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文化

| 建设项目管理 |

【www.guakaob.com--建设项目管理】

部队文化篇一
《军队文化》

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军队文化这门课程。什么是军队文化呢,这个概念很宽泛,所谓军队文化,就是军人的团队文化,是对军营生活的反映、折射和凝结.加强军营文化建设,需要科学地界定军营文化内涵,揭示军营文化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军营文化与团队文化, 团队文化是团体实践活动的产物。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在某种共同目标的导向、凝聚、激励下,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最终形成为全体成员所共同遵循的理念和原则,这就是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又在目标指向的领域不断具体化、物化,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团队文化。军营文化是军人集体在军营生活中形成的团队文化。我军军人集体的团队目标是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与人民军队的宗旨、使命为根本依据,并结合自身团队职能而确立的目标体系,包括军营生活中的各种具体目标和军事训练目标、行政管理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等等,它强有力地约束着官兵的思想和行为,在这种约束下军人集体在军营生活中形成的团队文化就是军队文化。综上所述,军队文化是指从军队特点除非,在军营内部形成的要求军人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政治信念和发展目标,以及反映这些文化特质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和物质实体。简言之,军营文化就是军人团队精神及其具体化、物化的形态。这里所指的文化,绝不单纯是所谓的“数理化”和只有娱乐功能的文化活动,而是一支军队的精神品格,或者叫做性格与涵养。军事文化传承着一支军队的基因。人民军队自诞生以来,那些激励官兵不怕流血牺牲、攻坚克难、争取伟大胜利的军事传统文化,常常使战场上的军人获得来自历史的强大力量。

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军队的普鲁士文化激起德国军队的扩张野心,日本军国主义武士道文化把日本军队变成了虐杀狂,实践证明,死而不义非勇也,这种畸形的精神特征培养出来的军队只能自取灭亡。

当今时代,文化被公认为软实力,它能推进硬实力的升级。

在开始课程之前,我想问大家个小问题。这几天,你们都整理内务了吗?

感觉怎么样?

是不是觉得特别乏味?整理内务的意义何在呢?

好,今天我们正式开始学习。还是有几个问题

一个军队主要的标志是什么?

军旗、军徽、军装、军歌、军营、军号

对,都很重要,但军旗尤为重要。

一、军队文化的内涵

奉献和牺牲精神

高度忠诚

敬业爱岗

团队精神

纪律和服从

二、奉献和牺牲精神:更大程度的付出和最大限度的给予

服从和纪律:自我意识的放弃和更大的外在束缚

敬业爱岗:更多的工作投入和更少的闲暇休息

团队精神:更多的自我约束和更少的个人自由

忠诚:更小范围的选择和失去更多的机会

三、是什么让在成为军人前可能只是一个普通农民,学生,甚至文盲,土匪,街头混混完全违背:人的自然本能

经济本能

四、文化的力量

什么才会让人愿意付出生命:文化

1:亲情

2:价值观(友情,尊严——)=文化

日本武士道,犹太民族,黄继光,邱少云

五、文化是一个组织或团队在竞争中最终制胜的力量

毛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拿破仑说:“我的军队之所以打胜仗,是因为我的军队刺刀上有思想”。

六、军队文化的不同层面:

1:外在层面的物质文化

军旗,军服、2、军容、军歌,军营等外在我们能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

七、中间层面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军队的管理制度:一日生活制、军人条例,纪律条例,内务条例

军队礼仪和仪式:

仪式代表信仰,仪式体现信仰,仪式就是力量,仪式就是尊严

八、三、核心层面的精神文化:

内心世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转化为

奉献和牺牲精神

高度忠诚

敬业爱岗 团队精神

纪律和服从

图中擎红旗的士兵已经中弹牺牲,生前所在部队:35207部队65分队,姓名:张大权,职务:副连长,政治面貌:党员。籍贯:贵州省金沙人,汉族。文化程度:小学。1957年5月出生,1976年3月入伍。牺牲时间:1984年4月28日。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美军夺走,更没有收藏在美军军事博物馆。

抗美援朝是一场非正式的战争:

为了不刺激美国、不刺激国际社会,中国不是以国家名义正式出兵,而是以“志愿军”的名义参战,这样就始终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也不是中国与联合国军之间的战争;

志愿军出境之前,要撤去身上所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的胸章、标志,凡是能够表明部队国籍、原来番号的印章、旗帜、字纸,一律不准带出国外。

军旗重于生命

外在与内在的统一,军服

人在军旗在:军旗是军队的精神图腾

军队的文化建设

1:每日班务会

每天进步一点点,

及时总结,不断进步

2、张贴宣传标语

价值观是生活的重要组成

3、树榜样,树典型

比学赶帮超,人人争先进

4、文体活动与团队凝聚: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5、谈心,批评与自我批评

充分沟通,构建和谐 6、旗帜,制服,装备,团队活动与团队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环境改变人“军队文化的中心与重心,就我个人理解,就是凝聚力和战斗力。军队作为特殊环境下的特殊集体,紧密和我国国防建设联系在一起,要求所有人做到整齐划一,旨在强调‘令行禁止’的纪律性和‘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理念,因为战场上是不允许军人有自己的个性的。”由此,王副团谈到了严格要求同学们整理内务真义,很多同学初到军营的时候抱怨过“豆腐块”没有实用意义。对此,王副团长表示,同学们对从大学生到青年战士的角色转换难以迅速适应是很正常的。由于学业紧张,同学们平日里个人生活可能相对自由。然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内务的严格要求和定期检查,正是促使同学们养成有条有理、注重细节的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大家将来必定会受益匪浅。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平时枯燥单调的队列训练,“现在大家的训练项目都是立正、稍息、齐步走等普通士兵的基本训练科目,我们当然不能踢着正步上战场打仗。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些简单的训练体会军队的内在精神和军人的独特气质。”王副团长如是说。

毛泽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

文化,一支军队的性格与涵养

华夏经纬网 2012-06-01 08:54:30

字号:小 大

文化领域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进步。中国特色先进军事文化与人类先进文化比肩共进之日,就是人民军队威武雄壮、从胜利走向胜利之时。

毛泽东说过,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巧合的是,蒋介石退居台湾以后,在总

结国民党军队失败的原因时,得出“六无”的结论,其中有一条是“无文化”。

这里所指的文化,绝不单纯是所谓的“数理化”和只有娱乐功能的文化活动,而是一支军队

的精神品格,或者叫做性格与涵养。

军事文化传承着一支军队的基因。人民军队自诞生以来,那些激励官兵不怕流血牺牲、攻

坚克难、争取伟大胜利的军事传统文化,常常使战场上的军人获得来自历史的强大力量。

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军队的普鲁士文化激起德国军队的扩张野心,日本军国主义武士道

