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老是钻绒怎么办

| 造价员考试 |

【www.guakaob.com--造价员考试】

羽绒服老是钻绒怎么办篇一
《羽绒服防钻绒性能测试方法》

羽绒服防钻绒性能测试方法

自羽毛、羽绒的保暖性被人们认识并应用以来,羽绒服就一直以其轻柔、保暖和舒适的特点,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羽绒服日趋时尚化,设计上一改传统的臃肿、呆板的形象,而是越来越轻薄和时装化,不仅是冬天的御寒服装,更是冬季时装的第一主角。

如今,一个人拥有几件羽绒服的现象已越来越普遍,羽绒服给冬天带来温暖与舒适的同时,也给一部分消费者带来了烦恼,钻绒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钻绒是指羽绒服中的羽毛、羽绒钻出其面料、里料。钻绒如果是向内钻,羽毛、绒会粘在毛衣上,甚至钻进内衣,让人感觉浑身搔庠,令人心情不畅,如果向外钻,则会影响整件衣服的美观。羽绒在空气中飘荡,还会使敏感人群感觉不适,甚至引起呼吸道疾病。对服装企业来讲,解决钻绒问题也是羽绒服是否能够踏入高端服装的要素之一。

一、羽毛、羽绒的结构特征及羽绒服的钻绒机理

研究羽绒服的钻绒问题首先要从羽毛、绒的结构特征说起。羽毛是指覆盖在鸭、鹅体表的质轻而韧具有弹性和防水性,由表皮角质化所生长成的一种物质。羽毛按其结构可分为正羽绒羽和纤羽。正羽覆盖在禽类体表绝大部分,有完整的结构,是由羽轴、羽枝和羽丝等部分组成的。它的中间从上而下有一根轴型硬梗,称为羽轴,(羽轴上部称为羽干,下部称为羽根),羽干两侧生有细密的羽枝,羽枝两侧又生有二阶小羽枝,而每根羽枝又可看作一根小“羽毛”,两侧密生精细的三阶小羽枝。如此反复,就形成了完整的羽片,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毛片(如图 1)。在显微镜下,羽小枝呈现更细微的羽小钩,整片羽毛由这些小钩编织联结而成(如图 2)。

绒羽分布在禽类的全身,被正羽覆盖,形成保温层,是最具价值的部分,按其形态可分为朵绒、未成熟绒和类似绒等,其核心部分是朵绒。朵绒的形状恰似一“绒球”,“绒球”中心有一极小的核,称为绒核,从绒核中放射出许多细微而纤长的毛丝,称为绒丝,每个绒丝上又生有毛茸茸的绒小枝,形成朵状的绒子(如图 3),但对于发育较完全或朵形较大的绒,主绒枝上还会生有次绒枝。未成熟绒观其名就知道是没有生长成熟的绒子,它的绒丝较短,有小柄,呈伞状(如图 4)。类似绒是毛型带茎,茎细并且软,羽枝细密,梢端呈丝状且零乱(如图 5)。

在显微镜下,鹅、鸭绒的羽枝、羽丝和绒丝会呈现出一幅巨大的树状画面,该树以羽枝、羽丝和绒丝为“树干”,以羽小枝和绒小枝为“树枝”,在羽小枝和绒小枝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 Y 形或三角形的节点,Y 形的称为隆节,三角形的称为菱节。下一阶羽、绒丝从节点处某一方向或几个方向延伸。

纤羽比绒羽细小,形如毛发,只有一羽杆,从其顶端生出少而短的羽枝,纤羽分布在禽类的身体各个部位,它的功能是感受触觉,它的价值不高(如图 7)。

羽绒纤维是蛋白质纤维,但与其它蛋白质纤维不同,从其内在组织结构来看,基本组成单元为微管索细胞,大分子在形成微管索细胞时呈卷曲状,因而羽绒纤维内部形成了大量的空洞且羽绒纤维的截面是中空结构,具有包含静止空气的能力。羽绒的绒毛带电,其静电电容极小,只要少量电荷,绒毛间就相互排斥,彼此分离。而在羽绒服里,作为填充物的羽绒,有成千上万个这样的纤维在努力使彼此间保持最大的距离,这样,就产生了蓬松性,它使靠近面料的羽绒向外挤压,从而产生一个外推的力使羽绒贴近面料。当服装受到外力的摩擦或者挤压时,羽绒服内部充盈的静止空气会从织物的缝隙或者两块面料连接部位的缝纫针眼处钻出,此时贴近面料的羽绒也会随空气钻出缝隙。由此可见,钻绒与以下三方面有关:羽绒的含绒量,织物的密度与线密度还有缝纫线穿过面料时留下的缝隙大小。

