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创业故事

| 美国留学 |

【www.guakaob.com--美国留学】

篇一 麦当劳创业故事
麦当劳创始人克罗克的名人故事

  

  雷.克罗克(1902~1984)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不只是在美国,在世界其它地方也会时常听到他的名字。

  因为他的事业——麦当劳快餐业已经遍及世界各地。他的创业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企业家,也激励着梦想成功的从事着其他职业的人。

  在美国,雷.克罗克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人们认为他是重要新产业的创始人,在商业界他的地位是无人企及无人企及:没有人比得上。的。有人将他的事业与洛克菲勒的炼油业、卡耐基的钢铁工业以及福特的汽车装配相比拟。

  他的经历是丰富而痛苦的。他曾经靠演奏钢琴来谋生,也当过推销员,还做过销售经理。他自己也办过一个小公司,事业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功,以常人而言,他该躺下来休息一会了。但是,1954年,52岁的克罗克,为生命立下了最大的赌注,他放弃了自己原有的工作,为麦克唐纳兄弟推销麦当劳快餐店专营证,并且自己在伊利诺斯州开业了一个麦当劳快餐店。他的麦当劳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遇到过各种困难,也曾负债累累,也曾面临领导层分裂的危机。但是克罗克毕竟是克罗克,他不怕困难,面对各方面压力,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加上自己的智慧,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终于他的麦当劳快餐店在不长时间里便风靡(mí)美国,遍布世界。

  小小商人1902年,雷.克罗克出生在芝加哥西部的一个名叫奥克帕克的小镇。

  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路易斯.克罗克是西部联合公司的雇员。父亲的经历也是十分艰苦的,老克罗克12岁时就开始为这家西部联合公司工作。

  母亲罗斯心地善良,小克罗克一家称她有一副菩萨心肠。

  在高中的时候,他开始尝试实现自己童年的幻想。

  当他激动地跑回家,向家人宣布他的出色的主意时,全家笑他“丹尼空想家”。小伙子正值血气方刚,他受不了这个。于是他开始动手了。

  他幻想过摆一个卖柠檬水的摊位。于是,在暑假里,他设立了一个。虽然这耗费了他大量的气力和时间,但是他那次丰收了——他卖掉了许多柠檬水,他也体验到了成功后的成就感。

  卖过柠檬水后,下一步,他该干什么呢?这个少年,他开始实现他的童年时的另外一个梦。

  在上个学年的夏天和每一天的午休时间,克罗克都是在他的叔叔厄(è)尔.爱德豪的店里度过。

  那个时候,他叔叔的店里开了一个冷饮专柜,克罗克是在冷饮专柜工作的。他的工作内容是向别人推销圣代。

  那个时候,他的工作动力是明确的,他要多挣钱,他要开一个店。于是他更加拼命工作,他努力钻研推销技巧,他在那个时候,学会了用微笑和热情去影响人。他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能阻止他赚钱的欲望。而且,他要把钱一分一分地存起来。终于在银行里,他有了一笔足够的存款。

  那时候他的气派和勇气是令人称道的。他,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家伙俨然象一个大企业家。他到处张罗,又去找了两个朋友,因为这两个朋友有存款。他们每个人投资100美元,租了一间房子,房租当时是每月25美元。他们开始采购货物,这个小店里有活页乐谱、新奇的乐器,如奥卡利那笛、口琴、克罗里里琴等。他们出卖这些。

  同时,这个店里也有其他的项目。克罗克开始实现童年时的那个梦,他成为该店的钢琴演奏师。

  只是他并不是十分满意。虽然他搞了许多演奏,也唱了许多的歌。但是他们的生意并不兴隆,他们只卖出了一点点东西,他们的生意太少了。而他们的房子是按月租赁的。

  他们只支撑了几个月,这个店就黄了。店里的货全卖给了另外一家音乐商店。

  完了,一切就这么结束了。克罗克这个少年当年痛苦了一阵儿,他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创业真的不容易。此后,他的“商业生涯”便告一段落。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厌学情绪越来越浓,他越来越烦。

  那时候,他也受不了那种沉重的学习压力,他需要成功,而学业上却没有长进。于是他就有了退学的打算。

  一战爆发的时候他才15岁。但是他也入伍了,他虚报了年龄是想逃脱学校里的功课。他加入了红十字救护车队,成为一名驾驶员。

  一战结束后,他又回到了芝加哥。他的父母再次苦心地劝他去读书。他去了,其实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但是他总是缺课。

  他喜欢去外面搞推销,弹钢琴。干这些事时他如鱼儿得水一样欢乐而且精力充沛(pèi)。在1919年的时候,他一周就可以赚到25美元或者30美元了,无论如何,这是不错的收入。日后,没有多久,他开始比他的父亲赚钱多了。

  他认为他没有必要再念下去了,他终于离开了学校。

  在这一段放荡的日子里,他还是拼命地找工作。他认为他的生命中不能没有工作。有一次,有一个人向他介绍了一份工作。他喜滋滋地去了。那是一个夜总会,介绍人对他说,那里需要像雷.克罗克这样的演奏者。

  因为他太需要工作了。他不顾一切地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

  那一次他及时赶到了夜总会,那时已经是晚上9点了。

  雷.克罗克受骗了,原来那是一个妓院,克罗克匆匆演奏完了,就拿着工钱跑了,此后他再也没有去过那个地方。

  此后,他又干过一些推销,但推销的东西是吊袜带和床垫上的玫瑰花苞。他觉得他不感兴趣,便又放弃了。后来,他就在密歇根州的波波莱克的一个乐队中找到了一份演奏工作。

  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个名叫埃塞尔.弗来明的姑娘,这个姑娘成为日后他的第一个新娘,并一起共同生活了35年之久。

篇二 麦当劳创业故事
雷蒙.克罗克(52岁开始创业的麦当劳创始人)

  雷蒙.克罗克

  雷蒙·克罗克(1902年10月—1984年1月14日),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一个普通的家庭里。他和大多数富豪一样,都从事过很多种工作,经历过几次破产,几次失败之后,成功地创立了麦当劳,终于他也和他的企业一样成为全世界遐尔闻名的富豪。

