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免耕

| 结构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结构师考试】

篇一 覆盖免耕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马铃薯栽培面积在逐步扩大。在稻茬田上多采用深耕、熟土培肥的方法,甚至为了早熟还采取覆膜增温的方法栽培马铃薯。这些传统种植方法,不仅费工费时,操作繁杂,而且成本高,效益低,影响了马铃薯的生产。针对这些问题,根据马铃薯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只要将植株基部遮光就能结薯的原理,可采用稻草覆盖代替泥土覆盖栽培马铃薯,采取在平坦的稻茬土上免耕播种加盖大量稻草,并配套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不仅解决了稻草还田的难题及焚烧稻草带来的环境污染,而且还简便易行,省工省力,同时还免除了用药防治地下害虫的隐患,改善了马铃薯的品质,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现将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种薯准备

  1.品种选择

  选用早、中熟高产优质脱毒马铃薯品种及其健壮的种薯,如克新1号、克新4号、大西洋等品种。

  2.播前准备

  选用表面光滑、大小适中的薯块作种薯。为使播前薯带着短、壮芽下地,还必须进行催芽处理。有的薯块偏大,要进行切块处理,以节约用种量。以幼、壮龄块薯做种,淘汰薯形不规整、表皮粗糙老化以及芽眼突出、皮色暗淡的不良薯块。大薯块栽植前1~2天要进行纵切,每块留2~3个芽眼,切后薯块重不低于25克,然后用陈草木灰涂抹切口或用多菌灵进行种子处理。

  切块:播种前15天左右进行种薯切块、催芽。种薯消毒采用0.1~0.2毫克/升高锰酸钾液浸种10~15分钟,或用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0分钟[

  催芽:分暖种晒种、架藏散光炼芽和药剂处理3种。

  (1)暖种晒种:在播前30天,将种薯先放在温度约20℃条件下暖种催芽,经15天左右待顶芽有豆粒大小时,温度降至12~15℃,并给予光照进行晒种,促其芽萌发生长。

  (2)架藏散光炼芽:即做书架形架子5~10层,层间距30厘米左右,每层放种薯1~2层,翻动种薯使其均匀受光。

  (3)药剂处理:当前催芽药剂为赤霉素,药剂的浓度因品种、切块和整薯、种薯休眠程度等的不同而各异。切块用0.5~1毫克/升赤霉素浸泡10分钟,整薯用10~20毫克/升浓度浸泡10~20分钟,捞出晾干后播种。

  3.施足基肥

  采用一次性全层施肥法,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3万~3.75万公斤、高效复合肥(氮、磷、钾均占16%)900公斤、尿素150公斤,匀施后轻旋耕7~10厘米深。

  4.开沟做畦

  按畦宽(包括沟)1.2米开沟,沟泥均匀盖于畦面,并将畦面整细,做成中间略高、两边略低的龟背形。

  二、适时播种

  播期:一般在1月中下旬躲避过低温后适墒播种。播量:一般每公顷用种2250公斤左右。种植密度为每畦两行,株距30厘米,每公顷5.5万~6万株。播种方法:将种薯块植入畦面下1~2厘米深,播种时种芽向上,芽眼表面要与土壤接触。

  三、稻草覆盖

  每公顷覆盖稻草2.25万~3万公斤,覆盖厚度8~10厘米,盖后浇透水。稻草要覆盖严密,以免造成青薯影响品质。

  四、田间管理

  1.出苗前管理

  播后管理比较简单,如遇干旱、土壤墒情低影响出苗,可采用喷洒或沟灌的方法,使畦面保持一定墒情,以利于马铃薯出苗生长。如遇雨天,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由于采用稻草覆盖种植,种薯出苗较早,为防止幼苗受冻,可在寒流来临前搭小拱棚,既可起到保温作用,又能大大提早上市时间。

  2.出苗后管理

  当幼苗出土90%左右时,每公顷可施稀薄人粪尿1.5万~2.25万公斤,或尿素150~180公斤,以促早发。春季多雨,应注意清沟理墒。如遇干旱,采用浇水或沟灌进行抗旱。发棵期如长势过旺,可喷500倍矮壮素液或200毫克/升多效唑等抑制剂控苗。后期长势偏弱,可用1%左右磷酸二氢钾和尿素进行叶面喷施。在花序抽出时,随时摘除。如遇地老虎幼虫咬食,可用80%敌百虫药液喷杀。注意防治蚜虫、晚疫病等病虫害。

