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菊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 美国留学 |

【www.guakaob.com--美国留学】

篇一 亳菊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辣木种植前景、效益分析(附辣木种植技术)

  【品种介绍】

  2014年7月媒体广泛报道了习主席再次给古巴卡斯特罗老总统赠送了五公斤辣木种子,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什么辣木种子值得习主席两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同一国家的领导人呢?

  美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布鲁贝尔教授指出:辣木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营养成分最丰富的植物!是印度最古老的药用、食用植物,在印度被誉为圣树,具有很好的养生和药用价值,与美国的西洋参、中国的灵芝合称为“世界三宝”,有着“生命之树”、“植物中的钻石”的美誉,也被称为“奇迹之树”。

  辣木,白花菜目辣木科,原产于印度,又称为鼓槌树,是多年生热带落叶乔木,全世界约有14个品种。辣木树龄约可达20年,树高可达7~12公尺(但可修剪成1至1.5公尺,以利家用式盆栽的栽种),树干直径可达20~40公分,树皮为软木质,根有辛辣味,枝梢顶部交织形成2~3排羽状复叶。小叶为椭圆形、宽椭圆形或卵型,无毛。花为圆锥形花序左右对称腋生,为两性花,有香味,萼筒盆状(萼杯状),开花时向下向外弯曲;花瓣有五,白色或奶黄色,气味芳香。

  【营养价值】

  辣木是一种神奇的健康植物,它原产于印度。辣木全株皆可被利用,根和树皮是传统医药原料;嫩叶和嫩果荚是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的蔬菜;种子富含植物油分,其榨油后剩下的枯饼是国际环保组织推荐的人畜饮用水净化的絮凝剂。

  印度传统医学认为,辣木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具有强心、促进血液循环、利尿、助消化、助睡眠、健脾胃、排除体内垃圾等多种功效。

  辣木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能补充人体所必须的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调节人体营养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生活及饮食品质,促进身心健康,更能有效地预防和对抗各种“富贵病”。

  辣木全身是宝,尤其是辣木籽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元素,它可取代复合维生素、钙片、鱼肝油等。辣木籽对预防疾病、改善睡眠、增强记忆力、延缓衰老很有帮助;还可用来治疗肝脏、脾脏、经络等特殊部位的疾病,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痛风等也有很好的效果;此外它还有提高性功能、治疗口臭和醒酒等作用。

  辣木不仅有较高的药食价值,在保健品、化妆品、医药及工业领域,辣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较高的价值潜力。

  2012年我国卫生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已批准辣木叶为新资源食品。

  2007年,巴基斯坦农业大学对辣木的多种医药功能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辣木提供了丰富和罕见的营养素,具有很多食疗价值。

  近年来很多试验、研究结果证实了辣木传统用法的医疗功效为了让人们了解辣木的医疗保健作用。

  1、调节血压

  1992年Faizi等人从辣木树叶中离散得到五种降血压成分。

  Faizi S.等人1998年他们对辣木种子叶片和果荚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研究从辣木果荚和种子中提取到有降压活性成分的硫代氨基甲酸盐和异硫氰酸盐糖甙证实了辣木降血压的效果。

  2、降胆固醇

  Ghasi S.等人用高脂鼠研究表明辣木叶可使血清肝脏和肾中的胆固醇分别减少14.35% 6.40%和11.09% 。

  辣木叶子在印度草药中被用来治疗血胆固醇过高的肥胖病人。目前也有研究指出辣木叶的萃取物可以有效地降血胆固醇数值降低。

  3、降血糖作用

  研究表明辣木叶片提取物有降血糖效果,虽然效果不及目前常用降低血糖药物,但长期服用,仍可见到明显的效果。

  Kar A.等学者2003 用糖尿病鼠证实每天用250mg/kg 辣木乙醇提取物二三次两周内血葡萄糖可降到接近正常值。

  4、改善睡眠

  辣木叶粉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能使肌肉放松、身体体温降低并延长睡眠时间。用营养均衡的辣木来代替安眠药应该是一种更安全也更健康的失眠治疗方法。

  5、增强免疫防御能力

  由于辣木营养成分全面而丰富长期使用可增强免疫力提高自身防御能力K.K.Jayavardhanan 等人1994 证实了辣木中的凝聚素能调节人体防御系统。

  6、抗胃溃疡

  胃科学家培尔等人,发现印度辣木叶的萃取物对阿斯匹灵、血清素及引朵美辛所引发的胃部伤害具有显著的保护效果。此外也发现辣木萃取物对醋酸所引起的慢性胃部伤害的治疗具有明显的帮助效果。

  7、抗骨质疏松症

  很多人以为有骨质疏松症的人吃钙片就可以,中华医学会骨科邱贵兴以为,单吃钙片对老年骨质疏松无效,钙基础上都从大便中排出等于没吃。

  辣木树含有特别高的植物钙质,每100g辣木树叶枯燥粉含有1320mg的钙,只须75g就可以满足男性每日所需的钙,60g就可以满足女性每日所需。

  对老人而言,固然食量不大,每天吃几匙辣木树叶粉完全可以接收,只须每天争持饮用,就可以制止骨质疏松症产生。

  8、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常见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胸廓病变,神经中枢及其传导系统呼吸肌疾患,辣木中所含的丰富蛋白质及维生素和氨基酸能有效被人体吸收,并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预防常见的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辣木种植前景分析】

  根据美国基督教世界救济会网站公布之研究结果,辣木高蛋白质、高纤维、含有六种矿物元素,五种微量元素,十多种氨基酸……营养非常丰富多样。

  自从辣木被证实是含有高营养价值的植物后,欧美、日本等国家已积极开发辣木食品。因其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高维生素含量的特性,与特殊的降血糖、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的保健效果而成健康食品界的新宠。

  而辣木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进入中国,而大面积被种植却不过十多年的时间。有些种植户在了解过辣木所具备的较高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掌握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之后开始大面积种植辣木,并取得收益。而还有一些想种植辣木却又迟迟不敢下手的种植户则是忧虑重重。一方面因为对辣木的种植前景未做深入了解,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担忧种植辣木会不会钱财散尽,既难以快速收益又难以收回本钱。

  辣木种植前景到底怎么样?

  辣木不同于对生长环境要求十分苛刻的玛咖,虽具有其他中药材难以比拟的绝佳功效却对气候、环境、温度等要求极为严格(来源:

  不过着辣木种植前景虽然好,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辣木目前还处于整个产业的前段,辣木籽怎么食用才刚刚开始,消费者市场主要是尝鲜者为主,源头也还处在种植推广阶段,所以辣木籽的价格才会有大幅上涨。上游还在辣木种植前景的观望中。

  第二,辣木茶为主的辣木食品再加工行业遇瓶颈,由于辣木的再加工技术门槛高,多以提取等方式,以调配的方式加入其他食品,比如辣木酸奶等;而相对粗放的辣木茶加工,辣木籽怎么食用产品又显得单一且没有相对的标准。这使辣木终端的推广也遇到了难度。

  所以只要突破了上面两点,辣木前景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在中国好的东西是非常容易受到追捧的。

  注意:

  辣木作为一个新品种,当前市场对它的接受能力也有限,目前价格还比较高,产量上来以后必须注意销路。

  辣木鲜叶味道虽好,但一次性也不能吃多了,每个人一次最多吃二两,吃多了要拉肚子。而且,辣木鲜叶含蛋白质高,高温容易导致枯蔫掉叶,不耐储藏。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辣木鲜叶的销售。

  国内对辣木虽然了解,但并不是很了解,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很陌生,这影响了辣木产品销售。 

  【辣木种植效益分析】

  辣木树市场价值巨大:

