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知识点

| 初一 |

【www.guakaob.com--初一】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知识点(一)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检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说明:1、全卷共两大题,满分100分。

2、本次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5题,每小题1分, 15—35题,每小题2分,共55分)

1. “l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比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这是南斯拉夫某城一块碑文上的一句话,它记述的史实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

A.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萨拉热窝事件

C.珍珠港事件 D.涂油子弹事件

2. 现代奥运会自1896年开始,以后每四年一届,在以往的30届奥运会中,有3届因遭遇重大历史事件未能如期举行。请判断:1916年第六届奥运会没有召开的原因有( )

A.遭遇第一次工业革命 B.遭遇世界经济危机

C.遭遇第一次世界大战 D.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

3.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参加了同盟国集团,战争开始后又参加到协约国方面作战的国家是

( )

A.德国 B.英国 C.意大利 D.法国

4. 2010年10月3日,德国在“一战”战败后的第92个年头,终于还清最后一笔赔款,德国此项赔款的依据是 ( )

A.《九国公约》 B.《四国条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凡尔赛和约》

5. 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的原因是 ( )

A.巴黎和会的召开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人们对一战心有余悸 D.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6.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宣扬“十四点原则”的实质是 ( )

A. 为了实现世界持久的和平 B. 为了实现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

C. 为了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D. 为了建立公正平等的世界秩序

7.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主要是指

( )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 B.积极发动人民参加革命

C.与保皇派展开了激烈论战 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8. 革命家的胸怀和奋斗目标对革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右边材料出自 ( )

A.孙中山 B.黄兴

C.严复 D.康有为

9.《上海洋场竹枝词》曰:“最是称奇一线长,跨

山越海渡重洋。竟能咫尺天涯路,音信飞传倏忽

详。”此诗描述了近代中国由西方传入的( )

A.轮船 B.火车 C.电影 D.电报

10.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在当时最实际的意义是 ( )

A.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B.使人民获得政治权利

C.限制袁世凯的权利 D.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11. 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主要原因是 ( )

A.护国军力量强大 B.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帝国主义放弃对袁世凯的支持

12.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民国时期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

( )

A.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 B.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C.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13.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立即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改名为《共和杂志》后畅销不衰。这反映了当时 ( )

A. 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宣传共和报刊大量创办 D. 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14. 在学习了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有五位同学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哪些同学的观点符合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况 ( )

①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

③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辛亥革命用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⑤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15. 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为 ( )

A.它是同盟会成立后、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

B.它是孙中山、黄兴领导的

C.革命党人在起义中表现了英勇的气概

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16.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下列有关一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萨拉热窝事件说明个人恐怖主义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②凡尔登战役后,德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③战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④1918年,同盟国战败宣告一战结束

A.②③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④

17. 早在1887年,恩格斯就警告欧洲各国的统治者:如果你们开始跳一场最后的大战舞,那么,在悲剧结束时你们必将垮台。下列哪些国家的历史可以佐证这一预言? ( ) ①德意志帝国 ②沙皇俄国 ③奥匈帝国 ④奥斯曼帝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 一战期间,美国对一战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保持“中立”到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 ①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更密切

②美国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大发战争财

③美国爱好和平,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

④交战双方都精疲力竭,便于美国谋取战后霸权、捞取战利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9. 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知识点】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④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 下列对巴黎和会认识正确的有 ( ) 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会议 ②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脏会议 ③会议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又埋下了新的矛盾 ④会议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革命主要领导人中,有的准备功成身退,有的转移实业,有的醉心于议会政治。这说明他们 ( ) ①革命性已经丧失 ②对中国革命缺乏全面和完整的认识 ③未看到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④ 未认清中外反动派的本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分裂成的三个主要派系是 ( ) ①奉系 ②直系 ③桂系 ④皖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3. 孙中山说:“兄弟曾听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由上述材料可知,孙中山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积极贡献是 ( )

A.提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力避种族屠杀、国家分裂

B.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主张的最早提出者和政治实践者

C.实现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完美结合

D.推翻了满清贵族的统治,完成了“光复”国家的大业

24. 清末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后来成为全国第一大报,其原因不包括 ( )

A.为方便大众阅读,编写了通俗易懂的白语话文增刊

B.及时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刊发评论

C.刊登广告,便利了民众生活

D.大量编辑出版当时使用的教科书和字典

25. 发生在一战中,因为战役及其惨烈,它的战场被称为“绞肉

机”“屠宰场”。该战役是 ( )

