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古代房子内

| 建筑师考试 |

【www.guakaob.com--建筑师考试】

描写古代房子内篇一
《古代房屋、建筑、环境的描写》

1. 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五间抱厦上悬“怡红快绿”匾额。整个院落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花园锦簇,剔透玲珑,后院满架蔷薇、宝相,一带水池。沁芳溪在这里汇合流出大观园,有一白石板路跨在沁芳溪上可通对岸。2. 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3. 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4. 其院中只觉异香扑鼻,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牵藤引蔓,累垂可爱。奇草仙藤的穿石 绕檐,努力向上生长,5. 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荇香菱,也都觉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之态,迥非素常逞妍斗色之可比。既领略得如此寥落凄惨之景,是以情不自禁,乃信口吟成一歌曰: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6. 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7. 走进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围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上有一条巨大的雕龙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的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金銮宝座,梁材间彩画绚丽,鲜艳悦目,红黄两色金龙纹图案,有双龙戏珠,单龙飞舞;有行龙、坐龙、飞龙、降龙,多姿多彩,龙的周围还衬着流云火焰。 8. 屋里阳光充足,并有华贵的摆设,窗上都摆着镶嵌钻石的各式钟表。每间屋里

都有一张华丽的床,床上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桌子上还有一只白色的蜡烛,蜡烛上刻着一条张牙舞爪的龙。屋内都是按以前的原样摆设的。 9. 走过大成门,来到我国三大殿之一的大成殿。这座巍然而立的重檐九脊顶的庞大建筑,斗拱交错,黄瓦盖顶,像是一座金銮殿。前面并排有十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两条巨龙,一条在上面,一条在下面,它们盘绕升腾,腾云驾雾,向中间游去;中间呢,有一颗宝珠,围绕着一些火焰。喔,两条巨龙在争夺宝珠呀! 10. 园内,那玲珑精致的亭台楼阁,清幽秀丽的池馆水廊,还有大假山、古戏台、玉玲珑等古代园林的杰作,都使我留恋往返。特别是那饶着围墙屋脊建造的雕龙,鳞爪张舞,双须飞动,好像要腾空而去似的,更令人感动不已。 11. 一进豫园,迎面就看见"三穗堂",堂前栽着几颗苏铁树,还有一些有名的树,四周那点点绿叶,在细雨中发清发亮。顺着"三穗堂"的小路走过"仰山堂",跨过石门,果真如匾额上写的"渐入佳境":十多米高的大假山峥嵘挺拔,气势雄伟。山下的荷池曲径,小桥流水"丁冬,丁冬"的水声夹杂在阵阵的欢声笑语之中,交织成一曲动人的"春曲";山上峰回路转,逶迤曲折,常春树和迎春花黄绿相映,显得格外动人。站在山顶的"望江亭"上,俯看豫园,青山绿水,亭台楼阁如画美景,尽收眼底,豫园啊,你的精巧的园林建筑果然吸引人们,而你那常驻的春景,更让人心驰神往! 迈进园林,那一株株高大得桔冠宛如一把把撑开得绿伞,它们挨地开枝,枝干多得不计其数,枝上的叶子挤挤挨挨,一簇堆在令一簇上,叶面在春雨的滋润下长出一层新绿,新绿在阳光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摘一片在手心中一揉,强烈的叶香沁人心脾。最诱人的应算桔花了,绿叶丛中点缀着一朵朵,一簇簇,活像满树的雪花,那浓浓的幽香更令人陶醉。 12. 穿过庭院,迈上九重石阶,就到了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据说,这是明代仿唐建筑,殿高十多米,四个飞檐挂有铜铃;微风拂过,就"丁丁冬冬"地奏起来,真棒!进入大殿,只见一尊五米高的如来佛正含笑坐在莲花台上,听爸爸讲,这尊大佛全用赤金贴塑。我凑上去仔细地观赏着,佛像呈铜色,大佛两旁有弟子、菩萨、力士、天王、罗汉等,个个慈眉善目,容貌安详。 13 . 这是一座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大经堂里非常昏暗,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里面有许多大柱子,我和几个同学好奇地数了数,竟然有一百六十根!再仔细看,每根柱子都裹着彩色毛毯,交缀以刺绣飘带,上面还有各种剪贴的佛教故事呢。堂内是木板

地,上面铺地毯,是喇嘛们打坐诵经的地方。大经堂的屋顶别具一格,各式各样的倒钟,玲珑别致的宝塔以及巧夺天工的**、金鹿等,把大经堂装饰得富丽堂皇而又富于宗教气氛。 14. 那幢涂抹着浓浓奶白色的哥特式建筑,尖利地突兀破云。一砖一石,古老的洪钟,虔诚的神乐,划破天空的白鸽,遨游。 15. 走近一看,五亭桥的桥身是由巨大的石头砌成的,成一个“工”字形,桥下有十五个桥洞。据说,每当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时,每个桥洞里都倒映一个月影,形成“每洞含一月”的天下奇观。桥的中间是一座大亭子,大亭子的四个角连了一座造型相似的小亭子,这座桥也因此而得名——五亭桥。五座亭子既是隔开的,又是相连的。再看看亭顶,金碧辉煌的琉璃瓦,绿色的檐上雕着各种各样的精美的花纹。五座亭子各有四个翘角,每个翘角上都系着一只铜制的风铃;一阵风吹过,风铃发出“叮叮、叮叮”悦耳的铃声。每个亭子的四周都是用四根大红柱子支撑着。这一切把五亭桥打扮得分外华丽。如果人们把瘦西湖比作是一位窈窕淑女,那么五亭桥就是束在淑女腰间的镶有五颗宝石的彩带了。 16. 那是一个巨大的古宅,在苍色的山岩的脚下。宅后一片竹林,鞭子似的多节的竹根从墙垣间垂下来。下面一个遮满浮萍的废井,已成了青蛙们最好的隐居地方。我怯惧那僻静而又感到一种吸引,因为在那几乎没有人迹的草径问蝴蝶的彩翅翻飞着,而且有着别处罕见的红色和绿色的蜻蜓。我自己也就和那些无人注意的草木一样静静地生长。 17. 18. 院子西面,几根长的竹竿架上,爬满了花藤,稠密的绿叶衬着紫红色的花朵,又娇嫩,又鲜艳,远远望去,好像一匹美丽的彩缎。. 19. 那是一间低矮破旧的南房,屋里终年不见阳光,昏暗潮湿,墙皮早已脱落了,墙上凹凸不平。 20. 屋顶上的瓦片压得密如鱼鳞,天河决口也不会漏进一点儿去。 21. 绿树掩映之中,整齐的瓦房和陈旧的草屋交错杂陈,恰似一盘杀得正酣的象棋子儿。 22. 村里的农舍几乎全被积雪笼罩了,只留下几个黑洞洞的窗户,像一双双大睁着的眼睛,诧异地打量着这个白雪的世界。 23. 站在半山腰上向村子望去,一座座低矮的小茅屋,像雨后钻出地面的一朵朵小蘑菇,散落在山坳里。 24. 则是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行,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接着又写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 25. 只见佳木