  辣木树的附加值很高,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深加工后经济效益潜力巨大。新兴的健康植物辣木树及其系列产品,它那丰富的营养将逐步被人们所认识,规模化的辣木树种植与开发产业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种植1000万亩,辣木树的农业产值可达数百亿元,而其附加值的开发产值预计可达到数千亿元以上。

  1、辣木树种植

  目前一亩地可种植辣木树200余棵,辣木树种植1年后产生经济效益,一亩净产值可达到0.5万元。

  2、辣木树产品深加工。辣木树加工后的产品价值每亩可达到2万元。

  新闻案例:

  辣木效益虽好伴风险 谨慎前行才是真

  2015-3-3  四川农村日报

     “掐的鲜叶,有清香味,目前卖18元-20元/斤。我们送本地北京华联、沃尔玛超市和餐厅。鲜叶可烫火锅、清炒、烧汤、凉拌。冬季掐不出多少鲜叶,盐边的七八家餐馆一天就要七十八斤鲜叶,我们还供应不上。”据陈卫介绍,辣木的老叶,晒干打粉卖到米易县、仁和区的茶厂和农家乐,可卖60元-80元/斤,茶厂用辣木粉生产辣木茶销往成都和沿海的大城市,农家乐则用辣木粉来做风味独到的辣木面条、馒头和花卷。

  陈卫还说:“鲜花卖馆子,可卖100元/斤,他们用来做辣木花煎蛋、辣木花煎饼;干花,也可卖茶厂。辣木籽可卖400元/斤。修剪的辣木枝条,可晒干打粉做猪、鸡、羊等畜禽饲料,卖20元/斤。辣木根还可用来泡酒,在本地的百花村农家乐,辣木根泡的酒要卖120元/斤,辣木根我们暂时还没有卖。”

  陈卫说,公司2013年在攀枝花市农科院的技术支持下,从当年六七月开始育苗,到9月移栽,至去年春节前,就采摘第一批辣木鲜叶出售。“从去年3月至今年1月,20亩辣木就有11至12万元的产值,亩均产值达五六千元。这还只是卖辣木籽、鲜叶和干叶粉的产值。”

  规模更大的米易古西种植农民合作社,效益更好。理事长黄明介绍说,合作社在试种初期,产值大概在6000元-7000元/亩;现在,470亩辣木产值最高能达到800万元,如果合作社的农户种植,亩均产值能超过5000元。

  “从育苗到移栽之后,辣木的管护十分简单。”陈卫算了一笔种植成本账:以1亩栽70株为例,种子、育苗、移栽、肥料、管理、营养粉、营养袋、生根剂等费用全部计算在内,亩均成本为3000元左右(不包括土地租金),后期基本就无成本投入了。而且,辣木地可套种一部分矮秆蔬菜,其收益还可弥补成本开支。

  根据陈卫的匡算,如果农户种植,产值减去种植成本,亩均年纯收益在2000元以上。

  【种植技术】

  一、环境要求

  辣木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对土壤条件和降雨量有很强的适应性。最初认为辣木生长在热带年降雨量250~1500 mm的半干旱地区,现在发现辣木能很好地适应年降雨量超过3000mm的热带湿润环境。辣木耐干旱,在年降雨量250~300mm的地区也可以种植。辣木能适应沙土和粘土等各种土壤,在pH9的微碱性土壤也能生长。辣木喜光照,耐长期干旱。辣木的主根很长,使它可以抵抗长期干旱。它的适宜生长温度是25-35℃,在有遮荫的情况下能忍受48℃的高温,也能耐受轻微的霜冻。严寒可能使辣木的地上部分死亡,但是严寒过后,新芽会重新萌发长成植株。

  二、土壤

  辣木可以在各种土壤生存,但对于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格,约PH4.8-8.5,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最佳,园地应挖畦沟,避免淹水,太潮湿及排水不良的土壤上将容易造成根部腐烂,而造成植株枯黄甚至死亡。

  三、灌溉

  辣木并不需要太多的水份,在幼苗时期只要保持适当湿度即可,太湿或排水不良将会伤害树苗,干旱季节施以适当灌溉将有利于生产。

  四、辣木种籽选购

  1、论出生地的重要性。如果不标明产地,先提一个大问号。如果是野生品种,绝对不要吃!我们有充分理由怀疑有人会把野生籽拿到中国来卖,理由你懂的。一般印度的PKM1、PKM2是比较可靠的品种。还有印度的MS01种,口感好,籽大饱满,但遗憾的是,这是叶用型品种,籽的产量很低,即便有籽,一般也是舍不得拿来吃掉,而是用来做种子,价格那就不用说了。如果来自南美或非洲,建议多留个心眼,怀疑一下是不是野生非食用品种。

  2、论品相的重要性。自然是颗粒大、饱满、颜色深有光泽、籽衣完整、无虫蛀、无干瘪、无黄白籽,籽仁呈米白色、乳白色的才是上品。国内气候不适合的地方结出来的少量籽,发白、发灰,不饱满,有的甚至是扁而干瘪,是没有发育成熟的籽,营养成份大打折扣。这类籽还有个特点就是壳特别薄,手一捏壳就碎,往往里面的籽已变质、走油、发霉、干缩等。虫也特别容易钻进去,也格外招虫。

  3、论口感的重要性。辣木籽的味道因人而异,同一颗籽,不同体质的人会吃出不同的味道来,这也是辣木籽的神奇处之一。因此,要通过品尝辨别品质就很不容易了。入口的感觉会因为你的身体状况可能出现苦、酸、涩、腥、甜等味,这都是正常的,但不会出现极苦极涩极酸极腥的现象,但这还不能成为鉴别辣木籽的主要标准。

  品极好的辣木籽入口微苦涩,嚼碎后回甘明显,多嚼几下后能尝出特殊坚果香味,吞下之后回甘也越来越明显,刚才出现的那些苦涩等味很快不见了,嘴里完全是甜的,这是比较好的籽基本可以放心买了。品级差的籽,味道苦涩,生涩味较重,难以下咽。

篇二 亳菊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大豆不同栽培模式的技术特点与经济效益分析

  大豆是黑龙江省主栽农作物,种植面积大,栽培模式多样,八十年代主要栽培方法是平播后起垄,九十年代初引进大豆垄三栽培技术,近五、六年来,先后引进、推广了平作窄行密植、行间覆膜、平播等栽培技术,这些技术目前在嫩江县都有一定的应用面积,垄三栽培应用面积约占大豆种植面积的50%;窄行密植栽培应用面积约占大豆种植面积的30%;行间覆膜应用面积约占大豆种植面积的7%;平播栽培应用面积约占大豆种植面积的8%。通过近三年的调查,将嫩江县大豆不同栽培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效益分析介绍如下:

  1.不同栽培模式的技术特点

  1.1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将合理选地、整地、覆膜、选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技术组装起来为一体,以行间覆膜播种机为载体实行播种、覆膜、施肥同时完成的一项增产栽培技术。该技术采取平播覆膜,膜外侧播种栽培措施,精量点播,行距宽窄间隔,宽行距75cm的间隔覆膜,窄行距45cm的间隔不覆膜,种子距膜5cm,膜内施肥。品种要求不严格,但密度不宜过大,平方米在30~35株之间,施肥要氮磷钾配比施肥,苗期可免机械中耕管理,只采取播前苗带封闭除草措施和苗期人工锄草措施进行苗期管理。优点是:①大豆覆膜具有保墒、提墒、抗旱的特点;由于地膜覆盖,苗后除草剂的用量减少;减少了铲趟作业降低了机械投入。②增产幅度大,平均在15~20%之间。缺点是:①对整地要求严格,不仅要有深松基础,表面还要整平耙细,不能留有残茬和大坷垃;②对种植地块有限制,二洼地、易涝地不宜采用该技术;③该技术投入成本较高,公顷增加成本约600~700元;④揭膜不及时容易造成白色污染。

