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表达爱慕诗

| ACCA/CAT |

【www.guakaob.com--ACCA/CAT】

委婉表达爱慕诗篇一
《古代女子表达爱慕的古诗句》

求古代女子表达爱慕的古诗句!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

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唐)李白《三五七言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唐)白居易《南浦别》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信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水深!—白居易《长相思》

夜长酒阑灯花长,灯花落地复落床:似我别泪三四行,滴群君满坐之衣裳。与君别后泪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唐)元稹《离思》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泪还惜别,为君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明代山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翦梅》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宋)张先《千秋岁》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朱淑真《生查子》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元好问《摸鱼儿》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秋)《诗经•周南•关雎》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唐)张籍《节妇吟》

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温庭筠《更漏子》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唐)温庭筠《望江南》

洗罢,独倚上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断肠白苹洲!—温庭筠《望江南》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唐)李商隐《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五代)李煜《更漏子》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宋)欧阳修《玉楼春》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苏轼《江城子》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宋)晏几道《鹧鸪天》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宋)陆游《钗头凤》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当年不肯嫁东风,无端却被西风误!—(宋)贺铸《踏莎行》

若是两情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宋)晏殊《木兰花》

委婉表达爱慕诗篇二
《古诗》

古诗 冯巧云

古诗中的“形象”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豪放洒脱型:如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多表现出豪放不拘、馘岸不羁、豁达大度的风格。

(2)忧国忧民型:如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的诗大多表现其对人民苦难生活深深的忧虑和同情。

(3)归隐田园型:如东晋诗人陶渊明诗中描写的多是悠闲自在、安贫乐道的摩居生活。

(4)寄情山水型:如唐代诗人王维诗中描写的山村风光和朋友聚会的场面,俨然是一幅山水画。

(5)儿女情长型:如李商隐的诗表现的离别忧思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6)保家卫国型: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塑造了一个精益报国的英雄形象.

(7)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型:如岑参、高适的诗大多表现边塞的风光和戍边将士的思乡之苦。

2、古诗塑造形象的方法

:(1)细节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

(2)烘托:通过感觉、视觉、听觉以及其他事物对诗歌中所描绘的人物进行烘托。

(3)对比衬托:运用对比、类比来刻人物形象。

(4)比兴手法:如自居易的<长相思)运用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上片以流水和高山比喻恩妇怀远之情,下片直述念远恨别的情怀。

(5)抒情方式:运用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方式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1、诗歌的语言分为以下几种

:(1)意象语言:如松、竹、梅、菊等被人们赋予特定象征意义,象征人坚强、高洁、清高等品格。

(2)情感语言:如“悲”、“喜”、“孤”等直接表露出诗人的情感。

(3)象征语言:有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

(4)特定称谓语言:如“杨柳”喻指分别;“秋水”指眼睛;“盗泉”指不义之财;“鸿雁”指书信等等。

:(1)风格特点:主要包括“平淡、工丽、直率、委婉、自然、清幽、雄奇、奔放、洗练、沉郁”等。

三、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结合、比兴、直抒胸臆等表达方式方法的运用。

l、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歌中,经常运用各种修辞,以加强表达效果。如:比喻除了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生动形象外,还可以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腺语、双关等修辞能委婉

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排比、反复等修辞能表达诗人强烈的情感等等。

2、表现手法(1)象征: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等等。(2)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3)注重写景:诗歌贵在含蓄,因此常用借景抒情手法,写景方式主要有侧面烘托、以景衬情、静动结合、虚实结合、卒章显志等。

古诗中常见的主题包括以下几种:l、思乡主题:如赞颂壮丽河山;抒发羁旅愁思;思念家乡等。

2、咏人主题:如同情劳动人民;反映离乱痛苦生活;思念亲友;依依惜别、情深意长等。

3、慰己主题:如抒发凌云壮志、施展才华抱负;悲叹年华早逝、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仕途失意:告慰生平的喜悦等。

4、报国主题: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感叹:山河沦丧的感叹;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等。

5、伤世主题: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等。

文学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⑶、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第一课:修辞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2.拟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析〙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

3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4.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5.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6.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析〙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7.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析〙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8.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析〙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

