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 设备监理师 |

【www.guakaob.com--设备监理师】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一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 保养的原则和要求

1.1 为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可以投入运行,减少故障停机日,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机械使用寿命,降低机械运行和维修成本 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强化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1.2 机械保养必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定期保养、强制进行,正确处理使用、保养和修理的关系,不允许只用不养,只修不养;

1.3 各班组必须按机械保养规程、保养类别做好各类机械的保养工作,不得无故拖延,特殊情况需经分管专工批准后方可延期保养,但一般不得超过规定保养间隔期的一半;

1.4 保养机械要保证质量,按规定项目和要求逐项进行,不得漏保或不保。保养项目、保养质量和保养中发现的问题应作好记录,报本部门专工;

1.5 保养人员和保养部门应做到“三检一交(自检、互检、专职检查和一次交接合格)”,不断总结保养经验,提高保养质量;

1.6 资产管理部定期监督、检查各单位机械保养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保养质量,并进行奖优罚劣。

2 保养作业的实施和监督

2.1 机械保养坚持推广以“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为主要内容的“十字”作业法,实行例行保养和定期保养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周期及检查保养项目进行。

2.2 例行保养是在机械运行的前后及过程中进行的清洁和检查,主要检查要害、易损零部件(如机械安全装置)的情况,冷却液、润滑剂、燃油量、仪表指示等。例行保养由操作人员自行完成,并认真填写《机械例行保养记录》。

2.3 一级保养:普遍进行清洁、紧固和润滑作业,并部分地进行调整作业,维护机械完好技术状况。使用单位资产管理人员根据保养计划开具《机械设备保养、润滑通知单》下达到操作班组,由操作者本人完成,操作班班长检查监督。

2.4 二级保养:包括一级保养的所有内容,以检查、调整为中心,保持机械各总成、机构、零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由使用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开具《机械设备保养、润滑通知单》下达到操作班组,主要由操作者本人完成,操作者本人完成有困难时,可委托修理部门进行,使用单位资产管理员、操作班班长检查监督。

2.5 其他保养

2.5.1 换季保养:主要内容是更换适用季节的润滑油、燃油,采取防冻措施,增加防冻设施等。由使用部门组织安排,操作班长检查、监督。

2.5.2 走合期保养:新机及大修竣工机械走合期结束后必须进行走合期保养,主要内容是清洗、紧固、调整及更换润滑油,由使用部门完成,资产管理员检查,资产管理部监督。

2.5.3 转移保养:机械转移工地前,应进行转移保养,作业内容可根据机械的技术状况进行保养,必要时可进行防腐。转移保养由机械移出单位组织安排实施,项目部、资产管理员检查,资产管理部监督。

2.5.4 停放保养:停用及封存机械应进行保养,主要是清洁、防腐、防潮等。库存机械由资产管理部委托保养,其余机械由使用部门保养。

2.6 保养计划完成后要经过认真检查和验收,并编写有关资料,做到记录齐全、真实。

设备是生产力三要素之一,是进行社会生产的物质手段。设备管理的好坏,对企业产品的数量、质量和成本等经济技术指标,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按照设备的运转规律,

抓好设备的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维护,努力提高设备完好率。为此,特建立以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一、操作人员和维(检)修人员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维护好设备。坚持维护与检修并重,以维扩为主的原则。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设备包机制,确保在用设备台完好。

二、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通过岗位练兵和学习技术,做到“四懂、三会”(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全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并享有“三项权利”,即:有权制止他人私自动用自已操作的设备;未采取防范措施或未经主客部门审批超负荷使用设备,有权停止使用,发现设备运转不正常,超期不检修,安全装置不符合规定应立即上报,如不立即处理和采取相应措施,有权停止使用。

三、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下列各项主要工作:

(1)正确使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反复检查,停车后妥善处理,运行中搞好调整,认真执行操作指标,不准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

(2)精心维护、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运用“五字操作法”(听、擦、闻、看、比),手持“三件宝”(板手、听诊器、抹布)。定时按巡回检查路线,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排除隐患。搞好设备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即“十字作业法)。保持零件、附件及工具完整无缺。

(3)掌握设备故障的预防、判断和紧急处理措施,保持安全防护装置完整好用。

(4)设备计划运行,定期切换,配合检修人员搞好备设备的检修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保证随时可以启动运行,对备用设备要定时盘车,搞好防冻、防凝等工作。

(5)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缺陷记录,以及操作日记

(6)经常保持设备和环境清洁卫生,做到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门窗玻璃净。

四、搞好设备润滑。严格执行石油化工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坚持“五定“、”“三级过滤”(五定: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三级过滤:从领油大桶到岗位储油桶,岗位储油桶到油壶,油壶到加油点)。同时对润滑部位和油箱等定期进行清洗换油。

