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汕高铁增城站

| 规划师考试 |

【www.guakaob.com--规划师考试】

增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广汕高铁增城站 第一篇

《增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简介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08-2015年

远期:2016-2020年

二、规划范围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本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覆盖的范围为增城市域1616平方公里水陆域总面积。

2、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

包括荔城街道办、增江街道办、朱村街道办,总面积313.96平方公里,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实行总体布局。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广州教育城gzjyc.cc

1、战略目标

以建设“新穗东、新增城”为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城乡统筹、营造环境、发展产业、促进创业、解决就业、富民强市”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

2、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市域总人口现状(2007年,下同)为106.7万人, 近期和远期分别达130万人和16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05万人,暂住人口约为55万人。到近期增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达到60%左右,远期城市化水平达到75%左右。

3、城镇等级职能结构

规划市域城镇规模分为四个等级,人口规模大于50万的城市2个(中心城区、新塘镇区),人口规模20-25万人的城镇1个(石滩镇区),人口规模10-15万人的城镇1个(中新镇区),人口规模小于5万人的小城镇3个(小楼镇区、正果镇区、派潭镇区)。

根据南中北的资源禀赋差异,构筑南中北三大经济圈,形成三大主体功能区,以“两城三中心”带动全市协调发展。南部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圈,为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化区(即重点开发区域),以“产业升级,工商并举”为宗旨,重点把新塘建设成为广州东部生态工业卫星城。中部打造都市生活圈,为优化开发的文化产业区(即优化开发区

域),以“都市服务、文化兴城”为宗旨,重点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文化产业城、国际会议休闲中心和广州市城市副中心。北部打造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为限制工业发展的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区(即限制开发区区域),以“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为宗旨,在保护中适当发展旅游休闲产业,逐步把北部建设成为世界级、国际化的乡村公园。

4、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两城三中心,三圈五轴线”的城镇空间结构。“两城”指增城市区和新塘镇区; “三中心”指石滩、中新、派潭三个中心镇;“三圈”指南、中、北三大经济发展圈; “五轴”指沿增江发展轴、沿广惠高速公路发展轴、沿广汕公路发展轴、沿坪新快速路(新新公路)发展轴联和沿广河高速交通联系轴。

5、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交通、给水、排污、电力、电信等市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协调,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适应城镇布局规划要求,建立布局合理、使用充分、服务高效的城乡社会设施体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自然风景资源保护。

四、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1、增城市总体发展目标

增城市总体发展目标是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增城市功能定位为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穗东中心、广州生态旅游示范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基地、广州东北部绿色生态屏障和广东省重要的教育基地之一。

2、中心城区城市性质

增城市中心城区规划为广州市城市副中心、文化产业城和国际化会议休闲中心,是全市政治、文化、教育、信息、研发综合中心。

五、城市规模和空间布局结构

1、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中心城区2015年人口规模40万人,其中暂住人口约10万人;2020年为54万人,其中暂住人口约为15万人。

(2)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00平方米。

2、城市空间布局

在空间上形成“一心两轴三组团”风车型城市空间结构。通过城市西北山体的渗透,西南方向保留山体对城市的融入,东面大片山体的自然屏障,再加上增江河从城区流过并与3000亩荔湖的贯通,形成有机的山水生态格局,体现了“山城共融、城水相依、天人和谐、花木生辉”的规划理念。

(1)“一心”:荔城商贸综合服务中心

将荔城建成一个商贸服务、文化教育等综合服务功能中心,另外,增江街和朱村街分别成为形成两个城市副中心

(2)“两轴”:广汕公路及增江河

增城城市发展主要依托广汕公路以及增江河两条发展轴线。广汕公路是增城连接广州市中心的重要联系干道,朱村纳入中心城区后,城市空间结构发生重要的变化,形成沿广汕公路轴向的发展格局。广汕公路城区段成为增城中心城区的一条发展主轴。规划另外一条城市发展轴是增江河,中心城区发展对环境的指向性较强,沿增江河布局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公共休闲空间、商贸服务等职能,形成一条沿江发展轴。

