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居安思危

| 造价员考试 |

【www.guakaob.com--造价员考试】

怎么居安思危篇一
《居安思危(1)》

居安思危;心存忧患,转变观念求发展! ---致阿五美食管理者 居安必须思危,有备方能无患。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形势越好,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保持清醒头脑。 忧患是发展的“清醒剂”。阿五美食在公司董事长樊胜武先生的领导下,通过全体阿五同仁们孜孜不倦历经七年多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企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员工生活福利、工资待遇显著改善。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成绩背后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唯有这样才能使阿五美食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此之际,回顾过去,我心此起彼伏;展望未来,我血激情澎湃;凝思现在,如履薄冰,我有些许忧虑和不安。于是,前瞻后顾,我特采集编写如下文章,愿与公司所有管理者共勉。 持续之难,难在业内形势复杂多变,难在战略性调整矛盾凸显,难在原料、用工成本上涨压力加大,难在政府政策(税收高、扶持少等)因素约束加剧,难在营业额增加而利润减少。总的来看,我们公司虽发展快,但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事实情况没有得以根本改变,我们将长期面对“利润从哪里来、人才哪里找、品牌如何保、团队怎么稳”四道难题。实现“豫菜复兴”的发展目标,完成“做豫菜第一品牌”的中心任务任重道远。而作为阿五美食的管理人员,如何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如何加快管理观念的转变而求发展,成为目前我们企业进步的前提和重要推动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这一毋庸置疑的真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阿五美食就有被开除‘业界’的危险”。“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企业快速向前发展,越是行业竞争程度不断提高,就越不能忽视可能发生的风险”。只要我们始终忧患在心、准备在前,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就一定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在“复兴豫菜”的征途上取得新胜利。

谋划和开办阿五美食升级品牌“中和会”,体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是对现实优

势与困难的清醒判断,是对未来机遇与风险的洞察预见,是董事长深谋远虑对企业发展前途命运的战略定位,同时也是对我们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检阅和锤炼。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的管理人员不妨扪心自问——

主持一方,有多少夙兴夜寐、以企业发展为己任的胸襟?

面对经营,有多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省?

应对问题,有多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勇毅?

关爱员工,有多少驱寒问暖、感同身受的情怀?

遇到危机,有多少逆水行舟、创新求变、直面挑战的精神?

„„

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没有忧患意识是最大的忧患。

缺乏忧患意识,突出表现为骄傲自满、盲目乐观。员工可以多看成绩、多看好的一面,管理人员则要多看问题、多看不足。现在个别时候好像颠倒过来了,一些管理人员经常看到成绩,自己说自己做得很好;而员工却经常看到存在问题,对所谓的成绩不一定认可。“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当前个别管理者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其根源都在于思想不够解放,观念严重滞后,方式方法不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如果不尽快转变来一次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能力的大提升,必将拖公司发展的后腿,导致企业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业态发展大潮中落在后面。只有摆出问题,正视差距,认清自己,增强危机忧患意识,倍加珍惜机遇,不断创造新机遇,牢牢抓住机遇,切实用好机遇,做到积极作为、主动作为、从而最终有所作为。面对业内竞争激烈的残酷现实,我们已经到了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关键时刻,加快观念方式转变求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缺乏忧患意识,还突出表现为好大喜功、文过饰非。“报喜不报忧,听喜不听忧”,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当出现了问题,管理人员不是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怒斥下属、怨天尤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淡薄,必将贻误企业发

展大计,损害公司形象。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

干大事者,须心无旁骛、明察秋毫;成伟业者,必凝神聚气,全力以赴。 管理者必须经常自省自问,自勤自励,自持自慎,真正做到“以忧患之心,思忧患之故”。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但什么是真正的调查研究?就是拿出足够的时间、“一竿子插到底”,到基层经营一线查问题摸实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见微知著、上下求索,沉下心打基础,跳起来摘桃子。 而不是“到处转转,隔着门缝看看,站到那里谈谈”。两种态度,两种方式,其效果大不一样。有句话值得管理者记取,“别把自己当领导,要把问题当问题;不把问题当问题,早晚要出大问题”。

保持忧患意识,加快思想观念转变,转的是一种精神状态,转的是一种工作态度,转的是一种方式方法、能力水平,最终关键要转到实干上。管理人员就要常怀忧患之思,常怀自警之心,常怀企业发展之责,主动发现日常经营和企业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始终保持自警自省的精神状态,务实高效、真抓实干!

人,不患尊卑而患不立。“复兴豫菜,打造豫菜第一品牌”需要公司全体管理人员上下一心,形成合力。“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企业兴亡,你我有责!不论岗位差别、职位高低,都要胸怀复兴豫菜之大业,牢记阿五家人的期盼与重托,主动融入,尽心履责,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人,不患进退而患不振。“复兴豫菜,打造豫菜第一品牌”,需要公司全体管理人员振奋精神,百折不挠。古仁人志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现在,管理者同样要多考虑企业发展、公司需要,少考虑个人的名利得失、进退留转,朝乾夕惕、宵衣旰食,聚精会神干工作,一心一意谋经营。

人,不患顺逆而患不行。“复兴豫菜,打造豫菜第一品牌”,需要公司全体管理人员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在新的征程中

切实把深沉的忧患意识,转化为坚定不移的发展信念,转化为克难攻坚的无畏勇气,转化为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转化为推动各项经营指标提升的具体行动。 保持忧患意识,加快观念转变,管理者就要重落实,抓具体,见行动,始终保持励精图治的进取精神。

在七年多的发展中,阿五美食历经沧桑,忧患意识深深植根于企业文化之中,成为激励一个又一个阿五人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复兴豫菜,打造豫菜第一品牌” ,是一项伟大而荣耀的事业。我们要牢牢记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既是退”的实践要领,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不沉溺已有的成绩,不回避现存的问题和差距,不畏惧未来的风险与挑战,居安思危、心存忧患,转变观念求发展!让阿五人在“复兴豫菜”征途中逆势而为、乘势而上,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怎么居安思危篇二
《《七个怎么看之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

——由一连串问题引发对腐败的思考

前言:

“居安思危”出自《左传》,它告诫我们:即使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这个话题虽然很沉重,但是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政党的荣辱与共。前一阵子我读了一本书,名字是《七个怎么看》,里面讲述的都是当今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下面我想通过这些问题,结合自身的体会,阐述一下我的见解:

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教育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均?怎么看腐败现象?