A.索姆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马恩河战役

26.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大会,经过长期的斗争和妥协,会议最终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中国却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是因为 ( )

A. 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被转让给日本 B.中国是战败国,只有任人宰割

C. 中国瓜分世界和殖民地的愿望没有达成 D.中国台湾被割让给日本

27.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展开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了下面四幅图片,由此确定的最恰当的研究主题是 ( )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同盟会报刊 武昌起义 临时约法

A.向西方学习的中国 B.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

C.国民革命运动 D.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28. 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 )

A.“新政”只是骗局,没有真正实行

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税收,引起人民反抗

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新政”,制造障碍

D.“新政”不能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

29. 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体现在 ( )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知识点(二)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检测

2014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19世纪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我们也要求阳光下

的地盘。”这说明德国要求 ( )

A.尊重自己的权利 B.遵守世界秩序 C.重新分割世界 D.建立军事基地

2. 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

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

战争是 (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冷战”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3. 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

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 )

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 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

C.德国——慕尼黑阴谋 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

4. 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

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属于同盟国的是 ( )

A.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B.英国、法国、俄国

C.德国、俄国、意大利 D.英国、奥匈帝国、法国

5.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

争。但是,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所折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财富

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C.战争引起民族解放运动

B.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 D.战争带来的灾难超乎人们预想

6. 一位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

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这里的“新秩序”是指 ( )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美苏两极格局

7. 根据右表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些内容出自 (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慕尼黑协定》

D.《联合国家宣言》

8.小明收集到一张有关【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知识点】

巴黎和会参加者的历史照片,你能猜出谁肯定不在其中吗 ( )

A.美国总统威尔逊 B.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C.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D.苏俄主席列宁

9.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经济上也加紧对中国的掠夺,主要表现在( )

①直接投资、向清政府贷款等方式控制中国铁路筑路权

②控制着中国绝大部分的水上运输业

③夺取铁路沿线的土地开发权、矿藏开采权

④100%控制着中国的棉纺业和钢铁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10.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创立的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 )

A、光复会 B、同盟会 C、兴中会 D、华兴会

11.邹容在下列哪本著作中阐述了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 ( )

A、《猛回头》 B、《警世钟》 C、《游学译编》 D、《革命军》

12.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

13.同盟会纲领中“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与下列哪一项相对应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

14.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

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15.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在拜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祭词中说:“„„辛亥春雷,义起粤中,碧血飞溅,寡不敌众,忽焉殒命。出师未捷,千古遗恨。义声扬振,五月而后,武昌继之,遂覆清室。民国以立,共和新造。壮哉先烈,死以为国,身毁名荣,英风义烈,永为世率。„„”对这段祭词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表达了江丙坤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之情 ②较为准确地评价了黄花岗起义的历史作用 ③黄花岗起义使清朝的统治基础更加动摇 ④黄花岗起义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16.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了中外反动势力 D.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7. 某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 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下列是几位同学的发言主题提纲,其中正确的是 ( )

A.甲同学:辛亥革命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完全摆脱了列强控制,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知识点】

C.丙同学: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丁同学: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进程

18. 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出现这种趋势

的主要原因是 ( ) A.北洋政府提出“实业救国”

B.日本给北洋政府经济援助

C.北洋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9.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

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事件之后?(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0. 武昌起义爆发时,袁世凯垂钓于洹水之上,貌似“隐居”,但仍遥控着北洋军。不久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大臣主持军政。袁世凯复出的原因是 ( ) 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软弱;

②袁世凯拥有北洋军实力,这是他复出的根本原因;

③帝国主义寻找新的代理人,对他的支持

④袁世凯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机智地抓住了机遇;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 孙中山晚年强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历史背景是 ( ) ①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②列强在华享有各种特权

③北洋政府名曰“共和”实为专制 ④中国处于割据混战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 1916年的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理由是指袁世凯 ( )

A.篡夺革命果实 B.建立新式陆军 C.出卖了维新派 D.公然复辟帝制

23. 在19世纪末的上海,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体现了西方列强入侵后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上海走在大众传媒的前列,与之有关的事项是

(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戊戌变法

24. 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25. 在中国近现代,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离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它被定名为 ( )

A.长袍马褂 B.西装 C.中山装 D.列宁装

二、简答题(共50分,其中26题21分,27题17分,28题12分)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新式武器不断被使用。德军第一次使用了毒气,英军第一次使用了坦克等。对立的双方,陆地的远程大炮、空中的飞机、海上的战舰展开了全面和立体的厮杀。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形成了所谓“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美德和英法的经济发展有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材料一反映的变化与情况,说明了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实力与所占的殖民地面积倒挂,这种现象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由此你可以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吗? (4分)