文化把日本军队变成了虐杀狂,实践证明,死而不义非勇也,这种畸形的精神特征培养出来的

军队只能自取灭亡。

我军十分善于将优良传统的惯性转化为激励广大官兵的巨大精神力量。无论是战争年代还

是和平时期,到处可见英雄部队的旗帜,这些旗帜在大阵地一竖,就是一种强大的感召力、推

动力。

当今时代,文化被公认为软实力,它能推进硬实力的升级。一支军队不仅要用装备武装,

还要用文化武装,这样才是不可战胜的。从火箭兵部队每个连队的小小图书室,到每个火箭兵

面对计算机的炯炯眼神,我们已经看到钢铁、电子科技与文化相对撞的逼人锋芒……

对于一个走向强盛的民族来说,最大的危险在于民族精神的消解与软化,在于古训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可能。中华民族的脊骨是永远不会弯曲的,它应当像我们的倚天长剑一样,无论风云雷电,永远昂然挺立,为民族壮胆。

在人民军队加速推进军事变革浪潮中,军队文化尤其需要这种刚强的风骨。身处这样一个

时代,我们没有理由不记录军事文化在大地上激起的铿锵足音,没有理由不高歌军事文化“润物无声”塑造军队性格涵养的心路踪迹,没有理由不传承军事文化何以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传承创新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凝聚成永恒的军人精神。

在长剑倚天的导弹方阵中,一旦有一个年轻的生命进入火箭兵行列,他就像钢浇铁铸般挺

立在自己的岗位上。大山塌下来,他扛;泥石流涌来,他挡;遭遇任何一个科研或实践中的难

题,他啃;面对任何一次危险的急难任务,他上!英雄与庸人的区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与

艰难危险狭路相逢的时刻,退?还是进?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如同冒着火焰破云而出的导弹

和火箭永不回头,前进!这已经不再是火箭兵的品质,而是一支军队不变的行进方式。

一支来自勇敢的民族而又经常培养勇敢精神的人民军队,可以做出缺乏武德的军队所不能

做的事情。第二炮兵打造的砺剑精神就是火箭兵文化中最核心、最精华的组成部分,是先进军

事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和平年代,普通士兵们躲在绚丽

生活的暗处,火箭兵则躲在大山的深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大国长剑的自信和底气,

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化领域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进步。中国特

色先进军事文化与人类先进文化比肩共进之日,就是人民军队威武雄壮、从胜利走向胜利之时。(人民日报 作者王永孝 系第二炮兵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

象征军队或建制部队的旗帜,是表示该军队或部队属何国武装力量的一种标志。有些国家的军旗还包括主管人员旗。军旗一般由旗幅、旗杆和旗顶组成。旗幅的规格、质料、颜色、图案(字样)及制作方法等,各国军队都有严格的规定;旗杆一般为金属品,表面有旋纹;旗顶,即杆头,多为金属制成的矛、十字或其他象征性图形,如鹰、狮子等,有的旗顶还饰穗子。军旗是部队团结一致、统一指挥

初的军旗实际上是部落居民图腾崇拜在军事应用上的反映。西方最早使用军旗的是古希腊和罗马军队。军旗最初比较简单,在一块方布上绘制猫头鹰、狮身人面像、狼等动物图案,以区分不同的部队单位。古希腊人挂猫头鹰和斯芬克司(希腊神话中狮身或狗身女首胸的有翼怪物)图像。罗马人起初挂狼、猪、手臂等图形,布匿战争起改挂鹰形旗,在鹰的下方有表示隶属于军队的字样和大队、中队的代号。古斯拉夫人称军旗叫旌,旋杆上端挂一束草或马鬃(即所谓的“旗杆”)。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出现军旗最早的国家之一,从原始社会后期起即以旗帜作为聚集族人的标志。中国古代的军旗常有图腾崇拜

猛虎”。指的就是一种以虎为图案的军旗。将帅出阵,背后有旗叫纛,乃是最古老的军旗名称。有的朝代还将军旗称作“戎旃”、“戎锋”,唐元结诗中有“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韩愈诗中有“戎旆暂停辞社树,门里先下敬乡人”等句。古代军旗旗色、旗幅大小、旗杆长短和装饰的不同,表明率兵者的地位,同时反映其文化心理。各朝代的军旗均在旗幅上标有朝代简称的字样。如绣有

“唐”宇,便是唐朝军队。另外,统帅和将领常在旗幅上绣自己的姓,以与别的军队区别。像关羽之军打“关”字旗,岳挥军队的需要,旗帜样式不断改进,种类不断增多。明朝军事家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设有主将用的三军司命旗,识别将领身份的认旗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八旗军就是根据旗帜图案而命名的,即画龙和不画龙的黄、红、白、蓝四色共八种旗帜。清太宗皇太极时代,八旗军的旗帜不再画龙,而是用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和镶黄、镶白、镶红、镶蓝相区别。1912年 6月,中华民国政府颁布的国旗及陆、海军军旗命令规定:以 19星旗为陆军旗,以青天白日旗为海军旗;之后,又规定陆军的团以及海军总长、次长等军事指挥人员,也设有旗帜,同时还规定了舰艇各种旗帜样式和使用场合。陆

军团旗的图案与陆军旗相同,另加黑色丝边,旗杆顶端冠矛头,饰朱旄,靠旗杆一侧书写团的番号。

世界各国军队都有自己的旗帜,各国军队的旗帜五光十色,样式各异。有些国家军队的旗帜种类繁多,美国的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海岸警卫队和各兵种部队都有各自的军旗。西欧国家的军旗,多以国旗加镶丝穗,旗杆顶端挂有注明部队番号的彩色绸带制成。如英、法、意大利等国的军旗基本就是这样。德国的军旗除此之外,还在旗面上绣有黑鹰图案的黄色盾形标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为红色,上缀金黄色的五角星及“八一”两字,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以来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打仗为什么要夺取对方的军旗?