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阔,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26.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分碎影,好梦正初长。27. 御花园的亭台楼阁之间点缀着生机勃勃的翠竹和奇形怪状的石头,那些怪石堆叠在一起,突兀嶙峋,气势不凡。 28. 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29. 御花园里,古柏参天,每一棵都长得十分茂盛。各式各样的怪石异花点缀在园内。 30. 置身此地,静听着流泉拨清韵、古槐弄清风。呵,这是怎样一种美的享受啊。 31. 那清晨的阳光丝丝缕缕、如同细雨般滴落在眼前这好似梦幻的房子上、洒遍每一个被年代尘封的角落、空气中弥漫着植物的清新气味、顺着这味道寻去、映入瞳孔的是外墙上遍布青苔的欧式建筑、手指轻轻抚摸着微凉的岩石、格外美妙、窗外置着 有着曼妙身躯的铜制栅栏、顶头微微的卷边 像向日葵叶子似的分支、令刻板的建筑与身旁的树林融为一体、大门的漆油虽然因古老而被腐蚀、但却有种沧桑的美感、金色的门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细小的光、虽细小 但仿佛能 射进人心里、即使冷冷的晨露沾在身上、也会因那光的照耀而蒸发、门被推开的吱嘎声、虽然刺耳、但却出其意料的能让人的心沉静下来、房顶的砖 即使有少许脱落、可仍旧油难以言喻的美感、望着这巨大而精致的历史沉淀、突然发现 世界那么大 我们只是一粒尘埃。 32. 就在永息湖畔,竟然盛放着大片大片的金色花朵,就像一颗颗金色的星星躺在碧绿的叶片之间,但没有一种星,可以如此璀璨夺目,流光溢彩,妖艳得仿佛可以夺去人的呼吸。 33. 金顶石壁,绘着各种各样的鸟类图案,色彩斑斓。地板上铺着色调柔锦织缎绣的地毯,偶尔燃烧着几朵艳红色的火焰。34. 纱幔低垂,营造出朦朦胧胧的气氛,四周石壁全用锦缎遮住,就连室顶也用绣花毛毡隔起,既温暖又温馨。陈设之物也都是少女闺房所用,极尽奢华,精雕细琢的镶玉牙床,锦被绣衾,帘钩上还挂着小小的香囊,散着淡淡的幽香。35. 徽派建筑所共有的灰瓦白墙和高大的门楼,门楼墙壁有精致的雕花,屋顶的雕花更为精致美丽,整个建筑里有一套贯通的水系,再加上绿树成阴、群山呼应,让你有种置身仙境感。36. 一幢幢具有乡村风情的精致别墅散

落在苍翠树木的掩映之中,置身其中恍如远离了所有的都市尘嚣,宁静幽远的感受令人神驰。37. 浪漫与庄严的气质,挑高的门厅和气派的大门,圆形的拱窗和转角的石砌,尽显雍容华贵。38. 在幽静的山林一套欧式别墅映入眼帘,仔细观察是用一块块木板搭接而成,尖尖清新不落俗套,白色灰泥墙结合浅红屋瓦,连续的拱门和回廊,挑高大面窗的客厅,让人心神荡漾。 39. 古典、开朗两相宜,尖塔形斜顶,抹灰木架与柱式装饰,自然建筑材料与攀附其上的藤蔓相映成趣,经典而不落时尚。40. 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41. 果见正房厢庑(wǔ)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一时进入正室,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42. 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43. 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chén)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wěi)彝,一边是玻璃(hǎi)。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zàn)银的字迹。44. 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jì),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gū)——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45. 房正面纸门儿,镶的炕床,挂着四扇各样颜色绫缎剪贴的张生遇莺莺、蜂蝶花香的吊屏儿,桌上鉴柱镜架,盒罐锡器家活堆满,地下插着棒儿香,上面设着一张东坡椅儿。 46. 梳头桌子上放着象牙镶嵌的豆柏楠减妆一个,上面铺了一张斑竹万字床,挂了项月白百蝶湖罗帐子,床上铺了一领绝细的席子,放了一个长藤枕,两眼花丝细的单被,把沉速香薰得喷鼻子香的枕头边放着一个宋朝金胎雕漆双头牡丹花小圆盒,盒儿里面盛着真正缅甸国来的缅铃一个。47. 嫩寒锁梦因春冷, 芳气笼人是酒香.案上设着武则天

描写古代房子内篇二
《有关房子的三则古代趣闻》

有关房子的三则古代趣闻 古人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哲理故事,读之使人回味无穷且有所启迪。今选择三则哲理故事以飨读者,其蕴藉极其深刻,都是关于房子的。

三个字的劝谏

齐国宰相田婴,因齐宣王不喜欢他,想在自己的封地薛地筑城盖房,发展私家势力,以备不测。人们纷纷劝阻。田婴下令任何人不得劝谏,违者杀头。

田婴是战国时齐国宗室大臣,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文(孟尝君)之父。田婴从威王时就任职当权,曾与成侯邹忌以及田忌带兵去救援韩国攻伐魏国,初为齐将,参与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之役,立有战功。旋擢任为宰相,主管一国上计,弄权行私,财富骄溢。初封彭城(今江苏徐州),继改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自营城郭宗庙,结交豪民,收纳逋犯,田婴在齐国任相十一年,威逼主上,称薛公,号靖郭君(一作静郭君)。

慑于田婴的威势,人们都不敢前来劝诫。这时,有一个人请求只说3个字,多一个字,宁肯杀头。田婴觉得很有意思,请他进来。这个人快步向前施礼说:“海大鱼”。然后,掉头就走。

田婴忙叫住对方说:“你这话外有话。”那人说:“我不敢以死为儿戏,不敢再说话了。”田婴说:“没关系,说吧!”那人说:“您不知道海里的大鱼吗?鱼网捞不住它,鱼钩也钩不住它,可一旦被冲荡离水,则成了蚂蚁的口中之食。齐

国对于您来说,就像水对鱼一样。您在齐国,如同鱼在水中。有整个齐国庇护着您,为什么还要到薛地去筑城盖房?如果失去了齐国,就是把薛城筑到天上去,也没有用。”

田婴听罢,深以为是,说:“说得太好了。”于是,他很快就停止了在薛地筑城的做法。

但见房屋换主人

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唐肃宗曾这样高度评价他:“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安史之乱时,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晚年,郭子仪开始给自己建造一座豪华的官邸,在兴工修建的时候,郭子仪每天不辞辛苦亲到现场督工,一再要求工匠把房子造得更牢固一些。一天,一位年老的工匠对他说,请王爷放心,我家祖孙三代在长安都是做泥水匠的,不知道盖了多少府邸,可是只见过房屋换主人,还未见过哪栋房子倒塌了的。郭子仪听了这番话,拄着杖子就走了,从此再也不去监工了。

苏掖的顿悟

《宋稗类钞》中载有这样一件事:宋朝有个名叫苏掖的常州人,官至州县监察官。他家中十分有钱,但却非常吝啬,常常在置办田产或房产时,不肯付足对方应得的钱。有时候,为了少付一分钱,他会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他还最会趁别人困窘危急之时,压低对方急于出售的房产、地产及其他物品的价格,从而牟取暴利。有一次,他准备买下一户破产人家的别墅。竭力压低房价,为此与对方争执不休。他儿子在旁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发话道:“爸爸,您还是多给人家一点钱吧!说不定将来哪一天,我们儿孙辈会出于无奈而卖掉这座别墅,希望那时也有人给个好价钱。”苏掖听儿子这么一说,又吃惊,又羞愧,从此开始有所醒悟了。(刘继兴)

描写古代房子内篇三
《看看古代人是怎么买房子的》

房子,可以说是现代人最最关心的话题,特别是近年来房价不断疯涨的形势,令所有人都疯狂起来。有半夜排队买房的,有手里拿着一大批房不肯卖的,有甘愿赌上后半辈子幸福也要买大房的,还有更多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房价往上涨而买不起的„„

面对房地产市场里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我们不禁要问,是否只有现代人才会面对如此紧张的房产问题?如果生活在古代,我们还需要为买房发愁吗?

