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计划

| 规划师考试 |

【www.guakaob.com--规划师考试】

曾仕强计划篇一
《曾仕强--学习规划》

主题

《曾仕强_人际关系学》

《曾仕强_中国人的成功宝典》

《曾仕强_人性管理》题目01中国人为什么一切靠关系02怎样建立成功的关系03为什么中国人没有西方那样的人际关系04人伦关系有哪几个阶段05人伦关系有哪些经和权06为什么人伦关系要讲求艺术.07现场问答(上)08现场问答(下)中国人的成功宝典01中国人的成功宝典0201以人为中心,掌握人性(上)02以人为中心,掌握人性(下)03以水为对象,模拟学习(上)04以水为对象,模拟学习(下)05以中为标准,力求合理(上)06以中为标准,力求合理(下)07现场问答(上)08现场问答(下)01什么叫做人性管理02怎样只理不管呢03什么叫做内方外圆04做事有哪些基本原则05怎样建立制度才合乎人性06遇到事情应该怎样处理07处理事情之前怎样思虑比较合适08上级交办的事情要怎样办09部属工作做不好怎么办10部属越级报告怎么办11上级越级指示部属要怎样回应12向上级报告应注意哪些原则13向部属指示最好采用什么方式14平行同事要注意哪些原则15怎样批派新的任务(上)

15怎样批派新的任务(下)

16到时不能完成任务怎么办(上)16到时不能完成任务怎么办(下)17部属犯错要如何处理(上)

17部属犯错要如何处理(下)

18合理与否怎样判断(上)

18合理与否怎样判断(下)

19为什么要实施人性管理(上)

19为什么要实施人性管理(下)

20怎样实施人性管理(上)

20怎样实施人性管理(下)

21互动交流一(上)

21互动交流一(下)《曾仕强_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

22互动交流二(上)

22互动交流二(下)

管理思维1

管理思维2

管理思维3《曾仕强_管理思维》管理思维4

管理思维5

管理思维6

1.当管理者遇到领导

2.过度管理.缺乏领导(上)

《曾仕强_中国式管理_管理vs领导》3.过度管理.缺乏领导(下)

4.沟通不如好好商量

5.创新先求降低风险

《曾仕强_中国人的唯一出路—自爱》

01中国式管理的含义

02首先要有共同认识

03把自己的定位做好

04培养敏锐的第六感

05先孕育出合用制度

06在团队中的自我完善《曾仕强_总裁领导学》07把能干团队带出来

08维持合理的不公平

09让干部去从事管理

10把人安顿好最要紧

11凡事务求善始善终

12无为才能够无不为

01爱情与婚姻

02爱情与婚姻

03爱情与婚姻

04爱情与婚姻

05爱情与婚姻

06爱情与婚姻《曾仕强_爱情与婚姻》07爱情与婚姻

08爱情与婚姻

09爱情与婚姻

10爱情与婚姻

11爱情与婚姻

12爱情与婚姻

21世纪大易管理学1

21世纪大易管理学2

21世纪大易管理学3《曾仕强--21世纪大易管理学》21世纪大易管理学4

21世纪大易管理学5

21世纪大易管理学6

有效的领导—激励与协调(上)《曾仕强_有效的领导--激励与协调》有效的领导—激励与协调(下)

01组织是三个阶层的配合

02组织三阶层的主要特性

03变与不变的配合

04明言与不明言的拿控《组织行为学》-1.组织三阶层的高效运作05情理法的重点运用

06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分寸

07肚量本事能力的表现

08三阶层配合的预期效果

01基层主管的特性《组织行为学》-2.优秀的基层干部02基层主管的要领

01中层主管的特性

《组织行为学》-3.出色的中层主管02中层主管的承上启下

03中层主管的枢纽作用

01高层主管的特性《组织行为学》-4.卓越的高层经理02高层主管的要领

领导的沟通艺术.01

领导的沟通艺术.02《曾仕强_领导的沟通艺术》领导的沟通艺术.03

领导的沟通艺术.04

曾仕强计划篇二
《《曾仕强易友会》的商业模式及实施方案》

曾仕强计划篇三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

中国式管理

主讲:曾仕强

★课程提纲

——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

第一讲 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

1. 从“风水”看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2. 基本概念之一—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

3. 基本概念之二—修己的要旨在自觉、自律与自主

4. 基本概念之三—安人的目的在人安己安

第二讲 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形态

1. 基本概念之四—明哲保身的理念

2. 基本概念之五—化解问题的方法

3. 中国式管理的思想形态

第三讲 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与企业文化(一)

1. 引言

2. 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

3. 以人为主的三大原则

4. 因道结合,重在企业文化

第四讲 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与企业文化(二)

1. 依理应变,以求时时刻刻都合理

2. 合理应变要有要领

3.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妙用

第五讲 树状的组织精神

1. 树状的有机系统

2. 避免上侵下职

3. 员工要安上级的心

4. 职位越高弹性就应越大

第六讲 随时调整的计划方式

1. 边做边修改

2. 治标和治本并重

3. 至诚可以前知

4. 提出计划应合理坚持

第七讲 中国式管理的执行与考核(一)

1. 中国式管理的执行与考核概述

2. 站在落实计划的立场来执行

3. 认清计划的可变与不可变的原则

4. 检讨执行的缺失,作为下次计划的参考

第八讲 中国式管理的执行与考核(二)

1. 采取全面无形的控制

2. 建立“对没有用”的考核标准

3. 保持“救人而非杀人”的考核心态

4. 采取“综合考量”的原则

5. 鼓励大家“反求诸己”

第九讲 圆满的沟通艺术

1. 引言

2. 妥当性大于真实性

3. 采取不同的申诉方式

4. 最好做到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5. 站在不明言的立场来名言

第十讲 圆满的领导风格

1. 通过核心班子好办事

2. 防止小人当道

3. 用情、理、法来领导最为合理

4. 最高的境界在促使部属自动自发

5. 如何在规定范围内衡情伦理

第十一讲 合理的激励方式

1. 随时随地都应该激励

2. 先忠诚再求能力

3. 逐渐提升安、和、乐、利的层次

4. 由安员工而安顾客

5. 情景配合,激励大家随机应变

第十二讲 中国式管理的发展

1. 中国历史治少乱多的原因

2. 全世界都向中国式管理学习

3. 中国式管理要成为21世纪的主流

第1讲 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

【本讲重点】

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

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上)

中华民族每七百年大兴盛一次

1.什么叫风水

风水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天时

就是大环境,时机要好。你看英国人现在也很努力,但是努力没有用;美国人现在很努力,但是紧张得要命。天时到了什么地方的时候,那个地方自然就发达起来了。

地利

世界如此之大,但是现在就属中国最“热”,因为全世界的焦点都聚集在这里。现在外国人都这样讲,在十年之内,你的总部如果没有设在上海浦东的话,你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五百强。

人和

最重要的是人和。这个“和”含有“合”的意思。中文讲“和”,说的是“合和”,它汇在一起。意思就是大家要同心协力,要有一致的目标,然后整个的形势就会对我们非常有利。

2.风水总要轮流转

不可能只让某一个人发财,总要大家轮一轮。我们中国人经常有这样的说法:

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就是告诉我们,没有哪一家会生生世世都兴旺,而别人都活该倒霉。

 富不过三代。意思就是好坏大家轮一轮,不能老你家好,别人家都倒霉,否则就会不公平。

3.怎么个转法

风水就是顺着地球在转,顺地球转一圈七百年。7这个数字很有意思,为什么一个礼拜不定8天,不定6天,而定7天?西方人认为7是个幸运之数,而中国人的观念则不同,认为六六大顺,逢七必变。所以中国人很喜欢六,就是因为一到七就变了。

4.中华民族兴盛的规律

据历史统计,中华民族每七百年会大兴盛一次。

周公

第一次兴盛是周公时的繁荣盛世。周公最擅长的就是定制度。我们今天讲制度化管理,好像都是美国人比我们强,其实中国人最会定制度,而且我们的制度最完美,毕竟周公的时候就开始定了。

汉武帝、唐太宗

第二次兴盛是汉武帝时的声威远播。第三次兴盛是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为什么外国人称呼我们为汉唐?就是因为我们汉朝和唐朝时都曾经非常兴盛。有意思的是,周公跟汉武帝相差七百年,汉武帝到唐太宗也相差七百年。

明太祖

唐太宗之后的七百年是中华民族的第四次兴盛,即明太祖时的中华王朝。大家不要认为,明朝被满清打败了,好像明朝很软弱,其实明太祖时非常了不起,毕竟它的兴衰有一定的规律。

2044年

明太祖以后,再过七百年,就是2044年。这个数字对于大家来讲很有意思,因为今年是2005年,再过39年,中国就是世界第一强了。而且大家可以用现在的很多数据来证明,只会更快而不会减慢。但是我们还是要提醒各位,有待努力。

图1-1 中华民族的兴盛规律

5.为什么是2044年

21世纪从哪一年开始计算,到底是2000年开始,还是2001年开始?国外有争论。就好像小孩的年龄是从生下来才开始计算,还是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算,大家也有争论。中国人是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算,所以我们一生下来就一岁。而外国人是生下来那天才开始算,到365天,才算一岁。计算的方法不一样。

所以21世纪从哪一年算起,我们的算法跟西方人不一样,我们是1984年开始计算。1984年发生过很多重大而且想像不到的事情,那年叫作甲子年。甲子年是不利首长的,因为它变动很大。然后每20年算一个单位,一个甲子有60年,我们就把它分成三,叫作上元,中元,下元。所以2004年也是很重要的关卡,去年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接下来就是2024年。2024年的时候,我们有很多事情就已经超前了,你会发现中国人一下子跑到前面去了。2024

年后再过20年就是我们说的2044年。

这一次大兴盛的特色

到了2044年,我们会有以下具体的表现:

那时中国式管理应该全球化。从周朝到现在,一直是中国人的中国。就是说不管他是什么种族,他的文化都叫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每一次兴盛,都按照同样的管理大道。中国的哲学就两个字——道学。每一个人的脑海里面,都有中国人的道,很难说清楚,但你想得很清楚。我们有一个中华大道,它有时候现,有时候隐,现的时候,中国就大兴盛,隐的时候也不是不兴盛,只是让别人去兴盛。所以中国式管理就是造成中国历史盛衰的主要的原因。如果走上正道了,这个朝代就光明正大,就很繁荣富裕;如果走上偏道了,就搞得乱七八糟。我们常常觉得中国好像很倒霉,我们历史上乱的时间很长,太平盛世很短。其实全世界都一样,每一个民族都要六七百年才兴盛一次。

图1-2 这一次大兴盛的特色

二十一世纪的主流价值

21世纪的主流价值是什么?

