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写的诗有哪些?

| 造价员考试 |

【www.guakaob.com--造价员考试】

王安石写的诗有哪些?篇一
《王安石写梅花的诗作》

王安石写梅花的诗作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红梅》

春半花才开,

多应不奈寒。

北人初未识,

浑作杏花看。

《梅花》

白玉堂前一树梅 ,

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

一年一度一归来。

《沟上梅花欲发》

亭亭背暖临沟边,

脉脉含芳映雪时。

莫恨夜来无伴侣,

月明还见影参差。

《证圣寺杏接梅花未开》 红蕊曾游此地来,

青青今见数枝梅。

只应尚有娇春意,

不肯凌寒取次开。

王安石写的诗有哪些?篇二
《王安石写梅花的诗作》

只能这样爱你

(伊然 编译)

我能够给你生命,却无法代你生活;

我能够告诉你知识,却无法保证你学业优秀;

我能够给你指明方向,却无法领你到达那里;

我允许你有自由,却无法为你的自由负责;

我可以教你分辨是与非,却无法为你做出决定;

我可以给你买漂亮衣服,却无法保证你有一颗爱美的心;

我可以给你提出建议,却无法保证你能接受它;

我可以给你爱,却无法保证你能够感受它;

我可以教你如何分享,却无法保证你不自私;

我可以教你如何尊重他人,却无法保证你能对任何人以礼相待;

我 可以教你性的知识,却无法保证你情感的纯洁;

我可以教你如何交友,却无法为你选择朋友;

我可以教你方方面面的生活常识,却无法为你营造好的名声; 我可以告诉你酒的危害,却无法让你在它面前说“不”;

我可以告诉你烟的危害,却无法确定你能远离它;

我 可以教你树立远大的目标,却无法帮你实现它;

我可以教你善良和关爱,却无法保证你宽容仁善;

我可以告诉你何谓美与丑,却无法保证你道德高尚;

我希望你开心、幸福,却无法保证你能时时快乐;

······

也许你觉得我给你的还不够多,我的孩子,但我只能这样爱你,

然后看着你,一步一步走属于你自己的路!

王安石写的诗有哪些?篇三
《王安石诗歌中的女性描写》

王安石写的诗有哪些?篇四
《【论文】论王安石集句诗》

论王安石集句诗摘要:集句诗,又称集锦诗,就是从现成的诗篇中,分别选取现成的诗句,再巧妙集合而成的新诗。它起源于西晋而盛行于两宋,多少文学大家都曾经有过这方面的创作,而其中,以王安石的成就尤最。关键词:王安石、集句诗。王安石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熙宁元年,王安石上书主张变法。在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在财政、军事、教育等三大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然而,改革触犯了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保守派的激烈反对,最终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失败。但是,这一次政治变法对整个北宋后期社会经济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①。纵观王安石一生,不仅在国家政治上有着独树一帜的见解与作为,而且在文学上也有着不凡的建树。北宋中期轰轰烈烈的诗文革新运动,就是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为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②。王安石在诗、词、文上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其中,他在集句诗上面的成就是谁也比不上的。所谓集句诗,又称集锦诗,就是从现成的诗篇中,分别选取现成的诗句,再巧妙集合而成的新诗,或集多人之句,或专集一人之句。它起源于西晋而盛行于两宋。清代的贺裳曾说过:“余最不喜集句诗,以佳则仅一斑斓衣,不且百补破衲也。③”单纯的拼凑诗句,就算摘取的原诗句再怎么绝妙也是枉然,只会破坏新诗的整体性,仅剩生硬。但是,如果构思得好,衔接得流畅,则新诗浑然犹如天成,巧妙之处让人眼前一亮而拍案叫绝。“王荆公集句最长,《胡笳十八拍》浑然天成,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肺肝间流出。④”可见,王安石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可置否的。王安石集句诗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有思友送别、赠答感怀,也有咏史怀古、写景咏物⑤。一、思友送别“山桃野杏两三栽,嫩蕊商量细细开。最是一年春好处,明朝有意抱琴来。”这首《招叶致远》的四句诗句依次分别来自唐代雍陶的《过旧宅看花》、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韩愈的《初春小雨》和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中的诗句。花开灿烂,桃杏相映红。娇小的花蕊宛若将要见人的姑娘,出门前商量着着装,细细打扮。这一派春色盎然,我的朋友啊我的知音,明日抱着琴前去一同欣赏,怎么样?全诗格调欢快,真挚的友谊之情在诗尾流溢而出。“觥船一棹百分空,十五年前此会同。南去北来人自老,桃花