  1.2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

  它是在垄作的基础上采用机械化3种新技术。一是垄体(台、底)、垄沟分期间隔深松,二是垄体内深松,同时分层深施底肥;三是垄上双条精密点播,同时施用种肥,后期看苗追肥。它是结合生产实际,农机、农艺综合配套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主体技术要点:一是对土壤进行深松,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准。二是分层深施肥。三是精密播种。优点:①该技术已被农民熟练掌握;②适应性广,二洼地、平岗地均可。缺点:小机械、小马力,技术标准不到位。

  1.3 大豆30cm单条播平播密植栽培技术

  大豆30cm单条播平播密植栽培技术是以矮秆、半矮秆品种为基础,缩小行距,吸收“垄三”栽培技术的精华——深松与分层施肥而形成的新的大豆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主要技术特点:有深松基础,通过缩垄增行使大豆群体分布均匀,平播、平管,一平到底。优点:①由于是平作,机械投入少,收获方便;②增加了密度,大豆植株群体合理,产量效益好。缺点:①市场专用配套机械较少;②对整地、除草技术要求高。

  1.4 大豆45厘米双条密植栽培技术

  大豆45厘米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指在60~70cm常规垄双条“垄三”栽培的基础上,缩小行距至45cm,采用双条密植的栽培方法。这项栽培技术是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和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发展,符合世界大豆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解决我县大豆生产的实际问题,易于接受、易于管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优点:①同目前大豆生产上应用的常规垄三栽培比较,密度增加了,也增加了绿色面积、提高了光能利用率。②同平作窄行密植相比,这种栽培形式在行距上更加具体,在管理上更加灵活,既可以平作又可以起垄,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大豆45cm密植栽培可一铲一或二铲不。缺点:由于目前应用的品种多是在常规垄作条件下选育而成,因此在应用45厘米双条密植时,密度过大,易形成大片倒伏。

  2 不同栽培模式的效益分析

  2.1 投入情况分析

  2.1.1 农资投入

  农资投入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四项内容。不同栽培模式公顷保苗不同,行间覆膜种子投入小,垄三适中,30厘米和45厘米系密植,投入大;化肥投入密植大豆需肥量大,所以30厘米和45厘米密植相对多一点;农药投入大豆行间覆膜地膜的覆盖率达60%以上,平均农药投入量略小,其他三种栽培模式在农药上无差别;地膜投入,只有行间覆膜栽培需要地膜,所以其他三种栽培模式此项投入为零。

  2.1.2 机械投入

  机械管理只有中耕这项不同模式各异,其他项目相同。大豆行间覆膜栽培由于地膜覆盖,减少了铲趟作业,投入最少;大豆45cm密植栽培可一铲一或二铲不,投入适中;大豆30cm密植栽培目前我县不进行中耕,无此费用;垄三栽培做到铲三趟,中耕投入最多。

  2.1.3 人工投入

  在上述几种栽培模式中“垄三”栽培人工投入最少,与“垄三”栽培相比较,由于30厘米和45厘米密植中耕次数少或不中耕,田间杂草相对多,辅以人工除草,人工投入增加;大豆行间覆膜栽培增加揭膜工序,视情况适当进行人工除草,人工投入最多。

  2.2 产量及效益分析

  由于受春季干旱影响,近几年大豆行间覆膜平均产量最高,产量为2150公斤/公顷,但纯效益居第三位,每公顷2990元;大豆45cm密植产量为2035公斤/公顷,大豆30cm平播平均产量1995公斤/公顷,纯效益二者相似,分别居第一、第二位,每公顷3044元和3048元;大豆垄三栽培平均产量最低,效益也最差,产量1850公斤/公顷,纯效益为每公顷2690元。

  3 建议

  大豆垄三栽培模式区要提高农机和农艺标准;在整地水平高,农机具配套适当发展大豆30cm平播密植栽培和45cm密植栽培;在经常受到春旱影响的地区推广种植大豆行间覆膜栽培。

篇三 亳菊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菊花的栽培技术 与心得体会(1)

菊花栽培技术与心得 体会 学院:化生学院 班级:12级生物技术二班

姓名:大美女

学号:20120222222

电话:12345678962

菊花(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 )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 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菊花别名白菊花、黄白菊、真菊,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花序入药。具有清热、明目、解毒功能。主治外感风热、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红眼病、青光眼、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症、冠心病、疔疮痈肿、耳鸣等症。菊花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中药材资源,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各国,被誉为药用和饮料佳品。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一、形态特征

菊花为多年生草本。株高50厘米〜150厘米,全株被白色绒毛。茎基部稍木质化,上部多分枝。花期9月至11月,果期10月至11月。

二、生物学特性

菊花喜温和凉爽气候和向阳、稍干燥的环境。能耐寒,怕水涝。在荫蔽的环境里生长不良。生长期要求土壤稍湿润,过于干旱,植株抽枝少,发育缓慢,产量低,尤其是近花期,不能缺水,否则使花蕾数大为减少。但水分过多,则易造成烂根死苗。菊花喜肥,在疏松肥沃、含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夹沙土中生长良好,花多产量高。土壤以中性至微酸性或微碱性为适宜。凡土壤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盐碱性大的地块不宜栽培。忌连作,连年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病虫害多,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菊花属短日照植物,对日照长短反应敏感,要求每天不超过10〜11小时的光照,才能现蕾开花。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菊花为浅根性植物。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和有水源灌溉方便的地方。于头年秋冬季深翻土地,使其风化疏松。在翌年春季进行扦插繁殖前,再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浅耕一遍。然后作成宽1.5米,长视地形而定的插床,四周开好大小排水沟,以利排水。栽植地,宜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以沙质壤土为理想。选地后,于前作收获后,翻耕土壤25厘米左右,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2500公斤,翻入土内

作基肥。然后整细耙平傲成宽1.5米的高畦,开畦沟宽40厘米,四周挖好大小排水沟,以利排水。

【亳菊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二)繁殖方法

以分株繁殖为主,亦可扦插繁殖。

1、分株繁殖

(1)培育壮苗和选苗 摘花前,选留株壮、花大的优良植株,做好标记。于11月收获菊花后,将地上茎枝齐地面割除,将其根蔸全部挖起,集中移栽到一块肥沃的地块上,用腐熟厩肥或土杂肥覆盖保暖越冬。翌年3〜4月,扒开土粪等覆盖物,浇施1次稀薄人畜粪水,促其萌发生长。4〜5月,当菊苗高15厘米左右时,挖出根蔸,选取种根粗壮、须根发达、无病虫害的作种苗,立即栽入大田。

(2)栽植 栽前,将苗根用50%多菌灵600倍液浸渍12小时,可预防叶枯病等病。栽时,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株距40厘米×30厘米挖穴,每穴栽入种苗2〜3株。栽后用手压紧苗根并浇水湿润。一般每亩老菊花萌发后可分栽大田15亩左右。

2、扦插繁殖

于每年4〜5月或6〜8月,在菊花打顶时,选择发育充实、健壮无病虫害的茎枝作插条。去掉嫩茎,将其截成10厘米〜15厘米长的小段,下端近节处,削成马耳形斜面。先用水浸湿,快速在1.5〜3克/公斤吲哚乙酸溶液中浸蘸一下,取出晾干后立即进行扦插。插时,在整好的插床上,按行株距10厘米×8厘米划线打引孔,将插条斜插入孔内。插条入土深度为穗长的1/2〜2/3。插后用手压实并浇水