五、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交接班制。

六、设备检修人员对所包修的设备,应按时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配合操作人员搞好安全生产。

七、车间所有设备、管道等维护工作,必须有明确分工,并及时做好防冻、防凝、保温、保冷、防腐、堵漏等工作。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二
《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第 1 页 共 1 页

维修记录。

2、日常维护保养

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根据设备类别、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三级保养。

3.1、日常保养

日常维护保养是由操作工人每天下班前必须进行设备保养工作,内容包括:设备的清洁、加油、设备调整、更换个别零件、检查润滑、声音、是否漏油、安全附件及磨损等情况,并做好日常保养记录。

3.2、一级保养

一级保养是对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一般每周一次,一级保养以检查为主,其中主要的内容是:检查、清扫、调整各操作参数等;检查油路、油质、油量,检查、调节各指示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发现故障隐患要及时排除,设备经一级保养完成后,要达到一下要求:设备清洁、明亮,油路畅通、润换良好,操作灵活、运转正常,安全防护、指示仪表齐全、可靠。保养人应将主要的保养内容、保养过程中发现和排除的隐患、异常、试运转结果、运行性能等作出记录。一级保养是以专业维修人员为主,设备操作工为辅配合完成。

3.3、二级保养

二级保养是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修,一般每月一次,是以维持设备的技术状况为主的检修形式,二级保养的工作量介于中修理和小修理的部分工作,主要针对设备易损件磨损与损坏进行修复或更换。二级保养要完成一级保养的全部工作,还要求润滑部位全部清洗,结合换油周期检查润滑油质,并进行清洗换油。检查设备的动态技术状况与主要精度,更换或修复零部件,检查各模具的安装情况,检查修复安全装置。 第 2 页 共 2 页

二级保养前后应对设备进行动、静态技术状况测定,并做好保养记录。二级保养以专业维修人员为主。

3.4、三级保养

三级保养是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修,一般每年两次,列入年度维修计划,为了使三级保养规范化,应根据设备各零部件的磨损情况、性能、精度及故障发生的可能性等,在每年生产任务淡季时,根据设备的使用状况制定出设备的保养维修内容和计划、更换零部件计划表和维修费用的预算,报总经理审批后方可执行,维修内容包括二级保养的全部内容。

3、特种设备的检定检修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定检修,根据设备的相关检定检修周期规定,每半年对压力容器、安全阀、压力表、起重设备、高压电器等特种设备进行周期检定检验,检定检验主要是外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特种设备出现故障需维修时应按照相关技术规程组 织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维修,如无专业技术人员或无资质无法维修时,应请有资质的单位和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维修,各使用单位配合,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和准确运行。

5、设备维修管理的检查与考核

公司每半年对设备维修管理进行一次检查考核。检查考核内容为:维修管理制度的执行、维修计划的合理性安排、维修计划的完成情况、设备维修的质量等,根据检查结果按照考核细则计分。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评比,纳入对设备管理责任人的绩效考核。

5.1、根据上述条款对维修保养的内容记录在维修保养记录卡上,若无记录,表示未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按照条款对相应的责任人进行10元-20元/次的行政处罚。

第 3 页 共 3 页

5.2、设备存在异常的,需要及时通知班组及维修人员,若不通知还在继续使用设备的,对设备造成损坏的,对责任人进行50元-100元/次的行政处罚。

5.3、因人为造成的设备损坏,追查到相应的责任人并对其进行100元-200元/次的行政处罚。

5.4、以上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经济处罚。

5.5、进行维修保养时,责任人不能因为计件损失而对维修保养弄虚作假,如检查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对其进行100元/次的行政处罚。

5.6、所有领用的物品损坏或需要更换的,必须将损坏或需要更换的物品进行以旧换新,否则不予领取。

5.7、凡发现重大隐患的提案人,经审查核实的,对提案人予以现金奖励;

5.8、对以上相关处罚将在公司宣传橱窗进行曝光。

第 4 页 共 4 页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三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为规范和指导我公司各层次科学有效地经营和管理机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提升机械设备管理效益。特制订《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管理规定》,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的施工机械设备、生产设备、运输车辆等的维修保养。

一、机械设备保养

1、各类机械设备保养要贯彻“定期、定项强制执行,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保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2、各类保养必须定期强制进行,保养时间间隔和作业项目必须按原机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和技术要求逐项进行,不得漏保或不保。

3、保养工作分例行保养、定期保养和特殊保养三类。

(1)例行保养是日常性作业,由操作人员负责执行,作业主要内容是在开机前、使用中和停机后对机械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补给和安全检视工作。重点是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及操作、转向、行走等部位。