从远古沿袭下来的,对方的军旗象征胜利,敌人的士气立即被瓦解,一般会四散奔逃。

部队文化篇二
《部队文化管理》

浅谈部队文化管理

部队文化是部队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部队成员

普遍认可和遵守的具有部队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

和思维模式.是部队文化管理的核心所在。部队文化管理创新了部

队管理。拓展了部队管理领域,有利于提升部队软实力。

一、准确把握部队文化管理的特点

部队文化管理,以文化作为管理的中心环节.从军人心理和行为

特点人手,强化官兵的心理认同.塑造官兵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发挥部队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激励、调适、辐射等功能,不

断激发军人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热情、创造能力和自觉行为。部队

文化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一)人本性。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部队文

化管理是以军人为中心的管理.具有人性化的特征。部队文化管理

要求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把全体军人作为管理主体,是

一种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军人这一资源,服务于部队组织.实

现部队组织目标和全体官兵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部队文化管理的

本质就是尊重官兵、关心官兵,理解官兵、体谅官兵,服务官兵、

赏识官兵,提高官兵、发展官兵。

(二)价值性。价值观是部队文化管理的灵魂.突出表现为对官兵

进行价值、思想和理念的管理。在部队建设中注重价值的建构,培

育共同的价值观。部队文化管理要以当代革命军人价值观为核心,

并贯穿于部队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精神风貌、审美

教育等方面.不仅注重军营文化设施、文化教育与技术培训等部队

外显文化的塑造,更注重部队内隐文化的建构。

(三)和谐性。和谐性是部队文化管理的重要特征。部队文化管理

突破以往管理关系的对立,重视人的作用.强化人的主体地位。部

队文化管理考虑到军人的复杂性.必须把握好规则与不规则之间、

硬管理与软管理之间、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之间的度,实现管理的

和谐.充分尊重官兵、依靠官兵、提高效率。

(四)持久性。部队文化管理不同于一般的制度管理。发挥作用的

前提是靠部队文化的教育、熏陶和历史传承所培育的军人共同价值

观与良好文化氛围。这种文化传承在短期内不可能立竿见影,但从

长远来看,却是持久的.效果也是最巩固的。所以,部队文化管理

的作用发挥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持久性。

二、深刻认识部队文化管理的地位作用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肩负着建设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

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历史使命。实施部队文化管理,引导官兵

正视部队发展面临的种种挑战.塑造官兵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使

官兵自觉地在价值观的引导下,不断提高内在素质,增强部队的凝

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一)部队文化管理是部队管理的最高境界。

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部队管理首先是制度管

理。制度管理是通过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实现的,是军

事活动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制度管理的基础是实行民主管理,关

键是全体官兵要有主人翁责任感.形成自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

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坚持把关心人、满足

人、发展人、完善人作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

终目的的尊重人性的管理,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理性与价值、个人

与整体的融合与统一。在制度管理、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部队文

化管理,形成良好的部队风气,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一般来说,

部队管理是从制度管理,到民主管理,再到文化管理,这是一个不

断渗透、浸润,不断提高、升华的过程.是一个从约束人、调动人,

到发展人的过程.是部队管理不断走向成熟、军人素质不断提升的

过程。因此.部队文化管理是部队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部队文化管理是军事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

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

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

新。”实行军事管理创新,是推进我军建设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

化战争的重大举措.部队文化管理则是军事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

部队文化管理本身就是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一次飞跃式发展,必然会

突破原有部队管理的范畴,无论是在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原

则、管理方法手段上都开创了部队管理新的一页。符合军事管理创

新的要求.对于推动军事管理创新有着积极的作用。改革创新是提

高我军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要实现军事管理创新的目标,

达到军事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要求.就必须对军事管理

活动中一切领域进行改革。部队文化管理的实施,正好顺应这一潮

流,通过塑造、培育广大官兵共同的价值观、理想、情感,进而让

广大官兵自觉自愿地投入到部队建设中来。

(三)部队文化管理是化解深层次矛盾的基本载体。

在部队管理活动中,由于官兵之间各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存

在各种矛盾或冲突。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除依靠组织协调外,还

可以通过部队文化管理这种内在的力量来化解。部队文化管理通过

建立军人共同价值观和寻找观念共同点.不断强化官兵相互信任合

作,使之产生亲近感、信任感、归属感,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使部

队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于部队文化管理既是一种价值导

向,又是一种崇高精神.因而对官兵具有凝聚人心、熏陶感染、约

束规范的功能,促使广大官兵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从而提高部队

的战斗力。

部队文化篇三
《军队文化管理》

论军队文化管理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许福芦 时间:2010-03-08 11:37:42

●部队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管理。随着兵员成分的变化和军队使命任务的拓展,“文化管理”这一新理念、新手段,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军现代化管理的实践中。强化军队文化管理,是把军队各项工作纳入科学轨道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

“文化”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军队文化管理不等于“文化工作管理”

军队文化管理,即从文化视角审视军队的一切管理行为,使军队管理者确立科学的文化管理理念,增强管理活动中的文化含量,形成自身科学的价值体系,其政治保障功能与军事管理价值,超越了包括部队文化工作在内的各项具体工作。

“军队文化管理”与“部队文化工作管理”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概念,后者管理对象是具体的工作任务,前者管理对象是特殊的文化体系。

“军队文化”的核心是“文化”,“军队”是条件。“军队文化”包含多种特定文化概念:“军营文化”重在表述军队驻地区域内官兵生活的特色文化现象;“军旅文化”重在表述军队组织成员即军人军事生活旅程中特有的文化现象;“军事文化”具有更复杂的价值体系,主要表现与军事行为相关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等,体现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军队文化管理是“文化”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它通过科学手段,为价值观念生成积极转化效应、创造可能、提供条件。

现代管理的本质是发掘组织及组织内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是所有管理价值认识的逻辑起点。现代军队文化管理,应确立人的尊严在管理中的价值。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增强官兵人文素质、激发官兵创造精神、锻铸官兵战斗意志等,是军队文化管理的根本原则。以此为基础,才能思考如何紧扣武装集团的特殊性,适应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应对多种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交织的防卫需要,把爱护官兵生命与培育战斗精神统一起来,把关心官兵个人发展与从严治军统一起来,把尊重官兵权益与确保一切行动听指挥统一起来。这是军队一切管理工作的原则,也是以活动为主体的部队文化工作科学生存之道与持续发展之基。 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军队文化管理的价值指向

就军事管理意义而言,军队文化管理是一项包括了从军人核心价值观到部队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所有具体工作价值观层面的塑模工程。

随着信息化战争制胜模式的转型,战争的认识系统发生根本变化,并促使其行动系统与之同步,呈现出实时化、精确化等外在军事特征。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官兵对各种军事信息的认识与判断能力,使军队的信息力与火力、机动力同步发展,对官兵的文化价值观念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军事博弈中单兵信息判断处理能力的重要价值更为凸显。部队文化管理已不是活动层面单一组织管理,而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从军队文化

