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 美国留学 |

【www.guakaob.com--美国留学】

篇一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创业故事

  亨利.福特(1863~1947),美国汽车大王。

  今天,汽车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到处奔跑,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这种状况的形成,首先应归功于内燃机的发明者。当这种4个轮子的怪物刚一问世,人们就预言它会有今天。亨利.福特则是最先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一个人。他制造的T型车,利用流水线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汽车的普及。

  他的一生创造了很多“世界之最”:汽车产量和销售量最大、工厂规模最大、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最先进、个人财富也数一数二。

  注定未来命运的少年亨利.福特于1863年7月3日诞生于美国底特律北部一个小村庄,父亲威廉一心想的是兴办农场,这样一来,他的事业后继有人了。

  亨利一生从事的是工业,爱好的是自然。

  亨利出生几年后,家里又添了三个弟弟、两个妹妹。

  这一大家子的家务都是母亲玛丽一手操劳。缝补浆洗、烧饭种菜、养鸡种花都是她的工作,甚至蜡烛、肥皂也是她自制。

  亨利7岁开始上学。在这之前,母亲早就抓着他的小手教他读书、写字,所以学校的课本他早已能读。

  教室的讲台前有个大壁炉,亨利对它印象深刻。

  有一次,老师因为他淘气,罚他与一个女孩子同桌。

  他感到受了侮辱,就在长凳的两头各挖了一个洞,在女孩那头的洞里插了一根针,用线与自己这一头连起来,一牵线,那针就会竖起来,扎得那女孩高声叫喊,惹得课堂里一片哄笑。

  那时,亨利最喜欢的是上地理课。倒不是因为对地理特别感兴趣,而是因为地理书附有大幅地图,把它竖起来,就遮住了整个桌面,于是好干别的事。

  终于,有一次这花招被识破了,亨利正在地理书的掩护下拆一块手表。老师这次不是罚到壁炉前“面壁思过”,而是把他从后排调到了最前排,好时时监督,不被他“用功”的假象所蒙蔽。

  威廉有时还帮铁路上干点事。有一年冬天,他带亨利到了底特律火车站。亨利第一次见到火车头,对这个呼哧呼哧喘气的大怪物非常感兴趣。机车长见这个孩子着迷的样子,便同意他爬到驾驶室里去,还特意为他开动了一下,让他亲手拉响汽笛,尽量地满足了他的好奇心。亨利回到家里,整晚都想着火车的事,睡不着。第二天,他便异想天开地模仿造火车。他从厨房里提出了两只壶,从储藏室推出一架雪撬(qiāo),把两只壶放在雪撬上,一只烧水,一只当炉子烧火用,当水壶冒出蒸气来,他就推着雪撬一边跑一边“呜……呜……”地叫,还高声喊着:“火车来啦!火车来啦!”

  又有一次,亨利跟几个同伴玩蒸汽机的游戏。他们把机器装在学校的篱笆下,点燃了火,机器飞快地转了起来。可是孩子们仍嫌不过瘾,希望它转得更有力,他们拼命朝炉膛里添煤。正当他们全神贯注摆弄它时,锅炉突然爆炸了。碎片砸进一个孩子的腹部,他负了重伤。亨利还算走运,只被一小块碎片割伤了嘴唇。那片篱笆则被火烧了。后来是他父亲负责把它修好的。

  虽然屡屡闯祸,但亨利对机器的爱好不减。他又在学校后面的小房子里安了一只熔炉,还特意为它配了台鼓风机。那是一台破旧的辗壳机改装而成的。炉内温度足以熔化玻璃,甚至黄铜。他把溶液倒进自制的沙模内,做成各种形状的东西,自得其乐。

  亨利的一双小手总是没有闲的时候。看到谁有了一件新奇的、会动的玩具,都想拆开看个究竟。亨利的弟弟妹妹们算是领教够了这位胞兄的本领,每当他们有一件新鲜玩具,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千万别让亨利看到,否则他一定会拿去拆开的。”

  除了拆玩具,再就是拆农具、拆表,拆得家里人都烦他了。惟一不烦他的是在他们家干活的德国移民阿道夫。

  阿道夫是在普法战争年间逃难到美国的。他有一块表,那时表还很贵重,但是他同意小亨利打开看看。亨利一直到老都记得两个人:一个是让他打开表的阿道夫,一个是让他爬上火车的机车长。

  钟表和火车把亨利迷住了,头脑里无时无刻不是装的这两样东西。可是这两样东西乡里不多见,城里可以看个够。从此,亨利常常瞒着家人,独自到底特律去看火车和到钟表店看师傅们修表,一看就站上几个钟头,以致忘了时间,等天黑了才想起还得走10公里路回家。

  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很快就过去了。那年3月,他母亲玛丽在生第8个孩子后去世了,死时不到37岁。母亲的死,对这个家庭来说是场灾难,家里一下散了架,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一切井井有条井井有条:分明,有条理。、充满温馨与欢乐。对亨利来说,他的童年也随着母亲的去世而结束了。这一年他才12岁。

  亨利对母亲非常怀念。成功后,当他重建家园时,最重视的是要重现跟母亲有关的东西,连母亲用过的锅碗瓢盆都要依照当时模样复制。

  母亲去世的那一年,亨利认为有三件事对他一生的生活道路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一件,是那年7月,威廉带着孩子赶车进城。还未到底特律,他们看到迎面过来一辆古怪的车子。以前亨利只知道大路上跑的车子无非是人推马拉,从未见过自己能动的车子。这次看到的却是一辆用蒸汽推动的车子。说它是辆火车,可是它又没有轨道。亨利惊讶得几乎跳起来。

  由于路太窄,那车停下来,让他们先过。亨利立刻跳下马车,奔到蒸汽车前面,到处摸、到处看。威廉知道儿子对什么发生了兴趣,在前面耐着性子等他。那司机也很有耐心,把车子的性能、操作方法一一告诉了他。

