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商会运行方案设计

| 商务师考试 |

【www.guakaob.com--商务师考试】

商会运营方案
商务商会运行方案设计 第一篇

云南省温州商会网站运营方案

2010年10月15日

第一章 常见网站运营模式

一、 网站个人交易平台服务(C2C)

这种运营方式的代表为eBay,其交易方式主要为个人竞拍的方式。在国内,有三家较大的C2C网站,分别是易趣(现已被eBay收购),淘宝(阿里巴巴旗下)和一拍网(雅虎和新浪合作)。

此运营模式运作起来,受众群体大,建立信誉难度大、推广和运营的费用很高,采用此类模式,需要谨慎,除非在某一专业领域拥有足够的优势和充足的资金。

二、 在线广告

这是网站运营中比较普遍的方式,其形式繁多,理论从旗帜、图标广告到Flash多媒体动画,乃至在线影视等多种多样。该种模式只要有较多的浏览群体(最好是某一专业的浏览群体),就具备了放置在线广告的条件。

三、 增值服务

该运营模式主要提供互联网增值产品下载,比如最近比较流行的手机短信铃声下载或软件下载等。采用该模式需要与短信铃声服务提供商(SP)进行合作。当然,如果拥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力量,也可以成为SP的一员,不过就目前SP市场业绩来看,普遍呈下降趋势。

四、 网上零售(B2C)

通常B2C模式有两种模式,一为经销自己的产品,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二为建立网上销售平台,让更多商家通过此平台销售他们的产品。

在国内,网上零售存在一些瓶颈,比如资金流的信任问题,物流的欠发达因素,所以在国内的网上零售都处于信息流阶段,具体实现常常是“网上撮合,网下交易”。

五、 特殊信息收费

经常上网浏览,时常会用到有些网站的信息必须是注册用户才能阅读,有些甚至必须是收费用户,这就是网站特殊信息收费运营模式。比如一些人才网站、电子图书、交友网站、在线电影等等许多关键信息也仅仅是面向收费用户。

六、 B2B交易平台

B2B也是一种常见的网站运营模式,顾名思义B2B(Business To Business)商家与商家的交易,此类模式的代表网站是阿里巴巴,由于其群体锁定在商家之间,虽然群体范围没有普通大众多,但商家拥有更好的支付能力及更强大的交易能力,因此对于许多商家来说成交一笔生意的所得就远远超过支付的会员费用。近几年,国内纷纷出现了许多大型B2B网站,其占有专业程度高,收费低廉等优势,其前景也是很乐观的。

第二章 商会网站运营计划

云南省温州商会网站建设主要围绕以下几个目标展开:一是借助网站发布商会的各项活动和中长期项目规划,打造商会会员即时了解商会相关信息工作的新平台,为商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提供信息化支撑;二是搭建会员和会员之间、会员和商会之间顺畅沟通、交流、互动的平台,为会员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三是凸显商会特色,树立商会良好的社会形象。

网站主要功能模块分为五大类,一是新闻中心,主要对外发布与商会和会员相关的各地新闻,同时对外宣传商会会员与企业形象;二是会员服务中心,该中心面向会员提供商会日常服务;三是金融服务中心,主要提供会员在金融方面的相关介绍及法律法规宣传;四是经济研究中心,主要向会员提供经济活动方面的意见、建议;五是商会办公室,主要宣传商会近期相关动态。

结合目前国内主流网站运营模式及商会网站自身特点,建议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相结合对网站进行运营。

一、 网站部分信息全部对外公开,以起到宣传、展示会员风采、

商会、企业形象,比如新闻中心,会员服务中心及商会办公室等。

二、 经济研究中心主要面向网站会员,提供云南省各地招商引

资项目,需要商会花费人力物力对全省各地进行考察调研,会产生大笔网站运营成本,故该功能模块可考虑特殊信息

收费的模式,向网站会员按年收取一定的费用,在会员交纳该费用并经过商会审批通过后,方可对该部分信息进行浏览,了解相关资讯。且该费用可采用阶梯式收费,对缴纳不同费用的会员给予不同级别,所浏览到的资讯的详细程度也有所分别。例如:若年缴费1万元则分配其会员资格,则其可浏览招商引资项目的基础信息,若年缴费2万元则分配其VIP会员资格,除可浏览会员资格能获取的信息外还可浏览与该项目相关的政策法规等,若年缴费5万元则分配贵宾资格,可浏览招商引资项目全部信息,并可通过网站与各地招商引资方进行沟通。

三、 商会也可与全省各地州、区县招商局进行协商,按年收取

一定费用,在网站上放置各地招商局推荐的投资项目,并定期将所有项目整理成册,提供给付费会员参考。使付费会员、商会及招商局各方共赢。

四、 结合B2C及B2B模式,可在会员服务中心内开辟一个板

块提供给商家放置其产品进行销售,并向商家收取一定费用。由商会与商家进行协商,商家以较大优惠幅度为商会会员提供各种日常生活、工作、生产用品。

五、 网站经过一到两年的运营,在会员、商家等受众群体具有

较高知名度、良好信誉度及较大访问量后,可采用在线广告的模式在网站上放置各类广告,根据放置广告的版面大小、放置时长等收取广告费用。

商会大厦设计方案初稿
商务商会运行方案设计 第二篇

1、地库和人防建一层,按照机械车位报建,层高5.8m为宜以便以后改为商业超市使用。

2、裙房四层,一层层高4.9m、二层和三层层高4.5m、四层层高4.9m、4层总高18.8m、建筑总面积12500㎡,一层和二层为商业;三层为洗浴;四层为餐饮。

3、5层至9层为酒店,共5层、层高4m、5层总高度20m、建筑面积约6000㎡。

4、10层至15层为公寓,共6层,6层总高度26.8m,普通公寓4层,层高4m、建筑面积约4800㎡;洛夫特公寓2层、层高5.4m、建筑面约3600㎡。

5、16层至20层为写字楼,共5层、层高4m、5层总高度20m、建筑面积约6000㎡。

6、此方案建筑高度约84.8m(不包括女儿墙高度和室外高差)

7、此方案建筑面积约32900㎡。

8、写字楼设计预留排水管道按照公寓预留,以备销售时写字楼转换为公寓,同时实现公寓和写字楼达到视销售情况可互为转换。

1、地库和人防建一层,按照机械车位报建,层高5.8m为宜以便以后改为商业超市使用。

2、裙房3层,建筑高度控制在15m内,一层层高5.5m、二层层高

4.5m、三层层高4.8m、3层总高14.8m、建筑总面积10500㎡,一层和二层为商业;三层为餐饮。

3、4层至8层为酒店,共5层、层高4m、5层总高度20m、建筑面积约6000㎡。

4、9层至15层为公寓,共7层,7层总高度32.2m,普通公寓4层,层高4m、建筑面积约4800㎡;洛夫特公寓3层、层高5.4m、建筑面约5400㎡。

5、16层至20层为写字楼,共5层、层高4m、5层总高度20m、建筑面积约6000㎡。

6、此方案建筑高度约87.2m(不包括女儿墙高度和室外高差)

7、此方案建筑面积约32700㎡。

8、写字楼设计预留排水管道按照公寓预留,以备销售时写字楼转换为公寓,同时实现公寓和写字楼达到视销售情况可互为转换。

商会大厦设计方案初稿(三)

1、地库和人防建一层,按照机械车位报建,层高5.8m为宜以便以后改为商业超市使用。

2、裙房3层,建筑高度控制在15m内,一层层高4.9m、二层层高

4.5m、三层层高4.9m、3层总高14.3m、建筑总面积9300㎡,一层和二层为商业;三层为餐饮。

3、4层至8层为酒店,共5层、层高4m、5层总高度20m、建筑面积约6000㎡。

4、9层至15层为公寓,共7层,7层总高度32.2m,普通公寓4层,层高4m、建筑面积约4800㎡;洛夫特公寓3层、层高5.4m、建筑面约5400㎡。

5、16层至21层为写字楼,共6层、层高4m、6层总高度24m、建筑面积约7200㎡。

6、此方案建筑高度约91.2m(不包括女儿墙高度和室外高差)

7、此方案建筑面积约32700㎡。

8、写字楼设计预留排水管道按照公寓预留,以备销售时写字楼转换为公寓,同时实现公寓和写字楼达到视销售情况可互为转换。

企业及商会拓客方案
商务商会运行方案设计 第三篇

企业及商会拓客方案

一、 前言

企业高层领导及商会会员是近期重要的目标客户群体,直接与该群体接触是最直接有效的项目营销手段,且该群体的圈层效应突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产生迅速传播我公司专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信息的效果,对促成本营销指标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 目标客群:

企业主及中高层管理人员、商会会员资源

三、 渠道获取:

1、 老客户转介绍

2、 公司原有信息资料

3、 从网络及工商联部门获得各企业及商会的地址及联系方式

四、方式:

1、 通过现有客户资源以电话沟通形式,了解其所在单位的位置和人员组成情况。

2、 与老客户进行预约,然后上门拜访。通过日常沟通,达成互信,了解其生活习惯和所在行业的职位及交友圈。

3、 与协会、商会负责人沟通合作方式,如会员成交返点或提成等(需公司提供价格政策支持)。

4、 以ipad播放ppt的形式展示公司的高端品牌形象,树立平台的良好形象及公信力(内容丰富,有目前合作挂牌单位名单)。

5、 邀请商会、协会领导或相关人员参加公司组织的论坛、会议活动。

6、 针对商会、协会类型,提前有针对的准备产品、话术、对重点产品予以介绍。

7、 饭局营销的形式邀请相关人员赴宴,继续深挖客户资源。

8、 通过商会、协会推荐的企业,进行电话沟通、确定合作意向后进行面谈,并做好后期的

客户维护。

9、 商谈能否在协会、商会摆放项目宣传资料,同时在组织活动时派发项目资料。 10、

11、

12、 向客户展示津报金控的高端品牌形象,彰显专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 了解其行业最新相关信息做为话题加深客户印象。 赠送项目纪念品、小礼品等。

陌拜客户拓展方式:

1、 通过企业黄页利用网络搜索相关企业、商会的联系方式。

2、 通过电话陌拜,咨询综合管理部了解相关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3、 以邮递方式向目标投递公司介绍资料及联系人名片。

4、 直接上门,以询问是否收到资料为由,争取直接陌拜。若不行,则与接待人员建立良好

【商务商会运行方案设计】

关系。

5、 与接待人员保持电话联系,取得单位及商会的联系方式。【商务商会运行方案设计】

6、 饭局营销的形式邀请相关人员赴宴,继续深挖客户资源。

7、 了解其行业最新相关信息做为话题加深客户印象。

8、 赠送小礼品、纪念品。

9、 商谈能否摆放项目宣传资料,同时在组织活动时派发项目资料。

五、存在问题

企业在无介绍人推荐的情况下难以进入

六、应对方法:

尽量通过老客户或朋友、中间人进行介绍,先以交朋友的方式介入,待建立个人关系后

再深入渗透项目信息。

七、所需物料:

【商务商会运行方案设计】

1、 各企业及商会的联系方式。

2、 企业宣传册、折页、PPT、提袋、小礼品、名片

3、 饭局营销所需相关费用。

八、人员及时间安排:

商会网站建设方案
商务商会运行方案设计 第四篇

商会网站建设方案

(说明:此文为WORD版本,下载后可随意编辑)

一、项目目标

1.1 需求分析

现在网络的发展已呈现商业化、全民化、全球化的趋势。目前,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商会都在利用网络传递商会信息,进行商会活动。如今网络已成为商会的战略手段。商会经营的多元化拓展,商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于商会的管理、业务扩展、商会品牌形象等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商会利用网络这个有效的工具。网站早已由论证阶段进入了实质阶段,尤其为商会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为社会创造一个了解商会的捷径。商会可以通过网站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借助网络推广商会的形象、宣传商会的服务和会员的产品、发布商会和会员的新闻,同时通过信息反馈使商会更加了解用户的心理和需求,网站虚拟商会与实体商会的经营运作有机的结合,将会有利于商会拓展的渠道,并节省大量的广告宣传和经营运营成本,更好地把握时机。

随着全球信息网络的发展,Internet在世界上已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从4C( Connection.,Communication ,Commerce , Co-operation )层次上彻底改变了人类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方式,已成为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Internet正成为世界最大的公共资料信息库,它包含无数的信息资源,所有最新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获得。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信息都是免费的,应用电子商务可使商会获得在传统模式下所无法获得的巨量商业信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领先对手。

为此,我们结合网站未来发展方向,本着专业负责的精神,策划贵商会网站,优化商会经营模式,提高商会运营效率。采用最新的技术架构和应用系统平台,协助贵商会网站优化复杂的电子商会运作流程。特为贵商会网站度身定做一个符合自己需求的网上品牌推广平台。

1.2 网站目标与期望

1) 帮助贵商会建立有效的商会形象宣传、商会风采展示、商会服务宣传、会员产品宣传,打造“贵商会”新形象,突出贵商会的大型商会形象。

2) 充分利用网络快捷、跨地域优势进行信息传递,对商会的新闻进行及时的报道。

3)通过网络数据库功能实现网上资料搜索、服务咨询、问答联系等,进行用户网上得到服务的在线指导。

4)为商会和用户提供网上开放平台,增进系统内外信息互通、经验交流,配合商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增加用户的美誉度,提高商会员工的凝聚力。

1.3 网站设计原则

商业性原则

作为商会商业运作的一个组成重要部分,服务于贵商会商会文化的对外传播,服务于商会与用户、商会与员工沟通渠道的建立,完善商会服务体系,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为商会经营者提供科学决策辅助。

品牌性原则

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充分体现“贵商会”品牌优势,重点塑造商会网络品牌的个性化形象,使注意力资源尽可能地转化成品牌消费,建立忠诚“贵商会”消费群体。

经济性原则

建立适合贵商会自身需求的网络平台,提供广泛的涵盖用户多种需求的功能,数据处理方式灵活以满足高度用户化的需求,节省网站建设成本,并确保其较好的拓展性和开放性;同时网站具有基于WEB界面的管理后台,商会能够自主的对网站中大部分内容作更新、修改操作,节省了商会网站的运营成本,提高了信息更新、传播效率。

扩充性原则

网站的整体规划及框架设计是具可扩充性的,前台页面的设计能保证商会网站在增加栏目后不会破坏网站的整体结构。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具有高度的扩充性,商会能够根据需要对栏目、类别的增、删、修改。

1.4解决方案

1、 界面结构

我们专业的设计师根据贵商会的所经营风格、网站功能,采用表现技术全面设计,充分体现贵商会大商会的形象。

2、 功能模块【商务商会运行方案设计】

网站建设以界面的简洁化,功能模块的灵活变通性为原则,为贵商会网站设计制作维护人员提供一个自主更新维护的动态空间和发

运行方案
商务商会运行方案设计 第五篇

微型企业联盟有限公司

运行方案

大力发展微型企业不仅可以培育壮大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力,也可以营造“重商”氛围,激发全民创业,积极推进城乡统筹。按照规划,全市发展6万户微型企业,按每户解决就业5人计算,可新增就业30万人以上。正如奇帆市长讲的,如果重庆的每户微型企业一年有50万元的销售,6万户微型企业就会增加300亿元销售值,产生6亿元的税收,经济总量将大幅增长。所以说这是一个大好事情。

一、创办微型企业的人物分析:1、冲动型人才:是指有资金,但没有专业技术和管理运行企业。

2、单一型人才:是指由专业技术和

管理,但没有资金周转企业。

二、公司方针:互利共赢

三、公司作用:资源整合:1、政策整合

2、资金整合

3、市场整合

四、公司性质:商会

五、公司宗旨:服务微型,做量做实,

六、公司人员:1、家禽、养殖技术员一名

2、特色养殖技术员一名

3、一般种植技术员一名

4、特色种植技术员一名

5、养殖、种植专家数名

6、综合性管理人员一名

七、赢利点:1、小额贷款

2、市场衔接

3、资源整合

八、公司运行

1、业务方面:利用公司本有的大面积土地、市场资源、资金和政策资源吸引重庆市乃至周边城市想办微型企业但没有资源或者没有专业技术的人群。

九、服务流程

1、管理人员:协助办理微型企业相关手续及政策支持。

2、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先进行理论培训,然后现场指导及现场示范。

3、专家:进行技术上专项解说,专项指导。

4、营销人员:进行市场信息收集和营销策划,建立营销平台及营销渠道,促进微型企业业务的发展。

2016市工商联工作总结
商务商会运行方案设计 第六篇

范文一:市工商联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通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工商联的指导下,我会紧紧围绕全市工作中心,加强商会组织建设,履行各项工作职能,拓展服务领域,为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进通州建设全面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加强调查研究,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我会紧紧围绕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组织会员积极参政议政。在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我会作了《打造通州家纺区域品牌,推动家纺产业提档升级》的发言,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注重培育和树立企业家品牌,重点扶持家纺产业基础建设;开展通州家纺对外集中宣传造势;充分发挥商会的职能作用的建议。全会期间,工商联政协委员共提交提案20件,内容涉及新农村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诸多方面,提案的层次和水平有了新的提强。同时,我会对政协第154号和317号涉及商会建设提案进行了答复,积极推动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商会建设和发展。

按照全国工商联的要求,对XX年度上规模民营企业经营情况开展调研,共收集上报营业收入3亿元以上的企业24家,南通四建、综艺集团、通州建总、东源电器和新华建筑五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扩大了通州企业的知名度。我会还组织了全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通州样本的采集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工商联的工作任务。

我市还作为省工商联的调研联系点,安排了省联在通州的调研活动。组织了“民营企业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座谈会,安排了江苏帝奥集团、江苏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江苏东源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桑夏太阳能产业有限公司和部分行业商会负责人进行交流发言,并实地参观了大富豪啤酒和东源电器两家企业。省联何昌林副主席对我市民营企业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好的做法以及工商联、行业商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强化组织建设,提升商会履职能力

一是行业商会工作继续加强。坚持了行业商会秘书长例会制度,组织了行业商会秘书长到如皋学习考察,并实地参观了如皋肠衣城和液压机商会,汲取先进的办会理念,促进商会活动的开展。召开了行业商会工作研讨会,听取行业商会的工作交流,了解行业商会在运作中存在的困难,并向市委上报了调研报告。积极适应我市五大支柱产业发展的要求,组建了我市第一家纯民间的商会组织——船舶钢结构商会,进一步探索民间办会的商会发展之路,船舶钢结构商会通过组织船舶钢结构招商会和重工成立50周年等大型活动,充分显示了活力。

二是上海商会作用继续发挥。新任市委宋文辉书记专程在上海商会召集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通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宋书记对上海商会的企业家们身在大上海,不忘通州发展,对家乡建设提出的中肯建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呼应苏通大桥通车系列活动中,上海商会先后组织了俄罗斯客商、生产康师傅方便面的“顶新”国际集团以及上海嘉定区领导等到通州实地考察,促进通州对外交流,承当起通州深度接轨上海的窗口和平台的职能,积极地为通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会员企业做强做大服务。

三是镇商会运行保持规范。镇商会积极争当对外经济交流的有效平台,履行企业服务和指导的职责,认真搞好自身建设,特别是在完善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水平上下功夫,基层商会工作走向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是总商会的继续加强。在市委的关心下,调整了总商会的领导班子,行业商会例会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会员队伍不断扩大。并通过开展对会员企业的走访活动,加强了会员企业与总商会的沟通和交流,同时,总商会和各有关部门的交流和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同时,总商会加强了对外交流,参加了长三角工商联联谊会金山会议,与各地商会组织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在深度接轨上海驻点招商中,在上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招商活动,邀请了香港长江集团上海区总裁到通州考察,拜访了上海企业联合会、上海企业家协会等经济社团,进一步推介通州。

三、开展协调服务,发挥政府助手作用

一是组织沟通交流活动。以企业家沙龙为平台,与政府部门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协作,建立服务民营企业的联动机制。联合劳动保障、法院、工会等部门开展《劳动合同法》专题讲座,及时了解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与环保局开展企业节能减排专题讲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配合发改委促进企业上市工作,在综艺股份、东源电器、江苏金飞达、创斯达股份4家上市企业基础上,有8家企业已经进入上市轨道,上市后备企业15家,为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创造了条件。与发改委、总工会、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进行了通州市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评比和南通市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推荐工作。扩大商会与会员企业的双向交流,及时化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矛盾和困难,在促进和谐政企关系建立的同时,提高商会活动的吸引力。

二是拓展经济服务平台。为帮助会员企业正确应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在从紧的经济环境中实现新的发展,举办“宏观经济形势与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讲座”。邀请了上海交大公共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顾建光教授和南通市工商联领导专题授课。我会选派了8名企业家参加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六期民营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组织了30多家企业的档案人员参加了省工商联和档案局举办的档案知识培训。建筑房地产商会劳务基地正式运行。南通四建集团投入建筑专业教学设施,开始招生培训。有300多名学员经过培训,被安排到南通四建各建筑工地。劳务基地正式启动,为我市劳动力的引进提供了一个固定的渠道。家纺商会积极推进打造通州家纺区域品牌各项工作,成立了由20多家家纺规模企业参加的南通州家纺品牌联盟,开展品牌宣传,在中央电视台和高速公路沿线及主干道口树立了74个家纺广告牌,策划了中国家纺协会副会长张建石、南通州家纺品牌联盟负责人俞建辉和市委主要领导分别走进中华网和新浪网与网友交流的活动,为通州家纺品牌宣传造势。同时,大力鼓励和支持会员企业创牌树牌。家纺行业品牌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紫罗兰商标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宝缦、蓝丝羽、紫罗兰、乔德、圣夫岛、梦之雨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还涌现大批江苏名牌和南通名牌产品,逐步形成名牌梯队。我会还大力支持副会长企业江苏金太阳卧室用品公司联合多家会员企业,筹资6600万元,组建东升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为会员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商会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三、扩大经济服务的领域。发挥商会优势,组织各种类型的经贸活动。先后组织了会员企业参加中国家纺博览会、上海针棉织品展销会、德国法兰克福展销会等国内外的产品展示活动,促进了通州家纺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通过参加这些展览会、展销会和博览会,扩大了通州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同时,各行业商会在金秋经贸洽谈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开展产业招商专项活动,加强了通州支柱产业的推介宣传,促进了我市经济的更快发展。为帮助会员企业及时了解掌握政策信息和经济发展趋势,我会免费为全体执委征订了省工商联信息服务中心编发的《江苏经济信息》。我会还组织执委以上的企业家到市人民医院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建立了健康档案,为企业家做好健康跟踪服务工作。

四、发挥商会优势,组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一是支持新农村建设。在全市“全民齐动员、全面达小康动员”大会上,我会向全市民营企业家发出了倡议:积极探索参与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推进农村公益扶贫慈善事业。倡议书在通州大众等多家本地媒体刊发,取得良好效果。广大会员企业积极响应,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我们通过市、镇两级分别确定结对对象。市级共安排了30家骨干企业与30个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同时,由各镇采取“一村多企”的形式,组织了940家规模企业与123个村结对。他们充分利用企业在产品、市场、资金、信息、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帮助经济薄弱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二是积极参与慈善基金筹集活动。动员会员企业积极捐献慈善基金。建筑房地产商会30多家会员企业认捐超过3000万元。综艺股份认捐XX万元,东源电器、家宝集团、星源房地产等会长企业认捐都达到1000万元。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全市企业认捐超过3亿元。

五、加强机关建设,提升工作能力

一是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照市委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扎实推进活动的开展。通过大讨论活动,形成了新的共识:要做好新时期的工商联工作,也唯有冲破旧的思想桎梏,开拓创新,才能实现新的跨越。