(3)列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及两大著名战役? (4分)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知识点(三)
新教材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知识点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 第一课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1.各国争夺殖民地

(1)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德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①在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德国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愿望最为强烈。20世纪初,德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欧洲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

(3)结果: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2.欧洲列强的军备竞赛

(1)原因:在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的过程中,欧洲列强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2)表现:英、德最为引人注目,德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海军强国。

(3)特点: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到武器研制上,新式的具有巨大杀伤力的武器被不断发明出来,更增加了军备竞赛的激烈性。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形成:①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其中德国为核心

②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其中英国为核心

(2)影响:造成国际关系的极度紧张,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  第一次世界大战

1.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相互敌对,频频引发国际危机。

(3)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煽动。

(4)导火索(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

2.进程

a大战爆发:时间: 1914年7月28 日

标志:德国支持下的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b主要战场:欧洲

c主要战线:西线(分东线、西线、南线)

d主要交战国家:英国、法国、俄国和德国、奥匈帝国

e重大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

f加速战争因素:交战双方无力继续战争;各国出现反战浪潮;美国、中国等参战;奥匈帝国瓦解。

g大战结束:时间:1918年11月11日

标志:同盟国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定,以同盟国失败告终。

3.战争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

4.战争特点:时间长、范围广、规模空前、损失惨重。

5.影响: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

1.巴黎和会☆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时间地点:1919年1月,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3)与会国:以英、美、法、日、意五国为主导的战胜国,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外。各国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4)焦点:如何处理德国。山东问题也列为重点问题。

(5)列强打算

①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②法国:严厉处置德国,确立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③日本:要求各国承认它所取得的德国原来在山东的权益

④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使法、德相互牵制。

(6)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等其他条约。

(7)评价或实质:是一战后战胜国依据各自实力的对比,经过斗争和妥协达成的协议。

2.凡尔赛体系☆

(1)形成: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战后欧洲关系的新体系,被称为凡尔赛体系。

(2)影响:

①暂时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②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上得到协调

③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确认了波兰等国的独立

④战胜国与战胜国、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重重,特别对战败国处置极为苛刻,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 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1.列强的掠夺

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政治上控制着清政府,经济上也加紧对中国的掠夺。特别是铁路。

2.民众的觉醒

(1)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代表人物:张謇。

(2)知识分子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也成长起来,积极宣传革命。代表人物:邹容、章炳麟、陈天华。

3.孙中山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孙中山创立兴中会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东京

组织者:孙中山、黄兴、宋教仁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机关刊物:《民报》

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①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

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核心是土地问题。

4.清政府的“新政”和立宪

结果失败。根本原因是它们都未触及腐朽的制度本身。

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1)武昌起义

时间:1911.10.10

导火索:保路运动

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响应武昌革命运动。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成立

①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颁发。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3)革命的结局

①帝制的终结

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也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

②袁世凯篡权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4)革命的意义与局限

成功:政体变化——思想上解放——经济上发展——国际影响

失败:社会性质[双半]——革命任务[双反]——对农村影响不大

①意义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政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②局限

领导这次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十分软弱,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在关键时刻向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妥协,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和特权丝毫没有触动,没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1.北洋政府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知识点(四)
2014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复习提纲(全)

2014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

1、19世界末20世纪初,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飞跃的主要因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2、近代日本快速发展的原因是?明治维新

3、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渴望重新瓜分世界愿望最为强烈的是?德国

4、一战前,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中矛盾最尖锐的是?德和英

5

6、一战爆发后,从同盟国转投协约国的是哪个国家?意大利

7、一战爆发前,哪个地方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火药桶)?巴尔干半岛

8、(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火星)是?萨拉热窝事件

(2).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

9、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哪里为主战场?欧洲

10、一战时同时两线作战的国家有?德国和奥匈帝国

11、一战时发生在西线的两次著名战役是?马恩河战役和凡尔登战役

12、被人们称为“绞肉机”、“屠场”、“地狱”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13、凡尔登战役发生在哪两个国家?德国和法国

14、1917年,协约国中的哪个国家由于国内发生什么革命退出一战?俄国发生十月革命

15、一战时使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大炮、飞机、飞艇和毒气弹

16、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首次使用的武器是?毒气弹和坦克(坦克是英国发明)