1.不是精良的武器

19世纪是火车世纪

19世纪为什么英国人最强?就是四个字——船坚炮利。中国很会打仗,但是武器不行,所以打不过八国联军,打不过英国人。英国人靠它精良的武器横行全世界,名曰日不落国。

20世纪是汽车世纪

20世纪汽车工业兴起,所以美国人就强大起来了。整整100年里,美国人就是靠汽车工业逐渐强大,然后称霸世界的。但是你会发现,英国人发明的火车,但是火车造不过别人。美国人发明的汽车,但现在它的汽车又高不过别人。你能想像到中国的汽车居然会销到欧洲去吗?但很快全世界都会有中国人制造的汽车。所以这个是变化的,不管是工业革命,不管是船坚炮利,都已经过去了。

21世纪是一个不同的世纪

如果21世纪还在比武器,人类将会毁灭。因为武器发展得太厉害以后,谁都不敢用武器。就像两个武功不好的人比武,伤及不了性命,于是拼命打。但真正武功高强的人便不敢打了,因为一出手就会致人于死地。所以,不敢出手的人一般是武功最高的,见人就出手的,一般是花拳绣腿。现在武器太精良,谁都不敢动手,因为一动手,全世界都完了。

2.也不是科技的发达

科技盲目地发展下去,人类也会毁灭。盲目地发明创造,发展科技,其实是非常大的危机。科技给人类带来很多的方便,但是到目前为止威胁人类最大的就是科技。它是个怪兽,刚开始你还掌握得了它,现在已经无法掌握了。比如,有些科技的发展影响了现代人的生育能力。

3.以文化作重点

21世纪要以文化作重点,现在全世界已经开始卖文化。今后最好的产品,一定要与文化结合在一起。我们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要乘这个机会把我们的文化输入进去。会动这个脑筋的人一定发财。全世界21世纪惟一的问题,就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而文化使全球化与本土化能够兼顾并重。

4.One world, or none

向来都是英文很长,翻译成中文很短,只有这句话相反,英文很短,只有四个字,翻译成中文很长。如果世界不能统一,人类就要毁灭。因为经不起打,武器太厉害了。所以今后是合的世纪,不是分的世纪。21世纪是合和的世纪,它的时代性是在改变的。

图1-3 二十一世纪的主流价值

中国式管理的意义

1.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

中国式管理的意义是什么?一种从外国翻译过来的说法是,管理就是透过别人的手去完成工作。外国人有些怪,你给他钱,你叫他去干什么,他就去干什么。中国人则不然,你给他钱,他照拿,你叫他去做什么事情,他就是不去做。所以我们读了那些翻译过来的书一般都没有什么作用。孔子讲过修己安人,其实管理就是修己安人的历程。

 管理的起点是修己。一个人要管别人,先把自己管好。你自己管不好,没有人听你的。

 管理的结果是安人,而不是绩效、利润、效益等等。如果管理是追求绩效的,那就叫作唯利是图,大家就不佩服他,安人便很难。我们透过组织、计划、领导、执行这些活动来达到安人的目的。因为只要人不安,公司也不会安。

图1-4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

2.修己的要旨在自觉、自律与自主

自主

人有没有尊严,就看你能不能自主。如果不能自主,你就毫无尊严,一切听别人的摆布,受别人的控制。

美国式管理就是全面与控制,你只能这样做,你只能按这方法做,你只能这时候做,人跟机器一样。而中国人是最不喜欢被控制的民族。他们一开口便说,谁要你管,你管那么多干什么?等等。所以会当领导的人,都是把工作给下属以后,你就不要管他,他什么时候做,他怎么做,他自己去决定。这是中国人了不起的地方。为什么用外国人那套管理来管中国人

曾仕强计划篇四
《如何在36岁之前成功 曾仕强》

自序

逐渐势利的人们,使得大家不能不争气,不得不追求成功。

成功是象征我们努力成果的标志,表示我们一辈子没白活;也是评定我们社会等级的度量衡,硬生生无情地把人分隔。

激励专家实际是打气业者,轮胎式充气高手,鼓吹成功可以学习,只要用心必能成功。其实成功路上,太多爆破的轮胎,只有少数充气完成的幸存者。

① 成功没有捷径,必须一步步稳当地提升自我。

② 呼喊口号没有用,应该用心、细心、耐心,真正在实践中求精进。

③ 成功后怎么办远比拼命追求成功来得重要。最好先具备享受成功的能力,再追求成功,才能确保成果。

方向比速度优先。

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以免一下从高峰摔落。

三十六岁成功,不早不晚,最为美满。

人生成功起点应该是三十六岁,到了六十四岁,可以享受老年,求之不得。

三十六岁成功,五十六岁被人称道,表示成功的果实,能够确实地保存,并被大家认定其价值。

成功之路是成功之人共同走出来的,并没有高速公路,是多种道路共同组合而成的道路网络。 最有效者,是耐心把我们所说的道理,逐步用心去实践。

古圣先贤的道理不会错,做错才会搞糟。须正本清源,体会真正用意,走出合理途径,才能成功。

前言——为什么三十六岁就能成功

成功的基础,在确立人生的目的

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中国人的观点,认为人生在求心安理得。

追求成功,最好以心安理得为先决条件。在无所愧怍的大前提下,来求取成功,才具有价值。

一 追求有价值的成功

成功并没有公认的定义

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国人共同追求的目标,任何人只需完成其中一项,就算是大成功。 为成功下定义,无论就成功者或凡夫俗子而言,都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不能心安理得,就不算成功。

人必须活出价值来,自己的成功究竟有没有价值,需端视自己能不能心安理得。

时时以心安理得为念,在毫无愧怍的大前提下,妥善地处理每一件事,只要有头有尾把它做好,便是成功的一个基点。不断积累这些成功的小基点,积少成多才是有价值的成功。

二 成功是可以学习的

成功实在是一种自我提升

最大的成功,在于逐渐提升自己的层次,由兽性的人生走向神性的人生。

我们必须充分自觉,有责任来完成一个正确的、利己利人的目标,并且有计划、有方法地使其顺利达成。

学习自觉,获得正确的自觉后,进一步学习设置目标,拟定计划,讲求方法,培养态度,切实施行,成功就比较有把握。

成功与否,完全觉得在自己用心不用心。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看似一重要五不重要,其实五最要紧。读书明理,一切按道理去做,自然会成功。

理不易明,自认为按道理去做,却没有十分把握看对道理,只好用阴功补偿,阴功也不知道积了多少,只好拿风水增强,风水未必可靠,才求好运,好运不可得,只好寄望于命。 命运好坏,决定于自己的‘选择’。

命好,可能一辈子都舒舒服服,却未必算成功。

成功是可以学习,并且必须用心学习的。

失败的人,主要是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他们既不学习如何正确地选择,也不学习怎样有效地调整。整天怨天尤人,当然不能成功。

三 研拟个人生涯设计

做好自己的生涯计划,才能走出成功的人生

人如果只求成功,却不择手段,不但不利社会大众,反而招致可怕灾祸。

成功必须依循正当的法则。

及早做好计划是早获成功的不二法门。生涯设计是比较完整的成功计划。

人生大致分5阶段:十五岁前探索,二十五到三十五尝试,三十至四十五建立,四十五至六十五持续,六十五后衰退。

三十六岁成功应相当合理。人年少多听多想,三十岁确立一些原则,据此奋斗,必见初步成果,如此定位符合身心需求。

什么时候开始计划呢?