这几个问题一环扣着一环,贯穿其中,背后总有一种现象在作祟,那就是最后所提到的——腐败。

近些年,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种繁荣的背后是投资的疯狂扩张。但是,不断积累的社会矛盾被经济的繁荣所掩盖。在一荣俱荣的表面繁荣下,社会腐败问题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正如温总理所说的“腐败是当前最大的危险”! 这真不是耸人听闻的。

不信?那听我讲个故事:去年,广东一家小学校爆炸出了一条轰动全国的新闻。老师布置下一则作文题目,名字叫“我将来想做什么”。一名小学生是这样回复的:我将来想当官,有大房子住,有车坐,有漂亮的女人。。。。。。虽然说童言无忌,但此话却深深的触痛了每

个人的心。当官固然没错,古有当官光宗曜祖,现有当官为民服务,但是他潜意识里的官是赃官!贪官!从他眼里看出的是用权利换取自己对金钱的欲望。在报纸上,生活中那些形形色色的贪官大老爷们影响到的不仅仅是社会风气的败坏,更是影响到了下一代的价值取向!这个故事的教育意义是深远的,耐人寻味的,值得反思。

新中国伟大的设计师邓小平曾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确,自古以来人类社会文化,经济,军事,历史—都一直在发展,这是硬道理。可是,经济膨胀的同时也滋生了腐败。有些人片面理解为“只有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认为只要“发展了经济”就可以包治百病,天下太平。腐败势力甚至制造“腐败是发展经济的润滑剂,有益无害”的论调。果真如此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历史实践吧:

历史上,宋、明两朝都是当时世界经济最发达的超级大国,它的GDP在世界上的比重超过现在的美国。可是由于社会腐败,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竟然都轻易的被经济,文化都远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蒙元和满清给灭亡了。这不符合先进文明取代落后文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常理啊!因为什么?腐败!

近现代史上,辛亥革命的武昌起义,清军已经大败革命军主力,革命军几乎处于快被围歼的境地中,可北洋军临阵“倒戈”,反而将枪口对准了清廷。腐朽啊,落得众叛亲离!国共解放战争中,(撇开意识形态来分析),国统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远大于共产党解放区。蒋为什么被推翻?除了毛主席的军事天才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国民

党的腐败。就连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北京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也说;分配不均才是让国民党政府撤退到台湾的主要原因,他也不得不委婉的承认腐败才是败走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折射出当时国民党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如今,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也明确了“只有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方针。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创造了台湾经济的奇迹,人均GDP从400多美元发展到突破18000美元,远远超过大陆人均3700美元的“小康”水平。按说,国民党的道理够“硬”了吧。可惜,它也“发展腐败”所以,2000年它又因为腐败的“黑金”败给了民进党的陈水扁。再次丢失了政权。台湾08年3月大选,国民党的马英九打着“不沾锅”的清廉形象和“拼经济”的双面旗帜,又战胜了“贪腐”的民进党而当选,重新取得政权。

大家看,历史的实践就是这样的公正和无情;不管经济发展多高,只要“发展腐败”最终都会导致亡党亡国丧失政权。只有坚决反腐败,“发展清廉政治并发展经济”才是“真正的硬道理”,才能国泰民安,巩固政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一个社会和国家不能有效解决腐败问题,那么它的政权倾覆的危险将会随时存在。好在我们的党和政府看到了这一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纪委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严惩腐败分子,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两届政府总理,更是把反腐工作视为党的“生命线”,不要在大厦将傾的时候才矛盾的感叹道“反腐败亡党,不反腐败亡国”。

最后,在迎接党的九十岁生日,同时也是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我衷心祝愿我们的党永葆青春、凝聚战斗力,带领着广大人民高速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向共产主义事业迈向前进一步!

招商三部

侯飞

怎么居安思危篇三
《居安思危范文》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海尔张瑞敏:“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联想柳传志:“我们一直在设立一个机制,好让我们的经营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华为任正非:“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我们该如何应对华为的冬天?”微软比尔·盖茨:“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戴尔电脑迈克尔·戴尔:“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

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内涵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要书写清楚,出现错别字扣分。

一、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斑马从不曾忘记奔跑,因为它知道只有跑得快才能逃避敌害,获得生存;蚂蚁一入秋就开始不停忙碌,因为它知道只有积累得多才能穿越寒冬;小树在还是苗的时候就不停地向深处扎根,因为它知道只有根扎得牢才能顶得住暴雨狂风。动植物尚且知道在安逸的条件下为以后的艰难做准备,我们人类呢,不是更应

该懂得,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吗?

【简析】排比句式开头,引出中心论点。既展示文采,又简明扼要。

迈克尔·戴尔说过:“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也许有人会说,他是胆小鬼;可我不这样认为,这句话恰好说明他是个有见识的人。因为有见识才能意识到潜在的危机,才有了如今戴尔电脑的辉煌成就。所以说,人要学会居安思危。

【简析】紧扣作文材料,阐述蕴含哲理。

南唐李后主的亡国史大家并不陌生,就是因为他沉溺于靡靡之音,荒废政事才造成了亡国惨剧。尽管当时大臣已经提醒政治并不安稳,但他只认为自己身居皇位,生活安逸,却没有想到日后沦为亡国奴的悲惨境遇。就是因为没有居安思危,使他最后惨遭毒害。

【简析】列举古代事例,证明其中道理。

因此,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不可以没有忧患意识。一个人如果没有忧患意识,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很出色,那么他被人超过只是迟早的事。一个公司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不懂得在竞争中求生存,那么它被收购也是迟早的事。人被超过可以追回来,公司被收购也可以重新组建,可是国家呢?如果一个

