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的形容

| 建筑师考试 |

【www.guakaob.com--建筑师考试】

篇一:《对现代建筑中国式表达的思考》

对现代建筑中国式表达的思考

摘要:中国建筑师习惯于用中国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去定义现代建筑中产生的种种现象。同时几千年来形成的保守、缺乏激情和个性的思维方式,与西方现代建筑产生的思维方式有根本的不同。同时中国人固有的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对现代建筑在中国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文章试图通过中国文人对外来文化传统的思维方式来探索现代建筑的中国式表达。

关键词:外来文化;传承;创新;西方现代建筑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7

1.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 是由一些国内知名的建筑专家提出的一个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的一个命题。其根本出发点是在现代西方文化充斥的大潮中,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中华民族的固有特点。这种思想的一个出发点就是中国文化对待外来文化所持态度的一种体现。

在中国文人眼中,中国居天下之中,是一个有几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协和万邦,教化蛮夷是华夏民族对待外族的一个的责任。而对于来自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则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排斥”和“包容”的态度。

在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中,学者们就提出“以中为体,以西为用”的概念“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张“中学辅以西学”(郑观

篇二:《中国建筑的现代表达》

中国建筑的现代表达

姓名:唐晟焜 学号:201413400400 指导老师:吴少昆

【摘要】以中国近代史为轴线,通过历史实习的背景及文化内涵为出发点,阐述了不同时期中国建筑的发展形势和艺术手法。中国的房子盖了不计其数,却没有出现世界级的建筑大师和现代作品。当然原因并不全在(甚至主要不在)建筑师方面,而更多的是文化体制问题。想要设计出一个既现代又很具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的建筑,就要有很好的建筑学基本原则的造诣和现代审美、现代设计的品味,能够敏锐地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那些可以和现代审美品味、现代设计理念相契合的因素和意境,融合到的设计中。

正文

建筑总是不可避免地要打上社会和时代的烙印。在当今中国大地上的建筑,哪怕是刻意求洋的“欧陆经典”、“美国原版”,都脱不了“中国味”。

中国建筑的现代表达实质是传统性、民族性的表达。针对中国建筑是否还需要表达,如何进行表达这一问题近百年来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各种做法,未能令人满意。中国的房子盖了不计其数,却没有出现世界级的建筑大师和现代作品。当然原因并不全在(甚至主要不在)建筑师方面,而更多的是文化体制问题。 但不可忽略的问题是摆脱传统性、民族性的表达,还是需要传统性、民族性的表达,才能使中国现代建筑立于世界之林。

一、1900年一个新纪元的建筑形式

中国(近)现代建筑始于何年,暂无考证。我们以1900年(一个新世纪的开始)作为行文的起点。这一年,义和团“扶清灭洋”,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全中国四万万五千万人,每人赔一两白银。每一场战争和冲突过后,冲突的双方都要作出调整,在这里战败方做出了重大调整,战胜方调整相对小。这些调整主要有:

(一)、1900年以后,一方面清政府推行“新政运动”,废科举、兴学堂,旧衙门改新政府等等,这时学堂建筑(如北洋大学堂、清华学堂)和政府建筑(如大理院、陆军部、资政院)都采用西洋建筑形式,并扩展到普通民用和商业建筑,这个趋势在满清王朝被推翻之后继续存在。

(二)、另一方面,欧美教会吸取“民、教冲突”的教训,在中国加强“基督教本土化”,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各地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的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大屋顶”的形式,尽管设计者是外国建筑师。

(三)、官民一心,力求改良,官工如各处部院,皆拆旧建新,私工如商铺之方有将大金门面拆去,改建西洋者。

传教士刚恒毅:“建筑术对我们传教的人,不只是美术问题,而实是吾人传教的一种方法,我们既在中国宣传福音,理应采用中国艺术,才能表现吾人尊重和爱好这广大民族的文化、智慧的传统。采用中国艺术,也正是肯定了天主教的大公精神。”

二、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建筑形式

20年代中期,一方面五四前后的思想启蒙运动(对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和科学的召唤)转向民族救亡运动,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的知识精英看到了西方世界也非理想榜样,这就促使了民族主义思想的高涨。在此背景下,政府和公共建筑开始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典型的是1925年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和1927年美国建筑师Moller设计的北京图书馆,而且有意思的是两者都是

通过国际设计竞赛中选的。

但是,普遍的变化出现在北伐战争以后国民党统一中国的1928~1937这十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觊觎,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激起了强烈的民族情感,加之蒋介石本人对孔孟之道的推崇,“中国本位”、“民族本位”、“中国固有之形式”成为一时的口号。