  五、适时收获

  待植株中下部叶片开始发黄时,选晴天收获,扒开稻草就可摘取马铃薯。用该方法种植马铃薯,大部分薯块都裸露在稻草下面的土层上,只要掀开稻草即可摘取薯块。根据需要一次性收完或分批采收均可。如分批采收,可先拣大薯块,留下小薯块。由于未伤及马铃薯根系,只要照原样盖上稻草,小薯块仍可以继续生长。

  (江西省鄱阳县农业局 汪旭东 邮编: 333100)

篇二 覆盖免耕
秸秆全覆盖免耕播种机使用与维护

  [农广天地]秸秆全覆盖免耕播种机使用与维护(20130710)

  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机,是专门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而设计制造的。实现保护性耕作,其技术的关键和技术的核心是播种机械,使用2BMZF系列免耕指夹式精密施肥播种机,作业前不用清理秸杆、不用灭茬旋耕整地;一次进地完成深施化肥、切断清理种床秸杆、整理种床、开沟、单粒播种、覆土、重镇压等工序。本片主要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机的基本结构、使用方法、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机器的主要性能、田间作业方法、以及机器的检查、调整、保养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通过收看本片可以帮助农民朋友们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机,能够大大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保证作业质量,达到“高效、优质、低耗、安全”作业,大大地提高了免耕播种机械化的水平。

  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机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种子的选用

  种子的发芽率、籽粒大小、纯度好坏对播种都有直接的影响。发芽率低于95%的种子,建议采用半株距播种方式,即两株中间增加一株,出苗后选择留苗;发芽率大于95%的种子,建议采用全株距播种方式,但要增加10%的密度,例如:计划每ha保苗株数为6万株,实际播种6.6万粒,按播种6.6万粒计算播种株距,其中:不发芽、不出苗、漏播等约占10%左右,这样实际保苗数就可以达到预定保苗数。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该播种机只能播种干燥的种子。播种前经过药物处理的种子,一定要晾干才能播种。

  株距确定

  确定了保苗株数,就要计算株距,根据播种株距参考表,更换链轮改变传动比,确定株距。确定株距时,要考虑传动轮打滑率, 受土壤条件和传动阻力影响,实际播种株距与参考表中给定的数值可能存在误差,因此,作业时需要进行复核,必要时进行重新调整。这种机器设置的是单体独立播种深度调整。开沟深度调整范围为3~10cm,每移动一个齿口改变开沟深度1cm。一般情况下,当开沟深度在5~6cm时,镇压后的播种深度应为3~4cm。

  根据种子大小调整

  排种器清种毛刷 该免耕播种机采用的是指夹式排种器,设有清种毛刷,用于清除多余的种子。同时可根据种子大小进行调整,一般播种较大粒种子时,毛刷离指夹应远一些,播种小粒种子时,应近一些。在毛刷调整处贴有调整示意图,有九级调整位置,供调整时选择。

  种子润滑剂的使用

  种子润滑剂的作用,一是使种子流动性好,防止堵塞或卡种;二是润滑排种器转动部件,使其转动轻快,减少磨损。使用方法:取适量的种子润滑剂加入种子,充分搅拌,使种子表面呈现黑灰色。一般每100kg种子约拌入0.2kg润滑剂。

  化肥的选用

  选择流动性好的颗粒肥料。受潮的肥料,必须晾干后再用;结块的肥料,必须粉碎后再用;否则会造成施肥不均匀和堵塞,严重时还会损坏机件。如果播种同时施入口肥,一定要使用专用肥料;口肥量每ha应控制在75kg以内(

  施肥位置确定

  底肥的施肥位置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要求底肥深度必须在种子下方5~8cm。施肥深度的调整是靠改变施肥支臂在深浅调节库中的位置实现的。施肥深度调整范围为8~13cm。要求底肥位置绝对不能和种子同床,必须离种床有7~10cm的距离。改变施肥深浅调节库在副梁的位置可实现底肥施肥位置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当每ha施肥量超过500kg以上时,肥料与种子的横向距离应大于8cm,绝对禁止种肥同床施入。