管理领域,整体反思我军管理工作理论与实践状况,高度重视当代官兵个体文化心理及文化背景与发展趋势研究。

现代管理理念的核心是“人”。“人”不仅是“人力资源” 意义上的管理对象,不仅具有一般的“物”或“有理性的动物”所具备的规律性,更具有自身特有的规律性。只有切实以尊重人性为基础的管理,才能有效发挥人的决定性作用。军队文化管理价值指向,首先应从人性价值层面发掘官兵生命意志中奋争拼搏的精神资源,引导他们勇于实现生命价值,完成自我超越,追求人生梦想;其次,从社会角色层面定位合格军人的人格标准,塑造当代军人精神风貌;第三,从意识形态层面牢固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充实官兵精神信仰;第四,从文化观念层面对官兵实施精神塑模,营造积极向上的军营文化环境,促使官兵真正确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第五,从方法论层面坚守管理科学核心理念,提升官兵人文素质,增强其主体创造的精神、能力。

管理模式的革命性转变——文化管理不是简单的带兵方法问题,而是观念转型问题

“文化管理”强调从文化的视角发现问题,以文化的手段解决问题,突出官兵精神文化心理因素在军队日常管理活动中的科学运用。无疑,这不是简单的带兵方法问题,而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观念转型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学历青年批量进入部队,我军官兵的知识文化结构逐步改观,“文化带兵”成为新时期军队管理研究的焦点话题。去年底,全军近13万大学生应征入伍,必将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更迫切、更现实、更具体,在我军战斗力建设方面更具有科学发展的积极意义。

今天许多新战士入伍到部队,第一件事就是先问能不能上网。当今时代,文化以其特有的生动形态,全方位地影响着当代官兵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理想信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年官兵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强烈。官兵科学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呼唤军队文化管理达到新水平。广而言之,我军各项管理实践活动将因为管理对象越来越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基础、人文素养,必将更加趋向科学、文明,甚至在管理模式上发生革命性转变。 增强军队管理中的“文化管理”意识,是世界各国军队普遍关注的问题。以美军为例,“9·11”之后的美军“转型文化”强调,“发展高科技高造价的武器永远也不能超过对军队战士的投入”,因为“士兵才是军队里最好的武器,管理好才能产生最大的效能”。美军在新兵阶段,价值观教育就被列入“基本战斗训练”的重要内容。美军《军人誓词》、《士兵守则》与充斥军营的各种形象雕塑等,无不渗透着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意识。 在兵员知识文化水平及综合人文素质有了明显改观的条件下,部队管理工作中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我军文化管理状况不适应新形势下官兵需求和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的情况显然存在。近些年来,各级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正规化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但始终没有在“文化管理”意义上与军事管理价值目标直接对位。有的带兵人态

度粗暴、方法简单,要么片面强调政治功利,忽视文化特性;要么片面追求文化特性,忽视政治功效。文化管理在发挥政治保障功能、体现军事管理价值目标意义上的“决定性”作用有待进一步确认,与增强军队综合实力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待进一步理清。

发掘军队文化管理的魅力——提高各级领导文化带兵能力

近年来,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坚持拍摄制作“军旅生活纪念光盘”,记录每个士兵军旅人生的成长历程。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光盘,让战士们在愉悦之中悄然实现着全面素质的提升。拍摄制作光盘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过文化管理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过程,也是文化带兵的魅力所在。

军队文化管理理论包括基础性、应用性两部分。前者从管理学核心价值理念出发,对军队管理行为的精神文化成果,进行系统、理性的逻辑归纳,使其具备政治保障意义与军事管理价值。后者研究军队在不同时机、环境、任务条件下,包括文化工作在内的所有工作中文化现象之本质,科学优化配置文化资源,总结其发挥政治保障功能和体现军事管理价值的规律,实现官兵精神培育目标。

军队文化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以官兵为中心的精神管理和观念管理,这就决定了其管理方法有不同特点和要求。军营文化管理,往往难以立竿见影,只能通过长时间的作用,才能实现对人的规范作用和支配作用,起到春雨润无声的管理效果。

时间渗透。文化需要历史的积淀,以水滴石穿的精神,使之渗透到官兵的心灵中去。长期地、坚持不懈地、不间断地对团队精神与作风进行文化的积累,特别是对官兵进行传统教育和团队理念、作风等等的精神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空间渗透。文化通过空间渗透,可以形成文化场和文化力。有一句名言:“高明的管理者的一个高明之处在于:善于营造‘只有工作压力而没有人际关系压力’的文化氛围。”无所不在地、事事处处地把军营文化渗透到部队的一切场所、一切活动中,使军营文化处处存在、处处体现、处处作用于官兵,使官兵无处不感染到军营文化的氛围。

精神渗透。文化理念的精神渗透是最强大、效果最佳的渗透。精神渗透不仅需要通过必要的教育和灌输来实现,更需要细致入微地结合部队每一次活动才能实现潜移默化之功效。这种渗透必须与官兵的切身利益结合,以利益的落实和扩大为载体,团队精神和作风的渗透才具有实在性。

行为渗透。实现行为与理念的统一,一要对行为模式进行训练,用训练的方式将其巩固。二要以管理者和先进人物的模范行为做好示范,使行为模式由简单的模仿到认同、到内化。三要按规范化、模式化的标准坚持不懈地矫正官兵个体行为中的低标准和集体行为中的缺失,使人人懂得部队的发展与进步和他们的行为密切联系。

任何军事组织行为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环境的适应性,来自于该组织与内外环境的整合,在整合中会产生该组织独特的行为模式。这种独特的行为模式系统,显示了该组织的文化个

性和生命力。部队管理者应依据本团队的根本价值理念,结合自己的特殊性,整合出一套有本部队特色的行为模式,并以此形成自己的文化个性。通过塑造官兵的个性化形象和集体的特色化形象,来增强官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武为表,文为里。能审此二者,知胜败矣”。探寻文化带兵的奥义,提高文化带兵的能力,无疑成为各级带兵人的新课题。

部队文化篇四
《军队式文化》

部队文化篇五
《军队基层文化建设》

关于“军队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姓名:汤镇菡 学号:080412011027

专业年级:船舶与海洋工程2011级

军队基层文化是我军所特有的,符合党的领导方针的,特殊的群众文化,而军队基层文化工作则是我军政治工作的生命线,是军队基层政治工作的保障。军队基层文化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斗力保障的重要因素,是占领军营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措施。

