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汉语文教学反思

| 初三 |

【www.guakaob.com--初三】

初三汉语文教学反思篇一:2011初三语文教学反思

2011初三语文教学反思

2011年中考刚刚过去二十多天,这段时间的前期我们语文备课组同仁一方面参加了中考阅卷工作,一方面忐忑地等待着中考成绩,成绩揭晓后,大家坐下来对照中考试卷和成绩,并根据自己在中考阅卷中的体会,及时地进行了反思,总结如下: 第一方面:中考试卷分析和阅卷的体会

1. 古诗文的背默不是一日之功,这次考到小学内容,两分,以至于这道题的均分比去年低一分左右,再次警醒我们重视积累、夯实基础。

2. 认真读懂题目,按要求答题,也是得分关键。比如有一题要求写出修改后的句子,部分考生答的是如何修改,尽管改对了,但两分全丢。这是我们以后辅导学生的注意点。

3. 中考试卷上出现了一道高考题型:提取关键词,两分,提醒我们初中语文老师也要主动研究每年的高考试卷。

4. 名著类题目越考越细,要求叙述作品故事情节,如果没有精读名著,无法答题。这要从初一开始抓起。

5. 考试热点题多在语言运用题上,今年试卷上出现了建党九十周年和《盐城真漂亮》这首歌的相关题目。所以复习时期要多收集信息,舍弃老题旧题,把精力花在刀刃上。

6.古诗文仍然是重点篇目、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迁移,切合《中考说明》要求和我们的复习指导思想。

7. 阅读题一向是个难点,今年增加了灵活性,考生得分率较低,一方面是阅读感悟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答题规律和技巧运用不娴熟。要把握得分点的脉搏,这需要教者长期的训练和点拨。

8. 作文题目“歌声”题旨明确,未设审题障碍,比去年好写,高分和满分作文比例有所提高。但书写较差的学生,输在了印象分上。

第二方面:以后教学的规划和设想

古人曰:“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来年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做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寻求一条能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在帮助学生提高考试分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奠定其文学素养的根基。

首先,进一步强化集体备课的意识。发挥团队每个成员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备课组的战斗力。我们知道教师要拥有驾驭课堂的本领,就必须对教学内容深谙在心,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只有用心备好每一节课,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信心百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次,要训练学生自己习得知识的能力。在初始教学的过程中,就让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养成借助学习资料自己找答案的习惯,养成积极发言、说出独

立见解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那么学生的知识面和字词的积累以及语感都会有更乐观的表现,也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第三,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的差异性必然存在。我们喜欢优秀的孩子,可对后进生更要有宽容之心和教育的智慧,再说平均分是靠他们挣呢。他们伤不起!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到毕业的最后一天,决不放手。 第四,重视学法指导,要未雨绸缪、高屋建瓴地将知识点的梳理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使之系统化,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从消化到内化到运用的过程。考试中类似的题目对他们来讲,就不会再具有如此的难度。

第五,文言文考查试题越来越具有强烈的背诵及迁移性质。文言文教学必须从初一开始偏重于授课的细致,细到每一个字的意义都不能马虎,引导学生字字落实、课课掌握,这样到初三才会游刃有余,增强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的能力。

第六,当学生走进中学课堂,就要引导他们增加阅读量,拓展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加强名家名篇的阅读指导。“厚积”才能“薄发”。这种“扩大”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有效的激励,比如参加“盐城市中学生阅读大赛”等活动。

第七,书写的训练要从七年级开始,注重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习惯。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也是中学生良好素质的体现。

最后说说作文,在作文内容的训练中倡导“生活作文”“个性作文”。即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认识生活中的现象,抒写生活的感悟,尝试采用一题多作等形式,让学生坚信“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在不断的修改中提升写作水平。

第三方面:给新初三的建议

坚信新初三的老师将会比我们做得更好。但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特别是语文教学。一年来的初三教学的体验,希望能和新初三老师分享,避免我们的缺憾。

1.认真研究中考导向,明确教学和复习方向,加强备课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角度,更准确的把握重难点,对考点进行重锤敲打,在教学和复习中做到心中有标、有纲,用最短的时间做最高效的工作。

2.提早做计划。初三语文复习应早一点开始,最好初三上学期结束新课,将初三下学期整个学期用来复习。第一轮古诗文复习,最好从九下倒着往七上复习,趁热打铁,事半功倍,减少遗忘,就能够从容的进行第二轮专题的复习。

3.总复习阶段“拉网式”的复习,会使师生产生疲劳和厌倦感,所以要紧扣《中考说明》突出重点、难点。对复习资料要精心设计、精心选择,避免机械训练、简单重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多做分类练习,少做综合练习。分类练习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更好配合复习计划,综合练习,不利于逐步落实。

4.重视基础,牢抓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对所有的考生都很重要,大多数学生的差距也就在这,谁都不愿意在基础题上失分,也失不起分。重视基础,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5.纵观中考阅读题,其实是万变不离其宗,要让学生了解出题者的出题意图,熟悉并掌握一些经常出现的题型的答题技巧与规律,并能在阅读文训练中反复运用。

教师必须多方收集信息,多方收集试题,以专题化的形式,把考点分类整理,按照不同的文体提炼方法。

6.在写作训练时要重视升格作文的训练。这也是徐校长对我们作文教学的指导和要求。作文是中考的重中之重,决定考生语文成绩高低。作文的复习,尤其是在总复习阶段,时间紧张,学生作文的自我修改和互批互改就显得尤为重要,修改后的作文不能就此搁置,一定要进行老师点评和进行升格训练,否则就会徒劳无功。

中考还在继续,我们的教学也还在继续,我们的反思也不会就此停止。有不到之处请大家谅解,有疏漏之处请其他几位老师补充。最后,我代表语文组成员真心感谢校领导对我们语文组的指导和帮助!感谢我们这个团体的其他组成员对我们的支持和包容!期待着下一次的的通力协作,再创佳绩!

