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绿化方案大全 精选

| 质量工程师 |

【www.guakaob.com--质量工程师】

  为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乡村绿化力度,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扮美乡村家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特制定xx乡村绿化实施方案。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村绿化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村绿化方案(1)

  xx乡村绿化实施方案

  (xx市林业局)

  一、主要依据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川委发[2006]1号)。

  (三)《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绿化工作的决定》(川府发[2009]23号)

  (四)《四川省城乡绿化规划纲要》(川绿委〔2009〕5号)

  (五)《四川省绿化条例》(2002年)。 (六)《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2011年)。

  二、实施范围

  全市xx等xx个镇(街道)。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良好的新农村环境,是“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的具体要求,也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的具体体现。乡村绿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的主题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大环境绿化水平为目标,以绿化、美化、为重点,切实提乡村景观的整体形象,把植树造林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建设、环境改造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村村绿”、“村村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基本原则

  按照节约型、生态型和文化型的原则开展绿化工作,加快推进乡村绿化步伐。

  节约型绿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乡村绿化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因地制宜、……。

  绿化要以改善生态为出发点,在尊重自然、保护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规划与系统的绿化建设,……。

  乡村绿化要突出乡土特色文化,充分体现独具魅力的乡村风光。要……。

  四、主要目标任务

  (一)主要目标

  包括乡村道路、渠系绿化;乡村房前屋后绿化;乡村荒边古埂绿化以及乡村闲置土地绿化。长度xx公里、面积xx平方米,植树xx万株。计划投资xx万元。力争通过绿化建设,实现“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网化、岗坡林果化、庭院花园化”的目标。

  (二)主要任务

  1、乡村道路、渠系绿化

  乡村道路、渠系原则上以速生乔木树种为主,乔木树种应选择生长快、易成活、耐瘠薄、抗性强、病虫害少的乡土树种,如杨树、桉树等。道路、渠系较宽的两侧栽植,较窄的一侧栽植,各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一侧或是两侧以及栽植行数。绿化长度xx公里,栽植桉树、杨树等xx万株。

  2、乡村房前屋后绿化

  房前屋后绿化栽种乔木、灌木、花卉蔬菜,如樱桃、梨等,形成立体种植。以水果、核桃及其他干果、木本花卉为主。以落叶和常绿树相结合,形成村内绿色骨架体系,注重乔、灌、花、草的合理搭配,形成多层次、错落有序、亲切宜人的绿色空间,以果树和乔木为主适当选种常绿的灌木和花卉。庭院围墙应空透并以藤蔓植物攀爬,形成垂直绿化,构成富有个性的、精致的家园。绿化面积xx万平方米,栽植桂花、核桃树等xx万株。

  3、乡村荒边古埂绿化

  以水果、核桃及其他干果为主。绿化面积xx平方米,栽植巨桉、核桃树等xx万株。

  4、乡村闲置土地绿化

  以水果、核桃及其他干果为主,把绿化美化与发展林业经济、带动群众致富有机结合。绿化面积xx平方米,栽植核桃、杨树树等xx万株。

  五、主要技术标准

  (一)整地标准

  要做到细致整地,整地时,将表土与底土分开堆放;回填时,先回表土,再回底(心)土。整地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

  (二)苗木要求

  乡村道路、渠系原则上以速生树种为主;房前屋后、荒包古埂、闲置土地等以水果、核桃及其他干果、木本花卉为主。种源以**市相似区域种源为主,优先选用附近地区与**市立地条件相同或相近地的种源。要求乔木米径(地径)2厘米以上,灌木冠高20厘米以上。

  (三)密度设计

  单行栽植的,按3米株距规划;两行以上(含两行)的,按3米*3米株行距规划栽植,水果、核桃及其他干果按4米*4米株行距规划栽植。

  (四)造林方法、时间及技术要求

  造林方法采用人工植苗造林。

  造林时间:选择在春秋适宜季节进行。栽植应尽量选择阴天或雨后进行,避免晴天、土干或土冻时节造林。要做到当日起苗,当天造完,当日造不完的苗木要很好地假植,保护好苗根湿润。

  造林技术要求:栽植要点是深度适中、苗木扶正,踩紧踏实。在植苗时做到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盖虚土。苗木栽植深度根据立地条件、土壤的情况,覆土应略高于苗木根部的土痕。栽植穴面略高于造林地面,以免造林穴积水。

