产带领流氓冲击、攻打外祖父家的暴行。

16.劝架

17.外婆的上帝慈悲为怀,赐福人类,主宰一切,洞察万物,外祖父的上帝专横跋扈,法力无边,严厉残酷,人人害怕。

18.不愿意,因为在这个家里面永无安宁。

19.好事情

20.描绘了外婆讲童话的情景、本领和记录下来《隐士和勇

童年意味着篇八
《童年》

童年意味着篇九
《浅析童年经历对作家的影响_以狄更斯为例》

理论探讨・网络财富

Theory Studies・Intemet fortune

浅析童年经历对作家的影响

——以狄更斯为例

郝 威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文艺创作归根到底都要表现作者感受和体验过的人生,而且须有创作者心灵世界的映照。童年经历作为作家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生活阅历,对作家的审美追求、

创作风格等因素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有利于文学作品达到哲学命意的超越与审美追求的相契合一。【关键词】童年经历;作家;狄更斯

作为生命的起点和人性最初的展开,童年经历孕育了作家在最初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期的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知识、意志等多种因素。这种童年经历作为基调和底色参与到作家的审美心理建构过程之中,成为作家审美心理确立成型的最初动因。

童庆炳先生曾撰文《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认为“几乎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把自己的童年经验看成是巨大而珍贵的懊赠,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的源泉”。[1]在文章中,他从“童心和诗心结构的对应关系”、“童年企业服务,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3.2 规范企业质量管理认证体系,重视乳业文化建设

质量管理认证体系不仅应该成为企业领导人的价值取向,而且应该成为企业文化的共识。对企业文化的共识分为显规则的共识和潜规则的共识。首先,乳业应以消费者为中心确定企业的中心任务,并传达到每个员工,使员工明确努力的方向。其次,制定系统全面的企业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言行, 使其言行符合道德规范, 并将其内化为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潜规则是存在于企业员工头脑中、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规则,如企业的风俗习惯与传统等。它不像制度那样具有强制性。但是如果一人的行为与这些潜规则相左也会遭到他人的抵触与反对。而实际上,潜规则是存在着道德与否之分的,因而,对于符合道德规范的潜规则,企业应予以提倡和强化。否则应以约束和转化,引导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员工的道德教育必不可少。只有取得共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才更具权威性。

3.3 赋予行业协会权力,通过行业协会完成行业“自律”

行业协会是连接政府和企业的中间桥梁,它一方面应该宣传政府规定,监督会

经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方式”、“社会化与保持童心”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童年经历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意义、作用与价值,得出“童年经验的这种性质对作家至关重要,它意味着一个作家可以在他的一生的全部创作中不断地吸收他的童年经验的永不枯竭的资源”的论断。

主观经验在作家的创作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于价值。美国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亨利·詹姆斯将艺术家个人的主观印象即个人对待现实生活的主观经验看作是小说价值实现的决定性因素。而童年经验则包蕴着更加丰富的人生真味和深厚的人性内涵,是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直接影响着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员去执行规定,一方面,要反映企业会员的心声。第一,政府应该赋予行业协会更多权力,让行业协会成为商品流通社会治理层次中的一级权力中心。我们必须加快推动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的脱钩,要严格规定政府公务员不得在行业协会兼职。使行业协会成为服务企业,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行业协会应该具备的民间性,自律性的要求,履行其应该履行的职能,使其监管企业的生产过程并有权力进行处罚。第二,我们应该建立媒体与协会的紧密联系,使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都参与食品安全的联防机制,这样有利于行业协会及时发布信息监管企业生产行为,有利于消费者通过媒体向协会及时反映权益受损情况。

3.4 赋予媒体监督权,拓宽消费者打假渠道,降低消费者打假维权成本,加大对企业违法的打击力度

三鹿毒奶粉事件发生后,有媒体报道,2月25日,温州的王远平对于奶粉导致女儿结石,向三鹿集团进行首例投诉,3月27日,王远平希望工商部门对奶粉进行合法抽样送检,却被告知全检费用过万,需要由他现行垫付。如此高额的鉴定费必然会打击消费者打假的积极性。

