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名师讲解

| 标准员 |

【www.guakaob.com--标准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名师讲解(一)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机械运动

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①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②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一般也不一样。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重、难点

重点: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选择。

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1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3年中考题)坐在汽车里

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11-2 所示的对

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图11-2

B.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D.图画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

解析:同一个人(乘客)相对于不同的观察者(司机、路旁的孩子们)来说,得到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是由于两个不同的观察着以各自选定的不同参考物来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孩子们是以地面为参考物,认为汽车、司机、乘客前进得快;司机以汽车为参考物,认为自己、乘客都不动。

故选C。

2、 观察图11-1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名师讲解】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解析:图中房子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烟向

左飘,说明此时有风向左;对于甲车来说,甲车上的旗子向左飘,有三种可能的情况:一是不动,二是甲车向右运动,三是甲车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对于乙车相对讲情况简单,只有乙车向左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

故选D。

3、 一个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车为参照物,此人_____________。 图11-1

解析:骑车人和汽车都由南向北运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汽车“疾驶而去”,说明汽车比人运动得快,现以汽车为参照物,骑车人在后退,即向南运动. 答:向南运动

4、在行驶的火车中有一位乘客,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

A.路旁的电线杆

C.迎面驶来的火车 B.火车的车厢 D.火车路上的铁轨

解析:乘客相对于“电线杆”、“迎面而来的火车”、“铁轨”的位置都在变化,只有相对于所乘的“火车车厢”的位置没有变化。

故选B。

5、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解析:本题选了一句古诗,描述了一幅美妙、生动的画面,这看似矛盾的情境,蕴涵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前一句“看山恰似走来迎”,这是诗人身在船上,以船为参照物,船在航行,山和船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山是运动的;后一句“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仔细一看,山与山之间、山与地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山是静止的.对照题中所给的选项,B是正确的。

故选B。

6、 黎明同学第一次乘火车旅行,他妈妈上车送行,正谈着,忽然听到一声长鸣,黎明只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催促妈妈快下车.他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开动呢.”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解析:黎明同学是以另一辆刚离站的列车作为参照物的,得到的结论是自己所乘火车是运动的,而妈妈是以站台为参照物,得到的结论是火车是静止的,即由于他们选取了不同的参照物,故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名师讲解(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_,小溪流水哗哗的响水在_________,拉胡琴时琴弦在_________ .这些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_而产生的.

2.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_________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_________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 传来的,实际上_________和_________也能传声,_________不能传声.

4.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 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 m/s.

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二者大小相比较v1_________v2.

6.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

7.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同样_________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_________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_________.

8.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两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________ .

9.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声源振动的_________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高,声源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低.

10.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了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也就不同.

11.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_________,它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

12.管乐器的音调变化由_________决定,_________产生低音,_________产生高音. 13.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唢呐和笙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14.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6 HZ,钢琴中的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____________ 次.

15.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_________ .

16.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到_________.

17.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可看到肥皂膜在_________,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并且_________能量.有一种超声波牙刷,能

发射一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_________.

18.经实验,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dB

19.助听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外界的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后再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然后传递给听觉神经,使人感知声音.使用助听器可以使_________的人恢复听力.

20.声纳探伤就是人们向待查工件发射一种超声波,经工件反射后接收,经分析反射回来超声波的时间,就可以判断出工件的伤痕在什么位置,这是利用了声在不同介质中_________的原理.

21.次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地震时伴有_________产生,地震观测站就是利用_________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二、选择题

22.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

B.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

D.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23.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A.空气、水、铜 B.铜、空气、水 C.水、铜、空气 D. 铜、水、空气 24.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

的是

A.酒精 B. 空气 C.岩石 D. 月球上空 25.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

A.1次敲击声 B.2 次敲击声 C.3 次敲击声 D.4 次敲击声 26.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

A.20 HZ~1100 HZ B.85 HZ~20000 HZ C.85 HZ~1100 HZ

D. 20 HZ~20000 HZ 27.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声音的大小 28.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 A.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 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 D.月球上没有空气

29.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 C.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0.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里说话的人是谁,这是因为 A.每个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B.每个人的远近不同 C.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D. 每个人声音的频率不同

31.关于打击乐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击力量越大,声音响度越大B. 鼓面越大声音越响亮 C.鼓面绷得越紧,音调越高 D. 鼓的大小不同,音色不同

32.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

是 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33.要想使人们在剧场里听到立体声效果 A.至少要安装一个扬声器 B.至少要安装两个扬声器 C.至少要安装三个扬声器 D.至少要安装四个扬声器

34.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改造噪声大的机器

B.在产生噪声的厂房周围种树 C.将产生噪声的厂房门窗打开 D. 戴上防噪声耳塞

3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声源振动越强烈,它发出的声音越大

C.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 D.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 三、计算题

