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在华北平原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是白洋淀。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华北明珠白洋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石家庄市裕华区方北小学 史晔聪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十六个生字,认识其中的多音字“华”,正确书写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白洋淀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白洋淀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华北明珠白洋淀教案。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教师介绍华北平原(出示地图):这就是华北平原,这里土壤肥沃,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和甘薯等粮食作物,还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和烟草等经济作物而且,矿产资源丰富,水果种类众多华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粮棉油的生产基地在华北平原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
2.板书课题,齐读
3.引导学生自由质疑,学习新课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要了解白洋淀,不能离开华北平原,华北平原在这里是烘托的作用先使学生了解华北平原的简单知识,为学生进一步了解华北明珠——白洋淀提供了背景资料,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读文,整体感知
师:刚才很多学生提出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那么,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读书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或询问别人,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指名认读
3.自由读,边读边想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4.班内交流识字的方法指名读
5.学生利用新认识的字词再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了解的词语
6.班内交流 初读的目的一是为下面的阅读教学做准备,二是对文中要求认识的字词形成初步的印象
注意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的识字方法和别人的识字方法哪种更好,学习使用最好的方法
读懂文字是深入学习课文的第一步,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不了解的词语,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课时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师:我们上节课知道了华北明珠就是白洋淀,同学们还提出了这个问题——白洋淀为什么是华北明珠,我们这节课就来游览白洋淀,顺便解决这个问题
1.学生默读课文,找答案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1)第三段前部分
①指名学生读,其余学生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②讨论,交流
③出示荷叶荷花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④指名配乐朗读这些句子
(2)第三段后部分: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②引导学生谈论,你还看到了什么?
③教师出示视频短片,问学生你还看到了什么?
④询问学生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读出这样的感受
(3)第四段
①师:自由地读读第四段,白洋淀又是怎样的特别呢?
②全班交流,指导学生朗读
(4)师:我们自白洋淀尽情的游览归来,你会怎样向别人称赞它? 课堂伊始,抓住了主要问题引领学生全文的学习,又以游览的形式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感性的游览、欣赏的同时有理性的收获
学生通过读文、想象把语言文字转化成了形象,在头脑中出现了文字描述的景色,进而通过这个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仿佛身处其中
课文中只描写了荷叶荷花的多和颜色,这个环节的设计,丰富了文本,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朗读是把书本上的文字转化成内在的内容,再通过想象把文字转化成形象,因为这是一幅联动的画面,所以用视频短片来印证又通过短片,丰富了隐含在文字中的白洋淀的物产丰富,渔民的喜悦,使学生易于感受
这个环节,既有前面环节的沉淀积累,又为学生了解白洋淀之后生发激情创设了倾吐的机会,是全文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升华
(四)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白洋淀的其他的资料华北明珠白洋淀教案。
2.阅读孙犁的《白洋淀纪事》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 惯
下一篇: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