军队基层文化工作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和军队文化工作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基层实际而开展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主要包括:歌咏活动;演唱活动;读书活动;影视活动;板报活动等。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基层官兵的精神风貌;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培养基层文艺体育骨干;改善基层文化工作条件;营造优美和谐的军营环境。

军队基层文化工作在我军政治工作中作用重大,意义非凡,主要作用有:1.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作用 2.对军事训练的激励作用 3.对官兵道德情操的陶冶作用 4.对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

能否将军队基层文化工作进行的好,直接关系到一支部队的精神风貌和战斗力,所以如何开展文化工作也是部队长官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如果将军事技能训练比作士兵的战斗生活部分,那么文化活动就是士兵的人性生活部分。二者缺一不可,少了哪一样都会对士兵的战斗力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足可见文化工作在维持部队战斗力方面所占的重要地

位及所起的积极作用。

军队基层文化工作的内容和开展方式要随着时代变革不断改进,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如何保留军队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界先进的治军思想和军队文化也成了军队文化工作的重点。而且不单要吸收外界先进文化,更要在我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并弘扬符合当今时代的优秀积极的军队文化,这样不断的丰富积累才能使我军军队文化得以积淀,进而使我军成为具有文化内涵,文化与时俱进的先进军队。

开展军队基层文化工作不能脱离基层,即广大官兵。既然军队基层文化是面向部队官兵的特殊的群众文化,那这种文化的丰富发扬就应该交给军队基层官兵来完成,也就是官兵用自己对部队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来丰富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所以应当鼓励官兵积极去发现、记录、感悟发生在身边的点滴,通过开展摄影、文学创作等活动,发现军人的诸多闪光点并加以宣传弘扬,使我军军队文化进一步得以丰富;而且也培养基层官兵一些技能,提高官兵对部队生活的热情,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在此期间发掘提拔有潜力的战士,使他们成为优秀文化的发现者,进而成为军队基层文化宣传的中坚力量。

丰富文化的同时也要明确价值取向,要明确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以此作为军人的价值取向基础和丰富文化的导向,这样才能不断发现符合军人价值的优秀文化。部队长官有对新发掘的文化进行筛选的责任,从而保证文化的先进性和积极性。在发掘文化的同时,加强官兵对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融合,使我军官兵充分吸收并践行军人价值观的精华,真正成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

荣誉”的合格当代军人。

保持军事训练与文化工作的平衡,加强二者的融合。在军事训练中适当的融入合适的文体活动能加强士兵对训练的积极性,通过正确的导向激励官兵“勇于争第一”的精神,在竞争与合作中增进感情,锻炼作战技能,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平时的文体活动中融入日常训练的内容,能使官兵对活动有亲切感和熟悉感,提高参与的积极性。二者的结合也能丰富训练内容和文体项目,进而成为一种优良传统,成为军队文化中的一朵亮丽奇葩。

军队基层文化工作是我军保障军队士气和战斗力的重要措施,丰富发展基层文化也是军队文化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需要服役中的军官及即将服役的预备军官共同努力思考,为丰富我军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使我军拥有多样化,符合时代需要的先进文化,从而跻身世界诸多军事文化的前列。

部队文化篇六
《浅谈基层部队文化建设》

浅谈基层部队文化建设作者:韩林2012-01-16 10:25:46 来源:中国军网【 字号:大 中 小 】 【 我要打印 】 【 我要纠错 】 【 Email推荐: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深刻阐明了文化建设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对于军队来说,先进的军事文化能够成为凝聚官兵智慧和力量的旗帜,能够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提升军事斗争水平,为推动部队全面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的文化环境,对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基层部队文化建设是军事文化建设发展的基石,必须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和“泛文化主义”影响,着力在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培育官兵文化基因、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增进官兵文化自觉上下功夫,切实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官兵、服务战斗力、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弘扬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包括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留下的经典文化,也包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传承下来的伦理规范、道德准则、生活习俗,还包括近现代史上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浴血奋战过程中形成的红色经典,它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也是应该融入共和国军人血脉的奋斗动力。军队要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排头兵,基层官兵更要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为此,基层部队进行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基础性作用,把系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深入进行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持续开展读经典、学历史活动,采取多种方式让官兵认识和了解优秀文化传统和近代以来的革命战争史,感受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体会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巨大力量,自觉用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规范言行,自觉用先烈们的胆识气魄激发爱军精武的热情,切实担负起弘扬和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大任。积极培育青年官兵的文化基因文化基因是指在传承沿袭的基础上,主动或被动形成的,自觉不自觉融入个体或群体内部,能够在精神层面体现其特点的信息单元和信息链路。如同人的生物基因一样,稳固地维持着主体特点,外在表现为他人识别特定群体的一种符号。这种基因是让官兵产生归属感的重要因素。每一个时代的军人都有特定的文化符号,红军战士的草鞋、八路军的胸标、六七十年代指战员的红领章、红帽徽,这些符号本身很简单,但是其代表的文化内涵却

很深厚。基层部队文化建设,在深入培育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要积极培育符合本单位特点的优秀文化基因,发掘、提炼本单位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精神品质,打造属于官兵自己的精神高地。“火箭兵精神”、“铁军精神”、“硬骨头精神”、“白老虎精神”都是特定官兵群体的文化符号,是融入官兵血脉的文化基因。文化基因并不仅限于此。文化是人类独特的生活方式,培育官兵文化基因要注重持久、注重坚持,一种特定的生活行为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一道风景,自然而然就会有一种文化内涵。因此,行为因素越是稳固,文化基因就越成熟,由此而积蓄的精神力量也就越大。从这个层面上说,基层部队文化建设必须着眼长远,必须耐得住性子,那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心态搞出来的“形式主义”、“政绩工程”,是不会具有文化价值的。着力丰富基层业余文化生活基层部队的文化工作必须深刻把握文化建设、文化生活、文化活动、娱乐活动、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确定文化工作的方向和重点,防止出现“泛文化主义”现象。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文化生活是保障官兵享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形式,一方面是要培育官兵的文化素养,提倡读书学习,汲取精神营养,另一方面是要开展文艺、体育活动,达到展示才艺、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目的。文化生活在形式和方法上面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凡是有利于促进部队全面建设的、有利于官兵身心健康的、有利于提高连队文化建设质量的形式都可以拿来尝试和运用。但是如果文化生活被新定义为娱乐、体育活动的周而复始,片面地理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军营文化生活简单地跟“设施建起来、氛围造起来、活动搞起来”等同起来,最终必然会出现“形式主义”、“政绩工程”,导致官兵喊累叫苦、财物无端浪费,不仅没有达到保障官兵文化权益的目的,反而会因“被保障”而产生一种负担。因此,在丰富文化生活过程中要把握好“形式、数量、质量、成效”的关系,切实满足新时期官兵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大力引导官兵增进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就是要自觉意识到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作为军人除了要意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地位的同时,还要意识到军营文化在提高军人素养、培养高尚品格、增进内部和谐、提高战斗士气、促进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文化自觉可以体现在工作生活的很多方面,把培育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习训练生活中是文化自觉,集体行进时队列歌曲一路随行是文化自觉,组织