9.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10.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迭题乌江亭》) 〘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11用典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鉴赏古典诗词的思想内容--了解常用典故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 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4、折腰:《宋书 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汉书 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8、青鸾:《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彭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10、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11、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2、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13、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14、长亭: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5、南浦:屈原《楚辞 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16、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17、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8、风骚:原指《诗经》的《国风》,《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如毛泽东《沁园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9、雕虫: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状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20、鸿鹄;《史记 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 飞。"

21、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22、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辛弃

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4、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25、商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如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6、杜康:《说文解字》中说: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后就用"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7、瑟瑟:愿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28、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较难理解的几种修辞: 1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臵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的位臵,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责备"这一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臵,由此可推知两词同义。

互文见义常见诗句: (1)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见"与"闻"互文见义)(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 (3)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行"与"灿烂"互补见义) (5)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当句互文 (8).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9)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10).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11)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凡指互文: (1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13)十三能织素, 十六诵诗书。

2.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再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 。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迭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幽怨凄清的意境。 运用此修辞可达到的艺术效果是:①凝炼美。诗词有时故意让成分残缺,从而达到简洁凝炼的效果。如:陆游的《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以高度浓缩的笔墨,勾勒出一幅辽阔宏伟的图画:在大雪飘飞的夜里,乘船强渡瓜洲,在秋风瑟瑟的大散关,骑马挥刀与敌军撕杀,从语法角度分析,诗人虽然剩去了若干词语,只选取了几个关键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语言凝练,意境开阔。②简远美。所谓简远,是指选取那些具有概括性的事物,经过作家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凝聚丰富深广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③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而是委婉地道出,从而受到良好的表达

委婉表达爱慕诗篇三
《古诗表达方式》

委婉表达爱慕诗篇四
《委婉表达的文化心理分析》

委婉表达的文化心理分析

在现代生活当中,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委婉表达”成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的一种语言交流方式。如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所言:“文明就意味着加强抑制,而有抑制就会有委婉,这是文明发展的必然。”

委婉语起源于宗教,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某种文化现象。它能折射出其使用者的避凶求吉、避俗求雅、避短扬长或粉饰美化事实真相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因此,它既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也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的一种语言策略。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一般要求把话说得清楚明白些,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速度和准确性。但人们往往因为害怕伤害到他人或掩盖某些事实等种种心理因素,不适宜或不允许把话说得很显露,有意回避直截了当、生硬、真实的说法,故意隐晦曲折、语焉不详、含而不露,以收到委婉含蓄的表达效果。这样一种巧妙的表达方式,可以把原来粗鲁的、令人不快的语言转换成得体的、让人可以容易接受的话语,这样就有利于减少了很多冲突和矛盾。因此,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委婉语既是文明的产物,也反过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我们知道,委婉表达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委婉修辞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是社会心理因素和语用因素作用的产物,是语言在人类心理发展过程中处于最高级的阶段是才产生的。它带有鲜明的社会文化心理标记,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间接的言语行为,可以反映出各种各样的文化心理。它还蕴涵着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交际主体的心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促使语言完成交际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很多有意外发生的场合或某种特殊的场景都需要委婉表达来缓和气氛或减少尴尬、矛盾,以达到改善交际的效果。如在宴会上,女士的裙子不小心裂开了,男士应当委婉提醒;女士若看到男士的裤链裂开了,也应该委婉提醒,以免造成太尴尬的场合。又如有人吵架,劝架的人也应委婉地表达才不至于火上浇油。此外,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对象的约会或邀请,男女双方都应委婉拒绝才不会伤害到他人的自尊。教学上,老师对于学生的劝导或批评也不能过于直接,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总而言之,委婉表达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场合中,也在各种场合中发挥着它应该发挥的作用。

委婉表达不是为适应某种场合而出现的,而是在很久以前已经产生委婉的说

法。在中国古时候,科技还很不发达,人们很大程度上还受自然的制约,对某些自然现象或抗拒或怀恐惧心理,如穷、老、病、死等,尤其是“死”,人们惧怕说这个词,便衍生出了很多词语来代替它,如古代说皇帝的死用“驾崩”、“星驾”、“升霞”等,形容太子之死用“薨”, 称诸侯之死是“赛”,士人之死用“不得”,高僧之死叫“坐化”,这些都是“死”的委婉表达,这些不同的关于死的说法又因不同人的不同身份地位而不同,这又体现了古代等级制度的森严。而今人无论什么身份,一般都用“去世”、“逝世”来表达。又如“钟”和“终”同音,所以民间送礼忌送钟,而“四”、“4”跟“死”谐音,所以人们又力求避免有“四”或“4”的数字。此外,中国人对性行为的说法也很敏感,一般用“房事”、“云雨”、“同床”、“合欢”等词语来代替。这些委婉表达都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对人们的心理的影响有关。

