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教学评价

| 安全评价师 |

【www.guakaob.com--安全评价师】

电功率教学评价(一)
电功率教学反思

电功率教学反思

一、《电功率》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电学基本概念,也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的指标。本节内容,既是对电能知识的深化、具体化,让学生了解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快慢与功率的关系。又为本章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的学习,第五节“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的学习作理论上的准备。

本节教材内容较多,涉及四个知识点:电功率的概念、千瓦时的来历、额定功率、生活中电功率的测量原理等等,包含概念、原理多方面内容。演示实验两个,小资料一份,铭牌展示二例,实物展示二例,警示小贴士二块。教材中丰富的内容既为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同时头绪多而杂又为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它是以后学习的关键章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这节课的教学我相当重视。上课时我注意做到三点,效果不错。

1.上课的节奏尽量加快。与速度的类比不能耽误太长时间,让学生提及速度的概念、公式即可类比引出电功率的概念及公式。

2.对公式、原理的理解多通过训练解决。设置课堂的习题不要太难,重在对公式的应用,并让学生熟悉公式的单位换算即可,更多的习题可以放在后面进行,对数值的设计也应以巧数为主,不涉及过难、过深的纯数学式的计算,以节约课堂时间。

3.注意让学生多动手,让学生动手计算时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统一解决,以提高课堂效率。

本节课我体会到在授人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培养了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我体会到作为师者的快乐,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强烈的表达欲,说错了也不怕,感受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特点,我学了物理真的有用,只要我留心生活、与人交往,我也能学好物理,学生的动手探究实验的能力也提高了,通过分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过程,增强了自信心。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随着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走进物理课堂,使得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变数”很多,教师必须对本节知识及相关内容有较全面、详尽的了解,仅靠教参是不够的,在上课时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课外活动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关于节能灯的优点,为了让学生能更多了解相关知识,在课前,我通过到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收集信息,阅读报刊杂志等途径,已较全面的了解了节能灯的相关知识,对节能灯的各项性能指标、普及情况,它在全市乃至全省为何难以推广等知识都做了相关了解,因此在学生提到这个问题时我也能应对自如。

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充分的媒体资料支持、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以及生生探讨,基本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即学生掌握了电功率的概念,物理含义,公式及相应的适用范围,知道了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的区别,以及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不同,并能通过动手实验体会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其实际功率,直接的表征就是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发生改变所致。围绕生活中的“更换合适规格的灯泡”、“如何节约用电”等实际问题进行了师生互动,学生学有所得,较好地实现将物理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过多的考虑有时并不一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对学生的关注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我认为还需要改进: 1.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过程中,板书内容和媒体内容的交互上还需要进一步做取舍,避免因出现了比较多的重复而耗费过多的时间,致使课堂容量无形之中受压缩。 2. 教师作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导者,主要是“引导”,而不是“代替”,让学生“想到的说出来,说出的写下来,写出的做出来”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物理学科的特色——实验,可以穿插于课程之中,用于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也可以作为整堂课的开始,作为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线索贯穿始终,各有优势,教学中可以大胆重组,尝试变换,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因

材施教”和“以人为本”。

本节课我体会到在授人知识的时候,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培养了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我体会到作为师者的快乐,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强烈的表达欲,说错了也不怕,感受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特点,我学了物理真的有用,只要我留心生活、与人交往,我也能学好物理,学生的动手探究实验的能力也提高了,通过分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过程,增强了自信心。

电功率”这一节课的引入非常重要。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率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们来说“电功率”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的物理名词,它代表的

【电功率教学评价】

物理意义是什么,它的表达式又是什么,这是老师在引入时特别注意的。首先我用一个“25W”的灯泡单独接到家庭电路当中,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情况;然后再拿一个“800W”的烧水壶接到电路中,同样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情况。通过比较从中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个实验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需要学生近距离才能观察到,稍微远的地方就看不到了。通过实验发现,当把不同的用电器接到电路中,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不同,这就说明了不同的用电器他们消耗的电能快慢一般也是不同的。接着我再分别拿一个“25W”和“100W”的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学生分别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情况。实验发现,当把“100W”的灯泡接到电路中时,灯泡比“25W”的灯泡还要亮些,电能表铝盘转动也变快了。