两千九百多年前的一桩地产交易

要了解古代的房地产市场,首先要知道古代是否有房地产交易。在多数人的印象中,房地产交易也就是最近二十几年的事情,而售楼部、开发商、分期付款、货币购房、按揭、房奴、开盘、过户,这些热门词汇都是最近这些年才出现的。其实,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研究古代房地产多年的著名专栏作家李开周告诉记者,现在房地产市场上所有的现象在古代也有,根据考古实物和历史文献证明,中国在西周时就出现了土地交易,在战国时就有房屋买卖。

在一个名字叫“盉”的西周青铜器上,就刻有一段关于地产交易的铭文,意思大致就是在公元前919年农历三月份,一个叫矩伯的人分两次把一千三百亩土地抵押给一个叫裘卫的人,换来了价值一百串贝壳的几件奢侈品,包括两块玉,一件鹿皮披肩,一条带花的围裙。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宗不动产交易。

而就在矩伯和裘卫两人完成土地抵押交易的93年后,也就是周厉王三十二年又发生了一宗土地买卖。这宗土地买卖的交易过程也被刻在青铜器上。

这次记录的是周厉王买地的事,周厉王为扩建王宫,买下一个叫鬲从的人的地,没有立即给钱。鬲从担心周厉王赖账,周厉王派人对鬲从说:“你别怕,我一定会照价付款的,如果我赖账,就让上天罚我被流放好了。”这是个很毒的誓。

周厉王买地花了多少钱,铭文上没写。不过李开周说,有人买地,有人卖地,说明当时除了有土地抵押,还存在土地买卖,房地产市场已经有了雏形。

有土地买卖,就应该有房产商开发。那么,最早的房地产商究竟出现在什么时候呢?是否这时候就已经有了开始琢磨着从房地产中谋取暴利的商人呢?

古代只有二手房买卖,倒腾房地产多为玩票

李开周告诉记者,如果我们所说的开发商指的是现代房地产开发企业,那么中国古代肯定是没有这样的开发商的,因为中国古代没有企业,而且在古代,房地产市场主要还是以二手房买卖为主。

在古代,一套住房的第一代业主,一般都是自主建房,也就是说,这套住房最开始一般都不是从市场上买来的,都是第一代业主自己盖的。房子盖好后,因为种种原因,这套房子被卖

掉,卖给第二代业主,然后再卖给第三代、第四代业主。总的来说,从战国到明清,中国房地产市场上卖来卖去的主要是二手房,也不存在产权年限一说。

不过到隋唐时,倒是有人专门开发商铺,盖好之后,或租或卖,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也可算是开发商。有个叫窦乂的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开周说,窦乂这个人非常传奇,他生在陕西,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爹娘,无依无靠,跟着舅舅一块儿生活。他舅舅是个公务员,住在长安城。窦乂先通过卖鞋、卖树等生意赚了一些钱,后来有了80万钱的身家,于是开始向房地产行业进军。当时长安西市有一个废弃的化粪池,面积不小,有十几亩,闲置七八年了,一直没人买。窦乂把它买了下来,雇人填平,在上面盖了20间店铺,租给波斯胡人做生意,平均每天都收上来几千钱的房租。

再后来,窦乂听说当朝太尉李晟喜欢打马球,于是斥资70万钱买下一块地,又花30万钱把这块地建成一片马球场,送给了李晟。李晟很高兴,从此跟窦乂结成死党,有求必应。有这种靠山保驾护航,窦乂发得更快了,不到40岁就成了长安首富,人称“窦半城”。

除了像窦乂这样的开发商,古代的开发商还有一些是公务员、退休干部等,甚至官府自己就是开发商。

比如在北宋,中央政府下面就有个专门搞开发的机构,叫做“修完京城所”。这个机构本来只能是修筑城墙和宫殿,后来城墙修得差不多了,宫殿也盖得够豪华了,这个机构就开始转型,开始给中央财政搞创收。怎么搞创收呢?修完京城所向朝廷请示,划拨给他们大片地皮,他们在上面盖住宅盖店铺,盖好了,有的卖给老百姓,有的赁给老百姓,给国库做了很大贡献。

但是李开周说,所有这些开发商都不专门从事房地产开发。也就是说,他们搞房产开发只是多元化经营的一种,没有谁只靠卖房子吃饭。从唐朝到清末,中国一直没有职业的开发商,只有业余的开发商。

职业开发商到民国才正式出现

为什么古代没有纯粹的开发商。李开周告诉记者,首先,从汉朝开始,传统中国一贯重农抑商,单靠造房子赚钱,会被大伙瞧不起。北宋初年有个人叫陶毂,据他描述,当时只要有人盖房子往外出租,大伙就说这人是市井小人,挣来的钱就叫“痴钱”。就是呆傻的意思。可见在那时候,连做房东都受歧视,更别说做开发商了。

其次,做开发商最需要的是钱。买地、买建材、雇人、摆平关系,哪个环节都得花钱。尤其买地,流动资金不能少,钱不够,就得找同行拆借,或者找银行贷款。古代没有银行,但有钱庄,可是钱庄规模一般很小,即使有一些大型的全国连锁的钱庄,他们也不做开发商的生意,都把钱借给别的老板了。史料上有这样两个办理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例子,一个是南北朝时候的梁朝郡王萧宏,让人家拿着房契去贷款,一张房契最多只贷给几千钱;还有一个是明朝嘉庆年间山阴县的一个富户,名叫求仲,最多的一次才贷给15000文。这点儿钱别说搞开发,吃一顿大餐都不够。

直到民国时期,外国银行纷纷到中国开展业务,开发商们才能贷到大笔的贷款。所以中国的

职业开发商直到民国才出现。

古代开发商如果大量囤地得挨板子

不过李开周说,在中国古代,最不利于职业开发商生存的,还是政策因素。具体些说,就是古代政府一般不允许商人购置大量土地。

以唐朝为例。唐玄宗在位时,土地政策里有这么一条:“应给园宅地者,良口三口以下给一亩,每三口加一亩,贱口五口给一亩,每五口加一亩,„„诸买地者不得过本制。”意思就是说,政府给老百姓划拨宅基地,划拨的宅基地大小取决于家庭等级和家庭人口,如果是平民家庭,每三口人给一亩宅基;如果是贱民家庭,每五口人给一亩宅基。另外老百姓也可以购买宅基,但是购买的面积有限,不能超过政府规定的指标。

政府规定的指标是多少呢?平民家庭买地,每三口人,最多只能买一亩宅基;如果是贱民家庭买地,每五口人,才能买一亩宅基。

在唐朝,商人也属于贱民,再有钱的商人也是贱民,贱民老板去买地,即使是上百口人的大家庭,最多也只能购买20亩地,用这20亩地搞开发,一两年就倒腾光了。而如果超标大量买地会怎么样呢?

唐朝法律规定:“诸占田过限者,一亩笞十。”意思是买地超过指标的,得挨板子,每超出一亩指标,挨10大板。

北宋开封的拆迁费每户相当45600元人民币

虽然古代开发商没有现如今的开发商这么“牛”,环境和政策对他们都不太有利,但是在拆迁问题上,始终还是开发商们占优势。就比如窦乂,他就知道要搞房地产,首先得朝上有人,于是傍上了当朝太尉。

古代拆迁过程更为暴力,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国家要用哪里就用哪里。当然,在古代,也不乏一些民主的君主。例如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开封外城向外拓展,规划中的新修城墙要占用120户居民的住宅,宋神宗让开封府制定拆迁补偿计划,开封府写报告说,总共需要补偿款两万零六百贯,平均每户至少能拿到补偿款171贯。

当时的171贯铜钱,大约等于现在的四万五千六百元人民币。这些钱能不能在宋朝买到房?