二、防钻绒性试验方法

防钻绒性能是指织物阻止羽毛羽绒从其表面钻出的

性能,采用在规定条件作用下的钻绒根数表示。在我国,测

试纺织品织物防钻绒性的方法有两种:摩擦法和转箱法。

2.1 摩擦法

采用的是国标 GB/T 12705.1—2009《纺织品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第 1 部分:摩擦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试样制成具有一定尺寸的试样袋,内装一定质量的羽毛羽绒填充物,将试样安装在仪器上,经过挤压、揉搓和摩擦等作用,通过计数从试样袋内部钻出的羽毛羽绒根数来评价织物的防钻绒性能(如图 8)。

2.2 转箱法

采用 GB/T 12705.2—2009《纺织品织物防钻绒性试

验方法第 2 部分:转箱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试样制成具有一定尺寸的试样袋,内装一定质量的羽绒羽毛填充料,将其放在装有硬质橡胶球的试验仪器回转箱内,通过回转箱的定速转动,将橡胶球带至一定高度,冲击箱内的试样,达到模拟羽绒制品在服用中所受的各种挤压、揉搓、碰撞等作用,通过计数从试样袋内部所钻出的羽绒和羽毛的根数来评价织物的防钻绒性能(如图 9)。

2009 年以前的国家标准中,只对钻绒性能检测方法的描述,在其功能性指标上却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2009 版的现行标准,不仅增加了摩擦法,而且有了对钻绒性能的评价。而刚刚出台的国标 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也新增了规范性附录《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 摩擦试验法》,规定羽绒服装钻绒性能使用的检验方法,并根据产品等级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如表 1)。

这样,专业检测机构对企业出具的防钻绒产品性能鉴定报告就具有了法律效用,对我国羽绒服装及其他羽绒制品的质量控制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羽绒服装钻绒性能检验存在的问题

由于原理的不同,这几种方法检测的结果也没有可比性。同时,在检测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3.1 封闭测试使得羽绒没能充分蓬松

在两种方法中,为了防止试验时羽绒的飞掉,影响数据准确性,使用了塑料袋包裹试样袋或者在一个密闭的回转箱的空间里,这样在操作时,缺少空气的流通,使羽绒不能迅速回复蓬松状态,影响试验效果。是否能做些改进,既使空气流通,又不会造成计数不准。

3.2 摩擦法和转箱法对钻出表面的长度不统一

在钻绒根数的统计时,摩擦法标准中的表述更为详细。它指出钻出试样袋表面的羽毛、羽绒、绒丝要大于2mm 才算,而转箱法只是要计数钻出表面的根数,并没有具体的长度要求。也希望能有所统一。

3.3 取样方法的不同

在羽绒服装标准的钻绒试验方法中,有方法 A 和 B两种,方法 A:沿着羽绒服装内胆绗缝的方向取试样;方法 B:根据客户提供的织物和羽绒制作试样。因为现在的羽绒服装款式多种多样,加工方法也不尽相同,格子有大有小,所以,要按照方法 A 取试样的话,能够符合这种条件的羽绒服不多,这也是方法 A 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建议一般采用方法 B。

四、防钻绒采取的措施

4.1 含绒量

按照 GB/T 12705.1-2009《纺织品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第 1 部分:摩擦法》标准的要求,在调温调湿后,我们用几种不同织物密度的防钻绒布做成试样袋,分别填充足够量的 50%、70%和 90%含绒量的鸭绒和鹅绒。使用防钻绒测试仪(摩擦法)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填充不同含绒量后的钻绒情况不同。含绒量高的羽绒试样袋钻出的羽毛、羽绒、绒丝要比含绒量低的羽绒试样袋钻出的少,同样含绒量的羽绒,绒子含量高的也比低的钻出的少。而鸭绒比鹅绒钻出的多。由此得出,含绒量及绒子含量越好,它钻出的羽绒也越少,并且鹅绒优于鸭绒。