现在就要开始计划。越早规划生涯设计,成功就越有把握。

想想这辈子要怎样过,现在就开始,勾画出自己的远景,然后全力以赴。

成功是辛勤得来的。

四 三十六岁就能成功

条条大路,都可以通向成功的境地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

人生有许多条路可以走,条条大路都有成功的可能。

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自己的正确选择。不怨天尤人,慎重学习成功之道。

成功的有效之道,在于兼顾各方面的成就。面面俱到,考虑周全,才能确保成功。 不应该把自己的成功,集中寄望在某一方面上。

成功的第一步

壹 要使自己的头脑清楚

头脑不清楚,就不可能成功

头脑清楚,知识越多越好;头脑不清楚,知识越多越坏。

头脑清楚,才能运用知识。

头脑清楚的人,表现出良好的洞识力,能看明白哪些知识‘合乎自己使用’,哪些知识‘不合自己标准’。

要头脑清楚,先认识自己。

真正头脑清楚的人,首先明白‘人希望成功,必须逐渐提升自己的层次’,使自己表现出高层次的洞察力。

一 厘清自己的观念

定期清理自己的脑袋

整理脑袋,主要在厘清自己的观念。

① 现代社会盲目鼓励大家无情竞争,是促使社会道德败坏的主要原因。若再以金钱为衡量

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更令人忧虑。

追求成功,手段务必合理合法。衡量成功,不能限于金钱或物质财富。

② 人无志不立。志应深长远大,去我去私。

凡事多问应该不应该。认定应该做的,就择善固执,不屈不挠。

立志做第一等人,第一等事。秉承所学,为社会人群做一番事业,才无愧于心,心安理得。

③ 人应该知命,却绝不能认命。

努力能够改变甚至创造命运,只要不违背老天旨意和社会法则。

④ 真正的成功,是一种综合内心的满足、快乐和自我实现的感觉。

中国人的理想‘在人群中成就个人’,绝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不能采取西方跃进式征服态度,以中国式渐进的感悟态度比较圆满。

时下风气,倾向于凌厉而带侵略性的作风,动不动令人下不了台,或没有面子。如此并不能以德服人,仅能得到表面上的成功,殊不足取。

龟兔赛跑,以龟为师。提醒我们,勤勤恳恳,一步步循序渐进,只要不间断,自然有成功的一天。速食式的成功,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得不偿失。

⑤ 财富和地位是成功的副产品,不是成功。

自己有成就感,也让周遭的人自发地觉得十分快乐。这种能够共同分享的成功方值得追求。

成功与良好的人际关系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良好人际关系不能带来成功,成功却必须包含良好人际关系。

⑥ 三十六岁前,早成功不如晚成功,晚失败不如早失败。

不盲目求尽早成功,以免使自己骄狂,种下日后失败的恶因。不要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以免过度紧张而失去成功机会。

二 了解自己的性格

从了解自己的性格着手

人的命运其实就是自己的性格,什么样的性格造就什么样的命运。

性格决定一个人适应和影响环境的方式。

人的性格受到遗传、环境、情境三方面的影响。

检讨自己的性格,看看属于哪一类型。

工作匹配理论:

① 实际型——攻击行为,多需要技巧、力量、协调的身体活动。宜农、林、建筑。

② 探究型——除感觉情绪外,需思考、组织和了解的活动。宜数学、生物学、新闻报导。 ③ 社会型——重视人际关系。宜社会工作、侨民服务、临床心理学。

④ 传统型——依循有规则的活动,把个人需求提升到组织或权力以及地位。宜会计、财政、

法人团队的管理。

⑤ 企业型——重视以语言影响他人,获取权力地位。宜公共关系、法律、中小企业管理。 ⑥ 艺术型——重视自我表达,艺术创作,情绪活动。宜音乐、艺术、写作。

要确定自己性格,并不容易。比较妥当的做法,是请教高明。

三 调整自己的习惯

从习惯来判断自己的性格

性格不易判断,习惯能明显看出。

当我们经常重复同一经验时,便知自己有此习惯。

把过去所经验的反应方法和行为方式表现在眼前,就是习惯。

要改命运,先改性格;要改性格,调整习惯。

调整不良习惯,一来摆脱不喜之事,二来减少成功的阻碍。

六种不良习惯:

① 对身体有害的习惯:吸烟、暴饮暴食、酗酒、吸毒、压抑愤怒等。

② 会激怒(冒犯)别人的习惯:敲打桌子,发哼哼嗯嗯之声,清喉咙讲话,喜恭维,随便

推扯别人等

③ 自己不喜欢的习惯:咬指甲、抓头发、打哈欠、挖鼻孔、扯衣服、捏手指等影响观瞻的

行为。

④ 自己不赞成的习惯:泄密、背后说是非、随手拿人东西、浪费公物、践踏草地、随手扔

垃圾、扯谎等抵触自己道德标准的行为。

⑤ 对自己不利的习惯:到时间要吃饭,吃不到乱发脾气;不停问人几点钟;不管大家做什

么,坚持按自己既定的生活规律,以致无法享受某些经验,如除夕、中秋等。

⑥ 会影响效率的习惯:浪费时间说口头禅;花精力做一些无益动作;说无意义的话;做无

聊之事,不仅浪费时间,甚至惹麻烦,最好快改。

下决心革除自己的不良习惯。三大步骤:

① 分析自己的习惯。按照上述范围找出习惯,用一周观察其运作模式。

② 了解自己的习惯。观察出现的时间,原因,与什么人在一起,他们给自己怎样的感觉。 ③ 调整自己的习惯。

在观察、了解坏习惯时,继续习惯的冲动会渐强,此为无法革除恶习的主要原因。

(1) 下决心根除一个习惯时,要马上全部停止,不要逐渐减少次数。

(2) 尝试革除一个习惯时,任何涌现于心头的自我反省,都改仔细斟酌。

(3) 感觉到习惯发出的冲动,要勇于承认,不要苛责自己。想象自己变成崭新的人,冲

动只是暂时反应,很快就能改进。

最要紧是立即行动。

旧习惯冲动强烈时,自问:

① 为什么还想做?

② 不做会失去什么?

③ 放弃会有什么伤害?

④ 别人会怎么说我?

⑤ 可能发生哪些可怕的事情?

⑥ 目前的状态使我想起过去的什么?

同时消除6个习惯,比一个个消除容易。要求成功,最好把不良习惯一齐找出,下决心一次调整。

四 培养自己的兴趣

有兴趣就容易成功

凡人必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凡一件事做下去不会生出和趣味相反的结果的,便属趣味的主体。

在短暂时间有趣,经常闹得没趣的,不算趣味。

以趣味始,以趣味终,就易成功。

培养兴趣四条大路:

① 无所为。

无所为而为。凡有所为而为之事,都是以另一件事为目的,以此事为手段,为达目的勉强用之,目的达到则抛弃手段。

真正的兴趣必然要和‘有所为’脱离关系。

② 不停息。

人是习惯的动物。任何事情做惯了,就生兴趣,久久不停,是为上瘾。多花时间,不停去做,很快就可培养出浓厚兴趣。

③ 要投入。

兴趣总是慢慢来。愈引愈多,愈深入愈有兴趣。

从事任何活动,不要存心消遣,缺乏研究精神,就引不来兴趣。

选择合适工作,层层深入研究,必然欲罢不能,兴趣大生。

④ 找朋友。

兴趣如电喜摩擦。

不停息加投入,是自己与工作相摩擦,万一自己停摆,电力便弱。

找志同道合之友,一起摩擦切磋,大家有兴趣,大家有助益。

成功的基础,是找份自己喜爱的工作,努力去做。不过分期待未来成果,应培养浓厚兴趣。 惟有兴趣浓厚的人,才能抱持非成功不可的决心。

五 判断自己的能力

能力是广义的,不要局限在某一方面

真正的能力,包括才能和品德。

才能是办事方法和思考能力。能做能想方有才能。

品德是言行合理和光明磊落的节操。前者表现于平时,后者危急方显现。

自古品德才能难兼,重才能轻品德,造社会不安。

品德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成功者必须品德重于才能。

希望获得成功,必须从品德、才能两方面检讨自己缺失,以便进一步提升自己能力。 品德以‘自己是不是父母的好子女’为考察起点,为人子女是做人的第一种角色。

为子不易,体现于‘在物质方面,使父母不愁匮乏;在精神方面,使父母经常欢乐。’进一

曾仕强计划篇五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

曾仕强是台湾的管理大师,20余年一直在研究中国儒、道、释文化下的管理哲学,是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中国式管理之父。看完曾仕强的中国式管理,或许因为我那贫乏的一点管理学知识均来自西方的思想,习惯了二分法来看待事物,反而对曾教授的理论感受起来颇为吃力,中国式管理讲究“圆满”,我们中国人的管理最终目的,就是维护团结(一团和气,众人拾柴火焰高),保持安定(安己、安人、安天下),办成事情(成者王侯,败者寇)。下面是有关中国式管理的一点知识。

1、所谓管理

管理,管什么?管的是人,不是事。我们是以人为中心的,西方思维则讲究以事为中心,故而在实际情况中,会出现因人设岗的情况。现在反复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潮,其实我们已经骨子里以人为本了数千年,人家也意识到这种思想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现在的体制改革、管理规范化等工作,无非是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用制度去弥补以人为本所需要的支持。

嘴上讲着制度,心里却时时要牢记人才是中心,要学会变通,知晓“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2、计划

中国人表面上似乎不讲究计划,凡事讲求“看着办”,实则是有计划的,只是对计划的变更可能认识得更为透彻,只有看着办,才能及时地调整计划,以符合当时阶段的实际需求,我们会一直需要计划,只有计划明确了,整个组织才有共同的、清晰的目标,才有奔头,但务必不

能将计划制定的过于刻板,过分细致,缺少了回旋的余地。

3、公平和公正

公平和公正是两个概念,西方人制度明确,一切可以照章办事,管他合理与否,只要照着制度来就是公平的,注入加薪、升职等等。前面讨论了,中国人不是那么刻板讲制度的民族,只要大家觉得制度不合理,那照着制度办也被认定为不合理的,哪里还有公平的感觉。所以我们讲公正,制度是一层皮,大家都照制度了,就都是“差不多”的,是否算优秀,得凭群众的,领导的感觉。明一套,暗一套,相辅相成,做到差不多公正,整个组织就“安”了,所以领导的为人处事相当关键。