国家因一时大意而灭亡,谁又能给你机会重来呢?只有在安稳的时候就考虑到潜在的危机,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使国家长盛不衰。孟子说过:“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的,我们就是需要这种忧患意识。只有时时意识到自己会有的危险,才会提早有所准备,才不会面对紧急状况措手不及。“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这是海尔张瑞敏说过的话,或许正是这种居安思危的理念造就了海尔打不倒的传奇。

【简析】联系社会现实,解决实际问题。

从古至今,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贪图安逸只能带来失败,又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居安思危才能带来成功。我们是幸运的,但是,我们肩上的担子又是沉重的。我们要承担着国家的兴盛的责任,我们不能让中国在我们这代垮下。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忧患意识,争做最好最强。

让我们记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永远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才能使我们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简析】结尾收束全文,扣回中心论点。

二、危机意识下的生存之道

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危机之于生存,就好比福祸两个矛盾双方,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甚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正确处理危机与生存之间的关系成为人生课堂上的重要课题。正如戴尔电脑创始人迈克尔·戴尔所说,如果不感到害怕,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换言之,如果没有危机意识,那么你很快就会在自我陶醉中被其他人所取代。

【简析】提出问题。讲究生存之道:如果没有危机意识,那么你很快就会在自我陶醉中被其他人所取代。 在经济发展迅猛、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往往会过度沉浸于自我的优越感之中,而忽视了来自周围的危机和挑战。要知道,糖衣炮弹有时比冷兵器的杀伤力来得更为强大。徒有暴力色彩的冷兵器即使对人造成致命的伤害,也不如糖衣炮弹那般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易的将人的精神腐蚀成空洞。而作为一个人,一个社会,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失去了前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又怎么能够脚踏实地地向未来发起挑战,又怎么能够如初生的朝

阳般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向上攀登,直至达到人生的辉煌点?因此,摒弃盲目的优越感,树立必要的危机意识,我们才能在发展路上越探越深,越行越远。

【简析】分析问题。结合当今社会现实,阐述树立的危机意识的必要性,强化论点。

树立危机意识,并不意味着妄自菲薄,每个人都会有长处和弱点,危机意识能够帮助你在发挥个人长处的基础上改善自身的弱点和弊病,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树立危机意识,并不意味着杞人忧天。不要过多的担心不可能存在的危机,而要将主要精神放在切合实际的挑战中去,努力研究影响自身发展的因素,争取进步最大化,发展最大化。

树立危机意识,它可以时刻警醒你注意身边的威胁和挑战,时刻以高度警觉的态度面对竞争,面对人生。树立危机意识,它可以不断鞭策你细致的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在探寻发展规律的同时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树立危机意识,它可以增强你的信心,提高你面对挫折和逆境能冷静处理难题的勇气和能力,如太阳那般激起你对待生活的热情。

在危机中求生存,树立危机意识,不断推动自身前进发展,你的人生将更加稳定 和开阔,更加丰富和

怎么居安思危篇四
《居安思危》

【论文摘要】增强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明确而自觉的执政理念。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这是做到居安思危的必要前提。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国内外、党内外各种矛盾和危机中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居安思危,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这是新时期应对来自国内外各种显性和隐性的风险和挑战的根本要求,是促使我们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警世之言,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不竭的精神动力。

居安思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条古训,它要求在安定和平的境遇中,要虑及可能遇到的危难。“居安思危”,不论对国家、对政党、对个人来说,“安”往往是在相对意义上说的,“危”则是经常会遇到的,因此。居安思危,重点应落实在增强忧患意识上。这里所说的忧患意识,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群体自发的忧患意识,另一种是执政者(领导者)自觉的忧患意识。这两种忧患意识在当代中国历史上都留下深刻的印记。

在日本侵略者大举入侵,国家面临危亡的紧急关头,一曲《义勇军进行曲》唤起了千百万人的忧患意识,危难使人惊醒,民族危难使中华儿女将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前途和个人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谱写了无数热血青年报效祖国、宁死不屈的光辉篇章。这里,亿万民众出自内心的“国破”难以“家全”的忧患意识,是国共两党组成统一战线联合抗日的精神纽带。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出现过“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错误,使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生活遭到极大的破坏。十年内乱,中国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各种物资十分匮乏,全国有2.5亿人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群众生活艰辛。政治上又极为严酷,大批忠诚的党政干部被打成“走资派”,无数有成就有贡献的科学家、学者被错定为“反动学术权威”,许多无辜的人甚至被迫害致死。广大干群思想被禁锢,处于僵化半僵化状态,社会正常秩序遭到极大的冲击。亿万民众心头涌起种种疑虑,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1976年初,周思来总理与世长辞,更加深了人们的忧患情怀。“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不许人民清明节悼念周总理。由此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众自发悼念周总理的“四五运动”,其实质是一场对“四人帮”倒行逆施的民众抗议运动,是亿万普通中国百姓厌倦了无休止政治运动的民意反应,是要求结束“文化大革命”、恢复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改善生活、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正义呼声,是长期以来民众对政治高压、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普遍不满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在国家政治、经济处于危难时刻广

大工农群众、干部和知识分子忧患意识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和平年代对国家隐性危机而生的忧患意识的一次强有力的表现。正是这场运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拥护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转变党的工作重心、为改革开放和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伟大的群众基础。

可以说,以上两次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出现的群众运动,是人民群众基于对国家和民族安危的深重的忧患意识所作出的展示。

另一种忧患意识,主要是执政者和领导者所应有的思想品质。这里,是指执政党在执政理念方面应当经常保持居安思危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它就肩负着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受人欺凌的历史使命,通过近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来,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使人民共和国不断走向富强昌盛,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清,加上其他一些主客观原因,党在一段时期内犯了错误,把抓阶级斗争放在首位,忽视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直至发动“文化大革命”,造成长达十年之久的内乱。这样的错误不仅是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也与缺乏对世情、国情的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有关,缺乏忧患意识,其直接结果就是错误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不到及时纠正。 二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面对由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国内转型期间频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提升科学执政能力,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明确而又自觉的执政理念。