湿润。约20天左右即可发根。插条生根萌发后,若遇高湿天气,应给予搭棚遮阴,增加浇水次数;发现床面有杂草,要及时拔除。当苗高20厘米左右时,即可出圃栽植。栽植密度每亩以4000〜5000株为宜。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菊苗栽植成活后至现蕾前要中耕除草4〜5次;第1次在立夏后,宜浅松土,勿伤根系,除净杂草,避免草荒;第2次在芒种前后,此时杂草滋生,应及时除净,以免与药菊争夺养分;第3次在立秋前后;第4次在白露前;第5次在秋分前后进行。前2次宜浅不宜深,后3次宜深不宜浅。在后2次中耕除草后,应进行培土壅根,防止植株倒伏。

2、追肥

菊花为喜肥作物,前期氮肥不宜多,合理增施磷肥,可使菊花结蕾多、产量高。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还应追肥3次:第1次于移栽后半个月左右,当菊苗成活开始生长时,每亩追施稀薄人畜粪水1000公斤,或尿素8公斤〜10公斤对水浇施,以促进菊苗生长;第2次在植株开始分枝时,每亩施入稍浓的人畜粪水1500公斤,或腐熟饼肥50公斤对水浇施,以促多分枝;第3次在孕蕾前,每亩追施较浓的人畜粪水20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加过磷酸钙25公斤对水浇施,以促多孕蕾开花。贡菊主产区安徽歙县药农说:菊花是“七死八活九开花”的作物。意指药菊在7月份生长不旺盛,常因缺水而萎

篇四 亳菊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菊花栽培技术

【亳菊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篇五 亳菊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2015年)黄山贡菊、杭白菊、亳菊、怀菊栽培管理技术

贡菊栽培管理技术

贡菊驰名中外,也是我地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贡菊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确保农民增加收入,现将贡菊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还请广大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一、贡菊主要习性

1、贡菊为短日照植物,常规栽培须待8月底才能进入花芽分化,10月底始花;

2、贡菊较耐寒,喜通风凉爽,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度;

3、贡菊喜温耐肥,宜栽于保水排水透气性好,肥沃的沙质土壤;

4、贡菊需水多,较耐旱,却怕积水,积水易致根死亡进而全株枯萎;

5、贡菊枝条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会自动封顶,鉴于此,我们应在适期开展短剪或摘心作业,促侧芽发育。

二、育苗

培育壮苗移栽是保证田园出苗,栽后早发多发,从而获得高产关键。壮苗标准是:茎粗叶绿,株高20—25厘米,根多白旺,无病虫害。培育壮苗的主要环节有:

1、选留母株:上年菊花收获后,选生长好无病虫害背风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地块的贡菊老干齐地割除直接留种苗地,或把生长好的贡菊根挖出埋入种苗地;

2、加强苗地冬管,要求及时松土,开沟排渍,施入冬肥;

3、菊苗春后长出可施入清淡粪水促苗,苗密细弱的可用多效唑化控;

4、注意防治霜霉病等病虫害;

5、分批适时采苗移栽;

另外,贡菊也可扦插育苗,气候阴湿时还可用健壮枝条直接扦插田园成苗。

三、移栽

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较深,疏松肥沃,促水排水性好的平山缓坡地块为好,低洼积水,板结地段不利贡菊栽培。移栽前田园施入基肥,平整后作垄更利于排水保水。

2、移栽使用技术:基肥中增施磷肥,每亩可用过磷酸钙50公斤,以利菊苗栽后发根;轮作地可用敌克松,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控制土传病害;适期移栽,一般在4月初至5月中旬期间视种苗情况择期;修剪长根,根太长栽植质量不高;打顶,打顶可减少失水,不仅利于活苗,还可促进分枝;用生

根剂沾浸菊根部促生根又快又多,用乙磷铝多菌灵溶液浸苗杀灭病菌;趁阴湿天气移栽,栽苗要浅而稳,及时浇水定根;合理密植,视田园肥瘦亩栽3000—4500穴,每穴栽苗两株,采用合理的宽窄行栽种可利菊园生长后期通风透光,便于田间作业。

四、苗期管理

贡菊苗栽后到8月底9月初花芽开始分化这期间是贡菊苗期。苗期田间管理的目标是:健壮生长,多发分枝,发壮枝,控制病虫草害,为多开花,开大花奠定基础,其主要措施有:

1、早施、稳施、多次施苗肥;

2、打顶剪枝,打顶剪枝是促分枝,促粗壮的关键措施,必须看苗期适时适量;前期可留低短枝,后期可在较高处剪平或搞心打顶;长势好的早剪短剪或多剪。打顶剪枝一般可展开2—4次,但须在7月底前进行,多分枝过密还应剪除细弱枝。另外,在发生病毒地块先拔除病毒株,以免刀剪指甲传毒;

3、化学化控,生长过旺却不宜剪枝多,特别是8月份后旺长的可用多效唑或比久的适当浓度溶液控旺;

4、中耕培土,松土护草护根防伏;

5、梅雨季节开沟沥水,防治涝渍,伏旱初割草覆园,保水增肥;

6、勤防病虫害,保苗促健。苗期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枯萎病、病毒病、蛴螬等。

五、花蕾期管理

8月底9月初花蕾开始分化到11月中上旬开花采收为贡菊花蕾期。花蕾期必须满足贡菊对水肥的大量需求,调节好植株内机能,严防病虫害,促使植株根系旺盛,始终保持较多数量的功能叶,从而保证更多的花芽分化、发育、开放。花蕾期田间措施:

1、重施花蕾肥,多次喷施富含微肥和氨基酸的叶面肥;

2、积极抗旱,保证花蕾期植株大量需水;

3、合理使用爱多收,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机能调节剂;促植株稳健;

4、严防病虫害,如霜霉病、褐斑病、蚜虫、斜纹夜蛾等;

5、支架防伏;

6、初花期用赤霉素促花,确保重霜冻前收山。

六、合理施肥

贡菊生育期长,又喜肥耐肥,需肥量大,合理施肥是种好贡菊的又一重要措施。贡菊施肥的原则是:足施基肥,合理追肥,重视叶面肥,有机肥化肥配合,氮磷钾配合,适补微肥。

1、足施基肥,重视有机肥,有机肥包括厩肥、人粪尿、草秸肥等,它使土壤疏松,保水保肥,还为工具生长提供许多复杂的关键成分。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一般亩用50担,同时配合施入过磷酸钙100斤或高浓度的三元复合肥50斤;

2、合理追肥,追肥应视植株长势而定,氮磷钾比例可掌握为4:1:4,具体操作如下:

(1)苗肥:可用尿素混合氯化钾早施、轻施、多次施,一般活棵和剪枝后亩追施尿素15斤,氯化钾10斤,施肥时要注意稍离根部,土质潮湿时施入,确保用肥安全。暴雨冲刷后应适当补施,增施易流失的钾肥;

(2)花蕾肥:在9月初重施,以亩施50斤缓稀型的硫酸钾复合肥为好;

3、根外追肥,施补微肥:根外追肥利用率高,见效快,是贡菊花蕾期补充营养,特别是微量元素营养的最有效途径。根外追肥宜选用尿素、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和其他富含铁锌硼等微肥,氨基酸等叶面肥多次喷施,以促花蕾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当然叶面肥应掌握适宜安全的浓度,选择傍晚时,多喷叶背面,确保喷施质量。