知方式、情感态度、选择取向,直至审美倾向,艺术追求和作品的基调、风格。作家童年时代体验过的东西,相伴着童趣和纯情留于心间,刻骨铭心一般难磨难消,成为影响创作的最初“意向结构”。[2]所以,每一位成功的作家或艺术家,几乎都意识到童年,青年时代的人生体验在自己创作事业中的重要意义,并又几乎都要随时对自己的童年、青年体验投去深情的一借,那怕这童年或青年生活是充满苦涩和不幸的。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总是乐于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追怀已经逝去的童年时光,即使是苦难的童年经历,经过时间的淘洗也会变成美好的回忆,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这种具有普遍性的“童年情结”在艺术家身因此,我们应该从法律上对此问题进行规范,拓宽消费者打假渠道,降低维权成本。另一方面,我们要对违法企业实行刚性的司法监督。立法者和执法者要敬畏法律,尊重法律,不能经常性选择性立法和执法,只有这样才会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约束其生产行为。

注释:

①韩俊.加强宏观调控管理确保奶业稳定发展[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1).

②[EB/OL].

③张康之.论合作治理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J].齐鲁学刊,2004,(1).

④[EB/OL].

参考文献

[1]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刘芳,吴平.高度自律:新企业文化运动[J].瞭望,2004,(41).[3]周生辉.企业管理科学中自律人假设[J].企业经济,2005,(3).[4]刘成果.2007年奶业形势与热点难点问题分析[J].中国乳业,2008,(1).

[5]王丁棉.中国奶业当前发展形势分析与判断[J].广东奶业,2007,(2).

作者简介:卫瑾(1984—),女,山西运城人,中

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2007级社会学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163

网络财富・理论探讨

Intemet fortune・Theory Studies

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弗洛伊德在《歌德及其<诗与真>里对童年的回忆》和《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中认为,儿童时代的游戏是潜意识的一种表达,而成年后的作品则是对童年游戏的一种接管或者替代,作品中倾注了受到压抑的童年时期的欲望。事实上,作家的童年经验经常作为一种创作原型和素材出现在作品中。无论是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朝花夕拾》、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萧红的《呼兰河传》、郁达夫的《自传》,还是托尔斯泰与高尔基的《童年》、勃朗特的《简爱》、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海明威的《在印第安人营地》……都能或多或少看到作者童年的影子,感觉到作者对当初记忆的回望与回味。其次,童年经历也可能成为作者艺术创作的深层动因。童庆炳先生认为,童年经验按其类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丰富性经验,一种是缺失性经验。丰富性经验使创作成为童年绚丽多彩生活的泛滥,就象那春溪的水流胀满,溢出河床,形成生动的景观;而缺失性经验则可能成为某种情结残留在无意识深处,从而更加驱动或影响艺术家一生的创作活动。同时,作家的童年经验也会深刻影响到作家的创作风格与格调,从而形成某种鲜明的创作个性。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作家的审美创造心理并不是一个散乱无组织的心理复合体,而是多种心理要素严密组织和高度协调的结果,而且,审美心理结构不是封闭的固定的。它不断地变化着,伴随着作家的一生及其整个的创作活动,即作家的审美心理处于不停的建构之中。在作家的审美心理建构中,童年经验作为既成的心理事实起着十分重要的定势作用。冰心隽永温情的文字总让人联想到一个温馨而美妙的童年,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难童年则对他低沉阴暗的文学风格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与作用。

当然,作家的童年经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他对创作题材的选择,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心理学家指出,人们童年时期的经验往往不是清晰完整地留存在人的记忆里的,而只是一种朦胧的回忆,有时甚至原来并未有其事。弗洛伊德认为“这些记忆的错误并不只是记忆不可靠的结果。童年以后的诸种强烈力量往往改塑了我们婴儿期经验的记忆容量,可能也就是这一种力量的作用,才使得我们的童年朦胧似梦。”[3]作家的童年经验因日后经验的溶人而与原初的童年经验有了许多的不同,而当童年经验参与到文学创作中时,又经过了作家审美心理的再体验、再创造,变

164

化就可能更大。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文学作品是作家童年经验的重塑与变形。

童年经验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对艺术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艺术家在艺术题材的选择、艺术创作的动因及创作个性的建构等多方面都受到童年经验潜在的规范和制约。下面,笔者通过对19世纪英国杰出作家狄更斯的创作分析,进一步阐明作家童年经历和作家创作之间的渊源与关联。

