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造价员考试】
海??白的诗篇一
《海的诗歌》
关于海
一
百叶窗,
把一切割成一条条的。
一条一条的蓝,
我知道那是天空。
海鸟飞向天空,
衔着一条一条的蓝。
海鸟说,
“天空是我的家,
海本是天空。”
二
八月里,
阳光和沙都是白的。
沙滩上,我挖了两个坑。
天空已死,
海吐着最后的白沫。
沙滩上,我挖了两个坑,
一个埋葬声音,
一个埋葬阳光。
天空是棺材盖,
海鸟落在棺材的边缘。
海鸟说,
“海已死。”
边海流传
文/非非
海,是我今生漂泊的梦,一辈子的痛。
想海的日子,一切变得透明和从容。
贝壳
总是梦见自己在海边检拾贝壳。有夕阳在海面逗留;有水鸟在身边嬉戏。波浪温柔地潮汐,一次次追逐我的脚印。
贝壳的吻一圈圈地睡着了,有潮声打湿了眼睛。
在梦的边缘,谁留恋着海的呼吸,一声声低吟。
在远离边海的日子,寄托于女人的手上或颈下,你的色泽是一种象征,你的硬度足以让珍贵的男人下跪。
礁石
你孤单地站在海里。礁石。
对于海,你无怨无悔,即使鞭影无数;你一往情深,即使刀割处处。却最终不敢期待海的眷顾。 暗礁,只是海远离的高度,你除了深深地哭,一切都是无助。
你的伤心记忆,千行泪痕,汇成不变的岛屿。
你凝望的视线焦渴地撞击。海的胸口,层层飞沫,点点怨气。
帆船
古老的传说,八方包围,鱼群被一网打尽。却注定无法打尽伤悲。
诶乃的橹声次次捣碎海的春梦,让海一次次迷失,一次次回首叹息。
船在浪尖耸立,呼啸的帆早被拉下,舵坚守着方向。
什么样的心被悬在了半空,凌乱的头发环视一切。
在岁月里,帆船没有边岸。
一些沉浮,肆虐地挥舞。怯弱的灵魂休想抵挡。
海鸥
为海欢呼,不止一次掠过伤痕。
啄开波纹,旋涡于空中飞翔。来自心灵的呐喊,赋予海坚实的胸膛。
不敢轻易停靠,所有的风浪至今没法端详,曾经的心痛还在绽放。
每一次饥饿的哀鸣,唤醒沉睡的欲望。
凌厉的风张开翅膀。暴风雨的洗礼,怒海的澎湃,生命话沧桑。
寂寞无休止地蔓延,诗歌徜徉在浩瀚的海。
沙滩
亲近沙滩,独坐黄昏。夕阳下彩霞漫天。
放弃理由,让心在潮湿的空气中拒绝思念,我不禁失声恸哭。
在海的对岸,隐约有重浊的声音不绝地袭来,消逝了我的来路,沉闷了我的去路。 任遥远而陌生的情愫埋葬在旋涡里,卷入海底。
捧起一滩沙,顶礼膜拜。一眼虔诚和绝望同在。
沙从指间漏落的姿势,一如深重的往事从岁月中逃离。
掉进自己的脚印里,夜色难免,伤痛难免。
明月
在四面环海的孤岛,我茕茕孑立。
月光银银地洒在我落拓的身上,凄迷的眼里,苍白的唇边。
月色舒缓地滴落,纯洁的声音演绎蓝色的情调。
远离愤怒与喧嚣,惟有海予我宽容,洗涤我所有的疲惫。
有爱躲藏在飘流瓶,是谁故意将意志流放?
让空空的我还不得安宁。
我自始至终没能打开那尘封千年的企盼。我怕那些粉红的泪在月光下忧郁地死去。 面对深情,只能祈祷久违的真。其实,我无意将心锁住牵挂,有月老焚烧见证。 在兹念兹。面对海,抚摸月光,谁的誓言温暖如初,鲜活如新?