3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带长度尺,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5 s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名师讲解(三)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2.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3. 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4.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乙在甲前面0.6米处 D.乙在甲前面1.2米处

5.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6.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7.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名师讲解】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9.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

10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 、2.58 cm、2.58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 )

A、2.58cm B、2.57cm C、2.576cm D、2.577crn 11.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 )

A.60s B.50s C.40s D.20s

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10:3 B、3:10 C、8:15 D、15:8 二.填空题

13.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如果战斗机在2s内飞行了0.4km,则它的速度是_____m/s。 14.正在行驶的列车速度是15 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5.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的,卡车是______的(前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

16.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0 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800 m,这个物体在最后100 m的路程中的速度是_____ _m/s,所用的时间是 ____ __s.

17.单位换算:54 km/h=______m/s 5 m/s= ______km/h

18..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判定最先达到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19.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示例:信息一,他们同时开始运动; 信息二: ;信息二: 。

(18题) (19题) 三.实验题

20.如图4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

21.如图3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分________秒。

(20题 ) (21 题 )

2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和 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

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

>、<、

=) 四.简答与计算

23.右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需要多少分钟?

24. 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25. 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则: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名师讲解(四)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 基本概念:

1、速度 ①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A、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

B、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2、匀速直线运动

①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与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无关,所以这时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 s成正比,与t成反比。

②物体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可以用v=s/t来计算,s是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求出的v就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③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二、 重、难点

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难点:速度的有关计算。【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名师讲解】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把速度公式v=s/t变形得出s=vt、t=s/v可求路程和时间。在利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解题时,需要注意下列问题:

1)要写出依据的公式;

2)应该统一单位;

3)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时,既要代数值,又要代单位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

公式:v= s/t

速度单位:米/秒(m/s,m·s-1) 千米/时(km/h)

计算:v=s/t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四、知识拓展

用图像来表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就得到了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

(2)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就得到了速度—时间图像.(如图b)

图a 图b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

1.(2012•上海)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a、b、c

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

2米,则( )

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

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解析: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由图可知,图线a的速度最大,图线c的速度最小,图线b上网速度介于a、c之间;运动5秒,曲线a是6米,曲线b是

2.5米,曲线c是1米。6-2.5=3.5(米)、6-1=5(米)、2.5-1=1.5(米),因为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所以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b,也可能为图线c。

故选A。

2、(2011•南平)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

C、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

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解析:A、由图可知,小华做变速直线运动,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是不

对的。

B、在前两秒,由图可知,小华跑了17米左右,小明跑了9米左右,所以2s内,小明跑得更快,所以B不对。

C、8s内,小明的速度v=s/t=40/8(m/s)=5(m/s),所以C正确。

D、由图可知,8s内,小华和小明都走了40m,所以D不对。

故选C。

3、(2010•广州)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

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

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乙比甲跑得快。

A

、 由图可知,甲乙两人静止不动,且甲比乙离起跑线远,所以,A不符合

题意。

B、 由图可知,甲乙两人静止不动,且甲比乙离起跑线近,所以,B不符合

题意。

C、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由图可知,甲

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比乙跑得快,所以,C不符合题意。

D、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由图可知,甲

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甲比乙跑得慢,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4、(2009•潍坊)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

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名师讲解】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解析:A、由图可知,在0s的时候,乙开始运动,在4s的时候,甲才开始运动,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所以A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甲乙同学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0s~8s内,甲通过的路程为5.0米,乙通过的路程也为5.0米,所以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C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v=s/t=5.0/8(m/s)=0.625(m/s),乙的速度v=s/t=5.0/4=1.25(m/s),所以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不相等,所以D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但符合题意。

故选D。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名师讲解(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讲义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 1. 长度单位及换算

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m、dm、cm、mm、µm、nm.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有以下方法:

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

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

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图所示);

需进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上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与cm之间的

3113+1+15

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1km=101010cm=10cm=10cm;又如要知道nm与dm之间的换

33113311

dm=108dm 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1nm=10101010dm=10

知识点2.正确选择、使用刻度尺、认识长度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首先要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2)选择刻度尺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来选择。

(例如:要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精确到mm,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150mm左右的刻度尺;而在体育课上要测量跳远的长度,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cm的皮卷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读数。 例题:

1、下列各物体中接近130厘米的是:( )

A.体温表长度; B.乒乓球的直径; C.课桌高; D.写字台长度. 2、用塑料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时,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练习:

一本书的厚度为8 ; 课桌的高度约为80 ; 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8 ;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 ;

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 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 ; 教室门的宽度是0.95 。