  镇压强度确定

  镇压强度与作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重镇压不仅能促使作物发芽和生长发育,而且对作物中后期,也有良好的影响。由于苗带部位紧实,使作物根基稳定,增强了对作物的支撑作用,因此有防涝和抗倒伏作用。2012年8月我省遇强风暴雨,大量玉米倒伏,主要原因就是,土壤表层不紧实,玉米根系下扎不牢而造成的。在吉林农业大学位于公主岭的一片实验对比田中,常规播种的地块,玉米全部倒伏,而免耕播种的地块基本没有倒伏,因为免耕播种机可以实现重镇压。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机的镇压强度分轻度、中度、重度、超重度4级。调整范围为 47~80千帕,每移动一个槽口改变镇压强度约11千帕。土壤墒情适中时,调整手柄放在“中度”位置;墒情较差时,放在“重度”位置。

  传动轮摩擦力确定

  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机驱动排种、排肥轮的转动是靠传动轮与地轮靠摩擦产生动力。摩擦力不够会造成打滑率增加。摩擦力由两根拉簧来保证,通过改变丝杠工作长度调整拉簧拉力。丝杠工作长度加长时,拉簧拉力减弱,摩擦力减小;丝杠工作长度缩短时,拉簧拉力增强,摩擦力加大。拉簧拉力一般2行机型约为320N为宜,相应丝杠有效长度30mm。一般4行、6行机型420N为宜,相应丝杠有效长度15mm。

  拨草轮高度的确定

  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机拨草轮是用于清理种床秸秆和干土的。拨草轮高度调整范围为7.5cm。秸秆量较大、干土层较深时拨草轮高度应调低些,反之应调高些;进行宽窄行作业时,应将窄行内的拨草轮卸掉。

篇三 覆盖免耕
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

○吉林省康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目前,在东北玉米产区推广的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主要是以秸秆还田且覆盖地表,免耕播种,配以药剂防治病虫草害、深松机疏松土壤的新的玉米种植技术。

一、技术模式

1.秸秆全覆盖还田宽窄行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原均匀行距(60cm至65cm)垄作条件下,在相邻两行(垄)的内侧播种40cm至45cm行距,称为窄行;隔一个垄沟,再在另相邻两垄内侧播种同样行距,这样就形成了窄行40cm至45cm,宽行80cm至90cm的模式,以此类推。第二年在第一年的宽行中播种窄行。

2.秸秆全覆盖还田均匀行平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原均匀行距(60cm至65cm)平作条件下(如果原来是垄作,需使用耕整地机械将地整平),在相邻两行(垄)的中间播种。

二、技术路线

收获时秸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药剂防治病虫草害→必要的土壤疏松

三、技术要点1.收获及秸秆处理

(1)秸秆覆盖还田宽窄行模式的秸秆处理 由于行距不均匀,如果使用收获机作业,最好使用2行自走式收获机,如果采用4行以上机型,应配套不对行割台;在收获作业的同时,将秸秆粉碎装置的动力切断,不粉碎秸秆,在还田机上安装拨秆器,将秸秆顺至窄行中。如果人工收获,应人为地将秸秆顺至窄行中。如果农民利用秸秆做饲料或烧柴,应在收割时留30cm

以上的高茬。

(2)秸秆覆盖还田均匀行平作模式的秸秆处理 如果使用收获机作业,一般使用2行以上自走式收获机,作业效果理想。在收获作业的同时,将秸秆粉碎装置的动力切断,不粉碎秸秆,这样秸秆就能均匀覆盖地表。如果人工收获,只需将玉米穗掰下运走即可,应避免秸秆成堆铺放。

2.免耕播种 要求:一次完成侧深施化肥、清理种床秸秆、压实种床、播种开沟、单粒播种、覆土、重镇压等。

(1)秸秆覆盖还田宽窄行模式免耕播种 第一年实施时,由于上一年是常规种植,即均匀垄种植;将免耕播种机行距调整为40cm至50cm,在相邻两垄内侧播种,隔一垄沟再在另外两垄内侧播种,形成窄行、宽行模式。第二年在宽行中播种窄行,依此类推。