1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场帝国主义发动的掠夺和侵略战争,也是一场非正义战争

1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是因为?参战国的目的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二、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1919年)

1、参加巴黎和会的国家是?战胜国

2、哪个战胜国被排除在巴黎和会之外?苏俄

3、巴黎和会讨论的焦点是?如何处理德国

4、主张用最严厉的方式处罚德国的是?法国

5、巴黎和会签订了什么条约?凡尔赛条约

6、《凡尔赛条约》中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被哪个国家继承?日本

7、为什么最终中国没在《凡尔赛条约》中签字?1919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

8、为什么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不满?和约把战争罪责推给德国,并大肆宰割德国 三、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P11--13)

1、世纪初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掠夺。列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是?铁路

2、面对列强掠夺,有识之士如著名实业家谁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族经济?张謇

3、知识分子邹容为了积极宣传革命思想,撰写什么著作?《革命军》

4、革命团体的创建:

5、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民权主义:民权主义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6、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体现民族平等思想的是?民族主义

7、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的是谁?孙中山

8、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中国同盟会

9、同盟会的的机关刊物是?《民报》

10、1911年,黄兴领导了什么起义,结果失败?黄花岗起义

四、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

1、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四川的保路运动

2、辛亥革命的时间和标志是?时间:1911年10月10日;标志:武昌起义

3、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的名称和成立时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4.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谁?孙中山 5、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是?溥仪

6、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7、为什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或封建帝制)

8、辛亥革命的贡献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或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推动了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9、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建立北洋军阀政权的是?袁世凯

10、孙中山在临终前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须努力。”这里的“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亡国条约是?二十一条

12.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南方多个省份兴起了什么运动?护国运动.

13、袁世凯死后,内部主要分裂哪三大派系?直系、皖系和奉系

五、转变中的社会生活(P20—22)

14、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哪些新的交通工具传入中国?轮船、火车、汽车、自行车

15、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哪些新的通信方式传入中国?电话、电报

16、辛亥革命后,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改变?称呼变化、争取婚姻自由、服饰变化(中山装)、妇女走出家庭

17、促成了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1. 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1)先秦---华夏。(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3)中华民族。

2. 梁启超的小民族主义和大民族主义分别指什么?小民族主义是汉族对国国内其他民族

而言。大民族主义国内所有民族对国外民族而言。

第二单元第一课

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1. 背景:发生在一战期间

2. 时间:1917年3月.

3. 爆发武装起义地点:彼得格勒.

4. 推翻的政府:沙皇专制统治.

5. 建立的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四月提纲

1. 四月提纲提出了什么新任务?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2. 四月提纲是谁提出的?列宁.

3. 列宁为首的政党叫什么?布尔什维克党(无产阶级政党)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 时间:1917.10

2. 起义地点:彼得格勒.

3. 革命胜利的标志:冬宫被攻克.

4. 起义后的革命措施(1)成立苏维埃政府.(2)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3)颁布了<土地法

令>,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5.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

6. 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

向,也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

1.1918-1920,为了对付国内外战争和饥荒,苏俄采取了什么政策?策.

2.1921-1925: 战争结束,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苏联采取了什么政策?济政策.

3.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知识点】

4.新经济政策的措施包括哪三个方面?农业、工业、流通(商业)

4.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和影响:粮食生产大大提高,工农业生产已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它是苏维埃俄国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P31最后一段.

5.苏联是哪一年成立的?1922年,原来称苏俄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6.1925(1927开始)

7.哪年苏联实行”8.使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的原因是什么? 五年计划的实施(或社会主义工业化)

9.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什么?集体农庄。1937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10.如何认识苏联农业集体化?有利、有弊。具体见 P33第二段

11集中,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的方法来管理经济.P33最后

第二课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1.20世纪初,沦为半殖民地,被视为“西亚病夫”的是哪一个国家?土耳其

2.一战期间,土耳其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战败国 。

3.

4.被称为土耳其独立宣言的文件是什么?《国民公约》.

5.特别是经济发展迅速,成为30年代世界上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6.土耳其改革的措施:(1)经济。(2)政治。(3(4)社会生活:改穿西服、不戴传统帽子。

印度的觉醒

1. 印度是哪一国的殖民地?英国

2. 领导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的统一的全国性组织是什么政党?国大党

3. 领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它领导了什么运动,有何意义?甘地被称为圣雄,领导人民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属于民族民主运动(革命)

4. 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一:普遍抵制英货、放弃英国人授予的官衔等。(2)抵制英国殖民当局实行食盐专卖法。(3)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运动。---失败

第三课

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

1.1929-1933发生了什么事?它的直接起因?它开始于哪国?有什么特点?原因(实质)和表现分别是什么?