4、会而不议,议而不决

国人最讲究的就是面子,有了面子,啃窝窝头也甘心。开会往会议桌前一坐,实质是“各怀鬼胎”,大部分议题都是有正反方的,如果当着大家伙的面,非议出个结果来,势必伤了其中一部分人的面子,对于一个集体来讲,安定团结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还是比较接受会前私下里沟通,会上不议,大家呵呵一番,互相留个面子,会后再私下沟通,私下沟通还得讲究言辞,但即使关起门来吵一架,出了门还是勾肩搭背一团和气的,因为没有失面子,一切好商量。达成共识,再找领导汇报,互相再推推功劳,如此你高兴,我高兴——领导最高兴。

5、推、拖、拉

三个动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等看吧”、“再说吧”,轻易化解许多难缠、难办的事情,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办成事情。

曾仕强计划篇六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笔记》

中国式管理

1 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形态

1.1 管理就是修已安人。

人要先管好自己、还要自觉,

1.2 管理就是搞关系。

让她开心才会听你的话。

1.3 先守规矩,才能权宜应变。

先站稳脚跟,才能改变。

化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曲线救国。

用推、拖、拉的短暂时间来解决问题。

凡是把话讲的很肯定的都是偏道。

2 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与企业文化

2.1 管理一定要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

2.2 跟中国人计较,会活活气死。

2.3 三大主轴

2.3.1 以人为本。

2.3.1.1 由人作主,善用制度。 制度只能管例行的事,没法管例外的事。管理者不能有“依法办事”的理念。管理者的特点就是解决用制度无法解决的事,合理应变。到了老板层面,就是讲人情。

基层,一切按法。

中层,讲理。

高层,请人情。

2.3.1.2 人选恰当,因事在而变。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变通的。

跟不同的人讲不同的话,对不同的人提不同的要求。

制度由底下定,就可以很好的实行。保证参与。

企业一定要一元化。

步伐一致,理念一致,做法一致。

看法一致。

不要让他自作主张。

规规矩矩。

不能走偏道。自作主张,自以为是。

2.3.2 因道结合。

企业是少数志同道合的人集合在一起的。

技术的极致是单纯。

2.3.3 依理应变。

有没有道理?道就是路,理是怎样上路?合理解决。

2.3.3.1 依理应变,要求时时刻刻都合理。

合理就是中庸。道理随时都在变。

以不变作为基本的思考点,去改变。 除非非变不可,才要变。

变是为了更好。

2.3.3.2 合理应变的要领。

中国社会是能者多劳的社会。 政策是对的,照着执行。

政策是错的,用对策。不要去劝上面。对策是让政策合理顺利执行。

中国人很难讲。

你越说有问题,他就越要坚持。

中国人是动机论。

让他自已选择,告诉他利弊。

不好意思,你不这样做,就要出什么问题。

标准是技术的法律。

3 中国式树状结构

客如云来,又如云一样飘走。

没有云树就要死。

董事会是树根,看不见但很重要。

总经理是树干最底下的部分。

管理者是树干,干部干部。

员工是树枝。

中国的组织是有机的组织。西方的组织是机械的组织。

如何安上司的心? 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再去分忧分劳。

本职工作有没有做好是区分马屁精的区分标准。

主动汇报工作进度和情况,以及难度。

中国人内方外圆。

内心有原则,外表很随和,会很受欢迎。

中国人的系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人不逆流而上,就顺流而下。

市场导向是不好的。

大家都知道的资讯都没有用,只有少数人知道的信息才有用。

4 提出计划的人要合理坚持

信用是坚持出来的,提出计划一定有人反对,一反对你就不坚持下去,不坚持表示自己没有信心,表示自己不负责任。

过分坚持成为刚愎自用,固执已见很顽固。

5 中国式管理的执行与考核。

中国,合理的国家。一切的事情都是合理。

华夏,样样都合理。夷狄,样样都不合理。

做事情的分寸要好好掌握。

中国式的执行

无为,不要过多的参杂自己的意见进去。

要考虑当初设计它的人的苦心是什么。

不要总推翻原来的事。

考核是什么?一种是杀人的,一种是救人的。

5.1 站在落实计划的心态去执行。

计划的人过于理想化。

执行的又过于迁就现实。

当时的计划是这样,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我们民要改变。

设计的人要负责你设计的东西能顺利的完成生产。

目标达成,大家都有功劳,目标没有达成,谁的功劳都没有了。

5.2 认清计划中变与不变

生活法则不能变,生活方式可以变。

法则看不见。

头发最重要,发型不重要。

5.2.1 根本要求不能变,必须坚持

5.2.2 可以变的部分,要考虑到它变以后带来的后遗症。

站在不变的立场来变。先考虑不变的坏处和变的好处。

5.3 检讨执行的缺失作为下次的参考。

成全。

先讲功劳,再讲缺失。

大家很辛苦,我们这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我们还有提升的空间。检讨时不要指名道姓,容易撕破脸。 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要做的很绝。

不要讨好任何人,不要得罪任何人。讨好不了,得罪不起。

失败也是一种成本。汲取教训。

打卡是不信任的体现。打卡伤害知尊。

它不是什么东西,但可以变成所有的东西。

6 中国人不在乎你说什么,只在乎你怎么说。

中国人只听你的态度。

说的不妥当,得罪人,不是内容得罪人。

妥当性大于真实性。

西方人求真,中国人求美。

妥当不妥当最重要。

中国人从来不骗人,只是从来不说实在话。

讲第三种话。不要否定也不要肯定。

讲话要让对方听的进去才重要。

6.1 采用不同的申诉方式:

6.1.1 对上,不说话就是申诉。

6.1.2 对同级,用揭短来对抗。

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会前充分尽量沟通,设想谁会有反对意见,意见是什么,会上不要沟通。会上有意见,不能表决,先不要裁决,会后再沟通。

既然有不同意见,大家先不确定,回去再考虑一下,下次再考虑。

召集人不能裁决,裁决就背负了所有责任。

不明言才会有回旋的余地。

讲话不看对方的表情,等于瞎子一样。要随机应变。

越讲实在话,越是罪更多人。

不是神经病的,讲出神经病的话,他一定有问题。

多听不同意见,从中找出差异。

说法就伤感情。

凡是把法说出来的人,人际关系都很差。

6.2 中国人最讲道理,但千万不要跟他去讲道理,只为他只相信自己的道理。

你给足他面子,他就讲理。

嘴巴用来讲情,不是目的。

由情入理,依法办理。

6.3 怎样让对方很自动?

先调法令调出来看一下。自己心中有数。

再讲情。

7 在法定范围内衡情论理,最后合理解决。

8 人生本来就是唱戏。

不能违法,不要把法讲出来,放在肚子里就行了。

9 经常有小的进步比一次有较大的进步要好一些。

一个人最大的兴趣是为兴趣而工作。

人应 该为你的兴趣和价值而工作而努力。

10 中国历史上治少乱多的原因。 做一个君子是不够的,一定要明哲保身,这样你才有实力跟坏势力去做斗争,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报负。 防止别人害自己。

11 说什么事情很难,是自暴自弃。

曾仕强计划篇七
《曾仕强》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所交的朋友可不可靠,则有赖于自己的慎重选择。所以我们交朋友之前,最好先看看他看的什么样的书,他身边所交往的人,所从事的是什么样的休闲生活,如果有机会,看看他的家人,相处的如何。这样对他的人品和修养,应该有所了解了。这是曾老谈的如何交朋友,感觉很实用,我们不妨试试 1.所谓制度,就是制他人与死地,而度自己上天堂。2.中国人的面子最重要,不要随便伤别人的面子。当你得到别人给你的面子时,你一定要讲理。考虑事情时外方内圆,处理事情时外圆内方。心里边放的是理,肚子里放的是法,而嘴巴上要讲情。而且要先讲情,不奏效再可用法。3.吃亏一时而占便宜一世者谓君子,占便宜一时而吃亏一世则称呆瓜。福分之人都有吃亏的气度,有吃亏的能量。生意人的红包少拿。他今天给你十万,明天你要背的包袱就是五十万。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你才可以衡情论理。4.大小事情都要让你的顶头上司知道,这样他才能放心。不然,被斩的只能是自己,一定要跟顶头上司处好关系。马上来要好于请稍候,只有西方人才just a minute or wait for a moment.5.人生有两杯酒,一杯苦,很苦很苦;一杯甜,很甜很甜,有人满口喝掉所有甜酒,剩下就只能一苦到底;而有的人甜中佐苦,苦中拌甜,有滋有味的过。年轻人要先喝苦酒,因为苦酒有限,喝完就没有了,后面就是甜的了。好像到吃甘蔗,人生就很有味道。6.中国人要聪明,不要精明。聪明一旦外露就变成精明,所以zhon中国人都爱装糊涂。7.人的全身都会伪装,只有眼睛是真实的。高阶层的人都是用眼睛吃饭,职位越高的人,眼睛越没有表情。说话不看对方,简直就是瞎子。要察言观色,但不能投其所好,而是要合理调适,不然那就是小人 一、沟通的最佳态度沟通有方法100%有效:用心听他说什么;不计较他怎么说,如果做到万事OK。 但是所有的人都做不到,大部分人反而计较他怎么说,不听他说什么。中国人非常讲道理,但是中国人很容易生气,情绪很不稳定。中国人不生气的时候非常讲道理,一生气就蛮不讲理。所以沟通对中国人来讲,其实是一种情绪管理。中国人,只要没有面子,他就不讲理。不能欺骗:骗到后来,没有人相信你。 也不能说心里话。直话直说容易伤害对方。 要说妥当话。 话要说,但要调整到妥当的地步。二、沟通前的心理准备1.先说先死: 站在亮处,透明化对自己不利2.不说也死: 令人怀疑,不把自己当作对手3.说到不死: 合理表达,说到和没有说一