  他们见到的是一辆牵引式的蒸汽车。车前面装有汽缸和锅炉,后面一半装水和煤,有点像平地上行驶的火车。

  这次邂逅。蒸汽车,对亨利来说,如同见到了救世主显灵,听到上苍的召唤。

  第二件事,亨利这年收到了一件礼物。那是底特律钟表店的师傅们跟他熟了,给他的一块停摆的表。尽管已停摆,但亨利照样喜欢。

  照例,这东西一到手,亨利便立刻把它拆开,然后又把它拼装如初。反复拆装几次后,亨利终于对钟表的构造了解得清清楚楚。恰好,他的一个伙伴阿巴特心爱的怀表坏了。阿巴特曾经凭着这块怀表,神气得不得了。亨利早就想把它拆开看看。阿巴特知道亨利也有块怀表了,并且还自己拆装过,他找到了亨利:“亨利,你知道这表为什么停了吗?”亨利拿过来,找到原因后,自己制了一些必备的工具,很快把它修好了。

  这件事在邻里间传开了,从此他们的钟表一出故障就拿来找亨利修。亨利是有求必应,就是不求,他也主动找上门去帮人修。他太爱干这些拼拼装装的事了。

  第三件事是父亲威廉那一年到费城参观了一个展览。

  那是特为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举办的博览会。机械馆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威廉对机械很感兴趣,同时他也希望儿子在这上面多花点功夫,因为他有很多工具,很想能有个人帮他维护修理。

  父亲告诉他那个机械馆中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蒸汽机、机床、农具和内燃机。馆中央装了一台高12公尺的蒸汽机,那汽缸的直径有一公尺;除了这台大引擎(qínɡ)

  外,还有由蒸汽机带动的钻床、车床、蒸汽整地机;馆中还陈列有好几种以瓦斯等气体为燃料的马达等等。父亲绘声绘色地对亨利讲述了这次费城之行,使他的心砰砰地跳。他觉得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预感到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17岁那年,亨利.福特终于下决心离家到底特律去自谋生路。

  有趣的成功过程当时底特律大约已有12万人口。丰富的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催生了它的工业。全市大小工厂已有100余家。拥有2000多工人的密西根机器公司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亨利进了这家公司干活。据他自己说,因为他干活太麻利,引起其他职工的嫉妒,所以仅待了6天便被挤走了。他说人家要花好几个小时才能修复的机器,他只要30分钟就修好了。接着,亨利在规模较小的福劳尔兄弟机械厂找到了工作。这家工厂以精良的技术和完善的学徒培训制度闻名。厂房老且旧,生产各种铜铁制品,如门阀、铜锣、汽笛之类的东西。产品项目既多且杂,因此机器设备也就多而且杂。对亨利来说,这倒是他学习机械的有利条件。他认为在这里可以扎扎实实学到各种机械知识。因此,尽管这里工资低,一周不过两块钱,而房租、伙食每周就要三块半,但亨利还是决定在这里干下去。

  不过,他必须到外面兼点差事,以弥补赤字。凑巧,在他住的房子隔壁是家钟表店。他走进店里,要求老板录用他。老板问:“你能干点什么呢?”他看不出这样年轻的人到钟表店是想找个什么工作。“我这里除了修钟表就没什么要帮忙的了。”亨利表明他正是要求干这一行。直到亨利修了两只表交给老板,他才欣然同意接收他,讲好每个晚上五角钱。

  当时修理钟表的都是胡子一把的成年人,老板看亨利太小,担心客人不放心让小孩修表,必然影响生意,于是把他安排到里面一间外人看不见的小房间内工作。

  工作之余,亨利对科技书刊发生了兴趣,他的视野不再像个乡巴佬一样,而与时代共脉搏了。

  在福劳尔兄弟工厂干了9个月之后,亨利把能学到的都学到了,他决定换个新的地方,长些新的见识。甘愿以底薪比福劳尔兄弟工厂更低的待遇转到了底特律船舶修理厂,因为到这个厂,他能直接接触到他最感兴趣的机械——发动机。他果然很幸运地分到了引擎(qínɡ)部门,并很快得到上司的赏识,由学徒工提前转为正式员工。

  亨利到这家厂子后的确很顺利。有一天,工人们刚干完活坐下来休息,恰好厂长这时走过来巡视生产,其他几个工人见厂长来了,连忙又站起来,做出工作的样子;亨利没有,他觉得该做的他已经做了,现在该他休息了,所以他并不理会厂长。厂长看他悠闲地坐着,反而走过来,微笑地对他说:“很好,看我来了,你继续休息,比看我来了慌慌张张去干活要爽快,我喜欢你的坦然,你继续休息吧。”

篇二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汽车大王”福特的传奇创业故事

   “你必须去做生活给予的不愉快的事情,你可以怜悯别人,但你一定不能怜悯自己。”

   在美国建国200 周年庆典之际,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及其创办的汽车公司,在一项评选“美国独立百年20件大事”的民意测验中,被评为第10件大事,与“阿波罗”飞船宇航员登上月球、原子弹爆炸成功等相提并论,为世人所瞩目。可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汽车之父1896 年亲手制造的第一辆汽车,竟是装有4只自行车轮子、凭借链条传动、没有刹车、只能进不能退的“怪物”。然而,福特汽车王国的崛起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一件影响他一生的大事

   福特12 岁那年春天,母亲突然病逝。但母亲的一句箴言却永远铭刻在福特的心里,成了他一生创业精神的宗旨:“你必须去做生活给予的不愉快的事情,你可以怜悯别人,但你一定不能怜悯自己。”

   也就是在那一年的夏天,发生了一件影响他一生的大事。7 月的一天,他随父亲坐马车去底特律。一路上,马车和人拉的车川流不息。突然,他眼前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发出巨大的吼声。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的用蒸汽推动、在马路上行走的车子。他惊讶得几乎跳起来。

   由于道路狭窄,为了让马车通过,这辆蒸汽车停了下来。福特立刻跳下马车,仔细地观察起来。蒸汽车的铁制前轮很大,在战车般的履带上绕着粗铁链;前轮上方有一个大汽锅,喷发着蒸汽,由此而带动引擎;后轮很高,后面牵拉着载有水槽和煤炭的拖车,看起来就像蒸汽火车头在平地上行走一样。他好奇地向驾驶员请教。态度和蔼的驾驶员不厌其烦地介绍车子的性能和操纵方法,并邀请福特去他家练习驾驶蒸汽车。他们成了一对好朋友。从此,亲手制造“利用引擎行走的车”成了他的梦想。