首先,要认清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把握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正确处理对外关系,应对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特别要注意的是,冷战结束后,非传统安全问题凸现,特别是2001年“9·I1”恐怖主义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恐怖主义的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扼制,但并没有绝迹。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恐怖主义势力相互勾结,是一个显着的特点。我国一些地区同样也遭受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三股势力”的侵扰,他们与境内分裂分子相互勾结,参与、制造了拉萨“3·l4”和乌鲁木齐“7·5”等一系列恶性恐怖事件。面对内外勾结、日益复杂化的恐怖主义的侵扰,我们党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及时把握各种潜在风险和危机的最新动态,保障国家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此外,像“藏独”、“疆独”这类事件本身具有深刻的国际背景,处理这些事件不仅考验党的掌控能力,更考验着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水平。

第二,要科学判断我国基本国情,清醒认识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连续30年平稳较快的发展,一方面,综合国力大幅攀升,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我国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总量己经跃居世界前列;但另一方面,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变,社会矛盾非常复杂,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各阶层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并由此引发各种矛盾的萌生和激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不均,人们获得的机会不等,加上主观条件的不同,造成社会利益结构分化速度过快,贫富差别的拉大并由此产生的各种矛盾凸现,因利益博弈、要求利益再分配而产生的矛盾冲突也急骤增加。2005年我国发表的《社会蓝皮书》表明,民众对社会不满以及借机表达不满的集体行为事件,由1994年的l万起增加到2003年的6万起,增长5倍;并且规模不断扩大,参与集体行为事件的人数年均增长12%,由73万人增加到307万人:其中百人以上的由1400起增加到7000多起。

此外,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新的灾害多发期,洪涝、干旱、台风、地震、火灾、农作物病虫害等灾害频繁发生;新的重大灾害事件不断出现,造成的损失有明显增大的趋势。自然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近l5年来我国年均受灾人口3.7亿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4亿亩,因灾倒塌房屋418.2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4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灾害损失比上世纪80年代高出40%。而这些传统的自然灾害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会与新的因素相互叠加、呈现出极强的关联性,如2003年发生的SARS、2008年南方突发的雪灾、汶川大地震,以及2009年全球流行的甲型H1NI流感,不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而且对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通讯和相关基础设施都是严峻的考验而伴随着这些灾害还有许多次生困难,诸如市场食品日用品能否正常供应、如何迅速有效转移和安置灾民,以及如何防止可能发生的瘟疫传染病等。

面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等突发事件,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不仅是执政理念,更要化作切实应对各种挑战的工作机制,制定危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预案,加强演练和物资保障,提升防御和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居安思危的意识化作现实的行动指南,在实践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

第三,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也是当前我们党的党情所要求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成立近90年、执政60年的大党老党,执政年代久,容易滋生惰性和官僚化,造成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脱离群众:党员人数多,分布广,流动性大,会造成党内教育和管理上的困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成分呈现多元化趋势,利益诉求不一,特别是执政党干部手里掌握着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在经济转轨、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疏漏

和空隙,使一些人凭借手中权力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滋生****现象。特别值得警惕的是,经济领域中的市场交换原则,常常通过不同形式和途径反映到政治领域和党内生活中来,造成一些党员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失落,宗旨意识淡化。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新时期社会思想多元的条件下,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党员和党的干部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做到言行一致、学用统一、坚守理想信念不动摇,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考验。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挥党员的主体地位,发扬党内民主,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考核、任用、监督制度等,也是党面临的新课题。

在新时期,党中央多次要求全党保持清醒头脑,在有利的形势下,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这是做到居安思危的前提。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强盛,必然越来越多地参与各种圈际事务,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对当今世界的许多全球性问题,诸如环境、人口、气候、贫困、疫病等防治以及防范恐怖主义等问题,不但负有重大的责任,而且要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危机,以及对我国构成威胁,要有足够的精神准备,才能积极参与,临危不惧,从容应对。

处于转型期间的我国社会,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现期,要求执政党准确把握基本国情,重视研究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不要等到问题成堆或酿成危机时才去处理。因社会矛盾、利益冲突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往往具有突然性和自发性,这就要求各级党政干部体察民情,倾听群众呼声,发现苗头,及时防范和解决。要加强社会危机管理机制和自然灾害预防机制,研究和制定预警和应对方案,未雨绸缪,作好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准备,以尽可能减少损失。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视党内存在的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尖锐地提出我们党内存在的上述问题的一系列表现,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出于对党内存在问题的严重性敲起警钟,这些隐藏在党的肌体上的病患,如果不加警惕,听之任之,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对执政党来说,重要的是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是要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新知识,提高新本领,以对新事物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旺盛的创造精神,保持恒久的前进动力。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度规范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内外监督,提升反腐拒变的能力。三是要始终不渝地加强先进性建设,切戒骄傲自满,固步自封,牢记“两个务必”,

常怀忧党之心,恪守兴党之责,才能使我们党永远保持朝气蓬勃的生机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怎么居安思危篇五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 (危机意识)》

怎么居安思危篇六
《居安思危的必要性》

居安思危的必要性

——评《中国怎么办》

时寒冰先生的《中国怎么办》,是第一本从中国利益视角,审视2008经济危机,进行严肃思考,并且以负责任的态度思考中国怎么办的著作。

2008年世界上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调整,到现在没有人说得清危机还将持续多久。

据说因为对次贷危机事先毫无觉察,现在美国经济学家们出门前必须要经过化妆,以免被群殴。而最近发生在中国的事件(股市,楼市崩盘,经济危机)与美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的经济学家的地位却更加提高了。让我想起某位伟人的话:“我们的老百姓呀,真是太好了!”