样沟通要让对方做最后的决定。 无论是谁,你让他做决定,他会觉得很受重视,如果你替他做决定,他是一百个不愿意。 三、沟通的四大目的1.说明事物: 陈述事实→引起思考→影响见解 2.表达情感: 表示观感→流露感情→产生感应中国人就怕人家关心你,人家关心你,你的心就比较软,不关心你,你就比谁都狠。3.建立关系: 暗示情分→友善(不友善)→建立关系我们把情感摆在前面,是因为如果掌握了表达情感的技巧,比较容易和别人建立关系。4.进行企图: 透过问候→说明(暗示)→达成目标 沟通不能一个人讲,而是要产生互动,并最后产生一致的行动。 中国人你顺着他反对,很容易,你逆着他反对,很难。四、沟通的三大原则 1. 我告诉你,你不要告诉别人。 这句话是说,我告诉你,你是可以告诉别人的,但是你要经过你自己的过滤,经过你自己的判断,该不该告诉,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讲到什么地步,也是你自己的事情,跟我无关。2.要告诉别人,不要说我说的。 我说给你的话,你可以告诉别人,但是那已经变成你的话了,不是我说的。 3.如果说我说的,我就说没说。 如果你赤裸裸把握暴露出来的话,我就干脆否认。五、沟通的流动方向1.上行:陈述意见、抱怨、批评:下情上达 如果你的上级不支持你,你再大的本事都没用。 跟上面沟通的时候,一定要站在上面的人的位置想,先讲上面最想听的事情。 如果上司有不同意见,你不能一味顺着上面的人的话,这样他就对你没有信心了。部属对上,不说则已,一说就要合理的坚持,才会有信用。 2.下行:传达政策、目标、计划:上情下达 多说小话,少说大话。 小话是关心的话,亲切的话,大话是指官腔。 3.平行:互相了解、关怀、协调:心意相通 要彼此尊重,从自己开始。 要懂得和别人分享。 六、沟通的艺术 在圆满当中分出是非。 大家都有面子才叫圆满。 以情为先,以理为主。 我们要学会在让的过程中去争。 沟通要诚恳的把每一个人作为很重要的人尊重,让对方很有面子。无论是买票的还是服务员。 交浅不可以言深。 九字真言:论关系,套交情,看情况 对中国人两方面最重要,一个是情绪管理,一个是时间管理 第一:用易经哲学开发我们的智慧,培养我们的福气,正确认识世界和人类本身,帮助我们确立人生不同时期,不同处境处事待人。第二:利用易经帮助我们全方位认识自己和他人,搞好人际关系,从而和谐相处发展壮大,获得成功人生。第三:利用

易经帮助我们认识命运,认识人从那哪里来,死又到哪里去,从而了解命运,改变命运,让自己活得明白,死的清楚,让自己活得心灵的欢乐与自由!第四:利用易经帮助我们正确处理爱情,夫妻及情人、家庭关系问题,构建和谐家庭,塑造幸福人生。第五:利用易经开发我们的智慧,增加我们的选择,判断力准确,大决策不失误,由识致用,实现价值,(如战略选择、企业用人、个人交友、商务谈判)。 一) 大家好,我是在沈阳工作的一个仪表研究企业的干部,通过亲身实践与思索曾老的思想,略有心得,此为随笔,想到哪唠到哪。谈不上什么成型的文章。但却也句句用心。 我是一个性格略有点直(东北人特性),好在不算太直,但也没太多心眼的人。谈曾仕强我得从余世维谈起。我早先接触过余先生的讲座,当初看他时代光华的课程,谈到中国人不爱认错导致效率低下。外国企业一有人做错马上他就站起来说:“这是我的错。”效率很高,他说他家的内人不小心把小孩摔在地上,未等其开口他就说:“你先别说,我知道你想说:我以为 XXXXX(略),我以为XXXXX,我以为XXXXX,好了,你还有要说的么?你是一个大学毕业的人,这点道理还不懂么,我们家以后不要再谈我以为如何如何,是你做错了,你该马上承认……… 以及他的一系列对国人缺点的批判。我当时看了非常赞同,就觉得中国人的人性确实不行,必须得改,要不还能进步吗?得像外国的办事性格学习。过几天我老婆在家里做错了事,刚跟我开口解释我就按余先生的套路训了她一顿。她说:“很好,是我不对,你去找一个不说‘我以为’的人过吧,很不好意思我做不到。”当即跟我大吵一架,能有一个多星期还和好。折磨死我了。我也没敢在单位上实践,怕又出什么事,心想要是我要是一有点责任就起来认错。别人不得当我精神有问题啊,而且平日跟我不对付那几个人肯定能把我整下去。 后来跟朋友谈起跟老婆吵架这事,他直笑我傻X,:“小王啊,哪能跟自己媳妇那么说话的?你听视频那人是在什么社会活着呢啊?那是特例,你全沈阳找看有几个跟自己媳妇那么说话的?自己错了又不是自己不知道,那回你记得你领你媳妇和我和小英子晚上去千金大戏院看电影,到那不发现关门了么,谁说你啥了,你还不是自己主动请的客。你想想当时你媳妇要是那么训你一顿你脸上挂得住不?”我想说的确实对,自己也受不了。后来跟媳妇道歉了。 直到后来北京的一位当总经理的同学介绍我听了曾仕强的很多讲座,才顿悟了一些道理

?#65310;醯枚源瞬荒苷瞻嵛鞣奖曜肌N沂且桓霰冉峡凸鄣娜耍铱从嗍牢衔且桓霭娜耍潜ё鸥脑熘泄酝既弥泄磺康娜恕N以趺茨懿幌不叮痪磁逡桓霭娜四兀康歉隼硐胫饕逭撸谔囟ǖ幕肪诚路⒋锪?nbsp;但他的道理我不能拿来用。曾老说过:“到处都在谈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这些道理从他的角度上说,是怎么说怎么对的,但是那不是整全的道理,看全了就知道是不对的。”;“我不能教给你一些会害死你的道理。”;“中国人口上不像西方人那么爱认错,但心里是认错的,因为我们很聪明怎么不知道对错?但是之后必须要改,这也是孔子的思想,叫‘不二过’”。以上的亲身经历,我只举的一个方面的例子。余先生的课我发现能在实际中应用的不多,我没有完全否定余先生,完全否定证明受情绪影响,是不客观的。我说过我对余先生是敬佩的心情。我只能说我毕竟生活在中国,而且我依旧很留恋国人的人性,觉得中国人才是真聪明的。 后来曾老的视频听多了,一直在生活中实践,不断受益。中道齐家系列和情绪管理更让我如获至宝!还推荐给我的同事和朋友们,大家都受益。对我说“这可是你这辈子给我最有用的东西了。”觉得逐渐觉得曾老的智慧确实是大智慧,不单单是他一个人的,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是我们本身就有的心性。而他是一个整理者和分析师。让我们更好的去应用。我自己升职了,与自己的同事和下属的关系也更好了,工作也顺心了不少,大家都是受益人,有什么不好? (二) 曾老的思想任凭谁应用起来都只会受益而不会陷于危险!为什么呢?我们必须理解他的核心思想:“随机应变”;“无可无不可”,(这个绝);“不做无谓的空想,看重实际的结果与功效”。 在一个所有人脑袋都很直,思想比较单纯,又看重规矩型人才的企业,我要比谁都守规矩,比谁都半脑,否则就不符合曾老的主张。在一个大家脑袋都很活,必须讲究圆通的社会,我就必须要更加圆通,否则也不符合易经的思想。中国人就是这么‘尖’,不像外国人到哪都还一个德行。这就是随机应变的道理啊!曾老的思想就是易经的思想。是不可被打倒的,他没有任何一定的主张,又如何去打倒? 曾老说过:“不是道理错了,而是我们理解错了。”曾老的思想不可能被所有人读懂,尤其对是半脑人,和有针对性情绪的人,不可能为了跟他们辩论而把所有道理的细节麻烦的细讲一通,那反而没时间说真正的道理了。可是我发现跟多人都在乱批评曾老,思想是可以辩论的,但是根本就不去了解,就从

错误的方面乱说一通就很低级。至少在贴吧上,我没发现有一个人在批评曾老的思想,这也是很遗憾的,那是因为,他们批评的根本就不是曾老的思想,全被“偷换概念”了。再有就是捏造他的经历和历史。 曾老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人,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毫不空想!平且通过多年在企业,家庭,社会上的实践和感悟。都是实际有效的东西。 现在又谈我个人的例子,我升职了以后是去管研发部门(神七上的波纹管有我们的供货),起初大家的工作劲头不是很高。我早几个月也没有太多成绩。后来运用的曾老的“差不多”思想。更加减少了对下属苛刻骂人的程度。上班时间上我干脆就大大减少了,平均一星期让几个专家也就上3天班。(除非几种大干的时候要连续上班好多天。)这受到了很大欢迎,也迎来了上头的质疑。但是工作期间内我要求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对研发的要求更加严格。有惰怠则大扣奖金,公开批评等等一系列措施,以及其他总总合理的应用“差不多”思想。让人力,精力,资金,上合理造优势。又努力协调几个互相不对付的专家之间的矛盾。后来成绩十分显著!研发出了很多技术更先进的仪表,换热器等等。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都上去了。我也坐稳了这个新岗位。这就是曾老启迪我的智慧啊,有人问我怎么做到的。我说“差不多”就可以啊,呵呵。 人情不是目的!关系也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达到企业的高竞争力! 但是我发现网上很多人在抨击曾老的“差不多”,说要是产品质量上要求不差不多企业不是黄了吗?这就是典型的:“用错了道理”。曾老从来没说过让你那么做,只有脑袋特别直。不理解的人才这么说。在企业里“差不多”,就是要更好的严把产品质量的意思。这不懂吗?这样的人,他也一定不明白为什么在中国话里:“沉默是金”和“沉默不是金”其实是一句话。“深藏不露”和“该出手时就出手”也是同样的意思。这互相矛盾吗?绝对不!中国话里说一句话就是一个整全的哲学,说“不要”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更好的“要”!中国话是哲学。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语言符号,从字面上理解就什么也理解不了。人往往是很难去赞同他自己应付不来的事物。思维跟本上的人往往气急败坏就开始抨击,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身边也有几个海归,在中国不得志,是由于抱持着理想主义,觉得“西式的应该是先进的就应该是合理的”。在我们单位自然伸不开手脚。其中有个张老弟跟我还可以,我曾对他说:“你别老是抨击咱国家和社会,你好好寻思寻思,如果你揣着的真的是先进的,真的是有用的