集会时主动唱歌拉歌是文化自觉,业余时间到学习室阅览室读读书看看报也是文化自觉。更多的文化自觉表现在举手投足之间,训练间隙时嘴里哼出的小调、日记里写下的点点滴滴、看新闻时专注的神态、看完影片后的心潮澎湃、对社会上凡人善举的感动,这些都是文化自觉。引导官兵增进文化自觉,要用张扬真善美的优秀文化把官兵的素质“化”高,要用军队固有的方式督促官兵养成“文化自觉”,要用经常性点评激励官兵的“文化自觉”行动。(作者系71643部队政治处干事)

部队文化篇七
《部队基层文化建设规划》

部队基层文化建设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全州公安消防部队基层文化工作的大发展、大繁荣,坚持文化育警的正确方向,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内容,落实基层文化建设标准,进一步推动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不断适应和满足官兵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圆满完成各项中心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和保证,根据《公安消防部队基层俱乐部》,结合部队基层文化建设的实际,制定此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公安边防精神为目的,突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突出服务公安边防中心工作,促进部队执勤执法能力的提高;突出大众化、群众化,动员和组织官兵广泛参与;突出创新发展,建设公安边防特色文化,不断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公安边防部队的软实力。

二、基本目标

公安消防部队各基层单位按照文体活动经常、骨干队伍健全、管理规范有序、场地设施齐全、官兵素质提高的总要求,不断丰富和改进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积极开展有特色、有品位、符合官兵需求、贴近时代发展的警营文化活动,使基层文化建设适应公安边防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需要,满足官兵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公安边防部队建设同步,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协调,促进公安边防部队全面建设。利用三年的时间,集中一定的财力9+

(一)配套设施齐全。文化设施包括室内外文化场所、文化装备、文体器材和营区文化环境,是开展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应从实际出发,科学谋划,因地制宜,勤俭办事,合理配置,综合利用,逐步完善和配套。要坚持新建与改造结合,提高设施综合利用率。新建文体活动设施应列入营房建设总体规划,现有营区没有按照规定建设的,要结合营房改造逐步加以解决。

1、营区内外文化氛围浓厚。

营院醒目处应设立党的领导人关于军队建设题词标语牌,设置体现革命军人理想信念和团队精神的标语牌或灯箱;按照有关规定升挂国旗;办好宣传橱窗、墙报、黑板报;条件许可的可配合部队中心工作设置灯箱、电子屏幕标语;开展营区小广播;按要求在会议室、图书室或文化活动室分别悬挂党的领导人题词和英模画像。重大节日搞好营区环境布置。

2、史馆(荣誉室)内容丰富。

要不断完善总队、支队级单位的史馆、陈列室和基层所、站、队的荣誉室建设,丰富内容,及时更新、补充。总队、支队级史馆要介绍部队概况、历史沿革、优良传统、经历的重大任务、取得的主要成绩、获得的荣誉、涌现的英模人物和历任领导等。基层所、站、队荣誉室要介绍建制沿革、历史荣誉、英模人物、历任主官等。史馆(荣誉室)设计要形式新颖,文字、图片、实物资料和多媒体等表现形式多样,有一定文化品位。总队、支队级单位的史馆、荣誉室有专门的场所,基层所、站、队的荣誉室可与其他活动场所合用。支队、大队荣誉室按以上要求建设,突出部队特点。

3、文化活动中心和俱乐部设施齐全。

总队、支队级单位机关文化活动中心和基层俱乐部建设要本着实用、方便、美观、和谐的原则,重在实用,防止华而不实。健身器材、球类、棋牌、电视机、影碟机、音响设备和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室等应齐全配套,状况良好,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等室外场地可合并使用。电视机能收到中央电视台和当地主要电视台节目。影碟库存影视节目500个以上,卡拉OK歌曲2000首以上。有条件的机关还应视情建设视听设备较好的

多功能厅、灯光球场、网球场、足球场、游泳池等。

驻地远离机关的基层单位要设立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篮球场、排球(羽毛球)场、军体器械场,配备电视机、影碟机、流动影库、音响娱乐设备和健身器材等,电视机能收到中央电视台和当地主要电视台节目,影视节目影碟100个以上,卡拉OK歌曲200首以上。

4、提高基层图书室(阅览室)的藏书量和更新速度。

加强图书室(阅览室)建设,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提高藏书量和图书更新速度。支队级单位图书室藏书不少于5000册(不含复本和上级下发的政治、军事、后勤等方面的教材,文艺类图书应占60%以上),并订阅《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公安报》、《边防警察报》和驻地主要报纸,可视情增加订阅战士入伍地的报纸,并订阅党建、青年、时事、军事、政法类杂志和《中国边防警察》。海警船艇配备的流动图书箱和基层图书阅览室图书不少于人均30册(不含复本和上级下发的政治、军事、后勤等方面的教材,文艺类图书应占60%以上)。

图书室要有专门用于浏览电子图书的电脑,支队级单位图书室至少应有10台供官兵阅读的电脑,基层单位的电子图书室至少应有5台电脑,内存电子图书不少于2000册,电影不少于200部,歌曲不少于500首。

各单位要积极与地方图书馆协调,争取建立公共图书馆边防部队分馆,进一步扩大藏书量。分馆藏书可视为本单位藏书数量。

5、配置数字电影放映设备。

基层单位驻地分散的支队级单位配备数字电影放映机,定期组织到基层单位巡回放映;内陆总队和驻地集中的支队级单位可视情配备。要充分发挥传统电影放映设备和流动影库的作用,把现有资源管理好,利用好。

6、建设警营绿色网吧。

建设连接互联网的警营绿色网吧,采取有效的教育和技术措施加强管理和引导,组织开展网上培训、网上学习、网上交流等,拓宽官兵视野,丰富警营文化内容。基层所、站、队的警营网吧至少应有5台电脑以及配套的设施,可与电子图书馆配套建设、使用,共享硬件