七、贡菊地膜覆盖栽培

贡菊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实用技术,其优点是:1、保肥节肥,降低化肥流失,减少施肥次数;2、防涝抗旱,调节土壤墒情;3、省免中耕除草作业,降低虫害;4、大幅度减轻根腐病、蚜虫、蛴螬等病虫害危害。 技术要点:1、重施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可在整地时开沟埋入厩肥,同时全田均洒高浓度优质复合肥80斤,用钉耙拌入浅土层;2、土壤消毒,开好排水沟,视地膜宽度作畦;3、整平畦面,浇水致足墒施乙草胺后平整覆膜;4、选用壮苗破膜移栽,移栽密度为3000—5000穴每亩,每穴两株,栽定后浇定根水覆膜;5、适时割膜追肥,追肥后须即刻封膜,并多次采用根外追肥;6、其他的如打顶剪枝,病虫防治与普通栽培相同。

八、科学除草

贡菊田园除草除了中耕作业和地膜覆盖防除外,还可以采用化学方法防除:

1、贡菊移栽后,表土细碎平整湿度较好的可选用乙草胺或乙草胺土表均匀细密喷雾防止杂草出土;

2、防治禾本科杂草可在3—4叶期选用精喹禾灵或高效盖草能等兑水喷施予以杀灭。

九、贡菊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1、霜霉病

自上而下为害叶片,常使叶片卷曲,叶背布满白色霉层。4、5、6和9、10月份若遇多雨条件易造成流行病害,未加强防治还可造成毁灭性损失。

防治要点: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添施叶面肥,提高抗病力;化学防治,菊苗用40%乙磷铝300液浸10分钟再移植;田间发病可在发病初选用烯酰吗啉、霜脲氰、百泰等喷雾防治,喷药时注意药液均匀细密,喷到叶背面,严重发生的须隔7天连防2—3次。

2、褐斑病

发生普遍,为害叶片形成圆形紫褐色病斑,以后病斑扩大,叶片枯死并悬垂茎上不脱落(吊死叶),每年7、8、9月份若遇多雨高湿易造成流行,严重的可使叶片90%枯死,只留顶叶。

防治方法:实现轮作,减少菌源;选用健壮无病植株留种;合理施肥,摘除老病叶,加强田间管理;化学防治,严重发生可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烯唑醇和代森锰锌混合兑水喷雾,连续防治2—3次;病发初可用多菌灵、托布津等喷雾防治。

3、根腐病

低洼菊园普遍发生,先是须根枝根变褐腐烂,后主根发病呈水渍状腐烂导致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轮作,开沟排渍,增施腐熟有机肥、磷钾肥,控制地下害虫;种前用石灰或福美双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可在初期用噁霉灵(商品名称:绿亨一号、土菌消、土菌克、绿佳宝)灌根或喷雾防治。

4、锈病

贡菊较抗病,而我地的黄药菊最易流行。锈病危害叶片,受害叶片初见黄色斑点,后在叶背面逐渐形成许多深褐色疮斑状突起,触击病叶扬起黑褐色粉状物,严重时叶片全部枯死造成绝收。

防治方法:抗病力弱的品种应在花蕾期后定期喷施三唑酮、烯唑醇、百菌清等对口农药。

5、白粉病

为害叶和茎,严重时叶正反面和茎上布满灰白色粉状物,甚至造成叶片枯黄、扭曲、脱落。白粉病在高度密植和阴凉高湿气候下易发病。

防治方法:不种植过密,摘除病叶,排水沥水;选用三唑酮、百菌清在见病初多次喷雾防除。

6、花叶病毒病

得病植株叶片稍小,中间产生颜色不同不规则的花纹,生长衰弱,枝细矮小,开花小而少,减产幅度大。

防治方法:选好母株,剔除不正常植株后才留种;消灭蚜虫,切断传播途径;拔出受害植株销毁;发病后加强水肥管理,喷施氨基酸叶面肥等,增强其抵抗力;选用吗胍乙酸铜等抗病毒农药混合细胞分裂素喷雾可控制病情,减少损失。

7、螨虫

俗称发老瘟,开花期干旱易爆发成灾,严重时茎叶污浊,植株萎缩,无法正常开花,用放大镜叶背面可见大量螨虫。

防治方法:可用阿维菌素等防治螨虫农药细致喷雾。

8、叶蚜

常年为害,不仅吸取营养,还传播病毒,花农应勤查勤治。菊花叶蚜属高抗蚜虫,不要单独选用乐果、敌敌畏等有机磷类农药。

防治方法: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兑水喷雾防治;喷雾力求均匀细密,一次干净杀灭。

9、根蚜

近年发现,为害严重,根蚜吸附在菊花须根上吸取汁液,传播病毒,不易察觉,又因在地下为害,防治难度大,成本高,广大花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每年梅雨之后,土壤湿度下降,根蚜生存条件改良,都易爆发为害。

防治方法:用浓度合适足量的辛硫磷或吡虫啉溶液灌根。

10、蛴螬

金龟甲幼虫,咬食菊花地下部分,每年5—7月份是其为害盛期。

防治方法:在田园存放杀虫剂处理过的有机肥,诱成虫产卵予以杀灭;适时用药,菊花插栽后即可利用降雨时机第一次防治。梅雨季节可展开第二次防治;可选用乐斯本、辛硫磷、杀地虎等地下害虫特效药制成毒土施入菊花根部。

11、斜纹夜蛾

近两年7—9月份都曾爆发,常把菊叶吃光,斜纹夜蛾老熟幼虫抗药性强,昼伏夜出,防治技术不易掌握。

防治方法:勤查销毁卵块;清除田间杂草,破坏其栖息环境;低龄幼虫群栖,抗药力弱,防治宜在3龄前开展;防治可用甲维盐、茚虫威、抑太保等在傍晚进行,效果较理想。

12、菊天牛

幼虫钻入菊茎取食,被害枝不能开花,甚至枯死。前几年,菊牛在我地一些地块偏重发生。

防治方法:摘除被害密枝集中处理;选用内吸性强的乐果、乙酰甲胺磷喷施有一定效果。

篇六 亳菊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菊花的栽培技术

菊 花

别名白菊花、黄白菊、真菊,为菊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花序入药。具有

清热、明目、解毒功能。主治外感风热、

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红眼病、青光眼、

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症、冠

心病、疔疮痈肿、耳鸣等症。菊花是我国

重要的出口中药材资源,远销港澳及东南

亚各国,被誉为药用和饮料佳品。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一、形态特征

菊花为多年生草本。株高50厘米〜150厘米,全株被白色绒毛。茎基部稍木质化,上部多分枝。花期9月至11月,果期10月至11月。

二、生物学特性

菊花喜温和凉爽气候和向阳、稍干燥的环境。能耐寒,怕水涝。在荫蔽的环境里生长不良。生长期要求土壤稍湿润,过于干旱,植株抽枝少,发育缓慢,产量低,尤其是近花期,不能缺水,否则使花蕾数大为减少。但水分过多,则易造成烂根死苗。菊花喜肥,在疏松肥沃、含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夹沙土中生长良好,花多产量高。土壤以中性至微酸性或微碱性为适宜。凡土壤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盐碱性大的地块不宜栽培。忌连作,连年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病虫害多,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菊花属短日照植物,对日照长短

反应敏感,要求每天不超过10〜11小时的光照,才能现蕾开花。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菊花为浅根性植物。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和有水源灌溉方便的地方。于头年秋冬季深翻土地,使其风化疏松。在翌年春季进行扦插繁殖前,再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浅耕一遍。然后作成宽1.5米,长视地形而定的插床,四周开好大小排水沟,以利排水。栽植地,宜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以沙质壤土为理想。选地后,于前作收获后,翻耕土壤25厘米左右,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2500公斤,翻入土内作基肥。然后整细耙平傲成宽1.5米的高畦,开畦沟宽40厘米,四周挖好大小排水沟,以利排水。