不捞钱的苏东坡只能借房子让儿子结婚

李开周说,古代的房价,也是有高有低。就说北宋,首都开封的房价不是普通人能承受得起的,连很多名人都是买不起房子的。比如苏东坡,他一生也没能在开封买到房子,只是在其他小地方买了几套。他儿子在开封结婚,没有新房,苏东坡很着急,最后还是借了一个朋友的房子,才算把喜事办了。

苏东坡的弟弟苏辙也是。苏辙参加工作几十年,到七十岁那年才买上房子,而且不是在首都开封买的,是在开封南边的一个城市许昌买的。在买房之前,苏辙写过一首诗,说“我生发半白,四海无尺椽”,又说“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意思是,我活了大半生,头发都花白了,还没弄上一套房子,搞得自己在儿子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他们还老是抱怨我。

买不起市区房的白居易权当候鸟族

古代人买房子,也跟现在人一样,要考虑很多因素。

第一也是看房价是否承受得起。不管是古代购房者,还是现代购房者,买房之前都会掂量一下楼盘的价格和自己的腰包。比如苏氏兄弟,一辈子也没在首都买房,而是到其他相对便宜的地方买房。而唐代诗人白居易买房更有意思,跟现代都市打工族的买房经历很像。

白居易二十八岁考中举人,二十九岁考中进士,三十二岁参加工作,干的是“校书郎”,就是在中央办公厅负责校对红头文件的工作人员。级别呢,是正九品,相当于一个小县的县长,不过工资却不低,每月一万六千钱。白居易在长安东郊常乐里租了四间茅屋,因为离上班的地方远,又养了一匹马代步,此外还雇了两个保姆,这样每月的开销是七千五百钱,剩下八千五百钱存起来。但是存了十年,他也没能在长安买下一套房子。

后来白居易觉得这样长期租房不是办法,就跑到陕西渭南县,也就是长安城的卫星城,买下一处宅子,平时住在单位,逢假期和休息日就回渭南的家。有点和现在的大都市白领差不多,在郊区买房不住,而在城里租房上班。

古人卖房子得让邻居签字同意

除了看房价,古代人买房也要考虑位置和周边环境是否合适。古人跟我们一样重视居住环境,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孟母三迁。不过李开周说,古代人买房考虑最有意思的一点,还在一个叫亲邻纠纷的问题上。

李开周告诉记者,现在人买房之前,一般都是调查房子的权证是否齐全,质量是否过关。而古代人买房之前,主要不是调查房子的权证和质量,而是调查卖主,搞清楚他的家人、族人和邻居是否同意他卖房,因为在古代,一所房子能不能出售,并不需要通过物价局、房管局的批准,却需要通过卖主家人、族人和邻居的批准。正规的做法是拿一个小本子,把亲戚邻居的名字都列在上面,然后从族长老太爷到隔壁大妈,让他们挨个签字。假如其中一个拒签,这房就别打算卖了。

房奴生活窘迫连被子都是租的

现代人因为房价过高,买了一套房子后,因为要每月还贷,就会沦为房奴。那么在古代,是否也有房奴一说呢?是否也能贷款买房呢?

李开周笑着告诉记者,古代也有房奴,不仅有房奴,也有蜗居。

北宋初年有个大学士叫陶毂,他亲眼见过老百姓的住房是多么紧张。“四邻局塞,半空架版,

叠垛箱笼,分寝儿女。”就是说房子太小,就在房子天花板和地板的中间加一层,隔成小复式。卧室太小,放不下床,就把箱子柜子什么的拼起来,让孩子们睡。这种一家三代挤一个小房子的居住生活,跟电视剧《蜗居》里出现的场景差不多。

宋朝江浙一带也出现过房奴,有个叫张仲文的宋朝人写了一本书,书名叫《白獭髓》,这本书里描写房奴生活:“妻孥皆衣蔽跣足„„夜则赁被而居。”存款和借来的钱都砸到房子上了,只能节衣缩食还债,不但老婆孩子身上没一件好衣服,连被子都是租人家的。

清朝也有房奴。光绪年间,北京有人买不起房,就自己盖,盖也盖不起,就借钱盖,然后慢慢还。有一首竹枝词唱道:“搭得天棚如许阔,不知债负几多钱?”

至于古代贷款买房的事情是到清代才出现的,清朝就出现业主拿着产权证明去当铺办理抵押贷款,而真正意义上的住房按揭,是到民国时代才有。

描写古代房子内篇四
《中国古代的住房权问题》

中国古代的住房权问题

一、前 言

我国有着悠久的居住文化和丰富的住房保障经验。早在两千多年前,先贤们就提出了“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的伟大理想。[1]在东晋著名诗人陶潜设计的世外桃源里,住房是一个必要条件,所谓“土地平旷,屋舍俨然”,[2]让人油然而生向往之心。中国古人还重视居住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左传·昭公三年》云:“非宅是卜,惟邻是卜。”“孟母三迁”的故事和孟子“居移气、养移体”的论断均不妨理解为对上述思想的实践与发挥。源远流长的风水之学则至今还在中国农村地区流行,其中许多内容且得到了建筑和规划学界的肯定。

在住房保障方面,无论是先秦时期的“五亩之宅”,还是清代旗人的官房制度,是“夜无故入人家”的刑律条款,还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严明军令,是“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仁政理念,还是保障流民“有居”与“得归”的收养-遣送制度,无不体现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人情怀。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本文的写作,有三点需要首先说明:第一,本文所指住房权的概念。在我国的法律权利体系中,至今尚未出现对“住房权”的明确规定。在法学理论著作中,有明确使用“住房权”概念的,但均是在不同的法律学科之下,其具体内容也有较大差异:一是作为民事权利的住房财产权,即个人和家庭有通过合法途径(如购买、租赁、受赠、继承等)获得、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住房的权利。二是作为人身自由权的住房不受侵犯权,即没有居住者的允许,或者法律规定的情形(如抓捕罪犯,或者救助处于危险状态的人),任何人不得进入、搜索或封锁住房。三是作为生存权利的住房权,即任何人都有获得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基本住房条件的权利。对于无法依靠个人力量实现这一权利的经济或社会弱势群体,政府有积极保障的义务。此外,居住自由、获得住房机会的公平、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或其他性质的居住歧视、禁止强迫驱逐、不断改善居住条件、为住房而结社、对住房决策的参与、权利损害时得到司法救济等,也都被视为住房权的内容。[3]如果将上述权利都纳入住房权的范畴,则难免使之成为一个有关住房的权利的大杂烩,不利于住房权的真正建立与深入研究。本文的住房权指生存权意义上的住房权,主要指作为人权的住房权中“获得住房”的内容;其他有关住房的权利如住房财产权、住房不受侵犯权等则视为住房权的辅助性权利,为住房权的实现服务。这除了便于研究之外,主要是因为在有关住房的权利中,作为生存权,住房权是任何人都应该享有、任何法律所不能剥夺的,也是不可转让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而住房财产权、住房不受侵犯权以及其他住房权利则是可以克减的。

第二,尽管依据现代法学理论,在古代中国,个人的住房需要还没有成为法律上可以主张的权利,国家也没有积极保障的义务,但这并不能否定其道德上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古代住房制度和政策——至少是部分内容——的本意和客观作用与住房权的目标和要求(“人人享有适当住房”)是一致的,至少也是不冲突的。因此,对中国古代住房制度的研究对当前的住房权保障仍有价值。

第三,和本文主题关系最为密切的中国古代住房制度的研究,尚未见到系统的论著,但有一些相关成果,其中,有关中国古代福利制度或社会史的成果对本文写作很有帮助。[4]当然,由于视角的关系,其中一些作品(如对清代旗人住房制度的研究),忽视了从住房权的角度去考察,[5]这为本文留下了开拓的空间。

二、“长安居,大不易”[6]

权利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互动的,住房权和住房保障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的,甚至可以说,住房问题是住房权产生的社会原因。[7]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很难想像田园诗歌般的古代社会还有所谓住房问

题。其实,古代的住房问题有着比今天更为艰难的所在,这就是建筑水平的低下所致。虽然今天残存的中国古代建筑莫不坚固耐用、雄伟壮观,但这都是当时集中所有能工巧匠甚至是举一国之力所完成的重点工程,而当时绝大多数的民众都是住在不耐风吹雨淋、造价极为低廉的窑洞或草屋之中,否则保存至今的就不该是屈指可数的宫殿城墙、深宅大院,而是随处可见的农舍民居、流水人家。更严重的是,除了建筑质量地下、住房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之外,住房短缺、住房价格难以承受等住房问题也已然存在。因为有关史料比较零散、欠缺,无法做出系统的梳理和有条理的描述,但从著名诗歌如“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可见一斑。如果说这还只能适用于灾荒和战争的情况,而且文学描写难免夸大其词之处,以下则是官方文书记载的资料,当为可信。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五月,根据康熙帝的指示,八旗都统调查了内城旗人住房情况,发现无房旗人达 7000多人。[8]这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关于人民住房条件的官房调查,虽然调查仅限于最为尊贵的八旗子弟——地位卑微的非旗人住房问题不在清代皇帝关心的范围之内,无须调查,也就无法知悉——不过以此推论,固然不敢说非旗人的住房情况必然恶劣,但中国古代存在住房问题是确定无疑的,特别是在发生灾荒的情况下。这促使古代先贤开始了对住房保障问题的探索。

