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迷茫的诗

| ACCA/CAT |

【www.guakaob.com--ACCA/CAT】

关于迷茫的诗篇一
《迷茫或自勉的古诗句》

迷茫或自勉的古诗句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舜发于畎亩(quǎnmǔ)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7、乘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思不尽桃花含泪,度不尽天涯何寻。

11、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12、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打头风。

13、红尘无外债,何事有凡音。

1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天无二日,唯我广照,东方不落,鼎立不摇

天纵英才笑古今,下麎倾局何足论,

封名神武无人及,刀震乾坤傲群伦。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3)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①之中,傅说②举于版筑③之间,胶鬲(4)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⑤,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8)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9)于虑,而后作;征(10)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法家拂士(1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也。”

【注释】

① 畎(quǎn)亩:田间,田地。②傅说(yuè):殷武丁时人,曾为 刑徒,在傅险筑墙,后被武丁发现,举用为相。③版筑:一种筑墙工作, 在两块墙版中,填人泥土夯实。④胶鬲(gé):殷纣王时人,曾以贩卖鱼、 盐为生,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辅佐周武王。⑤管夷吾:管仲。士:此 处指狱囚管理者。当年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失败后,管仲随他 一起逃到鲁国,齐桓公知道他贤能,所以要求鲁君杀死公子纠,而把管仲押 回自己处理。鲁君于是派狱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国,结果齐桓公用管仲为宰相。(6)孙叔敖: 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隐居海边,被楚王发现后任为令尹(宰相)。(7)百 里奚举于市:春秋时的贤人百里奚,流落在楚国,秦穆公 用五张羊皮的价格把他买回,任为宰相,所以说“举于市”。(8)曾:同 “增”。(9)衡: 通“横”,指横塞。(10)征:表征,表现。(11)法家拂 士:法家,有法 度的大臣;拂,假借为“弼”,辅佐;拂士即辅佐的贤士。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落叶无根随风飘,游人离乡音讯渺,谁知故园在何处,能得心静便是家

2

关于迷茫的诗篇二
《隐蔽的迷惘——关于李商隐诗《锦瑟》的另一种解读》

关于迷茫的诗篇三
《新诗困惑与迷茫的原因浅析》

关于迷茫的诗篇四
《青少年最喜欢的现代诗歌经典_《空虚的迷茫》》

作者:恒久忍耐

无意的一次抬头

看见一弘寂寞的弯月

正在勾出满天璀璨的孤星

一次一次一个一个

……

偶尔的一次回眸

发现一段伤心的往事

正在失去所有快乐的心情

一点一点一滴一滴

……

突然一颗眨着眼、带着笑的星

从天边驶来

还带着颜色

一闪一闪

不觉眼睛已布满快乐、幸福的甜水

正溢出我不大的眼眶

也许

这就是被我丢弃、遗忘、冷落了的往事

孤单的星还杵立在无垠的黑暗

而刚才的星点已不知何时飞出天际

却留下孤单的我在独自迷茫

正如漫天的黑暗、空虚

无从始也无从终

……

关于迷茫的诗篇五
《通往“迷茫”的捷径——古诗词点滴积累随感》

关于迷茫的诗篇六
《关于明月的诗词》

关于明月的诗词:丹韵词音之千古明月讲稿(完整版)

如果让我们只想一个最典型的中国诗坛上的意象,我们一定会想起头顶上的那一轮明月。想想看,我们背的古圣先贤那些诗,从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只”顿下这个酒杯,到苏东坡接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个中间有过多少追问?我们都知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在这样的追问中,我们的心在明月的照耀下,不停地在探寻着。有迷茫、有欢喜、有忧伤,一切都被明月照亮。

如果让我们只想一个最典型的中国诗坛上的意象,我们一定会想起头顶上的那一轮明月。想想看,我们背的古圣先贤那些诗,从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只”顿下这个酒杯,到苏东坡接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个中间有过多少追问?我们都知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在这样的追问中,我们的心在明月的照耀下,不停地在探寻着。有迷茫、有欢喜、有忧伤,一切都被明月照亮。