1929年“首都计划”: “要以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为最宜,而公署及公共建筑物尤当尽量采用”。许多重要的政府和公共建筑普遍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如上海市政府大楼(1933董大酉)、武汉大学(1933开尔斯)、南京国民党党史馆(1935杨廷宝)、南京中央博物院(1936徐敬直)等。

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的民族形式虽然和教会大学、教会医院建筑的中国式形式上相同,但背景和出发点却很不相同,不宜混为一谈。

1929年10月征集上海市政府设计图案时提出:“建筑式样为一国文化精神所寄,故各国建筑,皆有表示其国民性之特点。近来中国建筑,侵有欧美之趋势,应力加校正,以尽提倡本国文化之责任。市政府建筑采用中国格式,足示市民以矜式。”在这一时期,还有两件事需要提到:

(一)、一批在海外学习建筑的中国留学生先后回国,并在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领域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传统建筑;

(二)、中国建筑传统性和民族性的表达在主要采用“大屋顶”形式之外,发展出另一种方式:建筑的形制是西洋的,而装饰图案和建筑细部是中国传统的和民族的。如梁思成先生1929年设计的吉林大学校舍和北京仁立地毯行(1932),杨廷宝先生设计的北京交通银行(1931),还有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1934赵深、童寯),南京国民大会堂(1936奚福泉)上海中国银行(1936陆谦受)等。

正因为这条民族形式之路的兴起和发展有着中国人希冀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心结,所以在抗战胜利后继续不断,以至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一方面在国民党退缩而占的台湾继续;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陆以“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发展。

到了三十年代建筑的关键词是:“中国本位”“民族本位”“中国固有之形式” 到了五十年代建筑的关键词是:“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大屋顶”

1911年的政权更迭(满清变更为中华民国),并没有引起建筑风格上的剧变,1900年后政府和公用建筑采用西洋风格的倾向一直延伸到1927年;

1949年的政权更迭(中华民国变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没有终止三十年代在民族主义背景下产生的“大屋顶”、“民族形式”。

两次政权更迭在政治上讲,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都未引起建筑风格的剧变。 三、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筑的形式。

建于1959人民大会堂采用了西洋古典的型制,中国传统和民族风格的装饰和细部。同年建的还有革命历史博物馆,它的门廊显然比人大会堂的柱廊更显中国式,所以后来被模仿的很多。另外还有四个采用中国传统屋顶的国庆工程:民族文化宫、中国美术馆、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无一例外地都采用相对不显沉重的攒尖顶。1974 北京饭店新楼采用了现代高层建筑的型制,中国传统和民族风格的局部装饰:琉璃檐口,门廊。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中国现代建筑传统性民族性的表达,故然有其政治的背景,但建筑师出于民族情感是自愿地进行探索,且都具有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理解和传统文化的修养。所以,设计的作品形式地道,比例尺度把握较好,品味也较高。

文化大革命期间,尽管采取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大批判”,但“中国是世界革命的中心”依然透着民族主义的情绪。这时期出现了一股盛行的风气:形象比附和概念附会。正面当然是指“革命象征”,反面的则是被揭露为“含沙射影”,多少人因此而被批斗。在这股风下,以至出现要把西红柿改名为“永红柿”的荒谬。建筑设计也出现“双塔七层寓意纪念二七”;长沙火车站采用了头顶火炬(西洋式的,而非中国火把)象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因为风向难定,火焰只好冲天;还有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的“三面红旗”。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主旋律的数字隐喻:

4个柱体分3段:三忠于、四无限。

10根柱子9开间:九大、“红十条”。

23步台阶:社教运动的《二十三条》。

台阶总高8.1米:“八一”。

南昌起义毛主席像高12.26米:毛的生日12月26日。

底座高7.1米:党的生日7月1日。

直到1977 毛主席纪念堂—— 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它西洋古典的型制,中国传统和民族风格的装饰与细部。

国家图书馆它采用大屋顶已摆脱了宫殿式,吸收了民居的特点,进行简化。 20世纪20~70年代,西方经历了了现代主义建筑(Modernism architecture)的历史阶段:

现代主义建筑(Modernism Architecture)

社会背景:现代民主社会和城市化

技术背景:工业化生产和工业工艺

哲学背景:工具理性主义

意识形态背景:乌托邦社会主义

美学背景:现代艺术和机器美学

这一年代的中国没有经历现代主义建筑的历史阶段。一直被古典主义、学院派、民族主义占领。1949年后又关起了国门。而当我们在1980年代打开国门时,发现“现代主义建筑已经死亡 ”,面对的已是“Post-modern”后现代了! 现代主义建筑历史阶段的缺失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建筑带来深刻的影响。