  1954年,52岁的克罗克见到麦当劳的创始人麦氏兄弟,决心加入麦当劳。1955年3月2日,他创办麦当劳体系公司。

  1960年2月,他正式接管麦当劳,在全国范围内开办连锁店。

  1957年,他开始利用报纸、收音机、电视进行广告宣传,取得极大成功。1970年,麦当劳开始向海外进军,克罗克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麦当劳帝国。

  1954年,克罗克已52岁了。人过50,知命之年,正是大干事业的好时间。

  在这之前,他干了25年的推销工作,对食品工业中外来食品业尤为重视。他没卖过一天汉堡包,没开过餐厅,但对食品服务业走势了如指掌。

  这一年,他走进了圣伯了诺的麦当劳餐厅,他立刻感到自己豁然开朗,眼前一片光明。他坦率地说:“当我遇见麦氏兄弟时,已有多年的准备。我在食品、饮料上经验丰富,足以辨认饮食的真伪。”

  此时,已是中午,餐厅外的停车场挤着150人,服务人员高速作业,15秒钟以内,客人所要的食物送了过来。

  克罗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多年的推销工作使他走遍了全美国,“全国许多地方可以开这种餐厅”。一个大胆的设想在他脑中应运而生。

  上帝总是帮助自立者,缺乏远见的麦氏兄弟需要一个新的连锁代理来解决新的发展问题。克罗克被聘用。

  他说干就干,第二天就找麦氏兄弟商谈,取得了推展全国连锁的权利。麦氏兄弟提出:“由您这样有经验的人来代理,我们很感兴趣。”但是我们得定个条件,权利费用为950美元,你只能抽取连锁店营业额中的1.9%作为服务费。其中1.4%是用于您对连锁的服务,0.5%给我们,作为使用店名和生产体系的权利金。”

  这是一个极为苛刻的条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克罗克接受了。

  1955年3月2日,克罗克创办了麦当劳体系公司,他开始把自己当推销员的经验应用在这里。

  他将个人的魅力、诚实与坦率融为一体。他不急于发财,他坦率地告诉员工:把工作干好,别想着赚钱,只要工作干好了,钱会自然来,水到渠成。

  52岁的他明白自己的处境,本次不成功,一生就没希望了。

  一开始,他把麦当劳作为一个企业稳定下来,以品质优良著称。要达到连锁经营,最重要的是避免“区域连锁”。他决定,麦当劳一次只卖一个连锁餐的经营权,价格是950美元。

  他以大都市作为授权连锁经营区域,但很快便缩小范围,到1969年,连锁合同仔细到城市、街名都有严格规定的程度。

  为坚持信誉,他提出:老麦当劳决定在当地开更多的店时,加盟者有权利优先购买新店的连锁权,但无权自行开店。

  他从不把连锁权卖给实力雄厚的连锁人。他的独特想法是:“如果你卖出一大块地区的区域权利,就等于把当地的营业全部让给了他。他的组织代替了你的组织,你便失去了控制权。”

  麦当劳一天一天在成长,在壮大,但内部的危机也悄然而来。

  麦氏兄弟抽走1.9%中的0.5%作为权利金,麦当劳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资金缺乏,无力壮大。他们的贪婪的做法[来源:

  1961年初,麦当劳兄弟与克罗克开始谈判,让出麦当劳。

  他们开出的价格十分惊人:“我们非要270万美元不可,而且要现金。我们兄弟俩每人100万,山姆大叔(指向美国政府纳税)70万,一分不能少。”

  劳苦功高的克罗克一听,差点晕倒了,他没想到,对方的贪婪令他接受不了。他一面设法筹款,一面委托律师办理合同。

  1968年,麦氏兄弟彻底败出速食业。他终于摆脱了羁绊,可以自由地驰骋了。5年后,他还清了所有贷款。

  第一次出击,克罗克失败了。他将18张连锁牌卖给加州,那里距总部2000公里,他无法控制这些连锁店,加盟店主各行其事,或改变作业程序,或增加菜单项目,或提高产品价格……引起了一些混乱。

  他吃一堑长一智,多年合作经营中,形成了他独特的连锁经营之术。他得下如此结论:真正合作好的是那些原来不属于食品业,但是愿意全心全意地贡献给新事业的人。

  他的经营哲学是:“如果一个企业中,有两名主管的想法一致,则其中一名便是不必要的。”

  他雇用人时,只看其才能,即工作表现。

  他的用人哲学是,重视外观。

  他是实用主义者,不看重学历。

  他自己穿着高雅、举止典雅,讨厌嚼口香糖、看报纸、画画儿、穿白袜子、咬指甲、衣服皱成一团、头发不梳理的人。

篇三 麦当劳创业故事
4个80后小老板的创业故事

4个80后小老板的创业故事 

   

  青蛙们在一锅水里游泳,一开始水是冷的,有些青蛙感觉到锅底在加热,就跳出去了;有些则继续留在温水里享受。到水快开的时候,那些享受的青蛙大部分死在了水里。

——青蛙的寓言

  “现在没人能找到可以养你一辈子的工作了。”年过五十的美国网迅公司总裁、NEA基金合伙人朱敏跟记者聊到年轻人创业的话题时,特别感慨时代的不同。 

  “我们那时的大学毕业生,安安稳稳等分配就行了;现在可不一样了,学生一毕业就被抛入市场经济的大熔炉。” 

  上世纪70年代,朱敏在农村插队,办起了“社队企业”,就是“公社”和“大队”的企业。那时私人开店、办企业是不被鼓励的,弄不好就整出政治问题来。可是现在—— 

  吴立杰,1980年生,2002年大学二年级时办了策划公司;2004年读大四,创办了在法国注册的品牌服装企业。 

  戎天祥,1982年生,中专毕业后辗转办起了服装店,联合南京城内许多家时尚行业小店,组成“25岁创业联盟”,开创小店经营新模式。 

  俞瑜,23岁的宁波老板,去年接手家族企业,新官上任三把火,把公司整理得红红火火。 

  陈志江,更为传奇,他成立了一个“一人公司”。 

  …… 

  这些只是一个群体的缩影,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这边“80年代”的年轻人做上了老板,那边还在校园的“80年代”已经把创业大赛进行得如火如荼。6月10日,浙江大学第五届“蒲公英”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经过8个月层层角逐,从134支团队中选出3支,准备参加全国大赛。记者注意到,他们参赛