(二)组织管理规范。

1、各级管理部门履行职能好。基层文化建设是各级党委、领导和机关的共同责任,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军政主官亲自抓,机关全力指导和服务。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由政治部门负责协调,会同司令部、后勤部等相关业务部门组织实施。在继承和发扬军队、公安机关基层文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的新要求,认真研究基层官兵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和特点,积极吸收社会文化的优秀成果,不断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发展,拓宽活动领域,完善管理制度,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

2、骨干队伍发挥作用好。总队、支队级单位有专职或兼职文化工作干部。基层所、站、队、艇文化工作骨干数量充足,热爱本职,有技能、能组织、会管理,队伍稳定。要培养和壮大基层文化骨干队伍,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提升部队文化活动层次。基层文化工作骨干的选拔培养要从战士入伍、大学生入警等“入口处”抓起,各级要按职责分工认真做好文化骨干队伍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组织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能力。支持、鼓励有特长的同志参加部队或地方组织的各种比赛活动。有目的的整合人才资源,组织成立业余小乐队、演出队、创作小组、兴趣小组等,以点带面,全面发展。一、二类总队要培养一支业余文化骨干队伍,平时分散在基层单位发挥骨干作用,必要时候集中形成合力,组成演出队或小分队深入部队慰问演出,鼓舞士气。

3、管理有序、落实制度好。文化工作组织、管理、保障制度健全,并能够根据形势变化和部队发展,及时进行修改、完善,从制度上保证官兵最大限度地参与各种文体活动,缓解压力,陶冶情操。各项制度落实到位,能够围绕教育、训练、管理、执勤等环节和重大节

日、纪念日、双休日,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各级政治机关要组织基层文化工作的检查评比,并根据检查结果奖优罚劣。检查评比的主要内容及标准是:组织领导有力、活动开展经常、文化设施齐全、规章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有序、服务保障到位。各总队级单位可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检查评比细则,每1至2年组织一次检查评比;支队级单位每年组织一次。

(三)活动开展经常。

1、文化活动坚持群众性和经常性,突出特点、因地制宜,做到队列集会有歌声、周末假日有活动、重大节日有晚会、每月体育有比赛,落实好每天“三个半小时”,并在坚持经常、提高质量上下工夫。

2、广泛开展有益于官兵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陶冶情操,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各项活动要做到计划、时间、人员、经费落实,切实收到实效。

一是读书活动。着眼于建设学习型部队,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提高官兵综合素质,引导官兵通过读书求知成才。政治机关要定期推荐优秀书目,适时举行读书演讲、阅读欣赏、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书评、文学沙龙等活动,可邀请地方学者、老师到部队培训官兵,举办名著赏析、艺术评论讲座,培养读书兴趣,提高知识层次,提高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是文娱活动。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组织教歌活动,重点唱好军旅、警察歌曲和爱国歌曲,人人会唱《国歌》、《军人道德组歌》和《人民警察之歌》等。通过组织歌咏比赛、文艺晚会、联欢会等活动,活跃业余文化生活。支队级单位每年组织1-2次歌咏活动,战士服役期间至少学会唱30首优秀歌曲。配合部队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积极创作具有边防特点、反映基层生活的文艺节目,开展官兵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组织好节假日的文艺晚会或联欢会。

三是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竞赛和健身活动,每月适时安排各类小型体育项目比赛,人员相对集中的单位,每年可组织有关军体项目或球类比赛。积极开展体育锻炼达标活动,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体能标准》组织军事体能训练考评,官兵达标率不低于单位人数的80%。

四是影视活动。充分利用流动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服务基层单位,定期放映电影。基层单位要组织收看优秀影视节目,并注意引导。群众性影评活动开展经常,适情组织优秀影视评论活动成果展览,发挥好影视作品的教育、娱乐作用。

五是警营网络文化活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官兵视野,开展网上学习、论坛、游戏对抗、动漫制作比赛等健康向上的网络活动。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教育引导官兵文明上网,遵守互联网行为规范,严防发生失泄密等问题。 六是参观游览活动。发挥好文化娱乐活动的思想教育功能,搞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充分利用驻地环境条件和文化资源,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参观游览红色旅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七是警地文化共建活动。要开门搞文化,做到既保持部队的文化特色,又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吸收地方文化建设经验。积极参与地方党委政府组织的文艺晚会和广场文化活动等,开展文化共建活动。经常与地方共建单位开展联谊活动,积极利用地方的文化活动资源培训骨干、组织活动,提高文化活动层次,扩大对外影响,展示公安边防部队形象。

八是其他小型文化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书法、美术、摄影、集邮、手抄报比赛等小型展览活动,丰富墙报、宣传橱窗的内容,及时更新版面。也可以结合工作任务,开展征文、演讲和多种小型文艺竞赛等活动。要尊重官兵的首创精神,坚持集体娱乐与自娱自乐相结合,结合驻地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3、充分发挥公安边防文联的作用。要积极组织协调文艺力量,以多样化的文艺形式反

映公安边防部队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人民群众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取得的辉煌业绩。通过文艺形式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群众,共同维护沿边沿海地区的社会稳定。要充分发挥公安边防文联的文化桥梁作用,把公安边防部队的良好形象介绍给社会各界,请地方艺术家到部队采风创作,提高边防部队影响力。

4、注重发挥专业文艺团体作用。要加强对广东、海南、新疆边防总队的3个专业文艺团体的领导,既要深入到基层一线、群众中去慰问演出,鼓舞部队士气,密切警民关系;又要积极创作优秀作品,培养出领军人物,拿出在部队内外叫得响的拳头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四、基本步骤

从2010年起到2012年,利用三年时间大力加强和改善部队基层文化建设现状。2010年、2011年、2012年,各支队级以下单位要达到基层文化建设标准和本规划基本要求的50%、80%、100%。

(一)完成基层单位的文化设施建设。配合边防派出所建设规划,从边远艰苦地区单位入手,重点给予倾斜,逐步完成基本设施的配套和更新,三年内全部完成基层派出所、工作站、中队和船艇的文化设施建设和改善更新,不留死角,确保基层单位的电视机、影碟机、音响、棋牌和球类等器材处于完好状态,场地和配套设施齐全,图书、报刊补充及时。对于营房、营区条件不具备的基层单位,室内活动室和室外场地可适当合并,但要保证活动功能。

(二)建设警营绿色网吧,配发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基层单位的警营绿色网吧软硬件建设达到标准并运行良好。驻地分散的支队级单位配备流动数字电影放映机不少于1台。