依旧笑春风。”《送张明甫》的诗句分别选自杜牧的《题禅院》,晏殊的《金柅园》,杜牧的《汉江》,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南去北来人自老,桃花依旧笑春风”,岁月在你我相聚又别离的匆忙中溜走,我们都在渐渐老去,而岸边那盛然绽放的桃花依旧年轻,笑对春风。即将的离别,悲苦与不舍漫上诗人的心头。二、赠答感怀“潮打空城寂寞回,百年多病独登台。谁人得似张公子,有底忙时不肯来?”一首《赠张轩民赞善》,集刘禹锡《石头城》、杜甫《登高》、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和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等四部作品而成。此“张”自是与韩愈诗中的“张”不同,用在此处,却让人觉得此句将上下二句衔接得天衣无缝,妙不可言。“三山半落青天外,势比凌歊宋武台。尘世难逢开口笑,生前相遇且衔杯。”这首感怀诗则摘取自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杜牧《题池州贵池亭》、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博士郑虔)》。诗中前两句气势浩大,然而,历史上诸如宋武帝这样的风流人物都已经不再,一股淡淡的哀伤弥漫开来;后两句则是写相遇黄吉甫,相与衔杯言笑,“不如珍惜眼前”的感慨油然而生。当这些诗句被联缀在一起构成绝句的时候,就已经不再是李杜等人之诗了,而是完完全全成为了王安石的新作——《示黄吉甫》。三、 咏史怀古《胡笳十八拍?一》中郎有女能传业,(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颜色如花命如叶。(白居易《陵园妾》)命如叶薄将奈何,(白居易《陵园妾》)一生抱恨常咨嗟。(杜甫《负薪行》,原句为“一生抱恨堪咨嗟。)良人持戟明光里,(张籍《节妇吟》)所慕灵妃媲箫史。(韩愈《谁氏子》,“箫”,原诗作“萧”。)空房寂寞施繐帷,弃我不待白头时。 (张籍《相和歌辞.白头吟》)《胡笳十八拍?二》天不仁兮降乱离,(蔡琰《胡笳十八拍》)嗟余去此其从谁。(韩愈《祭田横墓文》)自胡之反持干戈,(杜甫《寄柏学士林居》)翠蕤云旓相荡摩。(杜甫《魏将军歌》)流星白羽腰间插,(李白《胡无人》)叠鼓遥翻瀚海波。(王维《燕支行》)一门骨肉散百草,(李白《万愤词投魏郎中》)安得无泪如黄河。(李商隐《安平公诗》,原句为“岂得无泪如黄河“。)……“惟王介甫集《胡笳十八拍》,一气生成,略无掇拾之迹,且委曲入情,能道琰心事。……十八拍俱佳,独举此者,以其尤入神境耳。⑥”王安石的这首《胡笳十八拍》所集诗句多达百句,

前人诗句信手拈来,运用娴熟,足见王安石之博学多识。四、写景咏物《春山》春山春水流,曲折方屡渡。(杜甫《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荒乘不知疲,(韩愈《东都遇春》)行到水穷处。(王维《终南别业》)依然旧童子,(戎昱《衡阳春日游僧院 》)要予竹西去。归时始觉远,草蔓已多露。(王质《水调歌头》)王安石不仅创作此类诗歌数量较多,而且工妙无比,集句诗才真正广为人知,以至于很多人还以为集句诗是他的发明⑦。可以说,正是从王安石开始,集句诗才真正成为诗歌的正式文体。如果没有他的创作和大力提倡,集句诗也许会像八音歌、离合体、药名诗那样一直是游戏文体,而不能发展成为正式的诗歌体式,充分显示出他影响的巨大,王安石可谓集句诗创作的巨璧⑧。在这里,结合本学期老师教过的宋诗,我亦尝试着创作了一首集句诗《雨夜》。虽然没有王荆公作品的那种巧夺天工,却也衔接到位。雨夜二更月落天深黑,(苏轼《游金山寺》)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短短蒲茸齐似剪,(梅尧臣《东溪》)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山园小梅》)唤起谪仙泉洒面,(苏轼《有美堂暴雨》)别离心绪向谁言。(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几日寂寥伤酒后,(晏殊《寓意》)只待重来看雪天。(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资料来源及参考文献:互联网:中华诗词网:中国抚州网-了解抚州-灿烂文化-临川典籍:中国古曲网-古典书籍-集部-诗词歌赋:①②来自互联网百度百科:③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④南宋诗论家严羽《沧浪诗话》。⑤博士学位论文《论王荆公体》,作者:张锡龙。⑥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⑦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荆公始为集句诗,多者至百韵,皆集合前人之句,……后人稍稍有效而为之者。”宋代蔡启《蔡宽夫诗话》:“荆公晚多喜取前人诗句为集句诗,世皆言此体自公始。予家有至和中成都人胡归仁诗,已有此作,自号安定八体。”⑧博士学位论文《论王荆公体》,作者:张锡龙。