(2)定期保养分为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二保加项修三类。

○1一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负责执行,作业中心内容除例行保养作业项目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主,检查有关制动操纵安全等部件; 2二级保养。以维修人员为主,操作人员参加共同负责执行。其作业中心内○

容除一级保养内容外,以检查调整为主;

3二保加项修。是指二级以上的保养作业,由维修人员负责完成,操作人员○

未经领导批准安排其它工作的,必须参加本机保养,除执行一、二级保养作业内容外,主要以总成解体清洗、检查、调整、项目检修为中心。

(3)特殊保养分为走合期保养、换季保养、停用保养和封存保养。 ○1走合期保养,以操作人员为主,心要时修理人员参加,其工作中心内容是以润滑、检查、限制使用为主,走合期内机械设备负荷要减少20—30%,并限速使用,一般进行二次一级保养,发动机换机油二次并清洗,对底盘换油一次,并注意分析沉淀物质和磨损;

2换季保养,由操作人员负责完成,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月上旬和10月上○

旬进行,其作业重点是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和起动部分;

3停用保养,以操作人员为主,修理人员参加。其作业内容以清洁、整容、○

防腐和其它需要的作业为主;

4封存保养,以修理人员为主,操作人员参加。封存前进行一次一保或二保○

作业内容的保养,封存期间还需派人保管和定期保养,启用前作一次启用的检查和必要的保养。

(4)各级各类保养可与小修结合时进行。

4、保养计划及执行

(1)保养计划由设备使用单位和项目部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于月前根据下月需用机械设备的情况及运转台时(或公里数)、保养间隔期规定计算出每台机械设备应进行的保养级别和次数,按月编制月份机械设备保修作业进度计划(完成)情况表,执行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

(2)机械设备保养实行班组(项目)负责制。

○1例行保养由操作人员自行完成,班组长负责抽查保养质量;

2一级保养由设备使用单位或项目部机管员按班组(项目)○每月下达保养计划通知,由班组长根据实际情况按时通知各单机操作人员,进行规定保养作业,并负责检查验收,确保保养质量和计划落实,月底由各班组长将执行情况上报本单位机械设备管理人员;

3二级保养、○二级加项修的保修作业由有设备使用单位或项目部机械设备管理员到期按时下达机械设备保养、修理任务单给班组长,由班组长组织实施,并验收,结束后填好机械设备保养,修理任务单交本单位主管部门或机械设备管理员整理归档。

(3)特殊情况下的保养作业由设备拥有单位下达机械设备保养、修理任务单到班组,由班组长组织有关人员实施并验收,填好机械设备保养、修理任务单交本单位主管部门整理、归档。

5、设备拥有单位或项目部自身不能完成的保养整理工作,须经公司主管部门批准,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保养和修理。

6、送外单位保养和修理的,由公司主管部门负责办理送修、验收、结算事

宜。

二、机械设备的维修

1、机械设备修理应贯彻及时、高效、优质、低耗和视情修理的原则,加强定期检查,逐步推行以状态检测为基础的定检定项维修制度,既防止拖延修理造成机械设备技术状况的恶化,又要防止提前修理造成的浪费。

2、机械设备修理必须按国家、部委和省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或原厂修理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和修理技术标准进行,确保修理质量。

3、机械设备修理按作业范围分为小修、零件修理、定项修理、大修理四种。小修、零件修理和项目修理可结合保养同时进行。

(1)小修是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发生临时故障或局部损伤,用修理或更换个别零件的方法,恢复机械设备工作能力的运行性修理,一般不换总成和基础件,小修作业可结合各级保养进行,以减少频率,小修作业由各单位修理人员负责完成。

(2)零件修理是对因磨损、变形、损伤等不能继续使用的零件进行修理,零件修理必须采取相应的修复工艺,同时考虑经济合理;零件修理由设备使用单位主管部门或项目经理部机管员组织,加工制配人员共同完成。

(3)项目修理(总成大修)是指对机械设备磨损接近修理极限前的总成进行恢复性修理,以保持各总成间的平衡,延长整机的大修周期。总成大修由本单位修理班组织修理人员完成。

(4)大修是指在机械设备运转到一定的时间(或里程)后,经技术鉴定确认多数总成达到极限磨损的程度,用修理或更换任何零、部件的方法,使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性能达到规定要求的修理。主要机械设备的大修理原则上由分公司组织修理,不允许私自送外单位修理,必要时,需报请分公司领导批准,统一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承修。

4、修理计划编制和执行

(1)修理计划分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

○1年度机械设备大(中)修理计划表由设备拥有和使用单位每年十一月十五日前编制报送至公司主管部门审核汇总;

2季度机械大○(中)修理计划完成情况表由设备拥有和使用单位在上一季度

结束前编制报至公司主管部门审核汇总;

