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归有关的成语

| ACCA/CAT |

【www.guakaob.com--ACCA/CAT】

与归有关的成语篇一
《包含-”归”-字的成语》

2▲百川归海 △bǎichuānguīhǎi △典故: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出处:《淮南子·氾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 3▲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bìqíruìqì,jīqíduòguī △典故: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出处:《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4▲宾至如归 △bīnzhìrúguī △典故:宾:客人;至:到;归:回到家中。客人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例子:列车服务员招待热情,服务周到,旅客都有~的感觉。 5▲不如归去 △bùrúguīqù △典故:杜鹃鸟的叫声很象“不如归去”。旧时常用以作思归或催人归去之辞。也表示消极求退。 △出处:宋·梅尧臣《杜鹃》诗:“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 △例子:杜鹃,其鸣若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 6▲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chéngxìngérlái,bàixìngérguī △典故: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人问

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 △例子:张怀芝偕冯同至济南,中途告别,冯总统~,自回北京去了。(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九十一回) 7▲断还归宗 △duànhuánguīzōng △典故:指出嫁或被卖的女子由官府判决归还母家。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如今认定我是你失去的妹子,我认定你是哥哥,两口同声当官去告理,一定断还归宗。” 8▲反璞归真 △fǎnpǔguīzhēn △典故: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归:返回;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9▲放虎归山 △fànghǔguīshān △典故: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出处: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例子:倘若一朝走了,便如~,纵龙归海,是自遗害也!(明·朱有燉《义勇辞金》楔子) 10▲放牛归马 △fàngniúguīmǎ △典故: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处:《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11▲拂袖而归 △fúxiùérguī △典故:拂袖:甩袖子,表示意志已决。指毫无留恋,回到家乡归隐。 △出处: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您都待重裀而卧,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归。” △例子:厌红尘,~,为丘壑情浓,名利心灰。(元·汪元亨《折桂令·归隐》) 12▲改邪归正 △gǎixiéguīzhèng △典故:邪:不正当、不正派;归:回到。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将军弃邪归正,与宋某等同替国家出力,朝廷自当重用。” △例子:这才叫~,惩创善心。(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四回) 13▲挂冠归去 △guàguānguīqù △典故: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出处:《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工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例子:气得彭教谕拂衣而去,遂~。(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 14▲归根到底 △guīgēndàodǐ △典故:归结到根本上。 15▲归根结蒂 △guīgēnjiédì △典故:归结到根本上。

△例子:~,俄国的力量是在工农兵苏维埃这方面。(《毛泽东选集·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 16▲归马放牛 △guīmǎfàngniú △典故: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处:《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例子:那些王侯将相何尝得一日的安闲?好容易海晏河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 17▲归去来兮 △guīqùláixī △典故:归:返回。回去吧。指归隐乡里。 △出处:晋·陶渊明《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例子:自不合刚下山来惹是非,不如~。(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 18▲归全反真 △guīquánfǎnzhēn △典故:回归到完善的、原本的境界。 △出处:唐·白居易《故侥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序》:“无室家累,无子孙忧,屈伸宠辱,委顺而已,未尝一日戚戚其心颜,以至于归全反真,故予所谓达人之徒欤?信矣!” 19▲归师勿掩,穷寇勿追 △guīshīwùyǎn,qóngkòuwùzhuī △典故: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以免不测的牺牲。 △出处:《孙子·军事》:“归师勿遏,师必阙,穷寇勿追。” 20▲

归心如箭 △guīxīnrújiàn △典故: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卢师越离家已久,归心如箭,恐怕淹留,连忙催促安道全作别。” 21▲归心似箭 △guīxīnsìjiàn △典故: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卢师越离家已久,归心如箭,恐怕淹留,连忙催促安道全作别。” △例子:不多时,穿过松林,渡过小溪,过了水月村,越过镜花岭,真是~。(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 22▲归真反璞 △guīzhēnfǎnpú △典故:归:返回;真:天然,自然;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例子:“~”是要回到现在的口语,还有语录派,更主张回到中古的的口语。(朱自清《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 23▲归正守丘 △guī zhèng shǒuqiū △典故: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出处:《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24▲矫邪归正 △jiǎoxiéguīzhèng △典故:矫邪:纠正邪恶、邪念。归正:归于正路。改正错误,走上正道。 △出处:《晋书·吕光等载记论》:

与归有关的成语篇二
《包含-"归"-字的成语》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成语拼音成语典故成语出处举例子白首空归báishǒukōngg白了头发,空百川归海bǎichuānguīh川:江河。许《淮南子·氾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避其锐气,击bìqíruìqì,jīqíduòguī其:他的;锐《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宾至如归bīnzhìrúguī宾:客人;至《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列车服务员招待热情,服务周到,旅客都有~的“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不如归去bùrúguīqù杜鹃鸟的叫声宋·梅尧臣《杜鹃》诗:“不如归去杜鹃,其鸣若曰~。(明”。旧时常用以作思归或催人归去之辞。也表示消极求退。“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乘兴而来,败chéngxìngé兴:兴致,兴rlá,bàixìngérguī《晋书·王徽之传》:张怀芝偕冯同至济南,中途告别,冯总统~,自“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必见安断还归宗duànhuánguīz指出嫁或被卖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如今认定我是你失去的妹子,我认定你反璞归真fǎnpǔguīzhēn璞:蕴藏有玉《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放虎归山fànghǔguīshā把老虎放回山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倘若一朝走了,便如~,纵龙归海,是自遗害也“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朱有燉《义放牛归马fàngniúguīmǎ把作战用的牛《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拂袖而归fúxiùérguī拂袖:甩袖子元·周文质《斗鹌鹑厌红尘,~,为丘壑情浓,名利心灰。(元·自悟》套曲:“您都待重裀而卧,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汪元亨《折桂令·归隐改邪归正gǎixiéguīzhèn邪:不正当、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这才叫~,惩创善心。(明“将军弃邪归正,与宋某等同替国家出力·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四回)挂冠归去guàguānguīqù冠:帽子,这《后汉书·逢萌传》:气得彭教谕拂衣而去,遂~。(明“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天然痴叟《石点头„三纲绝矣!不去,祸将·侯官县烈女归根到底guīgēndàodǐ归结到根本上归根结蒂guīgēnjiédì归结到根本上~,俄国的力量是在工农兵苏维埃这方面。(《·和美国归马放牛guīmǎfàngniú把作战用的牛《尚书·武成》:那些王侯将相何尝得一日的安闲?好容易海晏河“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文康归去来兮guīqùláixī归:返回。回晋·陶渊明《归去来辞》:自不合刚下山来惹是非,不如~。(元“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归全反真guīquánfǎnzh回归到完善的唐·白居易《故侥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序》:“无室家累,无子孙忧,屈伸宠归师勿掩,穷guīshīwùyǎn,掩:乘人不备《孙子·军事》:“归师勿遏,师必阙,穷寇勿追。”归心如箭guīxīnrújiàn想回家的心情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卢师越离家已久,归心如箭,恐怕淹留,连归心似箭guīxīnsìjiàn想回家的心情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不多时,穿过松林,渡过小溪,过了水月村,越“卢师越离家已久,归心如箭,恐怕淹留,连归真反璞guīzhēnfǎnpú归:返回;真《战国策·齐策四》:“~”是要回到现在的口语,还有语录派,更主张回到中古的的口语“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归正守丘guī zhèng传说狐狸将死 shǒuqiū《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矫邪归正jiǎoxiéguīzhè矫邪:纠正邪《晋书·吕光等载记论》:“向使矫邪归正,革伪为忠,……则燕秦之地可定,解甲归田jiějiǎguītián脱下军装,回同时有些宿将,~以后,大起园林,广置姬妾,九九归一jiǔjiǔguīyī绕了不少圈子久假不归jiǔjiǎbùguī假:借;归:《孟子·尽心上》:谢山《鲒埼亭集》本欲仿此,然谢山殁后,其遗“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涓滴归公juāndīguīgōng涓滴:小水点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真正是涓滴归公,一丝一毫不敢乱用落叶归根luòyèguīgēn飘落的枯叶,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丰城剑回。