80年代一些建筑师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借用“符号”、“变形”的设计手法,以“文脉”(context)的理念,尝试中国传统的后现代表达,其中不乏较好的作品。最突出的是贝聿铭先生于1982年在香山饭店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性民族性表达的尝试。

到了20世纪中国建筑的发展因为缺少“现代主义”这一历史阶段,作为对“现代主义”批判的“后现代”,在中国也就失去了批判的依据,而更多的是在中国产生了负面影响:建筑设计中理性的丧失、创作思想和批评准则的混乱、形式主义和拼贴手法的充斥、格调低下建筑的泛滥„„。

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北京在“夺回古都风貌”口号下出现的“夺风”建筑,高楼顶上加上小亭子,不伦不类,故然有“长官意志”在内,但其“理论依据”借助于“文脉”(一个对context 不准确的中国式翻译)。这些“夺风”建筑和1950年代的 “大屋顶”建筑不能等同看待。开始于20年代末,延续到50年代末的“大屋顶”建筑是设计者怀着民族情感自愿设计的;而80年代末90年代初北京的“夺风”建筑,建筑师是不愿意设计成这样的,他们对中国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的功底比老一代人也差多了。所以这些建筑大多无美观可言。

随着北京市长陈希同的倒台,“夺风”建筑再无人问津,但“欧风”建筑却乘着90年代中兴起的房地产大潮席卷了全国。

在90年代中期后,伴随着“文化热”,风水、籤语、吉兆、口彩被当成传统文化,为上至政府领导、社会精英下到普通民众普遍地信奉,在这种理性丧失的背景下,加之设计招投标的普遍和设计市场竞争的加剧,文化革命中产生的“形象比附”和“概念附会”,更改了“革命”的词语,换上了“文化”的包装,在设计方案的说明和评标会上的介绍中滔滔不绝:什么“天人合一”、“天圆地方”、“阴阳和合”、“大鹏展翅”,什么“龙”、“凤”、“蝴蝶”、“玉兰花”„„。以至于外国建筑师进入中国也不能免俗。而一些格调低下的市俗和媚俗建筑甚至赤裸裸宣扬铜臭的恶俗建筑也粉墨登场,却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如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按领导要求增加的“地球仪”;“白猫黑猫”的南昌八一大桥桥头堡;奉节華字塔(已被炸毁);奥运园区旁的“龙头”;医院大楼的脑颅大厦;在2004年4月参加武汉机场新候机楼各投标方的设计“概念”中,就涉嫌抄袭了美国建筑师的“九头鸟”,黑川纪章的“荷叶”。

这股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泊的沉渣泛起和世风低俗、金钱与权力泛滥为背景的,不从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形式规则出发,致力于“形象比附”和“概念附会”的歪风,极大地降低了中国建筑的品味,损害了中国建筑设计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一些建筑师沿着现代主义的发展进行创作,出现了前卫艺术对建筑设计也有影响,北京设计院:北京凤凰传媒中心“非线性设计”。三大建筑:国家大剧院、“鸟巢”、CCTV大楼。

结语

一个中国设计师想要设计出一个既现代又很具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的建筑,他首先是他得是一个很好的现代的建筑师,有很好的建筑学基本原则的造诣和现代审美、现代设计的品味。当他跨文化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就应该能够敏锐地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那些可以和现代审美品味、现代设计理念相契合的因素和意境,融合到的设计中。而另一些设计师,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被纷繁复杂的表象所左右,对鱼龙混杂、林林总总的传统“遗产”,良莠不辨,难以适从,不能从传统文化中跳脱出来。企图用“形象比附、概念附会、谐音转义、数字隐喻”等等手法在建筑设计中来表现中国传统,结果落入低俗的套路。

注释

参考文献:“中国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秦佑国,《建筑学报》,2004年第6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篇三:《中国独特词表达》

一、中国意念词(Chinesenesses)

八卦 trigram

阴、阳 yin, yang

道 Dao(cf. logo)

江湖(世界) the jianghu World (the traits' world)

e.g. You can't control everything in a traits' world.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道 Daoism(Taoism)

上火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儒学 Confucianism

红学(《红楼梦》研究) redology

世外桃源 Shangri-la or Arcadia

开放 kaifang (Chinese openness to the outside world)