初三汉语文教学反思篇二:初三语文教学反思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

朱育培

从开学到现在二个月过去了,回顾二个月来的教学有得也有失。 在这二个月的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块砖、一锹泥、一片瓦……你就得一点一滴的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如果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也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中考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语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我想只要坚持不懈,定有成效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引导,经过三月的努力,学生的认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就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初三语文教学与初一、初二有明显不同,它所有的指向都较势利,那就是一切为了中考,为了中考的一切。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把知识点的梳理系统化,渗透进日常的教学,让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有一个消化到内化到运用的过程,重视学生实际应考能力的培养。当然在这三月的教学中,我也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切实做好过关。在这次的期中考试中,发现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是做的比较不错的。

当然在这三个月的教学中,我也有很多的不足。如;作文教学流于形式。虽然在此之前我们经常倡导创新作文,也强调作文在教学中的份量,但在实际行为中,我只在作文课堂上进行写作教学,造成了学生为学作而写作,没有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很好的系统化教学,使大部分同学的作文空洞而缺少感动,有的只是优美词语的堆砌或是干巴巴的叙事。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力争将作文教学渗透进平时的每一次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初三汉语文教学反思篇三:初三语文教学反思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

咏曼中学 范丽红

(一)要训练学生自己习得知识的能力。

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很简单,老师报答案,学生记答案,但是长期下来,学生一个养成了惰性,二来,对听来的答案他们也难以真正掌握。

如果,在更早的时候,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让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养成借助学习资料自己找答案的习惯,他们的自学能力会有更多的提高,他们的知识面和字词的积累以及语感反应都会有更乐观的表现,碰到这样的选词填空的题目,也会更有信心。

(二)要让学生有规律有技巧地进行答题

很多时候,学生在碰到类似的阅读问题的时候,信手写来,凭着感觉走是最常见的答题方法。其实,阅读文章的答题也是有技巧有规律的。文章中关键句子的把握,答题时关键词句的出现,常常就可以让阅读问题的回答变得又快又准确。 如果学生在答题前就有这样的答题技巧:某段文字的作用常常表现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上,从内容看,不外乎为塑造人物服务,从结构看,或作铺垫,或埋伏笔……那么他们在答这道题时,答题的大方向是不会出错的,同时,这样的答题技巧也会自然地对他们的答题语言进行约束,出现更多的得分点。

这样看来,我以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一定要搞阅读文的题海战术,但

是,做一篇文章,却应有做一篇文章的效果。要让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了解出

题者的出题意图,熟悉并掌握一些经常出现的题型的答题技巧与规律,并能在阅

读文训练中发复运用。

以上是我对自己这一年来语文教学上的反思,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总之,

我还是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在教学路上,没有捷径,但可以有巧思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

咏曼中学 王瑞军

初三语文教学与初一、初二有明显不同,他所有的指向都较势利,那就是一切为了中考,为了中考的一切。所以它的教学导向旨在引导学生应对及操作中考试题的策略和方法上。

文言文考查试题越来越具有强烈的背诵及迁移性质。中考文言文试题中解释加点字意义的出题范围内容基本上全是从学生课文下面的注释中来的,另外翻译句子的评卷方针是意译不给分,直译时关键的一个字漏译也会被砍去一半分。这种严格到残酷的评卷方式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变得相当严肃。总结以往的失败教训,初三的文言文教学更应偏重于授课的细致,细到每一个字的意义都不能马虎。老师讲课时绝不允许只串大意而不通词素,必须引导学生养成一字一字的翻译习惯。另外,要求学生课文下面的注释除专有名词外一率得会背,包括个别较难句子的整句翻译也要张口就能背出来。背诵的实惠不仅能应对课内文言文的试题,课外文言文的好歹也全仰仗学生对课内文言文字词的理解记忆。

我学生一课一课背,教师一课一课落实,然后再让学生见识课外文言文,引导学生把课内字词意思迁移到课外。刚开始时学生不会迁移,一见到课外文言文就懵了。

所以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好文言文复习计划。

初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和作文教学反思

咏曼中学 白春华

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成绩的唯一方法当然是老套的做题战术。但初三上半期及下半期开端,不应该是学生的题海战术,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师身上。其实我发现初一初二时,学生基本上不明白现代文阅读得分技巧,问十个同学十个同学回答现代文阅读答案是蒙的,甚至很多同学拿着笔不知道怎么表达他蒙的那点可怜的答案。所以,现代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是学生提高阅读分数的心锁。教师把重点放在答题技巧上而不仅仅停留在对标准答案上,学生阅读分数提高就有希望了。比如告诉学生议论文、说明文答案基本上可以在原文中找出来;写景或写物的散文大胆的往人身上靠,写人或叙事的散文尽量地往情上靠;写景的文章不看景只看议论和抒情答题就简单化了,写人的文章不往事上看只揣摹作者的情感就深刻了;所有问题不笼统回答而用条理分割的办法慢慢回答等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赢取得分机会。当然并非所有现代文阅读题目的答题方式都有技巧,有的直接考查的是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标点、字音字形、词语意义理解;病句、仿句造句和语言的得体等就另当别论了。

最后说说作文,作文可分成四等:又华又实,华而不实、实而不华、不华不实。又华又实是任何时代任何人追求的最理想境界,这里不做赘述。具说华而不实已不再时髦,实而不华反占先机。对此我有不同理解,让学生一本正经地下工夫写实比让学生耍笔杆子写华更难,而且出力不讨好,得分往往更底。华美的文字和华美的装修一样更容易引人眼球,它最起码体现了学生运用文字的娴熟性,如果不慎不实了,评卷老师也不忍心痛下杀手,得分往往比预想的高。这些学生已经在初三以前训练过了,初三时要学生训练在华丽语言掩盖下尽量撩拨评卷老师的情,让他在枯燥而雍长的评卷过程中怦然心动,或喜或悲或同情,最忌讳的是他不动情。所以在让学生作文时一定要充满感情的写,要求学生先打动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打动别人。二是尽量在作文里出现带感情色彩的词,让评卷老师不知不觉地受你蛊惑;三是尽量用短句子,避免病句和不流畅;四是感情强烈时

可独立成段,突出你的情感;五是下苦工夫在结尾处议论和抒情,让抬笔打分的老师所看的最后一眼是你文章中最靓丽的地方。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

咏曼中学 汪金华

中考在即,反思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有些教训尤为深刻,必须及时总结。 反思一、对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很重要,更重要的是选择什么样的时间段进行。

对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语文学习的要点,使学生应付考试更加得心应手。对这一点毋庸质疑,讲究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才好。从学生一无所知,毫无积累就开始,还是有所积累后开始系统讲解比较好?我在复习中通常选择后者。如“古诗鉴赏”这一块学生普遍感到困难,一开始得分率很低,五分钟只能得一两分的大有人在,学生很着急,经常问做这两题有什么章法。在学生对古诗鉴赏没有一定的积累前,我坚持不传授方法。因为当他们的脑子对某一种知识一片空白时,讲方法等于白讲,只有当他们对这类题型有足够的积累时,哪怕是错误的,他才会根据你所讲的方法,对他的知识进行梳理,矫正,体会到以前错在什么地方。

