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企业家

| 英国留学 |

【www.guakaob.com--英国留学】

篇一 开讲啦企业家
[开讲啦] 马云、王石和杰茵-安.葛提亚

  [开讲啦] 20151031 英国行

  本期视频主要内容: 今年是中英首个文化交流年,本期开讲啦的录制现场在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一个古老的图书馆,开启中英两国文化、商业、创意间的对话。本期《开讲啦》邀请了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英国维珍金融公司CEO杰茵-安·葛提亚,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三位商界精英缘何齐聚伦敦,一起开讲。(《开讲啦》 20151031 英国行)

  本周六晚,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英国行的第二场也将继续推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石以及英国维珍金融公司首席行政官杰茵-安.葛提亚女士将共同探讨“商业”这个话题。

  《开讲啦》英国行演讲嘉宾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

  马云:女性要比男性诚信得多

  “我天生讨女性喜欢,我热爱女性!”作为“全国女性最爱的男人之一”,马云演讲中毫不吝啬对女性的赞美:“女性要比男性诚信的多,女性照顾别人的状态远远超过男性,女性的忍耐力更强。”马云认为这个时代,应该女性多帮助男性,“我相信这个世纪是女性的时代。”

  众所周知,大部分科技公司都是“男满为患”,苹果公司于8月底发布一组数据表明:男性工作者达到了80%,而在领导层,男性占据了72%的工作席位。然而,阿里巴巴却是另外一种境况——“在阿里巴巴,52%的员工是女性,35%的管理层是女性,23%的高层管理是女性……女性的工程师、女性的博士也很多。”大数据的证明下,马云首次揭秘:“阿里巴巴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我们有大量的女性,阿里巴巴可能是全世界高科技公司工作过程中,女性的比例最高的。18个创始人中,三分之一以上是女性,我觉得好像理所当然。只有男女在一起,大家数量差不多,感觉才会好,工作才会有创新。”

  王石欲到巴黎学做饭 马云愿用全部财富换取青春

  64岁的王石,神采奕奕,皮肤被晒成古铜色。这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的董事长,被称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教父”。登顶世界最高峰、读书深造、现身慈善……更是计划“不排除可能我会到巴黎学一年做饭”,引得主持人撒贝宁现场惊呼:“明天的新闻标题又有了——‘地产界大亨王石先生准备进军餐饮界’。”当然,王石在现场回答问题也一样洒脱,被问到“如果有时光机,你希望回到几岁”时,王石坦言:“如果有时光机,我也不希望回去。生命是个过程,再重复回去,到哪个年纪都没有意义的。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如果有时光机让我回去,我选择放弃。”

  类似的问题,马云有另一番见解。网友直接表示:“我想用我的青春换取您全部财富,你会换吗?”马云毫不犹豫:“换。只是他会后悔。”马云认为财富没有可以再挣,青春过去就不会再回来了,“钱有什么用呢?又不是你的。我们的财富,是社会委托我们把这个财富经营的更好而已,如果你认为这个钱是你的,倒霉就开始了。这个不是在学校里念出来的,这个是体验犯错误吃苦头出来的。”同时,马云也告诫所有“想要赚大钱”的人:“钱越多你要做的事情越多,中国首富,这个‘富’是负责任的‘负’。走过以后,才知道你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和方法,没有跟最优秀的人合作,没有持久的努力,你是不可能成功的。”

《开讲啦》英国行演讲嘉宾 英国维珍金融公司首席行政官杰茵-安.葛提亚女士

  除了两位中国企业家代表,英国维珍金融公司首席行政官杰茵-安.葛提亚女士也来到现场,作为一位非常著名的女性商业领导者,她对这个话题有着另一种层面的体会和感触。她强调自己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没有丈夫在过去的十三年里维持家庭,就没有她今天的成就。

  2015年是首个“中英文化交流年”,《开讲啦》自2012年开播到此次首次踏出国门,进行海外录制,并邀请到威廉王子等重量级嘉宾做主题演讲,为此次中英文化交流再添重要一笔。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和思想的碰撞,激荡出不一样的火花,《开讲啦》英国行成为中英两国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

  10月31日(周六)晚十点半档

  CCTV-1《开讲啦》英国行——商业专场

篇二 开讲啦企业家
[开讲啦]阎焱:(完整版)做一个勇敢的理想主义者!绝大部分人不适合创业

  本期视频主要内容: 从为两毛钱奋斗的穷小伙,到手握400亿人民币的《福布斯》榜上最佳投资人,他当过农民,运动员,做过工程师,学者,在不断变化的人生轨道上,他带着一颗理想主义的心,奋勇前行。当现实与理想发生碰撞,他究竟怎样抉择?他就是阎焱,一个对生活去坚持,在主要的关头做出勇敢的选择的最佳投资人。(《开讲啦》 20151128 本期演讲者:阎焱)

阎焱

  本周六晚,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将邀请风险投资人阎焱做客,虽然曾帮助马云让阿里巴巴“起死回生”,也非常肯定马云的成功,但在大数据的证明下,阎焱仍然表示:“大部分人不适合创业。”更是告诉年轻人:“成功并不是要成为第二个马云。”

  惊曝“阿里前十年一分未赚” 曾助马云令阿里“起死回生”

  在刚刚过去的天猫双十一购物节,阿里巴巴以912亿元的成交额再次创造了新的纪录,网友们纷纷戏称“马云笑了”。但是在节目现场,阎焱说无论是阿里还是马云都并非一帆风顺,早期也遭遇困境:“大家今天看到的阿里巴巴,多么的辉煌,多么的伟大。但很少人知道,阿里在前十年中间,从来没赚过一分钱。”为了摆脱当时的状况,马云在西湖租了一艘船和日本银行家开会,作为阿里巴巴的投资人,阎焱也特地从香港飞到杭州帮助马云。当时,阎焱负责讲中国投资,马云讲中国的互联网。正是这次马云慷慨激昂的演讲,扭转了局面,也让阎焱至今记忆犹新:“他讲他要让世界上没有难做的生意。要知道,一个最好的销售就是自己必须相信你的东西,我觉得马云就是这样。”阎焱非常感慨,“马云是真的相信他在做着一件伟大的事情,他相信他在做的这件事情能够改变人类。尽管他那个时候工资都发不出来,自个儿连肚子可能都填不饱。”

  阎焱说:“在中国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身上,你都能看到一种超越的力量。他们创业都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国家和民族。比如,李彦宏、马化腾,当然表现的最淋漓尽致的就是马云。”马云此前也在《开讲啦》英国行节目中说过:“我们的财富,是社会委托我们把这个财富经营的更好而已。如果你认为这钱是你的时候,倒霉就开始了。”

  绝大部分人不适合创业

  然而,面对青年代表提问:“好像现在不创业就无法和大家交流一样,您是怎么看待现在这种非常蓬勃的创业潮?”阎焱却表示:“从我们这个职业来看,创业者只属于人群中很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人是不适合创业的。”他列举了两个数据——创业最多最成功的年龄是在30—38岁之间;同时,成功的概率最高是在第三次创业的时候。阎焱说:“创业的成功,非常大的程度上与你的经验和知识是有正关联的。最重要的是,你要自己问自己,我是不是适合创业的人。因为创业更多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阎焱希望大家能够明白:“成功并不一定要做第二个马云。成功对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但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能够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22年的投资生涯中,阎焱每天都乐呵呵的,用他的话说就是“每一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都是新的一天开始,我每一天都能接触到新的知识、新的面孔”,所以永远有新鲜的事物,永远保持一颗年轻、好奇的心。这些年从农民、工人、政府官员、学者、运动员到现在做金融投资人,他最大的生活心得就是要保持一颗好奇心,永远不要满足于乏味的生活。他说:“人的衰老,不是从你的身体开始的,人的衰老,首先是从你的思想开始的!”