大锅饭 getting an equal share regardless of the work done

伤痕文学 scar literature or the literature of the wounded

不搞一刀切 no imposing uniformity on …对中国的形容

合乎国情,顺乎民意

to conform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will of the people

乱摊派,乱收费 imposition of arbitrary quotas and service charge

铁交椅 iron (lifetime) post's; guaranteed leading post

脱贫 to shake off poverty; anti-poverty

治则兴,乱则衰 Order leads to prosperity and chaos to decline

二、中华民族的喜庆节日(Chinese Festivial)

国庆节 National Day

中秋节 Mia-Autumn Festival

春节 Spring Festival

元宵节 Lantern Festival

儿童节 Children's Day

端午节 Dragon Boat Festival

妇女节 Women's Day

泼水节 Water-Splashing Day

教师节 Teachers' Day

五四青年节 Youth Day

三、中国独特的传统饮食(Unique Traditional Chinese Foods)对中国的形容

馄饨 wonton

锅贴 guotie (fried jiaozi)

花卷 steamed twisted rolls

套餐 set meal

盒饭 box lunch; Chinese take-away

米豆腐 rice tofu

魔芋豆腐 konjak tofu

米粉 rice noodles

冰糖葫芦 a stick of sugar-coated haws (or apples,etc.)

火锅 chafing dish

八宝饭 eight-treasure rice pudding

粉丝 glass noodles

豆腐脑 jellied bean curd

四、中国新兴事物(Newly Sprouted Things)

中国电信 China Telecom

中国移动 China Mobile

十五计划 the 10th Five-Year Plan

中国电脑联网 Chinanet

三峡工程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希望工程 Project Hope

京九铁路 Beijing CKowloon Railway

扶贫工程 Anti-Poverty Project

菜篮子工程 Vegetable Basket Project

温饱工程 Decent-Life Project

安居工程 Economy Housing Project

扫黄 Porn-Purging Campaign

西部大开发 Go-West Campaign

五 、特有的一些汉语词汇

禅宗 Zen Buddhism

禅 dhyana; dhgaya

混沌 chaos

道 Daosim, the way and its power

四谛 Four Noble Truth

八正道 Eightfold Path

无常 anity

五行说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无我 anatman

坐禅 metta or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空 sunyata

虚无 nothingness

双喜 double happiness(中),a doubled stroke of luck(英)

小品 witty skits

相声 cross-talk

噱头;掉包袱 gimmick, stunt

夜猫子 night people; night-owls

本命年 this animal year of sb.

处世之道 philosophy of life

姻缘 yinyuan(prefixed fate of marriage)

对中国的形容

还愿 redeem a wish (vows)

六、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表述

大陆中国 Mainland China

红宝书 little red book

红色中国 socialist China

四化 Four Modernizations

终生职业 job-for-life对中国的形容

铁饭碗 iron rice bowl

大锅饭 communal pot

关系户 closely-related units

外出打工人员 migrant workers

关系网 personal nets, closely-knitted guild

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

the Five Merits focus on decorum, manners, hygiene, disciplines and morals

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the Four Virtues are golden heart, refined language, civilized behavior, and green environment

七、中国古代独特事物(Unique Ancient Chinese Items)

宣纸 rice paper

衙门 yamen

叩头 kowtow

孔子Confucius对中国的形容

牌楼 pailou;pai-loo

武术 wushu(Chinese Martial Arts)

功夫 kungfu ;kung fu

中庸 the way of medium (cf. Golden Means)

中和 harmony (zhonghe)

孝顺 to show filial obedience

孝子 dutiful son

家长 family head

three cardinal guides: ruler guides subject, father guides son husband guides wife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five constant virtues: benevolence (humanity),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wisdom and fidelity 五常:仁、义、理、智、信

八股文 eight-legged essays

多子多福:The more sons/children, the more blessing/ great happiness

养儿防老:raising sons to support one in one's old age

八、 近一季度见诸报端的中国现代特色词汇翻译

基层监督 grass-roots supervision

基础税率 base tariff level

婚介所 matrimonial agency

婚外恋 extramarital love

婚纱摄影 bride photo

黑心棉 shoddy cotton

机器阅卷 machine scoring

即开型奖券 scratch-open ticket/lottery

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go all out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价格听证会 public price hearings

甲A球队 Division A Soccer Team

家政服务 household management service

加强舆论监督 ensure the correct orientation is maintained in public opinion

假帐 accounting fraud

叫板 challenge; pick a quarrel

矫情 use lame arguments

渐进式台独 gradual Taiwan independence

借调 temporarily transfer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Raise the proportion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expand domestic demand and consumption

详细出处参考:

介绍一些美国人最常用的,而你又不见得听得懂的口语用法。大家如果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或是补充,直接补在评论里好了!

