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2章阅读题答案

| 环评师 |

【www.guakaob.com--环评师】

论语12章阅读题答案篇一
《论语十二章习题和答案》

一 丘 仲尼 春秋 思想 教育 儒

二 儒 孔子 言行 《孟子》《大学》《中庸》

三 1 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

2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3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4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5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 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7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四 理解填空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4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5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6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7 三人行 必有我师

8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9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0 恕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五 1 按一定时间 “悦”的古字 愉快 生气 发怒 每天 反省

真诚 诚实 老师传授的知识 旧的知识 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害 通“汝”你 通“智”聪明 刚毅

2 ⑴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⑵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真诚了呢? ⑶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⑷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⑸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⑹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 ⑺(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⑻ 自己所厌恶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3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有

论语12章阅读题答案篇二
《《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1]》

201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复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 、 、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时期人,春秋末期的 、 、 ,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不惑(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 ..2.有朋自远方来( ) .3.人不知而不愠( )( ) ..4.不亦君子乎( ) ..5.吾日三省吾身(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7.传不习乎( ) .8.三十而立( ) .9.四十不惑( ) .10.不逾矩( )( ) ..11.温故而知新( )( ) ...12.学而不思则罔( ) .13.思而不学则殆( ) .

14.可以为师矣( )( )( ) ...15.人不堪其忧( )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习,古义: ;今义: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三,古义: ,今义: )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从,古义: ;今义: 。) ...

(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

18.饭疏食饮水( )( )( ) ....19. 曲肱而枕之( )( ) ...20.不义而富且贵( ) ..21.于我如浮云( ) .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24子在川上曰( ) ..

25.逝者如斯夫( )( ) ..26.不舍昼夜( ) .27.三军可夺帅也(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29.博学而笃志( ) .

30.切问而近思( )( ) ....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2.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 .2.吾日三省吾身( ) .3.传不习乎( )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5.饭疏食饮水(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 .

7.温故而知新( )( ) ..

3.知:人不知而不愠(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4.乐:不亦乐乎(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 矩。”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 4.子曰:“饭 疏食 饮 水,曲 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

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5.吾 日 三 省 吾 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8、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吗 10、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后,能有新理解、新体会,就可以凭借(它)做老师了 。” 11、子曰:“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开动脑筋,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12、子曰:“贤哉,回也!一 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 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孔子说:“颜回(多么有)贤德啊!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多么有)贤德啊!” 13、子 曰:“知 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14、子曰:“三 人行,必有我师 焉 ;择 其 善者 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块儿,在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15、子在 川 上曰:“逝 者如斯 夫,不 舍 昼夜。” 孔子对着滔滔江水,(感慨地)说:“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呀!”

《咏雪》译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那人就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人!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离开。”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元方(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重点词语】

[内集] [未若] [因] [儿女] [讲论文义]

[俄而] [骤] [差(chà)] [拟] 【期行】 期, 【日中】

【舍去】 舍, 去, 【乃】 [戏] 【尊君】 [顾] 【不】 [委] [君] [家君] [信] [引]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论语12章阅读题答案篇三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2章阅读题答案篇四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带答案》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习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2.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吾日三省吾身”从 、 、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

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答案:

1.(1)通“悦”愉快 (2)生气,发怒; (3)自我检查,反省 (4)越过,超过

2.(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2)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3.忠 信 习 品德

4.略

论语12章阅读题答案篇五
《2013年新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梳理复习练习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练习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共二十篇。与 、 、 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的 、 、 ,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不惑.....