关于“电功率”的教学,一直都是难点,因为这个地方公式多,物理知识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记不住易混淆,尤其是计算多,在教学时我注意两点:一是在学生做计算题时,要先按照例题的做法写出物理量用什么字母表示,相当于过去的已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分清每个物理量用什么字母表示,久而久之就会记清,事实证明效果很好。二是不让学生做太难的计算题,不做公式推导,因为这的公式多,推导出的公式更多,学生会记不住,听不懂,讲了白讲,推了白推,所以不要做无用功,要耐心等待,等到学生掌握的很好时再讲。

电功率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一、 教学效果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UI及其变形公式U=P/I和I=P/U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关于电功率计算问题。实际教学效果与备课设想的差距不算太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完成了学习目标,知识导学的效果很明显。大多数学生在知识迁移中公式选择十分准确。

2、本节课教师在课堂中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对教学重点进行点拨;学生通过阅读教材,配合适量练习,进行自主学习,较好地完成了学习目标。教法与学法浑然一体,可谓一石双鸟。

二、教学过程反思。

课堂的教学核心是达标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师借鉴郭思乐的“生本教育”和韩立福的“有效教学”理论,设计了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

通过读学习目标,学生以感知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真正对新课内容及学习要求一目了然,做到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在巩固旧知识环节中,使学生通过温故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夯实了基础。这样将所有学生,拉到先前知识点的同一起跑线上。然后,学生带着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自主阅读教材,经教师在课堂中巡视获悉大多数学生能自主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紧接着大多数学生能运用新知很好地完成新知训练题,当堂达标率百分之八十以上。在这之后,通过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大多数学生也较容易地再次获取新的知识,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真正地达到知识的升华;最后学生基本完成了针对性、典型性、梯度性较强的新知识巩固训练。由于学生在其他环节中计算能力低,解决问题有障碍,导致课堂尾声处时间略有不足,于是“新知识巩固训练”和“知识点归纳”两个环节落实得不是太好。教师也只好挂出早已准备的小黑板,要求学生课下将板书设计抄写在导学案中。

三、 教学启示反思。

教学中只因出现小小的失误,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了解不透彻,对学生知识基础估计得太高。我要很好地吸纳诸位评课教师对我关心而呵护的建议,以使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更趋完善。

电功率教学评价(二)
电功率教学反思

【电功率教学评价】

电功率教学反思

亮河中学 徐世江

在初二物理教学中,“电功率”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最难的部分,原因是电功率公式之多,初学的同学要能灵活运用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同学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知使用哪个公式。为了让初学的同学很快掌握这些公式的运用,应该对这些公式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要对这些公式适用条件搞清楚以便加以区别。以下是对这些公式的运用进行归纳、总结并举例说明:

1、电功率的定义:用电器在1S内所消耗的电能的多少就是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由此让学生推出它的定义式:P=W/t

例 一盏电灯25h耗电1KW·h,这盏电灯的功率是多少?

解:P=W/t= 1KW·h / 25h=0.04KW

接着引导学生根据电功的公式W=UIt推出:

2、电功率的基本公式:P=UI即电功率等于用电器两端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乘积,该公式是电功率的普适公式,适用于所有的用电器。

3、电功率的推导公式:P=U2/R P=I2R

这两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即能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如电炉、电饭锅、白炽灯就属于纯电阻电路,而当电流流过电动机这类用电器时,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有少量电能转

化成热,这时电功率不等于发热功率,不能两用这两个公式计算其电功率了。

引导学生学会P=UI与I=U/R的综合运用

【电功率教学评价】

学生对这两个公式的运用最不易掌握,因此一定要加强引导学生对公式的推理,并归纳出公式的运用规律(1)P=U2/R适用于:①并联及U一定的电路中常用; ②由电器铭牌求电路电阻; ③由电器铭牌求实际功率。

(2)P=I2R适用于串联电路,及I一定的电路中常用

例1 一个用电器的电阻为484Ω,将接在220V的电路上,它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瓦?

分析根据电功率公式,这道题有三种解法:

思路一:直接根据公式P=U2/R求出电功率。

思路二:先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再根据公式P=UI求出电功率.

思路三:求出通过用电器电流,利用公式P=I2R求出电功率.