(3)“三组团”:荔城、朱村、增江

规划中心城区内三个街道办分别形成3个发展组团,荔城和朱村之间主要通过山地和农地适当分离;荔城和增江街则以增江为边界,形成两个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发展组团。

(4)“风车”型城区结构

中心城区沿着广汕公路发展主轴与增江沿岸两条发展轴向往伸展,形成“风车”形的城市空间形态,在原来基础上向多个方向扩展。

【广汕高铁增城站】

(5)新城市中心区结构:蓝带、绿环、文轴

在新城市中心区当中,增江河为“蓝带”,与3000亩的荔湖连通,周边环抱的自然山体将被加以保护,形成“绿环”,共同形成’群山城边合、增江半入城”的山水格局。规划体现城市文脉的新城市中轴线(文轴)由增城广场为主的文化中心区、会议展览中心区、体育休闲中心区、行政办公区(市民花园)、荔湖、研发创意产业区组成。

六、主要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R)

以实现居住与就业就近平衡为目标,在荔城组团、增江组团、朱村组团分别规划新增居住用地,以多层住宅为主,在增江河两岸适当发展高层住宅。

2、工业用地(M)

按照相对集中建设的原则,规划中心城区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两片,即城东工业片区(东区高新技术工业区)、朱村组团工业发展区。

3、公共设施用地(C)

公共设施用地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文物古迹及其它公共设施等,重点结合城市中心和组团中心布置。

4、绿地(G)

规划绿地面积707.4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3.66%。人均绿地面积14.15平方米。公园绿地总面积为449.3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9.0平方米。沿高速公路、城市干道、增江、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绿地。

七、城市道路系统

1、交通站场设施

规划改造增城市旧城区原有的3个汽车站为公交首末站,增加朱村客货车站以满足城区发展和工业仓储的配套要求,增加城西车站以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要求。

2、道路网规划

荔城组团和增江组团道路网规划形成“两环”、“四纵”、“四横”的环状方格网格局。

“两环”——(1)城市外环:由二环路组成中心区的外环路,也是中心区的交通性环路,从外围联系两个组团;(2)城市内环:由一环路——增城大道——荔星大道——荔城大道——新桥路——东山路——一环路,从城区内部有机联系中心区各功能组团。

“四纵”——(1)西部的荔星大道;(2)城区中部的荔景大道;(3)城区中部的西园南路——增滩路;(4)城区东部的一环路——纺织路——东山路。

“四横”——(1)中部的荔城大道——新桥路——东山路——竹园路;(2)中部的光明路;(3)中部的增城大道;(4)一环路的南段。

朱村组团道路网规划形成“四纵”、“二横”、方格网状格局。

“四纵”——(1)西部的荔朱西路;(2)中部的朱村大道;(3)中部的广大路;

(4)东部的南大路。

“二横”——(1)广汕公路;(2)南大路。

八、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增城市公共设施按三级配套体系配置,规划市级中心2个、组团级中心6个、居住区级中心若干个。在荔城组团设置城市公共中心,以荔景大道为中轴线,沿线布置市级公共设施,形成集行政办公、商贸、金融、文化娱乐、科技和体育设施于一体的市级公共设施中心。另外,结合广州亚运会场馆的建设,规划水上运动中心和体育公园,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安排教育科研用地。

九、绿地系统规划

近期城市绿地率达到32%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人;远期城市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

盖率达到38%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人。

根据增城市生态大环境特色及山水城市总格局,形成以城南、城北、城东诸林地为中心城区绿色背景,以增江河沿岸绿化带为绿廊,串金星公园、增城广场、荔枝公园、金竹公园、东湖公园、荔湖等核心绿地及其它点状绿地,形成点(集中公园绿地)、线(带状绿地)、面(普通绿化)、体(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相结合的四维空间绿化组合。同时结合生产防护绿地、其它绿地的设置,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开敞空间。

十、城市基础设施

1、给水规划

围绕增城市中心城区水厂和管网布局规划,提高供水水质措施,节约用水管理,水源保护等方面对增城市中心城区供水系统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构筑覆盖整个区域安全可靠的供水主干网系统,逐步形成和增城市中心城区功能定位相适应,水量供应充裕,水质不断提高、节能环保的供水系统。