   不久,父亲去参观在费城举行的“1876 年独立百年纪念万国博览会”,回来后,向福特谈起会场中机械馆的盛况。馆中央有一辆考利斯蒸汽车,车上装有高12 米的蒸汽引擎,有1600 匹马力。这头庞然大物在会场上桀骜不驯地发着吼声,呼呼地吐着蒸汽。此外,会场上还有蒸汽钻、蒸汽车床以及蒸汽整地机等机械,使观众大饱眼福。

   听了父亲一席话,福特深深觉得“机械的时代终于来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机械的爱好愈来愈达到痴迷的程度,脱离农场投入到机械行业中去的欲望也就愈强烈。16 岁那年,他不顾父亲的反对,离开农场,来到附近的底特律,开始了他的传奇创业故事。

   闯荡底特律

   1879 年的底特律是个有10 万人口的新兴工业城市,就业机会很多。福特很快在该市最大的工厂——“密西根铁路车厢制造厂”当上了见习生,日薪1.1 美元,可仅工作6 天就辞职了。因为福特往往不费吹灰之力就修好了那些老资格工人无法修理的机器,这使那些人极为嫉妒和不满。接着,他又来到“福拉瓦机械厂”。由于薪水低,连房租也付不起,他只好晚上到钟表行打工,赚取每晚50美分的工钱。9 个月后,他又辞职不干了,因为那里已满足不了他求知的欲望。

   福特第三次跳槽是到“底特律造船厂”工作。那里周薪更低,每周只有2美元,但能学到一点东西。为交房租,他吃花生和葡萄干来填肚子。有人忠告他:“人和引擎一样,也需要燃料啊!”于是,他想出了“吃杂草”的办法:买来用便宜的大豆(4187, 7.00, 0.17%)制的面包,把捣碎的马利筋叶夹在当中,做成杂草三明治作为他的主食。福特一生没有什么重病,而且活到84 岁,他的健康长寿也许与他少年时代“吃杂草”这段经历有关吧!

   在造船厂,他幸运地被分派到引擎车间工作,并得到上司的赏识,很快由见习生升为正式员工。

   工作之余,他还注重学习。一天,他从一位同事那儿借来一本《世界科学杂志》,其中有一篇介绍英国欧特博士发明汽油引擎的文章,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欧特是内燃引擎的开发者,对内燃机的改进有重大贡献。在1867 年的巴黎博览会上,欧特以四行程循环的自由活塞动力机参展而闻名于世。他认为蒸汽引擎过于庞大,为适应小工厂需要,非开发内燃引擎不可。福特对此大为赞赏,萌生了在交通工具上也应使用内燃引擎的想法。

   两年后,他以熟练技师的资格又跳槽到“西屋引擎公司”工作。作为移动式引擎的示范操作员,他学到不少有关引擎的知识。

   新婚搬家让妻子哭泣

   1887 年,福特在自己选择的职业上干了8 年后,返回了父亲的农场。父亲送给他脱粒机和40 英亩的土地,但福特的志趣显然不在务农上,他只是想把土地上的森林开发出来,用卖木材的钱作为自己研究内燃引擎的经费。他在森林旁的空地上盖起了自己的实验室和工作室,从事研究工作。他曾制造过一部蒸汽机车,虽然这部车会动,但速度很慢,而且只能走12 米。

   这时,美国的工业在各种领域已有了长足的进步,钢铁业开始发达,铁路一再延长,石油精制技术也进步神速,电灯、电话也相继问世,汽油引擎的优点已被大家所公认。

   在时代热潮的涌动下,福特再也按捺不住了。他不甘心在乡村过悠闲的生活,他要当经理,创公司,做老板,干一番前所未有的大事业。

   有一天,他向新婚的妻子克拉拉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要制造一辆采用汽油引擎而不用马拉的车子,并把构想中的车体形状画在一张乐谱的背面给她看。聪明贤惠的克拉拉坚决支持丈夫的计划,并且深信他能成功。于是,福特又告诉妻子,要实现这个计划,必须具备电气方面的知识,为此他就要到底特律的爱迪生照明公司就职。当然,这个家也得搬去。

   这件事来得太突然了。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克拉拉几乎要哭出声来,但理解丈夫的她很快忍住了,并表示就依丈夫的计划去做,把家搬到底特律去。

   1891 年9 月25 日,福特带着年轻的妻子,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来到了底特律。他们在穷人区租下一间破旧的公寓。福特正式受雇于爱迪生公司,担任夜间值班工程师。两年后,他又晋升为主任技师。

篇三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汽车大王

从古到今人类社会都在不断发展当中,就拿出行来说:现在随处可见的宽阔马路和飞驰的汽车就是最好的证明。相信学过历史的大家都很清楚,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就是亨利·福特发明的。这是人类发展历史上颇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福特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汽车大王”。

难以想象出身农民的亨利·福特却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大魔法师之一。他开创的流水线模式使汽车生产从作坊跨进了工厂时代,进而为现代工商业带来了革命。不仅如此,除了管理企业,亨利·福特还用很多的时间思考政治经济学问题。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梦想着“把苦役从劳动中清除出去”,对民主制度、工资与福利的本质、慈善事业、机器与人的关系等都有阐述。亨利·福特伴随着大工业而生,他的名字令后人敬畏。在葬礼的那一天,美国所有的汽车生产线停工一分钟。半个世纪之后,《财富》杂志称其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福布斯》“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20位企业家”中,他的名字列在榜首。这是多么大的殊荣啊,但是亨利·福特值得如此。

他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美国工人的工作方式乃至影响了20世纪大规模生产的基础。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认为,在19~20世纪,美国有两位最伟大的企业家,一位是“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另一位是“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卡内基因为将自己毕生创造的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而著称,而福特却凭着坚毅的品质,用汽车改变了美国乃至世界交通的历史,正是他给美国“装上了车轮子”,使美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同时拿破仑·希尔也将自己的成

