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疾病有关的成语

| 中医执业医师 |

【www.guakaob.com--中医执业医师】

篇一:《与中医知识有关的中国成语----望闻问切》

中医知识 中国成语

与中医知识有关的中国成语----望闻问切

中国的成语“望闻问切”,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中医诊病必经的步骤,也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指观察气色,是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闻,指听声息,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问;指询问症状,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指摸脉象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望闻问切合称四诊。

望诊包括一般望诊和舌诊两部分内容,一般望诊又包括望神察色,望形态 望五官等,舌诊包括望舌质望舌苔。望诊首先是望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如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反应灵敏,称为有神,是健康或病情轻浅的表现。如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目光晦暗,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称为无神,表示病情较重。通过望神可以对病人的病情和预後,做一个估计,做到心中有数。

中医经验认为五脏开窍於五官,五官内应於五脏,通过望五官可以了解一定的内脏病变,如目赤红肿,多为肝火或风热,两目上窜,直视或斜视为肝风内动,耳轮干枯焦黑为肾精亏耗,鼻翼煽动为邪热蕴肺,牙龈肿或兼出血属胃热亢盛。

望舌诊病是中医长期实践积累的独特察病手段,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临床上通常把舌质和舌苔变化联系起来,综合判断,中医经验,一般是急性病重舌,慢性病重

脉,因为舌象能比较准确及时反映机体生理病理状况。熟练运用望诊,对疾病的诊断既快又准,所以中医说“望而知之谓之神”。与疾病有关的成语

根据中医的“全息理论”,脸上的“五官”(口、眼、耳、鼻、舌)表现与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健康状况息息相关。通过望五官而知五脏。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

问诊,指询问症状;通过问诊了解既径病史与家族病史、起病原因、发病经过及治疗过程,主要痛苦所在,自觉症状,饮食喜恶等情况,结合望、切、闻三诊,综合分析,作出判断。《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素问·疏五过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后世医家将问诊主要内容归纳为“十问”,编有十问歌,简便易记。

问诊是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位臵。真正的中医是只问大小二便的情况(性状、次数等),不会问病人患的是什么病。张景岳创“十问歌”,提出问诊的要领颇具规范性,但临证不可刻板对待。应有目的地重点探问,围绕患者主诉,突出的主要症状、体征,深入查询其特点,及可能发生的兼症,了解病情发展及诊治经过,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特别要理解中医问诊的目的,问诊主要是为了辨证,不同于西医学的完全辨病。如问寒热,要问清是恶寒发热及寒热的轻重主次,还是但寒不热,但热不寒,或寒热往来,发热是壮热还是潮热、身热不扬等,以辨病位、病性。问疼痛要问清是胀痛、走窜痛、刺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空痛及拒按、喜按等。以辨寒热气血虚实,从而为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同时还须注重内外环境、气候、居住地区、生活及饮食嗜好、性格情绪、体质类型等与疾病的关系,针对妇女、小儿等不同对象,详察细辨。

在问诊时切忌给病人以暗示和误导,尤其与情志病人的交谈,“诈病”者的假诉,要有所识别取舍。

问诊内容涉及范围很广,是获取疾病信息的重要途径,很多名老中医非常重视问候,问诊包括问一般情况,问生活史,问家族病史和既往病史,问起病,问现在症。

切脉指摸脉象。望闻问切,合称四诊。切诊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正常脉象是寸、关、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一息搏动四至五次,谓之平脉。

切脉辨证,早在《内经》、《难经》就有记载,经历三千年来的不断总结,对于何证出现何脉已有详细论述。但对证象与脉象间的内在联系,却无明析的概念,不能令人一目了然,以致学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脉证间的内在联系。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气血津液出现虚滞,五脏功能出现盛衰,才会出现不同脉证。只有弄清气血津液的生化输泄与五脏间的关系,才能将气血津液虚滞和五脏功能盛衰出现的证象与脉象联系起来,也才明白切脉能够察其五脏病变的道理所在。

不同脉象的形成,与心脏、脉络、气血津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脉象的不同变化反映了心力强弱、脉络弛张、气血津液虚滞三个方面的变化。由于气血津液都需五脏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输泄,所以气血津液的虚滞也就反映了五脏功能的盛衰,从而反映于脉,形成不同的脉象。