关于海
这里的风已经把我整个的吹透
灵魂无处藏身
粉碎于璀璨的浪尖
在霓虹的幻影中
飘入我的口里
带着苦涩的咸味 稍纵即逝
太阳的怜惜
热敷着海的儿子
瘦骨嶙峋的肩膀
母亲温和的手掌
轻抚跋涉千里的孩子 低吟着 哄睡受伤的心
鱼在日出前死亡
午时 暴尸于寂寥的沙滩 海水的泡沫亲吻了她 赤裸的身躯
耳语 夏日那一场劫难 唯一的生还者 在朗月下 走过长长的海滩
海盗在劫掠后
大肆杀戮
沙滩上贝壳的骸骨冲积
深蓝色的血液漂染了整个大海 一只幸免的瓶子 飘远了 带走了最后一位搭渡者 九个字的情书
一声长笛 呜~~~~
惊醒 浩瀚的蓝色的梦 太阳下 巨大的水体冰凉 此时
万里无云
《你见过大海》
--韩东
你见过大海
你想象过
海??白的诗篇三
《诗海扬帆》
海??白的诗篇四
《名家诗歌写作技巧之易白诗歌解析》
易白诗歌《子弹的爱》赏析
作品介绍:
《子弹的爱》是著名诗人易白收录于2010年出版发行诗集《心界》中的一首诗歌。诗歌先后发表于榕树下、全军政工网《军旅文学》频道、国际导读网、5星文学网等媒体,受到读者的喜爱,被各大媒体转发,引起强烈反响。
诗歌作者:
易白,本名:王增弘。(1986年4月25日—),男,出生于中国广东汕头,是从军队退役的一个博学者。他除了是画家、诗人、作家,剧作家,同时也是词人、作曲家、歌手、哲学家、思想家、文艺评论家、
设计师。许多主流媒体曾对他进行采访及报道,其艺术天赋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被广誉艺术天才。也使得他成为解放军部队唯一典型的80后艺术家。
现系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成都军区分院)画家、普宁易学研究院秘书处秘书长、中国当代文艺出版社副社长,5星文学网创始人兼首任总编、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主席、国际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诗歌标题:子弹的爱
诗歌正文:
我像一发火力十足的子弹 而你偏偏是我生命中 唯一瞄准的靶心 勇往直前的我 没留过一点后退的余地 然而当我命中目标的时侯 才发觉 靶心上面不止一颗弹头 而我 却只有一颗弹头 那颗弹头就是我的心 当我命中目标的时候 我已是一发空空的弹壳 在尘土中慢慢的生锈 但我并未曾悔恨
因为 我向来是一名勇往直前的军人
赏析点评:
《子弹的爱》是收录于易白著诗集《心界》前卷的一首诗歌,全诗十五行。诗人把自己比喻成一发子弹,而子弹的特征是穿透力强,直线路径,速度极快,没有退路。诗人借助子弹的特征,表达自己读恋人的感情,诗人的感情是勇往直前,不留退路的。而在诗歌中,靶心则像是一个女孩子的芳心。全诗精炼,形象生动,诗歌极富画面感、空间感,极有张力地升华到了思想情感的爆发点,是一首以青春、军旅、爱情等关键词为主,富有青春气息和正能量的军旅诗歌。
表面上,这是一首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而诗歌却从另一个侧面道出了中国军人为了保卫国家,服务人民,牺牲自己青春和爱情的奉献精神。(夏草)
责任编辑:九叶
易白诗歌《我并不在乎死神》赏析
作品介绍:
《我并不在乎死神》是著名诗人易白2005年创作的一首爱情诗。诗歌先后发表于榕树下、全军政工网《军旅文学》频道、国际导读网、5星文学网等媒体,受到读者的喜爱,被各大媒体转发,引起强烈反响。
诗歌作者:
易白,本名:王增弘。(1986年4月25日—),男,出生于中国广东汕头,是从军队退役的一个博学者。他除了是画家、诗人、作家,剧作家,同时也是词人、作曲家、歌手、哲学家、思想家、文艺评论家、设计师。许多主流媒体曾对他进行采访及报道,其艺术天赋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被广誉艺术天才。也使得他成为解放军部队唯一典型的80后艺术家。
现系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成都军区分院)画家、普宁易学研究院秘书处秘书长、中国当代文艺出版社副社长,5星文学网创始人兼首任总编、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主席、国际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诗歌标题:我并不在乎死神
诗歌正文:
我并不在乎死神让我永远紧闭双眼 但我在乎死神让我瞬间也看不见你
我并不在乎死神夺走我的整个世界 但我在乎死神赐予我的世界没有你
我并不在乎死神如何折磨我的灵魂 但我在乎是你正在扮演死神的角色
赏析点评:
海??白的诗篇五
《藏海诗话》
海??白的诗篇六
《诗海拾贝》
海??白的诗篇七
《诗海》
鸟鸣涧 【体裁】五言绝句
作者:(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意:
春天的晚上寂静无声,只有春桂在无声地飘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清幽的月光笼罩了春天的山野。山雀竟然被月光惊动,时时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
注释:
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溪沟,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闲:闲寂。