(明·“叶落归根,来时无口。”王世桢《鸣凤记》第三十八出)满载而归mǎnzàiérguī装得满满地回明·李贽《焚书将卫国府库,及民间存留金粟之类,劫掠一空,·又焦弱侯》:“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弃邪归正qìxiéguīzhèng不再干坏事,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将军弃邪归正,与宋某等同替国家出力桥归桥,路归qiáoguīqiáo比喻互不相干,lùguīlù去末归本qùmòguīběn去:弃;末:《后汉书·章帝本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馑屡臻。深惟先帝忧人之本,……全受全归quánshòuquá封建礼教认为《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人心归向rénxīnguīxiàn向:归向,向《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铩羽而归shāyǔérguī铩羽:羽毛摧南朝宋·鲍照《拜侍郎上疏》:这一批被斩了魔爪,“铩羽暴鳞,复见翻跃。“~”,另一批又破门出来。(秦牧《手莫伸》”生寄死归shēngjìsǐguī寄:暂居。生《淮南子·精神训》:吾游遍灵境,颇有所遇,已知~,亦思乘化而游“生:寄也;死:归也。”实至名归shízhìmínggu实:实际的成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五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视死如归shìsǐrúguī把死看得象回《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我们已经是~,我们大踏步地走着我们的大路。“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殊途同归shūtútóngguī通过不同的途《周易·系辞下》:一道题,往往有几种解法,但~,答案只能有一“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水落归槽shuǐluòguīcáo四溢的洪水流天命有归tiānmìngyǒug天命:上天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他原是妲己的舅公的干女婿,做着祭酒,因为知“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可见天命有天与人归tiānyǔrénguī旧指帝王受命《孟子·万章上》:“„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明·史可法《复同归殊途tóngguīshūtú归:归宿;殊《易·系辞下》:一道题,往往有几种解法,但~,答案只能有一“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同归于尽tóngguīyújìn尽:完。一起《列子·天瑞》:只图自己安逸,那管世事艰难,弄到后来,不是“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姬文《”完璧归赵wánbìguīzhào本指蔺相如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请放心,不要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此事放“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无家可归wú jiā kě没有家可回。 guī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寺僧见了他无了根蒂,渐渐怠慢,不虚往实归xūwǎngshígu无所知而往,《庄子·德充符》:“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言归于好yánguīyúhǎo言:句首助词《左传·僖公九年》:奉教撤兵,~。(明“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言归正传yánguīzhèngz正传:正题或现在我们~,集中讨论这件事,发言要围绕中心叶落归根yèluòhuīgēn树叶从树根生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树高千丈,~,将来总得有个着落,不能不说说“叶落归根,来时无口。”·李宝嘉衣锦荣归yìjǐnróngguī旧指富贵以后《旧唐书·姜暮传》:“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异途同归yìtútóngguī通过不同的途《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游骑无归yóujìwúguī游骑:离队的宋《二程遗书文公分致知格物为先知,诚意正心为后行,故有·遗书七》:“只务观物理,汛然正如游骑无所归也。”·黄宗