中国自古以来又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汉民族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使他们深沉含蓄、崇尚谦逊。如对于别人的称赞,外国人的态度一般是表示感谢,而我们汉人总是习惯先自贬一番,说“哪有,哪有!”、“没有,没有”等谦虚之词来表示谦逊有礼。这些委婉表达的方式不仅体现在言语层面上,还体现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男女青年在倾吐爱情时绝不像西方人那样直白、坦露,而多是深情款款、含情脉脉。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男女爱情的含蓄表达屡见不鲜。如《诗经·蒹葭》中所描写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又有《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些表达爱慕的方式都使感情显得蕴藉含蓄。

不仅在中国,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们也多使用委婉表达的方式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如一个人若是相貌平平或很丑陋,人们不会直接使用ugly、awful这样敏感的词形容他或她,而代之以plain或ordinary.,委婉地表达这个人的长相,以免对他人造成伤害或者攻击。又如体型较肥胖的人也不太喜欢听到fat、skinny等类似的词语,用plump、slim等委婉词形容他们会使他们更加高兴。在中国,大多数人虽然惧怕老、病、死,但人到了年老的阶段总会倍受尊重和爱护,而在西方,年老却是人们很忌讳的事情。人们对日益老去具有恐惧感,认为人老就失去了用处,就会成为家庭的负担,就会被社会抛弃,这种心理使他们比较排斥old这一词,于是相关的表达如elderly、senior、mature等词就出现了。

总的来说,委婉表达的使用既是人们心理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委婉表达的方式与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心理传统密切相关。这种表达方式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而更新。它具有强大的交际功能,是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语言映射。

委婉表达爱慕诗篇五
《古诗词欣赏答案》

委婉表达爱慕诗篇六
《古诗词欣赏答案》

委婉表达爱慕诗篇七
《叶的专题古诗试题及答案-LCY》

叶的专题古诗试题及答案—李春友

一.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一二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

2.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做赏析

3,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妙处?给我们什么启示?

4.“深藏”的“闹” “芳心”妙处。

答案

1)枝叶繁茂,新叶翠微;含苞未放。

(2)将春风中不轻易开放的海棠与争相绽放的桃李作对比,说明了做人不要轻浮,不要炫耀,而要注重蕴积,保持成稳。

3.①运用了反衬(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用桃李的争奇斗艳,反衬海棠的“惜芳轻吐”,②启示人们,太早的炫耀,过于急切的追求,虽然可以在眼前给我们一种陶醉的幻境,但这种美丽是短暂难以持久的。

4.“深藏”既是客观景物的描写,写出了浓密翠绿的叶子笼盖下的几点海棠蓓蕾微红的情景;又是主观意愿的体现,体现海棠花珍惜春光、不轻易吐艳的意愿。

“闹” 语含讽意:桃李盛开,是为了抢得春光,哗众取宠;

,“芳心”是一个双关词语,一层意思是海棠花的花心;另一层是儿女的爱慕之心

5.主题诗人的这一劝诫,表面上是对海棠而言,其深层意思当是寄语儿辈。作者以一首海棠诗暗示、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

二题红叶宣宗宫人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这首诗相传为唐宣宗时宫女韩氏所写。从诗的内容看,写的是一个失去自

由、失去幸福的人对自由、对幸福的向往。

1.赏析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2. 赏析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3.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进行抒情?请简要分析。

1诗中以流水之急与深宫之闲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着痕迹慨叹流年似水、光阴易逝,青春虚度、红颜暗老之恨和岁月难遣、闲愁似海、度日如年之苦的诗句是:

2诗中用折射手法,曲折传意,托物寄意,,不从正面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而用折射手法,从侧面下笔,只对一片随波而去的红叶致以殷勤的祝告表达诗人对自身受幽囚的愤懑、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冲破攀笼的强烈愿望:。