知识点3.测量结果的记录

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

其中数字部分由准确值加上一位估计值组成。例如,上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c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12.7cm,其中,12cm是由刻度尺上准确测得的,为准确值;而0.7cm是估读的,为估计值。由于在准确值的下一位已经为估计数字,是不准确的,所以再往下一位估计便无意义了,因此记录的结果只需一位估读值。

注:测量结果在书写的时候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例题:

1、用刻度尺测量木箱的长度,测得的结果是5.26cm,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小张用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先后测量了5次,记录的结果如下:①8.2cm、②8.21cm、③8.22cm、④8.32cm、⑤8.20cm。其中记录的数据中属于错误数据的是 (选填序号),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知识点4.实验误差 (1)误差与错误: 首先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指由于实验方法不正确或实验时违反操作造成的,错误是能够避免的。 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我们不能消除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误差。 错误与误差的最大区别是,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能消除。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名师讲解】

(2)误差产生的原因:3种:测量仪器不够精密、测量方法不够完善、测量的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办法: 3种:

一般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有效减小误差。公式为:l改进测量方法 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

l1l2l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名师讲解】

n

例1:关于测量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认真测量可以消灭误差;

B.测量过程中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也会产生.

知识点5.秒表的读法

时间的国际单位秒,符号s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m=60s

【应用巩固】 一、填空题:

1、完成下列单位变换:(用科学计数法)

a. 1.5×102km=__________cm b. 1235mm=__________m 2、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①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度:6.3×107______;②一张纸的厚度是:0.7×10-4______; ③珠穆朗玛峰高度8.848×103_______;

3、测得某物体长度为18.41dm,其中准确值为_____,估计值为_______,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

4、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测某物体的长度,三个记录结果分别为13.7厘米;13厘米;13.64厘米,正确的记录结果是__________.

知识点6.机械运动和参照物 (1)机械运动定义: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机械运动一般指的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微观物体的运动不叫机械运动(如分子的运动)。 (2)参照物:

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平时我们认为是静止的树木、房屋,实际上也随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可见,说某物体是运动的或静止的,要看是以另外的哪个物体作标准而言。所以,在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总是事先选择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在选取了参照物后,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就是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无位置的变化,有位置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否则物体就是静止的。

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我们就可以默认它是静止的了。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例题:

1、以下关于“静止”的说法中,以地面作参照物的是( ) A、“亚洲一号”同步卫星看上去是“静止”的。 B、空中加油机的飞行员看到受油机是“静止”的。 C、法国一位飞行员在空战中,顺手抓住“静止”的子弹。 D、在太空遨游的宇宙飞船中的宇航员感觉飞船是“静止”的。

2、甲、乙、丙三辆汽车按甲前、乙次、丙后的顺序在公路上同向行驶,甲车司机看到乙车向自己驶来,丙车离自己而去,那么乙车司机看到甲车 。丙车 。

【应用巩固】

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杯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一会儿变红。B、正在发光的白炽灯。 C、足球运动员在赛场上奔跑。 D、放在火炉上加热的水壶。 2、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五四运动 B、太阳升上天空 C、心情激动 D、铁生锈了

3 、小明同学乘火车去旅游.“火车开动”前后他一直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地看着火车外的景

物,他发现路旁的“树正在飞快地后退”.这段话中加引号的三种运动情况,“火车开动”是以

为参照物。“一动不动”是以 为参照物。“树正在飞快地后退”是以 为参照物的。 4、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以 _______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由此可见同步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小时.

5 、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来回走支的监考员。 B、从窗外飞过的小鸟。 C、从窗外走过的巡视员。 D、黑板前的讲台。

6、有一首歌曲的歌词中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云朵 C、人 D、月亮

7、在现代交通中,高速列车已成为现实.为了不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有人设想,若能使高速列车在进出站时既不停车、又能上下乘客,岂不更好.你能进行这样的设计吗?若能设计,说明理由.

知识点7. 速度、速度单位及换算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1)速度的单位

速度单位由路程单位与时间单位相除复合而成。

在国际单位制中,由于v=s/t中,距离的标准单位是m,时间的标准单位是s,所以速度的标准单位是m/s;

在交通运输中,路程常以km为单位,时间常以h为单位,这样得到的是速度的常用单位km/h。除此之外,速度还可由其它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复合而成的单位,如km/min、cm/s (2)速度单位的换算

如72km/h=?m/s,如下计算:72km/h=

72km1h5m

721000m13600s

20m/s

5103km

又如5m/s=?km/min,如下计算:5m/s0.3km/min

11s

min60

m/s是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主单位,km/h是最常用的速度单位,这两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注:比较速度的大小,关键是统一单位。( 1m/s=3.6km/h) 匀速直线运动图像(s-t图像,v-t图像)及定义。 例题:

1、单位换算: _km/h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641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