功归功于这两个人,他认为:“亨利·福特惊人的成就为《成功法则》的十七条法则的可靠性提供了最根本的证明。”

历史或多或少就是胡说。惟一值得一个修补匠肯定的历史就是我们今天所创造的历史。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如果你想永远做个雇员,那么下班的汽笛吹响时,你就可以暂时忘掉手中的工作;如果你想继续前进,去开创一番事业,那么,汽笛仅仅是你开始思考的信号。

在我看来再也没有安逸更可怕的事了。——这是福特个人语录里的一些话,从一个密歇根州的农民,爱鼓捣机械的小男孩到成为全球闻名的“汽车大王”,美国汽车界第一个亿万富翁,亨利·福特个人奋斗的历史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津津乐道的传奇。他给后人留下的,也不仅仅是有关于汽车的东西,还有更多。他所取得的成绩辉煌无比,他的思想与独到见解更闪耀着夺目光彩。在中国汽车界,福特的管理方法被看作是学习管理的入门教材。这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的自传。从本书中,你便可对他的经历和思想获得充分的了解,并对人生与成功的理念有更清楚明白的认识。

篇四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学习亨利福特有感

学习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有感

一、 亨利福特简介

1863年,在南北战争的烽烟中,亨利·福特在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出生。亨利·福特的父亲是爱尔兰人,为躲避家乡的马铃薯中毒和伤寒病,不远万里来到美国。他花了350美元购买了迪尔伯恩市一块80英亩的土地,成为了一个农场主。父亲希望亨利·福特也成为一个农场主,但他却志不在此。12岁那年,他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当时他和父亲驾马车去底特律,途中看到一辆正在打谷子的蒸汽机车,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不用马拉的车。当蒸汽机车停下等待他们的马车通过时,亨利·福特还没等驾马车的父亲反应过来,就一步跨上了蒸汽机车,然后像发连珠炮一样地向蒸汽机车的机械师提问:后面的链条是干什么的?这辆车怎么制动?———机械师也立刻来了兴致,详细回答了他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这一次“偶遇”使亨利·福特暗自定下他一生的追求目标:制造行驶在公路上的机器。

二、 亨利福特成功的原因

1. 坚持自己的志向

福特对土地根本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机械。于是17岁那年,他离开了家乡,独自一人到位于底特律的密西根汽车制造公司。但在这家拥有2000人的底特律最大的工厂,福特只工作6天就辞职不干了,原因是“该公司优秀的员工需要花费好几个小时才能修复的机器,我只要30分钟就可以修好,因而其他员工对我十分不满”。后来,他又先后从事过机械修理、手表修理、船舶修理等工作,并且还

一边工作一边参加夜校学习,以便将来能够“不屈居于人下被别人利用而过一生,自己开一家制造机械的工厂”。

2. 朋友的帮助和机遇

在担任底特律照明公司工程师的同时,福特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汽车之上,在朋友的帮助之下,工夫不负有心人,1896年6月4日,福特的第一辆汽车诞生了,尽管这辆车速度极慢,形状奇怪无比,但却是福特和朋友的杰作!这也是底特律的第一辆汽车!福特开着这辆车在城里转来转去,引来了许多人的围观,别人都叫他“疯子亨利”!

而一次偶然的机会,福特遇见了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激动的福特向爱迪生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这个发明大王的称赞和鼓励,于是,36岁的福特准备孤注一掷了,他辞去了职务,潜心于汽车的研制工作。到1899年,他已经成功造出了自己的第三辆汽车。

3. 把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为了让家家户户都用上这种汽车,他的车必须简单,轻便,耐用,容易修理,而且还必须能在崎岖不平的乡间路上奔驰。这些都对零件提出了新的要求。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这种车必须便宜,以使每个家庭都能够买得起。为此,福特不得不在设计时更多地考虚经济因素。经过一番周折后,有一天,他忽然想通了,必须使汽车构造简单化,只有简单,汽车才可能轻便,才会容易修理,一旦哪部分有问题,换个标准零件就够了。而且,简单的设计更易于大批量生产,当生产量增大时,生产成本就会降低,汽车价格就可以更加低廉。经过几次修改,

福特新的设计定型了。它被命名为福特牌T型号汽车,后来成为汽车历史上最著名的车型,几乎成为汽车的代名词。

4. 永不停止的革新

与福特不停息的发明相比,他的商业思想也在不断的革新。面对雪片般的订单,福特在欢喜的同时也在发愁,因为工厂里原始的组装技术根本无法应付这种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

一个偶然之间看到的现象给了他灵感。有一天,他走在路上,路过一个屠宰场,看到牛送进来以后先用电电击,然后放血,将牛吊起来,然后用锯开膛剖腹,最后分割,这个过程是分别由不同的人来完成的。福特心想,我可以将这种具有连贯性、又有工作效率的流水作业的方式运用于大规模的汽车生产。1913年春,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在福特的工厂里诞生了,大规模流水装配线带来了汽车生产方式上的革命,掀起了世界范围内具有历史进步性的“大量生产”的产业革命。

5. 重视员工

福特认为他必须要让他的员工首先买得起他所造的车,只有这样循环才能启动公司的发展。在当时,美国工人的工资是很低的,每天1美元到1.5美元,一个月一天不休息,一个月也只有几十元钱。于是亨利·福特让公司的公关经理把所有媒体的记者都请来,他说,从今天开始福特车所有的生产线上的员工每一个人的工资涨到5美元钱,这句话惊呆了所有在场的人。福特会这么做是因为他希望他生产的产品是有人要的,有人用,一般的社会大众能够把它当作交通工具,而不

是一种奢侈品。他刺激汽车行业发展的方法不是车本身降价,而是把员工的工资涨上去。因此,亨利·福特是聪明的,他不是把汽车制造当作简单的做生意,而是要将整个汽车行业带动起来,创造这个市场。