二是开展了亲民务实作风建设主题活动。主要领导在“新形象·新作风”专题研讨班交流发言,对照要求,查找差距,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围绕作风建设主题,开展效能再提升活动。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牢固树立“争一流,创品牌”意识,以制度建设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培养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的干部。增强干部服务大局、服务会员的能力,建立一支勤奋学习、业务精良、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廉洁自律、团结奉献的干部队伍。有1名领导干部参加了南通市委党校培训班。通过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努力增强工商联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是为配合改革开放30年系列活动,我会精心策划印制了通州民营企业画册,同时还组织南通市民营经济30年论文的征集工作,共报送论文11篇。同时我会还继续加强宣传信息工作。今年我会被两办录用信息666条,南通市工商联(总商会)网站录用信息92条,在省工商联和全国工商联网站录用信息达到10条。有13篇文章在《南通民营经济》录用,较好地宣传、推介了我市工商联工作。我会撰写的《发挥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收录于全面小康建设论文集。在在进村入户活动中,有1篇驻村日记被市委组织部收录发表。我会撰写的《通州家纺,以品牌战略实现产业发展》在《长三角工商联》刊物上发表。

四是坚持了驻村入户调研制度。在驻村入户期间,我会的领导干部围绕宣传小康目标,了解村情民意,推进全民创业,解决突出问题四项主要任务,广泛了解在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大力宣传小康建设取得的成果和目标,努力化解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范文二:市工商联工作总结

20XX年,市工商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地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围绕“民营兴市”战略,坚持以服务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基层商会建设为重点,在服务形式上求新,在活动内容上求实,在工作制度上求严,以服务促发展,以服务树形象,以服务聚人心,有力推动了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工商联工作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一、以基层商会建设为重点,组织建设有新局面

1、推动两个意见出台,为工商联工作提供坚强的政策保障。今年,市委先后出台了《中共孝义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工商联工件的意见》(孝发[2016]41号)和《中共孝义市委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委统战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商联(商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孝办发[2016]53号)文件。明确了市工商联作为非公经济类行业商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对于充分发挥商会管理服务职能、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提供坚强的政策保障。并针对基层工商联(商会)建设的工作原则、组建条件、有关政策要求、成立程序及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详细安排部署。

2、召开三届二次会议,调整和充实了工商联执委班子。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在三届二次执委会上,对工商联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充实,增加了1名专职副会长、7名兼职副会长、18名常委、15名执委。调整后的执委班子中有兼专职会长17名,常委25名,执委39名。涵盖了全市民营经济的各条战线上的优秀代表人士,增强了工商联的影响力和代表性。在会议上还通过了兼职会长轮值制度、会长办公会议制度、常委会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制度。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夯实基础,做好乡镇商会的组建工作。针对过去商会组织在基层网络上存在的断点、断层、断面现象,上半年,在全市统战资源调查时,我们在全市各乡镇同步开展了一次非公制经济基本情况调查,对全市的非公有制经济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坚持“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原则,着手组建基层工商联(商会),进一步完善工商联组织网络。经过市工商联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西辛庄镇商会于近日正式成立。

4、开辟新途径,做好行业商会的组建工作。行业商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行业商会将承担着由政府转移、分化出一部分经济管理职能,在实行行业自律、促进公平竞争、提供综合服务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形式多样的行业商会已经成为摆在工商联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5月9日,市建筑装饰商会正式成立,这是我市第一个行业商会,标志着我市行业商会组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建筑装饰商会的成立是我市建筑装饰行业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实现行业自律、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维护广大经营户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9月,孝义市焦炭商会挂牌成立,30户机焦企业走到一起,结成统一的联盟,共同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焦炭市场,这是我市进一步推动焦化企业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的又一项重大举措。孝义市焦炭商会成立后,其成员单位的机焦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是吕梁市首家机焦联盟型组织,为我市机焦产业走向集团化、产业化、现代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以活动为载体,服务民企有新思路

活动是加强工商联与民营企业联系的桥梁纽带,是传达市委政府意图的良好形式,是树立商会形象的有效手段。我们坚持服务是“立会之本,兴会之基”。今年以来,紧紧抓住服务这一中心,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广泛联系各民营企业,千方百计为他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1、突出抓好外引内联服务

充分发挥工商联组织的网络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主动、积极地与全国各地工商联取得广泛联系和交流,通过组织考察、参加展览等形式,进行互访互学,宣传孝义和孝义经济的优势、特点和优惠政策,通过与有关工商联牵线搭桥,力争与大企业大集团攀亲,实行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今年3月,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郭保平,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李荣庞的带领行业协会考察团一行16人,赴浙江省对该省的民营企业及行业协会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9天的考察。在考察中,我们先后对浙江省的4个市(区)、5家商会组织、6户民营企业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通过考察,不仅为民营企业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找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树立起做大做强自身企业的信心,而且为民营企业家加强对外联系,扩大招商引资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机会。企业在考察中与沿海地区的大企业、大集团达成了合作意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5月20日,由市建筑装饰商会筹办的“首届绿色家装节”在市人民广场隆重举行,有36户商家参加了产品展示,四大班子的主要领导亲临了这次家装节。这次家装节主题鲜明、规模宏大、气氛热烈、组织严密,既是一次树立商会形象、倡导健康消费理念、改善人居环境的形象宣传活动,又是一次维护商家信誉、打造企业品牌、扩大销售业务的产品展销活动,不仅有利于广大消费者树立健康消费意识,营造安全的、和谐的的家居环境,而且有利于商家树立依法经营、讲求诚信的意识,不断做大做强企业,为推进我市建筑装饰业发展增添新力量。

2、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我们始终高举光彩事业这面大旗,牢固树立光彩事业理念,紧紧围绕“三个结合”这个主题,鼓励我市民营企业将产业发展的重点向贫困地区转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进一步消除地区差异、缩短贫富差距,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在扶贫助学方面,今年的爱心助学活动中。8户民营企业捐助了60名贫困学生,捐助资金12万元。“六一”儿童节之际,我们组织市浙江商会深入东许办事处那庄村小学、高阳镇崇源头村小学、中阳楼街道办事处光彩幼儿园、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文化用品赠送活动,充分了显示了行业商会所具有的思想引导及教育作用。在产业扶贫方面,鼓励民营企业大力实施项目开发,走产业扶贫之路。我们的会员企业新铁城、金绿禾、金岩公司等投资的光彩事业项目在我市兴起,带动了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3、开展各种维权活动

今年4月份,在市工商联的牵头组织下,市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市长闫孝敏召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浙江商会的有关领导和负责人对浙江商会经营户向市质监局提出的质疑进行了为时两个多小时的座谈。在座谈会,我市再次强调了鼓励发展民营企业,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政策、决定。要求各部门、各单位站在创新发展环境、壮大县域经济的高度,倾听民营企业的呼声和建议,与民营企业加强协调,互相支持,并要求各职能部门树立依法行政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为推进我市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应有的作用。5月份,市建筑装饰商会的一个建筑企业与当地村庄发生纠纷,久拖不决,严重影响了该成员单位的正常生产。市建筑装饰商会知悉后,主动帮助协调,终于使这一事件得到了妥善解决,赢得了会员单位的一致赞许。8月份,我市浙江商会的一名会员在受到有关司法机关不公正对待时。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协调,要求有关单位公正执法、不偏不倚,给外籍人士平等的待遇,最终促使案件得到合理合法的解决。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维权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民营企业对商会的信任感和认同感。12月份,建筑装饰商会收到某部门通知,要求经营装饰材料的会员办理装饰材料经营许可证,经查阅相关资料和文件并无此项许可,该部门的行为属违规操作。为切实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我们及时向市政府进行了反映,促使这项不合理的规定被取消。

4、加强政策、科技和经济信息服务

为加大与民营企业的沟通力度,我们进一步拓宽与企业的信息交流渠道,通过发布信息、订阅报刊、举办座谈会等手段与企业建立了方便快捷的沟通桥梁。截至目前,市工商联共编写了25期会讯,共印制1000余份,将省、地、市有关部门的工作动态及各种产业信息及时传达给各会员企业,扩大民营企业家的知识面;为会员企业订阅《当代山西商会》、《中华工商时报》、《商界》等各类报刊杂志共200余份。编辑出版了《工商联(商会)资料汇编》免费赠送会员企业和有关单位,帮助大家认识商会、了解商会。体裁各异、内容丰富的刊物为会员企业源源不断提供着可咨借鉴的各种知识、信息,对提高企业家自身素质、提高他们管理技能带去了极大的帮助。同时,我们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宣传报道力度,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声誉,营造了一个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创业氛围。我们还通过加大对企业的宣传报道力度,客观反映我市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创造的辉煌业绩,大力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全年在省、地各类媒体共发表各类稿件共15篇,其中3篇分别被《山西晚报》和《当代山西商会》采纳;12篇被《吕梁日报》采纳。

5、抓好培训服务

为进一步提高非公经济人士的经营水平,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通过多种形势积极组织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科技知识、现代企业管理、WTO知识的培训教育。2016年“七一”前夕,我们组织我市民营企业家一行13人,参加了由省工商联主办的《纪念党的生日和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暨山西民营企业家管理论坛》;先后邀请了山西大学MBA中心执行主任李志强教授来我市作了《新时期的政府、商会与民营企业》专题演讲、南开大学营销管理专家于长滨教授来我市举办《全球焦炭形势报告会》专题讲座;11月底,我们又组织10位民营企业家赴省城参加了《2016晋商国际论坛暨当代经理人山西企业高峰会》。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讲座和培训活动,既丰富了民营企业家的精神生活,又提供了相互交流、广交朋友、了解外界、提升素质的沟通渠道。在培训活动中,民营企业家的管理理念、经营思路、发展目标、认知能力得到了一次次的大提高、大促进,大改观。

三、以政治安排为途径,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有新突破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工商联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提高民营企业政治地位,提高他参政热情,增强他们对区域经济关注意识的一条主要途径。

今年正值吕梁撤地设市暨人大、政协班子成立之际,我们抓住这一时机,向人大、政协等部门推荐了一批思想素质高、懂经营、会管理、靠得住、热心公益事业的民营企业家。经过努力,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有7人成为吕梁市人大代表、7人成为政协委员,充分发挥了工商联团结和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职能优势,增强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工商联组织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在广泛借鉴省政府、吕梁市及其它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受市政府委托在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家中开展市长特邀联络员评选活动,民主选举出的15名代表人士作为市长特邀联络员。市长特邀联络员平时如遇有行业及企业重大问题,可随时向市长汇报,市长有义务接待并听取汇报;政府在研究制定涉及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及对民营企业进行调研时应邀请联络员参加,为民营企业家开辟了更为便捷、更为灵活的参政议政渠道。今年到目前为止,已有10份涉及各行业的调研报告交回市工商联,近期市政府将召开第一次特邀联络员接待日活动。

在我市召开的党代会及政协会议期间,工商联界别的委员们自始至终都踊跃发言,建言献策,充分显示了民营企业家关心政治、关心社会、关心发展的良好愿望,向市委有关领导提出关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种建议50余条,得到市委、政府的高度赞扬。

四、加强自身建设,商会凝聚力有新增强

一是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通过集中和自学形式进一步加深对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代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尤其是深刻理解“两个必须”、“一个统一”、“四个都要”的认识,坚定围绕民企搞服务的信心。

二是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精干高效的工作机构。设立了“两股一室”即经济联络股、组织宣传股及办公室。从新闻办、电视台借调三名人员充实到工商联各科室,加强工商联对外联系及宣传工作。

三是积极改善办公条件,适应新时期工作需要。为改变落后的办公方式,购置了两套电脑,安装了宽带,实现了办公手段的重大飞跃,为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奠基了扎实的基础。

总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统战部的正确指导下,今年我们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广大民营企业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为我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在工商联工作中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工商联的服务行为不被企业所理解;服务领域还不够大、不够广;行业商会和基层商会组织尚不够完善;服务机制、资金来源还存在一定局限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方法加以解决。今后,我们将发扬成绩、弥补不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为促进我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范文三:市工商联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6年上半年,铜仁市工商业联合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工商联、市委统战部的具体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工商联十一届三次执委会和市委一届七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开展民营企业家守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及县级工商联“五好”建设等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作用,认真践行“两个健康”工作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转变作风、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业务培训,着力提升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

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省、市会议和文件精神。3月25日,在铜仁市工商联一届四次执委会议上,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韦敏传达学习了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全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工商联十一届三次执委会议精神,并下发了学习提纲。

2、深入开展民营企业家守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根据省工商联关于开展民营企业家守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会结合实际,开展了铜仁市民营企业家守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陈康为组长,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韦敏为常务副组长,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苏学宁、市工商联副主席石光为副组长,市委统战部经济科负责人、市工商联办公室、商会服务中心负责人、各区县工商联党组书记、各市直属商会秘书长为成员的守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专人具体负责守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日常工作。二是制定了实施方案。我市结合实际制定了《铜仁市民营企业家守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参加主体和具体活动内容。三是抓好宣传发动。4月23日,在铜仁市工商业联合会组织各区县工商联、市直属商会及非公经济人士代表召开了铜仁市民营企业家守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对我市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动员和安排部署。5月,各区县工商联结合本地实际根据自身工作安排,相继召开民营企业家守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为全市民营企业家守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拉开了序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四是积极开展守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7月1日,我会与江口县工商联组织我市直属商会及江口县商会非公经济人士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守法诚信廉洁自律”主题演讲比赛活动。在活动中,组织非公经济人士代表开展了“民营企业家守法诚信”主题宣誓活动和“守法诚信、廉洁自律、服务社会、圆梦中国”集体签名活动。非公经济人士演讲选手紧紧围绕“守法诚信、廉洁自律”主题进行了声情并茂的演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展现了我市民营企业家守法诚信的经营理念。

3、加大培训力度,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为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家基本素质,开阔企业家眼界。一是积极组织全市45名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参加省工商联举办的“优秀会员企业家成长计划”培训。二是组织非公经济人士代表参加论坛讲座。2月1日,我会组织市直属商会70余人参加了市政府和厦门大学举办的“武陵之都,引领武陵发展论坛”讲座。三是积极参加公司上市培训,5月底,我会组织全市符合条件的14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及财务管理人员参加了省工商联举办的公司上市知识培训。通过各类培训学习,进一步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对提高我市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家自身的素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今年来,我会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工商联参与、服务全市经济工作的突破口,积极参与招商,主动服务招商。3月30至4月1日,应我会邀请,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姚东明率苏州市工商联(总商会)考察团一行12人来铜考察交流。座谈会上,苏州市企业家对有投资意向的项目同与会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了交流和初步洽谈,与会领导明确了项目一对一跟踪服务部门。4月12日至14日,省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李汉宇带率全国工商联基础设施商会、天津市贵州商会企业家一行70余人来铜经贸考察。在铜期间,考察团实地考察了我市碧江灯塔工业园区和梵净山旅游资源。在推介会上,考察团相关企业家与我市初步达成意向性项目20个,项目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节能环保、医药大健康等。4月14日至16日,江苏省发改委常务副主任郑晓荣率江苏省八大异地商会会长我市松桃、江口县考察旅游、农业产业项目。4月20日上午,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潍坊富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签约项目7个,签约资金42650万多元。4月25日,重庆市酉阳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陈德罡率该县电子商务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企业家代表一行11人,深入铜仁高新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运营中心、大兴镇农村淘宝网点学习考察。5月11日至12日,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工商联主席陶兴锐率考察团一行11人来铜仁考察,铜仁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谢卫,铜仁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韦敏等领导同志陪同考察。此次参观考察,为进一步增进友谊,深化合作,优势互补,推动两地共同跨越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三、加强调查研究,着力提升参政议政水平

1、认真开展调查研究。6月11日,铜仁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继承率市工商联副主席苏学宁、副主席石光到市福建商会进行了调研座谈,认真听取了福建商会关于换届相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上半年,我会多次深入基层商会、异地商会和会员企业,紧紧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了有价值的调研报告3篇,为市委、市政府更好地服务会员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出台政策措施提供了参考。

2、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3月29日下午,市工商联副主席苏学宁陪同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宗文到市浙江商会走访调研,与大家亲切交流。市浙江商会参会代表畅所欲言,对铜仁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上半年来,我会组织担任市人大、市政协委员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围绕民营企业融资、现代商贸建设、设立政府盈利性基金、城市管网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针对性较强的提案8件。

四、强化服务意识,优化五个服务平台

1、优化法律服务平台,为非公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在省工商联的指导下,建立了黔锦律师事务所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工作站。6月8日,我会分管领导带领黔锦律师事务所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工作站律师参加了省工商联举办的征求《关于依法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促进非公有制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座谈会。二是与市司法局拟定了开展“千名律师进民营企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及活动内容。三是积极开展法律维权服务。3月18日,我会接市福建商会《关于请求玉屏县政府退还保证金及基础建设投入损失的报告》,报告中指出,2016年6月,贵州鼎盛祥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福建省煌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铜仁市福建商会会员企业)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后玉屏县政府因鼎盛祥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涉嫌刑事案件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而责令该公司停工,为此,煌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无法履行合同,导致100万元保证金及前期投入的50万元无法收回。接报告后,我会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与玉屏县政府、玉屏县工商联、市福建商会协调,帮助解决了煌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与贵州鼎盛祥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合同纠纷事宜。

2、优化金融服务合作平台,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合作,促进银企对接,扩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上半年,按照我会与冠群驰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我会积极推荐了4家民营企业到该公司贷款,帮助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5月底,我会组织全市符合条件的14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及财务管理人员参加了省工商联举办的公司上市知识培训,为我市企业上市提供了理论基础。

3、优化经济服务平台,为非公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2016年,铜仁市工商联、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共同签署了《铜仁市民营企业家纳税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召开了联席会议,联合成立了铜仁市纳税人学校。2016年4月3日,铜仁市工商联与市地税局组织全市部分民营企业家代表100余人举行了第24个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铜仁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出席了启动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在启动仪式上,谢卫从营造依法诚信、法治文明的税收环境,强化法制观念、提高税法遵从度,坚持依法纳税、优化纳税服务等方面对新时期税收工作提出殷切的希望。通过与税务部门的联席工作机制,进一步融洽了税收征纳双方的关系。

4、优化用工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就业。今年来,我会以全市开展雁归工程系列活动为契机,拟定了《铜仁市工商联开展雁归工程活动实施方案》。上半年,我会组织了20多家民营企业参加了雁归工程活动招聘会。据统计,参加招聘会的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共有近2000多名求职者参加招聘活动,现场收集求职简历共计1300余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人数800多人。

5、优化科技服务平台,认真开展职称评审工作。一是积极参加科技评比活动。6月,我市积极推选了石阡县爽珍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参加了省科学技术厅、省工商联举办的“2016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贵州赛区)暨创客贵州大赛”活动。二是认真组织开展民营经济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按照省人社厅、省民营经济发展局、省工商联的工作安排和职评工作的具体分工,6月,我会组织全市申报农业、工程、工艺美术等专业类140多名非公经济人士到省工商联进行高级职称答辩。

五、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投身光彩事业

今年来,市、区(县)工商联积极开展光彩事业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回报社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共捐赠各类资金近1000多万元。2月11日,我会组织市统计局、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在市工信委的带领下在大兴高新区铜仁狂野助力车制造有限公司、铜仁阳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开展了春节慰问活动,为公司6名困难职工分别送上了一袋大米、一桶食用油及500元慰问金,为两家企业分别送上了两件啤酒、两件白酒和一箱水果。4月12日至14日,省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李汉宇带率全国工商联基础设施商会、天津市贵州商会企业家一行70余人来铜经贸考察。推介会上,全国工商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向铜仁一中捐赠50万元,天津市贵州商会向铜仁市困难警察捐赠50万元,北京成龙慈善基金会分别向铜仁市政协、沿河县沙子镇中学爱心捐赠100万元和50万元,深圳美芝装饰设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向沿河县沙子镇教育中心捐赠20万元,共计捐赠善款270万元。2月12日,碧江区工商联(商会)组织商会会员对坝黄镇坪茶村五保户、残疾人、孤儿等30名贫困户进行了春节前的慰问,共筹集资金1、2余万元及物资等。5月以来,德江县工商联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开展纪念第68个“世纪红十字日”、第7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博爱一日捐”、“健康中国基层行·德江站暨医疗技术扶助与医疗慈善救助”等活动中共捐助物资、善款13余元。思南县工商联为大河坝黑鹅溪村解决村级办公经费5000元、新农村建设资金20000元,组织思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捐助20万元举办了“多彩贵州、魅力思南”中国思南第四届乌江龙舟赛。春节期间,松桃县工商联组织长兴商会会员为长兴镇助学基金捐款24万余元;“六一”儿童节前夕,组织阳光凯沃服装厂向盘信、妙隘、普觉等镇村小学生捐赠校服800多套折合人民币4万多元;孟溪商会为孟溪镇油蓬村小购买价值1、2万元的工具书和课外读物。印江县工商联组织非公人士为我国西藏地震受灾群众捐款近8万;协调火凤凰传媒赞助印江民族中学篮球联赛3000元。上半年,川渝商会捐赠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川渝杯”助学金30万元,解决沿河县乡村办公经费2000元,帮扶万山贫困生捐助善款5000元,赞助万山一村活动经费5000元,赞助社区庆“三·八”活动经费2000元,赞助万山老年活动队经费2000元。湖南商会为坝黄镇高坝田村捐助发展资金5万元。金滩商会捐资20万元为家乡修路,支助铜仁幼师10名贫困大学现金2万元。

六、深入开展县级工商联“五好”建设

今年来,我联紧紧围绕县级工商联“五个好”的创建标准,一是制定了《2016年县级工商联“五好”建设方案》。2016年中共铜仁市委办公室铜党办发[2016]22号文件,将我市县级工商联“五好”建设工作纳入市委常委会2016年工作要点,根据市委文件精神,3月,我会将碧江、玉屏、江口、印江、德江、沿河县工商联列入第二批县级工商联“五好”建设单位上报省工商联。二是以加大投入改善工作条件为抓手,加强县级工商联“五好”建设调研工作。目前,我市在县级工商联“五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党委、政府重视程度及相关部门配合支持工作力度不够;人员编制缺乏、抽调严重;办公场所有待改善。

七、深入开展党建、综治、禁毒帮扶工作

按照市委组织部、综治办、禁毒委关于深入开展党建、综治、禁毒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帮扶计划,并积极开展了帮扶工作。4月16日上午,铜仁市工商联到石阡县五德镇开展综治帮扶工作并与五德镇政府相关领导就综治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座谈,为五德镇政府解决综治工作经费5000元。当日下午,铜仁市工商联在石阡县五德镇李家园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为驻村工作组解决了5000元的办公经费,对村里“独生子女”、“两女结扎、孤寡老人及部分老党员和困难群众进行了走访慰问,共计发放慰问金4000元以及棉被20床。5月15日上午,铜仁市工商联副主席苏学宁在万山区工商联主席刘琰的陪同下,率部分干部职工深入禁毒联系点万山区鱼塘乡开展禁毒帮扶工作。市工商联为鱼塘乡捐助了价值10000余元的100个中华红丝带健康包和各种禁毒宣传资料200余份。

八、加强工商联自身建设,着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1、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精细化管理专项工作,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今年来,我联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精细化管理专项工作为契机,着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一是制定了《铜仁市工商联“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和《铜仁市工商联开展精细化管理专项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措施和内容。二是加强教育。5月27日,铜仁市工商联以专题党课形式,启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王继承作专题党课报告。6月4日下午,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继承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各直属商会秘书长召开了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市第五纪工委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会议精神。三是落实月工作总结安排部署工作机制,建立月工作计划逐条消除制,加强标准管理。四是建立了公车燃油使用、维修保养台账,强化精细化管理。

2、加强基层商会组织建设,加大会员发展力度。上半年,我会与铜仁广东籍民营企业家积极协调组建了广东商会筹备组,拟定月今年9月成立广东商会。指导松桃县工商联成立了甘龙商会,石阡县工商联成立了餐饮(厨师)商会,印江县工商联成立了家居建材行业商会。上半年,全市新增会员687个,截止6月底,全市会员12287个,其中县级会员11222个,企业会员705个,团体会员187个,个人会员11395人。