解法一:根据电功率公式得: P=U2/R=(220V)2/484Ω=100W

解法二:根据欧姆定律得

I=U/R=220V/484Ω=5/11A

P=UI=220V×5/11A=100W

解法三:根据欧姆定律得:

I=U/R=220V/484Ω=5/11A

根据电功率公式得

P=I2R=(5/11A)2/484Ω=100W

例2 一盏标有“220V、40W”字样的电灯,将它接到110V的电路中,其电功率为( )

A.40W B.20W C.10W D.无法确定

分析在很多电学题中,要先想办法求出用电器的电阻,然后利用有关条件解题.知道用电器的额定电压U额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P额时,常用R=U额2/P额求出其电阻.

本题电灯发光时,电阻认为是不变的,因此,先根据R=U额2/P额求出灯泡的电阻,然后利用R=U实2/P实求出电灯的实际功率.

另一条思路是:先根据U额和P实求出灯泡的电阻R=U额2/P额,然后利用欧姆定律求出其在实际电压下通过灯泡的电流I=U/R,再根据电功率公式P=UI求出实际电功率.

第三条思路是利用比例关系,P额=U额2/R,P=U2/R,将两式相比得,P额/P实=U额2/U实2,所以P=(U2/U额2)P额,这样也可以求出灯泡在110V电压下的电功率.

【电功率教学评价】

答案C

在教学中注重培训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能够灵活运用“电功率”的所有公式。

电功率教学评价(三)
电功率教学反思

电功率教学反思

庙岭中学 赵丹

在九年级物理教学中,“电功率”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最难的部分,原因是电功率公式之多,初学的同学要能灵活运用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同学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知使用哪个公式。为了让初学的同学很快掌握这些公式的运用,应该对这些公式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要对这些公式适用条件搞清楚以便加以区别。以下是对这些公式的运用进行归纳、总结并举例说明:

1、电功率的定义:用电器在1S内所消耗的电能的多少就是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由此让学生推出它的定义式:P=W/t

例 一盏电灯25h耗电1KW·h,这盏电灯的功率是多少?【电功率教学评价】【电功率教学评价】

解:P=W/t= 1KW·h / 25h=0.04KW

接着引导学生根据电功的公式W=UIt推出:

2、电功率的基本公式:P=UI即电功率等于用电器两端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乘积,该公式是电功率的普适公式,适用于所有的用电器。

3、电功率的推导公式:P=U2/R P=I2R

这两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即能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如电炉、电饭锅、白炽灯就属于纯电阻电路,而当电流流过电动机这类用电器时,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有少量电能转化成热,这时电功率不等于发热功率,不能两用这两个公式计算其电功率了。

引导学生学会P=UI与I=U/R的综合运用

学生对这两个公式的运用最不易掌握,因此一定要加强引导学生对公式的推理,并归纳出公式的运用规律(1)P=U2/R适用于:①并联及U一定的电路中常用; ②由电器铭牌求电路电阻; ③由电器铭牌求实际功率。

(2)P=I2R适用于串联电路,及I一定的电路中常用

例1 一个用电器的电阻为484Ω,将接在220V的电路上,它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瓦?

分析根据电功率公式,这道题有三种解法:

思路一:直接根据公式P=U2/R求出电功率。

思路二:先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再根据公式P=UI求出电功率.

思路三:求出通过用电器电流,利用公式P=I2R求出电功率.

解法一:根据电功率公式得:

P=U2/R=(220V)2/484Ω=100W

解法二:根据欧姆定律得

I=U/R=220V/484Ω=5/11A

P=UI=220V×5/11A=100W

解法三:根据欧姆定律得:

I=U/R=220V/484Ω=5/11A

根据电功率公式得

P=I2R=(5/11A)2/484Ω=100W

例2 一盏标有“220V、40W”字样的电灯,将它接到110V的电路中,其电功率为( )

A.40W B.20W C.10W D.无法确定

分析在很多电学题中,要先想办法求出用电器的电阻,然后利用有关条件解题.知道用电器的额定电压U额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P额时,常用R=U额2/P额求出其电阻.

本题电灯发光时,电阻认为是不变的,因此,先根据R=U

求出灯泡的电阻,然后利用R=U实2/P实求出电灯的实际功率.