三、“意民之情,所欲者田宅也”

法律史的经验表明,住房财产权在住房权的实现中起着基础性或辅助性的作用。如果没有住房这一物体本身,则根本谈不上住房权。对于那些拥有住房的人来说,住房财产权可以说就是住房权的全部。对于没有住房的人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获得一处住房;在获得住房之后,也仍旧是以行使住房财产权的方式来实现住房权。[9]如果在住房财产权保护方面存在欠缺,不但会影响住房保障权的顺利实现,甚至还会走向住房权的反面。因此,本文首先考察中国古代的住房财产权问题。

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拥有财产对鼓励个人奋斗、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作用。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10]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11]但在财产权特别是住房财产权的制度安排上,主要集中在宅地,而不是住房本身。[12]从先秦到唐代中期,宅地所有权的保障力度或者说其私有化程度均大于其他类型土地,宋代以后,土地普遍私有化,宅地和其他土地权利才没有区别。这和住房权保障制度形成了有趣的互动。

最早形成的是井田制时代的“五亩之宅”制。《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尽心章句上》:“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荀子·大略篇》:“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礼记·王制》:“田里不粥。”根据古人的解释,此田里之“里”者,指宅而言(说文卷十三:“里,居也。”)民国学者根据上述文献认为:

“宅地分配,见于周礼,而孟子、荀子亦间接得窥其略。至其授地面积,据孟、荀所传,则有五亩。窃谓周代授民田百亩之外,复授以宅地五亩,殆勿容疑。且此与授田异,许民永业,是其特征。”[13]

这实质是赋予宅地比耕地更多的权利,其永久性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已经颇为接近。商鞅变法时期,对财产权的态度趋于明确:“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14]按照这一思想制定了名田宅制度,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及田宅:“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15]这一制度延用到汉代。前些年出土的张家山汉简里详细记载了西汉吕后时期名田宅制度的具体内容。

关内侯九十五顷,大庶长九十顷,驷车庶长八十八顷,大上造八十六顷,少上造八十四顷,右更八十二顷,中更八十(简310)顷,左更七十八顷,右庶长七十六顷,左庶长七十四顷,五大夫廿五顷,公乘廿顷,公大夫九顷,官大夫七顷,大夫五顷,不(简311)更四顷,簪袅三顷,上造二顷,公士一顷半顷,

公卒、士五(伍)、庶人各一顷,司寇、隐官各五十亩。不幸死者,令其后(简312)先择田,乃行其余。它子男欲为户,以为其□田予之。其已前为户而毋田宅,田宅不盈,得以盈。宅不比,不得。(简313)

宅之大方卅步。彻侯受百五宅,关内侯九十五宅,大庶长九十宅,驷车庶长八十八宅,大上造八十六宅,少上造八十四宅,右(简314)更八十二宅,中更八十宅,左更七十八宅,右庶长七十六宅,左庶长七十四宅,五大夫廿五宅,公乘廿宅,公大夫九宅,官大夫七宅,大夫(简315)五宅,不更四宅,簪袅三宅,上造二宅,公士一宅半宅,公卒、士五(伍)、庶人一宅,司寇、隐官半宅。欲为户者,许之。(简316)[16]

在魏晋以后的均田制中,宅地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按照人口多少分配。和前述的“五亩之宅”、名田宅制度一样,宅地也是允许农民永远占有的。唐代园宅地不但数量大,[17]权利也相当发达,不但国家不能收回,而且可以自由买卖。[18]这类似于当前中国农村的宅基地制度。

唐代中期以后,土地大规模私有化,宅地和其他土地没有了法律上的区别,均进入市场流通,而国家也无力保障每个人均占有一定数量的宅地,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居住的艰难,甚至士子、低级官僚也难幸免。[19]这也是著名诗人杜甫写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句的历史背景。但这一社会变化也加速了住房权的发展,其中,宋代是一个转折点。[20]此前,对于鳏寡孤独贫穷老疾不能自存或遭遇灾荒、流离失所的国民,国家也予以救济,包括发放衣物粮食、提供临时居所、资助重建家园等。但因为有宅地制度作为基础保障,住房问题不是特别严重,因而国家的保障力度较小,有关规定也比较零散。从宋代开始,随着宅地制度的弱化和住房问题的严重,包括住房在内的社会保障的制度化、系统化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四、“不能自存者”之收养

无论在人类历史的哪个阶段,在人类社会的哪个角落,经济或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是无法根除也无法回避的问题,保障这部分人的生存是国家必须承担的责任。我国很早就形成了“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1]“使民养生死丧无憾”[22]的理念,并逐渐形成了“济贫”性质的鳏寡孤独政策,由国家(主要是地方政府)设置专门机构“收养”鳏寡孤独无法自存者。提供居所是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方式是提供居住权。

从汉代到北魏以前,国家对鳏寡孤独者的救助限于发放布帛谷物。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专门收容鳏寡孤独者和病人的专门机构。公元497年,北魏孝文帝下诏,都城洛阳贫困无以自疗者,“皆于别坊遣医救护。”[23]公元521年,南朝梁武帝下诏在首都南京设置孤独园,并命令郡县要保护无依无靠的老人和孤儿,不要让他们缺衣少食。[24]当时这些机构还没有设置于全国各地,也就说还没有成为一项制度,但就国家负责经营这一点而言,可以看作对弱势群体住房保障的雏形。

唐代情况有所变化。根据开元二十五年户令:“诸鳏寡孤独贫穷老疾不能自存者,令近亲收养。若无近亲,付乡里安恤。”则鳏寡孤独贫穷老疾不能自存等弱势群体原则上应该由近亲或乡里照应,但实际上,对于流入京师长安的乞丐,曾全部收容进病坊(悲田养病坊)并由政府支给粮米,[25]则政府实际上是承认对弱势群体的救济责任的。不过,在住房救济上仍然限于收容,没有更多的发展。

宋代是鳏寡孤独政策的重要发展时期,[26]第一、明确了政府的救济责任,第二、明确规定要给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房。公元1099年颁布的元符令规定,由州县官僚调查无依无靠的鳏寡孤独者的情况,国家在承担抚养他们的义务的同时,还要向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房,并按照乞丐法的规定向他们发放米豆。

“鳏寡孤独贫乏不得自存者,知州、通判、县令、佐验实,官为居养之,疾病者仍给医药。监司所至,检察阅视。应居养者以户绝屋居,无户绝以官屋居之,及以户绝财产给其费,不限月分,依乞丐法给米豆,阙若不足者以常平息钱充,已居养而能自存者罢。”[27]

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镇江府、建康府曾“请逐空闲官屋,应副居住。或间数不足,将见赁屋人日纳房钱减半。”[28]广东提刑陈晔(1199年)“起宅子六十间,专养士夫遗孤……愿就宅居止者,每家给屋一间,七口以上二间。”“又买官民田,及置房廊,拘收钱米,创仓库一所。凡入宅居止者,计口日给钱,仍以其余。[29]宁宗嘉泰元年(1201年),和州政府报告说:“本州去年二月于城西路逐买到民田,修筑墙围五十三丈九尺,创建居养院……今年已行收买材植物料,起造到养济院一所,计瓦屋二十五间,置造应干合用床荐、什物、器用之属,约可存养一百余人。”[30]有宋一代,居养院、安济坊在全国(北宋政府所管辖的范围)得到了大力的推广,甚至城寨镇市也有设置。[31]这无疑和制度的进步大有关系,但和前朝一样,宋代也没有规定渎职官员的责任。