的项目非常接近商业产品,如“全景监控摄像机”等,不只是存在于象牙塔里的高端技术。 

  “在美国,创业计划竞赛大大推动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Netscape、Excite、Yahoo等公司都是在美国大学的创业氛围中诞生的。谁知道我们这里不会产生下一代商业领袖呢?”一个参赛的大学生很认真地说。 

  “国家鼓励+就业危机+社会风标”,一位社会学者这样概括“80年代”甚至更小的年轻人创业的动因。 

  “现在各个地区都在出台鼓励年轻人创业的优惠政策,而因为互联网的存在,许多公司似乎都是一夜之间崛起,他们的创始人也就此成为社会风标,成为年轻人的偶像。而年轻人自主创业,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是有好处的,因此也是政府支持的。” 

  观察这些年轻创业群体,与父辈相比,他们不仅具有拼劲闯劲,也具有更高的知识修养、更宽阔的眼光。因而也能产生更多新思路、新模式、新奇迹。 

  当然,这是这一代创业群体令人乐观的一面。他们也面临比父辈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因为他们的世界更大,心更大,但是成功的几率永远是一样的。有一句话说,“100个人创业,有1个最后成功就不错了。” 

  从“芙蓉姐姐”一夜蹿红网络我们发现,现在很多事情速度都比原来快。但也许,创业不是。 

我们记录了4个年轻人的创业故事,同时请了企业家、社会学者、经济学者,还有创业者日夜企盼的基金投资人,共同探讨“80年代”创业群体的现象。也许,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观点是绝对正确的,但我们希望读者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建议,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年轻不怕拒绝:28次跑成第一笔业务 

 

  企业:法国豪雯服饰有限公司 

 

  总经理:吴立杰 

 

  年龄:26岁 

戴一副黑框小眼镜,平头,皮肤很白,微微有点胖,说起话来慢条斯理。这跟记者想象的太不一样了!我以为,这个大二开策划公司,大四成立自己品牌服装公司的人,说话总应该比常人快一拍。 

高二同学的“男模” 

吴立杰,2004年大学毕业,出生在温州泰顺山区。家到城里隔着好多座山,那条悬崖边的险路外地司机根本不敢开,去那个小山村,只能老远下车,等本地司机来接。 

小时候少有机会去城市见大世面,家里又很穷,但是吴立杰爱上了画画。隔壁爷爷家墙上的画让他如痴如醉,一有空就在家里乱涂乱抹。高二那一年,有个学画的同学看到吴立杰老是很羡慕地盯着自己,建议他学画,就从做“男模”开始。 

这个同学向吴立杰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因为天天画画,把成绩撂下了,他因外语两分之差没考上中央美院,最后进了浙江理工大学学设计。但在浙江这样一个经济活跃的地方,吴立杰把艺术和商业结合起来,找到了最适合他的路。 

睡沙发的大学生老板 

大学才读了几个月,吴立杰就找了两家服装公司做兼职。 

“上大学的费用都是自己挣的。给两家公司做兼职,不但给他们做服装设计,还学面料、进货等知识,少的时候一个月拿400元,多的时候可以拿3400多元。” 

不过,这段时间也让吴立杰深深感受“为他人作嫁衣”的滋味。一个款式卖得好,厂家可以赚几十万元,但是他只能拿到几千块。“按这种速度,我在杭州也许一辈子都买不起房。” 

大二前,吴立杰还参加了许多国内、国际设计比赛,并在第二届CCTV脑白金杯、

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上获奖。学校的橱窗里,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获奖作品。 

大二暑假,吴立杰自立门户,登记注册了一个服装品牌策划公司。 

“学校在杭州下沙,公司在中山花园,每天早上六七点钟从沙发上爬起来,走到杭州大厦附近坐328路公交车到学校上课,上完课马上赶回公司,工作到凌晨,再爬上沙发睡觉。” 

刚成立的公司业务少,吴立杰回忆说,第一笔救命业务,他整整跑了28次才搞定。为了减少开支,吴立杰每次出去谈业务都是挤公交车。“但又不能表现出自己是坐公交车去的,否则人家会看不起你。每次快到人家公司的时候,先尽可能擦去身上的臭汗。” 

发展事业,由外而内 

成功帮一些客户做了品牌策划、推广后,更多的公司瞄上了他。业务逐渐不成问题,他也能有选择地帮一些大牌公司做策划。“那时学了很多东西,包括大公司的运作、进货、销售、管理等。做企划其实很能偷学大公司的精华。” 

通过朋友关系,2004年,吴立杰的服饰公司在法国成功注册,注册资金150万法郎。2005年,为了迅速打开市场,吴立杰给自己策划了一场巨大的招商会。他租了钱江大酒店顶楼,两天时间内向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代理商展示了他们设计200多款服装。【麦当劳创业故事】

“之前我自己跑到各地发了400多张邀请函,凡是看到那种装修豪华、代理品牌服饰的店,就进去和他们谈。招商会的模特,是直接从法国、香港请过来的。我要给人一个印象:你看到的是一个大品牌,不代理就亏了。” 

现在,他的公司在全国18个省有代理,还在杭州彭埠有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生产基地。 

毕业仅2年的吴立杰,又跟朋友合作成立了一家生产皮包的新公司,这回是在英国注册的商标。这也是他策略的一部分——现在大家不都喜欢洋品牌么! 

 

  年轻不怕失败:一人公司好办事 

 

  企业:杭州翔软科技有限公司 

【麦当劳创业故事】

 

  总经理:陈志江 

 

  年龄:26岁 

第一次见到陈志江,是在他位于杭州西溪软件园的办公室里。60平方米的办公室,比想象的要宽敞,好几个人在忙碌着。200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小陈,显示着作为老板应有的老成和干练,面对记者热情而不失稳重。 

大学期间,作为学生干部的小陈非常活跃,组织社团、参与扶贫支教……大学毕业进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对小陈来说也算专业对口,但骨子里的创业意识一直蠢蠢欲动。干了半年之后,小陈终于跳了出来,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公司。软件开发、网站建设,一切做起来得心应手。 

去年年底,就在公司准备注册的时候,小陈通过熟人知道了这样一个信息:可以注册一人公司!【麦当劳创业故事】

“本来是想拉大学里的老师一起注册的,能注册一人公司的话,我会省很多精力。”小陈最终用自己凑的50万元钱注册了这家公司。“创业初始阶段,一个人更加容易办事。”小陈说:“毕竟在创业初期,公司的经营方向还没有完全确定,有很多股东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分歧和争吵,导致前功尽弃。这也是很多公司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看来,小陈对于一人公司的优势有自己的见解。 

“当然,人多力量大,我的一人公司还是得发展成多人公司的。”小陈展望未来:“公司要发展壮大,不可能由我一个人完成。实行股份制、实现上市才是我的终极目标。”

篇四 麦当劳创业故事
普通人的创业故事

城市贫民,农民工和下岗职工以及穷二代,你们该如何创业呢!绝对原创!!!!!