九、下半年工作打算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和市委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继续开展好民营企业家守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和市委一届七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以继续开展好民营企业家守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用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市思想指导工商联各项工作,促进会员企业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能力,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在加快发展中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中推动发展提速,全面推进工商联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

2、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发展主题,加强调查研究走访和参政议政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共铜仁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启动36项行动的决定》和制约铜仁改革发展稳定及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的相关课题,以召开民营企业纳税服务联席会议、商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商会、异地商会和会员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并形成有针对性、现实性的调研报告和有价值的议案提案,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

3、加强基层商会、异地商会建设,大力发展新会员,做好“五好”县级工商联达标及“双百千”工作。下半年,我会将以成立广东商会、指导福建商会换届工作为重点积极开展商会组织建设。各区县以深入开展县级工商联“五好”建设工作为重点,力争我市碧江、玉屏、江口、印江、沿河、德江县工商联达到“五好”建设标准。要以开展“双百千”工作为契机,加强基层商会、异地商户建设,大力发展新会员,不断壮大工商联及商会队伍。

4、继续对接苏州帮扶对口工作,协助做好招商引资、以商招商工作。充分发挥工商联联系广泛和交流便捷的优势,加强与苏州帮扶对口工作,积极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市直属商会、各区县工商联到江苏、昆山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强与国内发达地区、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工商社团及工商经济界开展互助交流,搭建合作新平台,推动与沿海发达地区和港澳台海外工商界交流合作跃上新台阶。同时,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式,通过召开招商会、推介会、合作恳谈会等形式,开展以会招商,以商招商,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搭建平台。

5、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升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综合素质。积极举办非公经济人士培训班、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参加省工商联举办的“优秀企业家成长计划”培训班学习,定于8月底在大连民族学院举办一期铜仁市非公经济人士代表培训班。进一步加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我市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引导企业在做好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投身光彩事业。要以继续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引导工商联、商会会员加入铜仁市光彩事业促进会,用实际行动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回报社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7、强化工商联工作职责,加强自身建设,做好服务会员工作。认真完成市委市政府、省工商联交办各项工作,努力帮助区县工商联协调解决实际困难。认真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发、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商会功能,全面推进会员之家建设,打造全省典范。

范文四:市工商联工作总结

20XX年,全市工商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七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新形势下工商联的职能作用,牢牢把握“两个健康”工作主题,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以服务大局为重点,以自身建设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提升队伍素质

(一)聚焦“四风”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好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市各级党组织的重大政治任务。工商联党委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贯穿于工商联党委和34个协会商会党支部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严密组织、精心实施,着力在围绕查摆问题抓整改,提高准确性;围绕工作主题抓整改,提高针对性;围绕建章立制抓整改,提高长效性上下功夫,使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根本转变,群众观念进一步增强,使工商联系统全体党员的党性经受了洗礼。

(二)围绕“四信”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在20XX年“三信”教育的基础上,全面部署了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即“四信”)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把活动与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非公人士教育培训、助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等有机结合起来,把促进“两个健康”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邀请省工商联主席南存辉作《理想信念是事业发展的基石和指路明灯》的专题报告。嘉兴市河南商会在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典型发言。通过市、县、协会商会三级联动,实现了活动广覆盖、有创新、见成效。全年共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150多场,宣讲29场,得到省联领导充分肯定。

(三)紧扣“三名”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根据我市“三名”工程建设总要求,突出“名家”培育工程,以企业法人、企业高级管理人士、新生代企业家为主要对象,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邀请省委党校专家作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及浙江大学教授作《当前经济形势分析》演讲。组织45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加第12期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培训教育及47名民营企业高级管理人士参加第5期香港理工大学研习班。围绕市委重点人才工作,着力加强新生代企业家的教育培养,先后赴省社会主义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研修。参加“2016胡润全球禾商财富榜”首发峰会,听取胡润“当下财富走向和快速传承”的专题演讲。参加省新生代联谊会第二期“文化大讲堂”。全年市、县两级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举办各种论坛、培训、讲座、交流活动达到23场,共有1250人次参加。

(四)把握“三自”选树和展示非公人士典型和风采。积极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上自信、发展上自强、守法上自觉,市委办、市府办制定出台了《嘉兴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管理办法》,推荐了浙江蓝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云明为全国第四届优秀建设者,启动了嘉兴市第五届优秀建设者评选。推荐参评第一届浙(禾)商大会创业创新奖、第三届十大民企风云人物、首届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首届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省光彩事业先进、2016首届范蠡企业管理金奖、企业管理优秀企业家、“浙江好人榜”等各类评先评优活动。向“浙商义行天下”电视新闻专栏、新生代浙商访谈节目《财经新周刊?浙商新力量》推荐典型人物和事迹。利用《新禾商》、工商联门户网站加强宣传报道。与嘉报集团等单位开设弘扬新时期禾商精神的“对话禾商”专栏。一年来,市工商联在《中华工商时报》、《浙江工商》、《嘉兴日报》等国家、省、市媒体上宣传报道16篇。

二、以调查研究和参政议政成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积极参政议政。向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提交《关于进一步扶持嘉兴电子商务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引导、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我市中小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服务平台的建议》等集体提案5件,市工商联届别政协委员个人提案19件。其中,《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关于发挥物联网产业资源优势促进嘉兴智慧城市建议》被评为优秀提案。参与市政协有关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课题的调研,并在政协七届十一次常委会上作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建议》大会发言。积极开展日常的参政议政工作,以社情民意的形式反映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职能和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建议2篇。组织界别组开展以企业转型升级、五水共治、循环经济等为主题的小组活动3次。全市工商联及工商联届别委员在各级“两会”上共提交670多件提案。

(二)深入调查研究。按照省、市“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统一部署,编印《助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政策汇编》,结合驻会领导联系县(市、区)、协会商会和常执委企业制度,全年共走访91家市级协会商会,107家工商联常执委企业,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为贯彻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大会精神,与嘉兴海关、市交通运输局、市科协等单位深入嘉兴港区开展“进企解困”专项行动,实地走访20家规上企业、10个重点项目、2个园区,了解到19个有关企业运行、项目推进、园区转型发展中碰到的问题、困难,征求到企业对政府部门的意见建议13条,“四风”方面意见建议2条并跟踪问题办理情况。健全会领导牵头领衔调研制度,《关于嘉兴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状况调查与研究》获2016年度全市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实践与思考》,分别在《浙江工商》、《新嘉兴》、《嘉兴社会科学》上发表,并在嘉兴市党建理论研究会评奖中获得二等奖。《进一步加强异地商会建设,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嘉兴发展》获2016年度全市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做好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桐昆集团、新凤鸣集团、振石集团、鸿翔集团等4家民营企业入围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两个都是”、“两个同样”、“三个平等”,努力营造公平发展环境。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通过走访律师协会、协会商会法律顾问和召开专题座谈会查找“不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条文“,共收集到建议意见8条,得到市人大刘冬生主任的批示肯定。针对民营企业经济纠纷日趋复杂、法律维权意识薄弱等现状,指导协会商会聘请法律顾问,13家市内异地商会实现了法律顾问全覆盖。围绕嘉兴市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总体要求,及时反映企业负担情况,推进阳光减负工作。

三、以服务大局为重点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一)全面开展“百企联百村合力治污水”专项行动。贯彻全市“三干”会议精神,落实“五水共治”的要求,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结合嘉兴实际,制定《“百企联百村合力治污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召开全市工商联系统动员会,以村企结对为主渠道开展活动。深入桐乡市崇福镇、大麻镇走访督查养殖转型和“五水共治”。组织企业家及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赴秀洲区王江泾镇莫家甸村开展助推“五水共治”活动。在市级协会商会工作会议上发出“投身农村治水共建美丽乡村”的倡议。全面动员市级协会商会、基层商会,以组织会员企业积极认领河道(段)、担任“河长”等形式,参与“清三河”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市、县工商联、协会商会和基层商会三级联动,累计捐款总额3、1个亿,结对村达323个,联挂、认领河道2800多条(段),形成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治水攻坚的“联合阵线”。省工商联领导来禾实地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全年在《中华工商时报》、《浙江工商》、《嘉兴日报》、《南湖晚报》等各级新闻媒体累计报道“五水共治”专题信息40多条。

(二)着力推进浙商创业创新回归工作。在20XX、20XX年度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嘉兴发展部门考评一等奖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参与以“幸福回嘉、共筑梦想”为主题的嘉兴市第一届浙(禾)商大会,邀请25名客商参加会议,并举办了以“聚力、协作、共赢、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嘉兴商会发展高端论坛”,邀请了浙江大学教授作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的商会发展演讲;嘉兴市温州商会、嘉兴市湖北商会、嘉兴市江西商会、宁波市嘉兴商会的会长就如何提升商会活力进行探讨;杭州市嘉兴商会等6家市外异地商会被授予“浙商回归投资联络站”。召开南非、杭州、成都、新疆等市外异地商会联谊会。为加快推进和完善市外嘉兴商会建设,全年赴深圳、南京、兰州、郑州等地调研考察,全省首家制定出台了《嘉兴市市外嘉兴商会考核办法》。召开全市工商联系统浙商回归工作推进会,开展浙商公益捐赠项目统计培训。市内异地商会踊跃参与“红船教育关爱活动”,捐资15万元助学新疆沙雅贫困学生。积极跟踪了解浙商创业创新项目开工建设情况。一年来,市领导多次走访工商联和协会商会,充分肯定了工商联系统在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异地商会建设方面的工作成绩。

(三)丰富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载体。上下联动助推民营企业发展。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全哲洙调研我市小微企业科技创新,鼓励企业负责人在发展中坚定信心,着力破解企业资金、人才、市场、管理等问题。省工商联3位副主席先后来嘉兴调研指导民营经济发展。市委副书记胡海峰在工商联六届五次常委会上,鼓励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针对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加强调研学习。首次发布《嘉兴民营经济发展报告》,探究发展策略和路径。召开六届八次、六届九次主席、会长会议,探讨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并实地考察北京总部基地。各类服务载体建设不断巩固和加强。会同市人社局连续7年共同举办助推民企“二次创业”专场人力资源招聘会,145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289个。会同金融机构开展“双服务”活动。组织20名女企业家外出考察。组织企业参加秀洲区人力资源服务交流与对接会。举办民企和侨企对接恳谈会。推动全市“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在海盐联合召开“双爱”活动现场会。

四、以“五好”工商联建设为抓手夯实基层基础

(一)“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实现“满堂红”。召开全市工商联工作会议,传达《浙江省工商联关于“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印发嘉兴市的《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工商联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对照“领导班子好、会员发展好、商会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工作保障好”的建设标准,扎实推进“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工作,并在考评中全部达标,实现了“满堂红”。推进会员队伍建设,会员数由2016年底的15337家发展到16948家,净增1611家,年递增10、5%。执常委数据库得到更新和完善。

(二)加强协会商会的培育和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工商联在经济类协会商会中的业务指导作用。新成立毛纺原辅料、二手车、羊毛衫行业协会,市级经济类行业协会商会达到78家;新成立嘉兴市绍兴商会,市内异地商会达到13家;新成立南京、兰州、郑州市嘉兴商会,市外嘉兴商会达到9家。开展市级协会商会评价工作,加强规范化建设力度。嘉兴市食品工业协会等16家行业协会商会和嘉兴市温州商会等6家商会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开展协会商会“双十佳”会长和秘书长评选表彰活动。贯彻落实市领导联系协会商会制度,做好情况报送工作。召开协会商会会议和市内异地商会会长、行业协会商会秘书长座谈会,交流经验、总结工作。开展协会商会年检初审工作,指导银行业、担保业、再生资源等行业协会商会和嘉兴市福建商会、嘉兴市四川商会、嘉兴市金华商会等异地商会顺利完成换届。组织协会商会参加全市服务业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两化”深度融合大会。“推进商(协)会‘四化’建设”荣获2016年度全省工商联“十大亮点工作”受到表彰等。

(三)促进商会组织的功能发挥。协会商会参与服务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的作用进一步发挥。11家行业协会的行业发展报告得到市领导批示肯定,电子商务、印刷、进出口等行业协会商会在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积极提交提案、建言献策。保险、食品工业、餐饮、银行业等行业协会商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协调解决行业纠纷,促进行业的发展。22家市级行业协会商会结合自身实际,承接了政府相关部门78项行业管理与协调、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市场监管与技术服务等职能。上海市嘉兴商会组织12家会员企业参加“嘉兴现代服务业上海浙商对接会”。宁波市嘉兴商会参与并承办2016嘉兴市浙商回归宁波座谈交流对接会。杭州市嘉兴商会开展嘉兴智富城考察活动。我市协会商会的改革发展受到各级各界关注,全联、省联及其他地市工商联领导先后来禾调研协会商会建设。助推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职能工作在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机制第十二次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五、以从严治党新要求加强自身建设

(一)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制订完善各项学习制度,定期传达省、市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要求机关干部集中学和自学相结合,深入思考,进一步转变作风,加强自身建设。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市行业协会商会党支部负责人,听取省委党校教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三大自信》的专题辅导报告。参加省工商联干部培训。开展全市工商联系统调研报告活动评比表彰活动,24篇调研报告分获一、二、三等奖及鼓励奖。机关全体党员参加“学习好党章、遵守好党章”的辅导学习课和心理学网上辅导课。

(二)加强协会商会党建。工商联党委制订《协会商会党支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方案》。建立工商联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协会商会党支部制度。印发《党建工作手册》,对新《党章》进行辅导讲座。指导食品工业协会党支部等4个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改选,发展预备党员11人,组织22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市直机关培训班。团建工作得到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团工委《激扬青春正能量行业团建展风采》项目受团市委肯定,开展团员青年创业投资沙龙、倡议公益爱心、走进企业团支部等活动。

(三)“双向”交流拓思路。与市委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一起举办工商联历史陈列展,回顾工商联光辉历程。与武汉、青岛、南京、无锡、重庆、宁波、金华、温州、佛山市南海区、吉林市委外埠商会指导委员会等各地工商联及兄弟商会交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建、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异地商会组建、行业协会承接政府职能等工作,借鉴经验谋发展。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刻分析,主要表现在:一是引导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升级的手段和载体还不多;二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内容还不够丰富;三是基层组织的能力建设和作用发挥还需加强;四是有的机关干部职工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还不完全适应新常态下工商联工作的需要。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解决。

范文五:市工商联上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来,市工商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统战部和上级工商联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喜迎十八大、再创新业绩、奋力冲百强”为主题,深入开展“同心进百强,同行促跨越”实践活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重点,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作用,服务发展大局,为推动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为宜都冲刺全国百强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着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人士的综合素质,为宜都冲刺全国百强奠定思想基础。

1、组织开展“树典型、比贡献”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精神,在全市形成学先进、树典型活动,5月份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启动“树典型、比贡献”活动,成立领导小组,下发文件。载止目前,各地初步推荐各类典型20个,待集体研究,对外公示后,适当时候召开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

2、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培训。上半年,共组织开展民营企业代表人士各类培训4次,培训230人。4月1日,组织土老憨、清河集团、楚新搪瓷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宜昌市工商联组织的《道家智慧与企业家修炼》培训学习;4月24日,在红春社区会议室召开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形势报告会,特邀市统计局马和平局长给全市非公经济人士授课,参会200余人;5月4日,带领土老憨生态集团、华阳化工、蓝本科技、碧水蓝天等企业主要负责人到长阳经济开发区考察学习,听取了长阳工商联领导对长阳经济开发区和农产品深加工的介绍,参观了长阳十大名片农产品展厅,参观了一致魔芋、任森农业科技、山野食品等企业;6月13日至18日,市委统战部和市工商联组织32名中小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部分二代接班人赴浙江义乌考察学习,听取了义乌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胡国富《义乌基本情况介绍》,义乌市委党校高级讲师杨雪萍《关于义乌民营企业发展及政府扶持政策》和中国东方巨龙箱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邵宝玲《关于企业成长发展历程和企业家精神》的讲座,考察了国际商贸城、科技创新企业巨龙箱包有限公司、新光集团的企业和谐文化建设、淘源电子商务科技园的电子商务发展情况。通过培训学习,企业家们被“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所感动,增强了企业家们为宜都冲刺全国百强的信心和决心。

3、搭建平台,办好《宜都商会》。为了搭建工商联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部门之间的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宜都商会》主阵地作用,利用特别关注、宜都商界、政策解读、商会建设、谈商论道、商会动态等栏目,向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交流本地经济届人士的先进经验,通过此项工作,《宜都商会》成为商界风采的舞台、经验交流的平台、工作成果的展台。

4、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不断调动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光彩事业调查情况摸底,2016年度,各企业捐款捐物合计272、4万元。

(二)以改进服务为重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1、迎接小微型企业“保生存、谋发展”调研。小微企业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3月3日全国工商联常务副主席孙安民率调研组到我市开展小微型企业“保生存谋发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在省、宜昌市委统战部、工商联领导和市政府主要领导陪同下,参观了万鑫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夜明珠钢球公司、永鑫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发展规划、资金需求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研中,孙安明对我市小微型企业发展予以充分肯定。

2、开展“同心进百强、同行促跨越”活动。围绕“同心进百强、同行促跨越”和“民营企业优质服务年”活动,积极主动开展“进百家民企、促跨越发展”走访调研工作和工商联干部以“联系一家企业、一个商会、一个项目、解决一个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联系服务活动。半年来,我们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企业、问卷调查等方式,共走访调查150家企业。通过走访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招工难和工人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为企业出谋划策,与此同时还与企业负责人共同探索转型发展的途经和办法,协助相关部门为企业解决用电、规划布局等具体问题。通过调研初步形成《宜都市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3、加强部门合作,积极服务企业。上半年,我们加强了与市经信、工商、税务、质量技术监督,人社、金融等职能部门的联系,不断完善服务职能,搭建非公企业服务平台。参与市政协组织开展的“化解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点”调研,为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建言献策。利用宜都《宜都商会》宣传金融单位相关政策,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组织企业参加金融单位银企合作座谈会,通过各种渠道帮助企业融资,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市人社部门开展的“春风行动”招聘活动,解决企业用工问题。与市总工会、市人社局、个私协会联合开展劳动关系三方协商“百日行动”,进一步规范企业劳资关系,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4、加强学习交流,搭建沟通平台。上半年,我们继续保持与浙江萧山商会、重庆湖北商会、四川湖北商会、深圳市南山区商会等友好商会联系,搭建了相互学习沟通平台。

5、积极构建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今年以来,我市会员企业东阳光、华阳化工、清河集团、新丰机电、土老憨等企业利用“春节”、“三八”、“五一”、“五四”等节日,组织全体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企业文化生活,增强企业凝聚力。

6、认真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截止目前新签约、新开工投资2000万元项目一个,完成目标任务50%。

(三)强化自身建设,促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1、认真筹备市工商联(商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一是按照省委、宜昌市委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市工商联(商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确保了换届工作顺利完成。二是组织召开市工商联(商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完成换届工作。2月15日,市工商联(商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宜都大酒店召开,参会200余人,其中正式代表160人,特邀代表40人。市四大家主要领导出席开幕式,宜昌市委统战部、市委主要领导分别作重要讲话。会议认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研究部署和明确了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本次大会是一次团结、民主、鼓励的大会。选举产生了市工商联(商会)第六届领导班子。

2、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一是制定《宜都市工商联“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市工商联党支部进位升级实施方案》、《市工商联“三满意”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市工商联2016年干部理论学习方案》、《市工商联关于开展“双联双促”活动方案》《、市工商联“四城联创”活动方案》;二是按要求开展“分类定级、对标进位”活动;三是按照2016年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调研督导项目认真开展自查、整改工作。

3、认真开展“双联双促”活动。上半年我们紧密结合“双联双促”活动,扎实开展结对共建工作。一是做到主要领导挂帅、党员干部全员参与、专人具体负责工作机制,积极到村共商发展思路,制定了2016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计划。二是帮助村级党组织制定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方案,签订互联协议书。三是深入农户走访,倾听农民的呼声,帮助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问题。“双联双促”活动期间,我们共走访困难党员4户和示范带头户4家,组织一场送科技下乡和一场送戏下乡活动,为200多农户培训农业科技知识,为困难党员送慰问金800元,为村送去帮扶资金3000元和硫基复合肥1吨。

4、加强工商联机关建设。一是坚持学习制度,不断提高干部素质。继续坚持周一集中学习制度,上半年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学习了中发[2016]16号文件和鄂发[2016]9号文件精神,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七届一次党代会、市七届一次、二次人代会精神,学习了党风廉政建设和法律方面的一系列文件精神,通过学习,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我们围绕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和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确定的目标,认真组织干部学习文件,开展讨论,并时刻提醒全体干部要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党旗魂》和《忠诚与背叛》教育片,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完善并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长效机制。三是扎实开展“治庸问责”全力打造“效能宜都”工作,加强机关管理,严格执行“七个严禁”、“五办作风”,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总结回顾,上半年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意识不强,发挥作用不够,服务企业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加以改进。

三、下半年工作初步设想

下半年,市工商联将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不断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为非公经济和非公经济人士服好务。

1、继续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精神,切实增强做好工商联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做好工商联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继续抓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3、继续抓好非公经济人士教育培训,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4、围绕“喜迎十八大、再创新业绩、奋力冲百强”目标,继续开展“进百家民企,促跨越发展”走访调研活动,着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为宜都冲刺全国百强作出积极贡献。

5、进一步做好非公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工作。

6、加强工商联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

7、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2015工商联工作总结
商务商会运行方案设计 第七篇

第1篇:工商联半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本人在组织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同事的配合、帮助下,以及在有关部门(单位)指导(协助)下,通过自己的勤奋与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进步,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功底和业务素质。主要通过学习政治理论,尤其是通过“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学习,进一步使提高了政治觉

悟、思想认识和辨别是非能力;通过学习经济、科技和电脑知识等,提高了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政治上与组织和领导保持一致,遵章守纪、服从全局;思想上自觉保持先进性,勤政廉洁,一心一意搞好服务;工作上认真负责,一丝不苛,积极完成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2、统筹兼顾,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主要包括:

⑴科技工作:申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7项,已批准立项21项,项目验收与成果鉴定7项;申报专利53项,已授权39项;申报并批准某市级民营科技企业5家,申报并批准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申报批准某市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1家;推荐申报某市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全镇累计争取到市级以上财政支助的科技经费近50万元。上述各项均刷新我镇历史记录。

⑵科协工作:建立了我镇第一支科普志愿者队伍,协助上级科协开展了一次科技素养调文秘家园查,实施并完成(验收通过)金桥工程3项,自主开展特色科普宣传每项2次,农函大教育自主办班1期,农民技术职称评定20多人,宣传画廊展出11期,新增科技示范户2家,全镇举办各类培训班65期,受训人数达到2090多人次,发放、张贴宣传资料2万余份,基本完成某市级“原蚕技术协会”筹建准备工作。

⑶企业guǎnlǐ:主要是搞好咨询报务,为企业排忧解难,搞好服务,组织企业老板参加上级举办的讲座(论坛)、参观等话动6次以上。2015年度iso国际贯标认证企业达到10家(其中新认证6家)。

⑷商会工作:主要完善商会guǎnlǐ,履行商会职能,积极发挥会员企业优势,推动光彩事业发展,发展好会员企业,新发展会员企业7家。完成了商会换届的各项会务工作。

⑸劳动力转移培训:全年完成转移培训347人,完成市下计划(240人)的145,其中阳光工程277人,完成市下计划(120人)的231。协助培训机构完成跨省转移培训104人,协助企业招收培训外地工38人。

⑹党支部工作:转出党员10多名,转正2名,发展党员2名,完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任务。并积极做好3家企业的先进性教育的督促指导工作。

⑺其它工作:尽心尽力做好联系片里的工作,协调处理有关问题;协助搞好有关办公事务工作;加班加点做好有关文字材料的起草、上报、传送或下发(全年累积各种材料30多兆);努力做好分管领导及其他领导交办的一些临时性、突击性工作任务,如抗台、防霍乱病等工作。