1 Somebody/Something sucks!--- 某人,某事真差劲,糟透了!

在美国, 你动不动就会听到人说:“You suck! She sucks! It sucks!”。suck 在英文里的本意是吸,吮,而在这里即表示某人,或是某事一点也不好,让你很失望。有很多情况下可以用到这个词:

a. 昨天晚上你看了一场电影,如果朋友问你:“How was the movie? (电影怎么样?)”,你觉得那部片子真是拍得不怎么地,你可以说:“It sucked!”,而且可以特别使劲地,强调一下“sucked”,强烈表示你的不满。

b. 你有朋友今晚要向他心爱的女生表白,如果明天你问起他事情进行得如何,他告诉你他最终还是临阵打了退堂鼓,你可以笑他真是没出息,然后赶紧加一句: “You totally sucked!”(你可真没用)

反正,如果你不喜欢某人或是某事,或是表示很失望,说他/她/它 “suck”就对了!但是要注意时态的用法啊!

2 Awesome!

“Awesome”的本意是“令人敬畏的”,美国人经常用来当感叹词,大大地抒发内心的喜悦与赞美,表示“太棒了”!我想大家一定不会对“wonderful, great, fabulous, terrific”等词感到陌生。其实美国人说话就像中国人说话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头语。有的人会用“beautiful”来形容满意,意思是“干得漂亮”,有的人甚至会用“cute(可爱)”来表示同样的意思。我想大家也可以开始建立自己的英语口头禅,这样感觉会很酷。

这里还要介绍一个新词“neat”。我想有一点英文常识的人都会直到“neat”是 “整洁”的意思。但是如果你听到老美大叫“That's so Neat!”,别以为他在对周边环境的干净情节程度表示满意。美国人经常会说“That's neat!”,表示“很好的,美妙极了”,和上面介绍的词语是“异”词同“意”。

3 ass (屁股) 的用法

这次回国我看了焦点访谈对钢琴家朗朗专访,节目中,朗朗经常提到一个词“舔屁”,这让和我在一起看节目的爸爸妈妈笑开了花:这东北的男孩儿真是实诚!大家都明白他想说什么,他想说“拍马屁”,但是这个朗朗想必在美国生活了太久,将英语里“拍马屁”的说法“kiss ass”直译成“添屁”。“kiss”是“亲,吻”,而 “ass”是“屁股”的意思。于是听起来特别好笑。

美国口语里有太多的词是和这个“ass (中国人概念中不登大雅之堂的)”有关。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些你经常会听到的:

a. kick ass

刚才给大家介绍了kiss ass (拍马屁),现在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词 “kick ass”。 “kick ass”的直接翻译是“踢屁股”,美国俚语里表示轻而易举地战胜某人,此人很“牛”。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你即将参加一场篮球比赛。你的朋友问你紧张不紧张,你可以说:“They are going to get their asses kicked (他们就等着被打个落花流水吧! )

美国人中的牛人,狂人经常会用到这个“kick ass”来表示充分的自信。这也是饺子的口语字典中重要的一个词。

b. asshole

“ass”是“屁股”,“hole”是“洞”,“asshole”是什么意思大家应该明白了。当然,如果某个老外对你说:“You are such an asshole!”,你可得提高革命警惕性了!他对你是相当相当地不满意,其实根本就是很讨厌你了。根据wikipedia 的英文解释,“asshole”是一个不雅的用语来表示对某人的厌恶。词语形容的对象通常是非常刻薄的,自私的,或是粗鲁无礼的。(The word is mainly used as a profanity towards someone the speaker does not like or to express deep contempt for someone whose behavior is hurtful, self-centered or particularly abrasive.) 通常“asshole”用来形容男生的情况比较多。

如果有人毫不留情面的当众指责你,辱骂你,你可以指着他的鼻子骂一句:“Asshole! ”。

如果当你全心全意为他付出了那么多,而他却觉得理所应当,甚至是不屑一顾,这也到了骂他一句“Asshole”的时候,表示说:“你真不是个东西!”

如果某人满嘴脏话,毫无教养,那么他也配得上一句“You are an asshoole!”

这个词是个不友好的词,因此不要乱用啊!

篇四:《中国古代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国古代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唐·聂夷中<咏田家>

5、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6、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7、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中国古代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曹植<白马篇>

12、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13、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16、月儿弯弯照九州,17、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8、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1、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2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323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