答(1)经济危机。(2)生产能力远大于人们的消费能力,造成过剩。(3)美国。(4)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5)同(2),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表现:银行和工厂倒闭,股票暴跌,工人失业,生产下降。

2.为了解决这些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它的特点是什么?它包括哪几个方面:答(1)罗斯福新政。(2)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3) 复兴银行业、调整工业和农业、解决

失业(以工代赈----田纳西工程)。工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3. 罗斯福新政的意义或影响(成功处):经济慢慢恢复,人们的消费能力日渐增强,预示着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新政中采取的措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第四课

新文化运动:

时间:1915年

标志: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旗帜:”民主””科学”

代表人物: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北京大学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北大校长蔡元培。

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胡适首先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思想启蒙、思想解放。

五四运动:

1、 导火索:2、

3、 时间:4、 前期中心: 主力:

后期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

5、 性质:彻底的6、7、 意义: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教材51页)也为中共成立作为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8、 解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9、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的标志:

10、 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什么事件以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成立的条件

(1)思想基础:俄国,.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知识点(五)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必备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必备知识点

廖延军

1. 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参加的国家及领导人,重要的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时间:1945年2月。

国家及领导人;苏联[斯大林] 美国[罗斯福—杜鲁门] 英国[丘吉尔]

内容:A)商讨有关部门战后的重大问题;B)商讨建立联合国;C)签订了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的《雅尔塔协定》;D)商讨了欧洲战事结束后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等 意义: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北约和华约建立的时间,性质,影响各是什么?

时间:北约——1949年。 华约——1955年

性质:军事政治集团。

影响: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3. 没有参加北约和华约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分别有哪些?

北约:“两瑞两兰”

华约:“南奥”【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知识点】

4.“冷战”的时间,标志,事件及影响是什么?

时间:开始的时间——1946年“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年的“杜鲁门主

义”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结束的时间——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味着两极格局的解体。

事件:“柏林墙”事件;核军备竞赛[美苏争霸];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争霸];越南战争。 影响;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根源。

5. 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冷战”

6. 美国为什么要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

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意图称霸世界,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是其称霸的主要障碍。

7. 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损失最大的战争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侵越战争

8. 战后,具有世界意义的变化有哪些?

最具世界意义的变化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其他:各国对现代化的追求。

9. 最先走上民族解放运动的是哪个大洲?主要有哪些国家?

亚洲

越南北部;朝鲜;中国;印度[最大的殖民地]

10.“非洲独立年”是哪一年?为什么是独立年?

1960年.因为那一年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了独立。

11.殖民时代终结的标志是什么?

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

1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原因是什么?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知识点】

A) 最重要原因是: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

B) 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13.“亚洲四小龙”出现的原因,时间和地区是什么?

时间: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A 政治上摆脱了殖民枷锁;B 利用了发达国家对外转移资本和技术的时机。

地区: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

14.亚非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原因及我国提出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时间:1955年。

地点:印尼的万隆。

原因:亚非人民要求掌握自己的命运。

内容: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战后发生的哪些事件可以说明亚非拉国家的崛起?

1) 非洲大陆民族独立运动的完成,结束了殖民统治大时代;

2) 亚非会议的成功召开;

3) 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迅速发展;

4) “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

5) 中东国家的觉醒。等等

16.朝鲜战争爆发的时间是什么?

1950年6月。

17.抗美援朝开始的时间是什么?

1950年10月。

18.抗美援朝的军队,总司令,结局分别是什么?

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

司令;彭德怀。

结局:迫使美军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的胜利。

19.中朝人民取得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原因:1)英勇顽强的中朝人民和军队。2)美军远离本土作战,朝鲜多山的地形。3)

坚强统一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4)苏联的大力支持。

意义:1)守住了“三八线”,保证了我国东北的安定建设。2)取得了重要的军事经验。

3)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4)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20.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抗美援朝?

为了保家卫国。

21.我国巩固新生政权的努力主要有哪些?

1) 抗美援朝战争。

2) 肃清了国民党旧政权留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和土匪。

3) 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4) 建立了各级各地人民政府。

5) 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

6) 到1952年底,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2.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的影响各是什么?