  11月28日(周六)晚十点半档

  CCTV-1《开讲啦》阎焱——做一个勇敢的理想主义者

  演讲稿:

  回想起来,我已经不知不觉地,从事这一行已经走过了22年的路程。我想,今天呢,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创业、投资。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跟我们人生的成长道路是一样的。我们现在大概一年,我们整个基金要看一千多个项目,所以如果说你十年下来,就是一万多个项目,二十年就是两万多个项目。那这些项目中间,有成功的有失败的。用巴菲特的话讲,我们都想找到一个成功的充分条件,我找了二十年,巴菲特找了六十多年,都没有找到一个成功的充分条件,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成功有好多必要的条件。我们讲的定义成功,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当总理,你一定要当部长,或者是说,你一定要做第二个马云,我觉得这个成功可能对于每一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但是我想有一个,成功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你能够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这些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作为一个个人、个体,还是作为一个创业的企业,这些成功的企业,成功的个体中间,都有很多共同的东西。第一个是什么,我们发现就是很多企业,它们到成功的时候和它最早创业时候想做的事已经完全不一样。我们另外又发现,很多的企业的成功,创业者,我们很多创业的原始的动机,并不是说一开始就有个特别高大上的一个梦想。很多的时候是不满足于自己现在生存的状况,他需要去改变它。你比如说,有些人创业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不愿天天去挤地铁,我愿意在家里就可以创业。更有甚者,我们发现有些创业者,就是因为大学里谈恋爱,女朋友被别的男同学给抢走了。因此,他说我要发奋创业,让我女朋友后悔。所以这个创业的起始的动机,各种各样。但是,我们发现有一个就是你创业,你无论起始于什么动机,你为了自身的改变、自身的财物状况、为了自身的这个好胜心、为了自己的面子,你都可以去创业,也有可能去赚钱。但是如果你要把一个企业做大做强,做成一个行业的标志,比如说做成一个阿里巴巴,你仅仅有为一己之利去奋斗、去创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做得成功的企业,这个创业者身上都有一种超越的力量,我们把它叫作像牧师的情怀、布道者的情怀,他把这个事情看成是他的人生一个任务,一个超越他自身福祉的一个目的。比如说,我们可以说,为了我们这个民族,为了我们这个国家,或者是说,为了我们周围的这拨哥们儿。所以,你比如说,我们去以色列去访问,这个小小的国家,当初建国的时候才六十万人。但是在今天,以色列是全世界科技发明仅次于美国的第二,整个国家都在创业。它跟中国创业者有一个很显著的区别的一点在于什么呢?他们绝大多数创业都不是为了自己,都是为了他的这个犹太的民族,他们的这个创业和对人生的态度是有超越自身的东西。所以,这些恰恰在我们这些年做投资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中国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身上,你都能找到这一点,比如说李彦宏、比如说马化腾,但是我觉得这个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可能是马云。

  因为我早期非常有幸投资了阿里巴巴,当时代表软银去参加阿里巴巴的董事会活动,有件事情给我印象非常深。有一天我在香港,接到孙正义的电话,他说明天你一定要飞一趟杭州。我说怎么回事,他说你要帮助下马云,他没钱了。大家今天看到的阿里巴巴,多么的辉煌、多么的伟大,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阿里在前十年中间从来没赚过一分钱,所以那时候怎么办?老孙也挺够意思,就忽悠了几个日本人。他那时候也没自己专机,日本的银行就给咱们一天的时间,当天来当天去。所以老孙还专门包了一个飞机,飞到杭州。马云这小子贼,结果他怎么着呢,就跑到西湖上租了一条船,因为什么?人家就给咱们两小时。然后呢,把这一帮日本人全赶到船上去,为什么?在游船上,你哪儿都跑不了,你吃喝拉撒都得在船上,所以你不听也得听我们讲。所以结果我讲中国投资,马云讲中国的互联网,忽悠完了以后,下来弄个破车又给他们拉走了。那时候,整个阿里很小的一个公司,根本就发不起工资的时候。但是,马云在做这个演讲的时候,慷慨激昂。当时他做的演讲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他要讲什么,他要让世界上没有难做的生意。你知道一个最好的销售,就是做销售的,是你自己必须相信你的东西,我觉得马云就是这样:他是真的相信。他在做着一件伟大的事情,他相信他在做的这样一件事情能够改变人类。尽管他那时候工资都发不出来,尽管他那时候自个儿连肚子可能都填不饱,所以他饿成这样,到今天还没长胖。所以从马云的身上,到今天你仍然可以看到,他有这种理想主义的精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对你们个人也好,对你将来要做的创业也好,年轻人一个特别重要的东西,你如果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的成功的概率会大大地提高,如果你没有理想主义,只是考虑一己私利,哪怕你创业,成功的概率都非常之小。

  在这些年,由于我的职业,我看到很多创业者,年轻人走过的道路,我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是:选择。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在重要的时间点上,做出重要的选择。我在AIG工作的时候,有个投资人顾问委员会的主席,他是个很有名的人,叫亨利·基辛格博士。我记得他跟我讲过一句话,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人类历史的发展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当你高速公路没有出口的时候,你这个舵手的选择的作用并不重要,但是当你出现,高速路口出现的时候,舵手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他讲这句话,他是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关键时候选择的重要。其实我觉得,对于人生来讲也是这样。如果回顾说,我自己走过的这些年的道路。其实在很大程度上,看到了我自己选择的重要性。

  你比如说,我们那时候,在农村插队的时候,其实生活非常苦。我在安徽插队,那个地方有个叫双抢。所谓双抢,就是夏天的时候,我们得把第一茬稻子给割了,然后接下来以后,要犁地、放水,然后再插第二茬的稻秧。每天早上大概五点钟起来,到晚上九点钟,每天在田里面插秧,到至今为止我落下来一个腰和颈椎的毛病,结果我一年挣了多少钱,挣了二毛七分钱。所以,在那个时候,非常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我们很多的这些一块插队的同学们,大家都比较随波逐流了。比如说抽烟,然后去农村里打架,我也打过,我也去偷别人的菜啊。所以整个气氛,就感觉到比较渺茫,你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有可能你就一辈子,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待一辈子,所以你对未来感到一种非常恐惧。但是,那个时候我觉得,我自己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想法,就是我得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我得要去读书。那时候我读了很多的书,所以1977年考试的时候,我就考上了,非常幸运!因为那时候1977年非常难,我们大概1%的人能考上大学,而考上大学以后,你的生活状况一下子有个巨大的改变。等我毕业以后,我做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战斗机,叫作歼八Ⅱ改的主管工程师。结果做了两年以后,我就体会到其实当这个工程师,特别没有决定的权力,就是基本上,任何一个不懂业务的人,都可以给你发号施令。那时候特别强烈一种愿望,要为这个社会做点贡献。

  两年以后,我们可以考研究生了。我说考什么,我想考文科,那时候特别想去北大,但是我学航空的,(去)北大做什么。后来听说有个叫社会学,而且那年我们1984年,北大全国招四个人,后来我说这社会学干什么的,大家就去问,说这个社会学就是研究社会、管理社会的。我一想管理社会这是谁啊,我想肯定是总理——国家总理,而且它只招四个人,那这个(专业)出来干吗?这不就是当总理吗?那总理当不了,至少也弄个副总理干干,也行,这事成!所以就去考了这个。其实当时考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说你这是梦想,你这是胡扯,因为你一个学航空学飞机设计的,去考什么社会学,你啥都不懂啊!但是,我觉得有一个东西很重要就是,我当时觉得,如果我现在不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我想如果等到我两鬓染霜的时候,我一定会后悔。我觉得人生最可怕的事儿,就是你年纪大了以后后悔,所以我就去做。我说大不了考不上,没什么,考不上不就别人说几句嘛,那有啥了不起的,反正我这人脸皮厚。考不上,至少我敢考,结果没想到考上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能够选择去考,尽管我高中没上,但是如果我那时候选择不考的话,我今天很可能还在农村里,当一个养牛的大叔;如果我当时在毕业以后学了航空,没有考虑去考北大,那我今天,可能还是一个工程师。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今天是有多么的成功,我也并不是说,所有人都要跟我一样。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要在生命的关键的步骤中间勇敢地去做出选择。如果你不去做出尝试,你永远不会成功,尽管你尝试了以后,也未必能够成功,但至少你尝试过。

  那么,从1994年踏入投资这一行,到今天已经是22年,但是我每天仍然乐此不疲。我记得一个记者问我,他说“阎总,今天这么大年纪了,也很有钱了”,他说:“每天为什么看到你都是这么兴冲冲,这么兴高采烈的?”后来,我就跟他讲,我说在我们这个职业,有个最好的一点,每一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都是新的一天开始,我每一天都能接触到新的知识、新的面孔。对于每一个人来讲,但是,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重复你自己,生活最可怕的是乏味。年轻人你们永远不要去做这乏味的事情。我刚才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这些年走过来的人生历程,你看我做过农民、当过工人、做过政府官员、做过学者、做过运动员、做过金融投资人。我觉得,一个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生活,要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永远不要满足于乏味的生活。人的衰老,不是从你的身体开始的,人的衰老,首先是从你的思想开始的!当你每天习惯你已定的生活的时候,当你每天觉得都不敢再去外面,去尝试新鲜的东西的时候,你就已经开始衰老了。所以,我觉得在人生中,无论你未来的梦想是做什么,永远要保持一颗对生活年轻的心,对生活去坚持。在主要的关头,做出勇敢的选择,并且永远保持一个理想主义的心灵。同学们,这是你们人生的成长和创业中最最重要的去坚守的东西。

  谢谢大家!