三、 学习亨利福特的启示

令我敬佩和值得我们学习之一,福特从始至终都坚持自己的梦想,在坚持梦想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也是跌宕起伏,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他总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问题,从来没有放弃的念头,这也是由于他性格爱好刺激以及不服输的精神在支撑着他不断地前进;学习之二,在福特的一生中,他总是不停地思考,不停革新自己的思想,美国的工薪制度的改革以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的诞生也缘于此。有一个广告是这样说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真的是这样,只有你想不到的东西,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在我们的一生中也要坚持积极思考的习惯,思考才会带来创新,才会带来改变。学习之三,福特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一直把人民的需要放在首要位置。他认为他生产出的汽车不是一种奢侈品,是大众都可以买得起的交通工具,是给大众的生活带来便捷而不是让人来仰望的。我常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能够从原始猿人变成了现在这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高等动物,为什么本来一片汪洋的地球,现在布满了高楼大厦等等的改变。最总我认为,这是需求在引导我们不断的发展,因为人类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在满足这个需求的时候新的需求不久以后也将产生,人类和社会就是在不断地产生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由此我认为,一个企业的成长,一项创新

的产生是缘于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发现了还未有被满足的需求或者是潜在需求,然后我们通过不断的思考,想出了满足需求方案,并将以实施,到达迎合需求的目的。所以,我们想要发展,想要创新就要积极的去发现需求的所在,并且想出满足需求的最佳方案。学习之四,福特他具有远见卓识的智慧,把工人的工资提高了一倍,提高了广大工人的劳动热情,有同时留住了许多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人。他的这种做法,在现在很多企业管理类的书籍里面将它称为“员工是企业的上帝”,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如果你真心地对他好,他一定能够感觉的到,并且会回报你。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你很重视你的员工,给予员工很好的待遇,不但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提高了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心甘情愿地站在企业的利益方面考虑问题,为企业创造效益。

篇五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汽车大王福特

汽车大王福特

来源:《文史天地》2010年第10期 作者:张 勇时间:2011-01-06

亨利·福特,世界汽车大王,工业巨子,福特汽车公司的缔造者;1863年7月30日凌晨生于美国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格林菲尔德村,卒于1947年4月7日,享年84岁。福特和他发明的汽车深深地改变了美国乃至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在20世纪工业史、物质生活史上抒写了灿烂的一笔。

懒散少年 好奇成性

少时的亨利·福特是一个有些慵懒的少年,不热衷劳动,对摆弄机械十分好奇,拥有与生俱来的兴趣,幻想能创造出“无马大车”。在身为本分农民的父亲威廉·福特看来,亨利多少有一些不务正业、离经叛道,父子间爆发过不少冲突。亨利·福特的母亲玛丽·福特深受维多利亚文化影响,培养小福特节俭、敬业、刻苦、能干,福特在父亲的威严与母亲的慈爱中度过了少年与青年时代。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古怪精灵,沉湎机械。小福特自幼就是个促狭鬼,爱出鬼点子捉弄别人,是个颇让人头痛的恶作剧大王。上学时偷偷往同学的座位上安放针扎人,同学失声嚎叫,他却沾沾自喜。学生时代的亨利虽然有些调皮,成绩还算可以,尤其精于口算和心算。然而学业却不是小福特的最爱,他孜孜不倦追求的则是摆弄各类机械。小福特对机械摆弄很有天分,上课时他能以课本为掩护,将同学的钟表化整为零、大卸八块然后再化零为整、完璧归赵。由于童心无忌,小福特时常因为机械惹出祸端。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在小溪上搭了一个简易水轮,结果导致附近种植的土豆惨遭水淹。小福特在试制一台水轮蒸汽机时,不幸发生爆炸,他的脸颊上留下了永久伤疤。虽然在大人眼里小福特有点无法无天,既不安心上学,也不专心从事土地劳作,不是个可以继承家业的子嗣,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衷机械的小福特最终将机械制造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与事业,并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慵懒成性,追求效率。小福特天生就有一点懒散,加上深受其母做事麻利、高效劳作的影响,小福特理所当然地认为劳动应该不注重形式,应看重结果,不在于劳作时间长短,而在于获得成效多少,使福特终生养成了追求效率的好习惯。母亲玛丽·福特教育小福特“真正算数的是工作结果而不是卖力与否”,福特铭记终生并身体力行。少年时代的福特想尽千方百计提高劳动效率,利用自己的机械特长,不断【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发明新玩意,做出新东西,逃避面向黄土背朝天的田间生活。小福特曾说:“我曾经无休无止地挪步耕田,其中的劳苦我心里全明白,小时候就寻思一定会有更好的办法来做活儿。”虽然他的家人、邻居、雇工都曾嘲笑福特是懒骨头,但福特我行我素,致力于寻找“更好的办法”,他也算得上“小有成就”。福特家农场大门开关沉重、费时费力,福特为大门安上铰链,还安上了不用下马就能开关门的装置,节省了时间人力,提高了效率。

自立创业,藕断丝连。1876年3月29日,福特的母亲玛丽·福特死于难产,13岁的少年福特失去了最爱他和他最爱的人。或许为离开这块伤心地,1879年16岁的福特离开家庭,奔赴底特律寻求发展。福特内心想靠自己的力量,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初出茅庐的少年福特少不更事,初入社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头重脚轻根底浅”,有时自身难保。福特首先在密西根车辆企业公司工作了6天,从1879年12月起在弗劳尔斯兄弟工厂打工9个月(周薪2.5美元),之后又辗转底特律干坞公司(周薪降至2美元),迫于生计福特晚上还要在钟表厂修理钟表,每晚挣50美分。

尚在底层摸爬滚打的福特徘徊在农场与工厂之间,寻求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微妙平衡。1882年夏末秋初,福特回到家庭农场,以每天3美元的优惠报酬受雇于临近农场主约翰·格里森,驾驭威斯丁公司生产的轻便式蒸汽机在农场耕作。与此同时,福特认识了他一生中除母亲之外最重要的人物——未来妻子克拉拉·珍妮·布莱恩特,两人感情进展迅速,不久就谈婚论嫁。为筹借结婚费用,福特违心同意其父开出的条件——福特承诺放弃当机械工人,威廉·福特将自己的80英亩土地交给福特。1888年4月11日,25岁的福特大婚,掀开了人生新的一页。爱情有成的福特,决心在事业上乘风破浪、大展拳脚。得到妻子无条件支持的福特很快将自己对父亲的承诺抛之脑后,1891年9月,福特和妻子前往底特律,这一次是彻底切断了和其父农业世界的纽带。