3表达了宫女不甘寂寞,借红叶传情,传达自己向往人间生活的愿望,后人常用“红叶题诗”喻男女奇缘。

4:运用了托物言情或寄情于物手法写宫女心事,显得委婉、含蓄。表达诗人对自身受幽囚的愤懑、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冲破攀笼的强烈愿望:。

三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红叶飞。

王勃,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这是

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1这首诗描写.的景色,主要从哪些意象中读出?(3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秋季(1分)。 长江 高风(1分) ,黄叶(1分)等意象。

2.表达了诗人思乡盼归的羁旅情怀。(1分)作者俯瞰秋天的长江,水流平

缓如悲伤凝止般不动,可这悲伤映射作者内心羁旅在外的惆怅,触动了作者归

家的愁思。(2分)直抒胸臆后,作者描写了秋风起,落叶纷飞的凄凉画面,意

境开阔,思绪无穷。用简炼形象的语言概括了作者的怀乡思归之情。(2分)

四.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城东早春”的“早”从第二句中的哪两个字可以看出来?为什么?

2.最后两句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早春”的?

3.结合诗内容谈谈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4.“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在全诗的作用

答:1. 才、未。

2. 侧面描写。通过描写盛春艳丽之景,反衬出早春之景的清新。

3.(①反衬。用芳春(或晚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或以

“喧闹”来反衬“清景”)表达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②对比

(对照)。“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

匀”的欣赏形成强烈对比(对照),突出强调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 ③虚

实结合(以虚写实、以虚衬实)。一二句是实写,描绘出美丽的初春之景;三

四句是想象之景:春色秾艳至极;游人如云,喧嚷若市。答出手法,得1分,

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得2分。其它手法(如借景说理、侧面烘托等)

4.“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又以景喻情。这里,

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托旅思乡愁,也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

境、飘零旅况。

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诗中的情与景互相作用,彼此渗透,融合

为一。前半首的久客思归的心情,正因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悲怆色彩;后半

首的风吹落叶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其感染力量。

5. 诗篇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也可把它看做一种创作见解;

即诗人必须感觉敏锐,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总

是重复那已经陈旧的老套。

委婉表达爱慕诗篇八
《古诗词表达技巧的鉴赏》

委婉表达爱慕诗篇九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txt15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本文由b597421002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主要的问题是:①不会利用已 有的信息;②鉴赏的思维过程不合理;③对古诗词传统审美意识的缺乏;④不会就诗论诗; ⑤理解诗句不合语境或牵强附会; ⑥把握不住古诗词中的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 怎样才能提 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圆满完成诗歌鉴赏的任务呢?根据平时的体会,我以为主要可从以 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反复诵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大量诵读、反复推敲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 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 读的同时, 一定要展开想象。 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去体味作者的诗歌要表达的情感。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 1、诗词特点 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节奏性。 2、诗歌内容 诗歌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①、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也属于写景诗,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 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 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 明、谢灵运、谢脁、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 作。 ②、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 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注意。如于谦的《石灰吟》等。 ③、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王维、王昌龄等。边 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如盛唐、中 唐、晚唐的边塞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相同的。 ④、咏怀诗:因身世遭遇所感,多抒发一些抑郁之情。如杜甫、李商隐等。 ⑤、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 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

今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3、诗人风格关于诗人的创作风格很有必要了解并掌握, 因为它有助于学生迅速弄清熟悉的诗人所写的这 首自己不熟悉的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这里列举一些诗人的创作风格。 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 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 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 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 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 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 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 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 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 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 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 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 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 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 苏轼的旷达豪迈; 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 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 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 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 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 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 注意诗人总体创作风格之外的“变格” 。 4、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 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 (1)清新。 (2)平淡,也称质朴。(个人认为最 好称质朴)(3)绚丽。 (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5)含蓄。 (6)简洁。 5、诗歌意象诠释 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 竹:气节 柳:送别 花草类 花开:希望 花落:凋零 菊:隐逸 兰:高洁 生命力强 草: 荒凉希望 积极向上活力松柏:坚挺 梧桐:凄苦傲岸坚强生命力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青春 失意 高洁人生的灿烂 人生、事业的挫折 脱俗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坚强 美好 不屈不挠 逆境梅:傲雪 牡丹:富贵生生不息 偏僻希望 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动物类 子规:悲惨 凄恻 猿猴:哀伤 鱼:自由 思亲 音信 消息 凄厉 惬意鸿鸽::理想 追求 (孤)雁:孤独 鹰:刚劲 自由 思乡人生的搏击 田园生活事业的成功 (瘦)马: 奔腾 追求 沙鸥:飘零 伤感 漂泊狗、鸡:生活气息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江湖的诡谲 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理想的落空、幻灭烟