篇三 开讲啦企业家
《开讲啦》节目分析

《开讲啦》节目分析

广电81302 高江霞

[摘要]:分析《开讲啦》节目自2012年8月27日首播以来内容发现:该节目在形式上具有亲和、接地气;在内容上体现出涉及范围广泛、表达形式真诚以及中外人物结合的特征。加上著名主持人撒贝宁的机智幽默和精彩的灯光,音乐,舞台布置的配合,使得这档节目成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泛滥成灾的形势下忽然吹来的一股清风,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跃出来的一匹黑马。

[关键词]:开讲啦;撒贝宁;节目特征;青年公开课

一、节目内容概述

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开讲啦》是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每期节目由一位知名人士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给予中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讨论青年们的人生问题,同时也在讨论青春中国的社会问题。

节目每期有八至十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青年代表,向演讲嘉宾提问互动,300位大学生作为观众现场分享这场有思考、有疑问、有价值观、有锋芒的思想碰撞。他们对人生有思考,对未来有疑问,他们思想新锐,观点先锋,是中国未来的中坚力量。每期演讲嘉宾选择的主题,均为当下年轻人心中的问号,讲述青年最关心、最困惑的话题。

播出频道及时间:CCTV-1,每周六22:38(首播)、CCTV-2,每周五12:30(重播)。每期时长45分钟。

二、《开讲啦》节目内容特征分析

(一)涉及范围广泛

《开讲啦》的节目定位是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邀请的嘉宾涉及范围也极其的广泛,包括商界、学术界、影视界、体育界、主持界等等。每位嘉宾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各自的人格魅力。节目旨在通过嘉宾的演讲,与观众的交流去跟广大青年分享人生路上的一些经验,唤醒青年人努力奋斗,指引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传递更多的正能量。无论是将未来定位在哪一种方向,节目的嘉宾总有一款适合你。

(二)表达形式真诚

每期节目都能给予青年人很多的人生感悟,这也是《开讲啦》节目与其他节目最大的不同:每一期节目都在传达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所呈现,但每一种表现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真诚。每期主题由每位嘉宾通过各自的亲身经历来诉说,更贴近生活,更容易打动人心,获得共鸣。例如邀请台湾人气女团SHE成员任家萱(Selina)分享爆破事故后自我的身体康复和心灵康复的坎坷之路的那期节目,嘉宾在台上泣不成声,但她乐观开朗的心态也感动了所有的观众。这比教科书上或网络上流传的一些鸡汤式,泛泛而谈的语录更易于年青人去接受,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接受这样的一种激励形式。

(三)中外人物结合

《开讲啦》节目大部分邀请的都是国内的知名人士,但也会不定期邀请国外的一些嘉宾,又或者直接将舞台搬到国外去。2015年对于中国和英国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年份——中英首个文化交流年,中国和英国之间将开展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借着这样一个好时机,《开讲啦》在开播近三年之际,首次踏出国门进行录制,策划了一档“开讲啦英国行”的特别节目。邀请了如威廉王子、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英国BBC主持人戴维·阿滕伯格爵士,野外求生专家贝尔·格里尔斯和野生动物救援协会形象大使姚明共同呼吁保护野生动物;还有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石和英国维珍金融公司首席行政官杰茵-安.葛提亚女士共同探讨商业话题。

走出国门,是《开讲啦》的又一个突破,它将观众的眼界和关注点进一步地提升;不再局限于自身发展遇到的问题,还扩展到关注世界自然环境,世界经

济环境这类大趋势中。青年人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储备力量,《开讲啦》这样的举措不仅提升的是青年人的培养标准,也很好地为其他综艺节目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娱乐固然重要,但对于青年人的教育意义也不容小觑。这才是电视节目应该秉承的最终原则。

可以说,在《开讲啦》这个节目中,我们可以不用走出家门、国门,不需要排队买票,不需要考虑昂贵的票价就可以欣赏到各位大家的精彩演讲,知晓很多人生真谛。《开讲啦》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一个分享知识,交流知识的开放平台,让更多青年人找到了正确的人生方向。

三、《开讲啦》节目形式特征分析

《开讲啦》作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泛滥成灾的形势下忽然吹来的一股清风,瞬间吹开了广大青年人心中的正能量,唤起了对梦想的另一种形式的召唤。在节目形式上,《开讲啦》打破传统,最终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别人复制不来的风格。

(一)、上台

节目一开始,所有聚光灯集中打在主持人撒贝宁身上,使之成为满场焦点。接着由主持人说完一段对演讲嘉宾的介绍之后,嘉宾开始上台演讲。但有意思的是,不同于其他综艺节目嘉宾的出场,《开讲啦》嘉宾会从位于观众席之间的通道从台下走到台前。从现场观众之中走到台上,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却不经意间拉近了嘉宾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加上每期节目邀请的都是时下各个领域中颇有影响力的人物担任演讲嘉宾。他们之中有学者,有明星,有企业家,还有运动员等。很多都是在生活中我们觉得高高在上,无法接触到的人们。由这么一种具有亲和力的出场,无疑不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到很舒服,也对这种形式的节目产生好感。

(二)、开讲

嘉宾开讲时,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讲台、讲稿以及课件等这类形式的辅助工具。在《开讲啦》节目的舞台上,演讲嘉宾站于舞台中间,身后是一块360°环绕的LED显示屏,却并不播放嘉宾的演讲内容,而是适时地放出一些合乎内容的照片、图片背景,作为衬托。例如邓超作为演讲嘉宾的那期节目,当讲述到自

己与妻子孙俪的生活时,背后屏幕上便恰到好处地放出了邓超与孙俪的结婚照,以及与儿女的幸福生活照。瞬间,全场被一种幸福感迅速感染。而嘉宾无一丝遮挡地站在观众中间,更不是将自己作为一个说教者来训导芸芸众生,相反更像是与知心好友分享自己的故事,缓缓道来自己人生路上的荆棘与荣耀。嘉宾讲得自然,观众听得惬意。另外,当嘉宾讲述到了一个凝结点的时候,在嘉宾下方的屏幕上会出现像小黑板一样的贴士,凝练总结出嘉宾的讲述要点。方便用电视或电脑观看的观众更清晰地了解嘉宾所讲述的内容。

(三)、提问

在嘉宾15-20分钟的演讲之后,便进入观众提问环节。节目提问形式也颇具趣味,在嘉宾演讲的过程中,由坐在台下的主持人收集写好观众提问的小纸条,上台之后按纸条上的问题提问嘉宾,由嘉宾给出回答。每个观众都有提问的机会,无形中又一次拉近了观众与嘉宾的距离。现场的来自不同高校的10位青年代表也会不定时提出带有尖锐性的问题,嘉宾往往会以一种近乎幽默的方式回应过去,为节目增添了几分轻松和幽默。

无论是从上台,到演讲,再到提问回答,整个节目过程中,给观众营造的最主要的感觉就是接地气、温馨、亲民。这也是《开讲啦》为什么会在娱乐综艺节目泛滥的潮流下闯出一块新天地,成功将青年人从那些只知道以明星效应,娱乐,搞笑来吸引观众眼球的节目中脱离出来的原因。