曾仕强计划篇八
《曾仕强-一切求合理》

本文由1015401272r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曾仕强-一切求合理 第一节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西方人从西方看地球,东方人从东方看地球, 竟然产生两种不同的看法。影响所及,形成东西方管理行为的差异。西方人观 察宇宙万物,发现所有生物,都发端於一个基本细胞;基本细胞分裂写二,二 分裂为四,四分裂为八,这样发展下去,终於形成植物、动物与人类。 中国人考察宇宙万物,发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 卦。」如此生生不息,和西方科学所发现的事实,可以说完全一样。 但 是,进一步推究「一怎麽能生二」时,彼此就有了不同的看法。 西方人认 为「一个基本细胞分裂为二」的原因,是由于二构成一」(马绍伯先生指出: 二构成一,就二看,是两种现象)。二构成一,当然很容易分裂为二。 我 国先哲也肯定「太极是阴、阳所构成的单元」,不过「二构成一」之外,尚有 「一内函二」的用意(马先生说:一内函二,就一看,则两种现象皆发於同一 本体,老子所谓「同出而异名」,正是如此)。 西方重视「二构成一」, 总是以个体的对立看事物:公司有劳、资的对立;同仁有优劣的对立;企业生 存竞争,亦有其冲突的对立。 中国古人体认对立固然存在,却也相辅相 成。如果由「一内涵二」的取向,不难发现「对立存在於统一」,所以中庸 说:「万物同时生长而彼此不相妨害,道理一齐实行而彼此不相违背。(万物 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有公司才有劳、资的存在,彼此应该互 信互谅;同仁间有优才显得有劣,有劣也才显得有优,大家应该互助;有同业 的竞争,才能力求精进,必须合理合法以谋公平合作。 「二构成一」在管 理上产生西方人「一切依据是非来判断」的科学化行为。对就是对,错即是 错,相当简单明了。 西方管理,喜欢问:「Which is right? A or B?」而他们 的答案,往往都很肯定,不是「A is right」,便是「B is right」。若是「A is right」那麽 A 就成为共同遵守的标准;如果「B is right」,B 也就顺理成章地成 为标准。他们把判断是非的结果,明订为公是公非,称为「标准化」(用科学的 方法,研究订定事物的标准,并力求其切实施行)。为求组织成员,共同遵行既 定的标准,自非「明言」一切说清楚不可。同时要求符合同一标准起见,于是 明订为制,大家一体遵行制度,叫做「制度化」。 制度是企业组织所有成 员一切分工合作的基本规范,是管理的出发点。任何成员,其行为合乎制度的 即为「对」的行为,否则便是「错」的行为。前者为组织所欢迎,後者则为组 织所不容。 A 和 B 之间,有一条直线,表示 A 大於 B 则 A 对;B 大於 A 即 B 对。是非有所争执的时候,采取「多数决」的民主方式,居於 A 和 B 的彼此 「制衡」,来决定孰是孰非。争执获得协议之後,立即修订原有的制度,成为 今後未再度冲突之前的标准。 西方的「二构成一」观点,形成他们的「制 衡思想」麦展为「经由谈判,分出大、小或是、非,以便共同遵行」的「制衡 行为」。 这种行为,其理论基础乃是「个人主义」。「谈判」指「满足各 自的需要而进行的交易」,「是非」在确立个人的权利与义务,而「制衡」则 在维护并增强个人的权益。 「一内涵二」在管理上也产生中国人「圆满重 於是非」的人性化行为。我们常说:二这样做对是对,可惜不够圆满。」可见 「把事情做对未必就是把事情做好」,中国人要求「把事情做好」,而非仅止 於「把事情做对」。 中国人当然也问:「甲对或是乙对?」只是答案很少 是「甲对。」或「乙对。」却多半是「甲对,乙也不见得错。」或「乙错,甲 又对到那里去?」除非实在是十分明显而简单的事情,否则我们总觉得「是非 难明」! 中国人重视是非,却更了解粗理很好讲,任何人开口便可以说一 大堆道理;细理不好讲,仔细推敲起来,每一个人所说钓道理都存在著若干疑 难;微理很难讲,再深究下去 J 到了十分精微的地方,似乎永远说不清楚;玄 理犹可讲,没有办法当中,往往会祀道理说得玄而又玄;妙理不可言,真正的 道理「多半妙不可言」,同时觉察「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沟通的障碍」, 因而非常谨慎,不敢擅下判断。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相信 资深的主管,都有这种经验:某件事情出了差错,关系者一共只有甲、乙、丙 三人,但是甲说得理直气壮,乙、丙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常常指责中国人爱 说理

由,个个都是找藉口专家,弄得主管左右为难,不知谁对谁错,实在与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为道理人人会讲,是非却 很难明断! 我国的太极图象,并非凭空玄想而来。太极代表「圆满」,根 本上是一主体。在此同一主体内,产生「是」「非」两种相异的现象。「此亦 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成为中国人的一太极思想」,发展为「听一句话,要 先问清楚究竟是谁说的,以便决定是否遵行的「太极行为」。 这种行为, 其理论基础即为「交互主义」。中国人既不完全奉行个人主义」,也不完全奉 行「集体主义」;中国人既有「个人主义」思想,又有「集体主义」思想。常 听到中国人说「输人不输阵」,「团结起来才有力量」,但是语犹在耳,他麦 现情势不对,率先溜之大吉。然而却有人说到做到,临阵绝不脱逃,至死不渝 的。中国人的原则,完全居於「看你对我如何,我就如何待你」的「交互」 性,通俗的说,叫做「彼此、彼此」。 我们放眼看去,宇宙万物无一不是 圆弧形的。凡直线形的,都是「人为」的,而「人为为伪」,形式化的东西, 中国人比较不喜欢,其道理在此。 太极思想,彼此之间不是一条直线,却 是阴阳对称,淳涵浑朴的圆弧曲线,形成管理上「不明确」的「分寸」。中国 人必须害自把握自己应守的分寸,无过与不及,的确相当困难,儒要历练与智 慧,因此有些人十分厌恶,甚至到了怨恨的地步。日本人学习中国文化,便是 由於智慧的限制,无法变化自如,所以学到後来,既没有曲线,也没有直线, 只剩下一个圆形的外壳。日本人自称「大和民族」,说起来就是「过份求圆 满」,形成「太顺的『事大主义』」。 「太顺」的部属,绝对服从的结 果,固然有利于力量集中。但是,万一决策有重大的错误,而此一决策者又 「大而有力」,则大家盲口服从,势必害己害国。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盛行, 自杀飞机愚行,大屠杀蛮行,不就是最好的证明? 日本人为了寻求「大 和」,往往弄得没有是非。他们一心一意追求利益,成为世人轻视的「经济动 物」。「日本第一」中蕴含著重大的危机,因为他们缺乏适当的制衡,活像一 辆煞车不灵的汽车,走顺路时很愉快,危急时真不敢想像。 「大和思想」 发展为日本人「一不怕死、二不怕苦、一切为团体荣誉而努力」的「大和行 为」。其理论基础即是「集体主义」。 太极行为的根源,是「人性」。凡 人皆有喜怒哀乐之情,未发时谓之中,发而中节便是和。中国人所讲求的 「和」,是「用」的一种境界,而其「体」则为「中」。体不离用,用不离 体,其间的不同,只在已发与未发。未发的「体」,没有不善的;已发的 「用」,便有善有不善。中庸特别指出「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说明我 们所追求的「和」,乃是已发的善的情,而摒弃了不善的情。 成中英先生 以孔子「一以贯之」的纵贯和横贯两种关系来解释「持中致和」的道理。他 说:『和』是横的一贯,『中』是纵的一贯。文化本身应该有中与和的道理, 这是中国哲学最基本的智慧。」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比较简单,凡事只要想 到自己的权益,「不要让自己的权利睡著了」,每一个人都为自己而争,最後

总能达到制衡的结果。「个人独立,个人自由」所产生的个人行为,因利害关 系相结合,「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成为美国人坚强的信念。 日本人也相当单纯,凡事只须顾及对方,比比「究竟谁比较大?」你大我听你 的,我大你听我的。这种「上级生」精神,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 中国人 就很复杂,不但想到「我」,还要顾及「你」,更不能忘掉「他」。我们上 下、左右、前後都必须同时详思熟虑,面面俱到,才不会不知不觉中树敌,招 来无穷的後患。在横的方面,要「和」,对任何人的感情,都应该发而皆中 节,保持恰到好处的人际关系。在纵的方面,要「中」,对於人事的处置,应 该有自己的原则,时时刻刻都不离这一根本。中国人不能不坚持原则,否则人 家会批评他「没有定准」、「缺乏制度」甚至「胡作乱为」。 坚持原则又 不能到处得罪人,弄得鸡飞狗跳,妨害安宁。「持中致和」即是既要坚持原则 又能和谐相处,所以「和」就是广结善缘,用「广结善缘」来「坚持原则」, 既会做人又能做事,叫做「致中和」,乃是真正的圆满。不能致中和,结果必 然「和稀泥」。今天大家由於痛恨和稀泥而怪罪致中和,有似「一朝被蛇咬, 三年怕草绳」,未免因噎废食吧! 太极行为是人性化管理的表现,目标放 在致中和。现代有些人不明了「太极行为本身