55

56

57

58

59早出晚归责有攸归众望所归自拔来归纵虎归山zǎochūwǎngu早晨出动,晚《战国策·齐策六》:他按照~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zéyǒuyōuguī攸:所;归:至于疆臣守土,~,等马尾开仗的情形,有了详zhòngwàngsu众望:众人的《晋书·列传三十传论》:他非去不可!~,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老舍《“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zìbáláiguī拔:摆脱,离《新唐书·李勣传》:~的将日益增多,红军扩充,又是一条来路。(“自拔以归,从秦王伐东都,战有功。”·井岗zònghǔguīshā把老虎放回山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

有~的感觉。

《本草纲目·禽部》)

,冯总统~,自回北京去了。(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九十一回)

海,是自遗害也!(明·朱有燉《义勇辞金》楔子)

心灰。(元·汪元亨《折桂令·归隐》)

恩《西游记》第十四回)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

埃这方面。(《毛泽东选集·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

?好容易海晏河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

过了水月村,越过镜花岭,真是~。(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

语录派,更主张回到中古的的口语。(朱自清《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

林,广置姬妾,正在享福。(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谢山殁后,其遗稿为杭世骏借去,~,后之编刻者,多未能如原恉也。(谢国桢《平景孙事辑·著述考》凤记》第三十八出)

类,劫掠一空,堕其城郭,~。(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三回)

批又破门出来。(秦牧《手莫伸》)

化而游,当更无所墨碍耳。(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续编》)

着我们的大路。(郭沫若《如火如荼的恐怖》诗)

,答案只能有一个。

着祭酒,因为知道~,便带着五十车行李和八百个奴婢,来投明主了。(鲁迅《故事新编·采薇》),答案只能有一个。

弄到后来,不是~吗?(清·姬文《市声》第十四回)

定会~。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周列国志》第五回)

发言要围绕中心。

落,不能不说说明白。(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

心为后行,故有~之虑。(明·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二引王畿《答吴悟斋》)

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孙犁《芦花荡》)

的情形,有了详细奏报,必得要论是非,定功罪。(高阳《清宫外史》下册)的呢?(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五)

是一条来路。(《毛泽东选集·井岗山的斗争》)

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

与归有关的成语篇三
《与人物有关的成语》

1、篝火狐鸣(陈胜 吴广)2、高山流水(伯牙 钟子期)3、指鹿为马(赵高)

4、鸡鸣狗盗(孟尝君)5、凿壁偷光(匡衡)6、图穷匕见(荆轲)7、负荆请罪(廉颇)

8、破釜沉舟(项羽)9、请君入瓮(来俊臣 周兴)10、江朗才尽 (江淹)

鞠躬尽瘁 (诸葛亮) 锦囊妙计 (诸葛亮) 不知所云 (诸葛亮) 初出茅庐 (诸葛亮) 得陇望蜀 (岑彭 ) 卧薪尝胆 (勾践) 兔死狗烹 (勾践) 不学无术 (霍光 ) 髀肉复生 (刘备) 后患无穷 (刘备) 如鱼得水 (刘备与诸葛亮) 虎踞龙盘 (诸葛亮) 集思广益 (诸葛亮) 望梅止渴 (曹操)

七步之才 (曹植) 超群绝伦 (关羽)

坚壁清野 (荀彧 ) 如嚼鸡肋 (杨修)

势如破竹 (杜预) 车载斗量 (赵咨)

兵贵神速 (郭嘉 ) 出言不逊 (张郃)

负重致远 (庞统) 刮目相看 (吕蒙)

毛遂自荐 (毛遂 ) 三顾茅庐 (刘备)

负荆请罪 (廉颇 ) 讳疾忌医 (蔡桓公)

煮豆燃萁 (曹植) 文思泉涌 (曹植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 (司马昭)

口蜜剑腹 (李林甫) 马革裹尸 (马援 )

闻鸡起舞 (祖逖) 乐不思蜀 (刘禅 )

周郎顾曲 (周渝) 图穷匕现 (荆轲)

一挥而就 (苏轼) 一鼓作气 (曹刿 )

养虎为患 (项羽) 养精蓄锐 (孙权)

孺子可教(张良与黄石公) 嗟来之食(黔敖)

一饭千金(韩信) 赤膊上阵(许褚)

宝刀未老(黄忠) 墨守成规-(墨子)

鸡犬升天(刘安) 投笔从戎(班超)

风声鹤唳(苻坚 ) 口蜜腹剑(李林甫 )

黄袍加身(赵匡胤) 成竹在胸(文与可)

洛阳纸贵(左思) 梦笔生花(李白)

司空见惯(-刘禹锡)