元代继承了宋代的政策。1282年规定,皇帝下诏在各路设置一处养济院,向养济院提供适用的官屋,没有合适官屋的则及时新建(“仍令每处创立养济院一所,有官房者就用官房,无官房者为起盖,专一收养上项穷民”),并多次强调本管官司要“常加抚恤,毋致失所”。[32]在法律上,首次规定了对于没有执行收养政策的地方官员要追究责任:“诸鳏寡孤独,老弱残疾,穷而无告者,于养济院收养。应收养而不收养,不应收养而收养者,罪其守宰,按治官常纠察之。”[33]虽然仍旧没有明确具体的处罚,但这是法律上的一大进步。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流民,对于无家可归的痛苦感受得格外深刻,对此工作也格外重视。在给大臣们的一个诏令中曾这样说:

“天下一家,民犹一体,有不获其所者,当思所以安养之。昔吾在民间,目击其困,鳏寡孤独饥寒困踣之徒,常自厌生,恨不即死。如此者辗转于沟壑,可坐而待也。吾遇乱离,此心常恻然,故躬提师旅,誓清四海,以同吾一家之安。今代天理物已十余年,若天下之民有流离失所者,非惟昧朕之初志,于代天之工亦不能尽也。尔等为吾辅相,当体朕怀,不可使有一夫之不获也。”[34]

在具体政策和制度上对于住房救济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朱元璋下诏:“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35]洪武五年(1372年)又再次“诏天下郡县立孤老院”,这些孤老院后来改名为养济院,“民之孤独残病不能自生者许入院。”1374年8月,再次申令:“各种鳏寡孤独并笃疾之人贫穷无依不能自存者,有司从实取勘,官给衣粮养赡,为居宇以居。”在晚年钦定的《大明律》中继承并细化了元代对不履行社会救济责任官员进行处罚的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是中国法律史上首次出现的处罚对社会救济不力官员的具体规定。

清代大体继承了明代的制度。顺治年间恢复了旧有的养济院体系,原未曾设立养济院的地方也予以重建,如统一台湾后不久,即在当地建立了三所养济院,最后,在清朝各州县几乎普遍建立了养济院,如在江苏、浙江和安徽等七省一百三十二县中,除了两个县以外,其他县均有设置养济院的记载。[36]

但在古代社会,包括住房救助在内的济贫制度始终处在不够健全的状态。首先,各州县实行的是定额财政,向养济院发放的口粮有规定的限额,救济对象限于本地人口,人数也有限定(清代江苏淮安各州县养济院额定收养人数为128人,浙江海宁州养济院定额72人,江西南昌养济院定额210人)。[37]不用说,这种定额制的做法不能满足救济的现实需要的。其次,许多养济院因无钱修缮,住房救济常常流于空文。

清代山东济宁州的养济院,旧有房屋32间,至道光(1821——1850)年间仅存房屋6间,贫民皆不住堂,只是按期赴州署支领口粮,民国初年仍旧没有得到修缮,贫民依然按照旧制发放口粮。[38]再次,救济的标准“不能自存”不够具体,基本上依赖于官员的判断,其随意性可以想见。在明清以后,主要承担鳏寡独孤者救济的是民间团体善会善堂,官府的作用逐渐弱化。[39]

五、流民与灾民:“有居”与“得归”

战争和灾荒是一个社会难免的紧急状态。中国古代灾荒频仍,救济灾民和流民不使流离失所,并酿成“群体性事件“(所谓盗贼),伤了“和气”,是政府的重要任务,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制度。清代《钦定康济录》曾总结说,流民的救济有三大要点,也可以说是三个标准:第一是得食,第二是有居,第三是得归。[40]后两项其实都和住房有关系,这实际也是现代救灾制度的重要内容,即提供临时住所和灾后重建家园。从保障方式言之,中国古代对流民的临时安置以免费提供居住权为主,对灾民以及流民的灾后安置则以帮助其获得住房财产权为主要方式,但均限于生存权意义上的。

(一)灾民之临时安置

在古书上“安流民”是和“弭盗贼”联系在一起的,一向被视为荒政的要务之一。清代的荒政书上曾这样强调其重要性:“饥寒迫于身,始而流亡,必继为盗贼。凡有牧民之责者,取以为鉴,则流民之安、盗贼之弭,设法均不可不早也。”[41]

总结历史的经验,流民救助的第一原则是允许自由流动。流民之所以形成,主要是因为在故乡没有活路,才被迫逃亡,如果限制其流动的话,只会适得其反。但如果允许流动,则其流向地区就不能限制流民的移入,这对流向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当地人民生计就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甚至是威胁。因此,这些地方的政府要采取积极而稳妥的政策,早为设谋。从历史上来看,对于流民安置做出重大贡献的都是这些流民聚集地区的官员。

在救济政策上,最初采食宿并重主义。《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流亡,三公卿大夫吏民为百姓困乏献其田宅者二百三十人。以口赋贫民。(师古曰:计口而给其田宅。)…又起五里于长安城中,宅二百区以居贫民。”但此后流为单纯解决吃饭问题的煮粥主义。古人曾批评说这种政策“名为救之,而实杀之”。因为“聚民城郭中,煮粥食之,聚为疾疫,及相蹈藉死,或待此数日不食得粥,皆僵仆。”[42]直到宋代才形成比较成熟的将得食、有居、得归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安流之法,其中以宋代富弼安流法最为有名。

庆历八年,河北、京东西大水,大饥,人相食。诏出二司钱帛振之。流民入京东者不可胜数,知青州富弼择所部丰稔者五州劝民出粟,得十五万斛,益以官廪,随所在贮之。择公私庐舍十馀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阙、寄居者,皆给其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者廪之。山林河泊之利,有可取以为生者,听流民取之,其主不得禁。官吏皆书其劳,约为奏请,使他日得以次受赏於朝,率五日辄遣人以酒肉粮饭劳之,人人为尽力。流民死者为大冢葬之,谓之“丛冢”。自为文祭之。及流民将复其又业,各以远近受粮。凡活五十馀万人,募而为兵者又万馀人。上闻之,遣使慰劳,就迁其秩。弼曰:“救灾,守臣职也。”辞不受。[43]

富弼当时所颁布的专门解决流民住房问题的公文(历史上称为“宋富郑公弼安流法”)也完整保留了下来。这可谓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住房救济临时办法。其主要内容是根据“户等”,征用当地人家的空闲房屋(实际就是摊派),安置流民。

描写古代房子内篇五
《道教房中文化与明清小说中的性描写》

描写古代房子内篇六
《专题4:描写》

专题四:描写方法

一,定义: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二、描写的分类及其作用

描写的分类:按照描写的方式或者角度分——直接描写(正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按照描写的对象分——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按照描写的特征分——白描、细节描写。

1.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又称“正面描写”,它是指作者直接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生动而形象的描摹和刻画,使之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章以写邹忌的模样开篇,“邹忌修八尺(今184.4厘米)有余,而形貌昳丽”。此处是主人公出场,正面描写先声夺人,效果显著,古代一美男子如在眼前。为后文他与徐公比美做下铺垫。

间接描写又称“侧面描写”,指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人、事、景、物来反衬被描写的主要对象。

如朱自清在《绿》中,为了突出梅雨潭水色之美的描写:“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这一段作者通过绿杨、绿壁、西湖和秦淮河绿色的描写,给梅雨潭以侧面烘托,显得更加优美。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都有的,如我们学过的《小石潭记》。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正面描写水清。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侧面描写水清。

2.白描和细节描写

白描就是简单勾勒,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征,用简洁的文字,朴实的语言,寥寥几笔,勾勒出鲜明的形象。

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锣,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来,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对先生读书时的神态描写,语句不加修饰,文字简洁精炼,同样达到了极传神的艺术效果。