(2)秸秆覆盖还田均匀行平作模式免耕播种 第一年实施时,由于上一年是常规的均匀垄,如果垄型较突出,需将垄型旋平;播种时播种均匀行距,行距要求应不低于70cm。第二年实施时,在上年播种行的行间进行播种,以此类推。

3.药剂防治病虫草害 使用机械喷洒药液,杂草是必防的,病、虫害防治可根据发生情况确定。

(1)防治杂草时,可在两个时段进行 第一个时段是在播种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进行地表封闭,如果喷药后地表温度、湿度适宜,除草效果会很理想;第二个时段是苗期除草,即玉米2叶至5叶期进行,这时杂草已经出土,喷施具有杀青功能的除(下转48页)

玉米,7月20日左右收获青贮,接着机播夏玉米至10月底~11月初收获青贮)。

754拖拉机配旋耕机;秸秆2.机具配置 机耕:

还田:904拖拉机配1JH-200秸秆还田机;撒肥:选用盐城威示机械的双圆盘撒肥机;植保:选用中农机中机美诺3WX-1500型植保机;播种:选用2BYSF—6河北农哈哈牌玉米免耕播种机及2BQ气吸式玉米精量播种机(今年又试验了2BMFD-5/12全还田防缠绕免耕撒肥播种机,效果也很好)。在推广应用中,我们对农哈哈牌玉米免耕播种机进行了改进,通过对传动装置的改进,增加镇压滚筒,使播种更均匀,重播漏播基本消除,并能更好地控制播深,镇压效果也更好;青贮玉米收获:选用中机美诺9265自走式饲料收获机及克拉斯850青饲机。

3.机械化播种技术指标 配套动力90马力,选用904轮式拖拉机,作业效率1.7公顷/小时,播种行数 6 行,播幅3.2m,播种深度5 cm左右,每公顷用种量26.25kg~30kg,每穴用种量 1 粒,株距10cm~15 cm,行距60 cm。

4.青贮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指标 收获玉米青贮料的秸秆切碎长度为15cm~20 cm。

“天脊5.农艺栽培技术要点 播种前撒基肥,选用牌” 硝酸磷肥450kg/hm2。 玉米生长至10cm高左右时使用“敌杀死”农药杀地虫,用药量600ml~750ml/hm2。玉米生长至30cm高左右时抛撒450kg~600kg/(上接46页)草剂。选择第一个时段的较多,当第一时段除草效果不好时,在第二时段进行补救。

(2)防治病虫害时,在发生的初期进行 一般情况下,防治病害的药物在种衣剂内就有,在播种时对种子进行包衣就可以防治了。虫害,主要是黏虫和玉米螟虫两种,使用相应药物在发生初期防治。

4.必要的土壤疏松

这个环节很必要,但不是每年都要进行。主要根据以下两个方面确定:一是看耕地是否有犁底层存在;二是看耕层是否板结。如果有犁底层,就进行深松;如果耕层板结了,就疏松耕层。

作业时间上,夏季作业是最佳的时期,一是可以充分接纳雨季降雨,确保下渗效果,蓄存水分;二是有利于地温的提高,弥补了免耕播种地温低的缺陷;

hm2的尿素。玉米生长至大喇叭口期使用“玉能乐”除草剂清除杂草,用药量1500ml/hm2。玉米生长后期视虫害情况适时机喷农药。

四、经济效益分析

推广青贮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使综合机械化程度由50%提高到90%,有效地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投入。每公顷节约人工(75~90个),种子、化肥等生产成本3750元以上,青贮玉米每公顷产量达37500 kg,加上一熟小麦,纯利润达10500元~12000元/hm2。启隆乡兴隆农机合作社去年承包了100hm2的青贮玉米地,纯利润达100多万元,经济效益显著,今年该合作社扩大规模又承包了130多公顷青贮玉米。

随着畜牧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饲草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种植结构也由“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饲料—经济作物”三元结构转化;其草料和秸秆蛋白质含量较低,饲用价值差,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畜牧业生产对优质饲草料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因此,大力推广青贮玉米机械化生产,对促进该地畜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在推广青饲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中,麦秸秆等秸秆都使用秸秆还田机进行还田,能有效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及抗病虫害能力,同时减少了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生态效益明显。■