才占八斗 (曹植) 一身是胆 (赵云 ) 老牛舐犊 (杨修的父亲杨彪) 断头将军 (严颜) 大器晚成 (崔琰) 吴下阿蒙 (吕蒙) 庸人自扰 (陆象先) 七步成诗 (曹植) 手不释卷 (曹丕 ) 入木三分 (王羲之) 四面楚歌 (项羽) 孺子可教 (留侯) 横行无忌 (郭圯) 偃旗息鼓 (赵云) 暗渡陈仓-(刘邦) 怒发冲冠-(蔺相如) 韦编三绝-(孔子) 病入膏肓-(扁鹊与蔡桓公) 高山流水(-俞伯牙) 泰山北斗-(韩愈) 破釜沉舟-(项羽) 力透纸背-颜真卿

1、一鼓作气(曹刿) 2、一字千金(吕不韦)3、一字之师(郑谷)

4、一饭千金(韩信) 5、东山再起(谢安) 6、图穷匕见(荆轲)

7、纸上谈兵(赵括)8、负荆请罪(廉颇) 9、卧薪尝胆(勾践)

10、接竿而起(陈胜、吴广)11、三顾茅庐(刘备)12、孺子可教(张良)

13、四面楚歌(项羽)14、老当益壮(马援)15、投笔从戎(班超)

16、暴殄天物(商纣王)17、暗渡陈仓(刘邦)18、嗟来之食(黔敖)

19、怒发冲冠(蔺相如)20、手不释卷(刘秀、吕蒙)21、韦编三绝(孔子)

22、墨守成规(墨子)23、病入膏肓(蔡桓公)24、鸡犬升天(刘安)

25、俞伯牙 26、口蜜腹剑(李林甫)27、风声鹤唳(苻坚)

28、泰山北斗(韩愈)29、破釜沉舟(项羽)30、东窗事发(秦桧)

31、程门立雪(杨时)32、司空见惯(刘禹锡)33、梦笔生花(李白)

34、力透纸背(颜真卿)35、成竹在胸(文与可,即文同)36、赤膊上阵(许褚)

37、马革裹尸(马援)38、黄袍加身(赵匡胤)39、洛阳纸贵(左思)

40、背水一战(韩信 )41、闻鸡起舞(祖逖)42、初出茅庐(诸葛亮)

43、完璧归赵(蔺相如)44、退避三舍(重耳)45、乐不思蜀(刘禅)

46、指鹿为马(赵高)47、画龙点睛(张僧繇)48、入木三分(王羲之)

49、讳疾忌医(蔡桓公)50、多多益善(韩信)51、秋毫无犯(岑彭)

52、望梅止渴(曹操)53、鞠躬尽瘁(诸葛亮)54、约法三章(刘邦)

55、请君入瓮(周兴)56、举一反三(孔子)57、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58、八斗之才(曹植)59、陆海潘江(陆机、潘岳)60、举案齐眉(孟光、梁鸿)

61、悬梁刺股(苏秦、孙敬)62、沆瀣一气(崔沆、崔瀣)63、江郎才尽(江淹)

64、七擒七纵(诸葛亮)65、毛遂自荐(毛遂)66、铁杵成针(李白)

67、莫须有(秦桧)68、桃李满天下(狄仁杰)69、曲高和寡(宋玉)

70、开卷有益(宋太宗 ) 71、凿壁偷光(匡衡)72、刮目相看(吕蒙)

73、围魏救赵(孙膑)74、一诺千金(季布)75、杀妻救将(吴起)

76、前倨后恭(苏秦)77、不学无术(霍光)78、三令五申(孙武)

79、呕心沥血(李贺)80、近水楼台先得月(苏麟)81、东施效颦(东施)

82、老骥伏枥(曹操)83、有勇无谋(吕布)84、阮囊羞涩(阮孚)

85、枕戈待旦(刘琨)86、奇货可居(吕不韦)87、拔山盖世(项羽)

88、侧目而视(苏秦)89、庖丁解牛(庖丁)9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刘邦)

91、相煎何急(曹丕、曹植)92、神机妙算(诸葛亮)93、笔下生花(李白)