2、排水工程

注重新旧系统的衔接,建设排放安全、综合利用的生态排水系统。导入生态学设计理论,遵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念,在原有排水系统的基础上,优化污水管网和关键设施的布局,构筑“污水利用中水化、尾水排放生态化、污泥处理无害化”三位一体的污水处理系统。同时,适度处理初雨和开展雨水综合利用;遵循调蓄在先、排放在后的原则,并以水库、湖泊、湿地调蓄为主体,建立起防洪、排涝、景观用水相协调的雨水收集排放利用系统

3、电力工程

增城现有电子交通违法抓拍系统位置一览表
广汕高铁增城站 第二篇

【广汕高铁增城站】

增城现有电子交通违法抓拍系统位置一览表

1、 增城区中新镇新新公路新墩路路口 闯红灯

2、 中新镇S118中福学田路路口 闯红灯

3、 石滩镇沙园路立新路路口 闯红灯

4、 石滩镇增滩公路东西主干道路口 闯红灯

5、 石滩镇荔三公路中山路路口 闯红灯

6、 派潭镇增派公路从莞深高速(南行)派潭站路口 闯红灯

7、 派潭镇增派公路从莞深高速(北行)派潭站路口 闯红灯

8、 小楼镇增派公路S380路口 闯红灯

9、 派潭镇增派公路广河高速腊布站路口 闯红灯

10、 增正公路正果路段(限速60公里) 测速(限60)

11、荔城大道沙园路路口

12、荔城大道荔景大道路口

13、荔景大道府前路路口

14、广汕公路荔新公路路口

15、广汕路一环路路口

16、荔城大道荔兴路路口

17、荔城大道菜园路路口

18、光明路西园路路口

19、夏街大道府前路路口

20、荔城大道和平路路口

21、新桥路东山路路口

22、中山路西园路路口

23、荔兴路光明西路路口

24、荔乡路府前路路口

25、园圃路光明西路路口

26、光明路一环路路口

27、城丰路开园路路口

28、广汕路夏街大道路口

29、光明西路荔乡路路口

30、光明西路荔景大道路口

31、广汕公路与朱宁路路口 由东向西 由南向北 由西向东

32、广汕公路与荔城大道路口 由东向西 由西向东 由北向南

33、广汕公路与外环路路口 由东向西 由西向东 由南向北

34、广汕公路松田学院路口 由东向西 由西向东【广汕高铁增城站】

35、广汕公路东风本田4S店路口 由东向西 由西向东 由南向北

36、广汕公路与燕岗桥路口 由东向西 由西向东 由南向北

37、增滩路市政府路口 由西向东 由南向北 由北向南

1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
广汕高铁增城站 第三篇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

2010年以来,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增城开发区)围绕创建“生态型、创新型、国际一流园区”的目标,积极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品牌优势以及高端协调、高效服务、先行先试的体制优势,牢固树立“开发区是增城、增城就是开发区”的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区市一体、共创共享的运行机制体制,深入推进实施开发区带动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深化战略,依托开发区22平方公里核心区,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打造重大战略性发展平台,进一步提升增城开发区发展重大战略性主导项目、重点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承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区,建设广州东部现代产业新区。

广州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园

广州东部(增城)开发区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及零部件产业园,位于增城开发区核心区,以首期投资22亿元的广汽本田增城工厂48万辆豪华乘用车基地、总投资50亿元的北汽集团自主品牌华南30万辆整车生产基地以及广汽零部件系统、日立汽车系统等项目为龙头,规划重点引进汽车、摩托车整车及其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企业总部等以及为日系汽车配套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电子系统等模块化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项目,大力推动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带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壮大,打造广州东部汽车整车产业基地。

广州电动汽车实验基地,位于增城开发区核心区,主要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打造广州“十二五”电动汽车实验基地,重点引进电动车研发设计、推广使用技术、充电设备生产及公共工程建设等项目,建设广州东部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与服务保障示范基地,抢占新能源汽车运用推广的战略前沿,形成广州电动汽车产业集群。