  (五)抚育管护

  要落实管护责任,包括浇水、除草、松土、培土、正苗、培篼、摘萌除蘖或修枝、补植、清除病株等内容,通过抚育促进林木生长。

  六、实施办法

  xx乡村绿化工作由所在镇(街道)组织实施,负责苗木采购及种植等相关工作,林业等部门加强技术指导及监督检查。市政府对苗木费用进行补助,各镇(街道)投工投劳。苗木补助费用由xx经费解决。

  各镇(街道)要提前联系造林所需苗木,做好造林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务必在造林季节进行造林,其他时间不得造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避免资金浪费。

  xx乡村绿化工作最迟必须于xx年xx月xx日前完成。

  七、苗木补助标准与投资概算

  (一)苗木补助标准

  按下表标准进行补助

  xx乡村绿化苗木规格及补助标准

  树种

  米径(地径)(厘米)

  补助标准(元/株)

  杨树

  Φ≧2

  樱花

  Φ≧2

  桂花

  Φ≧2

  银杏

  Φ≧2

  巨桉

  Φ≧2

  榕树

  Φ≧2

  小叶榕

  Φ≧2

  皂角

  Φ≧2

  水杉

  Φ≧2

  香樟

  Φ≧2

  杜英

  Φ≧2

  女贞

  Φ≧2

  柳杉

  Φ≧2

  香椿

  Φ≧2

  橙子

  Φ≧2

  核桃

  Φ≧2

  天竺桂

  Φ≧2

  枣

  Φ≧2

  柑橘

  Φ≧2

  梨

  Φ≧2

  柚子

  Φ≧2

  李

  Φ≧2

  枇杷

  Φ≧2

  苹果

  Φ≧2

  桃

  Φ≧2

  板栗

  Φ≧2

  杏

  Φ≧2

  柿子

  Φ≧2

  柳树

  Φ≧2

  (一)投资概算

  共需杨树、樱花、桂花、银杏等xx万株,投资xx万元。各树种苗木数量见下表

  树种

  数量(株)

  杨树

  樱花

  桂花

  银杏

  巨桉

  榕树

  小叶榕

  皂角

  水杉

  香樟

  杜英

  女贞

  柳杉

  香椿

  橙子

  核桃

  天竺桂

  枣

  柑橘

  梨

  柚子

  李

  枇杷

  苹果

  桃

  板栗

  杏

  柿子

  柳树

  合计

  八、投资主体及收益

  投资主体为市政府。房前屋后、闲置土地、荒边古梗绿化收益归房屋产权者、土地承包者所有。路、渠绿化收益归市政府所有。房前屋后、闲置土地、荒边古梗绿化后期管护由其所有者负责,可采伐、移植及采摘林产品等,采伐、移植须经所在镇政府批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并及时补植,补植苗木规格必须达到初植时苗木标准,费用自理。乡村道路绿化后期管护由各镇人民政府负责,渠系绿化后期管护由水务部门或者使用单位负责,林木原则不得采伐,如需采伐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九、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乡村绿化任务量大,涉及面广,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绿化工作的根本保证。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将绿化任务纳入干部任期目标责任管理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强化目标责任制,保证绿化任务的落实。主要负责同志列入乡村绿化项目的第一责任人,把任务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明确、措施明确。

  (二)广泛宣传,全民动员

  造林绿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市、镇、村层层发动,林业部门(市绿化委员会)和各镇(街道)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台、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广角度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宣传,提高全社会造林绿化积极性,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绿化的浓厚氛围,树立“植树造林、人人有责”的理念,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全社会关心绿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培养广大人民群众植绿、护绿、兴绿、爱绿的意识。推动全市造林绿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三) 严格标准,确保质量

  绿化工程是生命工程,质量意识要贯穿绿化工作的全过程。要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严格按照标准施工。要规范养护,严把施工、栽植、苗木、养护关,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要认真总结推广绿化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完善一系列管理机制,创建以群众为主体的绿化新机制。林业部门要对各项绿化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督查,保证按期、高质量完成。