另一条思路是:先根据U额和P实求出灯泡的电阻R=U额2/P额,然后利用欧姆定律求出其在实际电压下通过灯泡的电流I=U/R,再根据电功率公式P=UI求出实际电功率.

第三条思路是利用比例关系,P额=U额2/R,P=U2/R,将两式相比得,2额/P额P额/P实=U2

额/U2实,所以P=(U2/U2

额)P额,这样也可以求出灯泡在110V

电压下的电功率.

答案C

在教学中注重培训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能够灵活运用“电功率”的所有公式。

电功率教学评价(四)
电功率教学反思

学 反

赵艳霞

教 思

电功率教学反思

电功率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电学部分重点,也是这部分的难点,内容较多,计算量大并且较复杂,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深感苦难重重,这也是学生学不好本节内容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节课的难点是学生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混淆不清,解题中需把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公式反复运用,更加造成了困难。解决这一困难的关键是解题中要分步计算,把每一步的已知是什么,求什么搞清楚,练习应以直接用公式的简单计算为主。

我们的学生对于电学题,一直比较“束手无策”。学生对于电功率的计算常常显得思维狭窄,反应缓慢,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理解的不深刻,对P=W/t,P=UI,P= U2/R,P=I2R这几个公式的应用范围不清楚,缺乏灵活性。要解决这个为题,我采取了最基本的解答方法,先要求学生画电路图,让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在图上标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明确要求什么物理量,学生学会一种方法,为解答电功率的计算问题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基本的解答方法掌握,回过头来再让学生观察思考有没有更为简便的方法,即用恰当的公式简化解答过程。这个问题就是从P=W/t,P=UI,P= U2/R,P=I2R这几个公式中选择恰当的公式,是问题的解答变为更简洁一些,这样引导学生分析公式的适用范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个公式比较简便,把那些题目再做一遍,用,P= U2/R,P=I2R解题,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己的尝试,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恰当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类比、讨论等方法,尽可能的再现了知识的发展过程,让学生在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习有关物理概念、知识,学生极容易接受,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电功率教学评价(五)
电功率教学反思

电功率教学反思

五马中心学校 陈朝华

在九年级物理教学中,“电功率”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最难的部分,原因是电功率公式之多,初学的同学要能灵活运用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同学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知使用哪个公式。为了让初学的同学很快掌握这些公式的运用,应该对这些公式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要对这些公式适用条件搞清楚以便加以区别。以下是对这些公式的运用进行归纳、总结并举例说

明:

1、电功率的定义:电能与时间之比就是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由此让学生推出它的定义式:P=W/t

例1: 一盏电灯25h耗电1KW·h,这盏电灯的功率是多少?

解:P=W/t= 1KW·h / 25h=0.04KW

接着引导学生根据电功的公式W=UIt推出:电功率的基本公式:P=UI即电功率等于用电器两端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乘积,该公式是电功率的普适公式,适用于所有的用电器。

2、电功率的其他推导公式:P=U2/R P=I2R

这两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即能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如电炉、电饭锅、白炽灯就属于纯电阻电路,而当电流流过电动机这类用电器时,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有少量电能转化成热,这时电功率不等于发热功率,不能两用这两个公式计算其电功率了。

学生对这两个公式的运用最不易掌握,因此一定要加强引导学生对公式的推理,并归纳出公式的运用规律

(1)P=U2/R适用于:①并联及U一定的电路中常用; ②由电器铭牌求电路电阻; ③由电器铭牌求实际功率。

(2)P=I2R适用于串联电路,及I一定的电路中常用

例2:一个用电器的电阻为484Ω,将接在220V的电路上,它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瓦?

思路:求出通过用电器电流,利用公式P=I2R求出电功率.

解法一:根据电功率公式得:P=U2/R=(220V)2/484Ω=100W

解法二:根据欧姆定律得:I=U/R=220V/484Ω=5/11A

P=UI=220V×5/11A=100W

解法三:根据欧姆定律得:I=U/R=220V/484Ω=5/11A

根据电功率公式得:P=I2R=(5/11A)2/484Ω=100W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注重培训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外,还应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能够灵活运用“电功率”的所有公式。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655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