三是被深松带通过雨水的淋融和冬春季冻融、沉降,形成上实下虚的土体结构,加速耕层土壤的熟化。秋季作业也可以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应禁止春季作业。

(1)秸秆覆盖还田宽窄行模式深松 可以在夏季作业,在玉米生长中期、雨季到来之前进行,一般是在6月下旬,这时正是追肥期,可以结合追肥在宽行中进行深松作业;也可以在秋季收获后,封冻前作业,方法与夏季深松相同。如果存在犁底层,深松深度应在30cm以上,如果没有犁底层,深度应在30cm以下。

(2)秸秆覆盖还田均匀行平作模式深松 主要是秋季作业,在收获后封冻前进行。如果存在犁底层,深松深度应在30cm以上,如果没有犁底层,深度应在30cm以下。■

篇四 覆盖免耕
免耕

免耕

不进行耕整土壤,直接在茬地上播种的耕作法,又称零耕。典型的免耕包括三个环节:

(1)覆盖。利用前作残茬或其它材料作为覆盖物,覆盖全国或行间,借以减轻风蚀、水蚀和土壤蒸发。

(2)采用联合作业的免耕播种机。前部通常装置切刀,开出宽约5-8cm,深约8-15cm的沟,然后施药、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一次完成作业。

(3)应用广谱性除草剂于播种前后进行土壤处理或苗期喷洒,杀除杂草。这样,机车进地作业减少至最低限度,从而减轻机具压实土壤,破坏结构,并降低油耗与成本。

正式提出免耕始自美国。20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由于大面积开垦和大量地使用机械化耕作,土壤结构破坏,风蚀水蚀加重,多次出现尘暴。人们开始对传统耕作方法产生疑虑,从而研究减少耕作次数的可行性。随着阿特拉津等除草剂的制成,免耕于60年代在玉米田试验成功,并进一步推广与完善。至80年代初,美国农田实行免耕的面积已达400万公顷以上,应用范围除以玉米、大豆为主外,还发展到高粱、小麦、棉花、烟草、蔬菜等作物生产上。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也有一定推广面积。

免耕的好处是:残茬覆盖可减轻雨滴直接打击地面,减少径流和水土流失,也减轻了土壤蒸发和风蚀沙压;减轻了土壤结构的破坏和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进程,并有利于表层土壤腐殖质的积累;与常规耕作相比,能节省能源与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农耗期缩短,有利于扩大复种面积。美国由于采用免耕复种,使一年两熟地区向北纬推移2度。但是,推行免耕也存在一些问题:

(1)在低洼易涝地区,结构差的粘土地上效果不好。

(2)残茬覆盖导致土壤温度偏低,对寒温带和温带地区春播作物发芽出苗或越冬作物反青不利。

(3)覆盖残体的分解过程中产生某些有机毒质,导致控制土壤微生物活动。

(4)病虫害增多,鼠害加剧,杂草不能根除。

(5)土壤过分紧实时,不利于作物根系伸展。

中国在畜力农具的条件下实行免耕,早有事例。西北砂田,江南的“板田绿肥”、“禾根豆”,皆可佐证。但因受到精耕细作传统的影响,未能加以深化和发展。今后如何采用机械免耕,特别是如何与传统的精耕细作相结合,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篇五 覆盖免耕
等高耕作措施、覆盖耕作措施、免耕措施

篇六 覆盖免耕
国内外少免耕栽培技术发展情况与现状

国内外少免耕栽培技术发展情况与现状

当前国内外免耕覆盖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由以研制少免耕机具为主向农艺农机结合并突出农艺措施的方向发展;由单纯的土壤耕作技术向综合性可持续技术方向发展;由单一作物、土壤耕作技术研究逐步向轮作、轮耕体系发展;由单纯技术突破向长期效应及理论机制研究发展;由不规范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从我国免耕栽培技术的发展过程看,大致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试验探索阶段、试验示范阶段、完善提高和推广阶段。推广免耕栽培是世界潮流所趋,是国内生产所需,我国发展免耕栽培的条件基本成熟,仅需对技术进行完善配套、规范即可大面积推广。