十分正确,只是长久以来过与不 及,产生不少弊病」的真相,铁曰直断其为偏差行为,再加上不断采取西方或 日本标准来测试,愈看愈觉得落伍而毫无价值。我们不妨改称为「中和行 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与无谓的争议。第二节中和行为的第一特性是 「不执著」。 中国人满脑子「那可不一定」,增加了管理的困难,诸如:1、 不容易听信人家的话;2、不重视团体规约;3、不完全遵照上级命令行事;4、 不认真接受工作规范;5、不相信企划;6、不能真正科学化;7、不容易完全标 高阶层主管,对同样一件 准化;8、不能够大家一致,总认为我应该特别。 事情,可以表示「关切」,也可能十分「震怒」,完全视情况而变异。 中 阶层弄不清楚高阶层究竟会关切还是震怒,当然有责任尽量往下推卸,以便关 切时跟著关切,震怒时随著震怒,安全第一。 基层人员经常「压宝」,有 时压对有时压错,久而久之,乾脆不压,凡事能推即推,能拖即拖,否则也咬 文嚼字以察颜观色,多方斟酌而模棱两可,我们能责怪他吗? 「不执著」 在管理上有许多好处,例如:1、头脑灵光。善於随机应变,对于变动的环境具 有良好的适应力。2、自动调整。在工作进行中,能随时适切调整,以求达成目 标。3、弹性应用。具有极大弹性,承受企业内外环境銮迁所带来的多种压力。 4、把握情势。有利的情势来临时,能及时加以把握,不受原订计划的限制。 5、不畏艰难。水来士掩,兵来将挡,天大的困难,中国人只要有心去做,都有 办法解决。 「人」和「机器」的比较利益,仅在人有较大的弹性。我们现 在极力设法增大机械的应变力,仍然和人有一大段距离,所以机械永远无法完 全代替人。 中国人的「不执著」,正是弹性大的表现.美国人看日本人变 来变去,没定准;日本人看中国人简直飞来飞去;没定处。中国人不执著的特 性,堪称世界之冠,说得难骋.点,中国人最喜欢变鬼变怪;好听一些一,中 国人擅长应变创新。「变鬼变怪」其实就是「应变创新」,这是中国话的奇 妙,因为中国话一如中国人那般;不确定啊!台湾地区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发 展,是不是和我们「不执著」的行为特性密切相关呢?请深思後再下断言。 致中和的第二特性,是「不受管」。 中国一开口就是「谁要你管?」却很少听 到「请你赶快来管我」这一类的话。 「我做了这麽多年,难道还要你 管?」「你想管我?先把你自己管好再说!」 任何主管,要管他的部属,

他的部属一肚子不高兴,心里盘算著:「好,你想管我,那麽我就想办法气 你;禾把你气死,你就老要管我!.」给果主管多半真的被气死了,因为中国 人多的是气人专家。 人不能管,谈什麽管理呢?不用担心,中国人有的是 办法。我们的管理态度是:先看能不能管?能管就管,不能管的人,要 「理」,你理他,他才会理你。如果再理不好,那就应该安他,你尽力安他, 他自愿卖力,这是中国人最高明的「安人。 我们常问道:「人都安顿好了 吗?」答案如果是「安好了!」非常放心,一定没有问题。西方人说 「O.K」,中国人一句「安啦!」比他们更为灵光。 「不受管」增加管理 上许多麻烦,诸如:1、不喜欢承受压力,愈是压他,他愈是表面应付,内心不 愉快;2、不爱看规约,你要他签字,只要大家签他就跟著签,根少会认真去 看,更谈不上记在脑海里;3、不愿意上级不断盯住他,要他这样,要他那样, 他表面上在听,实际上未必以为然。 当然,也有许多好处,例如:l、不必 管他。善於领导的主管,懂得安他、看得起他,让开一步不下页 上页 13/15 页 跳收藏|下载全部 txt 搜索文档阅读<文库<百度 2010-12-07 23:14 曾仕强 4 跳至 翻页去管他,他就会自动去做。2、不必操心。操心根本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 你越急他越不急。只要安他,让他身安心乐,他就会自动去操心,变成他急而 你不用急。3、不必制衡。中国人不喜欢被管,本来就是一种制衡,用不著再多 方设法、安排制衡的力量,到头来不过流於形式,工会不像工会,大家心里反 而不服气。 中国人的「不受管」,也是不一定的。当他做得顺手的时候, 最讨厌人家管他;但是一旦遭遇困难,特别是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就会大声嚷 叫:「为什麽你都不管?」 需要时要你管,不需要时又不要你管,这才是 中国人不受管的真相。中国人「不」之中含著「要」,「不要、不要」然後 「要」,「不露、不露」然後「露」,「不会、不会」然後比任何人都 「会」,实在值得我们好好体认一番。 「不受管」含有「受管」的成份, 关键在於「需要」。贤明的

管理者,应该让他觉得有需要才来管他,亦即平时 早有充份准备,只待时机来临,亮出锦囊妙计,而不是和部属一起在困境中愁 眉苦脸。预测、前瞻不是平日说著玩的,却是紧急时要露一手的。 致中和 的第三特性,「爱讲理」。现在我们对「情、理、法」有著根大的误解,一直 用西方「排在前面的为优先」的「排队」观念来看,认为中国人最重视 「情」。殊不知中国人有其「居中为吉」的次序观,「情、理、法」三者, 「理」居其「中」,所以最为重要。 中国人最重视「理」,表现在「人人 爱讲理」的行为上,我们一再流传:「读书,要明理。」「做人,要懂得道 理。」深信「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因而「理宜自然气壮」。遏到 争执,总是「请老先生评评理」。事实上,中国人最受不了的一句话,乃是: 「你这个人怎麽不讲理!」 「爱讲理」增加管理上许多困难,诸如:1、理 不易明,很难沟通。道理多半是相对的,究竟孰是孰非,很难判断。如果样样 要讲道理,实在不容易沟通,因为中国人「全身都死掉了,嘴巴还是硬的」, 几乎人人不服输。2、各说各话,很难协调。任何场合,特别是公开的场面,大 都各说各话,只有嘴巴没有耳朵的结果,增加了协调的困难;就算有,结论也 是各有不同的认定。3、固执一理,形成意气。人难免有成见、偏见,并不可 怕,但如加上「固执」,那就可怕万分,中国人「不执著」,却容易固执己 见,易於形成面子的意气之争。4、立场改变,理随著变。中国人重视立场,往 往计划时是儒家,执行时变道家,到了考核时,一付释家菩萨心肠。而在位时 是儒家,不在位时变道家,更为明显。5、理说的多,实行的少。有些人误认为

「沟通就是多言」,因而「尽在那里说道理,以致没有时闲真正去实行」。 「沟通」与「多言」完全是两回事,要沟通,却不可多言,这才是有效的沟 通。 爱讲理也有许多管理上的好处,例如:1、让他自己讲。中国人爱讲 理,又常常认为自己所说的才是道理,别人所讲的都不尽合理。在管理上只要 有办法「让他自己讲」,他就赖不掉。2、一切求合理。对中国人而言,管理即 是「管得合理」。只要小心警觉理不易明,随时谦虚能容,而且力求合理,中 国人自然接受。3、理直气就壮。无论众人如何议论纷纷,自己如果真的有理, 便不必害怕,更不必计较。气壮的意思是自己心安,并不是「壮起胆子和人家 斗气」。4、有理者得人心。有理终究得人心,但是得人心者更容易显得有理, 所以「由情入理」,才是合情合理。只要不存心讨好,不乡愿,得人心是有理 的有效证明。5、有理约束人。有理便可以依据道理来约束他人,不过要先让对 方觉得不讲理时,才施以约束,所以中国人说「法」的时候,喜欢连带著说 「合理合法」。 「合情合理」、「合理合法」,「情」和「法」两者,都 要把「理」拉进来,足证中国人最讲道理,一切管理行为,不执著到合「理」 的程度,不受管也合「理」地接受管理,那就是真正合乎中国人的「管理合理 化」! 中国人的管理行为,一直在改变,但是这三种特性,大概都没有 变,检视我们的日常管理情况,很容易印证此一事实。 一切都在变,中国 人当然也随著时代而改变。不过中国人所变的,乃是有形的部份,凡是看得见 的,与物质关系较为密切的,中国人爱时髦,一直在变。至於那些看不见的、 精神方面的部份,中国人把握得十分牢固,很少改变,要不然,为什麽说「中 国人还是中国人」呢! 管理包括两个系统,一是管理技术,注重计量方 法、数理模式和电脑的应用;一是行为科学,注意组织理论与人力因素。前者 全世界通用,并无国界的区分;後者因各国风土人情而异,在中国人地区实施 管理,最好能因应我们的特性做适当的调整。 中国人的管理行为,看起来 千变万化,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但是中国人一直请求「持经达变」,因 此「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依然不执著,不受管。我们只要把握住道 理,让他变得合理,而又自己管得合理,相信已经充份顺应中国人的特性。 综合起来,中国人的管理行为,乃在:一切求合理。上页 15/15 页跳收藏|下载 全部 txt 搜索文档阅读<文库<百度 2010-12-07 23:19

曾仕强计划篇九
《曾仕强《沟通艺术》笔记》

曾仕强《沟通艺术》笔记

一、沟通的最佳态度

怎样与人沟通?