4.2 面料

一般认为,防绒性差是因为织物密度不够,当紧密指数小的时候,织物组织结构稀松,羽绒较易钻出;当紧密指数太大时,织物虽然结构较为紧密,但是,由于单位面积的孔穴数增加,使钻绒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经纬密的增加,加大了孔穴的陡高和深度,使面料平整度和光洁度降低,这样,又使羽绒在面料表面移动的自由度减小,容易使羽绒端点嵌入孔穴,因此,一般会选用布面光洁,手感柔软,250T 以上的高密度防绒布、尼龙绸,尼龙纱丁缎以及防绒棉、TC 布等,并经过涂层处理,这样防钻绒效果更佳。加工时,通常采用四层加工做法,有面料、里料和胆料组成。这样,经过层层防御,绒丝、羽丝就不易钻出了。通过面料生产商的不断科技革新,研发出轻薄且防钻绒性能极佳的亮面羽绒服面料,在加工制作中只需要二层制作,减轻了服装的重量,简化加工工序,从而降低了羽绒服的制作费用,也成为近年来羽绒服的一大卖点。

4.3 缝纫连接处的针眼钻绒

通过用细针粗线并且缝纫线用硅油浸泡之后再进行缝纫,或使用具有优良的适度弹性和膨胀性的羽绒服专用缝纫线把针眼的孔径减少到最低来解决钻绒问题。现在又有一种新的加工工艺,无缝贴合,它取消

了传统的车缝式加工工艺,在将面料分为若干方格时采用先进的无缝热贴工艺,使面料上没有了车缝线,这样,就减少了羽绒钻绒的机会。

五、结 语

羽绒服的钻绒问题,一直困扰着生产企业及消费者。织物密度、羽绒质量和缝制质量都会影响到它。当然,羽绒服生产厂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定位,在保证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前提下,确定使用合适的原材料。以上所述,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钻绒的问题,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将来,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必将会解决羽绒服的钻绒问题,使消费者真正穿上干净、卫生、舒适、高质量的羽绒服。

羽绒服老是钻绒怎么办篇二
《羽绒服缝线钻绒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论文》

羽绒服老是钻绒怎么办篇三
《【最实用】羽绒服防钻绒性实验方法研究》

【最实用】羽绒服防钻绒性实验方法研究

责任编辑:广州庄杰化工

免费寄样电话:肆零零捌捌捌陆柒柒伍

羽绒服防钻绒性试验方法是研究羽绒服防钻绒问题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起初,人们采用试穿、做垫子等手段来测试羽绒服的防绒性,但试验周期长、试验强度不固定且结果难衡量,后来采用织物透气性试验方法,因为透气量大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织物的防绒性能,但该方法不够直观且只能用于相同组织结构的织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2705-91)中规定了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日本和美国也有这方面的试验方法与标准,但国外对羽绒服防钻绒性能的研究也比较有限。本文将分析和比较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试验方法,研究现有方法可能存在的不足,提出防钻绒性试验方法研究的新思路。

1.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GB/T12705-91)描述

1.1试验原理

将试样制成袋状,内装一定质量的羽绒,放在装有硬质橡胶球的试验机回转箱内,通过回转箱的定速转动,将橡胶球带至一定高度,冲击箱内的试样,达到模拟羽绒制品在服用中所受的各种挤压、揉搓、碰撞等作用,通过计数从试样内部所钻出的羽绒根数来评定织物的防钻绒性能。

1.2主要设备、用具

1.2.1试验机

试验机由一个能正、反向转动的回转箱、电器控制部分组成。回转箱为一以有机玻璃为材料的内壁光滑的正方体,内部尺寸为:450mm×450mm×450mm,回转箱转速为45士1r/min。试验机具有预置转数、满数自停等功能。

1.2.2橡胶球

至少应备有硬度45士10邵尔、重量为140士5g的匀质丁氰橡胶球12只。

1.3试验步骤

置10只橡胶球和一只试样袋于回转箱内。通过预置正向和反向转动各1000次进行试验,当每次满数自停后,统计钻绒根数。将两次计数的羽绒根数相加,即为一只试样袋的试验结果。每次试验进行三次,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2.国内外试验方法比较

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发现国外对羽绒防钻绒性能的研究也比较有限,目前主要有美国和日本在这方面有相关标准,但日本的研究不够深入,仅在实验方法中采用了回转箱法,实验描述中仅规定了橡胶球的固定落点和试样袋是固定的两个条件,其他条件均无提及。因此,现比较中美两国实验方法的异同.