国外耕作制度节能技术主要是免耕覆盖技术,它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迅速兴起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针对传统的机械化翻耕技术在水蚀和风蚀方面存在的弊端,对土壤耕作农机具和耕作方法进行改良,提出少耕、免耕和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法,免耕技术成为当时的主导技术。二是缓慢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免耕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过程中,许多研究证实了各种类型的机械化保护耕作对减少土壤侵蚀有显著效果,但也出现不少因杂草蔓延等原因导致作物严重减产的例子,使得该项技术推广较慢。三是完善提高和推广普及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由于耕作机械的改进、除草剂的普及应用以及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免耕法逐渐发展起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且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1990—2000年,美国农作物免耕栽培面积增加了2倍,其中大豆年增长31%,玉米年增长12%;到2005年,美国免耕栽培面积达到3 533万公顷,占总种植面积的29%,重点是大豆、玉米、棉花、高粱等。此外,在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家免耕栽培技术的应用面积也较大。

免耕覆盖技术

免耕覆盖技术是指作物播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播后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免耕覆盖技术是将少免耕、秸秆还田及机播、机收等技术综合在一起形成的配套技术体系,是一项节本高效、综合效果佳、农民易于接受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技术。与传统耕种方式相比,免耕覆盖技术具有省工、省时、节本降耗等特点,由于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和促进秸秆还田,对减轻农田水土侵蚀、控制秸秆焚烧污染及提高土壤肥力也有明显效果。免耕覆盖技术不仅是国际可持续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而且日趋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技术之一。

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马铃薯免耕栽培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和抢上季节的优点,增产优势比较明显。其种植的马铃薯病害轻,无草害,有利于生产无公害马铃薯。且薯块整齐、表面光滑、薯块鲜嫩、破损率低、商品性好,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

1、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前茬没有种植茄科作物的地块。

2、品种选择。宜选早熟、高产、抗性好的薯种。

3、种薯处理及催芽。种薯以带1厘米左右长度壮芽的薯种为好,一般选用30克左右小种薯播种为佳,如果用大种薯作种的,则应进行切块,每块至少有2-3个健壮的牙,切口距芽1厘米以上,切块形状以四面体为宜,避免切成薄片。

4、适时播种及密度。种植适期以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为宜,在这一

时期内尽量早植。播种前要挖沟起畦,一般畦面宽160厘米,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挖出来的沟土不可堆在沟沿上,应使畦面微呈弓背形,以免积水。摆种时按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品字形摆放,畦边各留20厘米不播种,每亩种5000-5500穴。

5、覆盖稻草。马铃薯播种后要均匀盖上8-10厘米的稻草,稻草应铺满整个畦面,厚薄均匀,不留空隙。如果稻草较少的话,可以先用少量的细土覆盖种薯和肥料,再覆盖稻草。出苗后,应进行田间检查,薄的地方要补铺一些稻草,防止覆草过薄而漏光,形成绿薯,降低品质。

6、合理施肥。每生产1000公斤马铃薯需氮5公斤、磷2.2公斤、钾9公斤,三者之比为1∶0.44∶1.8。马铃薯是喜钾忌氯作物,钾肥以硫酸钾为宜。免耕马铃薯应一次性施足基肥,不追肥。基肥每亩可用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加含N、P2O5、K2O均为15%的硫酸钾复合肥30-40公斤、尿素12-17公斤、硫酸钾27-37公斤作基肥。施用时,将肥料颗粒放在种薯的中间,也可放在种薯旁边,但要保持5厘米以上的距离,防止烂种。有条件的农户可用焦泥灰盖种则更好。

7、田间管理。(1)引苗定苗。覆盖稻草时摆放整齐的容易出苗,相反,如果稻草较乱,交错缠绕,有时会出现卡苗现象,需要人工引苗。当薯苗出土后13cm高时,开始间苗,每穴只留一棵主苗,其他支杈全部摘掉,可保证有效养分集中在主苗上,提高产量。(2)水分管理。新覆盖稻草吸收水份较少,容易干燥,如遇干旱气候,可适当浇水,以利出苗。稻草一经腐烂,其保水性增强,遇阴雨天气应及时排水。(3)防治病虫害。稻草全程覆盖能保墒,抑制杂草生长,一般不用除草,但要做好马铃薯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地老虎等病虫害的防治。(4)喷施多效唑。在花蕾期可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以控苗徒长,集中养分供给薯块,增加产量。