LED产业园

LED是发光二级管的英文缩写。LED照明技术又称半导体照明技术,是世界第四代革命性照明光源。增城开发区LED产业园,位于增城开发区核心区,依托总投资31亿元的晶正鑫光电(LED)外延片芯片项目等龙头项目,规划重点引进半导体照明(LED)、软件业、IT信息服务业、3G通信、服务外包、汽车电子等项目,全力引进半导体照明上下游企业聚集发展,形成LED产业高质量集群发展态势,推进省市共建LED产业园,打造国家级LED产业基地,形成广州东部增城光电等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光伏产业园

增城开发区光伏产业园,位于增城开发区核心区的广东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内,依托周边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以首期投资11亿元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太阳能电池项目和总投资额18亿元的太阳能光伏基片项目等为龙头,重点规划引进太阳能光伏装备、太阳能光伏材料、太阳能光伏电池、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与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研发和生产等产业链高端领域项目,集聚清洁能源研发和生产的高端要素,努力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基地,形成广州东部增城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集群。(国际太阳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园

增城开发区电子商务产业园,位于增城开发区核心区,依托珠三角发达的电子消费市场,以总投资40亿元的中金华南数据中心、首期投资10亿元的阿里巴巴华南电子商务物流中心等龙头项目,规划重点引进无线射频识别(RFID)、云计算、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物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无线城市、数字家庭等项目,建设广州智慧城市的重要的中枢平台和支撑基地,打造增城开发区电子商务生态产业园,形成广州东部增城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

广州东部现代物流产业园,位于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毗邻广汕高铁广州货运总站,是珠三角和长三角货物集散的重要节点,是以电子商务为平台新型物流业态的集聚区,是建设广州东部综合门户功能区的重大项目。重点引进云仓储、电子商务、保税物流、速递捷运、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依托阿里巴巴集团华南电子商务物流和营运中心、中金数据华南数据中心等龙头项目,充分利用新塘作为穗莞深黄金走廊重要节点的区位和邻近白云机场、深圳机场、黄埔港的交通便捷优势,借助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的建设平台,加快区域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和大路网的对接,建设广州东部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努力建成华南地区云仓储中心,以物流带动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形成广州东部增城现代物流产业集群。

高新科技产业园

增城开发区(增江)东区高新科技产业园,位于增城开发区增江东区高科技产业基地,依托周边发达电子信息产业体系,重点引进节能环保设备、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项目,打造增城开发区(增江)东区高科技产业园。

研发创意产业园

增城开发区(石滩)研发创意产业园,位于增城开发区东北部石滩创意产业基地,生态环境优美,生活配套完善,科研研究、研发创意产业基础好,以广汽本田研发中心为龙头,建设增城开发区(石滩)研发创意产业园,着力打造广州东部以汽车材料、汽车研发、汽车试验为核心的,从材料到整车全流程的研发创意产业集群。

此外,增城开发区还将打造南香山新城,着力为开发区壮大和发展提供优质配套服务。

在政策优势方面,增城开发区享受广州市一级管理权限,科技创新、专利申请等更自主的管理权限,3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权,保税物流仓储平台,缩短审批流程,实行相关部门并联审批,限时办结。

在政策扶持方面,增城开发区设立专项产业扶持基金,对重点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优惠,设立高新技术企业人才专项奖励基金,每年设立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专项发展资金,设立科技领军人物奖励基金,每年奖励科技领军人物2000万元,建设统一的人才公寓,在人才落户、医保、社保等方面给予帮助。

潮州-潮汕高铁站时间表
广汕高铁增城站 第四篇

潮汕高铁站-潮州汽车站时间表

潮州汽车站-潮汕高铁站时间表

广州各区十三五规划
广汕高铁增城站 第五篇

广州十三五规划出炉

导读:

五年之内,广州将迎大变。昨日,市委市政府发布“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未来五年,广州无论是在经济发展、城市定位、还是社区民生、普惠教育上,都有一系列重大举措。其

中GDP年均增长7.5%,到2020年达到2.8万亿元。

一、各区发展重点

1、越秀

功能定位:厚植“广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公共服务中心”优势,聚力发展金融、商贸、文化创意、健康医疗四大主导产业,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和生活服务便利化,打造中央文化商务区、创新发展