3、坚持原则,以身作则,当好表率。一是秉公办事,个人不擅作主张,努力分清随意性与灵活性界限,需要请示的请示,该拒绝的拒绝,应解释的解释清楚。二是自觉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三是不怕多做事,不怕做小事,不怕做难事,在点滴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自己,践行“三个代表”要求。

在过去的一年里,虽然尽心尽职做出了成绩,但我清楚自身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工作方法有时不够注意,等等。今后我决心扬长避短,使各方面做得更好。希望领导和同志们对我多多监督指导。

第2篇:工商联上半年工作总结

XX年全市工商联(商会)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全国工商联十大会议精神和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凝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研究能力、办事能力、执行能力,具备与服务民营经济相适应的政策和理念水平,努力达到“两健康、两促进”的职责要求,不断提升了工商联(商会)机关形象。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1、在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全国工商联十大会议精神和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以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xx同志在第xx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都纪文[XX]15号文件精神、《市党员干部廉政节及第九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方案》、宋书记在动员会上的讲话及案例分析等文件材料,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对照市纪委六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和机关效能建设“七个严禁”、“五办作风”以及政府廉政工作暨增强执行力的要求,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相应制定了改进措施。在内部管理上,进一步完善了会务管理、学习、值班、财务、用车等制度,落实了一把手不分管财物的具体措施。目前,网站子站建设正在完善和优化之中,办公地点搬迁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工商联机关工作运转,没有出现违规现象和失误行为。

2、进一步加强与非公经济人士的感情联系,倾听他们对创新商会工作的建议和设想。以感情联系为切入点,强化会员关爱行动。2月份对所有执委进行了春节走访慰问,慰问企业界人士58人。截止6月,共走访企业63人次,收集意见30条;为会员生日派送鲜花30份。

3、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承担以“爱国报国、发展企业、诚信守法、道德自律、公益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责任。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为地震灾区捐赠钱物合计300余万元;会员企业东阳光实业发展公司捐赠230余万元,副会长在公司捐赠10万元的基础上个人再捐赠5万元,工商联退休干部周启良为地震灾区交纳特殊党费1000元。连续六年资助七名学生

就读的实业公司,XX年又到位一中、三中五名高三学生学费1万元,并承诺,考上二本以上每人每年继续资助5000元学费。

4、大力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训工作。上半年组织培训学习五期90余人次,其中到培训30人次、党校集中学习2人次、听华中高管e-mba学员专场报告三场58人次。编发学习辅导资料《商会》6期,分送840余份。

5、四城联创活动,我会作为牵头单位,认真落实了任务段的保洁及牛皮癣的清洗措施。上半年机关干部到联系村调研三次10人次,资助危房改造资金XX元。

6、妥善处理工商联遗留问题。一是XX年开始的原工商经济开发公司职工易礼明的养老上访事件,已顺利解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并于XX年4月办理退休手续。二是原市工商联在枝城三清观13号的平房,进入招投标中心挂牌拍卖。经多次挂牌,无人竟拍,现正按程序降价。

二、XX年下半年主要开展以下活动:

1、围绕工商联工作定位,坚持中央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以“两个平等”为指导,切实突出工商联的经济统战性,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土的健康成长摆在工商联工作的首位。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承担以“爱国报国、发展企业、诚信守法、道德自律、公益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责任。重点探索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问题;二是工商联(商会)如何顺应形势,创新机制,积极履行职能、发挥作用问题。

2、强化经济界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努力构建非公经济人士利益诉求表达和反映的正常渠道和日常机制。

3、本着“成熟一个、组建一个,规范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推进商会基层组织建设,为商会工作创新奠定基础。

4、召开一次执委会,举办二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训学习活动,举办二次专家讲座,完成有关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的专题调研。继续办好《商会》,全年按12期安排,逐步将发送范围扩大到全市所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5、就国务院、市、市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文件贯彻落实情况,向党委、政府提出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宗旨,积极配合zhèng fǔ 部门营造良好投资、创业环境。力争全年新增民营企业100家,个体工商户1000户,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持速健康发展。

第3篇:工商联经济科工作总结

2015年上半年,经济科按照工商联领导的具体工作要求,本着夯实基础,提高素质、加大宣传力度,更好地服务非公企业的宗旨,在主管领导的带领下,认真履行了经济科的工作职责,做到常规工作按部就班,自选工作有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情况作以简要总结、归纳如下:

一、认真履行经济科的职责,即有明确分工,又有团结协作。

根据区委决定,年初,非公工委做为一个机构被转移,工商联领导班子为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非公经济的影响力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发挥工作人员的自身优势,在保留原有四个科室的基础上,工作人员做了适度调整。经济科主管领导及时召开科室人员工作会议,按照经济科工作职责,对质量管理服务、商务交流服务、法律维权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宣传和培训工作等各项工作,责成专人负责,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细化了工作任务。并在此基础上,要求科室工作人员即要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又要有团结协作,确保更好地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常规工作。

二、协助领导和其他科室组织召开九届三次执委会。

1月8日,组织召开第九届三次执委会。市工商联、区委、区政府、区政协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工商联80余名执委及各基层商会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刘建增同志代表第九届三次执委会所做的工作报告。新增补了刘庆元同志为平谷区工商联副主席。我科做好了会议材料的准备、会议的通知、会场的布置及会议的组织等,保证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三、创新工作方式,宣传工作初见成效。

1、举办宣传报道员座谈会。会上,通报了北京市工商联《关于表彰2015年度优秀内报内刊的决定》,并为荣获北京市工商联优秀内报内刊的千喜鹤食品有限公司的《千喜鹤人》;北京渔阳集团的《渔阳人》;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公司的《峪禽人》;北京九鼎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的《九鼎月刊》;裕发集团的《家·裕发》;北京市利源祥集团公司的《利源祥》报等6家企业颁发了荣誉证书。6家企业的通讯报道员介绍了各自开展宣传工作的经验。颁布了会员企业宣传报道工作的规定。

2、为加强与通讯报道员的沟通,与他们能及时、深入、广泛的联系,打破他们收不到《平谷非公经济》专刊的局面,我科建立了qq群。qq群建立后,我们一方面能及时收到企业报送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把《平谷非公经济》专刊出版后及时发给他们。

3、做好《平谷非公经济》专刊的撰稿和编辑发行工作。不仅做到了每月一期,而且增强了报道企业的内容。为提高专刊质量,提高编辑人员的写作水平,我们派人专门到区委办信息科、政府办信息科学习。

4、加大了向区委、区政府上报信息的力度。今年上半年,被两办采用的信息达20多条。

四、成立法律服务中心,为非公企业提供全面法律服务。为规避风险,切实解决企业在法律方面的问题,组织成立了区工商联法律服务中心,聘用时雨律师事务所,为工商联会员企业无偿提供日常法律咨询;接受民营企业的聘请,担任常年法律顾问;接受民营企业委托,在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中担任其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接受民营企业聘请,在刑事案件侦察阶段中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诉、申请取得候审。在刑事案诉阶段作为其辩护或代理人参加诉讼;接受民营企业委托,代理进行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参加调解、仲裁活动和代写诉讼书;为其草拟、审查合同文书和其法律文书,参加各类经营活动谈判。法律服务中心为我区非公企业更好地发展,搭建一了个维权服务平台。

五、深入开展调研,为非公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为了更好地贯彻区委区政府确保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方针,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实体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经营现状,经济科从基础工作入手,采取开座谈会和深入企业走访等形式,就金融危机形势下,对非公企业的影响,以及生产经营情况、目前面临的困难及原因、企业采取的措施、建议等内容做了总结归纳,并撰写调研报告。

六、开展经济服务,指导基层商会开展工作。

一是根据企业要求,经过我们牵线搭桥,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如服务商会的3家企业在我们的引荐下,与福环集团建立了联系,双方在一些项目上已开展了合作。其中一家企业还与企业正在洽谈开发平谷石材市场事宜。

二是根据企业要求,经过我们牵线牵桥,部分企业与部分职能部门建立起了经常性的联系。

三是积极指导商会开展工作。如计算机商会、服务商会,由于建立时间不长,开展工作不太熟悉,我们一方面到基层商会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开展活动,另一方面做他们的后盾,凡是不支持商会工作的理事以上领导,我们坚决予以调整。

七、做好了《北京工业名优产品画册》及《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大典》的推荐、上报工作。

按照北京市发展品牌工业的总体要求,北京市工业促进局会同北京工业经济联合会拟编制《北京工业名优产品画册》,以展示近年来北京工业实施品牌战略、品牌培育和建设的成果,扩大品牌企业及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以进一步塑造北京工业品牌的良好形象,提升北京工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经我们推荐,华东乐器、旺旺集团(

为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展示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弘扬民营企业顽强拼搏、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树立民营企业家的先进典型,国家7部委将联合组织开展出版《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大典》工作。我们已向他们推荐了8家企业。

八、组织企业参加外省市经贸项目推介会。

一是为办好2015年环渤海民营经济论坛暨经贸项目洽谈会,张家口市于4月份在北京首先举办了“张家口市经贸项目推介会”,我们共组织了10余家企业参会。二是组织10家企业,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昆明经贸项目”推介会。

九、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基础性和临时性工作。

如组织企业参加市联组织举办的“新春座谈会”、《历史的回声,时代的见证》暨《与奥运同行》首发式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等会议。完成了2015年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报送工作。市联领导来我区调研做好各项接待工作等等。

第4篇:工商联工作总结

一、加强学习、做好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

今年以来,我会紧紧抓住各级党委、政府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大力扶持的契机,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正确理解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正确领会党的中心工作和经济发展形势。

加强方针政策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及今年以来我省各级政府出台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非公有企业在投融资等方面,享有与其他企业同等待遇;维护公有财产权,保护私有财产权。所有这些,都是第一次写入党的决定,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实现了新飞跃。民营经济生存空间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获得的这些国民待遇,将享有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同时亦将获得更严格的法律保护。

加大我区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培养力度。实践证明,企业家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民营企业家素质培养一直是我会工作重点。今年我会主要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1、年初选派两名区内民营企业家参加全国工商联与挪威商会合作的企业家培训项目。他们是菲兰德商贸有限公司和万博展示设计公司的两位企业家。通过国内(北京)培训、国外(挪威)考察、国内(海南)跟踪回访三个阶段,对企业主开阔视野,提升综合素质有积极帮助。同时也加强了与国外商会和企业间的联系。

2、今年五月份组织部分民营企业家参加昆明市工商联“建设现代新昆明”专题学习。通过市政府领导和昆明市规划局专家的详细讲解,对现代新昆明建设的意义及其中蕴含的商机有了深刻认识。

3、分别组织参加由著名经济学家主讲的“中外名家系列讲座”三场:钟朋荣教授主讲的“企业发展战略”、魏杰教授主讲的“企业创新与核心竞争力”及王建教授主讲的“中国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我区民营企业家20多人次参加了这三次讲座。这类高层次讲座不仅帮助企业准确把握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政策方向,也为企业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提供了清晰思路。

4、十月份召开了2015年工作年会暨培训会议,区政府分管经济工作的陈勇副区长就五华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通报,省工青妇干校副校长刘驰教授就《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与云南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专题讲座,刘教授就当前经济发展及云南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作了精辟分析。其精彩演讲得到与会企业家的热烈反响和认可。

认真做好代表人士推荐工作。政协换届,我会推荐了12位政协委员候选人,他们均是来自我区民营企业的代表人士,其中既有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家,也有传统产业的成功人士,代表层次比上届有明显提高。五华区工商联(商会)会长、昆明新世界餐饮娱乐策划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宪荣当选为五华区政协第六届副主席。他的当选,为我们五华区民营企业的参政议政提供了一条有力的途径,同时也说明各级党委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视。在区政协六届一次全会上提出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根本上转变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观念”等四个提案等均受到好评,显示了非公经济政协委员的综合素质。另外还向有关部门推荐行风评议员一名,政协顾问组成员三名。

随着会员素质不断提高,民营企业越来越得到社会各行业的认可。2015年我会一大批会员企业被各级部门评选为先进单位和个人。其中,昆明晓桦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晓桦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风驰集团、金南亚建材有限公司、志城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恒信屋业有限公司四家企业被评为“五华区十佳私营企业”;隔锅香餐饮有限公司、菲兰德商贸有限公司、顺祥经贸有限公司、云南德昌贸易总公司、新世界饮食娱乐策划管理有限公司五家企业被评为“五华区优秀私营企业”;彭锦芬、吕文琼两位会员被评为五华区“三八”红旗手;刘志军、肖晓东、张宪荣、李践、王昆华、石磊、王建平七位会员被评为“抗非典先进个人”;易佳优力实业有限公司被评为“抗非典先进单位”。

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做好服务工作。

坚持把服务工作放在首位,认真做好为会员、为企业服务的工作,尽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抓好维权服务,解决企业的难题。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随着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企业解决问题不再靠走后门,找关系,而更多是借助于法律手段。但是,在法律尚不健全、企业法制观念还需要加强、人们的规则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的情况下,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今年我会以维权作为服务工作重点,切实帮助企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015年我会维权工作主要是通过法院、媒体等有关部门帮助四家企业解决经济纠纷和知识产权的纠纷问题。

坚持抓好信息服务及会展组织服务工作。积极为会员牵线搭桥是工商联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体现服务水平的主要标志。今年我会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企业参加2015年第四届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旅游商品交易会(因为非典未能如期举办);中、韩贸易洽谈会;欧中友好促进会“工商业联合会国际考察与交流”活动;“第二届四邻国国际文商展销会”;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香港“CEPA中小企业商机博览”;“昆明春天杯”民族风格服装节;昆明捷讯涉外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营销中国?东盟商务巡回考察”等七次会展商务活动。还坚持把每一期《云南工商》、《昆明市政府公告》、《昆明商会》发给执委及三个基层商会会员,让他们及时了解政府相关政策方向、经济发展形势。

其它服务工作。今年10月份组织了五家民营企业参加“非公经济招聘专场交流会”;组织会员参加了中国商业职业经理人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大力宣传工商联组织,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在人民中路胜利广场做广告宣传牌,宣传五华区工商联,内容是:五华区工商联?私营企业的娘家;非典期间与统战部一起走访了餐饮、娱乐等行业的会员企业,及时了解困难,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继续开展“暖心工程”活动,组织40位民营企业家进行体检。

三、做好调研工作,积极参政议政。

今年我会积极配合各级zhèng fǔ 部门制定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先后参加了三次调研:一是针对行业商会,基层商会的建立和规范工作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形成题为《健全基层商会和行业商会运行机制,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报告;二是参加区政协组织的五华区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措施执行情况调研,通过实地走访会员,调查了解,我会向区政协提交了《关于制约五华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因素的调查报告》;三是按照区人大安排,对五华区工商联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云南省个体工商户条例》、《云南省私营企业条例》、《云南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简称“一法三条例”)进行了认真检查,并根据实际工作和条例具体内容提出了3条建议。即:第一、三个条例分别出台于94年、95年和98年,有的条款明显与十六大精神不一致,不适应非公经济的发展。经我会多方征求意见,认为应该废除其中部份条款,如《云南省私营企业条例》中第十七条关于私营企业注册登记时间应该缩短(原来规定是三十日内),第30条中应该把“三乱”改为“四乱”等。这三个条例的修改应与云发(2015)5号文件相一致。第二、建议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在我区纳税而经营地点在区外的私营企业进行调查、登记,及时掌握其经营情况,以便更好地宣传我区政策,扩大服务范围。据我会掌握的情况,目前这些企业由于经营地点在五华区地域以外,许多政策不了解,也未能享受到优惠政策(如:计划生育准生证问题,垃圾清运费等问题)。为了保证这部份企业税收稳定,建议指派相关部门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及时帮助解决问题。第三、积极帮助民营企业培养接班人。目前已有相当一批民营企业面临培养接班人的问题,这批接班人的选择培养直接关系到企业下一步的发展前景,十分关键。作为工商联有责任协助企业在选择和培训接班人等方面做好工作,保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组织民营企业家讨论“五华区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1+10政策在具体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完善这些政策的建议”等三次讨论。通过认真讨论大家认为:区委、区政府针对我区实际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是切实可行且具有可操作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非常有力的推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政策的落实和监督机制需要不断完善,否则政策制定得再好也是形同虚设。

积极参加区委统战部组织的关于开展社区统战工作的调研,并对工商联工作与社区建设如何有机结合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尝试。

四、积极引导、推动光彩事业和诚信活动的开展。

继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活动。今年,我会光彩事业活动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在抗击非典期间,我会民营企业家为市、区抗非典基金捐赠了人民币37。5万元及价值30万元设备,二是向丽江地区中学捐赠衣服1000套,三是按照区委的安排与西站办事处钱局社区开展结对子帮扶活动,张宪荣、张刘英,李筱菊、彭锦芬4位企业家每年出资1600及工商联全体机关干部每年从工资中拿出1600元为社区内5位孤寡老人购买生活必需品,两节前慰问社区内15户困难家庭。此外还建立了社区下岗失业职工档案26份,积极向企业推荐,帮助他们拓宽再就业渠道。四是春节前在市工商联的支持下,慰问了区内80户困难家庭、困难学生,同时此项工作也得到了区计经贸局、区妇联、街道办事处、区台联,区侨联的大力支持。

积极倡导诚信活动,树立五华区民营企业形象。积极响应全国工商联号召,在全体会员中大力开展“诚信云南,从我做起”的系列诚信活动,加大在民营企业中开展诚信活动的力度。今年五月份参加省工商联组织的诚信宣言万人签名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向非公经济人士宣读了“诚信五华宣言”,并向参加活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过往群众发出了500多份宣传单。

【商务商会运行方案设计】

五、加强组织建设,完善规章制度。

2015年我会组织建设工作主要分为基层商会建设、工商联机关自身建设和企业会员档案建设三个方面。

第一、基层商会建设。从2001年西站商会成立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组建了大观商会、莲华商会、北门商会。建立了相应的工作、管理制度。基层商会的建立,加大了对非公企业服务力度,也是增强行业自律的一种机制,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民营企业到五华区来安家落户。

第二,机关自身建设。一是根据工作需要我们招录了国家公务员一人,安置部队退伍战士一人充实到我会,相应改善了机关工作人员少局面。对个人工作分工进行了重新调整,以便更好开展工作。二是完善机关工作制度,在原有基础上补充、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基层商会职责与任务、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廉洁自律若干规定、五华区工商联职能与任务;基层商会换届基本程序;会议与学习制度;工商联会员管理办法;工商联会员会费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制度等十个规章制度;三是完成了五华网站工商联网页的设计、上网工作,同时也建立了网络数据的使用更新制度,以确保我单位网络安全性。四是改善了办公条件,为配合五华区电子政务的开展,配备了相应的自动化办公设备,建立了五华区工商联局域网,提高了办公效率;五是加强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倡导机关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鼓励和支持干部参加各种学习。今年,我会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昆明市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全体干部参加了国家公务员普通话水平测试,还有一人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市妇联、市委党校举办的“昆明市第六期妇女干部培训班”,两位驻会领导都取得了在职研究生的结业证书。同时还鼓励新来的两位同志积极参加各种业余学习。

第三,建立企业会员档案,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了包括基层商会会员在内的会员档案84份。档案内容包括企业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代表身份证、企业简介、企业资质、企业荣誉等内容。此外还建立了民营企业家健康档案。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根据要求与区纪委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员干部中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不断增强干部反腐倡廉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并根据学习情况每人都写学习体会。同时按支部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并写出党风廉政建设总结报区纪委。

七、继续开展对外联络工作,加强与国内外商会组织的联系

今年以来,我们参加了全国工商联举办的商会与政府高级研讨班,在研讨班上与德国总商会商洽了各自在会员企业中进行商务合作的相关事项。同时还与重庆渝中区结为友好商会,订立了友好商会合作协议。此外,还接待了泰国清迈总商会,双方互换了交流资料,建立了联系。接待了来自浙江建德、青海乐都、山东临淄、厦门湖里区等5家商会到五华区交流学习,与他们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八、存在问题

今年我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工作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首先,我会相关制度建设还要及时改进,同时还要加强制度的落实;第二、宣传工作要加强,营销商会、宣传会员,使社会更多了解商会,了解非公有制经济;第三、机关工作人员观念还要不断更新,增强紧迫感。特别是面对即将进行的区划调整,必须要有正确的应对方案,抓住发展时机,尽快调整工作方针。

虽然一年来做了些工作,但离新形势对工商联提出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商联必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调整工作目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为实现把五华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城区的目标而努力。

第5篇:海淀区工商联半年工作总结

2015年上半年,区工商联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委统战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十一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重点,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积极做好团结、服务、引导、教育工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注重政治引导,夯实共同思想基础。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贯穿各项工作的主线,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一是组织会员企业100余人次参加区委统战部组织的践行“北京精神”文化大讲堂主题报告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觉悟。推荐会员赵建国、秦升益以“爱国、创新”为主题在大讲堂上发言,充分展示我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风采。二是向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发出践行“北京精神”、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及学雷锋活动倡议,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弘扬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回报社会;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提高企业文化层次和精神文明工作水平。三是组织召开纪念建党91周年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交流座谈会,交流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经验,实现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双赢。四是组织部分工商联班子成员、执常委及基层分会负责人赴贵州遵义会议旧址、红军山烈士陵园接受革命洗礼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围绕核心区建设,增强参政议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工商联的职能作用。一是组织参加区委区政府协商会、通报会、座谈会及政协理论研究会,就我区重点工作和重要决策提出建议,研究确定政协年度议政会的发言题目。二是充分发挥经济领域人才荟萃的优势,先后组织会员企业参加“1+20”政策研究会、中小微企业融资座谈会等系列会议及其他重要经济政策的协商议政,为我区调整出台“1+10”先行先试政策体系起到了参谋助手作用。三是深入非公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形成的《关于海淀人才公租房政策的意见和建议》、《我区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受到了赵凤桐、隋振江、陈双、孟景伟等区领导高度重视,区房管局还专门听取工商联意见,邀请参与公租房的调研及分配工作。积极协助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市统计局开展系列调研活动,完成工商联组织建设情况、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发展情况等调查摸底工作。四是在陈双主席的带领下,先后走访了新浪、北奥广告等文化创意企业,听取企业对我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政策的意见建议。组织文化企业代表在政协会上发言,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

三、强化服务立会理念,为非公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把服务作为工商联重要抓手,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以服务团结人,以服务凝聚人。一是积极宣传区政府有关政策,通过网站及时将区政府最新经济政策传达到会员企业。二是开展系列培训活动。举办劳动关系法律法规专场培训,帮助会员企业协调劳动合同法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与光大银行北京分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区金融办等单位联合,开展中国企业新领袖成长计划、2015年海淀区促进企业上市、中小企业私募债等系列培训,邀请国内外资深专家授课;组织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活动、内地企业香港上市研讨会、新三版上市研讨会等系列活动,近500人次参加,取得良好效果。三是做好系列评比表彰及推选工作。创新团拜会的内容的形式,对热心工商联事业以及地区分会工作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先后组织30余家企业申报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奖”、市联“十佳标兵”、“十佳优秀单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系列评选活动。上半年共有10余家会员企业获得国家、市级奖励。组织8家企业申报医药发展专项资金。协助统战部完成市工商联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海淀区代表、市工商联执委候选人推选工作。四是先后组织30余家会员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湖北荆门招商引资活及市联组织的非洲商务考察活动,为企业开拓视野走向世界提供支持。五是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支持,联系区气象局,为科源公司业务发展及双方合作提供支持。全力协助会员丁宝明申报全国残疾人创业就业先进个人评选。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帮助,与区检察院反贪局签订协议,支持中小企业开展反渎职侵权活动。组织20余家软件企业参加“中关村知识产权联盟”。充分发挥专家顾问团的作用,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六是做好女会员企业家服务工作,吴双、王锡娟分别获得海淀区第三届“巾帼十杰”、北京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举办三八节女企业家联谊会,成立了妇女委员会。