反思二、教师在复习时考虑周到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不要因此而束缚住学生的思考。

一个细致周到,思维严谨的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复习时少走很多弯路,所以在复习时要尽量考虑周到些,但人无完人,总有疏忽之处。如去年中考试题中出现的文学常识填空,这一多年没考的题型,在复习要点中有这一考点,而老师却凭借所谓多年中考的经验将它明确划出复习范围之外,以至于学生考后会质问,为什么这题没给他们复习到,却不责问自己如此简单的文学常识题为什么还不会做。所以老师不要把自己对知识点的梳理或者取舍束缚住学生的思考才好,千万别以为自己的考虑是天衣无缝的,最忌讳对学生说:“除了我讲的这些,再也不可能考别的了。”中考是考学生,不是考老师,不要把赌注都压在自己身上。那样不仅自己会很被动,也是对学生不负责任。

初三汉语文教学反思篇四:初三语文教学反思

夯实基础,洞察考点,提高应试能力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教学反思

徐闻县梅溪中学 陈大和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转瞬间,一年中考备考又结束了。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备考中,我们都清楚初三语文教学与初一、初二有明显不同,他所有的指向都较势利,那就是一切为了中考,为了中考的一切。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取得一定的复习成效,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最关心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取得复习的高效率呢?针对湛江的命题特点,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夯实基础,瞄准考点,提炼答题模式和技巧。

一、积累与运用

纵观湛江2003~2011年的中考试题,考点是相当稳定的。其中包括:字音、字形(2012年把字形换成句子排序)、成语、病句、综合性学习、默写。学生到了初三,对于相应的知识点,本来应该是到了一个可以归纳总结的时候了,可是我们有些初三学生,到了临考前,诸如连常见字都读不准(多音字,形近字,字的声调、平舌音、翘舌音、前后鼻音);诸如成语、病句常见的错误类型,诸如宣传标语的写法、活动项目的设计都还是模糊一片,连默写题中的名句都写不准。虽然我在复习中把各个考点的知识点给予了明确的概括,加强了训练,可在每次的月测中,张冠李戴的现象依然是相当多。 就此情况,笔者课后反思到:单靠初三的复习突击,效果是肯定不好的。如果能在初中三年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夯实基础,把考点知识梳理系统化,经过长期积累,就能让学生有一个从消化到内化再到运用的过程。考试中类似的题目对他们来讲,就不会再具有如此的难度。如成语、病句、综合性学习等类型题目,只要经过反复训练,学生就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 现代文阅读

近几年的湛江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都是两篇。一篇是具有湛江地域特色的说明文(2010年起已淡化文体偏重于议论性的抒情散文),另一篇是记叙文或者规范性的议论文。因此,在专题复习中, “随堂练习”选文上我

们都尽量多选取相关类型的文章进行训练。可见,我们的复习方向是明确的,我们已经瞄准了考点,但是,在训练测试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基础还是不够牢固。如人物描写的几种角度(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修辞手法的几种形式(比喻、排比、拟人),表达方式的几种类型(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环境描写的几种作用(衬托人物某种心理,渲染某种气氛,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的某种主题)等等。学生在答题中经常用错答题术语,把知识点混淆,到头来,“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可见夯实基础之重要。

基础是应试的前提,方法是获取分数的最佳途径。因此,在现代文阅读的复习中,我们只有用心探究湛江的命题特点,洞察考点,提炼答题模式和技巧,才能提高应试的效率。

通过探究湛江中考真题,我们不难发现,近几年现代文阅读的问题设计,有一些是反复出现的。只要教师按照不同的文体归类总结考试题型及答案规律,学生就不难答题,就能轻易得分。如湛江本土文化特色的这篇文章,多考查的题型有:文章(某段、全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的(论述的),请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三者中任选一个角度,对某段语言运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再如记叙文中常考查的有:概括内容(人+事=结果)、标题的作用(结构上、内容上)、某段的作用(开头、中间、结尾)、某句某词的作用及表达效果、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形象分析等;议论文阅读常见的是:找中心论点、某段的作用(多问开头段)、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补充论据。另外,所考查的两篇阅读题的最后一小题都是开放题(宣传本土特色文化或结合自身经历谈感受)。针对相同的问题设计,笔者认为在复习中,只要教师引导学生认真探究真题的答案,提炼积累答题的模式与技巧,学生就能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般地答题,轻轻松松地拿到分数。

实践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训练、测试,学生感受到了答题的乐趣,也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就感。甚至有学生戏言,“它又送分来了”。 当然,在复习中,还要引导学生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时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原文忠实于作者的主张,切忌盲目、墨守成规。

三、古诗文阅读

古诗词鉴赏、课内外文言文阅读是必考的题目,并且有了明确的考点。

其中古诗词以鉴赏字词的表达技巧和赏析名句品鉴情感为主;课内外文言文考查的是实词解释、虚词的意义及用法(选择题)、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的理解(评价人物或谈启发收获)。但看似浅显易懂,容易拿分的考点,自以为花少一点时间复习即可。可在专题复习、训练、测试过程中却发现,学生复习了前面,忘记了后面;复习了后面,又忘记了前面。课堂上讲过、练习中做过的题目学生仍旧做错。

鉴于此种情况,究其原因是没有夯实基础。平时在课堂上,老师报答案,学生记答案,学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长期下来,学生一来养成了惰性,二来,对听来的答案他们也难以真正掌握。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在更早的时候,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让学生以课本为纲,扎扎实实地积累基础知识,学生才能学以致用,决胜中考。如古诗词的名篇名句,每一首诗词的作者的情感;文言文课下的实词解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常见虚词的意义及用法(之、而、其、以、乃等),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留、换、补、调、删)。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自己习得知识的能力,养成多读成诵的习惯,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养成借助学习资料自己找答案的习惯,他们的自学能力就会不断提高,知识面和字词的解释以及语感反应都会有更乐观的表现,对文言文的学习考试也会更有信心。

另外,针对湛江中考文言文的问答题,我们同样要瞄准考点(注重近几年没考过的篇目),梳理答题思路与模式。近几年来,湛江的命题主要有两类:一是说说文中人物的形象特点或对其评价谈看法。解题时,首先应该读懂文章,弄清文中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赏还是批评等问题。其次,在此基础上,再来组织自己的看法,你的看法可以跟作者相一致,也可以不同或相反,但要自圆其说;二是结合自身或现实,谈谈读后的启示或收获。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作者的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考虑作答,同时要联系学习生活。