  (四)搞好验收,严格问责。

  各项目镇(街道)要组织好自查验收工作,市财政、审计、林业等部门要联合对各镇(街道)乡村绿化工作进行市级验收,并出具验收结论。验收合格后,各镇(街道)要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发挥效益。要按照成活保存一株兑现一株补助,不成活不兑现的原则严格兑现苗木费用补助。市政府目标办要把各镇(街道)主要乡村绿化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各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在各个阶段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不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的、以组为基本单位,造林成活率低于95%,保存率低于90%的、以往年所植苗木冒充的,由市政府对相关镇(街道)主要负责人进行严肃问责。市林业等部门要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工程一线,检查工作质量,市委督查室要督查各镇工作进度,确保主要乡村绿化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五)落实政策,加强管护。

  一分栽,九分管,栽是基础,管是关键。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按照《四川省绿化条例》(2002年)规定的绿化责任主体履行后期管护责任,要建立严格的管护责任制,实行包栽植、包管护、包成活、包见绿、包成林,切实提高绿化管护水平。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绿化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

  村绿化方案(2)

  一、项目规模和设计投资额度

  (一)建设规模:40个村庄,其中:经济型25个,精品型村庄5个,示范型10个(省级3个、市级7个)。

  (二)设计投资额度(仅指苗木费):各类型设计最高投资额度为经济型1万元;精品型村庄3-5万元;示范型3-8万元,其中:省级为5-8万元,市级3-5万元。

  二、实施范围

  根据《莲都区村庄绿化规划》的安排和20XX年实施成果布局,确定20XX年实施范围以“一乡两湖三线”为重点。一乡即:古堰画乡;两湖即:南明湖、月亮湖;三线即:国道线、省道线、县乡线。将省、市级绿化示范村联成线、片、群。

  三、项目申请程序

  由20XX年实施范围内的村提出申请,乡镇(街道)审核同意后,报区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经区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发文列入20XX年度村庄绿化建设计划。

  四、项目设计与论证

  (一)突出村庄个性与特色。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力求避免雷同。

  (二)突出重点地段绿化。以古树名木、古廊桥、古庙宇、村委办公场所、村庄主入口处等为重点,以村庄道路为连线,将点线进行有效链接,使之成为村中亮丽的风景线。

  (三)注意树种选择搭配。

  1.乔木树种:竹、柳、桂、樟适宜本地种植,是村庄绿化的基调树种,也是首选树种。其它树种应选用树干通直、树形优美、抗逆性强、管理简易的树种。具体以莲都区村庄绿化树种名录为准,不得超范围使用。确实需要的,应报区绿化办批准。

  2.地被类植物:省市级示范型村庄可以配以一些耐修剪、易管理的地被类植物。经济型村庄可视村集体经济状况适当选用,但应尽量选用一些免管护的藤蔓类地被植物。

  3.庭院绿化尽量选用柚、梨、桃、枇杷、枣、石榴等集观赏与经济效益于一身的优良绿化树种。真正做到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的有机结合,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

  (四)妥善处理相邻关系。村庄绿化涉及千家万户,触及农民切实利益,在设计时,要充分尊重群众生产生活的传统习惯和当地风俗,妥善处理绿化与通风、采光、排水、通行等相邻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五)注重实效。充分考虑村庄各自的实际情况,要进行管理成本核算,树种的选择以及配置等要充分考虑今后管理的难易、费用;不照搬城镇绿化标准,对于一些原有自然植被保护较好的村庄,要大力保护原有树木,适当进行整理,不能去旧种新;对于征地拆迁新建新村,可适当提高绿化标准。

  (六)项目设计论证。省市级示范型村庄设计完成后,由区村庄绿化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修改后,交付实施;精品型村庄的绿化方案按专家组意见组织实施;经济型村庄的设计由绿化办审查后交付实施。

  五、项目实施

  (一)苗木采购

  省市级绿化示范型村庄、经济型村庄所需的绿化苗木均由实施村按设计方案自行组织采购;精品村所需的绿化苗木可进行临时采购;苗木采购工作由区政府采购办牵头负责,林业、发改配合。

  (二)开工前准备

  1.绿化种养技术基础知识培训。 经批准列入20XX年度村庄绿化建设计划的村庄应当接受绿化种养技术基础知识培训。没有接受培训的村庄视作自动弃权,不得进行绿化设计。

  2.绿化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村庄绿化建设计划的村,应当及时完成村庄绿化管护制度制订,管护责任落实和做好绿化基础设施(栽植土、栽植穴等)建设;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即视为自动放弃。

  (三)竣工验收

  绿化村在完成栽植任务后,提请区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竣工验收。验收依据为对应的《村庄绿化设计》(含种植地点、树种、规格、数量、成活率等)。绿化工程量达到设计工程量90%以上的,即为合格。