8、收获。当马铃薯地上的茎叶大部分枯黄,薯块发硬,果皮坚韧,连接块茎的匍匐茎干枯容易脱落时收获,产量最高,采收在晴天进行。稻草覆盖的马铃薯薯块70%以上在土面上,拔开稻草即可捡收。少数生长在裂缝或孔隙中的薯块入土也很浅,很容易采挖。还可分期采收,即将稻草轻轻拨开采收长大的薯块,再将稻草盖好让小薯继续生长。这种采收方法既能选择最佳薯型及时上市,又能获得高产丰收,提高经济效益。

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1

马铃薯免耕栽培具有省工、省力、节本的优点。与传统的翻耕相比,一般每亩省工8-10个,1亩马铃薯地需3亩稻草,为稻草还田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病害轻,无草害,有利于生产无公害马铃薯。其种植的马铃薯薯块整齐、表面光滑、薯块鲜嫩、破损率低、商品性好、产量与传统方法相当,值得生产上大力推广。

1、品种选择。宜选早熟、高产、抗性好的薯种。种薯应催芽,以带1厘米左右长度壮芽的薯种为好。一般选用30克左右小种薯播种为佳,如果用大种薯翻种的,则应进行切块,每块至少有2-3个健壮的芽,切口距芽1厘米以上,切块形状以四面体为宜,避免切成薄片。切块可用50%多菌灵250-500倍液浸种,晾干后用草木灰拌匀,隔日即可播种。马铃薯每亩用种量150公斤左右。

2、适时播种。春季一般在1月底2月初播种,5月份收获,后作种单季稻。秋季在早中稻收获后于9月10日前下种,11月底降霜前收获。播种前做好挖沟做畦,一般畦宽160厘米,沟宽15厘米,沟深15厘米。挖出来的沟土不

可堆在沟沿上,应使畦面微呈弓背形,以免积水。每畦播4行,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畦面上放种薯,芽眼向上,畦边各留20厘米不播种,每亩种5000-5500穴。

3、覆盖稻草。马铃薯播种后要均匀盖上8-10厘米的稻草,稻草应铺满整个畦面,厚薄均匀,不留空隙。待出苗后,再进行田间检查,补铺一些稻草,防止覆草过薄而漏光,形成绿薯,降低品质。

4、合理施肥。一次性施足基肥,不追肥。基肥每亩可用腐熟有机肥1000-1200公斤加氮、磷、钾总含量45%的复合肥50公斤,如无有机肥的,则可加尿素每亩10公斤。施用时,将肥料颗粒放在2株薯的中间,也可放在种薯旁边,但要保持5厘米以上距离,防止烂种。有条件的农户可用焦泥灰盖籽则更好。

5、田间管理。新覆盖稻草吸收水份较少,容易干燥,如遇干旱气候,可适当浇水,以利出苗。稻草一经腐烂,其保水性增强,遇阴雨天气应及时排水。稻草全程覆盖能保墒,抑制杂草生长,一般不用除草,但要做好马铃薯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地老虎等病虫害的防治。在花蕾期可喷施800倍多效唑以控苗徒长,增加产量。

6、收获方法。覆草马铃薯70%以上薯块在土面上,拔开稻草即可捡收。少数生长在裂缝或孔隙中的薯块入土也很浅,很容易采挖。还可分期采收,即将稻草轻轻拨开采收长大的薯块,再将稻草盖好让小薯继续生长。这种采收方法既能选择最佳薯型及时上市,又能获得高产丰收,提高经济效益。

春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春马铃薯免耕栽培是利用水稻地区冬闲田残存田间的稻草,经过田间整合覆盖栽培,创造一个有利于马铃薯良好生长环境,夺取高产的一种新技术。其栽培技术操作程序为:

1、选用早熟良种。

2、种薯按常规处理。种薯切块,根据形状大小直切,每切块要具备3个芽眼以上。

3、开沟平整畦面。沟宽30厘米,沟深视田土深厚排水状况确定,一般20-30厘米。沟撬起的土基本放在畦边上,使之形成长条盘。畦宽75厘米。每畦2行,行距55厘米,株距30厘米,亩4000株左右。

