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造价员考试】
描写峰景的诗词篇一
《5古诗词三首(完整版)》
描写峰景的诗词篇二
《亦峰诗词》
1:饮 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huán)。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可从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意,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2:行路难
唐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⑴,玉盘珍羞直万钱⑵。 停杯投箸不能食⑶,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⑷。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⑸?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⑹,直挂云帆济沧海⑺。
译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高十千, 玉盘里的佳肴则值万钱。
但是我放下杯子,放下筷子,不能下咽, 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 想登上太行山,大雪却封了山路。
闲来垂钓向往有姜太公般的机遇, 又想象是伊尹梦见驾船经过日月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又多,如今的道路又在哪里?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彼岸。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甲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翻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译文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在军中主帅
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4: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1.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2.吟鞭:抽响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3.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4.花:比喻国家。 5.护:保护。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类为国效力的高贵品质。后人又常用此句表达前辈对后辈的爱护。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5:赠从弟
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文注释】
①刘桢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
②从弟:堂弟。
③亭亭:高貌。
④瑟瑟:风声。
⑤罹:遭受。
⑥凝寒:严寒。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6: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6: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或注释: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坚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一想天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描写峰景的诗词篇三
《5古诗词三首(完整版)》
描写峰景的诗词篇四
《贵峰诗词吟咏》
贵峰诗词吟咏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唐) 生查子·元夜 欧阳修(宋) 扬子江头杨柳春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相见欢 李煜(五代·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从军行 王昌龄(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长相思 白居易(唐)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 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月明人倚楼) 秋波媚 陆游(宋) 秋到边城角声哀 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 凭高酻酒 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 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 曲江池馆 (应待人来)) 1
赠花卿 杜甫(唐)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锦城丝管日纷纷 渭城朝雨浥轻尘
半入江风半入云 客舍青青柳色新
此曲只应天上有 劝君更尽一杯酒
人间能得几回闻 西出阳关无故人
水调歌头 苏轼(宋)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带“()”表示括号内的诗句要重复一遍,带“()”表示括号内的词 在第二次重复时要再重复一遍。
2
描写峰景的诗词篇五
《中央峰景B区》
中央峰景B区
本项目位于阳光南大街与东风路交叉口南行250米路东;另一种阳光南大街与百花路路交叉口北行250路东
市政集中供暖 地板辐射采暖
34、 能否办理公积金贷款?(销售部)答:能
35、 贷款首付不低于40%
36、 净高约2.75
37、 是否人车分流?车位配比
38、 答:是 配比:1:1
39、 本项目什么时候开工?什么时候交房?
40、 答:现已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正在开槽阶段;交房时间预计2017
年12月31日前
、付款方式优惠:首付40%起
1、 首付40%优惠1%
2、 首付60优惠2%
3、 全款优惠5%
41、 二、客户交付150元/平米享受抵房款200元/平(即房款优惠
50元/平)
描写峰景的诗词篇六
《29 诗词五首_课件》
29. 诗词五首
归园田居
陶渊明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
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这是第三首。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hèhuì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zhǎng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zhān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描写峰景的诗词篇七
《广西中峰乡育才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5 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
描写峰景的诗词篇八
《2012中考古诗词复习练习:26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江苏南通2005登飞来峰
2.
3.
江苏南通2005登飞来峰
①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1分)②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 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2分)
浙江金华2006登飞来峰
①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②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①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②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
四川广安2011登飞来峰
10.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2006年浙江省金华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2分)
2.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2分)
答案:1.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2.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
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
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泘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 ,实则指 。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说说“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5、诗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6、这首诗中,“泘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7、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
8、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
9、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
答案1、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2、千寻塔的最高层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3、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4、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5、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6、(当时的保守势力)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7、“自”: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诗句的原因解释不来得绝对;“只”:在诗中念起来通顺上口,更符合诗人的处境和心情。8、千寻(见日升) 铺垫9、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描写峰景的诗词篇九
《广西中峰乡育才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29 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
描写峰景的诗词篇十
《广西中峰乡育才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61357.html
上一篇:描写动物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