1812年狄更斯生于朴茨茅斯。在这个英国南部的大海港生活了5年之后,随父母搬迁到一个叫查塔姆的地方。在查塔姆的生活是狄更斯记忆中的天堂,也是他的童年生活真正开始的地方。在度过了这段幸福的时光之后,他便开始饱尝生活的艰辛。狄更斯的父亲挥霍无度,母亲为挽救家庭经济危机而创办的私立学校倒闭,狄更斯的家庭最终破产。1824年2月,刚刚年满12岁的狄更斯被送进了华伦皮鞋油作坊当童工。这样,当别的孩子正在上学的时候,狄更斯却已经独立谋生了。他在一座摇摇欲坠的旧厂房里终日洗刷玻璃瓶,并在瓶上粘贴鞋油商标。常常有一些与他年龄相仿的男女孩子,一面吃着果酱蛋糕,一面把鼻子压在玻璃窗上,观看狄更斯等人工作时的动作与表情。这严重地挫伤了狄更斯的自尊心,使他收到极大的伤害,使他不止一次对这段经历进行唏嘘感慨。另一方面,这又使他形成了对下层人民,特别是贫苦儿童的深切同情。换句话说,狄更斯儿童时代不堪回首的苦痛经历,既使他心头笼罩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又使他从那时起便在心中架起了一座称量“善”与“恶”的道德天平,从而为他构建人道主义的精神大厦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一方面,我们在命运的摆布下深切感到人是柔弱而微不足道的。另一方面,我们在对命运的斗争中又体验到蓬勃的生命力,感觉到人的伟大和崇高。”[4]所以,狄更斯的作品中总有一些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儿童形象,而这种悲惨形象又同时蕴含着作者深沉的悲悯与疼爱,反映出人性的善良与伟大。

可以说,正是因为经历了复杂交集的童年生活,狄更斯才在以后的创作中有意识的使用儿童视角进行观察和描述,才能在反映重大社会问题和历史现象的同时塑造了众多耐人寻味的儿童形象,才能在对儿童生存环境的刻画描写中折射出人性的慈爱与怜悯。如《雾都孤儿》中的小奥列佛、《尼古拉斯·尼古尔贝》中的尼古拉斯、《艰难时世》中的西丝、《董贝父子》中的小保尔、《巴纳比·鲁吉》中的

低能儿巴纳比、《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大卫、《远大前程》中的小匹普……这些栩栩如生的儿童形象,都隐含着作者对于童年的回忆、解读甚至重构,内敛着他心灵深处的伤痛和爱怜,表达了他对人性善良的坚定信念与美好理想。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一部作品是《雾都孤儿》。《雾都孤儿》是他第一部完全描写童年生活的小说。把儿童作为小说的中心而不是写儿童故事,这是在1837年之前还无人尝试的一种写法。许多18世纪的小说家会在小说的前几章交待主人公的出生和童年经历,但不会用整部小说来讲述童年。所以,这是一次革新式的创作,同时反映出狄更斯挥之不去的童年情结。在这里,狄更斯首次采用了儿童视角,通过儿童认知和成年人认知之间的差距来表现儿童的纯洁懵懂。虽然狄更斯不是孤儿,但他却能体会到遭遇家庭变故时孩子的痛苦与迷惑,通过小奥利弗的悲惨身世和曲折经历表达了他对儿童的挚爱,同时体现了他对于“人性向善”的捍卫与崇拜。这种创作视角、故事构思、理念表达和他童年的经历与感受关联颇深。狄更斯后来还说,在自己求学的道路上,如果不是及时回到学校,他也会成为街头的小窃贼或小流浪汉,也许这本身就将自己和小奥利弗进行比对的一个符号或者暗示。

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说:“艺术家在童年时代储备了大量的面貌、身影和话语,某一形象、某一句话、某一段故事使他感动……而在他毫无觉察的情况下,这些都在悄悄地激动着、活动着,在特定的时刻将会突然冒出来。”[5]狄更斯在小说中反复演绎童年,用描写童年来治愈心灵的创伤,这种童年情结使儿童和童年成为其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小说题材和艺术想象力的核心。狄更斯通过笔下的儿童群像,极大地改变了英国文化中儿童的概念和当时人们的家庭观念,并对同时代和后世的作家如勃朗特姐妹、乔伊斯、乔治·艾略特、马克·吐温、刘易斯·卡罗尔、斯蒂文森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2]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J].文学评论,1993,(04):54.

[3]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心理奥秘[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43.

[4]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206.[5]刘柏盛.法国文学名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279.

作者简介:郝威(1985—),男,江苏徐州人,中

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文艺学20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童年意味着篇十
《《童年》练习》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aoerjiaoyu/70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