艰难跋涉 初露峥嵘

再次前往底特律,福特已不是昔日的懵懂少年,明确了努力方向的他承载着家庭的重托,四面出击,纵横驰骋,为研制汽车不懈努力。好事多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福特在研制汽车这一全新领域艰难跋涉,不舍昼夜,尝过无数失败与艰辛,不断激发自己的发明才能与商业才干,最终独辟蹊径,在汽车业崭露头角,站稳了脚跟。

依靠本能,心血来潮。福特搞科研、经商,与大多数人要经过缜密的调查、分析不同,福特完全依靠自己的本能,凭第一印象,跟着感觉走,信马由缰。如果感觉正确,可能一马平川,如果感觉失误,那就举步维艰。投身商海之初,福特还没有找到感觉的时候,经常出现失误乃至失败。【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在爱迪生照明公司不温不火地度过近10年之后,福特依靠自己的第六感,一时心血来潮,认为成立汽车公司研制、生产、销售汽车有利可图,于是1899年5月,由威廉·H·墨菲等股东出资、福特出技术的底特律汽车公司成立。众人眼巴巴盼望着能早日推出研制的汽车。然而股东们过于理想化了,汽车从图纸到生产需要一个漫长过程,这个过程的漫长使股东们忍无可忍,大多数股东撤资而去。1901年1月底特律汽车公司解散,福特的第一次试水以轰轰烈烈开头,一片狼藉结束。不甘寂寞和失败的福特其后又联合他人成立了亨利福特公司,同样以失败告终。好在福特天性乐观、百折不挠、经得住失利的打击,故屡败屡战。这还得说福特的感觉还是很靠谱的,他敏锐的直觉告诉他汽车研发应该大众化、轻便化、廉价化,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福特的大方向从未动摇。由于方向主旨感觉把握得准,福特的人生、工作毕竟迈入正确航线,成功只是欠缺机遇,不过是时间问题。

曲线救国,树上开花。先后经历两次失败的福特认识到大批量生产民用汽车的时机还不成熟,公众对汽车的认知还不深刻,贸然研发生产,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他感到迫切需要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炒作、宣传,要“等闲平地起波澜”,让美国民众充分认识到汽车的优越性和重要意义,还有什么比赛车更过瘾、更有说服力的吗?

1901年夏秋之交,福特与其他志同道合者造出了福特赛车的第一个版本。同年10月10日福特驾驶他的赛车参加了密歇根州有史以来的首场汽车赛,结果福特战胜了全国知名赛车手亚历山大·温顿,一举夺魁。1902年福特又造出一款马力更为强劲的“999”赛车,连福特本人都不敢冒险驾驶,聘用全国出名的贼大胆、不要命的赛车手巴尼·欧菲尔德驾驶参赛。欧菲尔德不但技压群雄,更创造了5英里5分28秒的全美记录,使福特能工巧匠的名声不胫而走。乍看起来,赛车与福特的民用汽车事业有些南辕北辙,其实是相辅相成。独具匠心的福特利用赛车赚够了眼球和关注度,享誉全国,成为美国民众心中的英雄。福特因势利导,1903年6月16日,他和马尔科姆森成立福特汽车公司,马尔科姆森负责财政,福特负责技术和生产经营。新成立的福特汽车公司朝气蓬勃,很快就将福特设计的A型车正式推向市场,每部车售价850美元。在经过最初的惨淡经营后,福特汽车公司终于缓过劲来,销售额逐渐增长,从此一步一个脚印,不但站稳了脚跟,更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突出自我,自以为是。福特说到底是一个以个人为中心、极端自我之人。他固执己见,刚愎自用,顽强信守自己的价值观,难以听进他人意见,具有一条路走到底的执拗与倔强。与股东们合作,福特抱着合则来、不合则去的原则,维护自己的独立性,从不勉强自己。经过一番合纵连横,福特终于实现了对企业进行绝对个人控制的愿望。

威廉·H·墨菲是福特最初的资助人,即使在底特律汽车公司倒闭后依然对福特抱有信心,出资组建了亨利福特公司,然而二人在经营理念、股份分配上分歧不可调和,公司成立3个月后福特索性直接走人。福特汽车公司形势一片大好之时,福特和最大股东马尔科姆森意见分歧却是越来越严重。福特坚持走大众化道路,马尔科

姆森则抱定高档化不动摇。最初福特在生产轻便式A型车的基础上,也同时生产高档B型车。随着A型车销售直线飘红,福特决定将大众化路线贯彻到底。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福特和马尔科姆森摊牌,联合约翰·道奇、约翰·格雷等股东和业务总经理詹姆斯·库森斯等人,将马尔科姆森赶出董事会,购买了他持有的股份。1906年夏天,改组后的福特汽车公司由福特担任公司总裁,掌握58.5%的股份,福特实现了对公司的一元化领导。成为掌舵者的福特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大展拳脚。 领跑业界 汽车大王

福特紧紧把握住了20世纪初美国消费主义盛行的机遇,采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价格、多元营销、激励员工等措施,大批量生产、销售符合美国民众口味的福特车。福特车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占有美国汽车市场份额的近一半,福特执全美汽车业之牛耳,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王。

推陈出新,人车一体。福特不是个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人,他明白商海的波云诡谲、不进则退。虽然成功地开发出了A型车,但福特毫不满足,依旧紧锣密鼓地加大攻关科研力度,研究更先进的车型。在A型车的基础上,福特先后又开发出了N型车和T型车,技术更先进,质量更可靠,重量则更轻,价格愈便宜。尤其是1909年推出的T型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为福特汽车公司的标志和主打品牌,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汽车业的发展。