由表1可见,中美两国在实验方法的选择上均采用了回转箱法,并且在实验过程的控制上采用了比日本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即取代固定试样袋而使其随机翻转,有效模拟羽绒服在穿着时的受压随机状态。主要不同点在于冲击物的选择与数量、实验时间的控制、对实验结果的评价各有不同,通过比较,中国在实验结果的评价上采用统计钻绒根数来比较,而美国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两项指标,相比之下,中国在实验评价上比较科学。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回转箱实验法存在一定的不足,现分析如下:

3.对试验设备的分析

在分析实验设备之前必须深入了解羽绒钻绒的机理,羽绒钻绒要对羽绒的蓬松性能进行研究。蓬松度是衡量羽绒弹性程度的指标,指羽绒在受压力作用后能够自然蓬起的能力。羽绒主要是以绒朵形式存在,在每一绒朵里,包含着几十根以至上百根内部结构基本相同的纤维,并且每根纤维之间都会产生一定的斥力并使其距离保持最大,这样就使羽绒产生了蓬松性。羽绒的蓬松性能使靠近面料的羽绒被向外挤压,从而产生一个外推的力使羽绒贴近面料。通常羽绒面料为防钻绒,面料的透气性变得相对较差(通过织造和后整理等一系列工序),面料的使用使羽绒服的充绒内腔停滞了大量的静止空气,因此当羽绒服受到外界挤压作用时,静止空气会从面料的孔隙或车缝留下的针眼透出,此时贴近面料的羽绒则会跟随空气一起钻出内腔。

3.1对回转箱的分析

在1.1的试验原理中,试样置于装有硬质橡胶球的试验机回转箱内,回转箱为封闭容器,尽管封闭的容器有利于试验结束后对钻绒数量的统计,但并不利于空气的流动与交换,当橡胶球在箱内对羽绒试样进行击打、挤压后,试样的蓬松性能由于缺乏充足的空气而难以发挥,试样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原状,从而对羽绒钻绒的试验效果产生影响。

3.2对冲击物的分析

试验中对橡胶球的硬度、质量和数量都做了相应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放入回转箱内的橡胶球的数量为10个,回转箱转速为45士1r/min,箱中的试样一直处在被击打的状态,由于封闭回转箱中空气的不足,已经使得试样蓬松性能的发挥受到限制,而10个橡胶球的击打数量可能导致处在被击打过程中的试样始终都无法恢复蓬松状态,而是处在干瘪的状态下被不断击打,没有蓬松状态下羽绒中存有的大量静止空气为条件,外界的作用力再多,羽绒的钻出都会很困难。因此,整个试验的效果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4.羽绒服防钻绒性试验方法新设想

通过对羽绒钻绒机理的研究,了解到羽绒内部存在的大量静态空气和外界的作用力对羽绒钻绒的影响同等重要,因此,在试验方法的研究上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充分保证试样的蓬松性

为使羽绒试样的试验过程尽量每次都能处于蓬松状态下进行,首先要保证外界空气的流动性,因此,整个试验过程处在标准的大气中比处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要合理。

其次,由于羽绒试样受力后的回弹需要一定的时间,尽管时间的长短与所充羽绒的含绒量高低、蓬松度高低、面料的透气性好坏等因素有关,而回弹时间的间隔仍会影响试验进行的效率,即每次都要等试样基本恢复原样后再进行第二次击打。为有效提高试验效率,可以设想一种人为蓬松法,即通过在试样一角留一微孔进行充气,节省试样自然蓬起所需的时间,而达到同样蓬松的效果。同时考虑到试样一角预留的微孔会导致试验时羽绒大量钻漏现象,应在预留的微孔前端设计一种活动夹将微孔封闭,当每次充气后用活动夹将微孔封闭,再进行受力、击打试验。

4.2外力的施加

在GB/T12705-91中关于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中,外界作用力的施加是通过选择10个符合要求的橡胶球在回转箱内自由滚动来完成对试样的击打过程,橡胶球的选用保证在作用外力的过程当中,包裹羽绒的面料不会被损坏,同时橡胶球与试样点状的接触面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羽绒钻出的阻碍,而其他形状如正方体、多面体由于其棱角原因可能会对试样造成损伤,并且若接触面积过大,则有效的钻绒面积将减少,从而降低试验效率。