至于近几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查内容基本与课内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答题时要大胆根据语感猜读理解文意,抓关键词句,凭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作答。

四、作文

作文是中考的大西瓜,决定考生语文成绩高低的主要还是作文。针对近几年湛江中考作文的命题特点,材料加题目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并且多考“亲情类”作文。但不少学生面对作文却望而生畏,训练、考试时只能硬着头皮应付成文,素材匮乏,不懂得细节描写,语言平实没有文采,更不用说立新意选新材。普遍慨叹无话可写,想好写不出来。腹中无墨,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因是对生活观察不够,对平常小事熟视无睹,不懂感受亲情,不懂感恩。

因此,作文的教学,我们还得从基础抓起。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留意生活,感受生活,并勤于把所见所闻所感写成片段作文,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掌握写人叙事描景的方法;其次,积累常用的布局谋篇的基本模式,把片段组合成篇章;最后阶段是加强作文的升格训练:让学生作文时一定要充满感情地反复修改,要求学生先打动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打动别人;要不断提炼语言,尽量在作文里出现带感情色彩的词,让评卷老师不知不觉地受你蛊惑;要筛选素材,寻找整理新鲜的材料,让作文鲜活灵动而又充实;结构上要做到首尾照应,领起句、过渡段简洁鲜明,才能打造出精品文章,才能起到复习提高的效果。

另外,要在考场上取得高分作文,还是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那就是包装。书写规范整洁,不用涂改液,不乱涂鸦,赢得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分;拿出浑身解数看家身手,开好头,结好尾,赢得阅卷老师愉悦的慷慨分;绞尽脑汁搜肠剐肚引用名言警句、睿智心语、时髦新词入文,赢得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欣赏分;张扬个性,敢于突破保守规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赢得阅卷老师怦然心跳的震撼分。

以上观点只是个人的一孔之见,尽管有点肤浅,疏漏很多,但很愿意与大家交流共享,并希冀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初三汉语文教学反思篇五:初三语文教学反思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

孙 振 2013年6月27日

2013年中考刚刚过去,本人有幸参加了中考语文阅卷工作,紧张的阅卷工作持续了五天(6月16日至6月20日),阅卷后忐忑地等待着中考成绩。成绩揭晓后,对照中考试卷和成绩,并根据自己在中考阅卷中的体会,及时地进行了反思,总结如下:

第一方面:中考试卷分析和阅卷的体会

1. 试卷结构没有改变,依然延续近几年来的四大题型,100分制,120分钟。今年的改变在于第一年运用答题卡,实行网上阅卷。

2.从阅卷的情况来看,有不少同学不适应,答题卡使用不规范,个别同学题目答错位置,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全济宁市共62000学生参加考试,语文平均分65分。我们学校的语文平均分达到了71.6分,超过济宁市的平均分。

3.阅卷过程当中深刻的感觉到,字迹工整与否严重的影响学生的成绩,特别是作文成绩。但是字迹好,回答不到要点上,阅读当中依然不得分。

4.字词考查和背诵默写的考察都比较简单,全是《说明指导》上出现的题目。学生掌握的也较好。

5.古诗文的阅读都是《说明指导》上出现的重点篇目,解释词语和翻译句子只要抓住关键词就可以得分,谈启示回答不全面。

6.现代文阅读还是两篇,一篇议论性文章的阅读一篇散文的阅读,共9道题目,有4道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其他一道题为论证方法,很简单;一道谈对幸福的理解,只要认真答就可得分。一道题概括内容,都能得分;一道题赏析语言,角度较多,只要答出一点即可,一道题句子的含义,难道较大。

7.作文《成长的快乐》,较普通的一道题目,但要写出彩不容易,平均分27分。

第二方面:以后教学的规划和设想

古人曰:“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来年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做呢?

首先,进一步强化集体备课的意识。发挥团队每个成员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备课组的战斗力。教师要拥有驾驭课堂的本领,就必须对教学内容深谙于心,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只有用心备好每一节课,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信心百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次,要培养学生认真对待语文的习惯。要取得好的成绩,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语文,在平时的行动中认真的对待语文。虽然是毕业年级,但是我们没有放弃教学常规的落实,坚持每周四次作业,每次作业都严格要求,对于不认真完成的同学,进行辅导,及时改错,保证语文作业都工整认真的完成。练习上坚持每周一练,以中考的形式训练学生,培养良好的应试能力。通过一年的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重视学法指导,要未雨绸缪、高屋建瓴地将知识点的梳理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使之系统化,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从消化到内化到运用的过程。考试中类似的题目对他们来讲,就不会再具有如此的难度。

第四,文言文考查试题越来越具有强烈的背诵及迁移性质。文言文教学必须从初一开始偏重于授课的细致,细到每一个字的意义都不能马虎,引导学生字字落实、课课掌握,这样到初三才会游刃有余,增强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的能力。

第五,现代文阅读的训练,注意分文体训练,在一定训练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性的阅读方法、答题技巧。然后打破文体的界限,以题型进行总结,告诉学生各类题型的做法及答题技巧。

第六,作文,在作文内容的训练中倡导写生活,写自己,写细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

活,认识自己的生活,抒写生活的感悟,写作方法上强调写细节,只有真实的细节描写才能感动读者。

第三方面:给新初三的建议

坚信新初三的老师将会比我们做得更好。但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特别是语文教学。一年来的初三教学的体验,希望能和新初三老师分享,避免我们的缺憾。

1.认真研究中考导向,明确教学和复习方向,加强备课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角度,更准确的把握重难点,对考点进行重锤敲打,在教学和复习中做到心中有标、有纲,用最短的时间做最高效的工作。

2.提早做计划。初三语文复习应早一点开始,最好初三上学期结束新课,将初三下学期整个学期用来复习。第一轮古诗文复习,最好从九下倒着往七上复习,趁热打铁,事半功倍,减少遗忘,就能够从容的进行第二轮专题的复习。

3.总复习阶段“拉网式”的复习,会使师生产生疲劳和厌倦感,所以要紧扣《中考说明》突出重点、难点。对复习资料要精心设计、精心选择,避免机械训练、简单重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分类练习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更好配合复习计划。综合练习分散到平时的教学中,每周一练,是经过多个学校检验的有效地方法,可以坚持。

4.重视基础,牢抓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对所有的考生都很重要,大多数学生的差距也就在这,谁都不愿意在基础题上失分,也失不起分。重视基础,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5.纵观中考阅读题,其实是万变不离其宗,要让学生了解出题者的出题意图,熟悉并掌握一些经常出现的题型的答题技巧与规律,并能在阅读文训练中反复运用。教师必须多方收集信息,多方收集试题,以专题化的形式,把考点分类整理,按照不同的文体提炼方法。