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游子思归 东风:春天 狂风:作乱 美好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西风:落寞,惆怅 衰败 霜:人生易老 雪:纯洁 美好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环境的恶劣 生命的易逝 寂寞 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露:人生的短促 天阴:压抑 器物类 愁苦云:游子 天晴:欢愉飘泊 光明玉:高洁 故地重游 脱俗 颜色类 白:纯洁 绿:希望 黄:温暖 无暇 活力 平和 神秘 丧事 和平珍珠:美丽无瑕簪缨 (冠):官位名望红:热情奔放 蓝:高雅 紫:高贵 对死者的怀念 忧郁 神秘青春喜事黑:黑暗 绝望 庄重 其它类 英雄:追慕 小人:鄙夷 古迹:怀旧明志 破晓:初现希望 自愧自叹 明志命途的多舛自省 鞭挞 衰败 萧条 (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昔盛今衰 (国家)时段 深夜:愁思怀旧 乡村:思归 厌俗 草原:辽阔 仙境:飘逸 朝阳:希望 夕阳:失落 正午:热烈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富贵奢华 思乡 思亲人生境界 美妙洁净 朝气 消沉人的胸襟 忘尘厌俗城市 (市井):繁荣热闹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活力 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热情奔放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6、表现手法 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 抒情、说明五种表 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主要的修辞手法 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其他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 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学生对这些手法都应 了解,以便在鉴赏时得心应手。 7、描写 (1)动、静(2)点、面(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4)远、近、高、低各个角度的描写(5) 颜色,包括明暗、冷暖等色调;形态(6)各种感觉:视、听、触、嗅等 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三、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1、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 :言外之意 言在此而意在彼 弦外音,味外味 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 委婉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2、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 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 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 、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 、烘托: 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3、侧面描写 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借景抒情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 4、语言特点类 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 穷形尽态(相) :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诗情画意: 5、议论类 富有哲理 淋漓尽致 6、语言风格类 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简洁 洗炼(练) :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平淡无奇 、质朴清新 、淡雅 、词藻华丽 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7、文章结构 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呼应、 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8、行文技巧类 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 9、其它 构思精巧 、新颖、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不落俗套 、自出机杼:有创新, 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颇具匠心 感情细腻、 感情真挚 、跃然纸上 、曲折 、层 次分明 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四、灵活运用答题技巧 学生在回答主观鉴赏题时要重视"三注意": 首先要注意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象杨炯的《从军行》 、李白的《越中览古》 《送孟浩然之广陵》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 其次要注意作者, 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 例如苏 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柳永

、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 诗中有画 " 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再次要注意注释,注释虽短短一二句,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 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 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最后,针对出题者,我们还要揣摩出题人的意图,也就是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弄清题意,问 什么就答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 另外,答题中,最好能较恰当的使用诗歌鉴赏的术语。这样显得规范,同时也可看出学生的 诗歌鉴赏能力。 五、诗歌鉴赏题的表述 灵活运用常见的古诗鉴赏术语,准确得体地表述自己“就诗论诗”的心得 “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 ;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 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 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夸饰;用典;含蓄; 对仗;韵脚。 “为何写” 方面: 抒发……的思想感情; 反映……的社会现实; 表现……的情趣; 寄托…… 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 ;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 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六、强化书面表达 从阅卷效果来看, 阅卷教师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 表述严密、 条理清晰、 逻辑合理的答卷。 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细说。 虽然鉴赏的文字较作文少很多, 但是考生也一定要先构思后再落 笔,避免涂涂抹抹。卷面清爽,阅卷教师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无形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印 象分。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矛盾。 条理清晰,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 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逻辑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见解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高论,也应当能够自圆 其说。 以上对诗歌鉴赏进行了粗略的谈论。如有不足还请大家多多补充指正。1

委婉表达爱慕诗篇十
《诗歌的表达技巧(很好)》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75763.html

    【委婉表达爱慕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