前面谈到了创业的艰难。现在说说城市贫民,农民工和下岗职工如何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来创业!

小宋的故事:

在每个建材市场,活跃着一批搬运工,他们为城市添砖加瓦,只是你我都没有关注过他们的生活罢了,也许你看到他们会皱起眉头,露出一付假装出来的高贵。其实错了,你错远了。 小宋是827陶瓷的红人,头号农民工帅锅。他有一张轮廓分明的国字脸,一道上扬的剑眉,端正的鼻梁,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给你信任和安全。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就整个一帅哥儿。他有着827市场谢霆锋的美名。但是看官们,哥的生意好绝对不是因为哥长的帅,更不是因为哥寂寞!!!

他是宜昌郊区的农民,读书不多,但小宋知道,力气是自己的本钱,不怕苦是自己的经营法则。他有一辆电动小三轮,陶瓷石材的老板叫他下个货,给客户送货,搬到家里,小活儿30-40元,中等量70-80元 ,一家的所有砖200-400元,另外还有车费。小宋头脑灵活,老板门随叫随到,他给老板递上一支不算好的黄金龙,老板们也不嫌弃,没了小宋,那么重的货,老板只能望着叹气啊!小宋月收入4000元往上,好的时候7000元多也不是奇迹。小宋看着来了一批老板又走了一批,接着又来了一批,只有

小宋坚守在827。他家里盖起了3层的小楼,娶了个能干的老婆给他做饭。小宋现在也抽上了城里人抽的5块的红金龙,他抽一口烟,然后用很深邃的目光看着不远处的华祥美凯龙,他知道自己会过的更好,他在心里说,美凯龙快来吧!俺准备好了。 在商业城进货的大车回到宜昌来,活跃着运衣服的小宋们。在电脑城里,活跃着搬电脑的小宋们,他们见证着城市的变迁,见证着市场的兴衰,见证着商业的残酷!他们是市场里铁打的营盘,老板们却成了流水的兵,在卖电脑的不如搬电脑的,做建材的不如搬建材的年代,他们默默的生活着,或卑微,或苦痛,但是你要知道,他们是快乐的,至少比皱着眉头板着脸的老板们快乐!!!

创业指导:买辆三轮,有人力和电动,有载货大小之分,1000-10000元,每月收入3000元往上走,适合年纪,20—48岁。

呵呵,有人觉得搬运工是日大瞎,别急别急,斧头哥的故事多

虎哥的故事

提起南苑菜场口子上的虎记包子,在那一片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虎哥三十多岁,短发,精干,衣服干干净净的,还是牌子货

呢!虎哥还小有几分英俊啊!在虎哥那儿吃包子,你只要说一遍,就去店子里坐着等。过一会儿。虎哥就把包子很准确的送来了,不差一个。就算10个人等,他也会准确地把包子按先来后到的顺序送到你的面前。收钱,他也是准确无误,想来虎哥数学应该学的是不错,或者是对数字敏感吧!

虎哥也是有点小脾气的,你若是当姑妈,虎哥就不喜欢了,因为只说一遍,你就去坐是虎哥的规矩。还有,不能催,虎哥不欺客,绝对是按次序上包子,若是虎哥错了,那包子就算虎哥请了,虎哥有4个帮工,他们都知道虎哥的脾气,都蛮怕虎哥的。虎哥的房租便宜,因为在菜场,又在南苑,1200元,中午虎哥租给一对夫妻炒合饭,价格是多少?嘿嘿,这个是虎哥的小秘密,咱也不知道啊!

虎哥在南苑买了三房二厅,目前正筹划搞分店的事情,虎哥还想整个小车开开呢!

虎哥的招牌很旧了,但他不换,他知道别人认他这张脸,认他皮薄肉鲜,咬一口满嘴喷香的包子,虎哥不换招牌,就算是招牌歪了,他也不换,因为招牌歪,人不歪,包子不歪,生意就一样的好,一样的忙!!

兄妹俩的故事

在海通旁边的国税局旁边一个巷子里有两家面摊,前面的是妹妹,后面的面摊是哥哥。兄妹两个好多年没说过话了,一个父

母生的,一起长大,近在眼前,天天见面,不说话那是怎样的一种尴尬啊!

事情是这样的,哥哥是个下岗的工人,老婆没有工作,夫妻两个就在现在靠后面这个地方摆了个面摊,由于自己家就在后面,很方便,两口子面的味道调的不错,斧头还蛮喜欢那个口感的。价格嘛,永远比市场价少5毛,可能是哥哥觉得自己的位置靠后为了吸引别人的缘故吧!有一天,哥哥早上自己在吃面,我也在,由于很熟了,哥哥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几年前妹妹下岗后,就帮哥哥打工,那时候哥哥教妹妹怎么做汤,调味,给妹妹工资。哥哥一家一年包括读书的孩子,吃了喝了,一年存个5万块没任何问题。兄妹的感情也很好,哥哥心疼妹妹,重活都自己干,一大家人小日子是过的赛神仙啊!

可是妹妹学会了技术,妹夫也下岗了,两口子一合计。在哥哥前面开了个面摊,因为海通车站在旁边,人流也大。哥哥有意见了,你开可以,别挨着哥哥啊!哥教你技术,学会了就变白眼狼啊 !但是妹妹认为自己和老公下岗了,要吃饭啊!还是开了。从此,兄妹天天看见对方,但从来不说话。哥哥的生意也少了一些,现在每年可以存个三万到三万五,哥哥说他的房子要被对面的万佳幸福花园拆迁了,他存了20好几万准备到时候补点钱换套新房子呢!哥哥用力把面吸到嘴里,也许他还是想和妹妹和好,可是老婆有意见,哥哥放下碗去忙去了,我 傻傻得坐在那儿,我没想兄妹两个的事儿,我想的是自己在3年前投了20万做建

材,当时一年还存不了3万5呢!最后血本无归!我还不如他们卖面条呢!!这是为什么呢!