四、节目宣传方式分析

1.每次节目一开始,主持人都会提醒观众关注《开讲啦》新浪官方微博,了解更多节目相关信息,参与实时互动。

2.每一期节目的嘉宾信息都会提前在微博上发布,在网络上与网友共同讨论对本期嘉宾的期待。

3.官微上也会实时转播内容,或摘录嘉宾语录,以让观众可以无限回顾。

4.官微会时常直播有关主持人撒贝宁的日常生活,或赞叹,或调侃;基于观众对于撒贝宁本人的喜欢,也会同时觉得这个官微有点不一样。相比其他综艺节目,更多了一点人情味和烟火气。

五、《开讲啦》主持人特征分析

主持人撒贝宁,1999年1月,通过主持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走入了观众的视野,同样的清新、同样的亲切、同样的独特。2000年获得了全国电视法制栏目主持人比赛一等奖。

(一)、冷静从容

正是由于早年主持法制节目,撒贝宁在观众心中保持的形象一直是睿智冷静、精辟入理。也正因如此,不论节目中出现了什么意外情况,他都可以处变不惊,从容解决。

(二)、机智幽默

而后期撒贝宁主持娱乐节目的经历,也造就了他现如今幽默机智的主持风格。多年的主持经验,使得撒贝宁可以完美地掌控全场,调节现场气氛。偶尔抛出来的几句幽默话,可以很好地缓和嘉宾和观众的状态。例如汪涵做客《开讲啦》的那期,有观众调侃何炅和杨乐乐同时掉水里,汪涵将救谁,引得全场大笑。而撒贝宁衍生出来的后三个问题更是让大家捧腹。

(三)、知识广博

作为一个主持人,开阔的眼界是必不可少的。每每在节目结束的时候,撒贝宁几句总结性的话语也使得节目嘉宾的演讲内容更上了一个层次,只这一点便可以看出来主持人深厚的文化功底。

(四)、极具亲和力

撒贝宁多样的主持风格,轻松幽默的语气也使得他在年青人这个领域中颇受欢迎,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小撒,大家并没有在他身上感受到其他知名主持人身上的那种疏离感,亲和力急剧上升,在这个主要是与年青人交流的节目中这一点是大大加分的。就如邓超作为主讲人上场之前,撒贝宁就与在场观众“撒起了娇”,说现在的观众都不爱他了,只想让嘉宾上场,主持人讲话时间太长了,自己很委屈。开玩笑的状态让在场观众忍俊不禁,对小撒更是喜爱了。

篇四 开讲啦企业家
开讲啦 演讲稿

赚钱和幸福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开讲啦》第161期的励志演讲稿 我们说起经济学,就是研究经济增长,研究GDP(国内生产总值),其实就是研究钱,研究各种价值、各种价格等等。它是跟很多变量或价格有关系,但是真正经济学的深层次的变量,就是在它背后研究的基本东西,就是幸福和痛苦,这是人类的感受,绝不仅仅限于金钱。 那么钱究竟是什么东西?一个票子本身,不是一张纸、也不是一个硬币,它是衡量其他产品价值的中介物,可以用它来换各种东西。不管你追求多大幸福,起码的一点,你必须生存,你必须活着,你必须有饭吃,你必须有房子住,你必须有衣服穿,这就回到了人的基本需求。

不要小看赚钱这件事情,我们GDP(国内生产总值)从三十多年前的150美元,到现在的8000美元,这是一个历史过程,这就是我们大家努力赚钱的结果。没有这么多企业家,没有这么多农民工,没有我们每个人去斤斤计较、去利用每一个市场机会,我们不会走到今天。所以不要批判赚钱,不要把赚钱当作一个下九流的事情。

但是反过来讲,赚了钱不一定就很幸福。我就讲一个经济学比较矛盾的事情,人类的进步、幸福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的劳动时间不断减少,闲暇不断增加。而人类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在于闲暇的增长,在于它生产力提高,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去赚那些基本的钱,就可以享受同样的幸福。闲暇是不包含在GDP(国内生产总值)里边的,是没法用钱来衡量的。你赚的钱是同样的,但是你花了更少的时间去赚的钱,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幸福的。那么我们现在的努力奋斗,也是为了我们的这一代、我们的下一代,可以有更多的闲暇,我们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享受我们自己,享受拿钱买不来的一些东西。

幸福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幸福是一件社会的事情。基本的道理就是关于差距的问题、关于攀比的问题。世界上最不幸福的事情,还

【开讲啦企业家】

不在于你贫穷;最让人不幸福的,是你贫穷,而你看着别人很富有,你这种差距使你更不幸福。这一点在经济学上有一个特殊的术语,或者叫一个特殊的分析方法,叫做别人的幸福和你的幸福负相关。这时候就是衡量差距,差距越大,幸福感越小。

贫富差距使得我们感到了失落,这种失落使人们更不幸福。好多年前,一个出租车司机一边走一边看着边上那些小区、豪宅,就跟我发牢骚,他说我现在不幸福,我现在觉得不如以前好,以前我拉着人进了那个小区,大家都一样的,我也住那小区,他也住那小区,大家都一样的。现在就有人住这么豪宅,我那个小区还破破烂烂,他觉得很不幸福。现在很多人有这种感觉,很多人在怀念我们贫穷的过去,平等的贫穷,反倒没有那么多压力。现在大家都说压力这个词儿,其实压力不是来自你自己,也不见得来自你家人、同学或认识的其他人。人家更加发展了,差距拉大了,这种不幸福。

我们现在讲中等收入,很大程度是因为在这个阶段,我们的贫富差距可能是最大的,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特殊的不幸福的问题。大家可以想一想,你所感到的不幸福,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比较”。那么在这个问题上,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你不要过多地攀比,大家也不要过多地拿别人的东西来当自己的目标,怎么走自己的路,寻找给你更多幸福的这种方式,一种生活方式。但是从社会的角度看,这是躲不开的问题,怎么面对这个问题,能不能我们回到平等的贫穷,来解决不幸福的问题?还是我们努力去提升相对贫穷的人,提升到富裕阶层?哪个方法更好,哪个方法更行得通?我说你先不要去评判哪个更好,哪个更行得通,而你想一想,哪个最终能够解决问题,哪个最终解决不了问题。你说的那些道理我也知道,我也不去天天攀比,我努力使自己更加幸福,但是我怎么能够赚到钱,我怎么能够有一个好的一种人生规划等等。

怎么赚钱?怎么能够发展自己?那么这是我们经济学研究的真正

的问题,选择问题。经济学最终被理解为一种叫做选择的科学,摆在面前的很多选择,我们怎么去选择?这时候你就会考虑哪个更幸福?我最幸福的时候是恢复大学以后我上了大学,而且那时候我知道,这是唯一通向幸福的道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年轻人,也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你必须上好学,一条道走到黑,你也不要东张西望,你不要去这个比那个比,你就把这个学上好。真正的问题是上学完之后,当职业选择的时候,面临的选择是你的爱好,还是你的能力的时候,经济学强调的是选你有能力的事情去做。很多人都说,我很幸福,我做的是我最喜欢的东西。是,如果是你最喜欢的东西,又是你最能干的东西,那当然最好。但是很多情况下,你喜欢的东西,不一定是你能干的。这时候你要考虑的是你能干什么,你能力在什么地方,而不在于你兴趣在什么地方。

上大学的时候让我填志愿,当时我在做县里面文化馆的文学创作,而且自己非常感兴趣,做文学青年,写小说。但是我仔细分析自己,大概做不了,我这方面能力比较差,因为我不会讲故事。刚才编导们给我递了好几次牌子,让我讲故事,我就是不会讲故事。一件事别人观察了,做文学创作的那些,观察回来之后,他把一件小事可以讲成一个大故事,我把一个大事,整理几个结论,完了。然后我自己对理论的事情,非常感兴趣,一想起理论的那些,我很激动。到最后我想想,根据我的能力来讲,我大概逻辑思维比较好一点,理性思维比较差一点。今天就充分说明我不会讲故事。