既然经济学家靠不住,为什么又推荐时寒冰呢?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他的身份:中国财经传媒人联盟特约观察员、凤凰博报特约顾问、南京大学客座教授、上海证券报评论员。上海证券报评论员,这显然是全球压力最大的一个经济评论专栏,要想出门不被人捶死,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来不得一句实在的,要么来不得一句虚的。从他的简历可以看出他的两个特点,首先他的主要是针对大众给出对经济形势的评论和解说。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既然是针对大众,他首先得习惯于讲点“实际的”,因为大众觉悟比较低,对张五常之流倾心的“经济学理论的重大成果”不太感兴趣,其次大众的理解能

力比较低,所以时寒冰对经济问题的阐述是通过比较好懂,比较实在的大白话,通过常识。这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还有一条重要的经济学定律讲的是:经济学家就是这样一种人:他并不知道他所谈论的,但是,他让你觉得这是你的错误(你的无知)。

时寒冰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是一个讲良知的人。这一点也是最怪异最难得的。要知道。经济学就像一种很高深难练的功夫,师傅水平差并不要紧,就怕你得罪了师傅或别的什么原因,师傅有意害你一下。就像郭靖给欧阳锋传授九阴真经时,有意颠倒某些字句,害得欧阳锋下半生过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当今时代,大家知道,你虽然没有得罪经济学家,还买他儿子公司发行的股票,但还是架不住他总是想害你,你叫他老师,他却害你,你还拿着本本记录。如果你上当了,脑子因此坏掉了,你不要恨他,因为,你要明白,经济问题的真相本身很难搞清,即使偶尔能搞清楚,但是拿人的嘴软,往往也是不方便讲,甚至自身目的压根就是为了掩饰真相。何况经济学家都不喜欢染发带鼻环,所以也不愿意做非主流,把人吓着。何况在改革开放以前的那种意识形态的争论,“两条路线的斗争”,已经由政治思想领域转移到经济理论领域了。经济的争论,已经不是学术问题了,而是权位利益争夺的皮相——奔走呼号,各为其主而已。何况即使单纯的学术本身也是一锅浆糊。各为其主的并且八股化的学术就是浆糊中的浆糊。

在中国老百姓看来,美国人国难当头,犹不能同心同德,这个国

家还有救么。看着美国银行破产,平时神气活现的投行雇员们失业,不少中国人好像出了一口恶气。富有同情心的国人,甚至开始为美国的前景担忧起来,经济如此差,美国可怎么办呢?布什给人家奥巴马留下了个烂摊子。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经济正在逐步回升。可以预见的是,中国今年保八目标的完成没有问题,赶在世界其他经济体之前率先实现复苏也几无悬念。不过,如果你以为中国经济已经完全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真正做到了“一枝独秀”,那你就错了。

谁都承认,三十年的改革成就斐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翼,可是,居安思危,我们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不牢靠,不得不看外部,比如美国人的脸色,一旦美国人不原意买我们的东西,我们的日子在就要难过。这种过分注重外需,依靠出口,赚取美元纸片的增长方式的弊端,在这场危机中暴露得已经非常充分,危机首先打击的正是出口。广东、浙江等地区引以为豪的外向型工厂纷纷倒闭,失业人数激增,民工返乡潮提早出现等等。

中国的人口和国土面积,跟整个欧洲都差不多,走以内需为主的道路本该是自然的选择,现在该是坚决完成这个转向的时候了。这不但与经济发展的改善民生之终极目标更契合,也是摆脱过度依赖他人,避免一朝被人算计的釜底抽薪的大计。

要启动内需,就要富民,30多年来,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增长,因为中国的税制保证了只要经济增长,国家的税收便会增加,这是一条

国富之路。多年以来,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GDP的增速,财政占有了经济增长的大头,而居民所得的增速远远不及财政,国富的同时,民富的目标实现得不尽如人意。

老百姓没有钱,消费和内需就是无源之水,所以,我们的经济增长除了依靠外部需求,就剩下政府投资了。尽管政府投资的效果肯定不如民间投资有效率,更没有消费支出的作用昭彰,可是,这样的路径对我们来说更驾轻就熟,说实话,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让消费者来左右经济大势的局面。比如四万亿启动内需,主要就是政府部门在运作。

要启动内需,就要把收入分配目标从国富转向民富,增加居民收入。具体而言,就是大幅度降低总体税负,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富民的过程要从改变财政支出结构入手,逐步实现从所谓经济建设财政向真正的公共财政转变,有些太具中国特色的支出项目,应该考虑取消,至少是大大压缩,如吃喝招待费、公车花费和基本没用的出国考察费用。这要求积极推进财政过程的民主化改革,让财政预算置于公众视野的阳光下。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提出的未来世界将是“资源为王”的观点。美国付出极大代价进行伊拉克战争,不过是为了控制石油资源,美国等发达国家对稀缺资源的争夺和对能源安全的高度重视,值得我们好好反思。时先生在书中提到,中国是稀土大国,但是大部分稀土矿,都被地方政府以缺乏资金为由,吸引外资入股,拱手让外资控股。因为争相压价,我们的稀土卖的是土的价格,但将来必要以黄金的价格买回来。

“哭得最响亮的人,不一定是最悲伤的。”——次贷危机爆发的过程,也是全球财富转移和重新分配的过程,而看了《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 中国怎么办》一书,你会发现,原来最大的赢家就是之前被认为最需要被拯救的美国。

可以说,美国人引发了次贷危机,但埋单的却是全世界。从历史上看,更是如此,每一次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过后,美国都变得更加强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人通过次贷危机合法地攫取财富的工具不是别的,正是美元。美元由于其无可匹敌的强势地位已经成为一种以货币为载体的美元霸权。在货币战争时代,美元的杀伤力非同凡响。 诚如书中所言:“现在,战争的主角、摧毁一国经济主权的工具,已经变成金融而非笨拙的枪炮;同时,摧毁一国经济主权的主角,已经变成尖端的金融人才而非勇猛的大兵。”

不得不承认,当金融危机过去后,美国将重新恢复元气,迅速崛起,而中国却很难说从这场金融危机中学到和得到了什么。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中国提供了一个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良好契机,但中国恐怕并没有抓住。

时至今日,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谈不上“集约”:我国的能源资源仍然处于无序开采和随意贱卖的状态;我国的出口企业还在“微笑曲线”的底部,生产廉价的、低附加值的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仍然高度依赖投资来拉动,尤其是政府投资,