心脏搏动的强弱,脉络的弛张,是引起脉象变化的根源。心脏搏动有力,脉象随其病因证象不同而呈洪大滑数等脉;无力则脉象常呈迟细微弱等脉。心脏搏动与脉象起伏,都是肝系膜络交替收缩与舒张的反映。如果血络松弛则呈孺、缓;紧张则呈弦紧

一切脉象都是心力强弱,脉络弛张,气血津液虚滞的综合反映;心脏、脉络气血津液发生病变,又与五脏发生病理改变有关,所以切脉能察五脏盛衰。

切脉只是四诊之一,有些病变不是单凭切脉就能做出诊断,应该四诊合参,并宜结合现代检测手段才能全面认识疾病。如果片面强调切脉能知病变所在,会将学者引人歧途。

篇二:《与中医知识有关的中国成语---喜怒哀乐》与疾病有关的成语

与中医知识有关的中国成语---喜怒哀乐

中国的成语喜怒哀乐,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汉代王充《论衡•本性》:“情有好恶喜怒哀乐,故作乐以通其敬。”喜怒哀乐意即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感情。喜怒哀乐也是中医常见的内伤致病因索,它与“悲、恐、惊”合称为中医“七情”。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七情与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合称为五志。七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活动范围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作为病因,七情是指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的情志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的情志活动。因-b'N而病称为因郁致病。此外,由于某些慢性疾病,体内脏腑功能长期失调,引起人的精神情志异常,称为因病致郁。七情不仅可以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对疾病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可促进病情的好转与恶化。由于七情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七情损伤,可使脏腑气机紊乱,血行失常,阴阳失调。不同的情志变化,其气机逆乱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一般表现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怒则气上:气上,气机上逆之意。怒为肝之志。凡遇事愤懑或事不遂意而产生一时性的激怒,一般不会致病。但如暴怒,则反伤肝,使肝气疏泄太过而上逆为病。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可见头晕头痛、面赤耳吗,甚者呕血或昏厥。肝气横逆,亦可犯脾血致腹胀、飧泄。飧泄又名水谷利,大便呈完谷不化样。若克胃则可出现呃逆、呕吐

寺。由于肝肾同源,怒不仅伤肝,还能伤肾。肾伤精衰,则现恐惧、健忘、腰脊酸软等症。肝为五脏之贼,故肝气疏泄失常可影响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而导致多种病变。 喜则气缓:气缓,心气弛缓之意。喜为心之志,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表现为健康的状态。但是喜乐无极,超过正常限度,就可导致心的病变。暴喜伤心,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乏力、懈怠、注意力不集中,乃全心悸、失神,甚至狂乱等。

悲则气消:气消,肺气消耗之意。悲忧为肺之志。悲,是伤感而哀痛的一种情志表现。悲哀太过,往往通过耗伤肺气而涉及到心、肝、脾等多脏的病变。如耗伤肺气,使气弱消减、意志消沉。可见气短胸闷、精神萎靡不振和懒惰等。

悲忧伤肝,肝伤则精神错乱,甚至筋脉挛急、胁肋不舒等。悲哀过度,还可使心气内伤,而致心悸、精神恍惚等。悲忧伤脾则三焦气机滞塞,运化无权,可现脘腹胀满、四肢痿弱等。

思则气结:气结,脾气郁结之意。思为脾之志,思考本是人正常的心理活动,若思虑太过,则可导致气结于中,脾气郁结,中焦气滞,水谷不化,而见胃纳呆滞、脘腹痞塞、腹胀便溏,甚至肌肉消瘦等。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思虑太过,不但伤脾,也可伤心血,使心血虚弱,神失所养,而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多梦等。

恐则气下:气下,精气下陷之意。恐为肾之志。恐,是一种胆怯、惧怕的心理活动。长期恐惧或突然意外惊恐,皆能导致肾气受损,所谓恐伤肾。过于恐怖,则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可见二便失禁、精遗骨痿等症。恐惧伤肾,精气不能上奉,则心肺失其濡养,水火升降不交,可见胸满腹胀、心神不安、夜不能寐等症。

惊则气乱:气乱是指心气紊乱。心主血,藏神,大惊则心气紊乱,气血失调,出现心悸、失眠、心烦、气短,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