94、胯下之辱(韩信) 95、家徒四壁(司马相如)96、焚书坑儒(秦始皇)

97、囊萤映雪(车胤、孙康)98、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99、路人皆知(司马昭) 100、百步穿杨(养由基)

望梅止渴—曹 操 三顾茅庐—刘 备 初出茅庐—诸葛亮 指鹿为马—赵 高 完璧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 颇 图穷匕见—荆 轲 卧薪尝胆—勾 践 七步之才—曹 植 闻鸡起舞—祖 逖 江郎才尽—江 淹 胸有成竹—文与可 一字千金—吕不韦 毛遂自荐—毛 遂 志在四方—毛 遂 洛阳纸贵—左 思 以人为镜—李世民 曾参杀人—曾 参 陈陈相因—司马迁 入木三分—王羲之 怒发冲冠—蔺相如 双管齐下—张 璪 囊萤照读—车 胤 墨守陈规—墨 翟 目不窥园—董仲舒 背水一战—韩 信 纸上谈兵—赵 括 磨杵成针—李 白 乐不思蜀—刘 禅 围魏救赵—孙 膑 暗渡陈仓—韩 信 凿壁偷光—匡 衡 破釜沉舟—项 羽 刮目相看—吕 蒙 黄袍加身—赵匡胤 朽木粪土—孔 子 相煎何急—曹 植 投笔从戎—班 超 紫气东来—老 子 始终不渝—魏 征 老马识途—管 仲 出人头地—苏 轼 脱颖而出—毛 遂 士别三日—吕 蒙 方寸已乱—徐 庶 白驹过隙—宋太祖 下笔成章—曹 植 东山再起—谢 安 髀肉复生—刘 备 叹为观止—季 札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三寸不烂之舌—毛遂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赔了夫人又折兵—周 瑜

与归有关的成语篇四
《与数字有关的成语》

与归有关的成语篇五
《成语归纳》

成语归纳

[成语知识一]:易错成语

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2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2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

26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0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31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2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33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6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37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38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40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成语知识二]:易混淆的成语

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成语知识三]:近义成语辨析

1 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2 如虎添翼 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3 养痈遗患 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4 无所不能 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5 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6 迫不及待 刻不容缓: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7 因势利导 顺水推舟: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8 披肝沥胆 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9 貌合神离 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 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1 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12 色厉内茬 外强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

13 滥竽充数 鱼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

14 川流不息 络绎不绝: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15 涣然冰释 烟消云散 化为乌有 化为泡影: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

16 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两词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

17 参差不齐 良莠不齐:二者都指“不整齐”。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18 不胫而走 不翼而飞:二者都有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能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 19 步履维艰 寸步难行: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难”。便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还可以比喻处境困难。

20 饱经沧桑 饱经风霜:二者都可指阅历深。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21 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二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但前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后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

22 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

23 不堪设想 不可思议: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24 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二者都指随口乱说。但前者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