怎么居安思危篇七
《居安思危课题》

一、文综课堂中“居安思危”教育渗透的作用

民族危机意识,是任何时代的人们都应有的一种意识。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社会秩序也相对安定,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造成了人们危机意识的日益淡薄。这点在中国的年轻一代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现在的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居安思危观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因此,开展居安思危教育,应从学校抓起,充分发挥好学校居安思危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教育”即教书育人也。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其居安思危的教育。做为一线教师,由于所教学科的限制,往往重文化课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方面的教育。因此,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居安思危教育的渗透不应忽视,可以说是刻不容缓。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文化知识与思想教育更好地结合,做为一线的教师真的应该把渗透居安思危意识作为已任。在课堂中居安思危教育渗透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有助于强化中学生的生命意识

通过文综课堂“居安思危”教育渗透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由此启迪21世纪的青少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从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们身上,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我们不能延长它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它的宽度,激发学生创造有价值生命的学习动机。

二、有助于强化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首先,以民族英雄所处的社会背景为依托,把他们所持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爱国行为和创建的历史功勋都逐一给学生强调、讲述;还可组织学生观看历史故事片、幻灯片、图片,让学生创办手抄报、专栏等,使他们充分地认识到在民族危亡时刻英雄人物所起的重要作用,启迪学生学习民族英雄炽热的爱国思想、光明磊落精神和为国献身的高风亮节,从而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责任。

其次,以知识分子热爱祖国为国争光、自觉地挑起重任的生动史实,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分子的自我价值就是爱国主义。从而鼓舞我们中学生继承和发扬爱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努力成为具有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三、有助于强化中学生的危机意识

从国家角度,近代屈辱的中国给了我们学生以深刻的警醒,血和泪的历史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上讲,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各项制度还不够完善,我们的小康社会是低水平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共同富裕仍是有待实现的一个过程。

从国防角度虽然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尤其是国际战略格局处于新的调整时期,我国的周边环境又比较复杂,民族、宗教、领土争端从未停歇。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活动、台独势力依然威胁着我国的安全,我国与有关国家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未根本解决。虽然我边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各民族团结得到巩固,但是民族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仍然十分猖獗。

总之,只有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才能使我们在忧患中警醒、在警醒中奋进,才能够成功应对国际国内各种风险和挑战。作为青年一代的中学生更应该由此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学习动机,掌握科技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新形势下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居安思危教育,使他们牢记历史教训,勇敢地承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

二、史、地、政各学科如何渗透“居安思危”教育

(一)历史学科

以史为鉴,资治育人是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如:秦亡汉兴,汉初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以致“文景之治”的出现。李大钊也曾说过,我国革命应当以俄为师,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通过历史教育达到“鉴古观今”的境界。

改革开放至今,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是,自身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同时,国际上仍然存在着颠覆社会主义以及敌视中华民族的势力。而这一代青少年由于出生和生长的环境比较优越,容易出现自满、骄傲的情绪,因此,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特别是新课程中有关人文功能的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感,从而更积极、努力的拼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突出的贡献。所以我们在历史课堂中增加了“居安思危”栏。以下就是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认识:

一、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更多强调的是生命的价值观。

从近代的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中,我们就可以汲取教训“真爱生命,远离毒品”;从五大侵华战争中,我们也可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中国人被无辜地杀戮,深刻地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由此启迪21世纪的青少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从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们身上,使学生们深刻地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要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使他们明白什么样的东西是可以和生命等价甚至是于高于生命的,而什么样的东西是不需要用生命的毁灭做代价的

二、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一向是富于自信力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从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到商鞅变法,汉武大帝的大统一、强盛的唐帝国、疆域的空前辽阔,唐乾盛世的辉煌无一不是在述说祖国历史的光辉灿烂。可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火烧圓明园、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等无一不在诉说着外国侵略者的罪行。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把中华民族古代历史的光荣与辉煌,同近代历史的衰败与屈辱相对比。使学生深刻认识落后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危机意识。

今天、台独、藏独势力活动猖獗,日本右翼分子修改教科书。否认侵华罪行,贩毒,吸毒现象屡禁不止,经济危机影响全球,赌博、追求享乐等不良现象仍然存在。教师应结合历史史实,教育学生充分认识:

1、台湾自古以来就中国的领土,从三国时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再看清朝设置台湾府,以及二战中(开罗宣言)的发表,无一不证实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青年学生应学好历史。用史实同台独分子进行斗争。

2、元朝时,中央设宣政府管辖西藏,以后历代中央政府从未放弃对西藏的管辖,藏独分子企图分裂中国的行径是不得人心的。

3、近代开始,林则徐就领导了著名禁烟运动,贩毒,吸毒不仅摧残人的生命,更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青年学生应远离毒品,同贩毒,吸毒行为斗争。

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世界正逐步融为一个整体。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日益加剧,中华民族一向是富于革新精神的民族。从管仲的改革,商鞅变法,到今天的改革开放无不证明改革的巨大作用。因此,面对世界性金融危机。要适时制定经济政策,闭关保守是要失败的。

5、要结合历朝历代追求享乐而亡国的历史,教育学生拒绝不良诱惑,与赌博,追求享乐等现象斗争。

(二)地理学科

一、地理教学中居安思危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

1.资源渐缺, 破坏严重。主要是人口增加过快和经济发展过猛而导致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过量和不合理开发利用, 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资源短缺和破坏, 目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资源: 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沙漠化和土壤侵蚀的快速发展。据统计, 目前全球受到荒漠化不同程度危害的土地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如我国每年表土流失量80亿吨以上, 居世界之首, 荒漠化土地平均每年1000多平方千米, 甚至南方也出现了成片的荒漠地。

(2) 水资源: 由于淡水资源全球分布不均, 约60%的区域缺水, 43个国家面临淡水不足问题, 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适当地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 无控制地将大量污水排入河湖, 导致可用水资源减少等问题。