从经济学的道理来讲,人人都想给市场提供东西,谁能提供最好的东西?在职业面前、在工作面前,你是供给者,你能为社会提供什么?这时候不要想你要什么,想你能给什么。你要有一种专业化的精神,经济学的基本逻辑也是专业化竞争。每个人在不同的领域里面深挖下去、千锤百炼,磨练出一些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出来。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已经很不错了,当然它要不断深化、不断发展,你

能够一辈子做得很深,能够引领潮流,已经很不容易了。

现在我最羡慕的就是现在年轻人,可以有一段时间,因为年轻还可以换、试错,但是要尽快地、尽早地能够开始专业化的发展,你才能比你同龄人才能走得更深、有更大的发展。

所以,今天非常期待跟大家共同来探讨探讨生活的压力,社会的贫富差距。谢谢大家。

篇五 开讲啦企业家
开讲了

开讲了

节目简介:

中文名:开讲了

外文名:VOICE

开播时间:2012年8月27日

节目定位:中国青年电视公开课

主持人:撒贝宁

【开讲啦企业家】

播出平台: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

播出时间:每周六22:38

时 长:约45分钟

重播平台: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

重播时间:每周五12:30

开播背景:

2012年,由于有关政策的调整,电视节目市场发生了许多新变,央视的改变也有目共睹,比如《新闻联播》加大了民生新闻力度,大力发展纪录频道,“拆门”办春晚等。综合频道作为央视的旗舰频道,2012年仍保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但随着竞争加剧,也面临很多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在主流价值表达方面必须创新。《开讲啦》和崔永元的“高雅娱乐”节目《谢天谢地你来了》、结合歌唱比赛推广公益活动的《梦想合唱团》,都让人感受到央视在媒体改革方面的力度扭转泛娱乐化倾向、改善电视文化生态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节目形式:

《开讲啦》,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演讲嘉宾来自各行各业,有科学家、企业家、老师和作家等,嘉宾演讲主题如“给世界一个微笑”、“磨难是最好的礼物等均积极向上,贴近受众。节目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给予中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讨论青年们的人生问题,同时也在讨论青春中国的社会问题。

节目每期有八至十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青年代表,向演讲嘉宾提问互动,300位大学生作为观众现场分享这场有思考、有疑问、有价值观、有锋芒的思想碰撞。他们对人生有思考,对未来有疑问,他们思想新锐,观点先锋,是中国未来的中坚力量。每期演讲嘉宾选择的主题,均为当下年轻人心中的问号,讲述青年最关心、最困惑的话题。这是中国最具青年公益的节目,千名青年学子,百回思想交锋,十场灵魂演讲。这个盛夏,聆听思想的声音!

节目主持:

撒贝宁,男,湖北武汉人,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外形俊朗帅气的他文艺特长出众,而且天生一副好嗓音,当年以一曲《小白杨》打动评委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法学院深造,曾是红极一时叱咤风云的“校霸”人物。1999年开始主持《今日说法》法制节目红遍大江南北,并被大众所追捧。小撒主持央视全新娱乐节目《我们有一套》一改往日严肃镇定形象,幽默风趣、才华横溢尽显,颇受好评。撒贝宁被誉为“中央电视台的帕瓦罗蒂”,更有“综艺小王子”的雅号。2012

年1月11日,撒贝宁现身春晚,成为龙年春晚主持第七人。2013年2月9日,撒贝宁继续主持央视蛇年春晚。2015年,再现央视春晚。》节目特征分析:【开讲啦企业家】

(一)以青年电视公开课为节目定位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焦虑浮躁成为大众的一种普遍状态。“90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且多是独生子女,缺少相应的社会历练,面对着这个焦躁的社会,“ 90后”在一些社会和人生问题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迷茫、困惑、不解和焦虑。《开讲啦》对观众进行细分,将节目定位在迷茫的“90后”大学生,是针对其出现的各种社会心理,特意制作的心灵鸡汤。节目嘉宾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在校大学生和刚进入社会的青年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希望能通过交流给年轻学子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二)以全方位的双向交流为表达形式

随着网络的发展,美国民间非营利机构TED的系列演讲风靡全球,之后各种演讲类节目:《听道论坛》、《万有青年烩》、《百家讲坛》和《超级演说家》等层出不穷。其中有直接模仿,做中国版的,像《听道论坛》和《万有青年烩》都是以嘉宾演讲为主,请社会精英分享专业知识,分享科学和技术。《开讲啦》则以TED演讲为蓝本,将演讲和青年代表们的犀利发问、平等的交流互动相结合,在中国电视上首 创了青年电视公开课的表达形式。

首先,将电视演讲由单向灌输变为明星和观众的双向互动。演讲类节

目如TED《万有青年烩》和《百家讲坛》等,都是嘉宾讲、观众听的单向传播,缺乏互动,反馈效果差。《开讲啦》则丰富了节目形式,增添了观点的讨论、思想内容的交流等环节,将演讲和青年代表的发问相结合。在《百家讲坛》栏目中,专家学者们根据自己对历史和名著的理解,解读历史、阐述观点,使学术文化大众化,让大众在听课过程中了解和领悟历史,与《开讲啦》注重双向传播不同,其注重的是学者知识的单向传播。安徽卫视的《超级演说家》栏目组虽然也采用了“演讲+提问”的台上台下互动交流形式,但与《开讲啦》的交流互动不同:前者是“学员”台上讲,“导师”台下评,选秀比赛式的运作模式;后者虽然也是台上讲、台下评,但是由于人物位置的对调,被考评的变成了台上受人瞩目的名人,观众成为评判者。

《开讲啦》将人生问题、社会现实和时下的流行文化相结合,借明星和观众的向交流将一堂课变成了一场思想讨论会。2013年11月30 日高希希在分享“故事里的事”之后,青年代表杨起帆问道,在当下激烈的电视剧市场上雷剧越来越多,其只拍正剧,不拍雷剧,是否担心被激烈的市场淘汰出局;青年代表宋澎叙述,忙碌工作后,很多人都不愿意看费心费脑的电视剧,还直言《新三国》有很多穿帮镜头;青年代表高原则直言高希希在《楚汉传奇》里大量使用《新三国》的演员,连背景音效都很接近,说其是在敷衍观众,不敢启用新演员,想给电视剧上保险等等。一系列的质疑、讨论让高希希导演不停擦汗。2014年1月18日,中央美院徐冰教授在分享“创造力从哪来”时,青年代表章扬说去文化馆看艺术却看不懂,“看不懂艺术是谁的错,

艺术是不是该离人民近点?”青年代表于垠水反驳:“为什么非要看懂呢”,之后引发了“怎样看待当代艺术”的话题。对于各种各样的观点和话题,观众可以赞同可以中立也可以驳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

其次,线上线下同步互动。《开讲啦》利用网络的力量,将话语权最大限度的赋予受众。不同于《万有青年烩》中演讲者的内部推荐和演讲内容的“技能化”,《开讲啦》通过网络这个大平台,开展“你想听谁讲,我们就请谁来”的活动,线上线下征集节目嘉宾、嘉宾演讲内容、话题内容甚至一些趣味“小纸条问题”。这种人物征集、话题征集搭建的互动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们开辟了一个在电视讨论公共话题的话语空间。《百家讲坛》也曾引发了观众们的各种议论,但多是在线下进行,《开讲啦》这种线上线下的讨论形式却是同类节目没有的。节目播出时,现场几百位青年人与嘉宾互动交流,与此同时网络上也是一样。节目组邀请了多位嘉宾参与线上的“微访谈”,把一场与青年人的心灵对话演变成一场互联网社区与网友的互动。 现场嘉宾与观众的交流,网上嘉宾与网友的互动,青年人与青年人的讨论,《开讲啦》搭建了一个强大的交流平台,彼此交流讨论,彼此独立思考。

三)打破各领域界限,整合各界资源

《开讲啦》借助央视平台,打破领域界限,不仅整合了网络社区、电视演讲、公开课和辩论会等元素,将电视演讲的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交流,而且整合了不同年代、性格和领域的明星,契合了年轻受众的需

篇六 开讲啦企业家
开讲啦 演讲实录

探索的动机

演讲时间:2016年3月6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在《开讲啦》第179期的励志演