空:空空荡荡。
时:时而,偶尔。
解析:
这首诗全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的感受到了。为什么呢?是由于“人闲”,也就是人静。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 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衬托出春涧的幽静。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 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 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一句古语,古来好诗都是就天成好景,用妙手记叙出来。而我们在低吟浅酌之时,脑海胸襟似乎也随着诗人的文字进入到那片清幽绝俗的画面之中。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朝代:唐
人 间 四 月 芳 菲 尽, 山 寺 桃 花 始 盛 开。 长 恨 春 归 无 觅 处, 不 知 转 入 此 中 来。 题材:写景抒情 注释:
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2. 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3. 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4.尽:指花凋谢了。
5. 山寺:指大林寺, 6.长恨:常常惋惜。 7.春归:春天回去了。
8.觅:寻找。 9. 不知:岂料、想不到。
10.转:反。 11. 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12.始:开始。
诗意:
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
但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开始盛放。
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
此时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想不到春天是反到这里来了。 赏析: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一片始盛的桃花。我们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这首诗前两句讲四月春末在山寺见到桃花,后两句再表达诗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悦心情。透露了诗人对宁静、和谐、清新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大林寺所在地,地势较高、气候寒冷,一般地方桃花在早春二月开放,四月凋谢,这里却到四月才盛开。诗人说“春归无觅处”、“转入此中来”,多么风趣!春天哪有脚步?怎会转移呀?这是诗人丰富的想象,也是他惊讶、喜悦心情的自然流露。
《晚春》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细审诗意,诗人当是赞赏杨花的。"无才思"应是故作顿挫的谐谑之笔。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春兴 【作者】:武元衡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简析】: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两句中雨晴与柳暗、花尽与莺见之间又存在着因果联系“柳色雨中深”,细雨的洒洗,使柳色变得深暗了;“莺语花底滑”,落尽残花,方露出流莺的身姿,从中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异乡的春天已经在柳暗花残中悄然逝去,故乡的春色此时想必也凋零阑珊了吧。那漂荡流转的流莺,更容易触动羁泊异乡的情怀。触景生情,悠悠乡思便不可抑止地产生了。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是两个出语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诗句。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有表现力。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象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在诗人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解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
【简评】:
不难发现,在整首诗中,“春”扮演了一个贯串始终的角色。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往不在。由于春色春风的熏染,这本来不免带有伤感怅惘情调的乡思乡梦,也似乎渗透了春的温馨明丽色彩,而略无沉重悲伤之感了。诗人的想象是新奇的。在诗人的意念中,这种随春风而生、逐春风而归的梦,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末句的“又”字,不但透露出乡思的深切,也流露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唐代诗人写过许多出色的思乡之作。悠悠乡思,常因特定的情景所触发;又往往进一步发展成为悠悠归梦。武元衡这首《春兴》,就是春景、乡思、归梦三位一体的佳作。这首诗所写的情事本极平常:看到暮春景色,触动了乡思,在一夜春风的吹拂下,做了一个还乡之梦。而诗人却在这平常的生活中提炼出一首美好的诗来,在这里,艺术的想象无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海??白的诗篇八
《易白诗歌50首》
易白诗歌50首
易白,本名:王增弘(1986年4月25日—),男,出生于中国广东汕头,是从军队退役的一个博学者。他除了是画家、诗人、作家,剧作家,同时也是词人、作曲家、歌手、哲学家、思想家、文艺评论家、设计师。许多主流媒体曾对他进行采访及报道,其艺术天赋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被广誉艺术天才。
《狂魂》
相思意冷念轻生
痴恋至极成狂魂
动情太深出真句
爱到消沉作诗人
《海边》
我希望离别之前
能和你去趟海边
静静听海的声音
大海唱歌很动听
只要你不怕寒冷
你定会刻骨铭心
歌声里你会看见
燃烧的心在留恋
只要你不怕刺眼
让心灿烂一刻吧
快了,快了,很快了
离别将带我启程
不知何时能重聚
我羡慕海和太阳
能留一刻灿烂吗
如同日出般难忘
灿烂就留在海里
不知能不能重聚
但是下一个轮回
我依然还爱着你
《容许》
请容许我知道
你的归宿在哪
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知道直到天荒地老
请容许我思念
这不见的痴恋
容我死了也忘不了
许我活着没怎么笑
请容许我沉默
因为一个人过
容许我的心像石头
顽固而执着的坚守
《向前》
你有你的初恋
我有我的初恋
你我都有过去
回忆不敢向前
你我都曾痴心
所以还有留恋
因为都是残缺
所以没有向前
你我都想忘记
但却无法忘记
不如当次教训
因为已是过去
你我都会难忘
那就好好珍藏
因为有过经历
才懂得了爱情
你有你的珍藏
我有我的珍藏
懂得珍藏忆旧
才懂珍惜未来
你有你的残缺
我有我的残缺
你我拼在一起
才是完美整体
初恋过的残缺
牢固成为圆满
只有圆满整体
才能滚向未来
你有你的初恋
我有我的初恋
让过去的过去
向前,向前,向前„„
《断线》
等不到你的音讯
我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 不知道 将何去何从
我不明白
为何会迷失了自己的爱 直到 线断了的那一刻 我才知道
原来
你就是那一个放风筝的人 又故意剪断了我的爱
《合奏》
缘分到了尽头时
就是一段完整的回忆
你我并没有分离
只是相聚在回忆里
回忆和思念是共鸣音
如同音高一样的琴弦
当我轻轻撩动其中一根弦时 另一根弦也跟着振动
两根琴弦共鸣的回音
在如琴箱空空的心里 回荡 我的心湖荡起了一圈圈波纹 我细心的欣赏 回味„„ 原来;原来
这!这不 正是
你我共同谱写的曲子吗?
缘分到了尽头时
就是一首动听的曲子
你我只是在岁月里
用记忆 在心灵里合奏着那首曲子
《苦海》
你若问我思念在哪里多苦 我只能带你到黑暗里品尝 那杯夜里闷得变凉的苦茶 你若问我浪费了多少心血 我会开启宝库里的无价宝 让你好好数数那堆废诗稿 如果你还问我爱你有多深 我会告诉你:实在对不起 这没有你觉得荒唐的答案 你可以跳进我的海里去探
《礁石在论证》
海,我早已顽固的坚守在 灵魂的阵地上,期待
你休想在黑夜里淹埋
思想燃升的姿态
来吧!汹涌的海
我将用你 鞭打的满身伤痕 论证你的花样
只不过是在张牙舞爪
不信?你等着看
关于用黑暗点燃辉煌的问题 以后的每天早上
我将揭晓一次答案
《追逐》
能在梦想的路上
追逐
无论终点多么遥远
纵使满路荆棘
在疼痛的双足下
也能找到希望的动力
能在梦想的路上
追逐
纵使贫穷孤独
至少也自由幸福
就算走错了路
也是一种自愿的糊涂
《听琴》
琴师,是你忧郁还是曲子忧郁 击破了一层伪装的玻璃 荡起一圈 一圈
久未波动的流涟
我不知道音符它们都在唱什么? 总有太多 太多
把握不了的因果
当石头撞击死水的时候
有谁?想过声音会在此刻复活
海??白的诗篇九
《诗海拾贝》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海拾贝教案
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引语: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你知道哪些诗人呢?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
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诗海拾贝”,“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本)
(4)举行诗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三、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阅读材料1~2《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
