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一学生的计算能力》课题研究

| 初一 |

【www.guakaob.com--初一】

  《如何提高初一学生的计算能力》课题研究

  在数学、生活中,计算无处不在,计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项基本技能,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按教学要求或教学进度予以掌握。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品质。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但其中存在的问题还真不少,不管是加减法还是乘除计算,在平时的计算或应用数学中,出错率高得让人难以置信。为此想了很多办法,把加强计算能力,激发兴趣和学习习惯培养多管齐下,本次课题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研究,取得一定成效。

  一、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凭心而论,计算的确是枯燥乏味的,要培养学生计算方面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由于计算题是由数和计算符号构成的,比较抽象,没有生动的情节,我们就采取了习题形式多样化,在练习方式上多样化,有些老师还提倡对学生提出计算“免做”的方案(连续三天计算全对者可“免做”一天计算)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二、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本次研究我主要注重以下习惯的培养:

  1、认真审题的习惯。

  对于应用题,大多数学生还能认真审题,但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却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和运算符号。我们科组在教学中,可以分三步走: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2、培养验算的良好习惯。

  一些学生以为验算可有可无,其实不然。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例如,用估算可判断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为教师,我们和学生一起编顺口溜:抄题写数立即查;计算时反复查;运算顺序上下查;计算完毕整体查。当然,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3、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研究中我严格抓学生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格式要规范。要求学生列式画线要用尺子。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板书竖式,用尺子。

  三、注意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打好计算的基础,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每位同学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首先,从初一的孩子心理特征出发,激发其计算的兴趣。竞赛的形式受到了孩子们普遍的喜欢。其次,设定目标堂堂练。要求每节数学课前,安排3-5分钟的小测验,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最后,形式变换多种练。自算,自己找口算题(算),互算,同学互相出题算,反复算,通过反复的练习,口算能力自然会提高。本学期我们进行了计算能力竞赛,全体学生的计算速度有所提高,正确率也比以往高了,而且获进步奖的学生来自不同层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努力方向 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作为教师,首先自身要对计算法则、定律等运用自如,指导时才能得心应手,提高效果。 同时训练应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难见成效的。在计算教学中,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目前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那么,我们可以相信,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那一天不会很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huzhong/44042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