先行区和品质城市示范区。【广汕高铁增城站】

发展重点:构建“一核三带四区”的产业空间布局。一核:北京路文化核心区,三带:沿江路商务景观带、东风路楼宇经济带、环市路智力创新带,四区:黄花岗科技园、广州民间

金融街、广州健康医疗中心、流花现代商务区。

2、海珠

功能定位:发挥国际贸易门户、创新岛、生态岛的城市核心区优势,以创新驱动为主线,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现代会展、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现代商贸,打造广州生态

型中央创新区(CID)。

发展重点:重点依托广州中轴线南延及两翼建设高端商务区,东部大力发展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和会展业,中部打造中大国际创新谷,西部结合后航道建设打造海珠湾滨水区。

3、荔湾

功能定位:以建设“广佛之心、西部枢纽”为目标,打造面向全球的现代商贸中心、享誉全国的文化旅游名区、辐射泛珠三角的总部经济基地、服务珠三角的时尚创意中心、广佛同

城化先行示范区。

发展重点:以“白鹅潭商业中心”为核心,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花地河电子商务产业带,珠江黄金西岸创意产业带,形成陈家祠-荔枝湾、恩宁路-上下九、十三行等商贸文化旅游集聚区,建设大坦沙中新城市更新改造合作、东沙生产性服务业、岭南V 谷科技产业、

花博园花卉产业等特色产业组团。

4、天河

功能定位:以总部经济为引领,做精做优金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业和商务服务业等四大主导产业,提速发展文化创意、生物工程、健康服务、节能环保服务、跨境电商、总集成总承包、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研发设计等若干个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初步建成现

代服务核心区、创新创意引导区、生态宜居样板区、幸福共享示范区。

【广汕高铁增城站】

发展重点:构建天河中央商务区“一核集聚”、广州国际金融城和天河智慧城“双城驱动”、创新带和创意带“双带联动”的产业布局。基本建成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推动天河智慧城

的现代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广汕高铁增城站】

5、白云

功能定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临空经济、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及现代金融服务,培育壮大高端商贸、文化创意、休闲旅游、教育医疗等产重点打造南部白云新城中央商务区、北部空港经济区、西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区、东部绿色

生态健康产业区和中部综合服务功能区业。

积极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总部集聚区、国际物流中心创新发展区、国际贸易中心转型升级

区,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创新宜居空港区。

发展重点:重点打造南部白云新城中央商务区、北部空港经济区、西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区、东部绿色生态健康产业区和中部综合服务功能区五大片区,以空港大道为轴推进沿线片区开发建设,以流溪河保护与利用为契机打造广州北部流溪河流域的经济带、创新带

和景观带,形成“一心四片、一轴多点”发展格局。

6、广州开发区、黄埔区

功能定位:重点打造生命健康、智能装备和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平板显示、新材料、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食品饮料六大

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发展临港经济。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建设成为国家级创新驱动

发展示范区、国际创新资源集聚区、产城融合发展先行区、全面深化改革试验区。 发展重点: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和广州国际生物岛“两城一岛”为核心,集聚

知识创新要素,努力建成高端高质高新产业集聚区和知识经济的新高地。

以广州(黄埔)临港经济区为依托,重点发展航运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以西区产业园、云埔工业区、长岭居为支撑,重点发展跨境电商、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健康

养老产业。

7、花都

功能定位:充分利用白云机场和广州北站两大交通枢纽,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交通枢纽型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改善社会民生,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国际空铁枢纽、高端产业基地、休闲旅游绿港、幸福美丽花都,成为广州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的先行区。

发展重点:重点6大组团协同发展:由汽车及新能源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区、轨道交通综合发展区组成的先进制造业组团;由微商电商创新产业园区、空港跨境电子

商务产业实验园等组成的电商微商及高新技术组团;

由广州北站商务区、对外贸易开放集聚区组成商务贸易组团;由花都湖南部地区建设时尚产业创新组团;由现代物流产业园区、航材制造产业园区组成现代物流及航材制造产业组

团;依托花都文旅城等打造都市休闲旅游组团。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782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