3月份修理计划与保养计划同用一张表,○由设备拥有和使用单位在次月五日前报送至公司备案。

(2)修理计划编制依据是:

○1上年度大修理计划及实际执行情况;

2上次修理类别和已运转台时(或公里)○;

3实际的技术状况; ○

4各级修理间隔期和停修时间定额; ○

(3)修理计划执行

○1机械设备大修在计划内安排的,由设备拥有单位组织技术鉴定后,填写机械设备技术鉴定及送修申请表报公司主管部门审批,由设备拥有单位办理送、验收、结算手续;

2其它类别的修理由设备拥有单位在计划内安排并组织本单位修理人员和○

其它人员共同完成。本单位不能独立完成,需送外单位修理的,必须经公司领导批准,统一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承修,设备拥有单位负责办理送修、验收、结算手续。

5、机械修理质量控制

(1)严格按照机械设备修理技术标准控制修理质量,坚持“三检”制度,保证按期、保质交付使用。

(2)所有大修机械设备的各种记录应交送修单位和公司主管部门各一份,存入机械技术档案。

6、机械设备维修质量保证

(1)机械设备修竣后,承修单位应负责对大修后的发动机加限速装置,对所承修的项目给予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期限规定如下:

○1整机大修、总成大修,自出厂之日起,不少于三个月(500小时)或行驶里程不少于10000KM;

2二级保养和小修、专项修理,自出厂之日起,不少于十天或行驶里程不少○

于1000KM。

(2)使用单位应严格遵守机械设备走合期的各项规定。

走合期为:一般工程机械80工作小时,汽车为行驶1000KM;机械减载荷25%;汽车行驶每小时不超过30KM;使用符合规定的燃料,按时更换润滑油,经常检查调整连接部分和紧固件;操作必须谨慎,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走合。走合期间由操作人员填写机械设备走合期记录,走合期满后,由使用单位机械设备主管部门详细检查,确认状况良好方可拆除铅封或限速装置,做好走合期记录签证归入单机档案备查。

(3)在送修单位严格执行走合期规定,合理使用,正常保养的情况下,质量保证期内出现的修理质量问题,承修单位应负责包修合格。

(4)凡发生严重质量事故,必须保持现场,由送修和承修单位双方派员到场进行技术分析鉴定,并签署分清原因责任的文书。

(5)大修机械设备在保修期内,承修单位对机械设备修理质量的保证范围: ○1发动机运转正常,无拉缸现象,无敲击声,机油压力和冷却水温度正常,不漏油、不漏水,不漏电,不漏气;

2离合器正常,不发抖,不打滑,无杂声; ○

3齿轮箱(变速箱、分动箱、减速箱、差速器)无异常磨损,轴承内外环不○

松动,不跳档,不乱档,不漏油,运转无敲击声;

4行走机构不摆头,无啃轨、磨轮、脱胎现象等; ○

5传动机构无严惩磨损,不过热,无不正常振动; ○

6转向机构操纵灵活,不过热,行程符合规定; ○

7回转机构工作灵活,支重轮等中心轴不过热,无咬住现象; ○

8作业装置操纵灵活,不漏油,制动系统工作平稳,性能可靠等。 ○

(6)凡属返工修理的机械,承修单位应做好记录,自进厂返修之日起应立即返修,一般停厂时间不得超过五天(如缺配件等)。特殊情况由送修和承修双方商定完工时间,无故超过交车日期按协商处理。

(7)凡属返工修理的机械因在外地,路途太远,经双方协商同意就地委托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四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设备定期维护(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1.设备机械性能维护:安全装置检查,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性检查,各种运动

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

2.设备电气性能维护: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透视曝光参数(kv、ma、mas

)检查。

3.剂量检测:每六个月进行一次。

4.每日对ct、mri进行一次水模检查。

二.日常维护(每日进行)

l.开机前确保机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要符合设备要求。

2、每日开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如有反常疑点必须预先

排除。

3、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使用中遇到异常情况应及时切断电源,请检修人员

检查维修。

4、使用x线机和 ct前,必先预热球管才能工作。对于mri,工作前先查看液氮和

氦气情况。

5、每日工作完后,需清洗机器上的脏物和血迹等。

放射科技术操作规程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程

一、x线机的使用原则

(1)了解机器的性能、规格、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熟悉机器的

使用限度及其使用规格表。

(2)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正确熟练地操作,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

(3)在使用前,必须先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源电压表指针达到规定的指示范

围。外界电压不可超过额定电压的土10%,频率波动范围不可超过土1hz。

(4)在曝光过程中,不可以临时调节各种技术按钮,以免损坏机器。

(5)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控制台各仪表指示数值,注意倾听电器部件工作时

的声音,若有异常,及时关机。

(6)在使用过程中,严防机件强烈震动,移动部件时,注意空间是否有障碍

物;移动式x线机移动前应将x线管及各种旋钮固定。

(7以线机如停机时间较长,需将球管预热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x线机的一般操作步骤