馒头西施的故事

这个是我早想写的,一直没写,今天告诉大家吧!

西陵后路有个天桥,天桥下靠330方向有个上海煎包,一边卖煎包一边卖馒头,在斧头还是个嫩斧头的时候,这里没有天桥,但就有这家店了,老两口,两姐妹,以前就他们4个,现在多了5个人,9个人。嫩斧头记的卖馒头的姐姐长的是皮肤细嫩,眼睛水汪汪的,颇有几分古典美女西施的姿色,因为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别人叫什么,姑且叫馒头西施。多年以前,嫩斧头知道他们的房租就是4000元,02年吧!现在应该是8000元不多,我现在没问过,生意人有生意人的小聪明小奸诈。前一年,斧头搞健身,那个妹妹办了个卡,做高温瑜伽减肥。多年以前,嫩斧头一个人,没做饭,又住铁路坝,天天买馒头西施的馒头,馒头西施当年的一颦一笑都是风情万种啊!馒头吃的斧头是肤如凝脂啊!有天斧头去麦当劳洗手间跳舞,(大号),斧头正在享受跳舞的快感,外面有个人说,我靠,哪个躲在里面吃馒头啊!还不出来!嫩斧头狂晕------------

呵呵,说明一个问题!9个人带房租,老两口,2个小两口,3个帮工,只说明他们的 生意不起眼,利润高,虽然单次交易额度低,但是销量大,毛收入就高了,是个投入不高,产出高的

篇五 麦当劳创业故事
发明麦当劳“巨无霸”的那个人去世了,你知道这个故事吗?

发明麦当劳“巨无霸”的那个人去世了,你知道这个故事吗?发明巨无霸的那个人去世了。

1967 年 4 月 22 日,Jim Delligatti 在宾夕法尼亚州尤宁敦市的一家麦当劳卖出了第一个巨无霸。

40 年后,美国麦当劳每年大约会卖出 5.5 亿个巨无霸,每秒 17 个。

不过到了将近 50 年后的现在,美国千禧一代中却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尝试过这个麦当劳最出名的食物。

就像 Delligatti 说过的那样,“我从来没想过我的发明会成为美国象征的一部分”,在创造这款双层汉堡的时候,他没料到未来这个汉堡会给麦当劳带来巨大的成功,以及现在的尴尬状况。

1955 年,Delligatti 在芝加哥的美国餐饮协会展览会上碰到了麦当劳之父 Ray Kroc。碰巧的是,那是麦当劳第一次在这个展览会上摆摊,也是唯一一次。

Delligatti 随后去了伊利诺伊州,参观了刚开张不久的麦当劳餐厅,最终成为了麦当劳最早的特许经营商之一。 1957 年, Delligatti 在匹兹堡开了他的第一家麦当劳餐厅。Kroc 在自传《麦当劳之父的创业冒险》(Grinding it Out: The Making of Mcdonald’s)这样描述巨无霸的诞生:

“‘巨无霸’的问世,是因为我们需要拿出更大的三明治,以与‘夹饼王’(原文如此,通用翻译为汉堡王)和风味商店的各种食品竞争,这种食品是匹茨堡的吉姆德利加蒂最先想出来的。”

虽然当时麦当劳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不过竞争对手不少,而且他们已经早

一步推出了双层汉堡。 Delligatti 认为如果想要让餐厅的生意变得更好,只有推出汉堡新品才能实现。“这不像是发明灯泡。灯泡已经在那里了,我做的只是把它拧在插座里。”

来源:麦当劳

不过最开始麦当劳并不同意 Delligatti 实验他的新产品,他们满足于已经卖得很好的薯条和芝士汉堡, Delligatti 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当时觉得自己已经有所需要的一切了”。而且 Delligatti 的巨无霸定价是 45 美分,当时麦当劳已有的汉堡定价才 18 美分,麦当劳担心这会吓走顾客。

实际上,不止是 Delligatti 碰到了这个问题,麦当劳不少产品的发明都来自特许经营商,而他们最初在向麦当劳申请试行新品的时候总是会遭到拒绝。1961 年俄亥俄州的特许经营商 Lou Groen 找到 Kroc,推销他新发明的麦香鱼,Kroc 的回答是:“

【麦当劳创业故事】

你总是

来这里说一堆废话!我不想我的店里充满了鱼的味道。”

对于标准化管理是核心竞争力的麦当劳来说,他们必须保证顾客走进每一家麦当劳的时候都能买到一模一样的产品,增加新的产品意味着购置新的设备、重新更新制作流程和培训员工,如果不能保证标准化流程和低成本,新产品再好吃、再受顾客欢迎可能也没用,所以这些发明者必须向麦当劳证明这一点。

最终,在 Delligatti 的坚持下,麦当劳同意让他试着卖巨无霸,不过要求他必须使用麦当劳菜单上的已有材料,而且只能在尤宁敦市的一家麦当劳进行这个实验。

Delligatti 花了几周时间研究专门用于新品的酱料,最终发明了我们所熟知的巨无霸。至于其它配料,你可能听过那绕口令一样的广告词:“双层牛肉巨无霸,酱汁洋葱夹青瓜,吉士生菜加芝麻,人人吃过笑哈哈。”

来源:麦当劳

实际上,最后 Delligatti 也没完全遵守麦当劳的要求。因为原料太多,他专门找了当地的面包店,订购了更大的、有芝麻在上面的面包来制作巨无霸。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巨无霸推出之后大受欢迎,那家麦当劳销量因此上涨了 12%。Delligatti 说:“我们曾经是大城市里销量最低的餐厅,在巨无霸推出几年之后,我们成为了销量最高的,而且还将这个优势维持了很多年。”

麦当劳因此同意 Delligatti 在他的另外几家麦当劳餐厅里推行巨无霸,获得了同样的结果。然后麦当劳又在美国的其他地方测试巨无霸,依然卖得很好。

第二年,麦当劳开始在全国以 49 美分的价格卖巨无霸。一开始巨无霸还不叫巨无霸,有各种各样的名字,比如“贵族”(the Aristocrat)和“蓝丝带汉堡”(the Blue