王安石写的诗有哪些?篇五
《王安石错改诗文》

王安石写的诗有哪些?篇六
《王安石诗》

王安石写的诗有哪些?篇七
《略谈王安石的咏史诗》

王安石写的诗有哪些?篇八
《王安石和王昌龄古诗 部分》

王安石写的诗有哪些?篇九
《古诗》

2—2滁州西涧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展开想象,体会诗词的意境,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春游西涧和晚雨野渡中看到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每句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作者春游西涧和晚雨野渡中看到的哪些美丽景色,使诗句在头脑中形成一副画面。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描写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关键:

先理解诗句的意思,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作者春游西涧和晚雨野渡中看到的哪些美丽景色,使诗句在头脑中形成一副画面,之后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描写的意境,最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 练习法 朗读感悟法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法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首诗,谁能给大家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生背诵)再请学生背诵自己搜集的有关送友人的古诗(同桌互背,每人至少2首。)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古诗《滁州西涧》

教师板书课题:2—2滁州西涧

同学们,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他们都各具风格。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以“高雅闲淡”著称的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一起来品味他的高雅闲淡!齐读诗题。师介绍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代表作有《观田家》。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 ,情文相生,耐人寻味。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此外,他偶亦作小词。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释题:滁州,就是今天安徽省的滁县,是一座山城。(涧是指山间流水形成的深沟。)在城西有一条山间流水形成的深沟,有人称上马河,也就是今天的城西水库。

二.基础知识预习情况检查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念并说出其意思)

涧 鹂

1.涧:山间流水的沟。西间是指在滁县城西,俗名上马河。

2.鹂:黄鹂鸟。

教师指导生字“涧”和“鹂”字的书写。

“涧”书写时左窄右宽。“鹂”书写时左宽又窄。

指名读古诗,要求读的正确;同桌互读,要求读得流利;小组比赛读,要求读出节奏美。(通过读了解这首诗写的景色如此之美,作者为何时还如此忧伤、无奈呢?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去看看吧!)

三.解诗题、明诗意。

师:解题——观赏安徽滁县的山涧流水。

1.学习古诗前两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师:请学生熟读古诗的前两句。并借助字典和词典理解字和词的意思。

生1:“独怜”是偏爱的意思。

生2:涧:山间的流水。

生3:上;头顶上。

生4:黄鹂:黄鹂鸟。

生5:深树鸣:就是在森林深处传来的鸟叫声。

师:指名汇报这两句诗的意思。

生:脚下涧边的幽草,多么茵绿、繁茂、厚密;头顶上树林深处传来的黄立德啼鸣,多么婉转动听、清脆悦耳。

过渡句:

清幽境界,茂密的绿树,鸣转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这些分散的景物聚拢笔端,合成一幅布局和谐、色彩鲜明的图画,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

自学古诗后两句:(春潮带雨晚归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师:请学生熟读古诗的前两句。并借助字典和词典理解字和词的意思。

师:试着将诗意说出来。(教师指名汇报)

生: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间一叶小舟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

师:指名把整首诗的诗句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 脚下涧边的幽草,多么茵绿、繁茂、厚密;头顶上树林深处传来的黄立德啼鸣,多么婉转动听、清脆悦耳。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间一叶小舟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

师:整首诗描写了那些景色?

生:幽草 黄鹂 春潮 渡船

教师板书:幽草 黄鹂 春潮 渡船

师:整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看出?

生:表达了诗人当时处境和心情的形象写照,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的思想感情。 教师板书:淡淡的忧伤

教师总结:诗人借助描写的景物,表达了自己对春天将去时淡淡的忧伤,这就是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四.课堂小结:诗人描绘的景物,动静自然,历历在目,无怪其具有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让我们把滁州西涧的美景长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 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间一叶小舟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千百年来,这一直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五.课堂练习:

背诵古诗

六.作业:

续编古诗

七.板书设计:

2—2滁州西涧

写景:幽草 黄鹂 春潮 渡船

抒情:野渡无人舟自横(淡淡的忧伤)(借景抒情)

2—3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使学生能品味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

4.背诵《泊船瓜洲》。

5.会写1个字。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意思,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

教学关键: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理解感悟。

教学方法:讲授法 练习法 朗读感悟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泊船瓜洲》。

教师板书课题:2——3泊船瓜洲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师: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教师指名汇报)

生:(介绍王安石的事迹)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心情愉快,眷恋家乡,同时对前途的忧虑。

师:介绍得真具体,他的古诗你会背诵吗?