  六、经费结算

  经济型村庄实行绿化苗木费包干,每村1万元,示范型村庄绿化苗木费按设计最高限额的80%给付,在项目启动时,先行拨付2万元,工程竣工后结算;古树名木保护经费按设计工程量70%给付,工程竣工,一次付清。

  七、项目评奖

  (一)报评条件:凡达到《莲都区村庄绿化规划》第五条所列对应标准,成活率在95%以上的村庄且达到省市区规定的标准均可参加评奖。

  (二)奖级设置:共设三个级别四个奖项。区级绿化示范村,市级绿化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乡(镇)。

  (三)奖励额度:区级绿化示范村奖励1万元,市级绿化示范村奖励2万元,省级绿化示范村奖励3万元。省级绿化示范乡(镇)的奖励额度由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规定,区政府予以配套奖励。

  (四)评奖程序:

  1.区级绿化示范村:达到报评条件的行政村经所在乡镇(街道)书面材料推荐,区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初审意见;区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2.市级绿化示范村:获得区级绿化示范村称号的行政村经区绿化委员会、区林业局联合推荐,报市绿化委员会、市林业局批准。

  3.省级绿化示范村、示范镇:由市绿化委员会、市林业局联合推荐,报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批准。

  八、时间安排

  (一)20XX年1月底前,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二)20XX年2月-4月,全面完成栽植任务。

  (三)20XX年5月-12月,抓好夏秋季的养护工作及各奖项报评工作。

  九、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

  (一)投资概算:20XX年投资概算为405万元。其中:财政补助205万元;各行政村自筹及村民投工投劳200万元。

  (二)资金用途:(略)

  (三)资金管理

  1.实行专款专用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资金,实行专项、专人审批开支。

  2.建立资金管理台帐。设置“村庄绿化工程资金管理台帐”进行日常管理,定期对该工程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加强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加强资金管理监督。在年度工作完成后,及时向区政府和有关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区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及时地对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

  各部门、乡镇(街道)、村要加强对村庄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村庄绿化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落实专人负责,务必把村庄绿化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村绿化方案(3)

  按照全市城乡生态化建设总体要求,根据长子县色头镇河峪村荒山面积大、台地面积多、森林覆盖率低、矿区污染严重的实际情况。特编制长子县色头镇河峪村绿化规划。

  一、基本概况

  1、自然情况

  河峪村位于色头镇北部,地处东经112°57’03’’—112°58’44’’,北纬35°58’42’’—35°59’48’’。全村总面积4020亩。土地面积2531亩。宜林荒山荒地面积1100亩。有林地面积121亩。村庄、矿区等公宅用地270余亩。本村宜林荒山面积大,山高坡陡,岩石裸露海拔在1022—1223米之间。坡向以阳坡和半阴坡为主,坡度在15-25°之间。是营造混交林的良好基地。台地较为集中连片。适宜栽植地埂核桃。该区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年平均气温9.3℃,年日照时数2265小时。年均降雨量为600mm,集中在7、8、9三个月。全年无霜期156-163天。工程区主要土壤有褐色土和草甸土。土层厚度20-50厘米,母岩和母质主要有沙页岩和石灰岩、红黄土、红粘土等。区域内乔木植被有油松、刺槐、杨树、苹果、梨等。葵木类有醋柳荆条、酸枣、胡枝子等品种。草木植物有白草、羊胡草、蒿类、黄芩、苍耳、山菊花等。

  2、社会经济情况

  全村275户1007人,耕地面积1140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煤炭、运输为主,人均纯收入3786元,人均产粮532公斤。近几年来,河峪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完成了投资16万元的人畜饮水工程,修通了河峪村至反小线的村级公路2公里,使全村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20XX年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户户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街巷绿硬化户户通,主要街道水泥化,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

  二、指导思想

  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主题,以绿化、美化和生态安全为切入点,把植树造林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建设、环境改造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以“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岗坡林果化、庭院花园化”为主要建设内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发展林业产业,把河峪村建成现代化的新农村示范基地,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总体目标

  到年,村庄平均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6%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平方米,村域主要路、堤、渠绿化率95%以上,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率95%以上,初步形成“点上绿化成园、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村周绿化成环”的景观效果。

  四、规划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突出防护功能,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

  2、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乡土树种,宜乔则乔,宜灌则灌,能搞经济林地类则布局经济林。