(1)闭合外电源总开关。

(2)接通机器电源,调节电源调节器,使电源电压指示针在标准位置上。

(3)检查球管、床中心x线片暗盒中心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4)根据检查需要进行技术参数选择。

(5)根据需要选择曝光条件,注意先调节毫安值和曝光时间,再调节千伏值

(6)以上各部件调节完毕,患者投照体位摆好,一切准备就绪,即可按下手

闸进行曝光。

(7)工作结束,切断机器电源和外电源,将机器恢复到原始状态。

三、摄影原则

(1)有效焦点的选择:在不影响x线管超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小焦点摄

影,以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2)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摄影时应尽欧小胶片距,如肢体与胶片不能贴近时

,应适当增加焦片距。

(3)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在重点观察的肢体或组织器官平行于胶片时,

中心线垂直于胶片,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度时冲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

线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取得相同效果。

(4)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患者的呼吸动作对摄片质量有很大影响。根据不

同的部位,可采用如下几种屏气方式。

1)平静呼吸下屏气:心脏、上臂、肩、肋骨、颈部及头颅等部位,因呼

吸时胸部肌肉牵拉,使以上部分发生颤动,故可予平静呼吸下屏气摄片。

2)深吸气后屏气:应用于肺部及隔上肋骨的摄影。可增加肺内含气量,

提高对比度,同时使隔肌下降,肺野暴露更广泛。

3)深呼气后屏气:常用于腹部及隔下肋骨的摄影。呼气后确肌上升,腹

壁厚度减薄,影像较清晰。

4)缓慢连续呼吸:在曝光时患者作慢而浅的呼吸动作,使某些重叠的组

织因呼吸而模糊而被摄部位可较清楚地显示,如胸骨正位摄片。

5)平静呼吸下屏气:用于下肢、手及前臂、躯干等部位摄片。

(5)滤线设备的应用:肢体厚度超过15cm或管电压超过60kv时,一般需加

滤过板、滤线器。

(6)肢体摄影时必须包括上下两个关节或邻近一端的关节。

(7)在同一张胶片上同时摄取两个位置时,肢体同一端应放在胶片同一侧

四、x线摄影步骤

(1)阅读会诊单:仔细阅读会诊单内容,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

,了解患者病史,明确投照部位和检查目的。

(2)确定摄影位置:一般根据医嘱用常规位置投照,如遇特殊病例可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加照其他位置,如切线位、轴位等。

(3)摄影前的准备:去掉一切影响x线穿透力的物质,如发夹、金属饰物

、膏药。有条件者换上专为患者准备的衣服。投照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路

等平片时,应事先做好肠道准备。

(4)选择胶片尺寸:应按患者检查部位的大小及临床要求选择胶片的尺寸

。根据投照方式、要求范围,胶片应放置于适当位置。

(5)安放照片标记:照片标记应包括摄片日期x线片号、左右。标记应放

在暗盒的适当部位,不可摆在诊断范围之内。

(6)摆位置对中心线:依照部位及检查目的,按标准位置摆好体位,尽量

减少患者痛苦。根据要求将中心线对准被援部位,并校对胶片位置是否包括要求

投照的肢体范围。

(7)测量肢体厚度。

(8)训练呼吸动作:在摆位置前根据要求做好呼气、吸气或屏气动作的训

练,要求患者完全合作。

(9)选择焦片距:按部位要求选择好球管与胶片的距离。

(10)选择曝光条件:根据投照部位、体厚、生理和机器条件,选择最佳

kv、ma及时间。

(11)曝光:以上各步骤完成后,再校正控制台各曝光条件是否有错,然

后曝光。在曝。光过程中,密切注意各仪表工作情况。

(12)曝光结束后操作者签名,特殊检查体位应做记录。

第三篇 放射科人员、设备和技术准入规范

一.人员准入规范

1.从事诊断人员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取得住院医师职称及执业医师资格方可从事放射科诊断工作。

2.从事介人治疗的放射科医师须在三级甲类医院经过介入放射学专业学习,正规操作培训半年以上,独立从事介入治疗操作需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3.技术人员需具有中专以上专业学历或己取得放射技师职称者。

4.放射科工程、维修和数字影像中心人员需具有大专以上专业或己取得放射技师或工程师职称者。

5.放射科护士需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具有职业护士资格。

6.ct、mri的诊断和操作人员需具有ct和 mri上岗证

二、设备准入规范

三级医院

l.以数字摄影为基础的各项专用x线机:

胸部、骨骼、头颅;泌尿系、妇产科;乳腺钼靶等摄片机;床边机。

2.数字胃肠机,包括一般透视。

3.dsa机至少1台。

4.小c臂机。

5.mri机至少1台。

6.ct机至少1台,三甲医院至少为高档机。

7.建立pacs、ris,实现放射科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二级医院

1.500ma以上能作全身各部位的摄片机和床边机。

2.数字或遥控胃肠机,包括一股透视。

3.配备800ma带电视和快速摄片设备或dsa开展介入治疗和血管造影。

4.配置应用型ct机。

5.自动冲片机和简单数字信息存储设备。

三、技术准入规范

三级医院:

1.全身各部位x线摄片、钼靶摄片、床边和手术室摄片。

2.根据临床需要开展心、脑、皿管、胆系、胃肠道、泌尿生殖系、骨关节以及头颈等的各种检查。

3.开展各种介入放射治疗。

4.除进行常规ct、mri工作外,每年应开展一定数量的该设备具有的特殊成像技术和3d、4d、mpr、cta、mra、mrcp、mrs 重建及fmri免

5.影像信息要有数字化储存和管理。

二级医院

1.开展全身各部位x线摄影和床边摄片。

2.能完成胃肠道钡剂造影、泌尿系静脉和进行造影、胆系造影、周围血管造影等检查。

3.开展一般介入放射治疗和肝肺肿瘤的介入治疗。未配备血管造影设备不得开展血管内介入治疗。

4.进行ct常规和增强扫描检查。

放射科岗位职责

一 放射医师(士)岗位职责

1、 在科主任的领导和主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 负责x线诊断和放射治疗工作;

3、 参加会诊和临床病例讨论会;

4、 担负一定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5、 掌握x线机一般原理、性能、使用及投照技术;

6、 加强与临床科室联系,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

二 放射技士、技术员岗位职责

1、 在科主任领导及上级技师的指导下,担负所分配的各项技术工作;

2、 按照医师的要求,负责进行x线投照、洗片、治疗工作;

3、 配合上级技师进行本科室机器安装、检修、保养、整理和清拭工作;

4、 负责机器附件、药品、胶片等物品的清领、保管及登记工作;

5、 积极参加技术革新及科研工作

放射科工作制度

⒈各项x线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人随到随检。各种特殊造影像检查,应事先预约。

⒉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特检摄片和重要摄片,等观察湿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

⒊重危或做特殊造影的病人,必要时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旁检查。

⒋x线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进修或实习医师写的诊断报告,应经上级医师签名。

⒌x线片和录盘是医院工作的原始记录,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全部x线片和录盘都应由放射科登记,归档、统一保管,借阅照片要填写借片单、并有经治医师签名负责,院外借片,除经医务科批准外,应按一定手续,以保证归还。

⒍每天集体阅片,经常研究诊断和投照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⒎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统一安排休假。 ⒏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x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第一篇 放射科管理制度

第一节 放射科组织管理制度

一.在院长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实施放射科主任对放射科各个部门(包括普通x线诊断、ct、mri、介入治疗等)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科主任一般应当由学科带头人、高年资医生担任。

二.可分设付主任或组长协助科主任工作。

三.住院医师应实行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学各种方法、以便发挥综合诊断的优势。鼓励高年资主治医师按人体解剖系统分专业深入钻研、培养成某一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实施相对固定,定期轮转,能够掌握放射科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实现一专多能。

四.全面抓好科室的各项质量管理和优质服务。科主任要全面管理好各岗位人员的工作, 有计划地安排好各级人员的专业培养和提高。

第二节 登记室管理制度

一.根据疾病,摄影要求和病人体形不同而用不同尺寸、不同类别胶片,给出正确价格。 对检查有不明之处及时请示本科医师或技师。

二.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摄片部位及核实收费,并登记记录或将所有资料输入电脑。

三.为首诊病人编写新号码,为复治病人查找老号码。

四.为造影病人准备片袋,正确登记编号.以利保管。

五.对申请造影患者,详细交待检查前准备事项。

六.坚守岗位,主动、热情、耐心等待前来检查的患者,有问必答,树立放射科良好窗口形象。

第三节 资料存档保管制度

一.x线片、x线检查申请单、报告单、存档光盘等资料要保存15年。

二.线检查资料要有专门储藏场地,专人负责,保证资料完整,不得遗失破损。

三.及时查找,明确去向。

四.每天整理,汇总,归类。

五.遇有借阅,要办好借片手续。定他催还,如遇遗失及时落实责任,作好记录。

第四节 借片管理制度

一.借取存档片由登记室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借取。

二.急诊借片。

根据急诊室要求,急诊病人拍片后,可先借片,后写报告。

三.平诊借片。

借片需由借片医生开具借片条后至登记室借取;外借片须有借片人出具借条,留下借片 人身份证复印件及联系电话号码。

第五节x线摄影室管理制度

一.每日上班后应先开机、开空调。检查病人前先作球管预热,不许在未预热状态下检查病人。机器出现故障时,应记录在案,维修情况也应记录。

二.进行x线摄影检查前,应仔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摄片部位和会诊单,检查号码是否准确,严防错号、重号和病人重名重姓。除去病人身上金属、膏药等物品。对检查有不明之处及时请示本科医师或上级技师,或与临床取得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五
《设备、设施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1.设备、设施维修保养管理基本要求