6.在写作训练时要重视升格作文的训练。平时的训练中,一要重视书写;二要重视描写;三要重视开头、结尾。

中考还在继续,我们的教学也还在继续,我们的反思也不会就此停止。有不到之处请大家谅解。

初三汉语文教学反思篇六:初三语文教学反思总结(黄萍)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

黄萍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三语文的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感觉到,兴趣和智力是嫡亲姐妹,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他的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培养兴趣是培养智力和能力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兴趣的培养对于初中学生和语文教学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一个由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时期,单纯热情但自制能力、意志能力较差,他们做事大多凭兴趣去做,对那些自己不感兴趣而又必须要学习的功课缺乏高中学生那样清醒的认识、理智的把握和持久的精神,

一、以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具有感染的功能,能提高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性,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语文教材大多数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更有不少抒情名篇,教师如果能够饱含激情进行课堂教学,那么,教材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可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使下真正进入课文的意境,品尝学习语文的乐趣。

情感教育首先要引发情感。精心设计导语,为课堂创设浓郁的感情氛围,是引发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好的导语可以导引和控制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向心理定势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使学生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基石。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情景交融的佳作,它们或激昂、或深沉、或喜悦、

或悲愤,在开讲时,先适当导控一下学生的情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应。例如《沁园春·雪》,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全班赛读,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以带动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最后教师进行范读,使学生情趣激昂,体验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英雄气概,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有的学生就因此对我的课感兴趣,喜欢上了语文。

以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情绪的感染上,还应该使学生从本质上深刻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把文章的情与理相互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学习《孔乙己》的时候,学生们感到孔乙己既可笑、又可怜,值得同情。这样的认识显然还是停留在课文的表层。于是我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根源,认识到封建科学制度和冷漠的旧社会的罪恶。

二、不断变化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常听常新。

好奇好胜是初中学生的特点之一,新异的刺激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因此初中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往往来自于新。一个老师的教学如果形式程式化,老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反之,如果能不断更新和变化,就可有效地激发学生新的控求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因此,我总是要求自己不断“求新”、“求异”,争取每节课都能给学生新的刺激。例如分析课文时,我摈弃了从头到尾分析讲解的模式,经常变换切入的角度,有时从开头切入(例《背景》),有时从结尾切入(例《看戏》),有时从标题讲起(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时从学生最喜欢的语段入手,有时从学生的疑点入手。在阅读课的设计上,我也经常变换花样,采取的形式有讨论型、竞赛型、摘记型、列提纲型、比较型、质疑型等等。读书的

方法有淘汰朗读法、学生互相指定朗读法,分角色朗读法、竞赛朗读法、配乐朗读法等等。课堂教学小结有概括式、评仪式、归纳式、理序式、抒情式、承上启下式、检测式。由于经常变换各种方法,学生听课常听常新,从而有效地保持、巩固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教法的变化更主要的应该体现在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上。教学单元是由互相作用和依赖的几篇课文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单元教学应从单元整体出发。对处理课文所使用的力量、教法以及整个单元的节奏作统筹安排,经过累积、整合、提升、迁移的基本途径完成单元教学目标。我在安排单元教学方面,一般是这样处理的:讲读课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读、析为辅,准确地传授知识,自读课以学生读练为主,教师点拨为辅,达到学生巩固新授知识、提高读说能力的目的;课外自读课,以学生读用为主,教师检查为辅,使学生能正确的迁移新授知识与能力。在节奏上通常是慢——快——慢。讲读课用慢板,让同学们反复朗读,细心品味,用尽可能多的教学手段讲透讲足。有了这个基础,在上自读课时学生很容易进入定向思维,理解比较到位,所以使放快节奏,抓住重点,展开比较、讨论。课外自读是完成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学目标系统中的最高层级,所以我往往留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并对学生的迁移能力进行认真的检查,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纠正。这样,一个单元教下来,学生感既充实又轻松。

三、作文下水,思路与学生同步,而且对作文踏实评改,拒绝形式,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好些教师自己教学生写作文,其实自己并不见得会写作文,教师

不下水,那是隔靴搔痒,对学生的评批也不能对症下药。

长期以来,许多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对老师发还的作文本连看一眼也觉多余。为什么?排除一部分同学确实无心向学这一原因不考虑之后,我们发现,这种令我们老师深感伤心的现象,其实跟我们的作文批阅习惯有极大关系。

以前,我也认为在作文本上写上“中心(不)突出、选材(不)准确、形象(不)鲜明、语言(不)流畅”之类的眉批、总批,是批阅作文的最好做法,但我现在必须承认,这种做法,恰是最不可取的办法,因为它已变成了一种形式。说得不好听,它只是写给学校领导检查教学工作时看的,不是写给学生看的。学生需要老师的具体意见,例如文章开头如何吸引读者,中间如何波澜起伏,结尾如何出人意表,心理描写怎样显示性格,环境描写怎样衬托心情,外貌描写怎样凸显个性,语言简练该是什么样,活学活用(指袭用别人的结构甚或句子)该如何学,等等„„

根据一年来的实践,我们以为作文的评、批要注意下面几点:

(1)“评、批”少用或不用套话、空话,要明明白白地指出该文的优缺点。例如学生写“我的老师”之类的文章,运用了典型事例表现了一个老师的尽责、有爱心、渊博等优秀品质,我们评他写得好,就不必说“中心突出、选材恰当”等套话,我们应在文中每一个事例旁注明该事反映了老师的什么品质,并在文末写下这样的总评:“文中的老师很使我感动,我希望也能像他一样。”假如文中有个别事例是多余的,甚至是有碍中心的表达的,就要把它圈出来,在旁边注明“此处应删(改)”,并写出具体理由。

(2)“评、批”用语尽量使用商量、谈话的语气。学生认认真真

写下一篇文章,是学生的一项劳动成果,我们通过批改,目的是提高他的水平,不是如报刊编辑那样只需决定取舍。我们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也会因此而受感染,反过来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也就不会冷漠地对待我们的“评、批”。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我们的“评、批”采取了商谈的语气,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极大的尊重,必然会从心理上非常自觉地接受老师的指导。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评、批”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3)“评、批”的形式要灵活,要做到个别辅导与全面提高相结合。“评、批”不一定在作文簿上写,也可以在课堂上讲;不一定只有老师评,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不一定只有老师评学生的习作,也可以让同学评老师写的同题的文章。总之,不管哪一种形式,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水平,我们都可以去尝试采用。