李白在月下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所以他的结论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只有在这一轮中国诗坛的明月前,人心中所有的珍惜都能够被明亮地照射出来。我们每天都迎着旭日东升去上班去工作,你看见的这一轮太阳永远是热烈的、是圆满的,它永远给你光、给你一些能量,可月亮呢?月亮永远给你一些周期性变化,它永远是望朔之间阴晴圆缺变化无定,它给我们的是一种时光悲欢离合里人的平常心,人向太阳学习了进取,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有发奋、有超越;人向明月学会了平常,这样一种平淡的心情,可以去看轻很多是非坎坷,达到自己生命一种真正的逍遥。明月的这种和谐、宁静、婉约、朦胧、淡泊,所有的这些特质不仅仅是审美的,更重要的,他是你一个心灵的映像。这就是中国人为什么爱写明月诗。有一位诗僧说得好“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人的诗往往写出来的时候,需要找到一个寄托,正因为月华有象,所以他就在这个上面寄托了他所有的向往。人在小的时候看见明月都是会惊呼的,因为他不确定他看见的是什么。

李白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多像小孩子说的话——天上是个白玉的大盘子吗?哎呀,是不是王母娘娘照的镜子突然挂在天上了?所有的这些想象人长大以后还会给我们惊喜。

苏轼说他留宿在九仙山的时候,深夜里被老僧唤醒:“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说,赶紧起来看,一转冰轮渐渐地从山缺处涌起来了。“残霞卷尽出东溟,万古难消一片冰。”这就是人们对于这一轮明月不同质地的推敲、揣测,对它所作的那种描述。我们想想看,在初一初二,称为朔的这个时段里,我们几乎是看不见月亮的,初二以后细细的一点点月痕,露出它的嫩芽,然后逐渐丰满圆润;直到十五我们称为望的这个时候,它如同冰轮、如同瑶台的镜像,变得那么丰满那么圆润。就在望朔之间周而复始,这就是中国的农历,为什么要以一个月、一个月来相计算,它是一种循环,他是一种不死的精神,大家最经常知道的关于月亮的神话就是嫦娥,嫦娥正是因为吃了长生不死之药所以奔月。在月亮上有一棵婆娑的桂树,吴刚一斧子一斧子地砍着这棵树,砍而复合,砍而复合,所以,整个在月亮上面代表的这种精神,其实都是一种周而复始、流转之中,精神的那种长久,精神的那种轮情。老子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在中国道家文化中,任何东西都是在损益之间相互变化的,这和福祸相依的观念也是一样的,用一种辩证与变化的心情不看待明月,把这样的目光移到时间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怎样去完成内心一些困惑的消解和平衡。也许因为是嫦娥的缘故,月亮又变成了女性的化身,因为它安静、和谐,就是今天,咱们去听,有很多童谣都是在唱太阳公公,但是从月亮姐姐叫到月亮婆婆,月亮一直都是一个女性化身。也许我们每每看着月光的时候都会去揣测,这样一种宁静如水的心情,有什么样女人的心事包含在里面,从《诗经·陈风·月出》这个诗里面说“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就已经把美人和明月挂在了一起。韦庄夸美人,“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不说这个人的眉眼如何,只说她的手腕明亮得如同冰雪一样,整个这个人就像是圆润的一轮明月。最著名的还要说到嫦娥,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有谁去陪着寂寞的嫦娥

呢?更多情的人是李商隐,他可以用整夜的时光注视着这个迷幻的月亮。“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心居然有那样一丝隐隐的疼痛。因为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不知又在何处,又在何人身边。再见明月的时候,今生的今夜已经永远地流过去了,所以明月照出了一些欢喜,它也照出人生的这种困顿与珍惜。我们今天的流光,日月星辰的更迭对我们来讲都不是那么在乎了,因为也许写这些诗句的诗人,那个时候没有这么好的照明条件,不要说电灯了,那时候连烛光可能都是珍惜的。所以茫茫静夜中,只有皎皎明月它可以直指人心,所以他们才会在明月上有那么多的托付。大家特别熟悉的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整个的长夜里,渐渐的相思都在心中如月光一样浸满了,满满的相思表现出来是什么样子呢?“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把蜡烛吹熄你才会觉得盈盈的月光照得满窗满室,满满的都是这样的一种滋润的月华,所以披起衣服来,在寒冷的月光当中才感到渐渐的白露也升起来了,想要伸手去捧住明月,想要把手中的月光送给那个远远相伴的相牵挂的爱人,但是拢不住月光的时候他才知道“不堪盈手赠”月光原来是不能够掬起来的,那怎么办?还怎么样才能见到这个人呢?“还寝梦佳期”不如离开月光,经过这一轮明月的洗礼悄悄入梦。也许带着月光入梦,你还能够遇见那个人,也许在你的梦中,月光可以满满的盈手,可以捧起来交在她的手心之中。所有的这些牵挂,所有的这些怀念,都是在一个时刻,那就是千古的中秋。