四、完善组织工作,充实工商联力量。一是加强工商联、商会班子班子建设,增补了2位副主席、2位副会长、2位常委、6名执委,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趋于优化,代表性进一步增强。二是支持基层分会工作创新。积极支持上地分会探寻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其抱团取暖、团购融资活动创新性地实践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精神,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示范性,中央电视台及《新京报》等10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三是加强分会建设。新成立了温泉、八里庄、翠湖科技园、医药行业等4家分会,扩大了工商联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四是组织召开分会工作座谈会,加强与街镇的沟通、交流,不定期协商通报工作,获得各街镇对基层分会工作的支持。

五、进一步做好原工商业者工作。一是积极争取资金,为老工商业者提高困难补助。二是定期走访慰问老工商业、老领导,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问题。三是节假日看望慰问德高望重的老工商业者,为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六、加强和改进机关建设。一是改版会刊,扩大发送范围,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完善机关制度和人员分工。三是加强内部的学习和培训。四是对全年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完成时限,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任务有始有终、有落实反馈跟踪的完善机制。

下半年工作思路

2015年下半年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刚刚闭幕,党的十八大、市工商联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也将召开,届时将有系列新要求、新精神,结合年初工作目标,下半年工作思路如下:

一是做好统筹,合理安排、精心组织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及市工商联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精神。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北京市的最新决策部署上来,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做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二是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继续组织工商联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开展座谈、考察、调研等活动,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了解区情、参政议政提供平台,形成一批高质量、高水平、高转化率的意见建议,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继续加强与区属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注意对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的反馈。按有关规定开好主席会、常委会,做好政协团体提案和大会发言的准备工作。

三是加强会员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时高效宣传区委区政府各项经济政策,切实提高政策的知晓率。继续加强与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证券公司及其他金融结构的合作,组织银企对接活动,与优质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协议,帮助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继续加强与光大银行、人民大学商学院的沟通,做好中国企业新领袖成长计划后续培训工作。充分调动工商联顾问团工作积极性,为非公有制经济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四是加强基层分会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分会吸收一线会员的优势,积极吸收高成长性的新兴企业及“千人计划”、“海聚工程”、“高聚工程”人才加入工商联队伍,壮大工商联力量。制定《基层分会工作指导手册》,探索分会工作激励机制,调动分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分会之间经验交流活动,召开基层分会建设经验座谈会,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积极推动行业开展活动,组织移动互联、餐饮、生物医药等行业开展活动,分享信息,互相支持,共谋发展。

五是继续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学习,深入开展政风行风建设活动,提升满意度,提高为非公企业服务水平。加强制度建设,将工商联各项制度汇编成册,形成遵守制度、规范有序的良好氛围。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贯彻主席会、执常委会议制度,做到重点工作、重大决策集体协商。完善班子年度述职、中心组学习等制度,提高领导班子整体水平。加大对机关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力度,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打造一支组织性、战斗力强,业务全面的队伍。

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方案5篇
商务商会运行方案设计 第八篇

第1篇:精准扶贫交通项目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以科学规划和建设精准扶贫村通组道路,构建完善的公路网络,助力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提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为思路,以精准扶贫村、扶贫户、扶贫人口为工作对象,着力改善精准扶贫村发展条件,破除影响精准扶贫村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提高扶贫村自我发展能力,助推脱贫致富。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循序推进。从全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要的实际出发,坚持与城镇化发展要求相协调,与移民搬迁、特色产业发展及农村物流相结合,有步骤、有重点、有目标地分步实施。

(二)突出重点,提升能力。坚持“雪中送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交通运输精准扶贫能力和水平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进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全县交通运输扶贫攻坚步伐。

(三)合力推进,务求实效。充分发挥各镇、县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放,开展结对帮扶,优化发展环境,形成发展合力,扎实推进交通运输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三、目标任务

从2016年起,大力推进交通运输精准扶贫工作,在全县7个镇69个贫困村用3年时间完成通组水泥公路128.9公里。其中历市镇8个扶贫村,10.8公里;天九镇10个扶贫村,9.7公里;龙塘镇6个扶贫村,10.6公里;鹅公镇15个扶贫村,18.6公里;老城镇6个扶贫村,4.1公里;岿美山镇7个扶贫村,16.4公里;岭北镇17个扶贫村,58.7公里(详见附件《XX县精准扶贫村通组公路建设规划》)。符合通行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客车,基本建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

四、主要措施

1、加强扶贫规划。根据贫困村产业分布特点和交通基础条件,精心编制贫困村农村公路规划、自然村通水泥路规划、农村客运网络化规划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规划,计划用3年时间,提前至2017年全部完成贫困村通组水泥公路,其中2016年组织实施通组水泥公路57.8公里;2016年组织实施通组水泥公路49.3公里;2017年组织实施通组水泥公路21.8公里。

2、加大政策支持。为了及时完成全县7个镇69个贫困村通组水泥公路128.9公里的建设任务,采取“上级补助一部分,挂点单位扶持一部分、社会资金筹措一部分”的办法,积极争取部、省在计划、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倾斜,提高建设补助标准,全力满足交通精准扶贫的需要。对通组水泥路建设按10万元/公里给予补助;客运网络连通工程三级路新建和改建分别按50万元/公里、30万元/公里给予补助;农村公路危桥60米以下中桥按2800元/平方米,县道小桥按2300元/平方米,乡、村道小桥按1800元/平方米给予补助。对于积极性高、筹措资金到位的贫困村优先上报争取项目计划,并及时下拨补助资金,具体通组水泥路实施路段详见附件《XX县精准扶贫村通组公路建设规划》(2016年-2017年)。

3、加强建设监管。全面改善贫困村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条件,加快贫困村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和支持农村小河桥建设,因地制宜地设置标志牌、防护栏、减速带、反光镜等安保配套设施,消除交通安全隐患,让老百姓走上放心路。

4、加快农村公路建管养一体化。以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管养一体化发展,进一步理顺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推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步入规范化轨道,努力为贫困村群众安全快捷出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XX县交通运输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县交通运输局局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办公室。加强与发改委、扶贫和移民办、农工部等部门的联系,合力推进扶贫工作,最大程度发挥交通精准扶贫的合力。

(二)加强舆论引导。整合宣传资源,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手机短信、微信、手机报、宣传画、宣传横幅、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好交通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让每个贫困村、贫困组、贫困户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三)完善考核机制。县交通运输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交通运输精准扶贫工作实行每季度一督查,半年一通报,年终一检查的工作制度,督促指导各镇抓好交通运输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确保交通运输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第2篇:就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XX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县委、县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强化就业服务的政策措施,完善我县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实效,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全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精神,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以强化就业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就业援助为主要工作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扶贫,帮扶贫困对象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为建设物裕风清、和谐幸福新,使我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按照国家扶贫开发的要求,从2016年起,用6年时间,落实各项政策,制定工作措施,对全县6535户15825个扶贫对象,提供就业服务,确保到2020年,所有扶贫劳动力对象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6-2020)》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为全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基础。

三、帮扶政策和措施

(一)完善就业扶贫信息系统

1.建立精准扶贫管理信息系统。以扶贫移民部门对全县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情况为基础,由镇政府组织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摸清贫困户家庭劳动力状况,对未实现就业且有劳动能力及就业愿望的就业扶贫对象,建立就业扶贫帮扶台帐,实行动态化管理。对帮扶就业成功的对象逐个销号,实现就业扶贫对象有进有出,信息真实完整。

2.结合省就业信息系统中“一网五点”工作,完善贫困劳动力信息,为各项精准扶贫就业政策的落实提供信息支撑。

(二)强化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3.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对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的扶贫对象,只要当年获得政府确认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或资格证书即可给予每人一次性600元培训补助,切实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就业技能;对贫困户家庭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职业教育学历培训实行免学费学习,并每年给予1500元资金补助,通过2-3年职业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一门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4.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每年定期选派农技专家为扶贫对象免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5.组织“金蓝领工程”,开展“订单”式培训。依托县职业中专,结合本县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免费技能培训,使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掌握1-2项职业技能。大力实施城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升贫困残疾人就业能力。

6.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对有创业愿望、创业项目的扶贫对象开展免费创业培训。

(三)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7.鼓励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脱贫。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给予免费创业能力培训和创业指导等政策扶持,符合规定条件的给予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扶持,贷款额度最高可达10万元,贷款期限两年,并予全额贴息。

8.鼓励能人创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凡能人创办的带领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按规定给予两年期限小额担保贷款并予全额贴息扶持。贷款额度按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人数、经营项目、还贷能力、信用状况等具体情况确定,其中,带动1名贫困劳动力就业的,贷款额度最高可达20万元;带动2名及以上贫困劳动力就业的,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万元。

9.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对当年新增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占用工总数1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比照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政策,给予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的贷款贴息扶持;对员工总数50人以上(含50人)、当年新增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占用工总数2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比照促进就业基地的政策,给予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的贷款贴息扶持,并按规定享受社保补贴政策。

10.建设创业园(街)辐射带动扶贫。通过创业园、创业一条街等形式,鼓励各类创业人员入园(街)创业,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创业实体,可比照创业孵化基地政策进行扶持。

11.充分发挥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种养项目,经县残联审核、推荐,可申报“阳光助残基地”项目,享受5-1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

(四)深入开展就业援助

12.建立就业援助常态化机制。在县乡两级常态化开展送就业服务、送援助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援助活动,免费为精准扶贫对象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帮助贫困对象不离乡土、在本县企业就近实现就业。

13.奖补园区企业和种养大户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对吸纳或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15人以上,连续就业一年以上并签订劳动合同,贫困人员劳务收入达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业园区企业,经县扶贫领导小组审核,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奖补;对吸纳贫困劳动力5人以上且连续就业一年以上并签订劳动合同,贫困人员劳务收入达到最低工资标准的种养大户,经县扶贫领导小组审核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奖补。

14.做好就业信息的宣传对接。对园区企业缺工岗位进行统计分类,筛选出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工作岗位,由镇政府驻村干部、扶贫工作队队员进村入户将岗位信息送至贫困户家中,帮助符合岗位条件并有意愿到企业就业的贫困家庭劳动力与企业取得联系,促其上岗就业。

15.鼓励就地办厂扶贫。大力引导本地服装纺织、电子、农产品加工等企业在当地的镇、村、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加工点),由镇政府组织当地贫困劳动力进车间务工,为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地就业创造条件。创建就业扶贫车间所涉及的场地租金、水电费,由县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16.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就业扶贫方式。政府每年购买的城市新增的城管、环卫、园林等政府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的农村公路养护、保洁、治安巡逻、森林防护等公益性岗位,优先用于扶持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就业。

17.鼓励社会中介机构介绍贫困劳动力就业。采取奖补方式,鼓励中介服务机构帮助贫困对象实现就业,对符合条件的中介服务机构,每介绍1名贫困家庭成员在县内企业稳定就业一年以上并签订劳动合同,给予200元补贴。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是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通力合作,从根本上解决精准扶贫对象的贫困问题。

(二)加强领导。为扎实有效地发挥就业扶贫功能,推进精准扶贫,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由县人保局、县就业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和移民办、县农粮局、县教体局、县残联、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协调沟通,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县人保局:负责工作组织协调、监督检查。

县就业局:负责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政策补贴,提供贷款扶持服务。

县财政局:负责资金筹措、使用和监督管理。

县扶贫和移民办:负责“雨露计划”工作。

县农粮局:负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工作。

县教体局:负责职业教育学历培训工作。

县残联:负责残疾人就业政策指导、落实。

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提供工业园区就业信息和服务。

(三)广泛宣传。各镇、各职能部门要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大力宣传和引导,让广大群众,尤其是扶贫对象了解就业精准扶贫的政策、内容、要求,使全社会共同形成扶贫帮困的合力。

(四)落实工作。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不定期地召开调度会,通报情况,抓好督促检查,并对具体工作开展指导和协调,确保各项帮扶政策和措施落实到位。

第3篇:规划建设行业扶贫专项方案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引领,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更加注重扶贫开发方式转变,更加注重扶贫对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我县贫困村和贫困户为工作对象,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充分发挥各帮扶单位、规划建设行政部门职能作用,统一组织、周密安排、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开展多形式、多渠道、有特色和富有成效的扶贫工作,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村的发展环境,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主要措施

(一)支持贫困村建设规划及贫困户建房

1、没有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的贫困村,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贫困村建设规划,市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给予奖补5万元,县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给予奖补助3万元,驻村的帮扶单位协助镇人民政府抓好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在资金上给予适当支持。城乡规划建设部门加强贫困村建设规划编制的督促和指导,加大建设指导力度。

2、对居住危旧土坯房的贫困户,鼓励其进行危旧房改造,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农村土坯房改造政策,每户补助1.5万元。规划建设部门加强业务指导,免费提供赣南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通用图集。

(二)支持移民新村建设

帮助镇政府做好移民新村规划选址,协助各镇编制移民新村规划、实施移民新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三)开展贫困人员工匠培训

实施“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统筹阳光工程、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等职业培训资金,联合人社部门免费为贫困家庭人员开展木工、泥工、水电工等实用技术培训,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就业技能,引导施工单位优先选取贫困家庭工匠人员组建的农村基建队伍参与工程建设。

(四)加大贫困村传统村落申报力度,支持贫困村建设和发展旅游业。

大力推进传统村落调查力度,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力量对我县贫困村进行实地调研,对贫困村符合传统村落申报条件的,优先列入申报对象及争取申报成功,由此争取维修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农家乐、休闲农庄等建设。

(五)大力支持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积极向上级部门申报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奖补资金,资金申报成功后应向贫困村建设垃圾收集设施给予奖补资金分配上的倾斜,原则上贫困村每个小组至少建设垃圾收集设施1处,组织垃圾清运车定期清理。

(六)大力支持油茶开发

大力支持我县油茶开发,免费提供种植基地地形现状测绘,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规划建设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全县贫困村规划建设精准扶贫工作,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为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长为副主任。负责我县贫困村规划建设精准扶贫的日常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要切实加大对规划建设行业扶贫开发工作的支持力度,真正把规划建设行业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舆论宣传。要围绕扶贫工作重点,加强规划建设行业扶贫政策宣传、典型宣传,唤起广大规划、建设行业和社会各界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责任感,使各项政策措施深入人心,使规划建设扶贫工作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争取社会理解和支持,凝聚合力,扩大规划建设扶贫的参与面,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三)加大督导检查。要加大对规划建设行业精准扶贫的督导检查力度,督促各帮扶单位求真务实,加大工作落实力度,提高精准扶贫的质量和水平,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第4篇:电子商务扶贫工作方案

为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电子商务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引导和帮助农村贫困户利用电子商务网络脱贫致富,发挥电子商务与扶贫开发的最大效应,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XX赣粤边际旅游休闲目的地、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区的定位,以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以农村贫困群体为重点,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设、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为着力点,以培育发展主体和集聚区为抓手,以推进农副土特产品和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为突破点,促进农村电子商务普及应用,打通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双向流通渠道,推动农村贫困群体通过电子商务及相关产业实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自我发展,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达到减贫脱贫效果。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7年,全县农村电子商务观念日益普及、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电子商务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物流配送、公共服务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取得显著成效;农副土特产品、乡村旅游等传统领域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实现突破式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充分发展,服务链条基本完备,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努力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农村贫困人群脱贫致富。

2.具体目标

(1)支撑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建立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机制,形成一个县级物流中心、一批镇村级仓储配送中心与配送服务网点的格局,实现快递到乡镇,配送到村组。建立电子商务孵化园1个,镇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7个以上,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110个以上,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起基本完整的电子商务服务业链条,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融资、信用、网络基础等支撑体系相对完善。

(2)人才培训成果显著

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继续教育基地,通过各种方式累计培育培养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5000名以上,引进农村电子商务高层次人才20名以上,电子商务带动就业人数1万人以上。

(3)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在特色农副土特产品、乡村旅游等领域电子商务取得重大进展,培育2个以上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每年解决贫困户人口就业20-30人,增加贫困户收益1000-1500元。

三、工作措施

(一)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

1.构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体系

围绕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农村电商综合服务需求,构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体系。依托现有物流规划布局,构建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机制,建立一个XX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中心、一批镇村仓储配送中心与配送服务网点为工业品下乡和农副土特产品进城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形成辐射全县、镇、村的物流配送枢纽。

2.建设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与村级服务站点

依托邮政、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现代流通企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龙头企业、乡镇商贸中心、万村千乡农家店、连锁便利店、专业物流配送企业等现有流通网络资源,大力实施信息化改造,加强县、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改造,完善网购、缴费、电子结算、物流跟踪、商品质量监管、售后等综合服务功能,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服务“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

3.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引导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引导农户成立合作社,开展农业组织化、基地化生产。根据国家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结合电子商务特点,指导农户进行农产品尤其是新活农产品的种养植、生产、加工、包装,加强农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管控。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农产品基地生产全程档案管理制度,推广组织机构代码与商品条码在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做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闭环管理。推进农副土特产品认证工作。实施农副土特产品品牌建设与保护,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对农产品品牌、“三品一标”认证、农业标准化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项目给予奖励或补助,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创建的投入。

(二)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应用领域

扩大电子商务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网络中的应用,实现线上与线下交易的融合。

1.推动农副土特产品电子商务

全面推广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作,推进农产品网上购销常态化对接。依托XX县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区和供港供深基地资源优势,建设区域性绿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基地。鼓励贫困人群结合自身在生猪、脐橙、油茶、茶叶、客家特产、野生香菇、山竹笋等农副土特产品优势,发展电子商务。推进农副土特产品的标准化、商品化。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农业组织化、基地化生产,加强产品种植、加工、包装等环节的标准化质量管控,研发、生产适合网络销售的农副土特产品。鼓励电商企业根据互联网市场需求特点,改进特色农副土特产品的设计与包装,推进产品全程追溯,提高产品辨识度和品牌附加值,实施原产地品牌建设与保护。

2.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

深入推进布衣山谷、九曲旅游度假村、神仙寺、云台山、虎形围屋、岿美山等众多景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XX瑞狮”等特色旅游资源及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应用电子商务,加强旅游产品的策划创意和内容建设。加快“智慧旅游”建设,通过整合旅游消费信息资源、推进旅游景区WIFI覆盖、普及二维码导览等措施,提升旅游消费体验。与商贸流通、快递服务、生活服务企业合作,提高线上和线下各项服务的协同能力,带动XX客家铃(花)帽、钨制工艺品等农产品、民族民俗工艺品等特色产品销售和餐饮、娱乐服务的消费,促进旅游综合效益的持续增长。

3.引导农村电子商务消费

支持邮政“农村e邮”等电商企业开展面向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网络及渠道建设,促进农民电子商务消费。依托镇、村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开展宣传、培训、网购、缴费、订票、电子结算、取送货等服务,增强农民电子商务消费意识、拉动农村内需、推动农民电子商务消费增长。鼓励供销社、商贸中心、便利店、农家店等更新发展理念,运用电子商务拓展业务,依托本地化服务优势开展生鲜产品、日常消费品和本地生活服务类商品网络零售,实现网上下单、即时送货或就近提货的新模式。

(三)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培训

加快形成由政府、协会、企业、培训机构、职业院所等各方参与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加快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和培训基地建设,夯实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础,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发展和促进现代流通体系建立的继续教育体系。整合电子商务企业、各类培训机构、协会等资源,发挥电子商务园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与服务站点等作用,针对农村贫困人群开展系统化、多层次、针对性强的系列培训。

(四)培育一批扶贫创客群体

积极探索扶贫事业新机制、新路径,整合各项扶贫政策资源,从免费培训、扶贫贴息、小额信贷、信息服务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帮助贫困群体、残疾人从事电子商务,优先安置贫困户到电商产业园落户创业,为他们创造便利的创业条件。建立和完善电商人才培养、引进和奖励机制,吸引更多的电商高级管理人才、高端运营人才、核心技术人才到农村就业创业。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常务副组长,县政府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商务局,县商务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各镇要落实1-2名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助理员,负责收集生产、生活资料需求信息,做好信息收集、上报和购销对接服务。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电子商务扶贫工作会议,研究电子商务扶贫模式,解决电子商务扶贫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各级干部的宣传、教育、培训,提升干部开展电子商务扶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加大对我县发展电子商务工作的宣传推介力度,增强企业在XX投资和应用电子商务的信心。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作用,举办形式多样的座谈会、电商俱乐部、电商讲座等活动,营造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电子商务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

3.加大政策配套和支持力度。研究制定促进通信、金融与农村流通信息化、电子商务互相支持、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适应农村流通信息化、电子商务发展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县政府将出台扶持办法,落实政策扶持资金,采取专项补助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村电商扶贫示范企业及项目的扶持。

4.加强农村电子商务行业监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引导电子商务规范有序发展。发挥公安、市场监管、税务、商务等部门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监管职能,促进网络交易主体守法经营,大力打击网络售假和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完善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将电子商务扶贫工作纳入考核体系,作为考核目标,以销售业绩为主进行量化考核。定期考核评价各镇电子商务建设和应用情况,及时报送进展情况和年度工作总结,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促进电子商务扶贫工作健康发展。

第5篇:精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支撑,积极探索金融扶贫的有效路径,在建立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基础上,以小额信用贷款为载体,通过适当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信用度好的农村贫困人口开展免担保小额信用贷款,充分发挥扶贫资金撬动信贷资金的杠杆作用,提高金融机构积极性,提高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覆盖率,降低贫困农户融资成本,融合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和精准扶贫,有效帮助贫困户更好更快实现增产创收、脱贫致富目标。

二、工作原则

(一)产业扶持原则。坚持以农业产业发展为引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辐射带动作用,围绕油茶、毛竹、蔬菜种植和牛、羊、家禽养殖等产业,重点鼓励、扶持油茶产业发展。

(二)贫困户优先原则。对有融资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优先贷款、利率优惠,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投入效益。

(三)小额信用贷款优先原则。对信用度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免担保、免抵押小额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不超过1万元,期限为3年。贷款发放以贫困户受益为前提条件,与增加贫困户收入、解决贫困户发展问题紧密结合,主要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瓶颈”问题。

(四)自愿公平原则。开展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工作要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由贫困户自行决定是否申请贷款。并由县农村信用社按照商业原则参与扶贫贷款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三、承贷主体

XX县农村信用社为承贷主体,参与小额信用贷款支持精准扶贫工作。

四、贷款对象

按照贫困户受益的原则,小额信用贷款重点扶持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由县精准办和县农信社认定。借款人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发展农业项目和生产能力。遵纪守法、信誉良好,信用观念强,并参与信用等级评定,资信状况良好。符合信用社规定的其它贷款条件。

五、贷款用途

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只能用于农业生产经营项目,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不得用作非农业生产性项目,也不得转借给他人使用等。

六、贷款额度及期限

考虑到贫困农户的特殊性,信用贷款最高授信额度不超过1万元,授信期限3年,授信期限内循环使用。

七、贷款流程

(一)确定贫困农户信用等级。县精准办向县农信社提供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名单;县农信社根据小额信用贷款相关规定,进行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并报人民银行XX支行备案。

(二)发放贷款。根据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要求,贫困户小额信用贷款由县精准办从扶贫建档立卡名单中审核推荐;县农信社根据县扶贫办推荐意见,按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对贫困农户申请的信用贷款在推荐额度内自主审核、优先放贷,借款人承贷承还,县农信社按人民银行要求建立台账。

八、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和激励机制

(一)资金来源。按照《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市发〔2016〕1号)和《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定发〔2016〕6号)等精神,县财政在年度预算内安排扶贫信贷风险补偿金,对扶贫信贷实行分账核算,进行风险补偿。

(二)资金管理。由县精准办向县政府申请批准后,开立专项扶贫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金专户,用于核算担保资金的余额、利息收入、损失补偿等;贷款风险补偿金由县财政局、县扶贫办进行管理、运作,实行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动用、挪用扶贫小额信用贷款风险金。贷款风险金利息收入由县农信社在结息后自动存入贷款风险金专户。