  3、坚持突出特色风光,多景观开发,多功能建设。

  4、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5、坚持统一原则,分期实施。

  6、坚持混交林、多树种互相配置;防止污染建造绿带相坚顾、和营造生物隔离带相结合;多措并举,打好防病防虫防火营林基础。

  7、突出重点部位,择优顺次安排。实施大苗、大坑、大水,采用新成果和保墒覆盖等林业适用技术、一次成林。

  五、规划内容

  (一)规划布局

  依据山脊走向、区域地界、通车线路、矿区绿化、村容村貌等立地因子和树种选择要求,规划布局为三带两区两园一道。

  三带:

  生态防护带,绕村荒山山脊线以下至半山坡范围内设置生态防护林带,起到保持水土及涵养水源作用。栽植油松、侧柏等常绿树种,规划为1号、2号小班。

  生态景观带,绕村荒山半山坡至山脚范围内设置生态景观林带,起到美化环境、生物隔离作用及经济效益三重效果。栽植连翘灌木树种,规划3号小班。

  生态经济带。在坡耕地地埂地堰处设置地埂核桃栽植区,规划为4号、5号小班。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

  两区:

  矿区绿化。环河峪村煤矿区沿线700米范围内设置矿区绿化带。起到滤浮游尘、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的作用,栽植树种杨树、国槐、大侧柏,规划为8号小班,折合面积8亩。

  生活区绿化。在村内公共用地、房前屋后及街巷小路设置生活区绿化点及绿化林带,起到营造人文景观,优化人居环境、兼顾绿化美化的作用。栽植树种大油松、云杉、碧桃、小叶黄杨、连翘(丛生)、月季等,规划为10号小班,折合面积20亩。

  两园:

  两个核桃示范园,重点布局在海拔1100米以下,土层深厚的丘陵、沟坝、平川区域。规划为6、7号小班,以密植丰产园为主,这类模式的栽培需要高度集约经营,目的是长短兼顾,效益平衡。

  一道:通村道路绿化带。通村道路两侧2公里路段,栽植树种香花槐、金叶槐球、云杉,规划为9号小班。

  (二)规划树种

  1、规划树种12种,其中常绿树种3种,落叶树6种,灌木类3种。

  常绿树:油松、侧柏、云杉

  落叶树:核桃、杨树、国槐、香花槐、金叶槐球、碧桃

  灌木类:小叶黄杨、连翘、月季

  2、苗木规格

  侧柏:苗高1.5m,冠幅40cm,带原土球(直径≥50cm)。大侧柏苗高2.5m,冠幅1.5cm。

  油松:苗高≥1m,冠幅40cm,带原土球(直径≥30cm)。大油松苗高3m,胸径6cm。

  核桃苗高≥100cm、地径≥1.5 cm、主根长≥25cm、侧根长≥20 cm、侧根数≥15条、无病虫害。

  杨树胸径≥5cm。高4m。

  国槐胸径≥5cm。高4m。

  香花槐胸径≥5cm,高4m。

  金叶槐球高1m,冠幅1m。

  云杉高1.5m,胸径3cm。

  碧桃高1.5m,胸径3cm。

  小叶黄杨高50cm,3分枝。

  连翘高1m,3分枝以上。

  月季高50cm。

  (三)造林模式

  依据规划布局要求,按照树种、密度、配置方式等共规划设计出6种造林模式。

  造林模式1:核桃园栽植模式,苗高1m,地径1.5cm,株行距4×5m,33株/亩,大穴整地,整地规格100×100×100cm (适用小班:6、7号)。

  造林模式2:地埂地堰核桃栽植模式,苗高1m,地径1.5cm,株距5m,依势栽植,大穴整地,整地规格100×100×100cm(适用小班:4、5号)。

  造林模式3:油松、侧柏混交生态防护造林模式。油松苗高≥1m,冠幅40cm,侧柏苗高1.5m,冠幅40cm,株行距2×3m,110株/亩,1穴1株,鱼鳞坑整地,整地规格100×50×40cm(适用小班1、2、3号)。

  造林模式4:环矿区绿化造林模式。杨树、国槐胸径≥5cm,高4m,大侧柏苗高2.5m,冠幅1.5cm。株行距3×3m,75株/亩,品字形排列。大穴整地,整地规格100×100×100cm。(适用小班8号)。