在新方法的研究中,应设想一种直接作用外力的方法,首先作用力的载体仍然选择橡胶球,但应对橡胶球的数量、直径及其组合方式进行研究。假设采用一个或者较少数量的橡胶球对试样施加作用力,那么很可能在完全受力后试样内仍存有大量的空气,影响试验进行的效率。

为提高每次击打的效率,现设想一种新的外力施加方法:试样的制备选用GB/T12705-91中描述的方法,保证试样成品规格为40cm×40cm,完成的试样置于光滑的黑色台面上(可与白色羽绒形成鲜明对比有利观察、统计),等待作用力的施加。现设计橡胶球的数量、直径及其组合方式。

橡胶球数量的初步设想为16个,其直径为30cm÷4=7.5cm,排列方式为16个橡胶球处于同一平面,并固定在便于提携的平板上面,施加外力时球所在平面与试样平面保持平行且以按压的方式进行。

4.3试验结果统计

试验结果的统计效率与试验进行的效率是互为矛盾的两个方面。根据GB/T12705-91中介绍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只需在每次试验结束后打开回转箱进行统计。在新方法的设想中,由于试验在开放的空气中进行,给统计工作造成一定困难,因此统计的间隔次数不能太大,否则钻出的羽绒会飘向空气中,造成统计的误差。为解决这一矛盾,设想每间隔10次作用力进行一次统计,每组试验进行500次,试验进行三组,最终试验结果取三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5.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现有的回转箱实验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防钻绒性试验方法研究的新思路,即将实验条件从回转箱内变成在开放的大气中进行,为试样的钻绒提供充足的空气保证;同时将外力施加的条件由在箱内自由击打变为有规律的平行击打,提高外力作用效率;在实验结果的统计上,从原来的开箱统计变为每十次作用力后统计钻绒数量,不足之处在于统计过程耗时长但优点在于实验精度提高。本文只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但对实验仪器的机械化设计并没有深入,今后将从机械化的实验设备设计入手进行深入研究。

印染速递:

庄杰,最新研发的经济型氟系防水剂ZJ-1902跟高浓防水剂1431,性价比极高,低用量,防水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价格实惠。广泛适用于尼龙、涤纶、棉、混纺等面料的防水整理。(箱包、鞋材、工装、家纺、无纺布等)。目前已经有超过10家中型染厂稳定采购中。经济、稳定、高效。庄杰化工免费提供长期技术支持,免费寄样品等增值服务。

除此之外,庄杰还生产、销售各种高浓助剂,10年专业生产皂洗剂、匀染剂、撕裂强度提升剂、硅油、亲水剂,羽绒专用消臭剂、蓬松剂等等。

羽绒服老是钻绒怎么办篇四
《羽绒服防钻绒性测试标准的探讨》

羽绒服防钻绒性测试标准的探讨

作者:王志勇

来源:《中国纤检》2013年第16期

摘要:通过对服装实际发生的钻绒性能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国内羽绒服防钻绒性测试方法主要针对的是羽绒服面料,对服装的缝制工艺并没有关注。提出了改进羽绒服防钻绒性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羽绒服;钻绒性;测试方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羽绒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羽绒服一直存在钻绒现象,由此导致的消费者投诉和纠纷屡见不鲜,钻绒现象影响了品牌服装企业的品牌知名度,给服装生产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如何有效地控制羽绒服的钻绒性成为服装生产企业和检验机构所困扰的问题之一。

1 羽绒服装钻绒现象分析

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中规定了羽绒服装的术语、定义、检测方法、检验分类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其中,羽绒定义为生在雏鸭、鹅的体表的正羽基部的、羽枝柔软、羽小枝细长、不成瓣状的绒毛。对羽绒的考核指标主要有含绒量及其极限偏差、绒子含量、长毛片含量、异色毛绒、陆禽毛含量、鸭毛绒含量、杂质、水分率、蓬松度、耗氧量、残酯率、清洁度和气味等级14项考核指标。羽绒拥有多样的组成成分,因而发生钻绒的原理有一定的复杂性。而国家标准中对羽绒服装中的羽绒质量主要从羽绒种类、含绒量和充绒量三个方面要求,这与实际羽绒的质量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羽绒钻绒的根本原因在于羽绒的质量,相同含绒量中绒丝的含量较大而绒子含量低的情况下,由于绒丝的直径小,从织物表面钻出的概率大,因而发生钻绒的可能性就会增大。此外从羽绒的材料分析角度出发,羽绒作为动物体表的生长物,其本质是蛋白质,组成的结构极性较大,容易摩擦带电。羽绒服装在穿着摩擦的过程中会促使羽绒带电并发生同性相斥的现象,因而使得从面料的微孔或缝合处漏出。