细节描写,是指文章中具有深刻含义的细枝末节的描写。从事物的细微处和人物神态动作的微妙中再现文章的真实感和生动性,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儒林外史》中,对严监生临死时的描写:“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摇。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这就绝妙而逼真地画出了严监生在他弥留之际,竟然为了一根灯草,久久不能咽气这个吝啬鬼的形象。细节典型,描写生动,使人物神态活灵活现。

3.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还可分为: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①外貌描写。指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饰、神情姿态等的刻画。

例如:材料一: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

材料二:

小昭:原来她既非驼背,更不是跛脚,双目湛湛有神,修眉端鼻,颊边微现梨涡,直是秀美无伦,只是年纪幼小,身材尚未长成,虽然容貌绝丽,却掩不住容颜中的稚气。冰雪上反射

过来的强光照在她的脸上,更显得她肤色晶莹,柔美如玉,但见她肤色奇白,鼻子较常女为高,眼睛中却隐隐有海水之蓝意 ②动作描写。即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突出其精神思想,性格特征。

例如: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③语言描写。就是运用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人物独白、对话或几个人物谈话的具体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性格。

例如:孙犁在《荷花淀》中对几个青年妇女商量探望丈夫的一段对话描写:“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一有什么看头啊!”从这几句对话里可以看出,几个妇女 探望丈夫的愿望是一致的,其心理也是相同的,但每个人的语言表达不同。有的委婉含蓄,有的爽朗豁达,用片言只语,使人物形象声态并作,呼之欲出。

④心理描写。就是指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围绕客观情势而产生的思考、梦境和幻觉等内心活动。

例如:这几天我一直都心思恍惚,神思飘荡,茶饭不思,心里常默默祷告:我滴神啊,千万要考好,千万要考好啊!不然我可就有6个月不能玩电脑了,还要附赠一顿大大的毒打。上天保佑,我以后再也不一边听广播一边写作业了,再也不偷看电视了。接下来,我的考试后综合症症状更加严重,因担忧过度导致神经衰弱,面孔发青,脸色发黑,眼窝深陷,还时常感到天昏地暗,星月无光,夜晚常梦见被老师批被爸妈混合双打的景象。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生活、成长、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地点、条件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描写。还可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1)环境方面: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2)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3)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4)主题方面:①揭示主题;②深化主旨。

①自然环境指的是对山川风光、季节气候、花鸟草虫等场景的描写。

如碧野《天山景物记》中的一段:“高山的雪水汇人湖中,又从象被一刀劈开的峡谷石间,泻落到千丈以下的山涧里去,水从悬崖上象条飞链似的泻下,即使站在几十里以外的山头上,也能看见那飞链的白光。”描写不但摹其形,还绘其声,形象地描绘了飞瀑的巨大气势。 ②社会环境就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的描写。

如鲁迅《孔乙己》中对鲁镇酒店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这样描写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也展示了江南小镇的社会习俗。同时又通过酒客们的不同身份和姿态,描绘了酒店独特的格局,为作品增添真实的艺术效果。 实践操练

(一)

⑴“娘,您别送了,”我喉咙里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⑵“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⑶“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⑷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⑸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⑹她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⑺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⑻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

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⑼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太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⑽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⑾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⑿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的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⒀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娘。

7.本文是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写作的?

8.本文第8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内容?

9.本文第2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

10.本文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这三次流泪的不同: 第一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二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三次流出的是 的泪。

11.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选取什么材料来歌颂母亲的?

母亲的馨香

①窗外又下起了小雨夹雪。

②我站在窗前望街景,看着雨水、雪水和着泥土,只一会儿的工夫,马路上就变得浑浑浊浊的,车开过来溅起了一大片泥水,一个母亲带着孩子骑自行车正巧路过,好在母亲已将惟一的一件雨衣穿在了孩子的身上。结果,泥水溅了母亲一身。母亲顾不得擦拭身上的泥水,继续前行。唉,可怜天下父母心!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给予我生命,同时也给予我无私母爱的母亲。

③母亲是5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是位知识女性,也是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与大多数母亲一样,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照顾家庭。

④母亲对我们三个孩子的感情是很难用一两句话表达清楚的。母亲在我们身上倾注了她无私的爱,而且毫无保留。在那非常岁月,正是因为割舍不下对我们的爱,母亲才顶着各种压力,坚强而又乐观地走过来。

⑤父亲被下放到县城之后,从没烧过火炕的母亲生不好火,做不熟饭,经常被呛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大人孩子只好吃夹生饭;两间歪歪斜斜的茅草屋时而漏雨、时而漏风,面对如此的困境,母亲从没埋怨什么,只是默默地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过得好一些。“文革”

期间,因为父亲的所谓“问题”以及外公的“历史问题”,批判母亲的大字报铺天盖地,一向积极努力的母亲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也许母亲有过彷徨,也许母亲有过沮丧,但是母亲坚韧刚强的性格使得她有泪往肚子里流。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脚下的路沟沟坎坎,母亲咬咬牙,挺了过来。

⑥母亲从不把内心的痛苦表现出来,在人前,她的态度永远都是乐观的。记得那时,只要母亲在,家里便有欢声笑语,歌声不断;只有母亲在,家才有家的感觉,家的温馨。我敢说与母亲只见一面的人,也会记得她那爽朗的笑声。长大以后,我问母亲:“是什么力量支撑你走过那段艰难的岁月?”母亲说:“是你们三个孩子。你们就是我的精神支柱。”是的,面对困境,母亲没有扔下我们不管,而是一如既往地关爱我们。如果没有母亲,真不知道我们会怎样度过那二十年!

⑦由于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生活上,母亲对我特殊偏爱。记得考大学的时候,母亲总要在中午赶回家给我做饭,五十多岁的人要往返骑四十多分钟的自行车,而且风雨无阻,不曾间断。考大学的那三天,母亲天天很少休息,晚上怕我睡不好,给我扇扇了,驱蚊子,白天还要坚持上班。那时,我最爱吃西红柿,当时价格很贵,母亲每天要买两三个,我让母亲吃,她却说:“我不爱吃,你吃吧。”凡是好吃的,母亲就说不爱吃,其实她是舍不得吃而已。在穿着上,母亲也从不讲究,一件衣服穿四五年,但她总是把我们打扮得干干净净的,整整齐齐的。说起来很惭愧,考上大学后,我的衣服仍然是妈妈洗,后来姐姐看不过去,姐姐洗。不懂事的我还经常对母亲发脾气,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冲母亲发火,可母亲总是呵护我、迁就我,我还不以为然。有时甚至对母亲表示出来的亲昵还很反感,婚后才知道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⑧如今,我已为人母,六年做母亲的经历磨练了我,使我深知一个母亲的艰辛与不易,从而真正体会到当年母亲在政治上、精神上受到打击的,还能让我们三个孩子享受母爱的滋润,把我们健康地抚养成人,是要以多么大的毅力来承爱那巨大的痛苦和压力呀!我想这正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世上最伟大的是母亲,世上最无私的爱是母爱。”从我母亲身上,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母亲的无私与伟大。我虽然没有资格与母亲相比,但我要像母亲一样,无私地爱我的孩子,少些烦躁,多些耐心,让她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健康地长大。

⑨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仅以这篇短文献给母亲,不擅言词的女儿用文字告诉您:“女儿感谢您的养育之恩!女儿永远爱你!”