(三)加强现有设施和装备的管理保障。逐步完善、配套文化活动场所和装备、器材等文化设施,不断改善条件,充分提高利用率。及时更新电视、影碟机、音响等设施,对可以利用的器材要做好维修和维护,调剂余缺,对不堪使用的器材应及时申请报废,电视机逐步更新为大屏幕平板数字电视,有条件的单位要接入数字电视信号。新建单位要将文化设施按建设标准同步规划、同期建设。

五、基本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坚持党委统筹,各部门齐抓共管,认真研究基层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认真谋划基层文化建设。要建立健全各级文化活动组织,进一步加大文化工作骨干队伍的培养、激励力度,进一步增加经费投入,推动基层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发展。基层文化工作情况列入各单位领导班子年度量化考核内容。

(二)统一规划部署。各级党委要依据本规划制定的工作目标和总体要求,结合部队实际制定具体年度工作计划和考评细则,确保分阶段按步骤完成规划建设目标。要着眼于促进边防中心工作,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部队建设整体规划,与营房改扩建、边防派出所建设规划同步,确保协调发展。

(三)加大经费投入。部局每年争取立项基层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各单位也要拿出专项经费投入到基层文化建设中,同时积极争取地方支持,采取多条腿走路的办法,切实加大投入,确保文化建设经费落实。要广开门路,充分利用警民共建等有效形式,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地方图书馆、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和文化团体的合作,积极争取智力支持。

(四)加强检查督促。要紧密结合实际,抓好本单位基层文化建设,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各级政治机关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积极总结推广经验,促进部队基层文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本规划是公安边防部队2010年至2012年基层文化建设的基本依据和标准,各单位要结合《公安边防支队、边防检查站基层文化建设基本标准》、《公安边防部队海警基层文化建设

基本标准和要求》从高要求、从严落实好。学校、医院、基地、农场、教导队以及各类船艇等单位均应按照本规划,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消防部队文化建设新举措“八闽特色文化”教育在宁德试行

为深化和丰富“两项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官兵认识驻地、了解驻地、热爱驻地、奉献驻地,弘扬和践行公安消防精神,省消防总队党委遵循驻地特色文化背景的特点和规律,把握新时期消防部队文化建设方向,以宁德市消防支队为试点单位,以点带面部署开展以“领悟八闽特色文化、争当海西忠诚卫士”为主题的“八闽特色文化”教育试点工作。

省消防总队在屏南县召开“八闽特色文化”教育试点工作动员部署大会,部署开展“八闽特色文化”教育试点工作。根据《关于开展“八闽特色文化”教育活动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市消防支队在省消防总队的指导下,成立八闽特色文化教育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消防部队开展特色文化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方案》明确指出,试点教育要围绕魅力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环三都澳区域发展、绝版闽东、福建消防与闽东消防四个内容重点开展。

按照《方案》要求,市消防支队结合实际,部署开展了“十个一”活动,全力推进八闽特色文化教育试点工作。

编印一套教材资料。根据宁德地域特点和部队实际,组织人员编印一本集教育试点方案、教案、课件、领导讲话、优秀征文于一体的特色文化资料汇编、一本反映宁德文化特色的教育读本《绝版闽东》以及授课光盘、课件等一整套教材资料。

组织一次授课比赛。以各单位编写的授课教案和教育课件为基础,组织开展一次特色文化教育授课比赛活动。

开展一次巡回授课。在授课比赛的基础上,从中挑选3名课件制作精美、有较强授课艺术和水准的政工干部,深入全市消防部队开展巡回授课活动。

举办一次专家视频讲座。邀请省社科院专家教授就《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环三都澳区域发展》专题进行视频辅导讲座,帮助官兵进一步了解认识八闽特色文化的历史积淀和底蕴。 开展一次征文评比。举办一次以“领悟八闽特色文化、争当海西忠诚卫士”为主题的优秀征文评比活动,征集消防官兵对人物、山水、风土人情的所思、所悟、所想等,进一步深化官兵对八闽特色文化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举行一次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举行一次主题教育暨特色文化教育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活动,抒发对驻地的热爱之情和投身消防事业的壮志豪情。

开展一次板报制作评比。各单位在悬挂有关特色文化教育标语横幅的基础上,由组织人员精心制作一块融主题教育和特色文化教育于一体、集中反映各地文化特点的板报专栏。同时,开展现场制作板报评比活动。

组织一次参观见学。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当地的民俗专家、文化学者、党史研究专家、地方志编撰人以及老红军、老革命到消防部队开展专题授课,进一步强化效果。采取“走出去”的形式,组织官兵到革命历史遗迹、博物馆、烈士陵园、纪念馆、文化旅游景点、民间工艺馆、畲族村寨、名人故居、遗址等开展外出参观活动,零距离体验地方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切实增强八闽特色文化教育的趣味性和可参与性。

举办一个民俗文化展。广泛发动官兵利用业余时间,创作集警营文化特点和地方文化特色于一体的诸如书法、绘画、摄影、剪纸、动漫等文艺作品,邀请地方有关专家(学者)协助收集整理,举办一个民俗文化展览,提升特色文化教育水平与层次。

部队文化篇八
《军队基层文化概述》

部队文化篇九
《部队基层文化》

部队基层文化工作是活跃部队基层业余文化生活、陶冶官兵情操,增长知识才干,促进部队全面建设的途径之一。随着部队建设形势变化,军营文化建设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如何适应部队建设的要求,搞好部队基层文化建设,增强军营凝聚力,提高部队战斗力,是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基层连队在开展文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重视不够,认识上存在偏差。

一是只重视工作,忽略了军营文化建设。

二是缺乏计划,随意性大。

三是制度不落实,活动不经常。

(二)、活动内容“老套”,不能适应新时期广大官兵对文化活动的需求。

(三)、文体活动器材少,开展活动的内容形式受限。

(四)、文艺骨干少,活动质量低。

二、搞好部队基层文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形成抓文化工作的合力。

1、认识要到位,工作要熟悉。

2、组织要到位,领导要带头。

3、责任要到位,作用要发挥。

(二)、注重加强对挖掘和培养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培养优秀的文化人才。

1、注重发挥大学生士兵的作用。

2、建立文化骨干发现、培训和保留机制。

(三)、把握中心,以人为本,唱响基层文化主旋律。

1、要有鲜明的思想性,体现部队特色。

2、要有前列意识,体现时代特色。

3、要有创新意识,体现群众特色。

(四)、依托红色伞兵文化育人活动,营造军营文化活动氛围。

(五)、充实文件器材,丰富文化活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42130.html

    上一篇:追求极致格言

    下一篇:读三严三实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