2 现有国家标准对羽绒服装考核的情况

现有国家标准中对羽绒服钻绒的考核主要是通过面料质量控制。GB/T 14272—2011中规定了对面料的防钻绒性考核要求。该标准中采用了摩擦法来考核面料的防钻绒性,其基本原理是将试样制成一定尺寸的试验袋,填充一定量的羽绒,将试样安装在仪器上经过揉搓、挤压等摩擦作用,通过计数从试样袋内部钻出的羽毛羽绒根数来评价织物的防钻绒性。这种方法统一了面料的防钻绒性测试和考核标准,一定程度上起到规范羽绒服面料、提高面料质量的目的。通过检验机构的测试及服装企业的反馈来看,面料的防钻绒性良好并不能完全反映服装穿着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两个:

1)摩擦法测试面料的防钻绒性定量规定了测试面料的尺寸和羽绒的量,将羽绒规定在封闭的空间中,并没有考虑到羽绒服装在实际穿着过程中气流对羽绒的冲击作用。实际羽绒服装折叠起来所占空间较小,而穿着时候膨胀较大主要是空气的加入,当穿着、洗涤过程中羽绒服气流量的频繁转换对羽绒的钻绒性也是有明显的影响。服装面料的微孔随着气流的冲击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张弛,羽绒会在微孔张大时钻出织物表面。

2)现有国家标准集中考核了面料的防钻绒性,而忽略了对羽绒服缝纫工艺的考核。羽绒服标准作为考核羽绒服整体质量的统一规范要求,包含了面料的缝纫质量。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对面料的防钻绒性测试方法和考核,而对面料的缝制质量却没有进行考核。长期的检验表明,面料的缝制质量也是影响羽绒服钻绒跑绒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羽绒充入到面料后,如果缝制缝针较粗,就会造成针眼过大,过大的针眼会提供羽绒跑出的通道,最终影响到羽绒服装防钻绒性能。此外,针距过大也容易造成内胆中局部羽绒含量大,导致羽绒钻出。

3 改善羽绒服装钻绒性的建议

通过对羽绒服装钻绒的分析,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面料的钻绒性研究,提高羽绒服装质量,减少钻绒现象的发生。

1)加强气流冲击对面料钻绒性的研究,增加对羽绒面料的考核要求。通过对常规面料在实际穿着过程中的分析和研究,研究羽绒服装内的空气压力范围,从而确定空气压力和气流冲击范围,从而加强羽绒服面料的考核要求,减少面料的钻绒性。

2)加强对面料的缝制质量进行考核,相关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钢针型号、钢针形状、针距以及缝纫线的种类和细度。从而加强面料的缝纫质量的要求,提高羽绒服装的防钻绒性。

3)加强对羽绒的控制,提高羽绒的内在质量。近期由于禽流感的影响,鸭绒和鹅绒的价格与去年相比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甚至出现了有价无市的情况。羽毛羽绒的价格攀升直接关乎到贸易商的利润,在高利润的刺激下贸易商会一定程度上对羽绒服原料进行调整,这些会对羽绒服的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作者单位:福建省纤维检验局;国家纺织服装产品监督检验中心(福州)]

羽绒服老是钻绒怎么办篇五
《羽绒服防钻绒性试验方法解析》

羽绒服防钻绒性试验方法解析

羽绒服防钻绒性试验方法是研究羽绒服防钻绒问题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起初,人们采用试穿、做垫子等手段来测试羽绒服的防绒性,但试验周期长、试验强度不固 定且结果难衡量,后来采用织物透气性试验方法,因为透气量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织物的防绒性能,但该方法不够直观且只能用于相同组织结构的织物。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2705-91)中规定了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日本和美国也有这方面的试验方法与标准,但国外对羽绒服防钻绒性能的研究也比较有限。本文将分析和比较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试验方法,研究现有方法可能存在的不足,提出防钻绒性试验方法研究的新思路。