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夜坐【唐】齐己

远忆诸峰顶,曾栖此性灵。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

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宿九仙山【宋】苏轼

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对月【唐】章碣

残霞卷尽出东溟,万古难消一片冰。公子踏开香径藓,美人吹灭画堂灯。琼轮正辗丹霄去,银箭休催皓露凝。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老子

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菩萨蛮【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日【唐】白居易

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中秋【宋】戴复古

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金铜仙人辞汉歌【唐】李 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牛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对联【宋】石延年

采桑子【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前赤壁赋【宋】苏轼

出塞(其一)【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忆扬州【唐】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慢·淮左名都【南宋】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卜算子【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秋月【唐】戎昱

江干入夜杵声秋,百尺疏桐挂斗牛。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

月下独酌(其一)【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见山不是山,见水何曾别?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五灯会元》

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嘉泰普灯录》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五灯会元》 众星罗列【唐】寒山

众星罗列夜明珠,岩点孤灯月未沉;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宋】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关于迷茫的诗篇七
《与数学有关的诗歌》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能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的一切。

我们想变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为欣赏美发现美的审美过程,完全可以渗透一些与数学有关的诗歌,甚或者引导学生去创作。我曾听过青岛二中老师的课和教研活动,他们的学生们在这方面所展现的能力和才情使我惊讶。可见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远超过我们所能想象,我们所能做的应该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个启发,搭建一个平台。下面附上我所积累的一些与数学有关的诗歌。

一、与课本章节有关的诗歌

第一章《集合、映射与函数》:

日落月出花果香,物换星移看沧桑。

因果变化多联系,安得良策破迷茫?

集合奠基说严谨,映射函数叙苍黄。

看图列表论升降,科海扬帆有锦囊。

第二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

晨雾茫茫碍交通,蘑菇核云蔽长空;

化石岁月巧推算,文海索句快如风.

指数对数相辉映,立方平方看对称;

解释大千无限事,三族函数建奇功。

二、诗歌数学题

朱世杰的《四元玉鉴》、《或问歌录》共有十二个数学问题,都采用诗歌形式提出。如第一题:"今有方池一所,每面丈四方停。葭生两岸长其形,出水三十寸整。东岸蒲生一种,水上一尺无零。葭蒲稍接水齐平,借问三般(水深、蒲长、葭长)怎定?"在元代有一部算经《详明算法》内有关于丈量田亩求法:"古者量田较润长,全凭绳尺以牵量。一形虽有一般法,惟有方田法易详。若见涡斜并凹曲,直须裨补取为方。却将黍实为田积,二四除之亩法强。"

明代程大位有一首类似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饮酒数学诗:"肆中饮客乱纷纷,薄酒名醨厚酒醇。好酒一瓶醉三客,薄酒三瓶醉一人。共同饮了一十九,三十三客醉颜生。试问高明能算士,几多醨酒几多醇?"这道诗题大意是说:好酒一瓶,可以醉倒3位客人;薄酒三瓶,可以醉倒一位客人。如果33位客人醉倒了,他们总共饮下19瓶酒。试问:其中好酒、薄酒分别是多少瓶?

著名《孙子算经》中有一道"物不知其数"问题。这个算题原文为:"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这个问题流传到后世,有过不少有趣的名称,如"鬼谷算"、"韩信点兵"等。程大位在《算法统宗》中用诗歌形式,写出了数学解法:"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这首诗包含着著名的"剩余定理"。也就说,拿3除的余数乘70,加上5除的余数乘21,再加上7除的余数乘15,结果如比105多,则减105的倍数。上述问题的结果就是:(2×70)+(3×21)+(2×15)-(2×105)=23。

在印度学者婆什迦罗的著作中,也有这样一首数学诗:"素馨花开香扑鼻,诱得蜜蜂来采蜜。熙熙攘攘不知数,一群飞入花丛里。试问此群数有几?且把条件来分析:全体之半平方根,另有两只在一起;总数的九分之几,徘徊在外做游戏。"你如果列出无理方程运算后,则可得出此群蜜蜂为72只。另外有一首写荷花的数学诗,:"平平湖水清可鉴,石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吹到清水面。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这是一首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代数题!你看,长在湖里的红莲,露出湖面的长度是半尺,它被风吹向一边,红莲顶上的花离原水面的距离为2尺,问湖水有多深?根据勾股定理列式算得,湖深为3.75尺。

三、数字入诗:

的艺术效果。

例如清代诗人陈秋舫写过一首以《题秋江独钓图》为题的"一"字诗:"一帆一桨一扁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时,曾为宫廷画家卫贤所作《春江钓叟图》题词二首:"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把一个个洒脱的渔翁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又如元曲一首小令《雁儿落带过得胜令》:"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苦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个相识,他一会,咱一地,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诗中22个"一"字不断重复,反映了人生虚幻的凄苦。其写法奇特,而以俚语取胜。

有些诗歌会把一到十十个数字镶嵌到诗中。宋代理学家《邵康》云:"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此诗妙在顺序嵌进十个基数,寥寥数语,描绘出一幅恬静淡雅的田园景色,勾起人们不尽的情思和神往。明代作家吴承恩有一首咏夜景的诗,意境十分开阔:"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绵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宅,四海三江罢钓纶。两腐楼台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此诗妙在诗中数字从大到小,把夜色写得静美无比。两首诗歌对比诵读,很是奇妙无比。

关于数字入诗还有许多凄美的故事。据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婚后不久,司马相如即赴长安做了官,五年不归。文君十分想念。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丈夫寄来的一封信,自然喜不自禁。不料拆开一看,只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八九十百千万"十四个数字。聪明过人的卓文君立即明白了丈夫的意思:数字"七"出现了两次,由于"七"与"妻"同音,显然司马相如有停妻另娶的意思。于是,她满含悲愤,写了一首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欲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南朝宋鲍照也有一首有趣的《数名诗》:“一身事关西,家族满山东。二年从车贺,斋祭甘泉宫。三朝国庆毕,休沐还旧邦。四牡曜长路,轻盖飞若鸿。五侯相饯送,高会集新丰。六乐陈广座,祖帐揭春风。七盘起长袖,庭下列歌钟。八珍盈雕俎,绮肴纷错重。九族共瞻迟,宾友仰徽容。十载学无就,善宦一朝通。”

南朝齐、梁间范云亦有一首《数名诗》:“一鼓有余气,趫勇正纷纭。二广无遗略,雄虎自为群。三河尚扰攘,楯橹起橨榅。四巡驻青跸,瘗玉旷亭云。五十又舒斾,旗帜**缤纷。六郡良家子,慕义轻从军。七获美前载,克俊嘉昔闻。八音伫繁律,将以安司勋。九命既斯复,金璧固宜分。十难康有道,延着望卿云。”

唐朝宰相权德舆也有一首《数名诗》:“一区扬雄宅,恬然无所欲。二顷季子田,岁晏常自足。三端固为累,事物反徽束。四体苟不勤,安得丰菽粟。五侯诚暐晔,荣甚或为辱。六翮未骞翔,虞罗乃相触。七人称作者,杳杳有遐躅。八桂挺奇姿,森森照初旭。九歌伤泽畔,怨思徒刺促。十翼有格言,幽贞谢浮俗。”

四、用数学知识读诗

有许多诗歌,从字面上看不出它与数学的联系,但仔细思索之下,利用数学知识重新反思诗歌内容,会有全新的认识。

譬如歌剧《刘三姐》中,刘三姐与三位秀才(陶,李,罗)对唱,罗秀才:"小小麻雀莫逞能,三百条狗四下分。一少三多要单数,看你怎样分得清。"刘三姐:"九十九条打猎去,九十九条看羊来。九十九条守门

计次序的分拆,就有四种分拆方法:300 = 99 99 99 3 = 99 99 3 99 = 99 3 99 99 = 3 99 99 99 。显然,上面的分拆数目若计及次序的分拆便是4种;若不计及次序的分拆便是1种。这时候可以有一个更一般的问题题: "将300分成有次序的4个奇数之和,有多少种不同的方式?"不难想象,如果当年与刘三姐对唱的罗秀才,将歌词的最后一句改为: "多少分法请说清",那么即使刘三姐非常聪明,一时间,也恐怕难于应付了。

五、数字诗谜:一首不见数字的数字诗

宋代女诗人朱淑贞有一首《断肠谜》:"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其实,这首诗中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谜,合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六、数字讽刺诗

利用数字入诗,可以写出许多讽刺意味极浓的讽刺诗。例如清代有位诗人写过一首《咏麻雀》的打油诗:"一个二个三四个,五六七八九十个,食尽皇家千种粟,凤凰何少尔何多?"还是清朝道光年间,官员腐败,皆嗜鸦片,衙门尽设烟馆,一片乌烟瘴气,有人写诗嘲之:"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支枪。" 讽刺朝廷的那些昏晕无能的赃官,可谓是入骨三分。前几年在某杂志上见过一首讽刺如今的某些官员的数字诗:"喝酒一杯两杯不醉,跳舞三圈四圈不累,搓麻五点六点不困,小姐七个八个不多,受贿九万十万不退"。不知道这些当官的看见了会有什么想法。