(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 ( )

2.有朋自.远方来(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3.人不知.而不愠.( )( ) 18.饭疏食...饮水.( )( )

4.不亦君子..乎( ) ( )

5.吾日三省...吾身( )( ) 19. 曲肱而...枕之(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20.不义..而富且贵( )

7.传.不习乎( ) 21.于.我如浮云( )

8.三十而立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 )

9.四十不惑(

.( ) )

10.不逾矩..( )(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11.温故.而知新..( )( ) 24子在川上..曰( )

12.学而不思则罔25.逝者如斯夫( )(

.( ) .. )

13.思而不学则殆26.不舍

.( ) .昼夜( )

14.可以27.三军可夺帅也(

..为.师矣( )( ).. )

(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15.人不堪.其忧( ) 29.博学而笃.志(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30.切问..而近思..( )( )

( )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习,古义: ;

今义: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三,古义: ,

今义: )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从,古义: ;...

今义: 。)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 ..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2.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3.知:人不知而不愠( )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 .

2.吾日三省吾身( ) .

3.传不习乎( )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

5.饭疏食饮水( )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 .

7.温故而知新( )( ) ..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

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4.乐:不亦乐乎(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

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

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

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

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

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

11.温故而知新 ...

(学过的知识)

(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

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

14.可以为师矣 ...

(可以)

(凭借)

(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

(代词,„„的人)

(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

1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冷水) ....

19. 曲肱而枕之 ...

(弯曲胳膊)

(承接连词)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

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 ...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曰 ..

(河边)

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

26.不舍昼夜(舍弃) .

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

29.博学而笃志 .

(忠实,坚守)

30.切问而近思 ....

(恳切地提问)

(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意思是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 ..

(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 .

(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 ...

(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 ..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

(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

(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

(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

(得到)

4.乐:不亦乐乎

(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

动词,以„„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

中孔子的话:

论语12章阅读题答案篇六
《《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

书立行寒假语文复习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 、 、 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 ..2.有朋自远方来( ) .3.人不知而不愠( )( ) ..4.不亦君子乎( ) ..5.吾日三省吾身(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7.传不习乎( ) .8.三十而立( ) .9.四十不惑( ) .10.不逾矩( )( ) ..11.温故而知新( )( ) ...12.学而不思则罔( ) .13.思而不学则殆( ) .

14.可以为师矣( )( )( ) ...15.人不堪其忧( )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

三、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四、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

18.饭疏食饮水( )( )( ) ....19. 曲肱而枕之( )( ) ...20.不义而富且贵( ) ..21.于我如浮云( ) .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24子在川上曰( ) ..

25.逝者如斯夫( )( ) ..26.不舍昼夜( ) .27.三军可夺帅也(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29.博学而笃志( ) .

30.切问而近思( )( ) ....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6.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

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12章阅读题答案篇七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梳理复习练习及答案》

201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复习精品练习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 通 悦 ,意思是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通 又 ,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5、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 今义:疏通、疏散) 6、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朋友)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知之为知之(就是)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博学而笃志(并

1

列连词)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5.其:仁在其中矣(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他

七、词语活用归类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6)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随风吹飞舞。 不是复习过呢? 阅读要点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文学常识: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二、内容及中心: 在其中了。 《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儿时过人的才华。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文言要点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一、 通假字: 聪敏、懂礼。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尊君在不? “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疑问,相当于“吗”。 三、理解问答: 二、古今异义: (一)《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1)儿女 : 古:子侄辈 今:子女 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 (2)去 古:离开 今:到什么地方去 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开发孩子智力。 (3)文义 古:诗文 今:文章意思 (二)、为什么“公大笑乐”? 、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三、一词多义 的?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1、顾: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相顾一笑 瞻前顾后) 快乐。 2、信 则是无信信:讲信用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诚、诚实 赞赏道韫的才气。 四、敬辞与谦辞 (三)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能说出古诗中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五、其它关键词 “撒盐”一喻好,很好地做到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1)寒雪日内集 集:聚会 (2)白雪纷纷何所似 似:像 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3)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暴风骤雨) (5)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约定 “柳絮”一喻好,重在神似,有深刻的意蕴,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4)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趁着、随着 未若:比不上。 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6)相委而去(太丘舍去) 舍、 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7)下车引之 引:拉 (8)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9)公欣然曰 欣然:高兴的样子 (10)差可拟 差:差不多 拟:相比 形容飞雪的比喻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五、句子翻译: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李商隐《对雪二首》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丢(四)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下他先离开了。 么启发?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 您跟家父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没有失礼:客人失信、无礼在先,元方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亲,就是失礼。 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失礼:客人已有悔意,应该给对方致歉的机会,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若元方能更大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度些,则更令人钦佩。 的大门。 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4)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5)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2

论语12章阅读题答案篇八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答案》

一、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 ..2.有朋自远方来( ) .