生:(背诵有关王安石的古诗)如:《梅花》《元日》

师: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泊船瓜洲,看到这个标题,就令我们想起《枫桥夜泊》,泊:停船靠岸。在古代,停船靠岸就是快到了晚上,要睡觉休息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为当时没有导航技术),所以这首诗的标题也可以改成《瓜洲夜泊》、《夜泊船瓜洲》,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应是临近晚上,地点是瓜洲渡口。师: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为什么说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我们还要回到公元年1071年王安石任宰相,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变法革新,但是立刻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大官僚们的反对,他主动辞职,回到了从小与父亲一直生活的,被他视为第二故乡的南京。8个月后,又重新被宋神宗启用,这一年王安石已经55岁,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了。心情愉快,同时对前途的忧虑,在赴任途中写下了此诗——决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心情愉快、眷恋家乡、忧虑前程)。我们懂得了这些,这首诗就好理解了。

2.师:老师相信大家一定已经把《泊船瓜洲》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给你们准备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师:指名读,教师充分肯定。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己。

生:学生读古诗。

4师:组织学生圈画生字。

生:学生汇报生字“隔”。

5师:指导书写。

“隔”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右侧的下半部分里面不能写成“半”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到底是秋天的,还是春天的景?思乡的?还是表达喜爱之情的呢?下面让我们在读中来感悟吧。)

三.精读感悟

(一)解题

1.师:“泊”“瓜洲”什么意思?

生1:泊:停泊。

生2:瓜洲:在扬州市南面,长江北岸。

2.师: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生:船停泊在长江北岸。

(二)理解诗句,体会思想。

1.学习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师:读诗句冰茶与资料理解你不懂得字和词。

生:按教师的要求读诗句查阅资料。

师:教师指名汇报。

生1:京口:今江苏镇江。

生2:一水涧:相隔长江,一江相隔。

生3:瓜洲:在扬州市南面,长江北岸。

生4: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

生5:数重山:几层或几座。

师:谁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说一遍。

生: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生:表达了诗人对居住地的依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再次被任命为宰相的愉快的心情。

学习写法:

师:“京口瓜洲一水涧”这句诗交待了什么呢?请大家思考。(教师指名汇报) 生1:这句诗交代了此次出行的起点和现在的所在地。

教师板书: 京口-------------瓜洲 一水涧

京口-------------钟山 数重山

师:追问,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生:有点明题目的作用。

师:你是从哪个词可看出的?

生:瓜洲。

师:这两句诗是写哪方面的内容?

生:写景。

教师板书:写景

小结:作者在去往被任命为宰相的所在地时所看到的景色,抒发自己的所见所感。 教师板书:所见所感

2.学习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读诗句并查阅资料理解诗句中的词意。

生: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

师:教师指名汇报结果。

生1: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绿了”的意思。

生2:何时:什么时候。

生3:明月:明亮的月光。

生3.还:这里只回紫金山的家中。

生4:何时:指什么时候。

生5:照:照耀。

生:6:江南岸:长江南岸。

师:谁能把这两句诗意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师:这两句诗中主要写那些景色?请你们分析一下。

生1:春风。

师:追问,春风吹绿了哪里?

生:江南岸。

教师添加板书: 春风----------江南岸

生2:明月。

师:作者希望明月怎么样?

生:照着回家。

教师添加板书:照我还。

师:继续追问,明月应该是什么样地月亮?

生:圆圆的。

师:由此可看出作者出门在外做官有什么样的心情?

生:心系家乡 天涯咫尺 归日无期 思乡情浓。

教师添加板书:心系家乡 天涯咫尺 归日无期 思乡情浓。

3.汇报整首诗句的意思。

师:谁能把整首诗的诗意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师:请大家有感情的把整首诗读一遍。

四、课堂小结:是啊,诗人身在异乡,遥望着故乡,可能也想起了许多诗词曲赋,他的思乡之情会更加地(急切)(思家切)。让我们怀着想念家乡的感情再读一遍这首诗吧!,教师补充:因为诗人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当时肩负宰相重任,正在全国上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他是虽到家门却不能入门,因此内心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慨,表达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

五、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六、作业

搜集并背诵王安石的古诗,如:元日 梅花 ……

七、板书设计:

2—3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 一水涧 心系家乡

写景 { } 所见所闻

京口----------钟山 数重山 天涯咫尺

春风-----------江南岸 又 绿 归日无期

抒情{ }即景生情

明月----------照我还 何 时 思乡情浓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57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