1.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GB/T 12705-91)描述

1.1 试验原理

将试样制成袋状,内装一定质量的羽绒,放在装有硬质橡胶球的试验机回转箱内,通过回转箱的定速转动,将橡胶球带至一定高度,冲击箱内的试样,达到模拟羽绒制品在服用中所受的各种挤压、揉搓、碰撞等作用,通过计数从试样内部所钻出的羽绒根数来评定织物的防钻绒性能。

1.2 主要设备、用具

1.2.1 试验机

试验机由一个能正、反向转动的回转箱、电器控制部分组成。回转箱为一以有机玻璃为材料的内壁光滑的正方体,内部尺寸为:450 mm×450 mm×450 mm,回转箱转速为 45 士 1 r/min。试验机具有预置转数、满数自停等功能(如图 1)。

1.2.2 橡胶球

至少应备有硬度 45 士 10 邵尔、重量为 140 士5g 的匀质丁氰橡胶球 12 只。

1.3 试验步骤

置 10 只橡胶球和一只试样袋于回转箱内。通过预置正向和反向转动各 1000 次进行试验,当每次满数自停后,统计钻绒根数。将两次计数的羽绒根数相加,即为一只试样袋的试验结果。每次试验进行三次,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2.国内外试验方法比较

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发现国外对羽绒防钻绒性能的研究也比较有限,目前主要有美国和日本在这方面有相关标准,但日本的研究不够深入,仅在实验方法中采用了 回转箱法,实验描述中仅规定了橡胶球的固定落点和试样袋是固定的两个条件,其他条件均无提及。因此,现比较中美两国实验方法的异同(见表 1). 由表 1 可见,中美两国在实验方法的选择上均采用了回转箱法,并且在实验过程的控制上采用了比日本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即取代固定试样袋而使其随机翻转,有效模拟 羽绒服在穿着时的受压随机状态。主要不同点在于冲击物的选择与数量、实验时间的控制、对实验结果的评价各有不同,通过比较,中国在实验结果的评价上采用统 计钻绒根数来比较,而美国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两项指标,相比之下,中国在实验评价上比较科学。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回转箱实验法存在一定的不 足,现分析如下:

3.对试验设备的分析

在分析实验设备之前必须深入了解羽绒钻绒的机理,羽绒钻绒要对羽绒的蓬松性能进行研究。蓬松度是衡量羽绒弹性程度的指标,指羽绒在受压力作用后能够自然蓬 起的能力。羽绒主要是以绒朵形式存在,在每一绒朵里,包含着几十根以至上百根内部结构基本相同的纤维,并且每根纤维之间都会产生一定的斥力并使其距离保持 最大,这样就使羽绒产生了蓬松性。羽绒的蓬松性能使靠近面料的羽绒被向外挤压,从而产生一个外推的力使羽绒贴近面料。通常羽绒面料为防钻绒,面料的透气性 变得相对较差(通过织造和后整理等一系列工序),面料的使用使羽绒服的充绒内腔停滞了大量的静止空气,因此当羽绒服受到外界挤压作用时,静止空气会从面料 的孔隙或车缝留下的针眼透出,此时贴近面料的羽绒则会跟随空气一起钻出内腔。

3.1 对回转箱的分析

在 1.1 的试验原理中,试样置于装有硬质橡胶球的试验机回转箱内,回转箱为封闭容器,尽管封闭的容器有利于试验结束后对钻绒数量的统计,但并不利于空气的流动与交 换,当橡胶球在箱内对羽绒试样进

行击打、挤压后,试样的蓬松性能由于缺乏充足的空气而难以发挥,试样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原状,从而对羽绒钻绒的试验效果产 生影响。

3.2 对冲击物的分析

试验中对橡胶球的硬度、质量和数量都做了相应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放入回转箱内的橡胶球的数量为 10 个,回转箱转速为 45 士 1 r/min,箱中的试样一直处在被击打的状态,由于封闭回转箱中空气的不足,已经使得试样蓬松性能的发挥受到限制,而 10 个橡胶球的击打数量可能导致处在被击打过程中的试样始终都无法恢复蓬松状态,而是处在干瘪的状态下被不断击打,没有蓬松状态下羽绒中存有的大量静止空气为 条件,外界的作用力再多,羽绒的钻出都会很困难。因此,整个试验的效果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4.羽绒服防钻绒性试验方法新设想