13、第二段写了一件事,写出这件事的内容及其在文章的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事件:

作用:

14、第三段到七段,作者回忆往事:

①详写的两件事是:

②从3~7段的事件描写中,可看出母亲的性格特征是 、 、 、 、 。

15、为什么母亲说三个孩子是自己的精神支柱?(不超过15个字)

16、请概括第7段所写的事件: (不超过10个字)你对母亲的做法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17、第8段写“我”的感受和做法:所用的表达方式是 、 。

18、本文组织材料是按 顺序,1、2段叙事的时间 ,第3~7段叙事的时间是 ,第8、9段又回到 。

美丽如初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 ,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9.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20.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

21.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22.纵观全文,(1)写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2)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

描写古代房子内篇七
《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看古人对天道的敬畏》

一提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人们就会想起宫殿建筑的代表作北京故宫,故宫又名紫禁城。而大部分介绍故宫的文章侧重点都是它外表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显示出的中国古代匠人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如果再进一步谈到故宫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就会谈到故宫里小到坐在大殿飞檐上的吻兽、房檐的瓦头滴水的图案,大到整个皇宫的布局、各大殿的位置都严格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反映出古代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但是,有一点似乎一直被现代人忽视,就是这个严格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反映出古代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的建筑最终反映出的是古人对上天的敬畏。 “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从北京故宫的建造来说,不应该把它当作一个单独的宫殿群看待,它周围的几个重要建筑如太庙和社稷坛都应该算作这个宫殿群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严格按《周礼考工记》的帝都营建原则安排的。 《考工记》成于春秋末期,收入于《周礼》一书中,所以又叫作《周礼考工记》,是春秋末期齐国人记录的有关手工业技术的官书,分别对车舆、宫室、兵器以及礼乐诸器等制作做了详细记载。关于建筑和城市规划的这一部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当时的“建筑规范”。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前朝”即其前半部分为外廷,就是朝廷,是帝王上朝听政之处;“后市”就是皇城的后面是市场,是都城的商业交易之地; “左祖”即紫禁城左前方安排有皇家祭祖的地方,就是太庙。“右社”即紫禁城右前方安排有皇家祭神的地方,就是社稷坛(社即土地,稷即五谷)。“左祖”太庙和“右社”社稷坛都是在明朝初年和明故宫同一个时期建成的。 明清两代每逢新皇帝登极,或有亲政、大婚、上尊号、徽号、万寿、册立、凯旋、献俘,奉安梓官,每年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及岁暮大袷等等大事,均需告祭太庙。 历代帝王自称受命于天,将自己比作“天子”,认为代表土地和五谷的社稷是国家构成的基础,现代中文中还有“江山社稷”一词。皇帝在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清晨要在社稷坛举行大祭,如遇出征、班师、献俘等重要的事件,也在此举行社稷大典。 2008-1-23 13:18 回复 一提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人们就会想起宫殿建筑的代表作北京故宫,故宫又名紫禁城。而大部分介绍故宫的文章侧重点都是它外表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显示出的中国古代匠人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如果再進一步谈到故宫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就会谈到故宫里小到坐在大殿飞檐上的吻兽、房檐的

瓦头滴水的图案,大到整个皇宫的布局、各大殿的位置都严格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反映出古代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但是,有一点似乎一直被现代人忽视,就是这个严格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反映出古代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的建筑最终反映出的是古人对上天的敬畏。 “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从北京故宫的建造来说,不应该把它当作一个单独的宫殿群看待,它周围的几个重要建筑如太庙和社稷坛都应该算作这个宫殿群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严格按《周礼考工记》的帝都营建原则安排的。 《考工记》成于春秋末期,收入于《周礼》一书中,所以又叫作《周礼考工记》,是春秋末期齐国人记录的有关手工业技术的官书,分别对车舆、宫室、兵器以及礼乐诸器等制作做了详细记载。关于建筑和城市规划的这一部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当时的“建筑规范”。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前朝”即其前半部分为外廷,就是朝廷,是帝王上朝听政之处;“后市”就是皇城的后面是市场,是都城的商业交易之地; “左祖”即紫禁城左前方安排有皇家祭祖的地方,就是太庙。“右社”即紫禁城右前方安排有皇家祭神的地方,就是社稷坛(社即土地,稷即五谷)。“左祖”太庙和“右社”社稷坛都是在明朝初年和明故宫同一个时期建成的。 明清两代每逢新皇帝登极,或有亲政、大婚、上尊号、徽号、万寿、册立、凯旋、献俘,奉安梓官,每年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及岁暮大袷等等大事,均需告祭太庙。 历代帝王自称受命于天,将自己比作“天子”,认为代表土地和五谷的社稷是国家构成的基础,现代中文中还有“江山社稷”一词。皇帝在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清晨要在社稷坛举行大祭,如遇出征、班师、献俘等重要的事件,也在此举行社稷大典。 古人的顺应天意,现代人的随心所欲 祭祀不只名目种类繁多,而且祭祀前皇帝都必须沐浴更衣,有的更要提前斋戒几日以表诚心,从历代帝王对待祭祀的严肃态度上就能看出,他们是真正相信自己是“天子”,就是天的儿子。虽然在人间他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但是他最终还是得听从上天的旨意,时常反省自己有哪个地方做的不合上天的意思,而致使百姓民怨纷生,动摇了江山社稷的根基。 而大臣们上书進谏,劝告皇帝的时候,经常提到的也是顺从天意,遵从古训。在中国这个半神文化中,古训就是上古时期人们从上天得到的启示而给整个社会定下的行为规矩,随着文字的出现和普及,这些古训在流传中就渐渐的被

用文字记录下来。 当一个皇帝昏庸无道-道在这里指的就是天道,老百姓忍无可忍而起义时,打出的也是诸如“替天行道”的大旗。在古代的社会里,从上到下,人们都普遍相信“天道”的存在,并且相信“天道”是善的,好的,做人是应该顺应天意的。 我们再回到过去的帝王时代看一看宫殿建筑群的设计思想。几千年来,一个个在人世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帝王在建造他们的家和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建筑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何遵从上天定出的规矩来建造“顺应天意”的家。所以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宫殿形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所做出的变化也都是在建筑细节上,因为“天道”是永恒不变的。 在现代,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古代帝王所拥有的权威和权力,但现在的人却在造房子上显示出了更多的随心所欲,比如房屋的布局,各个房间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从每个房间不同的功能,使用者的舒适或者个人爱好出发,而不是出于一个上天定下的不变的规范。 关于美观就更有各种不同的看法,这一段时间流行的是规则的钢筋混凝土块和大玻璃的组合,平顶,显示出工业化的简洁,规整和冰冷;过一段时间又流行不规则的形状,这边突兀出一个角,那边悬出一个不规则的房间;再过一段时间可能人们的喜爱又回到了凸现自然纯朴的木头房屋,坡顶,红砖的烟囱。 诗词中的宫殿 由于古代朝代更迭时的战乱,还有大火等天灾人祸的因素,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留存下来的并不多,现存除了北京故宫外,还有沈阳故宫,此外西安还尚存几处汉唐两代的宫殿遗址。 唐朝杜牧写的《阿房宫赋》中提到,秦朝时期位于当时咸阳骊山的阿房宫就是被秦末的起义军烧毁的。赋中不只描写了秦朝阿房宫建筑上的奢华:“覆压三百馀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迴,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阿房宫赋》更写出了阿房宫最后被秦末起义军首领项羽一把火烧掉的原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

,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从一个宫殿的兴衰写出了社会人心,写出了秦朝的灭亡是自己招来的,因为秦王不爱天下之人,把天下人的资财据为己有,骄横跋扈,“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最后秦朝仅仅经过两代皇帝,短短十五年就被起义军所灭。 《阿房宫赋》的最后一段又把历史的时间因素加入,使这样一篇关于宫殿的词赋有了时间和空间的广度:“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作者是唐朝人,作为后人,他看到了后人为短命的秦朝哀叹但又不吸取秦朝的教训,结果是他们也被百姓推翻,而他们的后人又为他们哀叹。 虽然根据近年的考古发掘论证,秦朝阿房宫仅完成地基而已,并未被火焚烧过,项羽焚烧的是咸阳宫,但是《阿房宫赋》仍然因为它的深刻内涵和优美洗炼的文笔而位居宫殿词赋之首。 结语 不只宫殿建筑,其实所有古代的建筑都体现了古代人对天道的敬畏、精神信仰、人文环境,而现代建筑之所以发展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也是因为人们的内心发生了改变而改变了建筑的表现形式。如果想让建筑从新找到和谐的秩序,重温真正文化的内涵,而不只是保留没有了精神的建筑物本身,那么只有先改变人们的内心才能做到。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94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