T型车除了具有福特汽车物美价廉、实用牢固等特点以外,具有更多的人性化特点,在驾驶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人车合一的境界。T型车首次采用将方向盘安排在左边,与美国车辆靠右行驶浑然一体(其后的汽车生产商纷纷效仿);改过去气缸相互独立为统一联体,加上三点式悬挂系统,车子即使在崎岖道路上也平稳无阻;最重要的一点,T型车一旦发动,行星齿轮转动系统会让车子微微前挪,感觉朝驾驶员走来,就像一个活物,车主感到无比暖心。这一人性化的设置无形中为福特汽车公司赢得了无数赞誉与好感,T型车的销量自然蔚为壮观。T型车推出的第一年就成功售出近万辆,创造了一个销售神话。

借助广告,风生水起。广告业在美国具有悠久历史,20世纪初现代广告更取得长足进步,从单一向多元发展。福特敏锐地察觉到广告对促进T型车的销售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福特加大力度,加快速度,聘用了业务精湛的专业人士勒鲁瓦·佩尔蒂埃作为公司的首任广告经理。佩尔蒂埃为公司制定了精心的广告企划,他别出心裁设计的广告语——“福特汽车来了,追!”活灵活现,寓意深刻,成为福特汽车公司的代言,一直是保留节目。佩尔蒂埃开创福特汽车公司广告宣传之先河,继任者再接再厉,将广告用途发挥得淋漓尽致。1908年4月,福特汽车公司创办《福特时代》杂志,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福特汽车的优良品性。福特重视广告宣传的多样性,在文字、图形宣传的基础上,福特更注重实际宣传。内布拉斯加州哥伦布市的福特

销售商开着福特车爬上楼梯,彰显福特汽车的强大动力,福特深以为然,要求所有经销商借鉴推销。1909年夏天,福特汽车公司参加了西雅图举办的阿拉斯加太平洋博览会汽车耐力赛,福特2号车经过22天零55分钟的长途奔袭,于6月22日第一个到达西雅图,福特1号车第三个到达。活生生的案例,卓有成效的宣传技巧,使福特汽车公司的销量又火了一把。福特不仅本人重视广告,还身体力行地参与到该工作中,他修改的广告用语“买一部福特车,花掉省下的钱”(原文是“买一部福特车,存起省下的钱”),一时让人津津乐道。

流水作业,登峰造极。为了全面提高产量,福特对公司进行了硬件、软件两方面的革新。一方面1910年将厂房从彼开特大道迁往底特律西北角庞大的高地园,两年内雇工15000余人,确保了硬件设施、人力保障到位。另一方面,福特汽车公司创造性地发明了“流水装配线”,引起了生产领域的大革命,真正将福特汽车公司推到汽车大王的霸主地位。福特在生产中坚持向前移动的应该是车子,而不应该是工人和材料。受他指导思想的启发,福特汽车公司发电机工组1913年4月1日首次试验引入了装配线,结果安装一台飞轮发电机的时间从20分钟减少到5分钟,效率一下子提高了3倍。其他生产部门看到甜头,纷纷效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技术,1914年4月,公司已有3条成熟的流水装配线,有条不紊地高效运行,震惊了业界内外。一位参观过流水装配线的人曾形象地说:“我想到了一只孵化器孵出了一大批小鸡来。”流水装配线的效果是绝对可观的:不但T型车生产数量呈几何数增长,售价也随行就市,每部车降到500美元。自1914年开始,福特车销量与日俱增,到1918年至少控制了全美40%的汽车市场份额,并一直持续到20年代中期,1923年更是达到销售200万辆T型车的高峰,若再加上卡车和拖拉机,销售数量更是蔚为可观。产量的增长,售价的调低,让福特汽车在市场上难逢敌手,福特在汽车行业终于攀登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高薪激励,员工投入。福特深谙内因决定外因的哲学道理,知道仅凭长时的劳作、严肃的纪律、高效的监管,并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生产的积极性。过分苛求,反而适得其反,会引起工人的抵触乃至罢工。要想让工人真心实意提高效率,最直接的莫过于经济激励了。1914年初,福特汽车公司宣布工人薪水翻番,此举后来被称为“五美元工作日”,让福特和他的公司一下子处于风口浪尖的位置。福特汽车公司的员工立刻成为汽车行业收入最高的工人,远高于通用、克莱斯勒两大汽车业巨头。工人以效力福特汽车公司为荣,不但现有工人全力以赴兢兢业业,无数外公司工人都想转投福特麾下。工人薪水翻番的声明公布不到一星期,福特汽车公司就收到了1.4万封求职信。高地园工厂门口应聘者排起了长队,个个群情激奋,最终不得不依靠警察维持秩序。与“五美元工作日”相配套,福特还将工人工作日从九小时下调到八小时,由两班倒变为三班倒。一系列激励措施的出台,让公司广大员工感激涕零,深感遇到了开明老板,纷纷拿出看家本领,竞相赶超,公司的生产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工人的工作作风得到极大改良,福特的“五美元工作日”大获成功。

篇六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亨利·福特

简析亨利·福特的成功与失败

工商一班 高雯冰

亨利·福特是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汽车大王”。现在,福特汽车公司依然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和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之一,该公司推出的“T型车”和第一条流水线带来了世界汽车工业的革命。其中,“T型车”1500万辆产量的世界纪录至今无人打破,福特也因此被誉为“给世界装上车轮子”的人。半个世纪之后的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将亨利·福特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以表彰他为人类工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与拿破仑·希尔毫不吝惜地将他推崇为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企业家。【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但是,亨利.福特和他的福特汽车公司一度从汽车工业占绝对垄断优势的龙头老大的宝座上跌落下来,福特家族和福特公司内部代表新的经营策略的革新派也曾被亨利·福特无情地压制下去,叱咤风云的福特公司几经起落„„其实,我们可以从亨利·福特的成功经历和失败教训中学到许多和管理有关宝贵的经验。

亨利·福特的成功经历体现了管理的人本性原理和最优化原理,同时也体现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首先,福特对于人才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提倡“理性工作人”,采取“公正放权制”,要求个人对自己完全负责,并非常注重“雇佣公平”