(4)“评、批”重点在表扬优秀,评语的导向重在指导和鼓励,拒绝批评式说教。因为我们要让其他同学有一个学习的对象,前进的方向,而不是吓唬他们谁写得差。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见成效的方法

我认为初中语文老师要保证教学质量,必须下大功夫培养和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培养起来了,一切事都迎刃而解。

以上就是我对初三语文复习课的一点反思,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初三汉语文教学反思篇七:九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

九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

九年级语文教学与七八年级有明显不同,它所有的指向都较势利,那就是一切为了中考,为了中考的一切。所以它的教学导向旨在引导学生应对及操作中考试题的策略和方法上。

一、 知识点的梳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学生到了九年级,相应的知识点也到了一个可以归纳总结的时候,很多的阅读文题目其实也都是在以各种形式在考知识点,可是我们的九年级学生,到了临考前,诸如连人物描写的几种角度(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诸如修辞手法的几种形式(比喻、排比、拟人)都还是模糊一片。虽然我临时突击,以结构图的形式把知识点给予明确的概括,在阅读文章中予以强化,可是张冠李戴的现象依然是相当多的。

单靠九年级的复习突击,效果是肯定不好的。如果能在平时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就把知识点的梳理系统化,渗透进日常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有了至少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们对知识点就有了一个消化到内化到运用的过程。考试中类似的题目对他们来讲,就不会再具有如此的难度。

二、要训练学生自己习得知识的能力。

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很简单,老师报答案,学生记答案,但是长期下来,学生一个养成了惰性,二来,对听来的答案他们也难以真正掌握。如果,在更早的时候,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让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养成借助学习资料自己找答案的习惯,他们的自

学能力会有更多的提高,他们的知识面和字词的积累以及语感反应都会有更乐观的表现,碰到这样的选词填空的题目,也会更有信心。

三、要让学生有规律有技巧地进行答题

很多时候,学生在碰到类似的阅读问题的时候,信手写来,凭着感觉走是最常见的答题方法。其实,阅读文章的答题也是有技巧有规律的。文章中关键句子的把握,答题时关键词句的出现,常常就可以让阅读问题的回答变得又快又准确。

如果学生在答题前就有这样的答题技巧:某段文字的作用常常表现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上,从内容看,不外乎为塑造人物服务,从结构看,或作铺垫,或埋伏笔……那么他们在答这道题时,答题的大方向是不会出错的,同时,这样的答题技巧也会自然地对他们的答题语言进行约束,出现更多的得分点。

这样看来,我以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一定要搞阅读文的题海战术,但是,做一篇文章,却应有做一篇文章的效果。要让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了解出题者的出题意图,熟悉并掌握一些经常出现的题型的答题技巧与规律,并能在阅读文训练中发复运用。

四、文言文考查试题越来越具有强烈的背诵及迁移性质。中考文言文试题中解释加点字意义的出题范围内容基本上全是从学生课文下面的注释中来的,另外翻译句子的评卷方针是意译不给分,直译时关键的一个字漏译也会被砍去一半分。这种严格到残酷的评卷方式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变得相当严肃。总结以往的失败教训,九年级的文言文教学更应偏重于授课的细致,细到每一个字的意义都不能马

虎。老师讲课时绝不允许只串大意而不通词素,必须引导学生养成一字一字的翻译习惯。另外,要求学生课文下面的注释除专有名词外一率得会背,包括个别较难句子的整句翻译也要张口就能背出来。背诵的实惠不仅能应对课内文言文的试题,课外文言文的好歹也全仰仗学生对课内文言文字词的理解记忆。我学生一课一课背,教师一课一课落实,然后再让学生见识课外文言文,引导学生把课内字词意思迁移到课外。刚开始时学生不会迁移,一见到课外文言文就懵了,

五、就是学生最没把握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了。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成绩的唯一方法当然是老套的做题战术。但九年级上半期及下半期开端,不应该是学生的题海战术,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师身上。其实我发现七八年级时,学生基本上不明白现代文阅读得分技巧,问十个同学十个同学回答现代文阅读答案是蒙的,甚至很多同学拿着笔不知道怎么表达他蒙的那点可怜的答案。所以,现代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是学生提高阅读分数的心锁。教师把重点放在答题技巧上而不仅仅停留在对标准答案上,学生阅读分数提高就有希望了。比如告诉学生议论文、说明文答案基本上可以在原文中找出来;写景或写物的散文大胆的往人身上靠,写人或叙事的散文尽量地往情上靠;写景的文章不看景只看议论和抒情答题就简单化了,写人的文章不往事上看只揣摹作者的情感就深刻了;所有问题不笼统回答而用条理分割的办法慢慢回答等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赢取得分机会。当然并非所有现代文阅读题目的答题方式都有技巧,有的直接考查的是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标点、字音字形、词语意义理解;病句、仿句造句和

语言的得体等就另当别论了。

六、最后说说作文,作文可分成四等:又华又实,华而不实、实而不华、不华不实。又华又实是任何时代任何人追求的最理想境界,这里不做赘述。具说华而不实已不再时髦,实而不华反占先机。对此我有不同理解,让学生一本正经地下工夫写实比让学生耍笔杆子写华更难,而且出力不讨好,得分往往更底。华美的文字和华美的装修一样更容易引人眼球,它最起码体现了学生运用文字的娴熟性,如果不慎不实了,评卷老师也不忍心痛下杀手,得分往往比预想的高。这些学生已经在九年级以前训练过了,九年级时要学生训练在华丽语言掩盖下尽量撩拨评卷老师的情,让他在枯燥而雍长的评卷过程中怦然心动,或喜或悲或同情,最忌讳的是他不动情。所以在让学生作文时一定要充满感情的写,要求学生先打动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打动别人。二是尽量在作文里出现带感情色彩的词,让评卷老师不知不觉地受你蛊惑;三是尽量用短句子,避免病句和不流畅;四是感情强烈时可独立成段,突出你的情感;五是下苦工夫在结尾处议论和抒情,让抬笔打分的老师所看的最后一眼是你文章中最靓丽的地方。

总之,语文的教学还是应重在平时,所以,九年级的语文教学最根本的是抓住课堂,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这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

同兴寺学校

吴家悦

二0一一年十二月

初三汉语文教学反思篇八:初中语文教学反思集

目录 三月份

1、《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反思(张淑平)3

2、《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张淑平)3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反思(赵艳文)4