Ribbon Burger)。最后麦当劳广告部门的秘书 Esther Glickstein Rose 想出了现在的名字:Big Mac。

和巨无霸一起推出的还有大范围投放的广告。当时正是美国快餐业快速增长的时候,竞争激烈,而且麦当劳还落后于汉堡王,对方以“汉堡越大,汉堡越好”以及“请用双手拿”的广告语来宣传自己的皇堡(Whopper)。

最初的平面广告里,麦当劳用的标语是:“A meal disguised as a sandwich”

(一顿伪装

成三明治的饭)和 “Open wide and say Ahhhh!”(睁大眼然后说啊!)。后来麦当劳又

推出巨无霸的电视广告,让一个人讲解汉堡的组成成分。

来源:麦当劳

效果最好的巨无霸宣传大概是之后的绕口令,也就是前面已经提过的那段:“Two allbeef patties special sauce lettuce cheese pickles onions on a sesame seed bun.”

1974 年麦当劳找了一些真的顾客来背诵这段绕口令,如果能在四秒内背出来那他们就能获得一个免费的巨无霸。在广告里的前面,没人能背出来,紧接着就是一段包含了绕口令的歌曲。这广告大受欢迎,在其他地区宣传时麦当劳也沿用了绕口令,只不过换成了当地语言,在 2013 年“我就喜欢”的宣传里麦当劳还用了这段绕口令。1969 年,巨无霸的销售额占到了麦当劳总销售额的 19%。

“由于这些小本经营者的别出心裁,公司从中获益不少,反过来,公司的形象以及联合广告的力量又助了他们一臂之力”,Kroc 在《麦当劳之父的创业冒险》写道。

巨无霸、麦香鱼、苹果派、麦满分……所有这些都是麦当劳的特许经营商所发明或者改良后推出的,他们为麦当劳带来了不断增长的销量。不过这些发明者倒没有获得巨额奖金,Delligatti 只拿到了一块匾,他曾经开玩笑说:“我没有得到任何东西。我很想每一美分拿十分之一。”

巨无霸之后还成为了一种经济衡量指标。1986 年 9 月开始《经济学人》甚至推出了“巨无霸指数”(Big Mac index)。这个指数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种判断货币竞争力的方法,因为巨无霸销售范围广,产品又足够标准化,其价格成为了很好的衡量标准。巨无霸指数假定巨无霸在各国的售价相同,由此比较每个国家的汇率。

比如说,在美国,巨无霸平均价格为 5.04 美元,而它在香港的售价为 19.20 港币,也就是 2.50 美元左右,在这种假设下美元兑换港币的汇率应该为 3.81,但实际的汇率为 7.75,也就是说港币被低估了。

篇六 麦当劳创业故事
麦当劳-我就喜欢案例分析

麦当劳—我就喜欢

目录

一、麦当劳品牌辉煌历史

(一)麦当劳的诞生 4

1. 市场背景 4

2. 最早的麦当劳 4

3. 麦当劳连锁店的正式诞生 5

4. 麦当劳的迅猛发展 6

5. 麦当劳产品介绍及其店规 7

(二)麦当劳的市场细分 8

(三) 品牌再定位之“我就喜欢” 10

【麦当劳创业故事】

二、麦当劳当前面临主要课题

1. 包装难以处理 14

2. 本土化程度不够 ,在这一点上远远落后于肯德基

3、市场竞争加剧,品牌老化 15

4. 新品牌战略的“顾此失彼” 15

5. 消费者健康问题 16

6. 疯牛病的冲击 16

7. 夜间营业问题 16

8. 价格过高 17

9.市场细分缺陷 17

1 14 14

✧ 麦当劳最强劲对手——肯德基 18 总结:麦当劳危机四伏 前景堪忧 22

三、麦当劳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24

1. 更换包装 24

2. 加快“本地化”步伐 24

3. 新品牌战略 24

4. 推出家庭广告 25

5. 品牌公关 25

6. “改头换面” 25

7. 加强夜间营业安全 26

8. 优惠及特权感的双赢营销 26

9. 加强市场细分 27 ✧ 麦当劳面临公关危机时应采取的措施

2 27【麦当劳创业故事】

麦当劳品牌辉煌历史

(一)麦当劳的诞生

1、市场背景

麦当劳作为一个在国际上的驰名商标,创业于五十年代中期的美国,由于那时的战后美国经济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工薪阶层的工作得节奏很快,市场需要市场需要方便快捷的饮食。而另一方面,当时美国极其流行汽车餐厅并且整个汽车餐厅整个行业快速发展。

2、最早的麦当劳

1937年麦当劳兄弟(理查.麦当劳 Richard McDonald,莫里森.麦当劳 Maurice McDonald)在洛杉机东部的巴沙地那(Pasadena)开始经营当时美国极其流行的汽车餐厅时,还是一个规模简陋的小餐厅,两兄弟自己煎热狗、调奶昔,准备一打左右有伞的椅子,并且自行带位,此外雇佣了3名汽车服务员负责招待停车场内车中的客人。由于当时汽车餐厅整个行业的发展,到1940年兄弟两人又在圣伯丁诺(San Bernardina)开设了一家规模更大的汽车餐厅,餐厅占地600平方尺(仅为一般洛杉机汽车餐厅的一小部分而已),餐厅本身呈八角型,前半部自天花板到柜台为大窗户,并把厨房暴露在顾客眼前,餐厅内没有设有桌椅,沿着柜台旁边,到是放了几张凳子。柜台以下的壁面全部包以不锈钢,就是这样一家餐厅却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