(二)繁殖方法

以分株繁殖为主,亦可扦插繁殖。

1、分株繁殖

(1)培育壮苗和选苗 摘花前,选留株壮、花大的优良植株,做好标记。于11月收获菊花后,将地上茎枝齐地面割除,将其根蔸全部挖起,集中移栽到一块肥沃的地块上,用腐熟厩肥或土杂肥覆盖保暖越冬。翌年3〜4月,扒开土粪等覆盖物,浇施1次稀薄人畜粪水,促其萌发生长。4〜5月,当菊苗高15厘米左右时,挖出根蔸,选取种根粗壮、须根发达、无病虫害的作种苗,立即栽入大田。

(2)栽植 栽前,将苗根用50%多菌灵600倍液浸渍12小时,

可预防叶枯病等病。栽时,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株距40厘米×30厘米挖穴,每穴栽入种苗2〜3株。栽后用手压紧苗根并浇水湿润。一般每亩老菊花萌发后可分栽大田15亩左右。

2、扦插繁殖

于每年4〜5月或6〜8月,在菊花打顶时,选择发育充实、健壮无病虫害的茎枝作插条。去掉嫩茎,将其截成10厘米〜15厘米长的小段,下端近节处,削成马耳形斜面。先用水浸湿,快速在1.5〜3克/公斤吲哚乙酸溶液中浸蘸一下,取出晾干后立即进行扦插。插时,在整好的插床上,按行株距10厘米×8厘米划线打引孔,将插条斜插入孔内。插条入土深度为穗长的1/2〜2/3。插后用手压实并浇水湿润。约20天左右即可发根。插条生根萌发后,若遇高湿天气,应给予搭棚遮阴,增加浇水次数;发现床面有杂草,要及时拔除。当苗高20厘米左右时,即可出圃栽植。栽植密度每亩以4000〜5000株为宜。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菊苗栽植成活后至现蕾前要中耕除草4〜5次;第1次在立夏后,宜浅松土,勿伤根系,除净杂草,避免草荒;第2次在芒种前后,此时杂草滋生,应及时除净,以免与药菊争夺养分;第3次在立秋前后;第4次在白露前;第5次在秋分前后进行。前2次宜浅不宜深,后3次宜深不宜浅。在后2次中耕除草后,应进行培土壅根,防止植株倒伏。

2、追肥

菊花为喜肥作物,前期氮肥不宜多,合理增施磷肥,可使菊花结蕾多、产量高。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还应追肥3次:第1次于移栽后半个月左右,当菊苗成活开始生长时,每亩追施稀薄人畜粪水1000公斤,或尿素8公斤〜10公斤对水浇施,以促进菊苗生长;第2次在植株开始分枝时,每亩施入稍浓的人畜粪水1500公斤,或腐熟饼肥50公斤对水浇施,以促多分枝;第3次在孕蕾前,每亩追施较浓的人畜粪水20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加过磷酸钙25公斤对水浇施,以促多孕蕾开花。贡菊主产区安徽歙县药农说:菊花是“七死八活九开花”的作物。意指药菊在7月份生长不旺盛,常因缺水而萎蔫;8月药菊又开始旺盛生长了。因此,大量的速效肥料应在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施入,有利增产。此外,在孕蕾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能促进开花整齐,提高菊花产量和质量。

3、摘心打顶

摘心、打顶可促进菊花多分枝、多孕蕾开花和主干生长粗壮。应于小满前后、当苗株高2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1次摘心,即选晴天摘去顶心1厘米〜2厘米。以后每隔半月摘心1次,共3次。在大暑后必须停止,否则分枝过多,营养生长过旺,营养跟不上,则花头变得细小,反而影响菊花产量和质量。此外,对生长衰弱的植株,也应少摘心。

四、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

1、菊花霜霉病

症状: 菊花霜霉病为害叶片和嫩茎,春、秋两季均能发病。春季发病,使幼苗叶片褪绿,微向上卷曲,叶背和幼长满白色霉层,随着幼苗的生长,叶片自下而上变为褐色,最后干枯而死。秋季发病,使叶片、嫩茎、花蕾全部布满白色霉层,叶片呈现灰绿色,微显萎蔫,最后植株逐渐枯死。霜霉病是菊花的毁灭性病害。

防治方法: 选育抗病品种。实行与禾谷类作物3年以上的轮作期,或选择未曾发生过霜霉病的地块栽植。移栽前,幼苗用40%乙磷铝300倍液浸种苗5〜10分钟,或用50%多菌灵600倍液浸泡12小时,晾干药液后栽植。春季发病喷洒40%乙磷铝250〜3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喷2次;秋季发病,于9月上旬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40%乙磷铝300倍液,或50%瑞毒霉300倍液,每隔10天1次,上述农药交替使用,连喷5次,效果显著。

2、菊花褐斑病

症状:菊花褐斑病又名叶枯病、斑枯病。为害叶片,由下至上蔓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的黄色至紫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心变为灰褐色至灰黑色,并生有许多小黑点。严重时几个病斑连接成大斑,使叶片干枯,但不脱落,悬垂在茎上。在雨水过多,湿度过大的年份,叶片枯死率可达90%以上,是菊花严重的病害之一。

防治方法:增施磷钾肥,如喷施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植株抗病力。在雨季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可减轻发病。发病初期,喷洒50%

篇七 亳菊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对药用菊花的产量及光合效率的影响

土 壤 (Soils), 2010, 42 (4): 579~583

【亳菊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对药用菊花的产量及光合效率的影响

周可金1, 章力干2, 张俊霞3, 马成泽2

(1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合肥 230036; 2安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合肥 230036; 3 安徽省亳州市农技推广中心,安徽亳州 236000)

摘 要: 采用 4 因素 5 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 N、P、K 肥 4 种栽培因子对药用亳菊的产量、单株开花数以及群体光合速率的主效应和互作效应。结果表明:N、K、P 肥和种植密度对产量、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N 肥对单株开花数和单朵花重量达极显著正效应,K 肥也有一定效应,其他因素效应微弱。影响亳菊产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N 肥,其次是密度。4 种栽培因子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密度>K>P;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顺序为:N>K>密度>P。获得亳菊高产的适宜密度为:5.5 ~ 6.0 万株/hm2,施肥剂量范围为:N 339.5 ~ 384.7 kg/hm2,P2O5 161.2 ~ 195.7 kg/hm2,K2O 291.5 ~ 344.0 kg/hm2,三者的合理配比为:N∶P2O5∶ K2O = 1∶0.51∶0.89。

关键词: 种植密度;氮磷钾肥;药用菊花;产量;净光合速率 中图分类号: S512

菊花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以安徽的亳菊、滁菊、贡菊和浙江的杭白菊最为著名,尤其是亳州菊花(简称: 亳菊),为我国重要的出口中药材,被誉为药用佳品。肥料是药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对促进药材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起主导作用,但不能沿用农作物的施肥方法。长期以来,亳州药农都是凭经验种植中药材,栽培管理技术粗放,肥料乱施,药材产量、品质和药效大幅下降。目前关于亳州地道中药材菊花的施肥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少见报道[1-7]。因此,我们于2006—2007年连续2年采用4因子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N、P、K肥和种植密度对菊花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007年的试验结果,通过计算机摸拟寻优,筛选出菊花产量>900 kg/hm2最佳施肥配方和种植密度方案,总结出施用N、P、K肥的合理配比,为亳菊大面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07年在安徽亳州中药材高科技示范园进行。土壤为潮土,主要理化性质是:pH 7.6,有机质含量7.0 g/kg,速效氮(N)16.5 mg/kg,速效磷(P2O5)22.5 mg/kg,速效钾(K2O)74.5 mg/kg,有效硫(S)10.5 mg/kg,有效硼(B)4.1 mg/kg,有效锌(Zn)2.5 mg/kg。前茬为板蓝根。