(3) 矿产资源: 地球上蕴藏各种金属, 非金属估计其耗竭时间将在数十年以至数百年陆续出现。

(4) 能源资源: 若按耗用量的增加率推算, 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将于2021—2035年耗去80%, 天然气只可维持40—50年,而煤可供200—300年使用。其他如水能开发虽然人类已积累不少有关的技术、经验, 但有关建设大型水坝而引起的河流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仍未被彻底克服。至于核能也始终摆脱不了正常的核意外的放射性污染的阴影, 太阳能在技术上一直未能突破光电转换效率低的状况。

(5) 生物资源: 破坏日益严重, 主要包括森林、草原及野生动植物的破坏和灭绝。如我国东北长白山林区, 森林覆盖率比建国初期减少了约18%。

2.环境日益恶化。包括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所造成的酸沉降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 “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全球性气温升高以及核意外和核试验中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扩散;石油和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森林、草原等大面积植被破坏所造成的气候、生态、物种的失衡等, 这些问题只处于研究和了解阶段, 再加上其形成机制一般都很复杂, 影响地域广, 治理上有一段很长的路。

3.人口膨胀。人口数量过多对各种自然资源、能源以及环境构成压力, 造成各种耗损和污染的问题, 这些问题反过来又直接威胁人类存在。至1985年, 全球人口已达48亿, 年增率为

1.7%左右; 1995年, 我国大陆人口达12亿; 2005年1月6日, 为我国13亿人口日, 沉重的人口负担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从1986年起, 我国人口每年增加1500万; 每年消费粮食( 每人按200公斤) 30亿公斤, 每年消费布料( 以每人每年消费2米计算) 3000多万平方米, 需要增加住宅( 每人按4平方计算) 6000万平方米; 每年消费全国新增加国民收入的20%, 中国文盲达2.5亿, 12岁以上的女性文盲率达45%。我国本是“地大物博”,但按人均计算, 就成为“地大物薄”。

二、在居安思危意识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1.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教学对象是中学生, 虽然他们的世界观正在形成, 但他们已具有一定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正确、客观地分析上述问题, 有利于他们培养居安思危意识, 树立发展观念。

2.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将居安思危意识教育贯穿于相应知识点中, 有的放矢, 切忌空洞、抽象, 在教师的传授过程中应将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问题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3.要从本质上与“悲观论”严格地区分开来。居安思危意识教育不是悲观主义, 而是让学生了解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全球甚至区域问题, 培养他们危机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居安思危意识已是当务之急, 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 使他们穷则思变,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展观。

(三)思想品德学科

忧患意识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鼓舞历代爱国人士为国家前途、国家命运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然而,由于社会氛围,舆论宣传、教育理念等的偏差,导致当前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忧患意识淡薄。在思想品德课中由于升学压力等原因,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方式和操作还不尽人意,但思想品德学科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内容既十分丰富又具体生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势。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特点,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忧患意识教育,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忧患意识。

一、热点时事专题大讨论

关于某阶段的热点时政,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即时”原则,并以专题形式引入课堂,多角度有侧重地进行时事专题大讨论。我曾开辟了一系列的专题课,比如以《居安思危----适龄青年积极报名参军》为题进行国防教育。这堂课中我通过当时的热点----《义务兵役法》中一些新规定的解析,设计出活动内容和课堂提问来解决学生中的思想问题:“大学生是否应该报名参军”、“有哪些具体要求”等,使大家了解了国防的重要性。 在探讨解决这一情景题时,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活跃了课堂气氛,进行了一场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落后就要挨打,强大的国防需要有强大的军队,你不参军我不参军谁来保家卫国,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都明白了这一道理,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开展专题报告会

针对目前中学生普遍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比如祖国和平统一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动向等问题进行讨论与解答,多角度给学生以知识的冲击,在答疑解惑的同时,让他们的心与国家的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觉地将国家利益放到第一位。通过这样一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激发青少年树立高尚的情感和信念,把忧国之情、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融化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行动中。活动中要注意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根据初中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觉悟、知识水平分层次拟订计划,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辩论赛、主题班会、主题活动、手抄报评比等)和途径等进行。

三、利用社会现实进行居安思危教育

奥运会在中国召开,实现了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神七”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等,振国威,聚民心。然而,H1N1甲型流感的爆发,南北方先后遭受雪灾,新疆“7·5”打砸抢烧事件等自然和人为事件频发,我们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社会现实的存在。自然灾害的发生警示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自然灾害是不能避免的,但自然灾害发生后,怎样使受灾程度减到最小,怎样使人们在灾后都能够展开自救、互救,这就需要我们平时从中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居安思危教育。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忧患意识的增强,从而达到进行居安思危教育的目的。

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生活在物质文明相对繁荣环境中的中学生,缺少困难和痛苦的磨砺,追求时髦,讲究享受者比比皆是,如何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全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政治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国与国之间激烈的竞争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对人才的竞争,可见只有提高人文素质,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才能确保“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行。

三、史、地、政各学科导学案

怎么居安思危篇八
《居安思危,强化企业危机意识》

华企天诚网络整理发布

dudu.com.cn

居安思危,强化企业危机意识

每个企业在其发展历程中,难免会遇到紧急或者困难的关头,我们把紧急或者困难的关头称之为危机。只要有人或者有利益的纠缠就会有危机,危机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面对危机,企业都希望能够得到解决,于是,危机管理应运而生。

危机的出现是突发的,不可完全预见的,加之其可能会对企业的形象、信誉造成消极的影响。所以,企业应该防患于未然,做好危机预防、危机预警,做到居安思危。也许会有人说那些优秀的企业应该不需要居安思危,加强危机管理吧。其实不然,请看一则寓言故事。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个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第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带。晚上归来的时候,带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带拐杖的旅行者跌得全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