3

到40年代中期,餐厅已经扩大至可容纳125部汽车,并雇佣了 20名服务员,菜单上提供25项产品,年营业额竟达到20万美元。

到1948年,麦当劳兄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就在同时他们也感到一系列的压力:仿效者越来越多;由于汽车餐厅的模式使得餐厅食品价格低廉,但成本越来越高;快餐业是人力资源密集的行业,他们还要争取到服务员;以及餐具破损严重等这一系列的压力迫使麦当劳兄弟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缩短服务速度以增加产量,将原来的服务员点餐模式改为顾客直接到厨房窗口自助点餐的形式;缩减菜单控制成本,将原来菜单上的25项食品减到9项;用一次性的餐具替代原有餐具;降低食品价格;创造以儿童为主的新型顾客;生产线般的食品生产及服务方式;并且严格了工作程序等。一系列的变革使麦当劳更受欢迎,1951年,这家小小的餐厅销售额高达到277000美元,较变革前增长了40%,而到了50年代中期,麦当劳的收益,高达每年35万美元。1952年7月《美国餐厅杂志》(American Restaurant Magazine)以封面故事介绍了麦当劳的全新经营模式,使得全美许多人都想加盟麦当劳,做麦当劳的连锁经营店。这时,麦当劳兄弟开始寻找连锁店代理人。

克罗克1954年7月第一次与麦当劳兄弟见面,便决定加入其中。雷.克罗克走入了这个舞台。

3、麦当劳连锁店的的正式诞生

1955年3月2日做为麦当劳连锁店的代理人在芝加哥创立了麦当劳 4

系统公司(McDonald''s System.Inc.)后,他以麦当劳兄弟原先制定的麦当劳营运方式为基础,并在增进效率和系统一致的营运工作中做出了一系列变革,制定出了麦当劳连锁店连锁运营方案及机制,将麦当劳推向连锁的辉煌。麦当劳快餐店的总裁名叫郭洛(Raykroe),1955年,当他50多岁时,他认识了美国加州的一间快餐店的老板麦当劳兄弟,郭洛对这家快餐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放弃了原来的职业,向麦当劳兄弟买下了快餐店的专利权。30多年来。同于郭洛经营有方,麦当劳快餐店成为发展最快的世界性企业。

4、麦当劳的迅猛发展

麦当劳公司的总部坐落在伊利诺斯州的橡溪镇,在这里美国总公司总裁杰克-格林勃克和国际部总裁詹姆斯-肯特鲁卜领导着这个拥有数十亿美圆资产的国际性公司。 麦当劳是世界上最大的餐饮集团,开设有麦当劳的国家和地区超过了联合国的席位。 从1955年创办人雷-克罗克再美国伊利诺斯普兰开设第一家麦当劳至今,它在全世界已拥有25,000多家餐厅。其中最南位于纽西兰茵薇卡其尔,最北位于芬兰旅游胜地罗凡尼米。

从1963年起,“麦当劳叔叔”的形象风靡了全美国的儿童。在英国、日本、香港等地,“麦当劳叔叔”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当他们想起“麦当劳叔叔”的时候,自然地就会想起麦当汉堡包、鱼柳包、炸薯条„„这些美味可口的菜肴。

1990年,麦当劳在中国深圳开办了第一家麦当劳餐厅;1992年4月,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麦当劳餐厅在北京王府井开业。直至 5

篇七 麦当劳创业故事
渠道网带你了解连锁粥店背后的创业故事

推荐阅读标签:餐饮加盟

快餐行业竞争激烈,不少粥店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而这家宏状元粥店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在快餐连锁业占据了领先地位,其背后的创业故事值得深究。中国第一家品牌粥店宏状元早已易主菲律宾快乐蜂旗下,不为人知的是,当年这家粥店的创始人却是一位时尚女性——胡淑娟。公开信息中鲜有个人资料的她,在为期4年的竞业禁止协议期满后,携“食立方”品牌再度发力餐饮行业。跟着渠道网小编详细了解一下吧!

开饭馆赚来第一桶金

创业1993年,在北京一家商业单位做会计的胡淑娟突然辞职,因为她觉得自己在外面兼职做会计赚到的钱更多。辞职以后,她才把消息告诉父母,让父母很是无奈。在得知胡淑娟辞职后去驾校学车时,父亲才稍有些放心地说了句:“嗯,学开车不错,将来没工作了还可以去开出租车。”兼职的工作让胡淑娟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不同企业,这让她觉得自己给别人做会计不太有保障,“我爱臭美,经常自己动手做漂亮裙子、织毛衣。”胡淑娟说,“我当时想,如果有一家实体企业,我就能有更多钱来打扮自己了。”于是,胡淑娟用10万元积蓄在北京邮电大学附近开了一家川菜馆。“从买菜、记账到管理,全是我一人。”胡淑娟的饭店对北京邮电大学员工全部给予打折优惠,还请来老师在店门口对员工进行托盘培训,这种广告效益给小店带来了红火的生意,每个月都能赚2万元以上。然而挣到钱的胡淑娟已忙得没有时间去买漂亮衣服,“店里的生意全是自己亲力亲为,离开店一会儿都不放心,于是一年多以后,我决定把店卖掉。”

胡淑娟说,这第一桶金她赚了三四十万元。

功成被房东逼出来的粥店然而,揣着几十万现金的胡淑娟却又适应不了不干活的日子,最终她还是决定开一个请人打理的大餐馆,这就是宏状元的前身。“当时工商部门要求我给餐馆取5个名字备选,我特喜欢‘状元’这个字眼,就取了状元楼、状元红……最后一个才是宏状元。”胡淑娟说,到了工商那儿,前四个都和别人重名,最后定下了宏状元。宏状元最初经营烤鸭、涮羊肉、鲁菜,最后定位于川菜,开店后不久她就有了身孕,便在坐月子期间将店委托给姐夫打理。生完孩子后的胡淑娟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再开一家门店,她看中了紫竹院附近一个极好的位置,谁知房东却死活不同意开餐馆,因为餐馆油烟大、餐厨垃圾多。此时胡淑娟想起坐月子时家里的阿姨每顿都给自己煲粥喝,把自己养得气色特别好,于是她想开一个粥店,因为这不仅是当时北京餐饮市场上的空白,而且加工制作也比较环保。为了说服房东,胡淑娟请来301医院的营养师,开发了8种粥、8种饼、8道热菜和8道凉菜,每一款粥都注明营养价值,最后房东终于同意,“所以说,我开粥店完全是被房东逼出来的。”粥店一开张,生意就特别好,“原来预计每天的流水是四五千块钱,没想到达到了七八千。”回想起当年顾客排队等位的火爆场面,胡淑娟很是自豪:“歌星蔡国庆有一次也到店里来就餐,可惜就是没位子”。看中粥店这片蓝海,胡淑娟开始扩大经营规模。一开始,她总是自己先将一家门店打理成熟,然后再交给店长。然而如此一来,一年顶多也就能开三四家门店,而且自己还忙得手脚朝天。深知自己在管理上有缺陷的胡淑娟选择到对外经贸大学读了MBA和EMBA,“我论文的每个字都是自己手写的,对待学习绝不含糊。”胡淑娟说,读书对自己经商很有帮助,在这之后,她开始推行制度化、人性化管理方法,加速宏状元的开店进程。2000年还仅有3家门店的宏状元到2005年店面就达到了近30家,年销售额过亿。