采用4因素通用旋转组合设计[8],共31个处理,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0 m2。因素及水平详见表1。尿素(含N 460 g/kg)50% 在整地时基施,其余在现蕾期前追肥。普通过磷酸钙(P2O5: 120 g/kg)和KCl (含K2O 600 g/kg)一次性作底肥施用。取苗床生长一致的菊花苗,按照移栽密度规格开穴移栽,每穴栽1株,穴深5 ~ 6 cm,栽插时间为4月29。田间管理同大田。

表1 试验因素和水平线性编码表 Table 1 Levels of factors and linear encoding

因素

变化区间

水平编码

-2 -1 0 1 2

密度 (X1) (万株/hm2) 0.8 3.2 4.0 4.8 5.6 6.4

N (X2) (kg/hm2) P2O5 (X3) (kg/hm2) K2O (X4) (kg/hm2)

75 75 150 225 300 375 50 50 100 150 200 250 75 75 150 225 300 375

作者简介:周可金(1965—),男,安徽无为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与养分管理研究。E-mail:zhoukejin@163.com ①基金项目: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项目(Anhui-17)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DA6B01)资助。

580 土 壤 第42卷

在10月25日从各处理随机抽取5株,采用TPS-1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上午10:00时左右,测定倒5叶的净光合速率等参数;成熟期取样测定单株开花数和每朵花的大小与重量,收获后测定产量。用DPS 6.55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2.1.1 方程的建立与限制因子分析 用计算机对试验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 α = 0.10 显著水平剔除不显著项后,建立了菊花主要性状(净光合速率、单株开花数和单花质量)及产量与 4 个可控因素(密度、N 肥、P 肥、K 肥)间的简化后回归方程(表 2)。经检验,各回归模型均达显著水平(产量的方差分析,失拟因素的 F 检验除单株开花数以外均未达见表 3)显著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密度与施肥效应方程建立

表 2 4 个因素回归方程及其 F 测验 Table 2 Regression equations and F test of four factors

项目 产量

回归模型

Y1 = 1 091.0 + 57.1X1 + 103.0X2 + 25.0X3 + 50.3X4 + 27.1X1X2 - 72.5X12 - 63.3X22 - 49.5X32 -

36.9X42

单株开花数 Y2 = 329.4 + 10.0X1 + 32.7X2 + 11.3X4 + 13.0X1X2 + 17X1X3 - 23.5X12 - 27.5X22 - 19.5X32 - 17.5X42花朵重量

Y3 = 0.21 + 0.02X2 - 0.016X12 - 0.019X22 - 0.014X32 - 0.012 X42

净光合速率 Y4 = 11.86 + 0.62X1 + 1.12X2 + 0.27X3 + 0.55X4 + 0.29X1X2 - 0.79X12 - 0.69X22 - 0.54X32 - 0.40X42

(2) (3) (4)

F = 4.94** F = 4.28* F = 10.09**

Fi = 1.96NSFi = 0.897NSFi = 2.05NS

编号 (1)

方程检验

失拟测验 Fi = 2.07NS

F = 10.08**

注:① NS、*、** 分别表示不显著,p<0.05 水平显著、p<0.01 水平显著;②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测验:F 0.05 (14,16) = 2.44, F0.01(14,16) = 3.62;③失拟检验:Fi0.05 (10.6) = 4.06,Fi0.01(10.6) = 7.87。

表 3 产量方差分析表 Table 3 Variance analysis of yield

变异来源 X1 X2 X3 X4 X12 X22 X32 X42 X1X2 回归

平方和 df MS F值 130 824.7 425 660.2 24 972.87 101 398 251 291.5 191 283.5 117 188.8 65 061.99 19 574.1 719 551.1

1 1 1 1 1 1 1 1 1 14【亳菊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130 824.7 425 660.2 24 972.87 101 398 251 291.5 191 283.5 117 188.8 65 061.99 19 574.1 51 396.51【亳菊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25.652 9 83.466 1 4.896 8 19.882 8 49.274 8 37.508 1 22.979 1 12.757 8 3.838 2 F2 = 10.078

P值 0.000 1 0.000 1 0.041 8 0.000 4 0.000 1 0.000 1 0.000 2 0.002 6 0.067 8 0.000 1

0.093 5

剩余 81 596.75 16 5 099.797 失拟 误差

63 278.75 18 318

10 6

6 327.875 3 053

F1 = 2.073

总和 801 147.9 30

经过无量纲线性编码代换后,回归系数 bi 已达标准化,其 |bi| 大小可直接反映变量 Xi 对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程度。群体的产量和光合速率则受种植密度、N、单株开花数受种植密度、P 和 K 肥等因素的综合制约;

N 和 K 三种因素的综合制约,P 肥影响较小;单朵花的重量则主要受 N 因素的制约,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即各因子对产量和光合效率的影响大小顺序均为:N>密度>K>P;对单株开花数和花朵重量的影响大

小顺序均为:N>K>密度>P。由此可见,N 肥是限制亳菊光合效率与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种植密度;P 和 K 肥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群体净光合速率是影响菊花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本研究中,它与产量的关系达极显著水平。因此,我们应合理调整群体结构,合理施肥,提高光合效率,以使菊花丰产稳产。 2.1.2 单因素效应分析 将产量、光合效率、单株开花数及花朵重量的方程作降维处理,即将其他 3 个

第4期 周可金等: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对药用菊花的产量及光合效率的影响 581

自变量固定在 0 水平,分别得到 4 组单因子效应方程

(表4)和效应图(图 1、2)。

表 4 四组单因子效应方程

Table 4 Equations of yield effect of four groups of different single factor

项目 产量 单株开花数 花朵重量 净光合速率

效应方程

y1 = 1091.0 + 57.1X1 - 72.5X12;y2 = 1 091.0 + 103.0X2 - 63.3X22;y3 = 1 091.0 + 25.0X3 - 49.5X32;y4 = 1 091.0 + 50.3X4 - 36.9X42

y1 = 329.4 + 10.0X1 - 23.5X12;y2 = 329.4 + 32.7X2 - 27.5X22;y3 = 329.4 - 19.5X32;y4 = 329.4 + 11.3X4 - 17.5X42

y1 = 0.21 - 0.016X12;y2 = 0.21 + 0.02X2 - 0.019X22;y3 = 0.21 - 0.014X32;y4 = 0.21 - 0.012 X42

y1 = 11.86 + 0.62X1 - 0.79X12;y2 = 11.86 + 1.12X2 - 0.69X22;y3 = 11.86 + 0.27X3 - 0.54X32;y4 = 11.86 + 0.55X4 - 0.40X42

图1 产量的效应曲线 图 2 单株开花数的效应曲线

Fig. 1 Curves of yield effect Fig. 2 Curves of No. of flowers effect

从图1可以看出,密度和N、P、K肥对产量影响效应曲线是呈二次函数关系,而且抛物线开口向下,说明这些因子均存在合理范围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增施N、P、K肥和提高种植密度可以提高菊花产量,但是施肥量过多或密度过大就会反而降低菊花产量,除P肥在0水平外,其他因素均在1水平产量达到最大值。群体净光合速率与产量结果是一致的。

从图2可以看出,密度和N、P、K肥对单株开花数影响效应曲线也是呈二次函数抛物线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增施N、P、K肥和提高种植密度可以增加单株开花数,但是施肥量过多或密度过大也会反而降低,除N肥在1水平外,其他因素均在0水平达到最大值。花朵重量与开花数结果是一致的。