其次,亨利·福特讲求实效,力求用最好的投入和消耗,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毕生的追求之一,孜孜以求管理的效益最优化。他通过建立流水线作业和提高工人劳动效率的途径造出了廉价汽车或者说国民汽车,在这个过程中流水线作业和高工资高效率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简化部件,大批量生产,低价销售的“更多、更好、更便宜”经营思路,让汽车走进普通家庭,从而使福特公司一度登上汽车行业的巅峰。 再者,亨利·福特的管理理念深受泰勒的影响,特别是企业实践方面几乎与泰罗如出一辙。他对很多材料的创新不断提出自己的疑问,对于每一个零件坚持进行细化,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大大提高了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加快生产速度。

不幸的是,亨利·福特在后期的企业实践中忽略了管理的有效性原理和动态性原理,同时忽略了法约尔的经营管理理论中首创精神和团队精神等,在一定程度上也违背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中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的要求。

首先,亨利·福特没有研究管理效果变动的规律性,并没有使管理的每一举措都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在公司效益亏损的情况下,他缺乏对外部环境的认识和判断,决策程序专断,他的管理层也很少参与决策,导致他在管理手段的选择上出现失误。由于他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改进企业的生产上,而忽略了对管理资源的投资,导致管理主体的素质和效率普遍低下。

其次,亨利·福特不愿意改变他的管理模式,忽略了管理的动态性原理。他一直保持着他在自己企业王国中的独裁地位,不允许任何人动摇他的宝座,后期他的管理理念已经明显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为了实现最高限度的专业化,以最大批量的流水线生产来达到最低成本,亨利.福特不允许汽车设计有任何他认为多余的部件和装置。为了减少因为模具更换而损失的时间,也为了避免品种繁多所必然带来的设备费用和库存费用,福特公司只生产单一型号、单一颜色的T型车。其销售人员多次提出要增加汽车的外观喷漆颜色,福特的回答是:“顾客要什么颜色都可以,只要它是黑色。”他不接受任何新的管理理念,面对通用的攻势,亨利.福特根本不以为然,他不相信还有比单一品种、大批量、精密分工、流水线生产更有效的生产方式。对于销售人员提出的忠告,福特认为他们无非都是出于对销售部门的危言耸听。福特不止一次地说,福特汽车公司面临的唯一问题就是供不应求。对于长期延用低价策略的问题视而不见。即使后来问题发展到已经很明显的地步,福特也不愿意从根本策略上去找原因,也不愿意改动自己的汽车设计去适应市场需求,而只是寄希望于在现成的框架下解决问题。每次通用汽车提出一个新型号,亨利.福特的策略就是坚持既定方针,以降价来对付。如果说亨利.福特一开始对单一品种策略的问题视而不见只是一般问题的话,他后期长达20多年的对任何转换经营策略的建议的压制,则反映了管理决策问题上非经济因素的巨大影响和福特公司在内部管理机制上的严重问题。

再者,亨利·福特不注重企业精神的培养。他认为没有必要召开会议来沟通个人与个人或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感情。对人们来说,在一起工作时用不着彼此相爱。他觉得工作人员的各种建议都是危言耸听,压制技术人员的创新活动,不能很好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热

情,使得整个公司缺乏首创精神和团队精神,严重背离了法约尔的经营管理理论。他未能将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导致管理的混乱,科学性和组织性缺乏。必须承认他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师,但是不一定是一个无可挑剔的管理者。他的这种思想,与泰勒的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的原则背道而驰。

亨利·福特的管理有其成功的一面,也存在很多不足,但不论成功和失败,都最终成就了今天的福特汽车公司。亨利.福特的名字也和汽车联系在一起。我们从其成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2.关于对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发展规律的认识

通过亨利·福特的故事,我认为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创造适应其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无视消费者需求的公司最终的结局必然是失败。还有就是在管理体制方面的创新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不仅影响到一个公司发展的活力,也决定了公司的现在和未来走向。经营管理有其固有的内在规律,谁违反规律,谁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实践的过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曲折中积累经验。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才会使企业不断创新、发展。亨利·福特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毕生的追求之一,也正是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的结果。而后期由于福特盲目追求现代大工业化的生产过程,使管理原理与实践严重脱节,最终导致福特公司的一度衰落。

篇七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汽车大王亨利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成功的关键是在于他的创新,而他之所以能成功地利用钒钢革新汽车钢材料的使用,关键又是对现实情况的关注。正如他在回忆创业经验时所言:“假如当初我没有深入到车祸现场考察,我就不会发现钒钢,也就不会有福特汽车公司的今天。在我看来,创新是事业的生命,而失败和肇事现场则是创新不可忽视的课堂和前线。”

作为教师,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和超越,也同样离不开对教学工作的创新。创新不能离开对现实情况的关注,不能脱离实际的教育实践来凭空设想,闭门造车。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创新要在课题研究中创新出来。而课题源自于问题,而问题源自于教学困惑和烦恼,所以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一些困惑、难于突破的瓶颈时,就可以把它作为课题来研究,搞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创新经验来,这就是超越,就是成功。荣获“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的杨文,正是她全新的教育孩子的理念造就了她的儿子夏杨。有人说他是玩大的孩子,他却比很多同龄人更热爱学习。童年时,每一次顽皮、搞“破坏”、都有幸得到父母“正确的解读、科学的引导”。 他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业成绩一样优秀。 他一度拿到跨国投资银行百万年薪的全职聘书,他是第一位参与剑桥大学核心决策的华人学生,他与二十余位诺贝尔奖得主保持着密切往来,他曾参与组织华人游行抗议媒体的失实报道,他发起的高端中国发展论坛“华剑会”正在为中外商贸文化交流作出积极努力。杨文用“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亲身实践,培养出了一位开朗、善良、兴趣广泛的剑桥博士,让许许多多感叹“快乐童年”与“成功学业”不可兼得的家长羡慕不已。杨文成功的经验也一样源自于她对现实的关注、思考和创新。

愿更多的希望获得成功的教师能从亨利。福特的故事中得到启发。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huguoliuxue/841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