身退卖店分给老员工千万粥店红火了,开始有人传话给胡淑娟说要购买宏状元。“我说这是开玩笑吧,我又不缺钱,甭谈。”个性爽直的胡淑娟直接拒绝了。然而找上门来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还找到她老公那里。“我老公那时在北大读书,他认为这是一个资本运作的机会。”胡淑娟说,后来劝自己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她从2006年开始与一些投资方接触,其中包括基金公司、投资公司,也有国字号企业,最后,她在2008年与已经收购了永和大王的菲律宾最大快餐企业快乐蜂达成了收购协议,收购资金高达5050万美元,创下北京本土快餐品牌被外资收购的天价。拿到第一笔转让金,胡淑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1000多万元分给老员工、公司管理层和店长,有的人分到的钱够买一辆奥迪车。“这些员工、店长、管理层都是直接划转到快乐蜂旗下,也没有人要求我这么做,纯粹是我自己想这么做。”胡淑娟说,她很在乎这些和自己一道打拼过来的员工。没多久,一些老员工就相继离开了宏状元,去找他们的“四姐”(胡淑娟老公排行老四)了。

复出从后厨变身控股股东一次,胡淑娟请老员工在水立方附近喝咖啡,他们纷纷提议她再创建一个餐饮品牌,然而此时的胡淑娟却不能这么做。根据与快乐蜂签订的协议,收购完成后,她在4年之内不能从事餐饮零售业。“我只能帮他们出出主意。”胡淑娟说,当时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取个什么名字时,看着对面的水立方,自己突然冒出一个念头——食立方,“‘10’这个LOGO也简单醒目,寓意着开1000家店的目标。”对于食立方的定位,胡淑娟建议应该如同其名,把天南地北的小吃都包罗进来。于是,她带领这些宏状元的元老到各地去品尝美食。如今,在食立方的菜谱中,有重庆万州的杂酱面,有广西南宁的老友粉,都是当年这样学回来的,而各式各样的馅饼,更是食立方的特色之一。

有品牌创意不难,但开店却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受制于与快乐蜂签有竞业禁止协议,胡淑

娟本人及其直系亲属都不能从事餐饮零售业。而这些老员工却受困于资金和标准化生产等各种问题。“于是我决定借钱给他们开店。”胡淑娟说,出售宏状元以后,她为自己保留了一个中央厨房,在自己从餐饮批发业务禁止协议中解禁后,这个中央厨房就成了食立方的后厨,30%的半成品都由这里配送到各店,为食立方在短短3年多时间内扩张到近30家门店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仅仅做食立方的后厨根本不是胡淑娟的追求,她告诉记者,目前她与快乐蜂的竞业禁止协议已经到期,自己已经出资从食立方原股东手中收购股权成为控股股东,“我认为我最理想的职业就是做老板”。

对话我只投钱,不拿工资问:食立方是不是宏状元的再版?目前市场上类似宏状元的粥店很多,食立方如何能够立足?答:我们是想摆脱宏状元的餐饮结构,宏状元有些店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在菜品上会有所变化,比如在年轻人多的地方会推一些比较时尚的凉品,在大学周边会推出学生套餐,粥的cye品种也是随季节而变化。但是,食立方更强调统一化,为此我们还请来了麦当劳的培训经理,把洋快餐的成熟经验洋为中用。食立方的定位是包罗天南地北的小吃,另外,我们最擅长的各式馅饼也是食立方的一大特色。问:你对食立方的后厨卫生有信心吗?答:把好食品安全关是任何一家餐饮企业的基本道德准则。现在食立方每开一家新店,90%的产品都由中央厨房统一配送,保障安全和口味的统一。

我特别喜欢到餐厅里转,一般都直奔后厨。我把做宏状元时很多好的经验都保留下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事情,比如服务员把牙签装在牙签盒里时必须戴上一次性手套操作。像这些,公司都有制度规定,并且随时检查。我们还随时关注微信、微博上顾客的批评和建议,并及时改进。问:中国烹饪协会多次发布报告称餐饮行业成本大幅上扬、企业经营压力巨大,食立方是否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答:去年可以说是食立方最艰难的时期,现在房租非常贵,物价上涨,

员工难招,工资也以每年12%的速度在增长,而且一些高端餐饮企业也开始放低身段,食立方的利润率确实比我当初做宏状元时要低很多。去年我们请过郭冬临代言做广告,今年我们已压缩了这方面的开支。另外,只要是不盈利的店面,我们会立即关停,目前的30多家店都是盈利的。问:作为老板,你在食立方的工资怎样?答:我不拿钱,即便是我的中央厨房赚的钱,我也一分不拿,这些钱都作为公司发展的资金再投入。我不把钱看得很重,但我把挣钱看得很重。

尽管食立方的盈利能力比宏状元时下降了,但员工个人挣的钱却多了。为解决成本问题,我将每家店经营好以后再以承包的形式交给店长,在销售额达到一定数额后,超出的都归店长和店面员工所有,所以员工干得起劲。问:将来是否也会像卖掉宏状元那样卖掉食立方?答:其实从去年开始,就有很多人找我谈收购,但食立方这个品牌还在慢慢成长过程之中,资本运作虽然是一条不错的路,但我认为目前引入资本或者出售食立方还不太成熟,我还想用心去做好它。等到食立方能够让我省心了,我就想出去周游世界。辛苦了这么多年,我想我也应该善待一下自己。粥店也做起了连锁生意并且取得了成功,全国分店生意都红红火火,相信会有不少人会成为宏状元的加盟商,相信有了创始人的铺垫,开店致富不是难事。

文章来源:渠道网带你了解连锁粥店背后的创业故事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huguoliuxue/84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