绝对有效的方法是:“你只要听他说什么,你不要管他去怎么说”。我们一般人都是相反的,我们很少听人家说什么,我们非常计较他怎么说。我们太过讲究说话的语气、态度、形式,我们不讲究说话的内容。这是我们的大的错误。

中国人很讲道理,但是中国人很容易生气,情绪很不稳定,中国人不生气的时候非常讲道理,一生气他就完全不讲道理。会变得蛮不讲理。

沟通对中国人来讲就是情绪管理。中国人沟通要先把情绪放在冰肌玉骨,而不是把说话放在前面。

要慎始善终,我们是不理性的民族。说外国人没有感情是因为他们太有理性了。要求一个人又要有感情,又要理性是很难做到的。对于中国人你只要让他没有面子,他就会生气,你再对也没有用,他就是不讲理。

有一句话要讲,既不要欺骗,也不要直说,要妥当讲。中国人问你吃饭没有,其实跟吃饭没关系,其实是在问你今天情绪好不好,这叫做投石问路,避免打草惊蛇。话不投机不是沟通的时候。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问:副总总是抱怨他与总经理在一起时总经理是让他拿主意、想办法,可有些事情他又不能拍板,怎么办?

副总说了可以改,而老总说错了再改就是朝令夕改,不改就是刚刚愎自用。

问:老板做了错误的决定,他自己还要发脾气,下属又不能直接反驳他,这时他该如何与下属沟通?

做了事情,基层是用道谦来解围,中层是用请客来解围,高层是用骂人来解围。 对业务经理的办法

二、沟通前的心理准备

公司接到了大订单,也许是对方要倒闭了,有时要倒闭的企业才要大量进货,好说话的人可能很不好商量,不好说话的人可能很不好商量。

任何一件事情要说到恰到好处,接电话开口就问你现在有空吗,能问这话的大概是你的领导,不要说有空也不要说没空,只说我马上来,沟通要让对方做最后决定,不要自己做最后决定,你自己做最后决定他就是不高兴,在中国喜欢替人家做决定,你就吃亏。你让他做决定他会觉得你对他很重视。推销的人引起大家的反感,就是整天为人家做决定。

一个会沟通的人要善于制造机会,让对方做决定。

人不对,不说;人对,一定要说。时不对,不说,时一到,一定要说。吃糯米也是要讲时令的,水果更要讲时令,否则会消化不良的。

中国人不可以欺骗但可以隐瞒,三十六计的第一计就是瞒天过海。

问:老板疑心重重,对谁都不放心,做副总的该怎么办?

答:一应该高兴的是证明你是很清白的,戴劳力士故事。

问:老板做好人,总是让副总做坏人,副总有抱怨,怎么办?

答:好人比较难做,做坏人比较好做。

三、沟通有四大目的

1、说明事物

2、表达情感,中国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别人关心你。动机很单纯的关心才是最有用的。

3、建立关系,中国社会很重视关系的民族。建立关系的时候不要去过多的计较利害,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需要什么人的帮助。比如坐车的时候跟人聊天。

沟通我说给你听不算,你说给我听也不算,沟通是我说了你有反应以后我再反应过去,还得都听得进去,然后产生一起的行动,才算沟通。如果有人说这盆花挺好看,你认为不好看也要先说赞成,才能说明你们有同样的立场,否则唱反调说明立场不一样。既是反对也要顺着反对才好,不要逆着反对。

必须与自己的顶头上司沟通,顶头上司有二种人,一个是视觉型的,一种是听觉型的。 沟通有什么障碍,就是两情不通。说的人不清楚,态度不好听的人就有一肚子火,听的人只要他不认真听,一边听一边做他自己的事情,或他脸色不好,也没有办法沟通,沟通是两方面的事情。中国人是没有同理性的民族。中国人是由情入理,而不是直接说道理。有理性和有感情是矛盾的。只要他对你有成见,你说什么也没有用。(例:公司过道有火灾,员工用水去沷灭掉了,如果老板对这人印象不错,会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对这个印象不好,会责怪这还用水吗。)可通过第三人。

沟通,察言观色。

问:中国人在沟通的时候经常推、拖、拉,显得效率很低,我们能否像西方人那样,在沟通时更直接了当一些呢?

答:不能空着脑袋推托拉,

四、沟通的三大原则

1、我告诉你,你不要告诉别人

2、你如果告诉别人,你就不要说是我说的

3、你如果告诉别人说是我说的,我一定说我没说。

多听、多看、多想、少说。该讲的话不一定要抢先讲出来,要等到对方强烈要知道的时候再讲出来。

在开会时,怎样做第一个开口讲话的人,要先礼让一圈。

一个人的前途常常是掌握在会议当中,中国社会升迁有三种情况

会而不议是最高明的会议。你有提议要在会前跟相关部门私下就沟通。

问:您说沟通的原则之一是让对方决策,但是对方也不知道这个原则时彼此该如何沟通? 答:情势差的先开口。

问:副总觉得自己发挥不了才能,提出在公司保留股份自己再开辟一条新路,董事长该怎么办?

答:一个付总走了以后,再回来想在公司工作,是留还是不留,要看他是为什么走的,如果是因为报酬,那就不要收留了,见利眼开的人不太值得用的,如果是出去当老总了,没有干好,还可以回来,喝过苦头后回来可能会做得更好。

五、沟通的流动方向

下级向上级请示太多上级会认为你是在推责任,下级向上级请示太少上级会认为你自以为是,自以为了不起,下级向上级解释太细太清楚上级会认为你觉得他什么都不懂,下级向上级介绍太少,上级会认为你不想把你的经验传承给我。

其实最难沟通的是平级的人,因为上下级沟通时下级会先让三分。平级是谁也不服谁,在中国开大车横因为是我大,你撞不过我你就得躲我,开小车认为你一个开大车的什么,开也要躲我,你瞧不起我我也瞧不起你。西方是你怕我我也怕你。

1、下对上。中国人对上级要理让三分,才会得到照顾。A:除非你的上级想听,你什么都不要讲。与上级有了心结,就要想办法去化解,而不能靠说去解。与上面沟通时我一个要站在上面的位置去想,去沟通。战场上和,向将军汇报是要先讲将军想听的东西,就是胜还是败,而不是细节。说话要做到合理的坚持,过分坚持是刚愎自用,不坚持是毫无信用。上级错了就错了,不用你说,你给他指出来他就没有面子了,(凡是对上级立即反应的就叫顶撞)。立即反应是最愚蠢的人。下对上一定要让自己委屈三分,但不是讨好、不是拍马屁。

2、上对下。多说小话,少说大话,大话就是打官啌,小话就是亲切的话。中国人不可以打官啌,他绝对不听的。有效的话就是说亲切的话,去感动他,他就不好意思了,回去就好好的工作了。上对下还有就是多看少说。上级是给问题的,不是给答案的人,每次开会都要上级多问问题,如果你总给说,说答案开会的就没有兴趣了。下级问你怎么做,你只能问他说,我还想问你昵?

开会前如果大家都很轻松,这个会是开不好的,如果都很紧张,才会开一个很有效的会议。越是职位高的人越是脸上没有表情,越是年轻人,越是喜形于色。上级越是喜形于色,下级越是投其所好,就把风气搞坏了,就是部属说错了也不要指出来,也要轻描淡写,让部属摸不着你的信息。

部属有两个是对立的,你不要参与,不要开口。

主管也不是不可发火,但他必须会灭火,会发火的人才有资格灭火。

当老板的人平常要和蔼,和蔼是为板脸服务的。

3、平行沟通。中国人的致命伤,就是中国人都是怕吃亏的,都是爱占小便宜的,你对我好,我才对你好,如果大家都这样想,就统统完了。跟同事讲话要少讲我,平时要善于分享,跟客人也要说我们的公司怎样怎样,跟同事讲话要站在对方的好处上,不要站在自已的好处上。 世界上最理性的是西方人,最感性的是日本人,中国人是属于情性的,要给足面子就什么都好说,就讲理,没有面子就不讲理。

问:部门经理因为做借了事情,而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该如何处理?

答:要分析责任。无心的过失叫做过失成本,也是公司的资产。

问:为什么开主管会议,请主客发言时却没有人敢发言?

答:这不是坏现象,有意见不一定公开讲,可以背后跟老板讲。开会时主席是裁判,而不是投票。

六、沟通的艺术境界

沟通要慢慢升到艺术的境界。以情为先,以理为主。沟通要很圆满的分出是非,所谓圆满就是大家都有面子。

当你形势大好的时候,越不要轻易说话。一句话让人很心动,一句话让人很厌恶,这都要自己负责任,要时刻知道自己的身分、地位、角色。

职位不论高低,都需要人家的尊重。看每一个人都要看得很重要,就象成熟的谷穗都是低头的。

手心向下就是想站起来想走了,或是想遂客了,手心向上就是没事,不想走或是不想让你走,想多聊聊。

以情为先的三原则:一不要自以为是,要先要人家先说。二是不强词夺理,既不认输又不认错就不要说话了。不要硬敖。三是不要随便打断人家的话。

不要得到好处又卖乖

准时一定不准时,要准时一定要提前。

问:老板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没有征求副手及下属的意见,直到开会时才知道,作为副手和下属该如何面对?

答:老板有意冷落副手,要检讨自己。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01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