4、《木兰诗》(第二课时)课后反思(赵艳文)7

5、学案的使用反思(赵艳文)8

6、《藤野先生》教学反思(张晓芳)8

7、《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张晓芳)8

8、《雷电颂》教学反思(朱晔)9

9、《海燕》教学反思(朱晔)9

10、记叙文阅读复习教学反思(李淑慧)9

11、文言文应重视落实字词的教学(李淑慧)10

12、中考第一轮复习反思(陈文艺)11

13、《中考作文复习》反思(陈文艺)12 四月份

14、《安塞腰鼓》教学反思(张淑平)13

15、《竹影》教学反思(张淑平)13

16、《邓稼先》教学反思(赵艳文)14

17、《观舞记》教学反思(赵艳文)15

18、巴金《日》教学反思(张晓芳)16

19、《组歌》教学反思(张晓芳)16

20、《送东阳马生序》(第五单元)(朱晔)16

21、《诗词曲五首》教学反思(朱晔)17

22、《九年级语文复习•病句的复习》教学反思(李淑慧)17

23、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课教学反思(李淑慧)18

24、初三语文“写作复习”教学反思(陈文艺)19

25、现代文阅读教学反思(陈文艺)20

五月份

26、《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 (张淑平)22

27、《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 (张淑平)22

28、赴杜郎口中学学习体会及反思(赵艳文)23

1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赵艳文)28

《口技》教学反思(赵艳文)28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反思(张晓芳)30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反思(张晓芳)30

《敬畏自然》教后反思(张晓芳)31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反思(朱晔)31

《大雁归来》的教学反思(朱晔)32

说明文复习教学反思(李淑慧)32

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李淑慧)33

文言文复习课教学反思(陈文艺)33

中考复习反思(陈文艺)34 六月份

《斑羚飞渡》教学反思(张淑平)36

《华南虎》教学反思(张淑平)37

《猫》教学反思(赵艳文)37

《斑羚飞渡》教学反思(赵艳文)38

《华南虎》教学反思(赵艳文)39

《马》教学反思(赵艳文)40

《旅鼠之谜》教学反思(张晓芳)42

《喂---出来》教学反思(张晓芳)42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朱晔)42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朱晔)43

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复习课教学反思(李淑慧)43

议论文复习(李淑慧)44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陈文艺)45

从中考复习中反思语文教学(陈文艺)46

2

张淑平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反思 这篇小说的教学要求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因此,课前我划出课文主要的层断,上课时师先范读,学生再跟读,最后到个别读,效果还不错,学生能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情感那就是“爸爸对自己的亲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写得而不露。”

教学过程中,我抓住父亲对“我”上学偷懒的惩罚,表现了父亲对“我”的深情,那就是严厉但不失爱心,情节是:有一天,下大雨,她因赖床不起,而受到爸爸的惩罚,爸爸狠狠地打了她一顿,仍然坚持要她上学,不过拿了五大枚铜板,破例让她坐洋车上学,她上学时忘了穿上花棉袄,爸爸拿着送到学校来,还给了她两个铜板。事情不大,却充分表现出爸爸是十分爱她的,这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使她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懂得自己去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父亲的人物性格跃然纸上,这些上课过程我都较好地处理了,也是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另外的教学要求是“理清文章的思路,从中感受至爱亲情。”文章的两条线索:一线是爸爸爱花,另一条是毕业典礼。前者是主线,因为作品所要刻画的主要形象是爸爸,在作品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后者是画线,是为情节的发展有序而设的,它对主线只是起着烘托、映衬、推动的作用。对于线索的把握,学生较容易把握,但书上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的亲情你们能谈谈吗?你有没有类似“我”赖在床上不想上学的经历,你的父亲是如何处理的?学生虽然有个别发言的,但不够热烈,也就是说在拓展延伸这方面,老师引导的不够深入,学生还不能从课文中真正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是这堂课的不足之处,为了把“世上只有爸爸好”这样的口头禅作文说好,是否前面变布置,也许效果好些,假如今后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会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张淑平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

一、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在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并进行教学,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很快的入情入境。我在课前安排播放了歌曲《生我养我的土地》,使学生很快对土地产生了热爱之情,接着在导入新课后我安排了课文视频《土地的誓言》。当我打开视频时,学生很快就被声、光、图片、动画、文字所震撼,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强化了学生的感受,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还把学生的

3

学习欲望推向高潮。尤其是那组日本飞机轰炸东北三生的照片,更激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仇恨,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当学生在写作时,我把艾青《我爱的土地》当作背景音乐,音乐的旋律不仅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也使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这样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而且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怎样在课堂体现呢?首先要创设情境,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上使学生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充分运用起来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课堂上,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读,还要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去亲身朗读体验,特别是自己有疑问的地方,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让学生愿意去尝试、探索,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我尽量多设计一些学生活动。要尽量让学生多说,要鼓励学生说,哪怕学生说的是错误的,让学生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组内交流更体现了这一点。教师要讲到“点子”上,要让学生化被动学为主动地学,化“填鸭式”为主动索求。教师在这时要适当地作调拨。然后,让学生进行创新写作,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激发创作的欲望,提高写作水平。

三、 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爱国情感教育作用

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的爱国情,便成了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爱国情感不是感性的说教,它务必在教学中有个实实在在的载体,那就是要带领学生研读文本,反复品味,切己体察,读出文中情,读出文中味,读出融入学生自己的情感的文本味来。为了让今天的学生了解写作背景,我还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当年日军轰炸东北三省的图片,那一幅幅悲惨的画面,增强了学生的形象感受,那一声声爆炸,更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心。还通过课外搜集一些关于土地的诗歌等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反思

赵艳文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虽然总体看,教学效果是好的,但是,教完了之后,发现许多环节还没有尽善尽美,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要把反思写一写,希望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也希望在教学之路上能够钻研得更深入。

1、反思备课

一直以来,我的备课十分认真,这节课也一样,我把知识点备得十分详尽,按照课文的组织顺序,从作者、题目入手,一滴不漏地进行讲解。由于课文写的十分吸引人,所以学生也十分爱学,刚讲完时觉得还不错,可是课后在回顾时就发现了问题,因为这一课可以挖掘出许多外延,培养他们综合探究的能力,而且,整节课也可以一线串珠地完成。在知识内容的学习上,可以更多地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在教法上,也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在研究学情上,忽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薄弱,以至于字词夯的不实。总之,深刻地钻研一节课,发现了许多可以改进的内容,这其中有很多都源于备课时的考虑欠周到。