(1)加强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和“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保证设备、设施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转,以满足饭店各项工作的需求,保证正常营业。

(2)设备、设施使用操作人员是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的责任者,应实行以操作人员为主的设备维护保养责任制。操作人员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正确使用和维护好设备,必须严格执行设备设施使用、管理、维护岗位责任制和各种设备操作规程。

(3)操作、维修人员及各部门领导与员工要不断学习钻研各岗位业务技术。要定期进行多岗位培训,使操作和维修人员能做到一专多能,要做到“四懂三会”(四懂是: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是: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4)各种设备的维修保养人员应定时定点上岗检查,随时注意观察设备运转情况,发现缺陷和隐患要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及时向部门经理或设备、设施管理人员汇报并做好记录,而且要立即采取措施,确保正常运转。

(5)重要设备应由工程部专门负责(各部门协助)定

期检查、维修;对在用、备用、封存和闲置的设备,都要定期进行除尘、防潮、防腐蚀等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清洁、润滑和紧固工作,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6)酒店各部门及管理人员必须对各种设备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认真总结工作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设备管理工作。

2.各部门的设备、设施管理保养

(1)各部门各点的设施设备由各部门制定专人负责管理保养,听取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

(2)各部门人员应通过眼看、手摸、耳听、鼻嗅、身体感觉等不同手段对本岗位的设备,按点检项目和要求认真点检,每周至少于2次。

(3)每台设备的点检记录、保养记录应由各部门制定的管理人员每月汇总一次,上报设备设施的工作运转情况。

(4)各点设备管理人员应按各种点检和维修记录汇总情况,安排对部分运行不良的设备定期进行复查并维修,凡须停机检修的设备,应列入维修计划,经工程部领导批准后,再安排停机检修及修理。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六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制度

1. 目的作用

为了科学地管理好公司的设备,使设备的检修维护管理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原则、有标准、有规程地进行,以达到设备的使用寿命长、综合效能高和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2. 管理职责

2.1 公司检修部负责对全公司范围内设备维护的归口管理和统一计划安排,要建立设备维护方面的各项制度和章程,协助和配合各部门强化责任意识,使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能按照公司规范要求得到贯彻执行。

2.2 各设备使用部门主管人员要按照公司关于设备维护保养的方针、政策和本制度的规定要求,对本部门的设备管理进行细化,并在执行过程中从严要求,经常检查,加强考核。

3. 设备维护基本原则

3.1 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应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其主要任务是防止连接件松动和不正常的磨损,超温,过载,监督操作者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设备,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生产提供最佳状态的生产设备。

3.2 坚持使用和维护相结合原则操作人员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3.3 坚持合理规划科学维护的原则 设备维护工作重点,体现在提高维修工作质量、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作业率。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合理规划,实现生产修理两不误,同时注意采用科学的维护方法,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4. 设备维护的要点

4.1 操作工作实行设备维护保养负责制:

4.1.1 连续生产线上重要负荷设备,(如给水泵、循环泵、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等)实行当班每小时定期巡视检查和维护保养负责制。

4.1.2 无固定人员操作的公用设备,由设备所在部门设备主任指定专人维护保养负责制。

4.1.3 每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检修维护保养责任牌,要写明维护保养者姓名。

4.2 维护保养责任者有下列职责:

4.2.1 严格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好自己操作的设备,不超负荷使用。启动前15分钟要仔细检查设备,连接螺栓松动,要及时紧固和检查按运行的规定须检查的必检部位,(油压、油温、水位等)然后空负荷试车,检查各控制开关是否

失灵。发现问题和异常现象,要停车检查,自己能处理的马上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联系主操并向当班值长汇报处理。

4.2.3 正确地按运行部定期加油的规定,定期给设备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定期换油,保持油路畅通。

4.2.4 检修班组人员进行设备检修正常后,应将设备和工作场地擦拭和清扫干净,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脏物,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

4.2.5 严格执行运行交接班制度,主要设备每台都应有当前运行工况的“交接班记录本”,每班人员应认真写清楚,交接双方要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4.3 专业维修工人,实行设备包修制:

4.3.1 班组包区域,个人包单台设备。

4.3.2 每个设备区域和每一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检修责任牌。区域内要悬挂班组长责任牌,单机悬挂个人责任牌,填写检查维修责任者职责。

4.4 专业维修者有下列职责:

4.4.1 区域包修的责任班组,应按部门制定的区域设备检查点,分解落实到单机包修的个人,定时、定点进行巡回检查包修。

4.4,2 包机的个人应根据部门规定的每台设备检查点的检查情况详细填写记录,交部门设备组存档备查。

4.4.3 部门设备组应根据定时定点检查的记录,安排和落实该设备的预修计划,并报生技安监科,及时排除设备事故或设备故障。

5. 设备的分类分级维护保养

5.1 给水泵、循环泵、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主变、厂用变等重要负荷设备,按一、二、三级维护保养责任制。

5.1.1 一级保养以操作者为主,检修工人配合,三班工作制的设备每季度做一次一级保养。

5.1.2 二级保养以检修工人为主,三班工作制的设备一年做一次二级保养。

5.1.3 连续生产线上的特别重要的设备,推行点检、预修维修责任制,根据点检的预修计划,进行定量维修。

5.3 设备的预防维护保养周期的确定,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生产班次划分类别。

5.3.1 A类设备周期最短。

5.3.2 B类设备周期较长。

5.3.3 C类设备,不作定期规定。

5.4 车间

组织分管的设备人员,按类别确定好每一台设备的必检部位,定岗、定员,责任到人,并报生技部备案。

5.5 将分管的每一台设备,编写运行人员日常维护检查表和专业维修人员巡回检查表(包括机组名称、必检部位名称、每点

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时间、检查总的编号)及检查记录或图表。

6. 设备维护规程的编制

6.1 设备维护规程是设备维护工作惟一遵循的准则,是企业搞好设备维护工作的基础。企业所有生产工人、维修工人、生产、维护管理及指挥人员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设备维护规程,根据生产发展、工艺改进及设备装置水平的不断提高,应相应修订和完善。

6.1.1 每种设备都应有维护规程。

6.1.2 新建和技术改造的机组或单台机设备在验收投产前,要编写好维护规程,经审核后,发到岗位个人。

6.2 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如下内容:

6.2.1 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6.2.2 简要的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便于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

6.2.3 润滑控制点管理图表,明确设备的润滑点及选用油牌号。

6.2.4 当班运行人员检查维护部位,检修人员巡回检查的周期、检查点,每点检查的标准。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6.2.5 设备运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6.2.6 设备易损件更换周期和报废标准。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七
《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全厂设备的维修工作,确保设备及时修复,减少停机时间,确保全年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标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厂区所有设备的维修。

三.职责

1、本制度由工程技术人员编写或修改,由分管经理审批

2、本制度由设备管理部协同岗位操作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执行

3、本制度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四.内容及要求

1、依据设备故障、事故等发生的不同情况,将设备维修分为三大类:定期维修、

紧急维修和设备更新及系统改造。

2、定期维修

2.1 坚持预防为主的设备维修原则,进行定期维修,并制订相应的大修、中修和小修计划。

2.2相关人员必须认真执行维修计划,以便尽可能延长设备正常使用寿命,并减少紧急维修的机会。

2.3 设备管理部负责建立设备维修档案,维修记录及更换零配件记录必须完整、真实,以便分析故障原因,确定责任。

2.4 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后,由生产部和设备部共同组织验收,经验收合格后,共同填写设备维修验收单,双方负责人签字后方可投入生产。

2.5进行正常系统定期维修时,如对生产使用造成影响,必须提前三天通知生产部,以便做好充分准备。

3、紧急维修

3.1 必须进行紧急维修时,应立即通知设备管理部,由设备管理部安排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3.2 如因紧急维修,对生产使用造成影响时,必须立即通知生产部,同时,需考虑尽量减少影响范围。

3.3 如发生故障的设备在保修期内,应做出适当的应急处理,以尽量减少对生产的影响,并立即通知有关供应商的保修负责人。

3.4 紧急维修结束后,须由设备管理部填写维修记录及更换零配件记录,并以书面形式将事故障原因、处理方法、更换零配件之名称、规格及数量、品牌等、处理结果、事故发生时间、恢复正常时间等向分管经理报告。

4、设备更新及系统改造

4.1 出于技术更新、提高效率、安全运行、减少污染及降低能耗等方面考虑,设备管理部有责任提高对现有设备做出更新或改造的建议。

4.2 设备更新及改造建议,必须向分管经理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

4.3 由于此类工作通常没有迫切性,故须尽量安排在最有利及对生产影响最小的时间进行。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94446.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