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2.自学。
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
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1.播放多媒体课件。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4.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
七、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八、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十、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阅读材料3~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了解古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
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3.让几名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三、读中悟意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
① 让学生了解诗、词、曲。
② 解释个别词语。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词的大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悟情,欣赏诗歌意境
1.默读诗歌,体会两首诗歌的异同。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
① 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② 通过阅读,你从中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指导:
5.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背诵这两首诗歌。
2、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元曲。
阅读资料5~6《太阳的话》《白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
1.师配乐朗诵冰心的《纸船儿》。
2.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导入
二、初读两首诗,了解大致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太阳的话》中“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说过:“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正是从这种美学思想出发,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这一时期写得最好的光明颂诗是《向太阳》与《黎明的通知》„„《黎明的通知》则是以一个更加乐观、明朗的调子宣告着新的时代的来临:“趁这夜已快完了,/请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在这里,诗人正是一个时代的预言者与理想世界的呼唤者。)假如你就是木板房的主人,看见太阳的到来,听到太阳的这句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注意回扣第一小结体验的“蛮不讲理”,进行矫正;也要随时关注个性化体验,回归个性化朗读,如可以强调“你们”,也可以强调“心的空间”,也可以强调“让我”。)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自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白桦》
2.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快读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
1.学生默读阅读材料。
2.让学生说说读了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
① 诗歌的特点: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语言具有音乐美。
② 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
六、拓展延伸
1.背诵这两首诗。
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与诗同行 活动
第一课时