(三)补偿条件和补偿标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按照“风险共担、损失补偿”的原则,由贷款风险补偿金和县农信社共同承担贷款本金风险及损失。借款人在贷款期限内,如果出现连续90天未缴交利息,经多次催收,借款人仍不履行缴息义务的,县农信社有权提前收回贷款或依法维权。同时,启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由贷款风险补偿金预先全额垫交借款人结欠利息,待收到借款人缴交的利息后,再将款项存回贷款风险补偿金账户,如果借款人在贷款期满未还清贷款本息时,由县农信社向借款人发送贷款催收通知书,县精准办要积极配合追偿贷款。60天后,如所追偿款不足以清偿贷款本息,县农信社向县精准办发送《代偿通知书》,县精准办核查确认后,从风险补偿金中予以代偿。

(四)损失追偿。贷款损失补偿后,县精准办须协助县农信社向借款人继续追偿贷款本息。追回逾期贷款总额低于实际风险补偿金总额的,按风险补偿金、县农信社自有资金所承担代偿比例清偿;追回逾期贷款总额超过实际风险补偿金总额,代偿资金不足以清偿借款本息的,先清偿县农信社全额承担的代偿部分,再按风险补偿金、县农信社自有资金所承担代偿比例清偿。

九、组织领导和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我县精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工作顺利开展,县政府成立以县分管领导为组长,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金融局负责人为副组长,县审计局、人民银行XX支行、县农信社等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金融局,由县金融局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职责分工。县金融局、县扶贫办、县审计局、县财政局、人民银行XX支行、县农信社是精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工作的组织、参与部门,各单位职责如下:

1.县金融局:负责对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协调、指导、监督等。

2.县扶贫办:负责贫困户认定,协助金融局做好对贫困户受扶持等情况监测、阶段总结及检查等工作。

3.县审计局:负责风险补偿金使用过程的监管,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行为。

4.人民银行XX支行:引导县农信社做好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推动小额扶贫贷款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健康发展;会同扶贫部门监督、规范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程序,使符合贷款条件的扶贫对象得到贷款支持,维护扶贫对象的利益,防止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流向非扶持对象。

5.县农信社:主要负责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的承办,积极实施“阳光信贷工程”,建立贫困户经济信息档案,逐笔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加大信贷资金向贫困户、贫困镇村倾斜,加强网点建设,增加自动柜员机、自助服务终端等布设。

(三)强化考核督查。将精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项目纳入全县扶贫资金项目检查范围,重点考核贷款资金到户率、贷款发放率、贷款回收率、贷款损失等主要指标,对扶持贫困户户数、户均增收情况等实行绩效评估。

(四)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县金融局与人民银行XX支行、县农村信用社要建立信息沟通及反馈机制,共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突出问题。要明晰扶持的范围,按规定条件和对象发放贷款;要加强对贷款扶持项目的指导帮助,严格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促进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2016市政府工作方案
商务商会运行方案设计 第九篇

南通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一】

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17号)和省政府《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苏政发〔2016〕175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贯彻“安全、清洁、健康”方针,坚持水域陆域、城镇乡村、地表地下统筹,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综合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工作,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着力推进全市水污染防治,切实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南通而奋斗。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污染严重水体基本消除,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地下水资源超采和污染得到有效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主要指标:到2020年,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71.4%。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8%。消除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得到消除。地下水、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到2030年,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5%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

一、实施产业绿色转型,深化工业污染防治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淘汰落后产能。结合水质改善及转型升级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和江苏省落后产能淘汰要求。根据我市实际,制定实施行业范围更广、要求更严的地方性分年度的落后产能淘汰方案。鼓励企业主动提高标准,淘汰低端低效产能。对未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和核准除减排治污、生态保护类新(改、扩)建项目。(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等参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或管委会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取缔“十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重点开展小型化工、印染、造纸、电镀、农药等“十小”行业取缔整治工作,制定取缔项目清单。2016年底前全面依法取缔到位。(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发改委等参与)

严格环境准入。根据流域水质目标、主体功能区划、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要求,分区域、分流域研究并组织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严格执行《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化工产业环保准入指导意见的通知》及《南通市化学品生产负面清单与控制对策(第一期试行)》(通政发〔2016〕10号)。提高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准入门槛。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按要求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并选择部分行业的新建项目在同行业内替代。沿江地区严格限制新建中重度化工项目,淮河流域限制发展高耗水型产业,沿海地区严格控制新建医药、农药、染料中间体项目。(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建设局、水利局、海渔局等参与)

建立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到2020年,完成市、县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现状评价,加快监测评价体系建设。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要制定并实施水污染物削减实施方案,加快调整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市水利局、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海渔局、建设局等参与)

(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严格生态红线保护。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重要湿地等涉水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加快长江、通榆河、通吕运河、通启运河等生态廊道构建。(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国土局、建设局、水利局、农委、海渔局等参与)

加强规划蓝线管理。在城市规划区内保留足够的水域面积。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水域,实行水域占补平衡,确保水域面积不减。(市水利局牵头,市建设局、规划局、发改委、国土局、农委等参与)

强化沿海岸线管控。开展海岸线利用现状调查,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海洋功能区划布局产业类型,强化沿海岸线及沿海港口岸线用途管制。(市沿海办、发改委、海渔局牵头,市港口局、国土局、水利局、农委等参与)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土地开发利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留足河道、水库和滨海地带的管理和保护范围,非法挤占的要限期退出,保证生物栖息地、鱼类洄游通道、重要湿地等生态空间。(市国土局牵头,市发改委、建设局、规划局、水利局、农委、海渔局、环保局等参与)

构建优江拓海江海联动新格局。把主体功能区、生态红线、城市规划蓝线作为产业布局的前置条件,重点行业的建设项目严格依据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评估结果,合理确定发展布局。沿江“腾笼换凤”与沿海“筑巢引凤”相结合,按照“沿江、沿海、沿上海、沿通道、沿重要节点”的五沿布局,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市发改委、经信委牵头,市沿海办、国土局、环保局、建设局、水利局、港口局、海渔局等参与)

加快城区污染企业搬迁改造。2016年,全面排查市区及各县(市、区)城市建成区现有化工、印染、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原料药等污染较重企业,制定企业改造退出方案和清单。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污染较重企业改造退出任务。(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建设局等参与)

(三)开展重点区域、领域、行业水污染治理

强化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开展各类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设施排查,全面推行园区内企业废水和水污染物纳管总量双轨控制,重点行业企业废水实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一企一管”,区内企业废水必须经预处理达到要求后,方可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完善区内污水收集配套管网,开展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2016年底前,集聚区全部完成废水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安装,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深化化工园区整治,园区内企业不能达到接管要求的一律依法限期治理,化工园区及区内企业全部建成自动监测监控预警系统。全面开展电镀集中区摸底调查,明确淘汰企业、项目、工艺(设备)清单和限期治理计划。加强工业污泥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工业污泥得到安全处置。对集聚区污水处理厂、重点行业废水处理设施产生污泥危险废物属性不明的,开展危险特性鉴别工作。(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科技局、商务局等参与)

整治“十大”重点行业。按照“调高调优调轻调绿”思路,以企业清洁化、循环化改造为抓手,深入推进传统重点行业转型升级。2016年组织开展印染、化工、电镀、制革、农药等“十大”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建立清洁生产企业清单和清洁化改造项目清单,全面推进清洁化改造,2016年底前,清洁化改造项目全部完成。(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等参与)

加强船舶污染控制。按照有关规定,确定超年限船舶淘汰清单,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商用、渔业船舶。2018年和2021年新投入使用的沿海和内河船舶必须执行新的排放标准,其他船舶于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造,经改造仍不能达标的,限期淘汰。航行于我市水域的国际航线船舶,要实施压载水交接或安装压载水灭活处理系统。规范船舶修造和拆解行为,严格行业准入,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船舶修造和拆解单位按要求配备防污染设施设备,禁止冲滩拆解。(市交通局、南通海事局牵头,市经信委、商务局、环保局、海渔局、质监局等参与)

增强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能力。开展沿江沿海及主要内河的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船舶修造厂废水治理与废弃物处理设施基本情况调查,编制实施港口码头和装卸站污染防治方案。港口、码头建设配套的污水存储、垃圾接收暂存设施,完善区域污水管网、垃圾转运服务体系,提高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等接收处置能力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港口、码头、装卸站应配置事故应急设备和器材,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活动污染水环境的应急计划。2016年年底前,65家船舶修造厂污染防治设施达到建设要求。2016年和2020年年底前,沿江沿海和主要内河港口完成污染防治设施改造。(市港口局、交通局、南通海事局牵头,市建设局、环保局、经信委、水利局、海渔局、商务局等参与)

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

(四)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市区、县城镇的污水处理,加快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到2019年,市区、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8%,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到2020年,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万吨/日以上。(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环保局等参与)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2016年底前,市区、县城集中处理设施基本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鼓励建制镇集中处理设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在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区域,鼓励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进一步深度处理试点,尾水排放达到特别排放限值或地表水质量IV-V类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增加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环保局等参与)

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建立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实施建设、统一组织运营、统一政府监管“四统一”的建制镇污水处理工作模式,加快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整合进程。2016年底前,完成市级城镇污水处理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基础信息体系、考核评估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市建设局牵头,市环保局等参与)

(五)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设施建设

推进城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加快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全面开展城镇建成区污水收集和处理现状排查,制定管网改造计划,优先推动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污水截流、纳管,难以进行改造的,应采取截流、调蓄和治理等措施。城镇新区必须全部规划、建设雨污分流管网,积极推进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城镇排水与污水收集管网的日常养护工作,提高养护技术装备水平,强化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规范排水行为。到2020年,市及各县(市、区)城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市新增污水管网长度820公里。(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规划局等参与)

加强污泥处理处置。遵循“区域统筹、合理布局”原则,按照“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要求,进一步完善区域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或永久性处理处置设施。全面开展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污泥的产量、泥质、运输和处理处置现状排查,取缔非法污泥堆放点;编制污泥综合利用或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与改造计划。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现有污泥处理设施达标改造;2020年底前,各县(市、区)实现永久性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全覆盖,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严格执行污泥转运“联单制”,污泥运输车船安装GPS,强化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监管。(市建设局牵头,市环保局、发改委、经信委、农委等参与)

大力推进尾水再生利用。加快建设和完善市区和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设施,到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规划局、财政局、城管局、环保局等参与)

(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科学编制实施方案。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5号)和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建城函〔2016〕275号)要求,科学编制《南通市海绵城市实施方案》,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财政局等参与)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按照“系统治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统筹建设”原则,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城市排水防涝能力综合提升、径流污染有效削减、雨水资源高效利用,构建健康的城市水生态系统。新建城区硬化地面,可渗透面积要达到40%以上。既有建成区要结合旧城改造、易淹易涝片区整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逐步实施。组织开展海绵城市省级以上试点示范工作,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区、海绵型公园和绿地、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小城镇、村庄等示范建设。(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财政局、环保局等参与)

三、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农村环境

(七)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优化养殖业布局。按照“种养结合、以地定畜”的要求,科学规划布局畜禽养殖,合理确定养殖区域、总量、畜种和规模,以充足的消纳土地将处理后的畜禽废弃物就近综合利用。强化畜禽养殖分区管理,针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清水通道维护区等生态红线区域,以及各重点流域、重点水体和重点控制断面,各县(市)和通州区人民政府要划定禁养限养区,报上一级相关部门备案,并对社会公开。全面开展养殖业调查,摸清家底,明确规模化养殖场清单,列出禁养区需关闭搬迁的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清单,2016年底前完成禁养区内养殖场(小区)及养殖专业户关闭或搬迁。(市农委、环保局牵头,市委农办、市发改委等参与)

加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非禁养区内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设施。散养区域推广海安等地的经验,实施畜禽粪污收集、贮存、处理与利用体系,提升工厂化堆肥处理规模,推广高效液态有机肥生产技术。新建养殖场应采取生物、工程、农业等措施利用畜禽粪便。有条件地区积极推进畜禽粪便沼气发电并网工作。自2016年起,新(改、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到2016年、2020年,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治理率分别达到60%、90%。(市农委、环保局牵头,市委农办、市发改委等参与)

(八)防治水产养殖污染

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深入实施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对禁养区和限养区严格依法依规管理,在宜养殖区科学确定养殖地点、品种和模式,大力推广生态渔业、增殖渔业、循环渔业等。发展海洋牧场,鼓励有条件的渔业企业拓展离岸养殖、浅海养殖和深水网箱养殖。(市海渔局牵头,市农委、水利局等参与)

强化水产养殖业污染管控。积极推广人工配合饲料,逐步减少冰鲜杂鱼饲料使用。鼓励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和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推广低毒、低残留药物的使用,严格养殖投入品管理,依法规范、限制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品,并开展专项整治。2016年,各地要制定本地区百亩连片标准化池塘改造方案,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尾水净化区,推广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技术,有效控制水产养殖业污染。(市海渔局牵头,市环保局、农委等参与)

加强渔业资源和水生生态养护。严格控制捕捞船网及马力总量,逐步减少渔民、渔船数量,降低捕捞强度,严厉打击“绝户网”。严格执行长江禁渔期和海洋伏休制度,健全禁渔期渔民生活保障制度。深入实施人工增殖放流和海洋人工鱼礁投放工程,缓解渔业资源衰退趋势。(市海渔局牵头,市水利局等参与)

(九)控制种植业污染

调整种植业结构。根据区域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土壤特性,围绕“稳粮调油压豆棉”的思路,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在地下水易受污染的区域优先种植需肥需药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推广农艺节水保墒技术,实施保护性耕作。在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总体规划时,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要求,并在实施建设中加以落实。(市农委、农发局牵头,市国土局、水利局等参与)

控制种植业面源污染。根据《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案》,编制我市实施方案。全面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建立连片绿色农业污染控制区,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规模化发展,从源头控制种植业污染。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和机具,推进化肥使用减量化;加大有机肥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和农民种植技术培训,鼓励农民积造施用农家肥、购买和使用商品有机肥,逐步增加农田有机肥使用量,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时机施肥。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研究地方农膜使用标准,制定农膜使用和回收的优惠政策,推广使用高标准农膜,开展残留农膜回收试点。敏感区域和大中型灌区要利用现有沟、渠、塘等,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格栅和透水坝,建设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地表径流集蓄池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到2019年,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氮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60%以上。(市农委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局、水利局、质监局等参与)【商务商会运行方案设计】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统筹规划、集散结合、自主实施、政府帮扶、以奖促治”原则,以县(市、区)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实施农村清洁、水系沟通、河塘清淤、岸坡整治、生态修复等工程,协同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及提升工程和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各地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及分年度计划。统筹城乡、区域生活污水治理,编制县级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合理选择就近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就地建设小型设施相对集中处理以及分散处理等治理模式。优先推进通榆河清水通道等重点区域农村污水处理。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开展农村河塘疏浚和水美乡村建设。到2020年,村镇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达到85%以上,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95%,行政村村部所在地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90%以上。(市水利局、建设局牵头,市委农办、市环保局、农委、卫计委、规划局、城管局等参与,其中: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整治试点由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参与)

四、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

(十)合理利用水资源

控制用水总量。按照《南通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通政办发〔2016〕6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事项的通知》(通政办发〔2016〕8号)要求,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覆盖全市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许可。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建立用水单位重点监控名录。新(改、扩)建项目用水指标要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节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时投运。到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46亿立方米以内。(市水利局牵头,市建设局、发改委、经信委、农委等参与)

加强再生水利用。以市区和县城镇为重点,建设、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要优先使用再生水。开展建筑中水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扶持中水技术设备研发生产企业,探索建立建筑中水应用管理制度。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和利用。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钢铁、火电、化工、制浆造纸、印染等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市水利局、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交通局、环保局等参与,其中: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和利用由交通局负责)

(十一)提高用水效率

建立用水效率评估体系。实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指标等用水效率评估体系,明确各地、各领域、行业节水目标任务,将完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将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到 2020年,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要求,全市所有县(市、区)建成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市水利局牵头,市建设局、统计局、发改委、经信委、农委等参与)

抓好工业节水。实施国家鼓励和淘汰的用水技术、工艺、设备、产品目录及高耗水行业取用水定额标准,开展节水诊断、水平衡测试、用水效率评估,严格用水定额管理。鼓励电力、钢铁、纺织印染、造纸、石化、化工、制革、食品发酵等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在沿海前沿地区电力、化工、石化等行业,推行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循环冷却等工业用水。到2020年,高耗水行业达到先进定额标准,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0%。(市经信委、水利局牵头,市发改委、建设局、海渔局、质监局等参与)

加强城镇节水。实施差别化水价、超计划加价收费,加大重点户监督力度。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设备。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限期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器具。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对使用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持续控制在10%以内。规划用地面积二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同步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力争2016年,创建成国家节水型城市。(市水利局、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物价局、经信委、质监局等参与)

发展农业节水。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推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农作物节水抗旱技术。到2020年,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全市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达到6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市水利局牵头,市发改委、农委、农发局等参与)

(十二)科学保护水资源

完善水资源保护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从严核定河流水域纳污能力,并加强考核与评价。(市水利局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等参与)

科学确定生态流量(水位)。2016年底前,在市域北部区域的淮河流域,制定生态流量(水位)控制试点方案,分期分批确定河流生态流量(水位),作为流域水量调度的重要参考。(市水利局牵头,市环保局参与)

加强水量调度管理。制定基于生态流量保障的水量调度方案,采取区域联合调度、引排结合、生态补水等措施,发挥水利工程在改善水质中的作用,维持内河基本生态用水需求,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市水利局牵头,市环保局参与)

五、健全环境管理制度,探索新型管理模式

(十三)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健全总量管理体系。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完善污染物统计监测体系,将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移动源等各类污染源纳入调查统计范围。按照省级统一部署,适时将总氮、重金属等对水环境质量有突出影响的污染物纳入流域、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体系。试点实施总氮总量控制。各地按照区域、流域总量控制目标,结合水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兼顾技术经济水平,统筹确定控制单元内排污单位的总量控制额度。(市环保局牵头,市建设局、农委、发改委、经信委、水利局等参与)

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按照《南通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通政办发〔2016〕117号),全面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对水质超标的控制单元,排污单位不得作为受让方与所在控制单元以外的排污单位进行交易。(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物价局、公管办等参与)

(十四)完善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

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在环保大检查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核定的基础上,全面核发排污许可证,2016年底前完成。(市环保局负责)

加强许可证管理。按照国家、省排污许可证发放管理工作的要求,建立排污许可证台帐管理体系,对排污单位排放种类、浓度、总量、排放去向等排污许可证载明事项进行汇总,按管理权限向社会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禁止无证排污或超证排污。强化海上排污监管,研究海上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市环保局牵头,市海渔局等参与)

(十五)严格环境风险控制

强化环境风险源头管理。按照省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纺织印染等行业的环境风险评估和布局方面的指导意见,全面调查沿江沿河沿海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等基本状况,以排放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生产使用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的污染源为重点,建立重点风险源清单,逐步开展重点风险源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估。2016年年底前,对水源地、环保敏感目标构成威胁的风险源要编制完成风险源转移、搬迁年度计划方案。到2020年,完成方案中全部高风险企业或仓储设施的转移、搬迁任务。(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安监局、卫计委等参与)

防范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根据国家、省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对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进行严格限制,并逐步淘汰替代。加强化学品生产、储运过程风险监管,落实重点环境管理类的化工有毒污染物排放、转移登记制度。建立水陆危险废物运输联合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向水体倾倒、抛洒危险废物的违法行为。(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交通局、南通海事局、安监局、公安局等参与)

严格控制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污染。按照省统一部署,2016年底前,完成环境激素类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调查,监控评估水源地、农产品种植区及水产品集中养殖区风险,实施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淘汰、限制、替代等措施。(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卫计委、农委、海渔局等参与)

稳妥处置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完善水污染事故处置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主体,明确预警预报与响应程序、应急处置及保障措施等内容,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市环保局牵头,市建设局、水利局、南通海事局、交通局、公安局、卫计委、安监局、农委等参与)

(十六)探索环境管理新机制

逐步形成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能力。2016年,谋划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与技术支撑队伍,强化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队伍的能力建设。2016年,建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的评估机构、人员、鉴定评估程序等制度规范。2020年底前,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能力。(市环保局牵头,市司法局、海渔局、法制办等参与)

建立环境责任追究制度。探索建立全面和严格的环境污染责任赔偿制度,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须排除危害,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害给予赔偿,为环境修复提供资金保障,涉嫌刑事犯罪的交公安部门立案查处。逐步建立船舶污染事故损害赔偿机制。(市环保局牵头,市公安局、交通局、南通海事局、海渔局等参与)

推行水生态功能分区管理。依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等研究成果,在长江、淮河流域开展水生态功能区划管理研究,逐步建立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管理体系,实现水生态监控、水生态健康评估、水质基准标准转化等三大技术支撑的新型水环境管理模式。(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等参与)

六、持续推进“亮剑行动”,依法加强环境监管

(十七)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依法推进全面达标排放。结合2016年开展的环境保护大检查,各县(市、区)应及时公布相关情况和违法案件查处信息,结果向市政府报告。所有排污单位必须依法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对达标企业应采取措施确保稳定达标;对超标、超总量企业予以“黄牌”警示,一律依法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一律依法停业、关闭。自2016年起,定期公布环保“黄牌、红牌”企业名单,实施动态管理。每年组织开展排污单位达标排放情况抽查,结果向社会发布。(市环保局负责)

完善环境监督执法机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健全重大案件会商督办、信息共享、常设联络员等制度,完善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报等规定,积极支持、配合环境案件审判工作。对环境法律法规执行、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后监督,挂牌督办严重污染环境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环境违法案件。不断完善环保督政体系,加强对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环保工作的监督。(市环保局牵头,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法制办等参与)

严惩环境违法行为。综合运用挂牌督办、区域限批、按日计罚、限产停产、查封扣押、行政拘留、司法介入等手段,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领域越权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违法行为。各级人民政府应于2016年年底前完成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清理整改工作。重点打击私设暗管或利用渗井、渗坑倾倒含有毒有害污染物废水、含病原体污水,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对造成生态损害的责任者严格落实赔偿制度。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负有连带责任的环境服务第三方机构,应予以追责。(市环保局牵头,市公安局、建设局、海渔局等参与)

深化环保“亮剑行动”。本着“统筹治水、科学治水、绿色治水”的思路,持续推进并不断深化水污染防治,在化工、医药、印染、钢丝绳、涉重等行业,通过“人防”与“技防”等手段,严厉打击超标排放、稀释排放、私设暗管、非法倾倒等环境违法行为,并依法综合运用处罚、停电、停产治理、关闭、强制执行、责任追究、降低环境信用等级、取消政策扶持、实行挂牌督办、媒体公开曝光等“十个一律”的从严措施,有效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市环保局牵头,市公安局、交通局、水利局、安监局、法制办、工商局、农委等参与)

(十八)提升环境监测监控水平

加强水环境监测预警。按照江苏省行政单元全类型水环境代表点位体系及评估考核办法,优化全市地表水、地下水、近岸海域、饮用水源地、城市水体等监测网络,增补跨界河流、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水环境监测点位,提升水环境监测网络的整体功能。健全自动监测系统,在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入海河流等重点断面新建水质自动监测站。加强水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持久性污染物、水生生物等的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大应急监测和快速监测能力投入,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支撑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能力。(市环保局牵头,市建设局、水利局、海渔局、国土局等参与)

强化废水污染源监测监控。完善全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国控、省控、市控废水污染源全部纳入市级监控平台,实现市、县(市、区)监控数据双向传输及交换。积极推进特征污染物自动监控技术研究,重点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逐步安装含特征污染物的自动监测监控系统,达到实时监控、及时预警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控进出水主要污染物浓度及水量,并联网至住建、环保监控平台。(市环保局牵头,市建设局、海渔局等参与)