2.1.3 交互效应分析 对产量和净光合效率影响因素中,只有X1X2交互效应达到显著水平,其他因素交互效应不显著;对单株开花数存在X1X2 、X1X3两项交互效应显著;而影响单朵花重量的各因素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

对产量(Y1)和净光合效率(Y4):将X3、X4固定在0水平,代入简化回归方程(1)和(4)便得到

X1X2交互作用的子方程,其数学表达式分别为:

Y1 = 1 091.0 + 57.1X1 + 103.0X2 + 27.1X1X2 - 72.5X12 - 63.3X22

Y4 = 11.86 + 0.62X1 + 1.12X2 + 0.29X1X2 - 0.79X12 - 0.69X22

将X1、X2的不同水平值代入方程,可得互作效应图3和图4。图3表明其交互作用图是一个以X2的1水平为顶点开口向下的对称曲面,顶点随X1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产量随着X1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当密度和施N量均在1水平时产量最高。净光合效率的变化与产量相似(图4)。

2.2 最高产量和最大光合效率的最佳农艺措施方案

从方程可以看出,密度和 3 种肥料对菊花产量及净光合速率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在自变量设计范围内,取步长为 1 时,在 123 个方案中模拟寻优,从而筛选出产量>900 kg/hm2 的不同密度和施肥区间如表 5。结果表明:产量>900 kg/hm2 的优化方案是:密度5.5 ~ 6.0 万株/hm2,N 339.5 ~ 384.7 kg/hm2,P2O5 161.2 ~ 195.7 kg/hm2,K2O 291.5 ~ 344.0 kg/hm2;3 元素的合理配比为 N∶P2O5∶K2O = 1∶0.51∶0.89。从上述方案可知,说明要获得菊花高产 3 种肥料要合理配比,

582 土 壤 第42卷

特别注意要增施 N 肥和 K 肥。其中获得最大产量的栽培措施为:密度为5.6万株/hm,N 300 kg/hm,P2O5

2

2

图 3 密度(X1)与 N 肥(X2)对产量的交互作用 图 4 密度(X1)与 N 肥(X2)对光合效率的交互作用 Fig. 3 Interaction effects of density (X1) and nitrogen (X2) on Fig. 4 Interaction effects of density(X1)and nitrogen(X2)

yield

【亳菊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on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表 5 密度与 3 种肥料的优化农艺措施方案 Table 5 Optimal recommendation of density and fertilizers

自变量水平

产量>900 kg/hm2

X1

X2

X3

X4

次数

频率

次数

频率

次数

频率

次数

频率

-2 0 0 0 0 1 0.008 1 0 0 -1 13 0.105 7 4 0.032 5 29 0.235 8 19 0.154 5 0 45 0.365 9 37 0.300 8 41 0.333 3 36 0.292 7 1 45 0.365 9 48 0.390 2 38 0.308 9 41 0.333 3 2 20 0.162 6 34 0.276 4 14 0.113 8 27 0.219 5 T 123 1 123 1 123 1 123 1

X 0.585 0.911 0.285 0.618 Sx

0.08 0.075 0.088 0.089 95% 置信区间 0.429 ~ 0.741 0.763 ~ 1.058 0.112 ~ 0.457 0.443 ~ 0.793 农艺措施

5.5 ~ 6.0 万株/hm2

N 339.5 ~ 384.7 kg/hm2

P2O5 161.2 ~ 195.7 kg/hm2

K2O 291.5 ~ 344.0 kg/hm2

150 kg/hm2,K2O 300 kg/hm2,最大产量为 1 155.8 产措施提供依据。

kg/hm2,光合效率也是最高的,达到 12.56 μmol (2)通过电脑模拟寻优:找出了菊花产量>900 CO2/(m2·s)。

kg/hm2 时,

密度和3种肥料的最优区间为种植密度5.5 3 结论

~ 6.0 万株/hm2,N 339.5 ~ 384.7 kg/hm2,P2O5 161.2 ~ 195.7 kg/hm2,K2O 291.5 ~ 344.0 kg/hm2,N、P、K的

(1)菊花为喜高燥怕积水植物,本试验在可控 合理配比为N∶P2O5∶K2O = 1∶0.51∶0.89。获得最

肥水的条件下,建立精度较高的产量回归方程:Y = 大产量的综合措施为:密度 5.6万株/hm2,N 300 1 091.0 + 57.1X1 + 103.0X2 + 25.0X3 + 50.3X4 + kg/hm2,P2O5 150 kg/hm2,K2O 300 kg/hm2,最大产量27.1X1X2 - 72.5X12 - 63.3X22 - 49.5X32 - 36.9X42,并通过为1 155.8 kg/hm2。

对回归系数的检验,判断各养分因子效应的大小,找(3)单株开花数和花朵重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各出影响亳菊产量的限制因子为 N 肥,其次是密度和 K 因子的影响大小顺序为:N>K>密度>P。与产量的肥,而且 N 肥与密度的互作效应显著,从而为制定丰

差异是K肥起的作用比较大,超过密度的影响。因此,

第4期 周可金等: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对药用菊花的产量及光合效率的影响 583

在本试验条件下,获得菊花高产必须充分保证合理 的密度(5.5 ~ 6.0万株/hm2),在增施N肥的基础上,增施K肥,从而发挥最大的光合效率,提高群体产量。 参考文献:

[1]

路伟, 周可金, 章力干, 马成泽. 不同氮磷钾组合对亳菊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7): 100-102 [2]

张玉霞, 张国平, 钟攀, 李建勇, 董燕, 王正银, 蔡国学, 漆华. 不同肥料组合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土壤, 2007, 39(6): 973-977 [3]

郝文雅, 刘德辉, 徐飞, 杨剑波, 盛蒂. 施肥对栽培菊花土壤的有机无机复合性状和菊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土壤, 2008, 40(4): 616-621

[4]

吴兰云, 徐茂林. 优化施肥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效应研究. 土壤, 2003, 35(2): 152-155 [5]

田华, 刘博, 段美洋, 钟克友, 黎国喜, 唐湘如. 氮磷钾硅肥对香稻桂香占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9, 24(2): 190-195 [6]

褚清河, 潘根兴, 廖宗文, 李键英. 土壤养分类型与玉米氮磷最适施肥比例. 土壤通报, 2004, 35(6): 750-752 [7]

褚清河, 潘根兴, 张旭辉. 土壤养分类型与小麦最佳施肥比例及最大施肥量的关系. 土壤通报, 2008, 39(5): 1 077-1 080 [8]

萧兵. 农业多因素试验与统计分析.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Effects of Nitrogen, Phosphorus, Potassium and Density on Yield and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ZHOU Ke-jin1, ZHANG Li-gan2, ZHANG Jun-xia3, MA Cheng-ze2

(1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2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3 Bozho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Bozhou, Anhui 236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universal rotary composition designing method of 4 factors and 5 levels, the effects of applications of nitrogen, phosphate, potassium and density on the yield and number of flowers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 of herb chrysanthemum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 K, P applications and the density affected the yield and Pn significantly. N positively affected significantly on No. of flowers per plant and the weight of single flower, and K also had a little affect, but other factors showed weak effects. In terms of effect on yield, the order was of N>density>K>P; while in terms of effect on Pn, the order was N >K>density>P. The reasonable yield can be obtained when the application rates of N, P2O5 and K2O ranged within 339.5 - 384.7 kg/hm2, 161.2 - 195.7 kg/hm2 and K2O 291.5 - 344.0 kg/hm2, respectively, while the density ranged within (5.5 ~ 6.0)×104 plants/hm2. The reasonable proportion of N, P2O5, K2O in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should be 1:0.51:0.89.

Key words: Density, Fertilizer,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Yiel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huguoliuxue/85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