活动目的: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海??白的诗篇十
《白玉蟾诗》
《秋思》
白玉蟾朝代 宋词体裁 乐府 苍崖高处云濛濛,云气深中有碧鸿。
万里青霄飞径度,依然又掠西风去。
此时桂花开未开,故人不来鸿雁来。
一瞬四方无觅处,不堪回首潇湘路。
我方拄颊吟夕烟,徘徊欲赋空茫然。
故人有酒坐秋夕阳,似我两地遐相忆。
一写此诗聊问秋,江枫岸柳替人愁。
纵然对面亦如梦,幽情付在玉三弄。
玉笛凄凉远不闻,不念山中有白云。
秋思
朝代:宋 作者:白玉蟾 体裁:七古
万蠢惧寒皆向蛰,千岩凉风舞黄叶。
雨痕印水如撮缬,虫声入夜如弹镊。
酒浇心绪转悽怆,带减腰围增瘦怯。 梦向西湖采芙蓉,觉来山外青猿泣。
白玉蟾诗
作者:宋代诗人 来源:全宋诗 更新:2006年04月
安仁县问宿
幕燕翻雷天作云,一声归鸟万林昏。
荒城寂寞无堪酒,灯下搘颐雨打门。
八曲鼓楼岩
万太高岩耸石楼,云翚烟桷瞰寒流。
幔亭昔聚曾孙宴,石鼓拿归古渡头。
八月三日即事
烟冷浑沾水,溪清可数鱼。
鸦翻千点墨,雁草数行书。
今日征帆下,前年上国初。
诗盟寒复讲,无酒兴何如。
白鹤观
琅庭珍馆一何清,四壁如银窗更明。 雨余草色欺苔色,风送松声杂涧声。 芍药花开今四月,杜鹃啼恨到三更。 我来暂息白鹤观,忆着故人刘混成。 松殿空遗金凤舞,芝田不见铁牛耕。 云迷古洞虎狼吼,烟锁平林鸟雀惊。 日暮山屏增紫翠,晓来天籁自箫笙。 杖头挑月过山北,要趁如今几日晴。 白莲诗
渊明归西天,不作东林社。
不见张昌宗,无人举此话。
谁家栽绿荷,薰风漾碧波。
波底水晶空,化出玉姮娥。
嫣然冷无语,冰肌卧晓雨。
东君如夏日,此花不受暑。
一点天然香,随风入画堂。
折之置坐隅,窈窕弄玉郎。
忽然心绪变,如覩佳人面。
寄语明月楼,莫貯双飞燕。
白石岩
平野巉然石一拳,千崖万岫翠相连。 鸟飞不到疑无路,云与齐高直接天。 下面仰看岸是屋,上头仍有玉为泉。 李仙丹熟山魈遁,尚有宸章寄紫烟。 白云菴
宿雾恋乔木,落花粘瘦枝。
鸟声人静处,山色雨来时。
霁月成相约,凉风解见知。
僧房安一枕,海气濯冰肌。
百丈岩观水
手携青藜杖,岩上俯清池。
池水夜来冰,冻磷殊未澌。
戏以藜杖尖,斲破黄琉璃。
横杖担两片,忍冻岩前嬉。
爱日怡我神,凉风吹我衣。
应念石季伦,销步锦金围。
终夜烧红兽,但饮甘如饴。
夫岂知山林,清寒益我姿。
此意谁与论,岩下青松知。
柏子家风
山居剩得静乾坤,竹鼎时将柏子温。 会似赵州参得透,等闲莫与俗夫论。 宝慈寺
殿古涵烟冷,楼空得月多。
钟声巡远岫,塔影卧清波。
悲风曲
山风凄冷山木悲,虎不敢啸鬼夜啼。 溪声暗绕苍苔路,翠羽丝毛寒不栖。 幽人此时楼上立,叶照松梢露珠泣。 有酒欲饮饮不成,月华缥缈烟光湿。 悲秋
庭臯一叶夜来秋,拍塞乾坤爽气浮。 有客放船芳草渡,何人吹笛夕阳楼。 鲈鱼莼菜季鹰兴,鸿雁芦花宋玉愁。 碧水映天天映水,淡云如幕月如钩。 悲秋辞
虫声树声各已变,吾知流年暗中换。 昼乌夜兔忙如箭,各光渐入芦花岸。 芦花白兮蓼花红,鸿雁跧蹲满荻丛。 牡丹海棠如梦中,莲藕香散池馆空。
人生岁月去如水,燕去莺归一弹指。 星霜磨老道人心,满目世人纷如蚁。 感今慨昔令人愁,乃知宋玉非悲秋。 江山紫翠饯汉唐,风物不复追商周。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知何限。 古人怜今今怜古,夕阳影里云影乱。 此身飘飘如游尘,身体发肤皆他人。 尚余方寸管喜怒,不敢漏世天公嗔。 向时欢娱成冷落,谁与感慨怜萧索。 定知悲喜取取胜散因,世间果无扬州鹤。 所可悲者仇且孤,览镜自笑清而癯。 安能十事九如意,定数岂复人能逾。 秋风起兮秋水寒,秋心悲兮秋兴酸。 佳人一去不复还,顾影度此时光难。 此心寥寥秋夜月,孤光散入寒光阔。 夜深月落无人知,江上渔翁空网撒。 不堪举此向愁人,使人泣下肝肠裂。 何人为我调素琴,叠叠为我写孤襟。 庶令鬼神伴伊泣,山空树冷风萧森。 北山
驿酒沽来满满斟,现成诗句不须寻。 轻云阁雨风声软,淡霁笼云日影沉。 夹路栀花香野水,隔山杜宇响乔林。 草菴饭了从容睡,门外通衢无古今。 笔架山
吾是瑶台翰墨仙,操觚弄椠玉皇前。 翻云为墨海为砚,一片寒空如雪笺。 兔豪象管用不得,倒蘸昆仑醉钩画。 当年染罢八角芒,金阙上章求放逸。 三峰坐断江南天,临汝城头苍苍然。 状如笔架翠起伏,与吾阁笔齁齁眠。 山灵惊呼猿鸟乱,清魂复被风吹散。 起来叫问山前人,几度松枯白石烂。 别蒋都辖用归雁韵
别来不觉八周星,过尽长亭又短亭。 霜雁贴天飞去去,弋人何事慕冥冥。 梅开春信宾南国,草劲秋声警虏庭。 我亦年来还慷慨,亭前一笑万山青。 别句呈庚契呈高士
一笑相逢在翠微,绿槐高柳借凉时。 只将水竹烟云兴,说与风花雪月知。 日落三杯无事酒,人闲八句自然诗。 来朝云过青山外,回首空闻猿鹤悲。 别李仁甫
君向星江结草庐,我来抵掌笑相於。 三盃碧液涨甆盏,一缕青烟缠竹炉。 剑舞春风花烂熳,琴弹夜雨竹萧疎。 明朝拄杖知何处,猿叫千山月满湖。 病起
我爱山水清,淘洗诗中俗。
朅来山水间,白昼卧茅屋。
天公知此癖,复还我以病。
病中翫山水,诗句觉愈胜。
我欲抱病吟,生怕病忽愈。
锢口莫汤药,静对山水语。
君看病中句,不特苦且清。
长如酒后时,雄吟畏酒醒。
行带琼台云,随风下山去。
回首山上菴,记在猿啼处。
波罗密
南方有此波罗密,人所厌弃鬼神惜。 大如瓶笙身拳挛,长如囊枕针历刺。 天回故是来处遥,天南亦有能相识。 君不见北人不梦象,南人何处梦骆驼。 泊头场刘家壁
春深空度可怜宵,江岸风沙好寂寥。 人间孤舟多少恨,五更寒雨报芭蕉。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6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