(十九)增强环境监管能力

实施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按照《南通市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通办发〔2016〕96)要求,建立市、县(市)区(含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通科技产业园区、通州湾示范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社区)及其他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集中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4+1” 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市环保局牵头,市编办等参与)

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强环境监察、环境应急、海监执法、渔政执法等专业技术培训,加强乡镇(街道)环保监管能力建设,配备与职责任务相适应的人员。2016年底前,完成全市所有环境监察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所有环境监察机构要配备使用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推进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县级及以上的监察机构装备达标率应根据环保部确定的比例要求逐年提高。加快海监执法、渔政执法能力建设。(市环保局牵头,市编办、人社局、海渔局等参与)。

推行环境监管稽查。建立对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环境监管执法职责情况的稽查制度。每年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监管执法工作进行稽查,稽查情况通报当地人民政府。(市环保局负责)

七、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提高科学治水水平

(二十)推广示范适用技术。

加快技术成果推广应用。重点推广饮用水净化、节水、水污染治理及循环利用、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再生水安全回用、水生态修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适用技术。(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局、建设局、水利局、农委、卫计委等参与)

推动技术成果共享与转化。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水处理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开展产学研,示范推广控源减排和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市科技局牵头,市经信委、环保局等参与)

(二十一)攻关研发前瞻技术

整合科技资源。通过相关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加快研发重点行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低成本高标准处理、海水淡化、工业高盐废水脱盐及盐泥处置、饮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处理、地下水污染修复、危险化学品事故和水上溢油应急处置等技术。探索开展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新型污染物风险评价、水环境损害评估等研究。加强水生态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环境监控预警、水处理工艺技术装备等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局、建设局、水利局、南通海事局、农委、卫计委等参与)

强化科技对水环境管理支撑作用。跟踪国内外水处理技术发展动态,围绕水处理关键技术需求,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水生态功能监测、特征污染物自动监测技术、跨区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排污许可证管理等研究。(市科技局牵头,市环保局等参与)

(二十二)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严格落实国家关于环保市场准入、经营行为的规定,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完善环保工程设计、建设、运营等领域招投标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推进先进适用的节水、治污、修复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发展。(市发改委、经信委牵头,市科技局、财政局、环保局等参与)

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明确监管部门、排污企业和环保服务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完善风险分担、履约保障等机制。鼓励发展包括系统设计、成套设备、工程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的环保服务总承包模式。规范环境治理第三方服务的管理,从资格准入条件、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理顺各方职责,以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园区为重点,强化融资及服务功能,探索第三方治理服务新机制。支持鼓励互联网技术与环保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环保电商等新业态。(市发改委、环保局牵头,市科技局、财政局、经信委、建设局等参与)

八、完善经济政策,建立长效市场化机制

(二十三)合理确定水资源价格

积极推行差别水价。2016年底前,实施城市居民阶梯水价政策,并在具备条件的建制镇积极推进实施。2020年底前,全面实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引导全社会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市物价局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建设局、水利局等参与)

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按照省要求,合理制定农业用水价格,探索实行分类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和两部制水价,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适时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结构性调整工作。调整水利工程供水分类,研究制定新增用水分类的定价原则,逐步提高非农业用水价格。(市物价局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农委等参与)

(二十四)完善涉水税费政策。

严格执行差别化水资源费征收政策。充分发挥价格政策的引导作用,建立健全水资源费差别化征收体系,对地表水水资源费、地下水超采地区和非超采地区水资源费实施差别化征收政策。对易于造成水资源浪费的行业执行较高的征收标准,形成倒逼高水耗产能退出的机制。(市物价局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建设局、国土局等参与)

完善污水处理费政策。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处理收费体系,合理调整污水处理费标准,收费标准满足支付污水收集、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运行成本及合理收益的需要。力争2016年6月底前,全面开征建制镇污水处理费和自备水源用户污水处理费。按照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等级严格落实差别水价政策,对评为“红色”、“黑色”等级的企业按照规定标准加收污水处理费。(市物价局、财政局牵头,市发改委、建设局、环保局、水利局等参与)

完善排污收费政策。2016年起,按照省定标准,提高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污费征收标准;推进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按自动监控数据核定排污费。(市物价局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建设局、环保局、经信委等参与)

依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依法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规定的国内企业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大型环保设备,必需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海关、质监局、环保局等参与)

(二十五)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推动设立融资担保基金,推进环保设备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推广股权、项目收益权、特许经营权、排污权等质押融资担保,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采取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授予开发经营权益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加大水环境保护投入。(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市发改委、财政局牵头,市经信委、环保局、建设局、银监局等参与)

增加政府资金投入。研究采取专项转移支付等方式,实施“以奖代补”、“以奖促治”。各级人民政府应逐步加大对水污染防治项目的财政投入力度,统筹有关资金,重点支持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河道整治、饮用水安全保障、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应急清污、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等项目和工作。对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与运行经费、环境执法工作经费等分级予以必要保障。(市财政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环保局、农委、建设局、海渔局等参与)

建立水污染防治投资统计制度。建立基于政府、企业和社会等主体的科学实用的统计方法,确保地方各级财政、企业和社会水污染防治投入之和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提高。(市统计局牵头,市财政局、环保局等参与)

(二十六)完善激励机制

健全节水环保“领跑者”制度。在行业主管部门对水、电等资源类产品制定企业消耗定额基础上,建立健全节水环保“领跑者”制度,鼓励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工业集聚区用水效率、排污强度等达到更高标准,支持开展清洁生产、节约用水和污染治理等示范。(市水利局、发改委牵头,市经信委、财政局、环保局、建设局等参与)

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积极发挥金融机构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重点加大对循环经济、污水处理、水资源节约、水生态环境保护、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的金融支持,畅通融资渠道。加强环保部门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的联动,进一步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根据企业环境信用等级予以相应的鼓励、警示或惩戒,对节水环保产品和环境友好产品生产企业给予信贷倾斜,严格限制环境违法企业贷款。对节能减排显著地区的企业和项目,可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和区(流)域限批的企业,从严控制授信。(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牵头,市发改委〈金融办〉、银监局、经信委、环保局、水利局等参与)

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推进涉重金属、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运输等企业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鼓励其他排污企业参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范和污染事故理赔机制。发挥保险机制的风险防范和社会保障功能,对参保企业贷款授信、申报污染防治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逐步扩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面。(市环保局、保险行业协会牵头,市经信委、银监局等参与)

(二十七)深化跨界水环境补偿

完善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根据流域治理及考核断面水质目标要求,不断完善全市水环境区域补偿断面设置,建立覆盖全市主要流域(河流)的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市财政局、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等参与)

深化补偿断面水质改善研究。各地要从控制单元的角度,研究、分析补偿断面所在水体污染的主观因素,积极治理单元内纳污单位污染,合理调配水资源,不断改善出境补偿断面水质。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开展辖区内水环境区域补偿。(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水利局等参与)

九、深入推进流域治理,全力保障水环境安全

(二十八)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实施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确保饮用水安全。市县两级政府相关部门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2016年起,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向社会公开。(市环保局、建设局、卫计委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等参与)

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定期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深入实施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全面清理保护区内的违法设施和排污口,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管控。(市环保局牵头,市建设局、水利局、港口局、安监局、南通海事局、交通局等参与)

深化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按照“水量保证、水质达标、应急保障”的要求,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及应急备用水源达标建设。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市水利局牵头,市建设局、环保局、卫计委等参与)

统筹推进城乡区域供水安全工程。加快区域供水设施建设,限期取消、归并小水厂,加强县以上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全面推进现有水厂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改造,新建水厂一律达到深度处理要求。到2020年,市县基本实现“双源供水”和自来水厂深度处理两个“全覆盖”。(市建设局、水利局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环保局、卫计委等参与)

(二十九)深化重点流域治理

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重点围绕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重点流域,科学编制《南通市“十三五”水污染防治规划》。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主线,实施污染物浓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加大流域治理力度,到2020年,长江干流南通段水质保持优良,主要入江支流消除劣Ⅴ类水体。(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建设局、海渔局等参与)

加强良好水体保护。加强长江南通段和通榆河南通段等清水通道保护,强化水体的修养生息,实施水源涵养、生态清淤、湿地建设、河岸带生态阻隔等综合措施,严禁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保护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确保水体水质和生态服务功能不降低。(市环保局牵头,发改委、水利局、财政局等参与)

(三十)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严格涉海工程管理。认真执行围填海管制计划,严格围填海管理和监督。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区及预留区、重点河口区域、重要滨海湿地区域、特殊保护海岛及重要渔业海域禁止实施围填海,生态脆弱敏感区、自净能力差的海域严格控制围填海。加强海岸线调查,撤出非法挤占海岸线的产业,恢复自然岸线。将自然海岸线保护纳入沿海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到2020年,全市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市海渔局牵头,沿海办、发改委、经信委、建设局、环保局、交通局、农委等参与)

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按照《南通市“十三五”水污染防治规划》,落实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的各项措施,坚持陆海统筹,以控制陆源污染物为重点,强化源头防控,协同治理近岸海域污染。加强沿海化工园区、入海河流、河口等水环境综合治理。研究建立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探索入海河流的河海断面交接制度。规范入海排污口设置,开展入海排污口调查,2016年底前清理非法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入海河流消除劣Ⅴ类水体。(市环保局、海渔局牵头,发改委、经信委、建设局、交通局、农委等参与)

强化海洋生态保护。加强海门牡蛎礁、如东小洋口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与管理,开展牡蛎礁等特殊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修复。加大滨海湿地、河口等生态系统,以及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重要渔业水域的保护力度。加强吕四渔场等重点海域生态修复。(市海渔局、环保局牵头,沿海办、农委等参与)

(三十一)加强地下水保护

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落实《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案》,在海门市的海门城区、三厂、常乐等乡镇共计136.9平方公里,实施地下水禁采;在如东县的掘港及马塘、岔河、洋口、丰利等乡镇,海门市除三阳、海永外的大部分地区,启东市的汇龙、吕四、北新等乡镇,通州区的东社镇、二甲镇,通州湾的三余镇等地2095.8平方公里,实施地下水限采。坚持分级分区管理、用水总量与水位双控原则,凡地下水超采区涉及到的乡镇,全部按超采区进行管理。严格控制深层承压水开采,地热水、矿泉水开发应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和采矿许可。依法规范机井建设管理,全面推进未经批准或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机井的整治工作,在对37口专用监测井进行改建的基础上,永久填埋366口和封存备用245口水井,年减少地下水取水量2900万立方米。2016年6月底前,海门禁采区地下水禁采任务基本完成。2020年底前,力争使超采区全面达到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红线控制要求。(市水利局牵头,国土局、发改委、建设局等参与)

防治地下水污染。石化生产存贮销售企业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加快加油站地下油罐污染防治设施改造,2016、2016年底前,分别完成18、343共计361个加油站1200个油罐防渗池建设或更新为双层罐改造。在部分工业退出土地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市环保局、商务局牵头,水利局、国土局、建设局、产控集团等参与)

(三十二)全面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排查,建立县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档案,制定整治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完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向社会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采取截污、清淤、活水、保洁、生态修复等措施,系统治理黑臭水体,实现水面无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口、水体无异味。市区、县城的建成区于2020年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定期通报各地黑臭水体治理进展,各地每半年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市建设局、水利局牵头,环保局、农委等参与)

(三十三)开展水生态修复工程

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强湿地保护和建设,抢救性保护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滨海潮间带等自然湿地。对退化湿地以及勺嘴鹬、黑嘴鸥等国家重点保护或珍稀濒危动物栖息湿地,开展生态修复治理,提升湿地生态质量。逐步扩大退耕还湿、退渔还湿范围,扩大湿地面积,提高湿地自身生态调节和环境承载力。加强沿海滩涂湿地保护及城市湿地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市农委牵头,环保局、海渔局、沿海办、水利局等参与)

加大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对水生野生动植物类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力度。开展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和重要水产种质资源的就地和迁地保护,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2016年底前,制定实施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市环保局牵头,海渔局、农委、水利局、建设局参与)

(三十四)强化环境质量目标管理

推行控制单元精细化管理。以行政区划和水功能区边界,综合考虑国控、省控和市控断面,逐一分析全市6条主要入海河流和5条主要内河基本情况,将省级划分我市的5个控制单元进行细化,根据控制单元水质现状及控制目标,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2020年,各控制单元断面水质达到目标要求。(市环保局牵头,发改委、经信委、建设局、水利局、农委、海渔局等参与)

实施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现状水质为劣Ⅴ类、Ⅴ类或其他需要改善的国家、省、市考核断面,各级人民政府应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制定实施达标方案,并于2016年6月底前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自2016年起,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向社会公布断面达标治理进展和水质改善情况。加强对跨行政区的交界断面达标整治方案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水质不达标的区域实施挂牌督办,必要时采取区域限批等措施。“十三五”期间,优于Ⅲ类断面比例逐年提高,劣Ⅴ类断面逐年减少直至消除。(市环保局牵头,水利局、发改委等参与)

十、落实各方责任,加强组织实施

(三十五)明确地方党委政府治污责任

强化地方党委政府治污责任。各县(市、区)要切实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应按照国家和省部署要求,迅速制定本辖区工作方案,报市政府备案。工作方案应明确污染治理目标、重点任务、资金政策保障和监管措施。(市环保局牵头,发改委、财政局、建设局、水利局等参与)

逐年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十三五”期间,严格按照国家、省总体要求,逐年制定年度水污染防治计划,确定年度目标、治理项目及责任分工,并向社会公开。(市环保局牵头,发改委、财政局、建设局、水利局等参与)

(三十六)建立水污染防治工作机制

建立全市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召集成立由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各有关部门组成的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各成员单位定期会商,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协调推进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等工作。市环保局要加强统一指导、协调和监督,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工作进展。(市环保局牵头,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建设局、水利局、农委、海渔局等参与)

积极参与跨区域的联动协作机制。根据上级安排,积极参与长三角、沿江、沿海等地区之间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加强市际间的互动合作。(市环保局牵头,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科技局、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国土局、农委、海渔局、南通海事局等参与)

(三十七)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

各类排污单位要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按照排污许可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开展自行监测或者委托第三方监测,落实治污减排、环境风险防范等责任。国有企业、上市企业要带头落实,向社会公开环境承诺。鼓励园区内工业企业建立环保自律机制,相互监督治污成效,共同承担治污责任。(市环保局牵头,国资委、经信委参与)

(三十八)严格目标任务考核

构建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市各有关部门签订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每年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由市政府向社会公布,并送交干部主管部门,按照《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中办发〔2016〕30号)、《江苏省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环保工作实绩考核暂行办法》(苏组通〔2016〕5号)等规定,将考核和评估结果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市环保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参与)

将考核结果作为水污染防治相关资金分配的参考依据。(市财政局、发改委牵头,环保局参与)

完善追究责任制度。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要求,对未通过年度考核的,约谈县(市、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予以督促。对有关地区和企业实施建设项目环评限批,取消或不予推荐相关环境保护荣誉。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未能有效应对水环境污染事件的,以及干预、伪造数据和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导致水环境质量恶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要记录在案,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已经离任的或退休的也要终身追究责任。(市环保局牵头,监察局等参与)

(三十九)强化公众参与和监督

依法公开水环境状况信息。定期发布环境质量公报、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定期公布县(市、区)水环境质量排名,各县(市、区)在当地主要媒体及时发布水环境质量状况。建立重点排污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制度,切实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国控重点排污单位应在省级环保部门网站依法公开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环保部门要定期公布对重点排污单位监督性监测结果。(市环保局牵头,水利局、国土局、海渔局等参与)

研究发布工业集聚区环境友好指数、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地区环境友好指数等信息。(市环保局牵头,发改委、经信委等参与)

加强社会监督。支持环保社会组织、志愿者开展水环境保护公益活动,邀请其全程参与重要环保执法行动和重大水污染事件调查。健全举报制度,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作用。限期办理群众举报投诉的环境问题,一经查实,可给予举报人奖励。通过公开听证、网络征集等形式,充分听取公众对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公开曝光环境违法典型案件,积极推行环境公益诉讼。(市环保局牵头,民政局、法院等参与)

(四十)构建全民行动格局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制定水污染防治宣传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分年度组织实施。深入开展新闻报道,详细解读水污染防治措施内容,跟踪报道工作成效。把水资源节约、水环境保护和水情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公众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客观规律的认识。依托各中小学及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广泛开展节水教育、水土保持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排污单位提供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政策培训和咨询,引导自觉履行社会环保责任。(市环保局牵头,市委宣传部、教育局、水利局、建设局、卫计委等参与)

构建全民行动格局。倡导文明、节约、绿色、健康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开展环保社区、学校、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推动节约用水,鼓励购买使用节水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节水洁水,人人有责”的行为准则,共同改善水环境质量。(市环保局牵头,市委宣传部、教育局、建设局、水利局等参与)

“十三五”是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阶段,也是“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南通”的关键阶段。水污染防治任务繁重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要本着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按照“地方履行属地责任、部门强化行业管理”要求,明确责任主体,各司其职,突出重点,系统治理,以硬措施完成硬任务,以硬决心兑现硬承诺,确保全市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目标如期实现。

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顺利完成市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10.17亿元,增长10.0%;来源于佛山市财政收入1486.70亿元,增长17.8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7.88亿元,增长14.01%;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40元,增长10.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503元,增长11.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5;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7.86%。。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提升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逐季抬升。“三驾马车”实现稳定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83.65亿元,增长1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4.10亿元,增长12.1%;进出口总额639.4亿美元,增长4.7%,其中,出口425.3亿美元,增长5.9%。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效。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0:61.9:36.1。以“两化”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搭建“中国在线制造”公共云服务平台,实施“百企携万家登云”计划,全市累计有106家龙头企业、1万多家中小企业上线运行。佛山荣获“中国十大智慧城市”称号。以产业链招商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引进北汽福田、中国南车、三全食品等一批大项目。一汽大众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带动45家汽配企业进驻,二期正式签约,投资超150亿元。以节能减排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新增省级清洁生产企业39家,预计万元GDP能耗下降4.2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下达任务。三水区工业园成为国家级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实施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行动计划,第三产业发展有新突破。欧司朗亚太总部、毕马威大中华区后援中心、慧聪中国家电电子商务产业园、苏宁电子商务运营基地、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华南新加坡城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落户。我市成为省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6个。

民营经济发展提速。出台推动民营企业跨越发展的政策措施,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分别推出“醒狮计划”、“北斗星计划”和“顺德18条”,三水区实施产业培优工程,高明区建立“企业服务卡”制度。45家骨干企业制定了做大做强计划,9家企业实现产值超百亿元,其中碧桂园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

产业载体集聚效应凸显。中德工业服务区发展总体规划通过省政府审议,定位为“广东工业服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引进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VJP知识产权事务所、F+U教育集团等一批德国工业服务机构。佛山国家高新区核心区与狮山镇实现“园镇融合”,加快打造狮山汽车产业城,做大做强光电、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去年全省高新区考核跃升至第3名。广东金融高新区获批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累计引进148个项目,总投资超过393亿元。顺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南方智谷、广东工业设计城、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欧洲工业园、海尔(三水)创新产业园等建设加快,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二、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创造能力提升

创新环境得到优化。全市财政投入科技创新资金超过20亿元。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企事业单位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444项,同比增长14%,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6家。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实施。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5个,总数达118个;集体商标1件,总数达16件;有效发明专利4537件,增长19.4%;11个项目获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禅城区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

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院校合作不断深化,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370个、成果转化项目240个,实现产业化项目120个,带动产值40多亿元。西安交大广东研究院、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佛山中科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7个重点创新平台加快发展,佛山火炬创新创业园、南海瀚天科技城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开展顺利,选取铝型材、陶瓷、家电、3D打印、工业机器人领域进行全球技术招标。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初见成效。新增省级、市级创新团队15个,吸引国家“千人计划”人选6名来佛山投资创业。

金融创新成绩显著。金融创新“九个一”工程[1]顺利推进。建成佛山民间金融街,吸引金融、中介机构近50家进驻;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注册企业已达242家,融资意向60亿元;新增5家银行机构、21家小额贷款公司、45支股权投资基金。深交所企业上市路演中心进驻南海,天交所广东运营中心落户顺德。设立产业金融引导基金,在全省率先出台小额贷款公司分类管理办法和监管实施细则。美的集团和佛山总商会分别牵头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申请。中国集成金融集团、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分别登陆香港、上海主板市场,美的集团实现A股整体上市,我市上市企业总数达39家。

三、大力推进城市升级,城市形象品质进一步提升

城市升级亮点纷呈。《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20年)》通过部、省联审,佛山城市中轴线规划通过国际竞赛确定实施方案。中心城区建设和改造提速。禅城老城区中山公园敞开绿化空间,与汾江河景观融为一体,季华路快速化改造及沿线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禅西新城绿岛湖都市产业区、佛山市外国语(国际)学校等项目动工建设,智慧新城启动区全面建成。佛山新城中德工业服务平台等CBD九大项目加快建设,公共文化综合体主体竣工。千灯湖片区金融公园、灯湖广场等建设顺利,金融高新区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实施狮山环境配套提升工程,博爱湖、南海中央公园、南海市民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顺德新城路(绿)网建设取得进展,43个重点项目完成10个,东拓步伐持续加快,大良、容桂中心区域明显优化。西江新城明湖艺术公园、君御温德姆至尊酒店初步建成,体育中心、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封顶,成为新城开发的新亮点。三水新城市政道路建设、北江新区拆旧建新同步推进,北江体育休闲公园基本完成。城市升级由点到面成效初显。涌现出佛山新城滨河区、季华商务带、千灯湖片区、西樵听音湖片区、德胜河南岸滨水区、西江新城核心启动区等一批片区景观,以及江湾立交、广珠西线顺德站出入口、顺峰山公园东入口、高明大道海天立交、三水健力宝立交等一批节点景观,佛开、广梧等高速沿线及北江沿线建设生态景观林带126.4公里。中心城区沿街景观综合整治和道路“五位一体”[2]改造同步展开,禅城区松风路,南海区佛平路(军桥—桂澜路段)、博爱路(佛山一环—虹岭路段),顺德区伦教羊大路、新成路、北滘林头村道路,三水区广海大道成为改造样板。北滘等镇(街)绽放小城魅力。“三旧”改造助推城市升级,岭南天地二期对外开放,佛山国际家居博览城开业,伦教霞石村整体改造成效显现。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贵(南)广、佛肇城际佛山段征拆工作基本完成。佛山西站、广佛环线动工建设,广佛江珠轻轨开展前期工作,广佛线二期完成工程总投资的15.71%,地铁2号线TOD[3]招标完成,南海区新型公交系统试验段动工建设。广明高速西延线建成通车,广明高速陈村至西樵段工程一期、肇花高速三水段完成投资过半,汾江路南延线、魁奇路东延线佛山段、顺德环城快速干线等一批重点路桥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龙湾大桥主线和油金大桥扩建工程建成通车。东平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基本完工。国家重点项目500KV“西电东送”换顺线工程及东坡输变电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佛山南部、北部电网得到加强。

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出台最严格环境保护考核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整治工业锅炉、VOCS[4]企业,推广粤IV车用汽油,启动黄标车抓拍系统,设立黑烟车检测点,实施奖励政策提前淘汰黄标车,更新黄标公交车695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水口水道、西南涌、芦苞涌等广佛跨界重点河流治理,汾江河告别劣V类水质;启动42条重点内河涌“一河一策”整治,丰收涌、谢边涌等治理成效初显。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4间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各区污泥处置设施基本建成。开展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21个镇(街)成为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顺德区杏坛镇逢简村获评全国最美乡村。推进造林绿化工作,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新建和改造孝德湖公园、海逸社区公园、兆祥公园等一批生态公园。

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城市管理考评实现常态化。深入开展乱摆卖、乱搭建、建设工地不文明施工等城市“乱象”整治行动,重点区域和路段“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稳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工作,“五个五”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5]顺利完成,“一区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垃圾设施全面建成,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4%。通过“管限引建”[6]推进交通治堵工作,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局部缓解。城市公交线路持续优化,禅城、南海、顺德三区公交对接加快,新增公交线路29条、公交站场13个、公共自行车4000辆、公共停车位7369个,中心城区公交分担率从前年的22.04%提高至23.7%。