土地改革:使农民真正地获得了解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三大改造: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23.为什么要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个体农户缺乏生产工具和资金,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也难以合理地使用耕地,采用机械

化农具。

24.三大改造的时间,内容是什么?

时间;1953——1956年底。

内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25.“一五计划”的时间,主要成就和影响各是什么?

时间;1953——1957年。

成就: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影响: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6.新中国良好开端的表现有哪些?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

27.失误与挫折有哪些?时间?

1958年的“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28.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挫折与失误?

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

29.“大跃进”与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有哪些做法不符合经济的发展?

“大跃进”:A)高指标[工业上钢产量翻番;农业上粮食产量“放卫星”]

C) 瞎指挥[不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D) 浮夸风[说假话,大话]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共产风[一切收归公有,大办公共食堂等]

30.“大跃进”与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大跃进”:A)使自然环境更加恶化;B)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造成了人们

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不良风气。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总之: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31.发动“文革”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为什么要发动这样一场革命?

毛泽东。

原因:为了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

分严重的估计了我国的阶级斗争形势,又采取了“大民主”的错误

32.“文革”中有哪些“革命的做法”?

破“四旧”;写大字报;开批斗会。等等。

33.“文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结束的标志:1976年党中央粉碎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结束了“文革”这场灾难。

34.“文革”的性质,后果和教训分别是什么?

性质:是毛泽东错误发动的被反党集团利用的,给全国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后果:使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使民主被践踏;使法制遭到破坏。

教训: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崇拜,同时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

会的法律意识。

35.“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

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36.我国“两弹一星”开发的主要人物及成功的时间?

科学家: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

邓稼先[“两弹元勋”]

钱三强等。

时间:1964年6月,中近程地对地导弹实验成功。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地对地导弹实验成功。

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16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37.“两弹一星”精神是怎样的?

核心是:科技创新。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勇于攀登的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体现。

3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时间:1978年。

内容:A)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B)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

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意义:中国从此进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进入到改革开放时期。

39.我国改革开始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农村:1979年开始。

最初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

打破了共同劳动,平均主义的做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

的伟大创造]。

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

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城市: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0.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的时间,目的和地点是什么?

时间:1980年。

目的: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 地点:深圳,珠海,汕头[广东省],厦门[福建省]

41.深圳经济特区能够快速度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 交通发达[海陆空都发达]

2) 毗邻香港,依托珠江三角洲,对外交往条件优越。

3) 国家对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

4) 深圳人的“拓荒牛”精神。

4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全境开放——加入WTO[2001年]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4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它对中国有什么作用?

邓小平。

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地增长;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使

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增强。

44.深圳和浦东的发展有什么不同?他们的快速发展说明了什么?

深圳突出速度快;浦东突出变化大。

说明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45.“什么是“一国两制”?是谁提出的?他为什么提出这一政策?最先针对什么问题? “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即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是邓小平提出来的。

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提出的。

最先针对的是台湾问题。

46.香港,澳门为什么能够收回?时间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所以才能收回。

时间:香港——1997年7月1日;澳门——1999年12月20日。

意义:A)是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的盛事;B)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C)使“一国两制”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47.台湾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党用什么方针解决?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原因:国共内战,蒋介石败退台湾;美帝国主义的阻挠。

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绝不放弃使用武力。

有利因素:祖国大陆的日益强大;《反分裂国家法》的实施;国际上的共识;两岸交流

的日益频繁;等等。

不利因素: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岛外——美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势力。

48.毛泽东提出的外交三原则是什么?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揭开了新中国外交的新篇章

“一边倒”

4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人物和内容是什么?

时间:1953年。

人物:周恩来。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50.建国后中美关系是怎样发展的?

20世纪50年代:紧张,敌对。

1971年:美国代表团访华,双方开始接触,关系出现转机;

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关系改善

1979年:中美建交。

51.“上合”组织建立的时间,国家,影响各是什么?

时间:2001年。

国家:中,俄,哈,吉,塔,乌六国。

意义: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标志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上合”组织对国际形势的影响: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

52.东西方对峙开始与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开始:北约与华约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

结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0世纪90年代初]

53.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基本态势是什么?

主题:和平与发展。

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54.说说近现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轨迹?

战前[以欧洲为中心]————战后[两极格局(美苏)]————冷战后[一超多强]。

55.恐怖主义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影响?

原因:是领土,民族,宗教,资源等矛盾交织的产物。

影响:给世界政治,经济,安全形势带来严重的威胁。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严重威胁。

56.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等。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huzhong/52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