有一首民间流传古诗说的是泥塑神像:"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神无主;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坐不动,十足无能。"这里给泥塑神像列出了十大"罪状",算得上是一篇檄文。据说:当年推倒宣扬封建迷信神像的时候,就念这首诗,念到"十实无用"一句以后,紧跟着就是齐声怒吼:"推倒它!"大家一齐用力,就把神像推倒了。

这些数字诗歌,一个个语言优美,形式新颖,妙趣横生,有种别样的美。阅读这些数学诗,它不仅可以打开人们思维的天地,又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和学到某些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若有意识地使用,有一些学生受数学诗歌的启发,也开始尝试着把数学中的一些结论和方法用诗歌的形式表示出来。

关于迷茫的诗篇八
《关于读书的诗歌》

一路书香,一生阳光

没有任何一艘快艇像一本书

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地方

也没有任何一匹骏马

能像一页欢悦的诗篇

即使最贫穷的人也可以如此跨越旅行

而不必被迫为通行纳税

这运载人类灵魂的马车

是多么节俭朴素

在波光粼粼的海面眺望

在浩瀚无比的宇宙徜徉

在和谐幻美的天空飞翔

在无声的交流里成长

在书的世界里用于不会迷茫

于是,跟随发展与创新的脚步

我们走进了这神奇的书的国度

有人说,读一本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而我想说,读书真的很快乐

还记得与孩子第一次读《木偶奇遇记》

我们的心思一下子就被匹诺曹的长鼻子给勾住了

那感觉呀,真的很美妙

读书这事吧,还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的读书路上就充满了艰辛

直到现在,我都会莫名地惧怕星期二

因为我总会为了这一天的阅读课而绞尽脑汁,

被折磨得疲惫不堪又有总是乐此不疲

看到孩子们钟情于书,

我想说:我享受这个被折磨的过程!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和大家一样,

早已爱上了这灵魂的良师益友——书

没有书的日子是不完整的

我尝试着读过《红楼梦》,读过《家》、《春》、《秋》,

思考过《包法利夫人》,也欣赏过《荷塘月色》、《再别康桥》

更喜欢那百读不厌的《唐诗宋词》

每捧一本新书,我都要先闻闻那淡淡的墨香,

那一刻,欢愉的不是我的眼,而是我的心

读书,真幸福!

读书明理,读书讨情,读书更能塑人

聪明的你,是否留意过走在这书海中的每一个孩子?

他们每天总会带上几本好书,利用闲暇

三五一群、或栖息廊下,或驻足亭间

聊聊收获,谈论理想

看着这些翩翩少年

我明白了什么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

曾几何时,我从《安徒生童话》归来,

带回一个五彩缤纷的梦,

我梦见,

卖火柴的小女孩,

拉着妈妈的手

坐在温暖的炉膛边把希望畅想!

曾几何时,我从《唐诗宋词》归来,

带回一首首美妙的诗篇,

我看见,

诗仙李白,

站在窗前,凝视月光,

那淡淡的思乡情啊,

早已穿越了一切阴霾

曾几何时,我从《二泉映月》归来,

带回一曲如泣如诉的歌,

我听见,

瞎子阿炳,

用他那心爱的二胡,

诉说着苦闷不屈的心声。 读一篇散文,我在缠绵绯恻中体会肝肠寸断的凄苦;

读一出戏剧,我在曲折迂回中迭出动人心魄的震撼;

读一首诗歌,我在含蓄凝练中读出超脱凡世的清远;

读一部小说,我在潮起潮落中成就惊世骇俗的向往。

我们涉猎在这茫茫书海,我们思考着,我们磨砺着,我们成长着

书让寂寞的人在另一个世界开朗

书为困惑的人指出最正确的方向

书在钢琴键盘上跳跃最婉转的声响

书在我们的生命里投下了太多太多的光芒

书的世界里没有人彷徨

书是海边的灯塔

给迷路的船只指引方向

音乐在书的海洋里跳跃

书的旋律在指间跳动

让我们默默地用纯洁的心灵去体味书这一片绿地

默默地用美妙的憧憬去悸动这一方天空

一路书香 一生阳光

关于迷茫的诗篇九
《“自我”迷茫,孤独前行——论北岛诗歌的人格魅力》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73150.html

    【关于迷茫的诗】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