通过对羽绒钻绒机理的研究,了解到羽绒内部存在的大量静态空气和外界的作用力对羽绒钻绒的影响同等重要,因此,在试验方法的研究上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 充分保证试样的蓬松性

为使羽绒试样的试验过程尽量每次都能处于蓬松状态下进行,首先要保证外界空气的流动性,因此,整个试验过程处在标准的大气中比处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要合理。

其次,由于羽绒试样受力后的回弹需要一定的时间,尽管时间的长短与所充羽绒的含绒量高低、蓬松度高低、面料的透气性好坏等因素有关,而回弹时间的间隔仍会 影响试验进行的效率,即每次都要等试样基本恢复原样后再进行第二次击打。为有效提高试验效率,可以设想一种人为蓬松法,即通过在试样一角留一微孔进行充 气,节省试样自然蓬起所需的时间,而达到同样蓬松的效果。同时考虑到试样一角预留的微孔会导致试验时羽绒大量钻漏现象,应在预留的微孔前端设计一种活动夹 将微孔封闭,当每次充气后用活动夹将微孔封闭,再进行受力、击打试验。(见图 2)

4.2 外力的施加

在 GB/T 12705-91 中关于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中,外界作用力的施加是通过选择 10 个符合要求的橡胶球在回转箱内自由滚动来完成对试样的击打过程,橡胶球的选用保证在作用外力的过程当中,包裹羽绒的面料不会被损坏,同时橡胶球与试样点状 的接触面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羽绒钻出的阻碍,而其他形状如正方体、多面体由于其棱角原因可能会对试样造成损伤,并且若接触面积过大,则有效的钻绒面积将减 少,从而降低试验效率。 在新方法的研究中,应设想一种直接作用外力的方法,首先作用力的载体仍然选择橡胶球,但应对橡胶球的数量、直径及其组合方式进行研究。假设采用一个或者较 少数量的橡胶球对试样施加作用力,那么很可能在完全受力后试样内仍存有大量的空气,影响试验进行的效率。

为提高每次击打的效率,现设想一种新的外力施加方法:试样的制备选用 GB/T 12705-91 中描述的方法,保证试样成品规格为 40cm×40cm,完成的试样置于光滑的黑色台面上(可与白色羽绒形成鲜明对比有利观察、统计),等待作用力的施加。现设计橡胶球的数量、直径及其组合 方式(见图 2)。

橡胶球数量的初步设想为 16个,其直径为 30cm÷4=7.5cm,排列方式为 16 个橡胶球处于同一平面,并固定在便于提携的平板上面,施加外力时球所在平面与试样平面保持平行且以按压的方式进行。

4.3 试验结果统计

试验结果的统计效率与试验进行的效率是互为矛盾的两个方面。根据 GB/T 12705-91 中介绍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只需在每次试验结束后打开回转箱进行统计。在新方法的设想中,由于试验在开放的空气中进行,给统计工作造成一定困难,因此统计 的间隔次数不能太大,否则钻出的羽绒会飘向空气中,造成统计的误差。为解决这一矛盾,设想每间隔 10 次作用力进行一次统计,每组试验进行500 次,试验进行三组,最终试验结果取三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5.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现有的回转箱实验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防钻绒性试验方法研究的新思路,即将实验条件从回转箱内变成在开放的大气中进行,为试样的钻绒提供充 足的空气保证;同时将外力施加的条件由在箱内自由击打变为有规律的平行击打,提高外力作用效率;在实验结果的统计上,从原来的开箱统计变为每十次作用力后 统计钻绒数量,不足之处在于统计过程耗时长但优点在于实验精度提高。本文只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但对实验仪器的机械化设计并没有深 入,今后将从机械化的实验设备设计入手进行深入研究。

羽绒服老是钻绒怎么办篇六
《轻型羽绒服钻绒问题的改善》

羽绒服老是钻绒怎么办篇七
《羽绒服防钻绒性测试标准的探讨》

羽绒服老是钻绒怎么办篇八
《防钻绒标准》

羽绒服老是钻绒怎么办篇九
《网上选择羽绒服的技巧和方法》

羽绒服老是钻绒怎么办篇十
《网上选择羽绒服的技巧和方法》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62470.html

    上一篇:有寓意的句子

    下一篇:百合花句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