讲稿

我在欧洲留学的时候,到阿尔卑斯山山区大峡谷,很少有外国人会到那个地方去游历。我见到一个大概80多岁的满头白发老太太坐在轮椅上。她见到我之后,非常高兴。聊起来她就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我是做量子物理的。然后她进一步问我,你做量子物理的哪一方面?我说我就是在做那个叫做量子信息,量子态隐形传输,用英文就叫做像时空穿越里面的这么一个东西,她说我读过你在《自然杂志》发表的那篇文章。当时我非常感动,一个80岁的老太太,她还是对我们的科学保持着这样一种原始兴趣的初心。我觉得她也许是一个例外。

过了几年之后,因为我的鼻子里面长了些东西。然后我在海德堡大学,做了切除息肉的手术。做完手术,我醒过来之后非常痛苦,正好护士站在我的床前。她说潘教授,你是不是就是研究跟时空穿越类似的东西啊?我说是啊。她说你能不能给我讲讲。但因为我当时鼻子里面插着两个管子,非常痛苦。我说现在我讲不了,我将来送给你点资料吧。我想讲什么呢?我就觉得一个护士也是感兴趣,一个乡村里面老太太也是感兴趣。刚才我在外面的时候听,有多少人在学物理,好像听说只有一个人举手,对吧?那我觉得如果大家对科学没有这种原始的冲动,没有兴趣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变成一个真正的创新的国家。

那么下面我想跟大家聊一聊就是探索的动机。就是作为科学家,特别关心的是两个事情。第一,宇宙的规律是怎么样的。他通过规律研究,希望能够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也就是说我们非常关心宇宙的生成跟宇宙的命运。

我曾经好多年之前,读过房龙的一本书,叫做《圣经的故事》。那么当然我得宣称一下我不是教徒。大家都在想这个宇宙肯定要有一个起源,上帝当时说要有光,然后要有云,要有天,要有地,这个过程就是想来告诉我们创世纪的过程。所以人类追求的过程当中,一直希望能够理解我们是怎么来?我们的未来是怎么样的?来寻找一种安全感。但是在过去,因为没有科学,只有靠我们种种的想象。那么这个事情经过几千年的知识积累之后,到了1687年其实有非常大的改变。在1687年之前,偶然的一个机遇伽利略把玻璃片做成望远镜去看太空了,他看到了土星环等等。也就是我们开始能够探索整个宇宙是怎么样了,不仅是这个地球怎么样。到1687年,牛顿在很多前人知识的基础之上,发表了一部专著叫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改变了整个人类的进程。这部书告诉我们,我们的进化通过微积分是完全可以计算的。

这什么意思呢?我们本来觉得上天是非常神圣的。牛顿就表示苹果掉地上,星星在天上转,都可以算出来。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原来我可以计算神圣的上天、星星运行的轨道,这在科学上的自豪感是无比巨大的,我们还可以来计算未来。如果你进一步想的话,你就马上会感到非常地失望,完了,我的命运是不是也是在宇宙诞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呢?

比如说潘建伟成为物理学家,撒贝宁成为主持人,其实根本不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就像是我们今天在这地方开讲,也是在宇宙刚刚诞生的时候,一切事

情都已经注定了。为什么呢?牛顿力学告诉我们,可以计算的。所以很多物理学家,有些大科学(家)搞清楚问题之后,他说我们这个世界是宿命的,奋斗是毫无意义的,于是他们就自杀了。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当然科学还是要进一步发展的。一直到上世纪初,又一个新的革命诞生了,就是量子力学诞生。

量子力学它非常有意思。它跟原来的牛顿力学和我们的经典力学完全不一样。牛顿力学告诉我们,比如像我潘建伟,我今天在北京这个地方做讲演的话,我就不可能在上海。但在量子力学有个概念——作为一个微观客体,当你没在看,他在上海和北京的时候,他可以同时在两个地方,处于一种叠加的状态。我们就把这样一种状态叫作量子叠加态。

(小片)量子,是物理学的概念,作为不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量子用来形容微观世界的一种倾向,物质或粒子的能量都倾向于不连续的变化,即事物不是明确的非此即彼,而是此与彼的某种尚未确定的叠加态。举个例子,潘教授要从德国柏林飞到中国北京,飞机有两种飞行路线,一条是柏林-中转莫斯科-到北京,另一条是柏林-中转新加坡-到北京,如果潘教授在飞机上睡着了,那么他不知道飞机到底是从莫斯科中转还是在新加坡中转,这时,用量子力学看世界的潘教授会说“我现在同时在莫斯科和新加坡”,也就是量子的叠加态;而当潘教授睁开眼睛看的时候,他才知道到底是从莫斯科中转还是从新加坡中转,这也正是量子力学的积极哲学,“看到即改变”,当你把视线关注到量子的运动轨迹,其状态就会随之发生。

这就告诉我们,你睁开眼睛去看一下,你对我们整个世界的演化,是会有影响的。这也是说量子力学,从哲学上讲它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概念。它说我们个人

的奋斗,对这个世界是有影响的。量子力学不仅可以来了解宇宙的历史,也可以推动一个新的学科的发展。

那目前我们在从事的一个比较具体的研究就叫作量子信息科学。利用所谓的量子叠加原理可以来做量子通讯。那么量子通讯又可以解决信息安全的问题。其实量子力学还有一种所谓量子纠缠的概念。因为我刚才讲了一个粒子可以处于零加一,就是两个状态的叠加。两个粒子的话它也可以处于一种非常奇怪的状态的叠加。比如我今天来,假定我给撒贝宁一个纠缠粒子在他的手里面,然后我回到合肥去了,然后我让撒贝宁把他手中的粒子一扔。它会随机得到零和一,这个结果里面的某一个。但是我在合肥看一看我手中粒子的状态,我就可以把他手中的结果猜出来。

我们把这样一种现象叫作量子纠缠。或者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讲,甚至可以把它叫作“遥远地点之间的心电感应”。利用这个,我们就可以来构造一种非常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可以让我们通过量子计算,在大数据爆炸时代,把有效的知识给提取出来。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我觉得科学不仅能给你带来心灵的自由和安宁,而且科学是非常有用的。随着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发展,我们整个世界就已经变成一个地球村了。

所以说人类的进化是跟我们信息的共享和互相的互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珍视和加以保护的。就是每个人都需要有心灵的自由,和他的独立的思想。正因为我们从古到今,保证了我们思想的独立性,我们才能够保证,我们想法的千变万化。

我为什么把今天的题目叫作探索的动机。其实是我照搬了爱因斯坦的题目,它叫作探索的动机。他说今天有三类人是在科学的殿堂里面。第一类人他只要有机会,也许会成为企业家,也许会成为政治家,也许会成为诗人。他只要是干哪一个能够让自己得到荣耀,得到名利。他干什么都可以,很有才华。

还有一类人完全是一种兴趣驱动的。他只是觉得好玩,他才不管对大家有没有好处,有没有什么坏处。

第三类人是什么呢?他确实希望能够对这个宇宙进行探索,进行凝视,进行思索,能够找到这样一些先天和谐的规律。只有这一类人才能够很静心地,去从事长久的科学的研究。那么爱因斯坦说当然我们不能把前两类人给驱逐出去,因为这些人可能对科学是做过很多,也许是主要的贡献。把他们给驱逐出去的话,我们这个殿堂就倒塌了,对吧。但是也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第三种人的话,这个殿堂就不会成为殿堂,只能是一些蔓草,就不会成为森林。

所以说到科学家的探索的动机,作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他(应该)是很有责任心的,他是会用无穷的耐心,去理解这个宇宙是怎么样的?但现在我们不能解释为什么我们会有爱?为什么我们会有爱情?但我想随着将来科学的发展,也许到某一天我们也许能从方程里面给我们非常好的解释。这就是探索的动机。

谢谢大家。

篇七 开讲啦企业家
开讲啦2013年部分嘉宾演讲摘要

 成龙(没人能替你奋斗)

在片场以做“死跑龙套”开始,用细节一步一步赢得尊重,逐步成为最年轻的武术指导,细节决定成败;危险动作,坚决不用替身;对电影、对自己、对观众负责,即使满身伤痛都不怕,专心拍戏;等待机会的时候坚持梦想,永不放弃,机会到来的时候一举抓住;把每天都当成节日来相爱。