于是前两个履行着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么会没事?”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带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带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伞,就大胆的在雨中行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因为我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就没有摔伤。”然后,他又问带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是摔伤了呢?”带拐杖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伞,便捡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摔跤。”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带伞的淋湿了,带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能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让我们忘乎所以。在大雨来临之际,第一个旅行者因为有伞,有优势,就忘乎所以,觉得大雨根本算不上什么,于是大胆地在雨中行走,但是优势让他忘记居安思危,他哪里知道对于大雨来说,他有一把伞这一优势根本不算什么。拿企业来说,很多企业沾沾自喜于自身所具有的某方面优势,哪里知道对于市场这个掌舵人而言,其优势亦算不上什么。

也许企业目前的发展确实顺风顺水,某些优势高出于同行其他竞争者,但是企业没有必要因此而忘乎所以,停止继续发展的脚步。笔者认为有优势是非常好的发展状态,应该很好的利用这一优势,放眼大的市场环境,居安思危,不断地审视自身所处的环境,同时着眼于自身经营、管理、素质等内部情况以及关系的处理等外部情况。

“一失足成千古恨”,人在路上走,难免不失足。企业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发展难免会出现危机。只有居安思危,加强企业危机管理,才能使企业从容面对紧急或者困难的危机关头,才能使企业转危为安,才能使企业走得更长更远。

怎么居安思危篇九
《大型专题片《居安思危》观后感》

大型专题片《居安思危》观后感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倾覆,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一个悲剧性事件;而有着70年执政历史、拥有2000万党员的大党苏联共产党的自行瓦解,无疑是国际共产运动史上一个悲剧性事件。

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而不做亡国奴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对我们的邻居、大力支援过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一直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怀,特别是对昔日一个强大到可以和美国抗衡的苏联,走到今天这般境地,更有一种深深的惋惜和感慨。那么造成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原因是什么呢?

《居安思危》对苏共的垮台与苏联的解体的原因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值得深省的地方很多。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影片披露当苏共宣布解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轰然倒塌时,竟然没有一个苏共党的基层组织,没有一位党员出来捍卫自己的党,自己的国家,甚至没有人表示抗议,人们普遍的反映是冷漠,是无动于衷!

从表面上看,这一现象似乎令人难以理解,因为这毕竟是一个有着70年执政史和2000多万党员,曾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领导其人民创造过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的大党!然而,只要我们深入到其内部,看一看它的指导思想、组织路线、作风等等,就会发现,这个曾经生气勃勃、与人民血肉相联的党,在它自身的演变过程中,如何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扼杀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渐渐偏离了曾经指导其取得过辉煌成就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在政

治上实行个人专权、破坏党内和党外民主,渐渐脱离了曾经是其执政基础的人民群众;直至苏共垮台前夕,当时的苏共领导人不仅在思想上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党内监督机制上否定民主集中制,推行绝对民主化,而且由于一系列错误路线导致经济恶化,民族矛盾尖锐,各种弊端累积,党内腐败日益严重。此时,它已不再代表广大苏联人民,它只代表它自己,只代表仅由极少数人构成的党内特权阶层的利益。面对这样一个不代表自己利益的党,人民没有理由为了阻止它的消亡去奔走呼号,也不会为了捍卫它而拼死奋争,冷漠与无动于衷是必然的。由此,我们得到的又一个启示是:凡是背弃广大人民利益的党,终究将被人民所唾弃。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苏联的悲剧已成事实,重要的是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不让这样的历史悲剧再次重演。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均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的党,我们党的各级组织,每一位党员,都应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的最后部分,谆谆告诫全党:"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生命。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继续承担好这个历史使命。"面对艰巨的使命、繁重的任务,出席党的十七大的代表一致认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自觉按照报告的要求,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

艰苦奋斗,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 "四个一定要"集中概括了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具有鲜明针对性和现实性。而强调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清形势和任务,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信念,从而走在时代和群众的前列。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要有忧患意识,党员领导干部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体现在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牢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无论是从加快发展、解决民生问题角度看,还是从党的作风建设看,都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只有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才能辩证地看待形势,辩证地看待成绩,勇于直面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不走错路,不走弯路,不走回头路。我国古代就有"天下稍安,尤须谨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之说。时刻忧国、忧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共产党人对事业发展必须保持的一种强烈意识。

提高防患能力,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作为党员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就要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勤勉工作,更加严格自律,更加自觉地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增强忧患意识,最根本的是提高防患能力。而防患的首要之举,就是把发展搞上去,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真正做到固本强基,防患于未然。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最重要的是时刻防止脱离群众。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把党的宗旨通过自己多为民谋利益、多为民办实事、多为民解忧难来落实到最基层,落实到最实处,把干

部的政绩观、成就感建立在老百姓的满意度上。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八年、执政六十年、领导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重要时刻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本次会议重点从分析"世情、国情、党情"等各个方面的形势入手,提出了"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新要求。这一要求,不仅与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的"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一脉相承,而且与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经济发展要求和人民希望密切相关。

此次会议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字里行间透露的对问题不回避、对矛盾不掩盖、对形势不盲目乐观、对前景不失望悲观,不仅明确提出了要增强忧患意识,更明确要求必须强化责任意识,要求党和全体党员"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就不可能有进步、有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年盛衰存亡的历史告诉,什么时候有忧患意识,什么时期就兴旺,什么时候忘记了忧患、贪图了享乐,什么时候就出现衰亡。同样,建国六十年的历史也进一步证明,什么时期懂得了忧患,也就懂得了责任,

懂得了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改革开放三十年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和进步,与全党、全国人民强烈的忧患意识是分不开的。正是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让每个党员、每个人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才勇于担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但是,正如公报所指出的,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少数党员的忧患意识开始消失、责任意识开始减退,"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

所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就成了当前必须认真对待、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必须进一步确立全党的忧患意识。只有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能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只有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才能有强烈的奋进意识。强烈的忧患意识,来源于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来源于对问题的深刻剖析和矛盾的深入研究。

当前,世界形势正处于复杂多变的关键时期,政治形势变幻莫测,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随时可能出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经济形势不用乐观,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随时都有出现反复的可能;和平环境很不稳固,各种冲突时有发生,恐怖主义压力巨大,并已经在我国一些地区出现;贫富矛盾更加尖锐,不稳定因素随处可见。

而从国内来看,在世界形势的影响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的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5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