  造林模式5:通村道路两侧绿化造林模式。香花槐胸径≥5cm、高4m,金叶槐球高1m,冠幅1m。通村道路两侧各一行,株距4m,里程2公里,树种交叉排列。大穴整地,整地规格100×100×100cm。(适用小班9号)。

  造林模式6:景点、房前屋后绿化模式。在村庄公共用地建立高标准绿化景点,栽植高1.5m、胸径3cm云杉,高1.5m、胸径3cm碧桃,高50cm、3分枝小叶黄杨,高1m、3分枝以上连翘,高50cm月季。布局由外到里,由低到高,形成黄杨围边,连翘(丛生)、月季、碧桃点缀、云杉孤植的园林景观,各树种之间以不相互影响光照,不阻碍视线为原则。村庄房前屋后有条件处、空隙处可零星栽植苗高2m,胸径4cm山楂树,增加人均绿化面积,整地规格为云杉、碧桃100×100×100cm,小叶黄杨30×30×30cm,连翘 50×50×50cm,月季30×30×30cm,山楂树100×100×100cm(适用于10号小班)。

  (四)主要技术措施

  1、严格整地

  整地可以改善立地条件,蓄水保墒,保持水土,提高造林成活率。整地方式采用小鱼鳞坑及大穴、小穴整地,小鱼鳞坑要求石头作埂,坡面呈反坡形。整地要求熟土回填,活土层厚度40cm以上,整地要尽量减少破损地面,保护植被,有效利用好有限土壤。经济林栽植前山地和丘陵地要进行局部整地,修成梯田或水平阶。按规划密度定点,挖栽植坑,每个定植坑内混施腐熟厩肥10kg-15kg,回土至与地面平,然后灌水沉实。

  2、科学起苗

  起苗时要尽量保持根系完整。起针叶树时,要带上30cm以上土球,起苗后要严禁长期露天晾晒,要用草绳包装好,确保土球不破。经济林树种栽植前要将侧根前端剪掉少许,防止烂根并有利萌发新根。

  3、苗木处理

  苗木移植、运输过程中,裸露时间长,严重失水是苗木成活率低的关键因素。造林中应用科技新成果(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ABT生根粉、抗旱造林粉等)浸根处理苗木,以减少苗木水分的散失,促进苗木生长。

  4、规范栽植

  栽植时严格按要求挖坑,裸根苗要避免窝根、卷根。栽植大苗应根据树木根系大小适当回填土,将苗木轻轻放入坑内,扶正扶直,去掉外包装,回填好土,踏实。回填土时要拣净石块等杂物。在栽植踏实过程中,不得碰撞土坨,避免土坨破碎,影响苗木成活。苗木栽植深度以覆土后高于原地径5cm左右为宜。栽植后立即浇一次透水,待水渗透后,扶正树干,填平下陷部位,表层覆一层细土。

  5、覆盖保墒

  覆盖造林是保持土壤水分的重要措施,它能通过减少树穴内土壤水分蒸发,保蓄土壤中的水分,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而且地膜覆盖还能抑制穴内杂草生长,减少幼林抚育次数。在坑表面铺地膜,使其在树穴内呈锅底形,便于降水流向苗木根部附近的土壤内。地膜上再覆一层土,厚约2cm,以避免地膜被风吹坏,刮走。

  6、精心管护

  栽植后要求浇两次透水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当年秋季造林时浇一次透水,第二年春天保证浇一次透水。造林后至少幼抚管理三年,每年至少一次,主要任务是修枝、固埂、整树盘、除杂草等。

  7、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遵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认真做好苗木检疫工作,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侵入。

  (五)建设任务

  荒山造林1100亩,栽植油松、侧柏、连翘等。核桃经济林810亩,环矿区绿化带600米,折合面积8亩,栽植杨树、国槐、侧柏等。通村道路2公里,折合面积21亩,栽植香花槐、金叶槐球、云杉等。生活区绿化折合面积20亩,栽植山楂树、云杉、碧桃、小叶黄杨、连翘、月季等。

  (六)建设期限

  20XX年4月至20XX年4月。

  六、投资概算

  河峪村绿化工程建设总投资544.6985万元,其中:整地费136.384万元,苗木费330.64万元,栽植费38.643万元,其它材料费7.0165万元,包括覆盖地膜,蘸根粉等,抚育管护费32.015万元,包括除草、修枝、松土、施肥等一年进行三次。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545724.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