 李昌钰(不可能的可能)

要使不可能变成可能,先要自我评审,对自己最忠实,然后要自我学习,学习以后要敢于创新,有梦想有信心;大学就像是一张月台票,最终能否成功靠自己的努力和选择;理想的伴侣是终生的朋友;好运气是靠努力换来的;要在工作里面找兴趣;希望走的时候这个世界比来的时候更好一点;经营生活,难得糊涂;与其比较,不如努力。

 冯小刚(温故知幸福)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是最有意义的事;《1942》是一个好东西,但之前没有做足准备没有排成,10年盛着“冯氏电影”的春风,准备充分一举拍成;贫穷、饥饿使人更加自私,目光短浅,尊严比不上生计;回顾过去,知道自己今天的幸福;我们都是灾民的后代;幸福在于与别人分享;选择是为了自己,谁也别绑架谁。

 俞敏洪(相信奋斗的力量)

奋斗改变命运;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只要肯努力,只要肯奋斗,给我足够的时间,我应该能改变我自己的命运;梦想再大,不奋斗等于零;全力奋斗会让你走到更高的地方;失败是促使我反弹的力量;做到比想到更重要;奋斗可以收获必然的运气,比如自己的身价;不要为虚荣,而是要为幸福而奋斗;让自己变成房奴车奴,却失去了让生命腾飞的机会;失比得更重要,不要害怕失去,放胆去追;人生不是百米赛跑,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奋斗;不要和他人比较,而是和自己的过去比较;能力与智慧,能让人忽视形象本身,让人生在经过岁月的洗濯以后更有魅力,年轻的时候要奋斗而不需要太在乎外表;当你想要的目标在你的努力范围内时就应该全力去奋斗;无私所以成所私,不伤害他人并达成共赢的私心;创新和苦干不矛盾;女生带上女人味去读博士。

 黄怒波(苦难是一种财富)

放弃急功近利的心态去创造,给社会做别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企业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企业家和商人的区别是,企业家是预见未来,创造未来,改变未来;商人是赌未来,顺应未来,被未来改变;只要努力了,他失败了也是成功的;只要迈开挑战的步伐,怀着知足感恩的心,去尝试,去创造,就是幸福。

 李兰妮(好好活着)

活着不易,才更要好好活着;生命里永远不要忘记的是,要等待希望。

 陈一冰(人生总有不完美)

六年专业队训练没出成绩,从自豪到自卑;成长虽不完美,但会充满希望,失败不要放弃,机会出现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能接受失败,但不能接受未曾奋斗过的自己;成功需要比同龄人每天付出更多的努力;成功以后更需要踏实努力,否则会在掌声中跌倒;成长就是要经得起一切考验和挫折,心里很痛,但必须用成熟的心态坚强面对;人生路上,做自己的冠军; 即使遗憾,也要在人生下一段路继续努力;没有不公平,只有不完美,无论怎样都

坚强去面对,继续努力;没必要和别人对比使自己着急,不断努力超越自己;认定自己的选择,不要后悔,顶住质疑声闯出一片天空;生活没有如果,当下即是最好的;生活就是凯旋以后的战斗,战斗以后的凯旋。

 黄西(不完美,怎么了)

有想法就大胆表达出来,不需要过分考虑口音的问题;“不完美,怎么了”是一种生活态度;幽默是面对人生不完美最好的态度;与别人的自信相比感觉自我迷失、压抑;在日记中发现人生不完美;追求完美是人的本能,但过分追求完美容易失去生活的兴趣,容易丧失信心,被自己打败;长期目标定高一点,近期目标定低一点;把家里装修好了再请客,就没有朋友了;面对不完美,做自己的拉拉队;男生长相不完美没关系,幽默就是性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让我更我地去发挥;大目标上应追求完美,但不要被细节所困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从中发现意义;在悲观的环境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幽默是需要智慧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后继续追求完美。

 李立群(青春经不起等待)

成功没有定义,只是一种动力;青春经不起浪费,专心去做好自己肯做一辈子的事情;人生如同射箭,重要的是瞄准,放箭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平常心,安心放箭,箭出去以后的就是无法改变的事情,无须再留恋;在一个没有抱怨的心情下工作、生活会比较容易追寻;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爱是一种纯粹的付出,一个过程重于结果的行为;男不怕选错行,只怕不认真选;追求品质的路上应该等和挑;在遇到有意义的机会时不等不挑,不怕烂戏,用心去演,演多了自有经验的积累;赚钱不庸俗,花钱不好好花才庸俗;患难之交最珍贵;朋友是你的镜子,但需要温度;只要戏演得好,配角一样可以赢得尊重,关键是自己的能力和态度;青春是用来追寻而不是拥有的,不在乎给别人看到什么,关键是自己要努力奋发。

 刘岩(梦想不凋零)

小时候不懂“梦想”,但为了跳舞风雨无阻;求学期间是认真执着的笨小孩;追梦的路上,屡战屡败,坚持不懈;摔走的不仅是舞蹈,还有自信和自己的空间;自信,只有自己才能取建立;生命会在不经意间开一个玩笑,或给一个惊喜;上帝关上一扇门,会给你留一个窗,但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打开;无法在聚光灯下舞蹈,就努力地继续在人生的舞台上舞蹈;云淡风轻地面对再大的挫折或成功,这就是人生;昨天已经过去,明天尚未到来,享受现在美好的每一刻;意外改变不了,能改变的只是态度;生命的意外只是让自己拥有了另一种可能,时间也会让这件事变得无足轻重;经历冷暖,方知感恩;爱只有在传递中才有力量;把美融入到自己的生命灵魂当中,才能做一个完美的人。

 田惠萍(不再让你孤单)

人活着就是要解决问题,我不知道什么叫没有问题的生活;我们只有权利把一个生命带到世界上,绝对没有权利决定这个生命的消失;拷问自尊和骄傲支撑的东西是你能否承担起责任;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人生,我们也是改变时代的一代人。

 陈羽凡(若你不行,没人能行)

容易丢失梦想,很难坚持自我的70后;人活着,最不能骗的就是自己;为了父母,即使在住院时受到歧视,在肝病面前选择了坚持治疗;面对任何困难,告诉自己要坚持;人生中成就自己是理所当然,成就他人才是人生意义;外形不能阻挡爱情;在全世界认为她美之

前就爱上她,不要在感情中太好强;一生就要做到三个“真”:真实、珍惜、忠贞;不要把儿时的爱好当成梦想,梦想需要理性思考、周密计划、坚持不懈地奋斗,真正无法割舍、毕生奉献的才是梦想;玩音乐不等于爱音乐,爱音乐不等于干音乐。

 胡海泉(人生无关选择)

路是走出来的,不是选出来的;人生路是单行道,无法回头;大学“被迫”推向舞台中央,意外收获自信和荣誉;不管走的路如何,人生的终点都一样,只需在乎自己的路;选择无关对错,每条路都有独特的风景,路上的体验才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东西;人生路,别嫌累,莫回头;珍惜每一件事的体验感;挨过刀学会经验,吃过亏学会宽容;任何时候都不要丢失对幸福的感悟。

 郑晓龙(我们不赶时间)

放慢了速度,耐得住寂寞,慢慢地往前走,可能人生更快乐,更幸福;听清楚别人说话,对别人有些耐心,而且对自己也有耐心;一个人的荣誉不在于别人怎么说,而在于他自己怎么看;一个人的能力不在于别人怎么说,也在于他自己怎么看;人生是一个整个的过程,在每个过程都有每一个过程的精彩,也都有每一个过程的无奈。

 青春季:王健林(再坚持一会儿)

坚持是一种信念;要有坚持咬牙的精神才能成功;坚持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创新只有在坚持中才能实现;任何成功都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做企业,社会责任心放第一位;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首先要研究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有创新的精神;到了黄河搭个桥就过去了,撞了南墙打个梯子就翻过去了;成功三要素:聪明、勤奋、机遇;想要胆子大,关键要锻炼;做喜欢的事,笃定目标后再坚持;创业者需要胆子大,脸皮厚;狂傲不是狂妄,主张狂傲的生活。

 青春季:周杰伦(你可以不平凡)