《规划纲要》实施进入新阶段。“四年大发展”考核位居珠三角第4名,“九年大跨越”[7]工作启动。广佛同城化取得新进展,番顺公路五沙大桥扩建新桥建成通车,珠江大桥放射线接广佛新干线开展招标,西二环乐平互通立交开工建设。广佛肇经济圈建设推进顺利。佛港澳合作进一步深化。佛山新一轮对口帮扶云浮工作正式启动,建立两市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对口帮扶指挥部,两市进入携手合作快车道。

四、积极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

传统文化保护开发不断加强。古椰贝丘遗址、顺德糖厂和清晖园获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仁寿寺改造提升进展顺利,祖庙古建筑修复工程、梁园扩建工程设计方案完成。传统文化“走出去”取得良好成效,佛山陶艺文化系列活动在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佛山粤剧、武术、醒狮赴国外展演均受好评。

市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南海区、顺德区博物馆新馆建成使用,佛山市图书馆新馆、佛山大剧院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村(居)全民健身工程和“五个有”[8]标准社区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成功举办2016年秋色欢乐节、佛山龙舟文化节和佛山美食节。“寻梦佛山”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文化艺术夏令营荣获第十六届全国“群星奖”。“魅力佛山”艺术惠民工程顺利实施,“梦想舞台”成为市民展示艺术才华的圆梦平台。

市民文明素质稳步提高。以“微文明·微志愿”活动品牌,推动公民道德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组织“道德模范巡讲团”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全市注册志愿者近50万人,占建成区常住人口的24.5%。“创文”工作在年度国检中取得良好成绩。

五、加快发展社会民生事业,人民群众幸福感增强

民生实事圆满完成。公共租赁住房开建4647套,基本建成6494套,超额完成年初目标任务。实施学前教育三年保教费补助制度,惠及学前三年户籍幼儿9.63万人,补贴金额4589万元。实施学前教育户籍在校生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制度,每生每年100元。全市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对象扩大到所有在校生(含民办学校)。新建6家健康村(居)。建立大病保险制度,报销最高限额20万元。完成未就业残疾人摸底统计。对本市户籍居民独生子女伤病残或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的夫妻,每人每月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600元和800元。发放低收入群众物价上涨补贴2421万元,惠及群众近6.5万人次。新增家庭服务中心19个。率先实施生育保险新政策,共核发生育津贴3.08亿元。常住人口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9%。户籍人口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全额免除。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市财政民生支出313.9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4.24%。教育事业再创佳绩。成为首个“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体系。佛山科技学院新校区动工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城镇新增就业9.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6%,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3.8%,“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归零。城乡居民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居民住院医保实现市级统筹,退休职工人均养老金增至2135元/月,失业保险金增至1048元/月,居民住院报销比例达75%。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平价医疗服务,设立平价医院、平价诊室和平价药包。佛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动工建设。稳定物价水平,新建平价商店114家。“两建”[9]工作全省领先,在全省考评中位居非试点城市第1名。对口援建和革命老区扶贫“双到”任务全面完成。

平安佛山建设成果突出。平安佛山细胞工程建设[10]扎实推进。公安专业化精确打击战略深入实施,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专业化管理在全市推广,110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2%,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城市应急综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增至1.03万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完成升级改造农贸市场223个,建成省级市级“菜篮子”基地29个、阳光厨房1483家、食品安全示范点1028家、食品集中加工中心10个,全市实现肉品冷链统一配送。成功举办第二届广东(佛山)安全食用农产品博览会。

六、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发展动力活力增强

行政体制改革呈现新亮点。合并卫生、计生部门,重组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调整佛山新城、乐从镇管理体制,委托顺德区管理,实行区镇融合、联动发展机制。佛山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全省领先,市、区两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全市可网上申报审批事项达97.34%,全程网上办理事项达24.07%。市民融合服务平台实现1300多项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市民之窗”自助服务终端在禅城、南海成功试用,12345政务平台实现全市热线统一呼叫和指挥调度。企业注册登记改革全面实施,登记时间压缩到7个工作日,初步建立“宽进、快审、严管”企业管理新模式。建设工程联合验收改革实现三级联动,验收时限从约100个工作日压缩到平均7.8个工作日。顺德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在国内率先发布企业经营审批事项目录,南海区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审批标准化、程序化和电子化运行。

经济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整合集中优势资源,稳步推进政府优债工作。改革企业投资管理体制,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项目管理体制。成功举办第九届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会。引入财政支出项目“过程绩效”管理机制,扩大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范围;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比例达100%。实施公共资源交易“管办分离”[11]改革,规范农村“三资”[12]管理。探索统计体制改革,新增“四上企业”[13]入库1199家,个体工商户转企业工作推进顺利。

社会组织发展取得新成绩。全市新增社会组织656个,增长18.5%。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建立市、区、镇(街)三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试行社会组织登记和年检委托制。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引进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财务监管。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培育发展“街坊会”、“邻里中心”等社区社会组织,实现民办社工机构五区全覆盖。

与此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办复率达100%。坚持走群众路线,创新开展政务微博、“微访谈”活动,通过“线上收集、线下解决”方式,广集民意、广汇民智、共谋民利,丰富了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公开“三公”经费,精减文件、会议,大力整治“四风”,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以打促防,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全面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此外,审计、粮食储备、民族宗教、双拥优抚、外事侨务、台湾事务、档案方志、社会科学、人防、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群策群力,风雨同舟,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全体市民,异地务工人员,中央、省驻佛山单位,驻佛山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佛山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发展方式仍然较为粗放,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任重道远;资源能源要素制约仍待化解,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大气、水、土壤的污染治理任务艰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不强;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偏弱,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基本公共服务向外来人口全覆盖仍然不足;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仍需深化。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深入研究和切实解决。

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市场信心逐步增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必将激发全国各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从佛山实际看,产业发展基础扎实、活力足、后劲强,支撑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优良,经济发展稳步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阶段。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举措,将有助于我市进一步发挥市场体系较为完善、民营经济较为发达、政府服务高效快捷的综合优势,加快打造佛山经济升级版,实现新形势下新跨越。

2016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的总体部署,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以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抓手,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佛山”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突出改革创新,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产业提升、城市升级和环境优化,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 10%,人均生产总值增长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完成省下达年度计划。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创佛山发展新优势

发挥佛山善于改革、勇闯新路的传统优势,全方位汇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不断优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营造更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为目标,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14],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交通、通讯等公共服务领域,增加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市场供给。健全土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促进要素市场投资多元化、流动自由化、运作高效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企业注册登记改革,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全面实施企业投资管理制度改革,赋予企业更大的自由投资权。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推进“金财工程”[15]建设,试行重大建设项目跨年度预算管理办法。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和预警机制。健全“两建”工作机制,完成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力争在全省率先建成公共联合征信系统。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三单”[16]管理制度,构建透明公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新机制。推广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规范政府审批服务,最大限度压缩自由裁量权。以市民融合服务平台为载体,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重点加大网上办事服务力度,推进“三网融合”[17],完善12345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进一步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推进联合执法、统一执法。进一步完善大部门制改革,调整优化机构职能配置,理顺职责关系,加强对基层事权监管和业务指导。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做好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法定机构试点。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开展“城乡社区建设提升年”活动,加强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六个一”工程[18]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着力构建社区自治体系。推动社会组织完善法人治理机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各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作用,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完善政府向社会转移职能制度,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健全社工人才评价办法,引导本土民办社工机构健康发展。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和信访工作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

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推进村居“政经分离”、“政社分离”改革,加强“两个平台”[19]监管,完善“三资”管理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区建立农村集体股权管理交易平台。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完善土地征收和补偿安置制度,探索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机制,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保障和发展农民权益。支持南海区进行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顺德区深度推进基层治理改革,三水区探索村民自治决策、执行、监督三分开。切实做好村(居)两委换届工作。

二、推进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扎根实体经济,充分激活科技、金融、人才等发展要素,助推佛山产业二次腾飞。

创新推动第三产业大发展。把做大做强第三产业作为今年重要工作任务,研究出台更具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跨境电子贸易商务,促进物流、信息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教育医疗、养老服务、文化娱乐、康体休闲、商务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发挥佛山中医药文化优势,做大健康产业,打造特色旅游业;稳步推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公(水)路货运业提升发展;继续开展“万企触电”电子商务行动,促进“广货网上行”。认真落实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行动计划,加快广东工业设计城等14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及国药集团中药南方总部、苏宁电子商务运营基地、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普洛斯丹灶物流园、王府井商业中心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

坚定不移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继续实施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着力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一汽大众项目二期、北汽福田、南车高明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形成经济新增长极。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依托“中国在线制造”公共云服务平台,推动装备制造、家电、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展产品、服务、技术、标准、品牌、市场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佛山制造向佛山创造转变。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以环境保护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三旧”改造,进一步落实“三旧”改造政策,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完善历史用地手续,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沿线旧厂房、中心城区旧村居、旧物业等改造,破解产业转型升级的土地瓶颈。做好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以农业生态园区为载体,以科技兴农为路径,大力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生态农业。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水平。

助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坚持企业需求导向,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土地、金融、财税、人才等扶持政策,实行“一企一策”,推动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产值跨越100亿元、500亿元和1000亿元。以美的集团、一汽大众等重点企业为行业龙头,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进一步提升家用电器、汽车制造等全产业链集群竞争优势。大力扶持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鼓励和引导中小民营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继续开展高级经理人、企业接班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帮助企业拓展俄罗斯、南美、非洲、东盟等新兴市场。重点支持美的集团、格兰仕集团等骨干优势企业加速海外生产、投资、并购步伐,打造世界名牌。

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申报工作。改革政府科技投入体制和评价机制,用好用活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打造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和公共研发平台;推动企业与中科院产业育成中心、弗劳恩霍夫协会等科研院所、高校开展项目研究和对接,加速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和应用;推动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等各类标准制定和修订。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支持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力争建立一个专利技术交易平台。支持禅城区建设“广东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南海区建设“广东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实验区”,顺德区建设“广东省自主创新特区”,高明区建设“佛山中科院产业技术研究院新材料产业园”,三水区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广东研究院”。

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力度。依托广东金融高新区集聚发展各类金融创新机构和金融服务产品。创建“广东省民间金融改革发展试验区”,激发民营金融机构创新活力。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农信社改革、设立民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积极推广科技保险试点和国家专利保险试点,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区域融资租赁模式,搭建区域集优债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行平台。做好企业上市的各项工作,支持企业股改并参与“新三板”试点。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合票据、私募债等融资产品。

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支撑。加快重大平台和产业基地建设。佛山高新区要认真实施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加快核心区建设,推进一区五园协同创新发展;建设佛山科技街,促进创新资源汇聚,力争3-5年内进入全国高新区20强。中德工业服务区要深化中德合作,加快聚集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资源,打造国际化的政务服务体系、产业发展制度和生活配套环境,建设广东工业服务高端国际合作区、广东工业服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欧洲工业园为中德工业服务区研发成果提供产业化支撑。继续推进南方智谷、智慧新城、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产业基地、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广东新材料产业基地、广东(南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一批载体建设。夯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人才基础。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重点引进和培养符合我市发展需求的创新科研团队、创新领军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和企业生产管理人才。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创新人才激励政策,进一步放开各类人才入户条件,加快“产业社区”建设,解决人才居住、子女入学、科研、文化娱乐等难题,提升城市凝聚力,以良好的事业平台和优美的生活环境吸引留住人才。

三、全面实施产城人融合战略,建设宜居宜商魅力城市

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加速推进城市升级和管理,努力打造中心突出、组团清晰、功能完善、生态优美的城市格局,让产业更高端、城市更美丽、人民更幸福。

力促城市升级提速增值。突出“强中心”战略,成立中心城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跨区域开发建设。禅城老城区要以中轴线规划为统领,力争中轴线北部门户等重要节点开工建设。继续推动祖庙—东华里片区、莲花路—升平路片区等升级改造,形成浓缩岭南历史风情的文化高地。禅西新城要加快佛山市外国语(国际)学校、研发中心、市民广场等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华南国际化产业集聚区”。佛山新城要抓紧推进CBD九大项目和各项城市功能配套建设,确保商务中心一期、图书馆、科技馆投入使用。千灯湖片区要加快万达广场、广佛智城、广佛国际电商城等项目建设,推动千灯湖特色步行街、虫雷岗山公园等休闲项目改造升级,彰显现代都市风貌。加快推进狮山新城、顺德新城、北江新城、西江新城等组团城市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城市轴线和节点更新改造。以水为媒,高标准设计和建设东平河两岸景观灯饰工程,力争打造成为佛山中心城区璀璨靓丽的夜间景观带;以汾江河、绿岛湖、博爱湖、听音湖、德胜河、明湖、云东海等为重点,打造一批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滨河、滨湖生态景观区域。全面建成佛山新城东平水道至乐从、北滘潭洲水道30公里长的滨河景观带。抓好各区主要道路“五位一体”改造,完成禅桂中心区29条沿街建筑景观综合整治。实施佛山市域5条高速公路两侧300米范围内旧厂房改造提升工程,促进城市升级形成整体连片改造效果。

打造岭南田园魅力城镇。以田园城市理念[20]为引领,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方向,立足佛山岭南水乡特色,遵循组团城市发展规律,依托南庄、北滘、里水、西樵、白坭、明城等镇(街),建设一批集约、智慧、低碳、绿色田园城镇,努力形成“1+2+5+X” 网络型城乡空间结构。加快城镇土地、产业、人才等要素融合发展,推进城镇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形成“高效率、慢生活”的高品质生活方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广明、肇花、江罗、广中江高速佛山段、佛清从南段、佛江高速公路建设,做好广佛肇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各组团间、组团内部交通路网联接,促进组团城市加速融合发展。重点加快中心城区的禅西大道北延线、海五路西延线、绿景路东延线、桂澜路北延线、魁奇路东延线二期、汾江路南延线、岭南大道南延线和顺德区的乐龙路(一期)、南国路东延线、滨河路、海尾立交桥、红旗路(一期)等项目建设。加快广佛线二期工程、贵(南)广、广佛肇城际轨道、南海新型公交系统建设,稳步推进佛山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广佛环线、佛肇城际轨道7个站点TOD开发建设。加快佛山西站、佛山新城交通枢纽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开发利用。抓好佛山新港码头、澜石口岸码头搬迁工作。加强能源、水利、通信、智能电网建设,推进容桂站等一批220KV输变电项目建设,确保国家重点项目500KV“西电东送”换顺线II期工程和500KV东坡输变电工程如期投产。推动光纤入户工程,做好4G基站布局和服务推广。

狠抓城市综合管理。重点加强城市道路环境卫生和绿化管养提升、建设工地和泥头车污染源头管控、户外广告清理和违法建设整治,全面提升城市的整洁度、美观度。落实城市管理考核新机制,实行暗检为主、明检为次,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新水平。进一步整合数字城管资源,打造智慧城市综合管理数据库中心,促进各区数字城管资源联通共享,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开展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电信等城市地下管线专题数据普查,促进数字化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加快中心城区公交一体化进程,推进智能公交建设,统筹优化公交资源和线网布局,提高线路覆盖率。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实施《佛山市推进区域合作工作方案》,统筹推动五区协调创新发展。扎实开展对口帮扶云浮工作,创新帮扶机制,突出产业对接重点,在基础设施、产业园区、新城建设等多领域开展全方位对口帮扶,推动云浮振兴发展、跨越发展。落实“九年大跨越”工作方案,加快推进48个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广佛同城化,抓好地铁线网规划对接、佛陈路东延线接番禺新桂路(海华大桥工程)、魁奇路东延线接番禺南大干线、三山长江路对接广州南浦大道等工作。推动广佛肇经济合作区建设发展。加强与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国家级平台对接合作。落实好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现代服务业合作,推动佛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把握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发契机,加强与广西、东盟地区的经济互动。

四、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美丽家园

实施低碳绿色发展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佛山实现更长远、更持续、更高质量的发展。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进一步优化我市城镇化规划布局和功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城市开发建设,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建立生态建设统筹推进机制和综合管理制度,严格功能区分类管理,推动各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进行开发建设和生态保护。加大对限制、禁止开发区域的保护力度,在高明区探索生态保护区试点。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支持顺德区开展省城乡土地生态利用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探索新路径。

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做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及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村。落实最严格的环境责任考核,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全力推进水、气、土壤等环境综合治理。推行“河长制”[21],实施“一河一策”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工程,抓好广佛跨界重点河涌及42条重点内河涌的综合整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22],通过调整产业布局、强化污染物指标约束、遏制扬尘污染、整治黑烟车、淘汰黄标车、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等措施,缓解PM2.5、PM10[23]等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改善空气质量。今年要完成所有现役燃煤发电机组脱硫改造。全面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养殖场污染治理。强化危险物品产生和经营单位管理,加快建设综合性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保联动协调机制,提升跨区域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治水平。

加快低碳绿色发展步伐。优化能源结构,加快低碳能源管网规划和建设,扩大低碳能源使用范围。抓好全国电力需求侧综合管理试点城市建设,推广三水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项目,推进电能替代工程,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发展绿色建筑,全面完成8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建设,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能效测评和标识试点。试行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机制。在陶瓷、家电试点行业,推广碳标志等低碳认证制度。深化禅城、顺德低碳示范区建设,支持佛山新城申报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开展低碳教育,创建低碳社区。全面开展新一轮绿化佛山大行动,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推进佛山植物园建设。

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完善垃圾设施建设,改进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优化垃圾处理工作流程,加快建设有害垃圾终端处理设施或储存中心,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目标。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大力发展和规范垃圾处理行业,推广狮山环保产业园经验,打造垃圾处理高效产业链。

五、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打造岭南文化名城

千方百计加快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让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比翼齐飞,显著提升佛山城市软实力。

加强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扎实推进仁寿寺、梁园改造提升,加快图书馆现址改造和祖庙古建筑修复工程建设。依托梁园等历史建筑改造,充分挖掘提升中医药和粤剧文化,在汾江河两岸逐步形成佛山古镇风情浓郁的岭南传统文化、商业聚集区。加大对陶塑、武术、剪纸、木版年画等传统文化资源的研究创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魅力佛山”艺术惠民工程,大力引进高雅艺术展演。不断扩大“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受益面,开展“开心广场·百姓舞台”公益流动演出活动,努力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办好第八届市运会,推动群众体育发展。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和村居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加快亚洲龙舟联合会总部及洲际龙舟广场建设,今年内建成世纪莲游泳馆户外游泳池并对外开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融合,扶持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工业设计、陶瓷工艺、传媒影视、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体育、旅游相结合,整合祖庙、仁寿寺、南风古灶、梁园、西樵山、清晖园、黄飞鸿纪念馆、李小龙纪念馆等旅游资源,打造一批旅游精品路线。继续办好佛山秋色欢乐节、佛山龙舟文化节、佛山陶瓷艺术节、佛山美食节。支持南海国家旅游产业集聚(实验)区和佛山文旅街建设,以“一街两脉”[24]文旅轴线为支撑,努力打造佛山文旅绿芯和岭南文旅第一极。

着力提升佛山城市知名度。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鼓励民间文化交流,组织佛山历史文化遗产和当代文化艺术精品到国内外巡回展览(演),推动佛山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加强媒体推介和新闻统筹力度,将文化、旅游、经贸、科技、外事侨务对外资源与佛山城市形象宣传有机结合,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城市形象推广,在海内外进一步提升佛山的知名度。

力争“创文”通过国家测评。今年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总测评年。要进一步强化创文工作“一把手”工程,以建设“四品佛山”[25]为抓手,全面动员,针对重点任务和薄弱环节,强化巡查督办和考评问责机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大力抓好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文明旅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重点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显著提升市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力冲刺“创文”大考,力争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以人为本,更加突出富民、惠民、利民导向,持续提升市民幸福感与社会和谐度。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抓好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打造佛山特色德育品牌。实施学前教育提升计划,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全面提升普通高中发展水平,深化职业教育专业发展,推进特殊教育优质内涵发展。加快佛山科技学院新校区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巩固平价医疗服务成果,鼓励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高标准建设佛山市妇女儿童医院。探索门诊医保跨区就医办法,完成全市户籍人口和在我市参保的异地务工人员社保卡发放工作。指导和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能提升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预防和处置企业欠薪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推进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加快公办及民营养老福利机构发展,试点实施民办养老福利机构承接政府供养对象收养工作。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科学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推进新粮食储备库建设。做好新疆伽师、西藏墨脱对口援建工作。

促进异地务工人员市民化。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逐步推进异地务工人员基础服务和基本保障“底线均等”,健全异地务工人员入户、就业扶持、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让异地务工人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热爱佛山、融入佛山、扎根佛山。充分发挥工青妇、红十字会等群团、慈善组织优势,培育异地务工人员社会服务中心,定期开展主题系列活动,为异地务工人员提供扶贫济困、社交婚恋、法律维权、技能培训等服务。

深入推进平安佛山建设。落实平安创建三年行动计划,推广专业化精确打击多发性犯罪模式,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抓好“全国安全社区”和“国际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提升市民安全感。做好国防动员、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加强特殊人群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基层“网格化”安全监管体系。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市建设,扶持“菜篮子”基地、“智慧菜篮子”项目建设,健全农产品交易市场和流通网络,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系统,构建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管社会共治格局。

着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新开工建设公租房3360套,基本建成8339套。计划投入6.48亿元建设水环境治理等13个水利项目。加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今年建设130公里。实施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制度向全市常住人口子女全覆盖。城乡同步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推进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加快残疾人康复工程中心建设。试点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各区至少建立1个市级示范点,为签约居民提供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加强公办养老床位建设。实施旅游富民工程,鼓励开办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在景区评A、饭店评星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全面启动“市民之窗”网上办事自助服务终端项目,确保全市四级行政服务中心布设“市民之窗”终端设备。加大对高明革命老区和三水南山镇的扶持力度,抓好高明苗村及附近区域铺设自来水供水管网建设,加快推进三水迳口华侨农场危房改造。

七、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满意作为政府建设的试金石,全面推进“六个政府”建设。

建设民生政府。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民生。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权重。建立政民互动大平台,让群众参与政府治理。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健全“微访谈”机制,建立改革发展市民建言献策平台,整合民生直通车、12345政务平台等现有渠道,线上线下问计民生、汇聚民意,纾解民困,形成全方位、常态化的政民互动体系。

建设高效政府。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调研,找准改革突破口,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着力提升政府执行力,推进重点工作“项目化”,做到“任务、时限、责任人、要求、措施”五落实。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全面推行“五个一”[26]服务模式,促进治理水平现代化。深化绩效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绩效管理与考核挂钩促进政府治理创新。

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维护法律权威,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落实《佛山市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建立健全市政府重大决策运行机制,将公众参与、风险评估、专家咨询、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强普法宣传和舆论引导,重点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深化政务信息公开,重点抓好预决算、“三公”经费公开。

建设责任政府。按照权责一致原则,推行权力清单工作制度,有序推进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权力清单制定和公布,明确权责主体和关系。试点实施岗位职责说明书制度,把行政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建立政府部门行政问责、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和工作绩效公开制度,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建设诚信政府。加快政务诚信体系建设,编制政务诚信征信目录,开发政务诚信信息平台。保障重大政策、规划和重点工作的延续性,坚决兑现对群众、企业和投资者的各项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培育诚信政务文化,增强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公务员的诚信意识。以政府诚信带动社会诚信,营造“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社会环境。

建设廉洁政府。深入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推进预防腐败机制创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对重点企(事)业单位廉政风险防控。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提升对招投标领域的有效监管水平。加强对权力的网络监督,完善网络舆情反馈处理机制。严厉惩处失职渎职、贪污贿赂行为。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减少文山会海,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各位代表!新一轮改革的春天已经来到,未来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为开创佛山改革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796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