3.人不知而不愠( )( ) ..4.不亦君子乎( ) ..

5.吾日三省吾身(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

7.传不习乎( ) .8.三十而立( ) .9.四十不惑( ) .

10.不逾矩( )( ) ..11.温故而知新( )( ) ...

12.学而不思则罔( ) .13.思而不学则殆( ) .

14.可以为师矣( )( )( ) ...15.人不堪其忧( )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

18.饭疏食饮水( )( )( ) ..19. 曲肱而枕之( )( ) .

20.不义而富且贵( ) ..21.于我如浮云( ) .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 24子在川上曰( ) ..

25.逝者如斯夫( )( ) ..26.不舍昼夜( ) .

27.三军可夺帅也(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

29.博学而笃志( ) .

30.切问而近思( )( ) ....

二、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三、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习,古义: ;今义: )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三,古义: ,今义: ) ..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 从,古义: ;今义: 。) ...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 ..

四、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2.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3.知:人不知而不愠(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4.乐:不亦乐乎(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五、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 .

2.吾日三省吾身( ) .

3.传不习乎( )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

5.饭疏食饮水( )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 .

7.温故而知新( )( ) ..

六、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参考答案:

一、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 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 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 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 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

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 (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 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二、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间常常加“有”字

三、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 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

四、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五、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 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

六、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 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12章阅读题答案篇九
《师用《论语十二章》题带答案》

201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复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 《大学》 、 《中庸》 、 《孟子》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时期秋末期的 思想家 、 教育家 、 政治家 , 儒家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不惑(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 ..

2.有朋自远方来( 从 ) .3.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 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真诚,诚实* ) .7.传不习乎( 老师传授的知识* ) .8.三十而立( 站立,站得住* ) .9.四十不惑( 迷惑,疑惑* ) .

10.不逾矩(越过,超过* )( 规矩,规范*) ..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 )(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 ) .13.思而不学则殆( 有害* ) .

14.可以为师矣(可以 )(用来)( 作为 ) ...15.人不堪其忧( 忍受* )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了解 )(代词,„...

的人)(喜欢,爱好)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娄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三,确数)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以„为乐趣 * ) .18.饭疏食饮水( 吃 )(粗粮* )( 冷水* ) ....19. 曲肱而枕之( 弯曲)(胳膊*) ..20.不义而富且贵( 不仁义 ) ..21.于我如浮云(对,对于) .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曰(河,河流 ) .

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 ..26.不舍昼夜( 舍弃* ) .

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人,男子汉*) ..29.博学而笃志( 忠实,坚守*) .

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 多考虑当....前的事*)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 )

可以为师矣( 成为,做 )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 顺承连词,不译)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

3.知: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

(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词,喜欢,爱好; )(乐:形容词活用为动

词,以„„为乐。)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 矩。”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

4. 子曰:“饭 疏食 饮 水,曲 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

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5.吾 日 三 省 吾 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8、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吗 10、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后,能有新理解、新体会,就可以凭借(它)做老师了 。” 11、子曰:“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开动脑筋,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12、子曰:“贤哉,回也!一 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 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孔子说:“颜回(多么有)贤德啊!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多么有)贤德啊!” 13、子 曰:“知 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14、子曰:“三 人行,必有我师 焉 ;择 其 善者 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块儿,在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15、子在 川 上曰:“逝 者如斯 夫,不 舍 昼夜。” 孔子对着滔滔江水,(感慨地)说:“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呀!”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54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