有一技之长很重要,而且要一直往前走,机会不等人;告诉自己绝对不能输,永远都要在第一;利用拍MV的机会逐步从歌手转型到导演;寻找自己那一点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去把它放大;生命中要有伯乐或者我自己就是伯乐。

 青春季:王力宏(梦想造就软实力)

你勇敢地做了梦之后,你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的梦,梦想是软实力的开始;软实力是依靠文化和理念获得影响力;打破刻板印象,从梦想开始;勇敢地去做梦,用尽努力去实现;永远不要说这次是最后一次机会,要不断从经验中学习;找到“我自己”是一个过程,需要很多尝试;你的选择都会变成你的指纹,你永远不可以否定你自己的选择。

 青春季:徐静蕾(青春,未完待续)

今天我有我非常擅长的事情,那我就可以有我并不擅长的事情;有弱点是很正常的,一个人不可能那么平均;真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会觉得辛苦;头衔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证明自己我就是行;只要做完了就是成功,半途而废都是失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去做,有些好处是不要的。

 廖智(不抵抗,就能绽放)

灾难是很好的老师,让我有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保住生命便会满足;面对身体的疼痛,选【开讲啦企业家】

择心灵的自由;我不是英雄,面对困难只有接纳;接纳比抵抗更有力量,接力是为了发力;坚守自己就一定会绽放;换一个角度看不幸也有它的好处;从小事开始丰富自己,从受助到助人;志愿者只要去了,就是温暖;志愿者最大的价值是长线的陪伴;失去也是一种得到,明白生活的意义;不抵抗不等于放弃,不等于安于现状。

 陈可辛(你被改变了吗?)

表面上被世界改变,但内心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不被世界改变;梦想是为了你有梦想,梦想是你坚持就感觉到幸福的东西,那就是梦想;如果我们改变不了世界,那么至少做到不被这个世界改变;爱情是永远最可靠的,但是其实任何的关系到最后都是过日子。

 杨振宁&莫言&范曾(科学与文学的对话)

入围诺贝尔奖成为了大众研究的对象;科学需要猜想,文学需要幻想;文学创作的幻想建立在日常生活上;真情秒悟铸文章,道尽科研必经之路;做科研的路上,四处碰壁和挫折是常态;真情就是你必须要钻研这个事情,你才会有在这方面努力;科学家和文学家都常常会“顿悟”;写作观念从“我找故事”变成“故事找我”;天才也需要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天下没有轻易取得的成功;好学生需要先诚实而后智慧。

 王伟忠(创意需要感谢经历)

好奇心唤起创意,贫穷激起创益;现代不缺乏物质,难以激发创意;不要在熟悉的领域里找自尊;千金难买少年穷,要感谢所有过去的经历;坚信自己的天分和选择;困难是好创意的催化剂;顺着天分做事,逆着个性做人;兴趣比用功更重要;每一次经历都可以拿来创作;不同性格培养不同兴趣;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就是进步的时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最初做电视为了名利,最重要是做喜欢的事情,保持身心健康;得意的时候多做事,失意的时候多读书;相爱容易相处难。【开讲啦企业家】

 郑强(你为什么读大学)

大学,应该多历练自己,多经历事情;大学期间多体味大学的历史与文化,才能体会大学读什么;大学的文化应该有历史积淀;大学真正的竞争力是文化的力量;在学的过程中不断去体味学的内容,培养兴趣与对专业的爱;因为爱,所以付出,因为付出,所以更爱;大学本科学习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夯实基础,厚积薄发;大学期间简单一些,纯洁一些,自然一些,会带来学习的动力、生活的幸福感和面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艺术是最好的心灵教育,体育是最好的精神培养;怀揣理想,便会感知大学的幸福;把最宝贵的时间留在学习上,把肩膀练坚实了才能承担更多责任;在大学需要重新寻找目标与自我定位,有了目标才不会迷茫;读大学不是直接获得财富的过程,而是是一生的财富;大学虽然通过考试评价,但作用是为了日后在社会获得更多的发展、实践和学习;只有触动心灵的教育,才能让人刻骨铭心;有思考所以有声音;教育应该让年轻人拥有勇气和信心;办好一所学校,比办一千所监狱都好;教育需要力所能及地去做,大张旗鼓地去说;大学就是一个给人信仰和理想的地方,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就是大学和社会的距离;好的大学教育是让人在没有选择的机会时,能努力适应“被选择”。

 徐小平(出发,什么时候都不晚)

两个倒霉加在一起,可能就是一个幸运;不要忘记有很多爱你的人,更不要忘记过去的你;因为信任的收获远多于因为轻信而丢弃的东西;人生可以三十而立,六十可以再立;少小不出名,老大更要出名;人生设计是点燃了每一个人灵魂深处的激情;年轻人追求未来的时

候得搞清楚什么是未来;一定要与有共同理想的人在一起追逐共同目标。

 毕业季:范徐丽泰(你真的尽力了吗)

最重要的东西,是用心去换回来的;多对别人微笑,生活会对你微笑;做一个人,必须要有原则,也必须要保留自己的个性,保持真的我;我们不怕吃亏的,做工作,人家做十分,我做十二分;学到的东西会比他多,我将来走的那条路也会比他顺;所以不怕少年穷,只要有志气;我们的生活不是靠人家的赞善,我们的生活是靠改善自己。

 毕业季:文章(越幸运,越努力)

不能辜负一种幸运,所以才要更努力;感激鼓励我和不喜欢我的人,让我看清自己;年轻人必须拿到这个时代的话语权,去展示自己的梦想;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工作,要找到工作的乐趣;分了就证明你真的不是很爱,或者那个人不是很对;走上社会要为心里的这个“以为”,付出很惨痛的代价。

 毕业季:罗志祥(走好你的下坡路)

坚持比努力更可怕,努力的人可能会放弃,坚持的人会拼到底;感谢每一个在下坡路扶你一把的人;走过下坡路更懂得珍惜;要建成大厦要把地基扎稳,如果摔倒也就几个阶梯;遇到挫折的时候自己的鼓励更重要;人要贪心一点,有些成功不一定是幕前,可能是幕后甚至是不知道的地方。

 毕业季:吴晓波(我懂你的焦虑)

罗斯福:一个罗斯福应有一份不以为此生的职业;用脚步丈量真实的中国;90年代国家快速发展,有旁观者的焦虑;三十岁前脸是父母给的,三十岁后脸是自己的;焦虑来源: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比较、对人生岔道的选择;克服焦虑的方法:三十岁前想清楚喜欢的事情、成为一个专业的人、再用二十年时间坚持和完成喜欢的事情;事实将会用时间证明;建设性的思考比愤怒更重要;年轻人喜欢一个职业其实并不了解真实的职业,实现理想是一条漫长的路,需要努力比别人跑得更快更远;财富无需仰视或鄙视,与金钱平等相处;中国的孩子从小没被教育如何花钱,应转变谈金钱的观念;随时准备好迎接苦难,关键是对待的态度。

 毕业季:任泉&董明珠&王潮歌&张亚勤(我和未来有个对话)

要勇敢地走出第一步,趁年轻多尝试,不要害怕失败;大学生找工作要放下身段,保持平常心;要学会贡献才能要求回报;梦想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先打好基础;一直要有激情,因为有背后的责任,追求完美人生;梦想不一定要成为未来的职业;考虑自己能创造多少价值,多实践,看长远的趋势;多贡献,少抱怨;听从自己内心;出国归来后更要放低姿态工作;真正的人生价值是为别人创造了多少价值;选择企业应更看重企业文化;女性在职场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比男性付出更多;诚恳比能力更重要,不过分包装自己,要有认真的态度;学会从提问中表达自己的思维。

 林志颖(做一个梦想实现家)

成名后承受更大的压力,忙碌的工作,希望换一种生活;从掌声到唏嘘声,在民工团卸下明星光环;梦想不去做,只是妄想;成名没有丢掉儿时的梦想,一路坚持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急于证明自己,却遭遇两次失败;被别人嘲笑的梦想,更有实践价值;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超越自己就是胜利,比超越别人更重要;世界在变,人的心态也要不断改变;从兴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huguoliuxue/852898.html

    上一篇:john,adair理论

    下一篇:约克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