惊与恐不同,自知者为恐,不知者为惊。惊能动心,亦可损伤肝胆,使心胆乱,而致神志昏乱,或影响胎儿,造成先天性癫痫。

篇三:《与中医知识有关的中国成语---扶正祛邪》

与中医知识有关的中国成语---扶正祛邪与疾病有关的成语

中国的成语“扶正祛邪”,其中的祛就是去除;扶正祛邪即扶持正气,去除邪风。扶正祛邪是中医常用的治疗原则。扶正祛邪,现在也用来指扶持好的事物,纠正错误倾向。

傅维康等著的《医学史话•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因为疾病的来由,都是人体抗病能力的正气同致病因素的邪气作斗争的表现,其结果不是邪盛就是正衰,或者是正胜则邪退。所以在治疗上就要运用扶正祛邪。”

扶正,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祛邪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所谓“实者泻之”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

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驱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盛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扶正与祛邪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因此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一般情况下,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若属虚实错杂证,则应扶正祛邪并用,但这种兼顾并不是扶正与祛邪各半,乃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具体情况如下:

1.扶正: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如气虚、阳虚证,宜采取补与疾病有关的成语

气、壮阳法治疗;阴虚、血虚证,宜采取滋阴、养血法治疗。

2.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临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邪气的不同情况制定的。

3.先攻后补:即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若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因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应先活血化瘀,然后再进行补血。

4.先补后攻:即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证而正气虚衰不耐攻的情况。此时先祛邪更伤正气,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如臌胀病,当正气虚衰为主要矛盾,正气又不耐攻伐时,必须先扶正,待正气适当恢复,能耐受攻伐时再泻其邪,才不致发生意外事故。

5.攻补兼施:即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正虚邪实,但二者均不甚重的病证。具体运用时必须区别正虚邪实的主次关系,灵活运用。如以正虚为主要矛盾,单纯用补法又恋邪,单纯攻邪又易伤正,此时则应以扶正为主兼祛邪。如气虚感冒,则应以补气为主兼解表。若以邪实为主要矛盾,单攻邪又易伤正,单补正又易恋邪,此时治当以祛邪为主兼扶正。

篇四:《关于哭泣的成语》

词 目: 涕泗交颐 
发 音: tì sì jiāo yí    
释 义: 眼泪鼻涕流满脸颊。形容哀恸哭泣。 
出 处: 宋・陈亮<祭徐子宜内子宋氏恭人文>:[男抛未下,女失所依。矧姑钟爱,涕泗交颐。关于哭泣的成语。" 
示 例: 虽祖-,再四苦留,亦不之顾。
★明・李贽<焚书・三判记> 
词 目: 行号卧泣 
发 音: xíng háo wò qì     
释 义: 行走或躺卧时都在号呼哭泣。形容悲痛之极。 
出 处: 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自皇家祸乱,亟积寒暄,九州万国之人,蟠本流沙之地,莫不行号卧泣,想望休平。" 
词 目: 牛农对泣 
发 音: niú nóng duì qì    
释 义: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出 处: <汉书・王章传>:[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关于哭泣的成语。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例: 翁家乏食,借贷无门,典质已尽,搔首踟蹰,-而已。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义猫> 
词 目: 向隅而泣 
发 音: xiàng yú ér qì    
近义词: 唉声叹气、穷途末路 
反义词: 春风得意、得意忘形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绝望地哭 
释 义: 向:对着;隅:墙角;泣:小声地哭。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 
出 处: 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饭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词 目: 抽抽搭搭 
发 音: chōu chōu dā dā     
释 义: 形容低声哭泣。 
示 例: 平儿听了,越发-的哭了起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六回) 
词 目: 行号巷哭 
发 音: háng háo xiàng kū     
释 义: 行:路;号:大声哭叫。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们极度悲哀。 
出 处: 晋・刘琨<劝进表>:[苟在食土之毛,含气之类,莫不叩心绝气,行号巷哭。" 
词 目: 梨花带雨 
发 音: lí huā dài yǔ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 
释 义: 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出 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示 例: 纣王定睛观看,见妲己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回) 
词 目: 歌于斯,哭于斯 
发 音: gē yǘ sī,kū yú sī      
释 义: 歌唱在这里,哭泣在这里。指安居的家宅。 
出 处: <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 
词 目: 破涕为笑 
发 音: pò tì wéi xiào    
近义词: 转悲为喜、破颜一笑 
反义词: 泪如泉涌、泣不成声、饮泣吞声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形容人的表情 
释 义: 涕:眼泪。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 
出 处: 晋・刘琨<答卢堪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 
示 例: 她很高兴地赞同这个计划,并且-地说她有逃的办法。(巴金<家>二十八) 
词 目: 牛衣对泣 
发 音: niú yī duì qì    
释 义: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出 处: <汉书・王章传>:[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309034.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