25 大海捞针 海底捞月:二者都指白花力气。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

与归有关的成语篇六
《与写作有关的成语》

与归有关的成语篇七
《与书法有关的成语》

与书法有关的成语

笔底龙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蚕头燕尾、藏头护尾、沉著痛快、沉着痛快、

初学涂鸦、跌宕遒丽、丁真楷草、丁真永草、飞龙舞凤、丰筋多力、凤泊鸾漂、

凤舞龙飞、凤翥鸾回、古肥今瘠、鹤膝蜂腰、胡肥钟瘦、画沙印泥、画蚓涂鸦、

家鸡野鹜、家鸡野雉、剑拔弩张、矫若惊龙、矫若游龙、劲骨丰肌、渴骥奔泉、

渴骥怒猊、渴鹿奔泉、力透纸背、临池学书、柳骨颜筋、虞褚欧颜、龙盘凤翥、

龙蛇飞动、龙蛇飞舞、龙伸蠖屈、龙跳虎卧、龙威虎振、龙威虎震、龙骧豹变、

龙翔凤舞、龙翔凤跃、鸾回凤舞、鸾漂凤泊、鸾飘凤泊、鸾跂鸿惊、鸾翔凤翥、

落纸烟云、绵里裹铁、妙在心手、墨债山积、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怒猊渴骥、

飘飘欲仙、飘如游云、群鸿戏海、如锥画沙、入木三分、唐临晋帖、铁画银钩、

唾玉钩银、汪洋大肆、汪洋闳肆、汪洋恣肆、文采炳焕、下笔风雷、仙露明珠、

写经换鹅、心正笔正、学书不成,学剑不成、严家饿隶、颜骨柳筋、颜筋柳骨、

颜精柳骨、一字见心、银钩虿尾、银钩铁画、银钩玉唾、游云惊龙、右军习气、

臻微入妙 、笔酣墨饱、善书不择纸笔、笔走龙蛇、初写黄庭

春蚓秋蛇

剑拔弩张、力透纸背、龙飞凤舞、龙蛇飞动、鸾飘凤泊、鸾翔凤翥、美女簪花、入木三分

铁画银钩、信笔涂鸦、信手涂鸦 笔底龙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蚕头燕尾、藏头护尾、沉著痛快、

沉着痛快、初学涂鸦、跌宕遒丽、丁真楷草、丁真永草、飞龙舞凤、丰筋多力、

凤泊鸾漂、凤舞龙飞、凤翥鸾回、古肥今瘠、鹤膝蜂腰、胡肥钟瘦、画沙印泥、

画蚓涂鸦、家鸡野鹜、家鸡野雉、剑拔弩张、矫若惊龙、矫若游龙、劲骨丰肌、

渴骥奔泉、渴骥怒猊、渴鹿奔泉、力透纸背、临池学书、柳骨颜筋、龙飞凤舞、

龙盘凤翥、龙蛇飞动、龙蛇飞舞、龙伸蠖屈、龙跳虎卧、龙威虎振、龙威虎震、

龙骧豹变、龙翔凤舞、龙翔凤跃、鸾回凤舞、鸾漂凤泊、鸾飘凤泊、鸾跂鸿惊、

鸾翔凤翥、落纸烟云、绵里裹铁、妙在心手、墨债山积、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怒猊渴骥、飘飘欲仙、飘如游云、群鸿戏海、如锥画沙、入木三分、善书不择纸笔、

唐临晋帖、铁画银钩、唾玉钩银、汪洋大肆、汪洋闳肆、汪洋恣肆、文采炳焕、

下笔风雷、仙露明珠、写经换鹅、心正笔正、学书不成,学剑不成、严家饿隶、

颜骨柳筋、颜筋柳骨、颜精柳骨、一字见心、银钩虿尾、银钩铁画、银钩玉唾、

游云惊龙、右军习气、虞褚欧颜、臻微入妙、活龙活现

与归有关的成语篇八
《与植物有关的成语》

与植物有关的成语

一叶知秋 出水芙蓉 百花齐放 红豆相思 豆蔻年华 花团锦簇 花好月圆 花红柳绿 花枝招展 花前月下 花容月貌 苍翠欲滴 李代桃僵 含苞欲放 沧海一粟 青梅竹马 郁郁葱葱 奇花异草 披荆斩棘 拔苗助长 揠苗助长 斩草除根 明日黄花 金枝玉叶 空谷幽兰 春兰秋菊 春暖花开 枯木朽枝 枯木逢春 枯枝败叶 柳暗花明 草长莺飞 独木不林 独木难支 姹紫嫣红 根深叶茂 破竹之势 势如破竹 胸有成竹 成竹在胸 黄花晚节 移花接木 望梅止渴 粗枝大叶 绳锯木断 绿肥红瘦 落叶归根 落花流水 落英缤纷 煮豆燃萁 缘木求鱼 蓬门荜户 蓬荜生辉 雾里看花 槁木死灰 稼穑艰难 繁花似锦 藕断丝连 秋风扫落叶 桃李满天下 疾风知劲草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有花、草、木、竹等部首的植物成语:

以木字为部首:大部份是植物的本义,但有可引申为硬性、不生动的和无感情的意思。

入木三分 缘木求鱼 石心木肠 移花接木 木已成舟 人非木石 行将就木

呆若木鸡 良禽择木 枯木逢春 麻木不仁 草木皆兵 人非草木 树大招风

玉树临风 一树百获 火树银花 别树一帜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桃李满门

人面桃花 世外桃源 桃李遍天下 李代桃僵 桃李争妍 蒲柳之姿 柳暗花明

残花败柳 寻花问柳 囫囵吞枣 枪林弹雨 因果报应 指桑骂槐

以花字为部首:花的成语大部份泛泛指好,有时又可让人感觉是美好的、华美的事物。

如花似玉 柳暗花明 水性杨花 移花接木 残花败柳 五花八门 走马看花

锦上添花 镜花水月 花花世界 昙花一现 花言巧语 花枝招展 花团锦簇

寻花问柳 并蒂莲花 春花秋月 名花有主 生花妙笔 拈花惹草 花容失色

花拳绣腿 风花雪月 借花献佛 花前月下 明日黄花 月圆花好 月圆花好

天花乱坠 羞花闭月 落花流水 雾里看花

以艸字为部首:大部份是指草本物,但是又有众多、平凡之意。 人非草木 草草了事 草菅人命 草木皆兵 寸草不留 打草惊蛇 草船借箭 十步芳草 疾风知劲草 斩草除根 风吹草动 荒烟蔓草 寸草春晖 拈花惹草

草行露宿 草莽流寇 粗枝大叶 结草衔环 一叶知秋 疾风扫秋叶 绿叶成荫 落叶归根 枝叶扶疏 金枝玉叶 蕙质兰心 契若金兰 金兰之交 良莠不齐 披荆斩棘 藕断丝连 揠苖助长 芒刺在背 负荆请罪 萍水相逢

与归有关的成语篇九
《成语归1》

成语归类﹙五﹚

1、描写春天

春暖花开 春光明媚 春光明媚 百花齐放 风和日丽 鸟语花香 争奇斗艳 生机勃勃 2、描写夏天

骄阳似火 赤日炎炎 汗流浃背 疾风骤雨 盛夏三伏 滂沱大雨 烈日当空 热不可耐 3、描写秋天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硕果累累 五谷丰登 叶落知秋 秋雨绵绵 秋菊怒放 秋色宜人 4、描写冬天

寒冬腊月 风刀霜剑 风雪交加 天寒地冻 数九寒冬 千里冰封 北风怒号 朔风怒吼 春意盎然 桃红柳绿 莺歌燕舞 万木竞秀 大雨倾盆 挥汗成雨 大雨如注 酷暑盛夏 秋高气爽 金桂飘香 落叶纷飞 金风飒飒 滴水成冰 瑞雪纷飞 雪兆丰年 鹅毛大雪 春回大地万紫千红 草长莺飞 欣欣向荣 倾盆大雨烈日中天炎炎盛夏绿树成荫秋风送爽枫叶似火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寒风刺骨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粉妆玉砌

与归有关的成语篇十
《与国家有关的成语》

与国家有关的成语

1. American dream 人人自由,机会均等

2. American tragedy 精神崩溃,道德败坏

3. Castles in Spain 世外桃源,白日之梦

4. Chinaman's chance 机会有限

5. Chinese walls 严格保密,万无一失

6. corn in Egypt 格外富饶

7. Dutch gain 指一方获利的买卖

8. Dutch courage 酒后之勇

9. Dutch defence 虚张声势

10. go Dutch AAA制,各付各的帐

11. Egyptian punishment 大祸临头

13. walk Spanish 小心翼翼

14. take a French leave 不辞而别

15.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入国问禁,入乡随俗

16. fiddle which Rome burns 冷酷无情

17. flesh pots of Egypt 裹足不前

18. Something rotten in the state of Denmark 情况很糟

19. 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of-war 二虎相争

20. From China to Peru 天涯海角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75050.html

    【与归有关的成语】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