4

2、反思教学目标

我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设计的: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对比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写景的方法;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这个目标注重了知识的学习,但是,经过反思发现,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本文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学习准确的形容,准确地表述动作,学习如何增添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学习写景的方法;从写景中领悟作者热爱留恋百草园的思想感情;以点带面,以课本为基础,跳出文本之外,深层挖掘,从文章中领悟鲁迅成为伟人的原因等。

3、反思教学设计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我首先是配图片介绍作者,但是,图片没有起到作用,然后是介绍这组散文,介绍三味书屋的三味,在就是感知课文,分析课文,分析的过程也是按照由课文顺序进行。反思后,我发现自己的教学设计忽略了检查字词这个环节,因为课文较长,所以设计时就没有想学习字词,但是,在读文章时就发现了问题,也使我明白了无论多么细小的问题,教师都要重视,学生毕竟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的。而且,介绍作者的图片也应该用上,否则,只是浪费,毫无意义。最主要的是课程的进行未必非要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可以重新组织,使之成为一个有关联的整体。而且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问题上,课前的考虑也不充分。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重视的是知识的灌输,忽略了育人功能。

4、反思学情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序和认知水平,要切实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在本节课中,词语的字音和字形这个问题上,我犯的错误就是没有考虑到学情。

5、反思组织教学

在组织教学中,我的这节课还算没有大的问题,但导入新课的时候,可以做得更吸引学生。

6、反思教法、学法的设计

我的教学,没有真正做到放手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如果在教法上下功夫,完全可以还课堂给学生。

7、反思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出现了下列误区:

(1)、表面热闹、一问一答,美名曰:师生互动。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通过这种反思,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我们要求找出和分析“雪中捕鸟”一段的动词,这时,师生一问一答,课堂气氛表面上很热烈,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这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发挥教育机智,而是僵化地照搬教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课堂上的问答也只是限于几个学生,对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理念理解得不透。(2)、提问只关注结果,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如只关注答案

5

初三汉语文教学反思篇九: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郧西城北中学 祝伟

在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语文教学的严重问题,也感到了自己在作为一个母语教师肩头责任的重大。于是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思考、总结,和大家共同交流。对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做一下小结。

一、教学方法要稳中求变

因为单一的教学模式轻易让学生厌倦,而太多变的教学又让学生琢磨不透,不能形成规律,无“法”可依,所以教学就成了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改进,既需要象做饭一样要变换花样,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要形成一定的格局和习惯,让学生觉得有规律可寻。例如天天的预习,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生字、词语以及有关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资料,初次阅读课文,是必须把握的。而有时也需要一些变化是我们需要潜心研究的,例如我在教学《变色龙》的时候要求学生把自己朗读的最好的段落录下来,让学生通过读体会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二、教学主体要调动激活

要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聪明的火花。有时我们总是为僵化的课堂气氛而很苦恼,其实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爱好不是一天可以培养的。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尤其是现在的孩子他们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聪明指数绝对超过了我们小时候,假如要是用我们来衡量他们是不行的,因此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一个施展自己的平台。例如:在学习《窗》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设想一下,这个没有看到他所希望看到的美景的病人,他会怎么样呢?同学们纷纷的去说。有的说,他懊悔之极,后来自杀了;有的说,他也旧病复发,痛苦而死;有的说,他在一次次的噩梦中死去了;还有的说他后来碰到了一个好的医生来这个城市,于是很巧的治好了他的病,而他后来就用自己所有的钱,买下了对面的土地,把他建成了一个漂亮的公园……学生的想象能力是超出老师的想象的。

三、教学重点要突出体现

语文课堂要突出重点,体现亮点。其实新课本每单元基本有一个重点,但是每课又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主要是小说,《孔乙己》、《范进中举》、《口技》、《变色龙》、《窗》只有一篇是文言文,其余都是小说,而四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运用了对比的方法,但是对比的角度又各不

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把握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去学习 。让学生既看到知识的整体特征,又看到每一课的特点。既要给学生知识又要让学生感受到快乐,营造快乐语文的氛围。例如《孔乙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孔乙己的境遇而编写课本剧,并进行表演,或者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已经制成光盘的课本剧来感受主人公的悲惨的命运。《口技》则可以让班上有这方面特长的同学去施展自己的才能,在快乐的同时了解什么是口技。《变色龙》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分角色读,然后自己选出最佳搭档来展示给同学们。

四、教学情感要交流酝酿

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没有情感的教育是失败的,没有情感的课堂是痛苦的,让学生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在课堂上能真情流露,与主人公共命运,与作者形成情感的交流与对话,以情来陶冶学生,以情来激励学生。情感既是教育的目标,也是教育的手段。比如,在学习《背影》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听了《父亲》的歌曲,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父亲,想想父亲给自己的关爱。其实老师假如有能力,最好自己给学生唱,或者让有能力的学生唱,这样学生更有深刻的体会。我在教学《白杨礼赞》的时候,给学生唱《小白杨》,尽管唱的没有歌星好,可是学生还是觉得我们老师真行,于是就更加强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拜,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

五、教学范围要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活社会。假如就语文课本学习语文是永远无法学习好的,我们出色的课堂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很小的一部分,只是能应付考试,而学生的能力和实践是无法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的。

学生的语文最终是要在社会中去检验的,所以必须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尤其是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思考,不在要求统一答案,所以这就是说老师一定要把思维的空间真正还给学生,这样才真正有助于学生的提高。要让学生更多的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去积累生活,去品位生活。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的积极的去学习语文。

初三汉语文教学反思篇十: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我觉得打造高效课堂模式就应是让学生“乐学”,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基于此,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营造融洽的氛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在教学中,与学生拉近距离、多交流,寻求与他们的认同点,找突破口,情感方法等全面关注他们,使之亲其师,信其道。以此为起点,给适当的任务,促其自学,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目标和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他们,让学生们真正感觉到学有所获,引起兴趣,并在其中体味到快乐。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取得好的效果。

二、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

打造快乐高效的课堂,要做到知识容量、广度、深度、技能训练达要求,课堂上注重过程方法,互相交流、思考、释疑针对性强,收获全方位,课前准备很重要。平时备课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参,还应广泛的收集资料,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

三、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富有激情的导入课堂,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信号,把学生带入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巧设问题激发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做到不走神、认真听讲,积极地动脑思考。

四、注重学生自我展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能力。

注重分小组进行探讨交流,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

成果,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尽量做到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且能够表达出来,培养学生]勤思考、敢发言、勤发言,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培养其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使课堂效果更高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huzhong/121866.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