4、摆种薯。按上述行株距摆种,切块面朝下贴平整面,芽眼朝上。播种时间按常规,在2月上旬。

5、施肥。采取一次性施肥法,先施复合肥(含硫)按亩20公斤标准撮施于株与株之间空档内,再每亩施用1250公斤腐熟猪牛粪拌等量细砂盖在种薯上。

6、铺盖稻草。厚度8-10厘米左右。稻草最好选择潮湿的烂稻草,以利保温发芽出苗。

7、根外施肥。生长中后期如叶色淡而黄用0.2%二氢钾+0.5%尿素混合液叶面喷雾。

8、防涝。春季如遇雨水多情况下,要注意田间渍水,及时排涝。

冬早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是在水稻成熟前,控水晒田,待水稻收获后,稻田免耕,直接开沟成畦,将种薯摆放在土面上,一次性施足底肥,用稻草全程覆盖,加强中耕管理,至马铃薯收获的一项栽培技术。与翻耕栽培相比,一般每亩可节

【覆盖免耕】

省工时10个左右,并为稻草还田提供了新的途径。每亩产量可达1200—1800kg,平均亩产值达1000—1800元,产投比大,经济效益较明显。且收获的块茎具有大小均匀、表面光滑、破损率低、产量较高、商品性好、易收获等特性。

【覆盖免耕】

一、选地整畦。水稻收割时稻桩留为15—20cm较好。播种前先划畦开沟,畦宽2m,沟宽20cm,沟深20—30cm。开沟时挖起来的泥土要均匀地抛在畦中间,畦面要做成弓背形,以利于排水。

二、种薯选择。一般选用30—50g左右小薯为种最好,选用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品种,每亩用种量150—200kg。

三、播种及施肥。一般在水稻收获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播种时,将种薯直接摆放在畦面上,芽眼向上,每畦摆种4行,行距50cm,株距20cm,每亩播种6600株左右。播种时把种薯稍微用力压一下。播完后在种薯上覆盖腐熟的农家肥,注意化肥不要与种薯接触,化肥放在塘与塘之间。一般每亩用农家肥1500—2000kg,普钙40kg,尿素15kg作底肥一次性施入。

四、盖草。播种后用稻草均匀地覆盖在畦面上,厚薄均匀,不留空隙,轻轻拍实,厚度一般以10—13cm为好。盖草太厚不利于出苗,太薄则容易形成绿薯,降低品质。

五、水分管理。稻田免耕栽培水分管理是重点,在马铃薯生长发育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水分,特别是薯块膨大期,是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土壤应经常保持湿润,以促进块茎膨大。干旱时应采取小水顺畦沟灌。在多雨季节,注意排水防渍。

六、适时收获。稻草免耕栽培的马铃薯,大部分薯块都在土表面,收获时只要将稻草拨开,既可收获。还可以分期采收,把稻草轻轻拨开,采收长大的薯块,再把稻草盖好让小薯继续生长,这种方法能提高商品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冬季马铃薯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技术的优点

一是简单易行、省工节本。该技术改变了传统种植方法,简单易懂,操作轻便。它改“种薯”为“摆薯”,改“挖薯”为“拣薯”,整个过程可形象地概括为“摆一摆,盖一盖,拣一拣”,省去了翻耕整地、挖穴下种、中耕除草和挖薯等诸多工序,管理简单,省工节本。

二是防寒抗旱、适应性广。免耕可以保护土壤团粒结构,减少水分蒸发;日照强烈和高温天气稻草覆盖可以降温;马铃薯生长在土表稻草下对土壤的要求大大降低。马铃薯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保温保湿作用,防寒抗旱效果显著,适应性广,非常适合冬闲田无公害马铃薯生产。

三是稳产高产、商品性好。该技术创造出十分有利于马铃薯生长的环境,减少植株有害生物的发生,容易稳产高产。同时,生产出的马铃薯薯大小均匀,薯型好,容易收获,破损率低,品质高,商品性好,客商十分喜欢。

四是肥田养地、生态环保。该技术可以增加土壤有机养分,减少农药污染、保护土壤团粒结构,利于土壤内水、肥、气的畅通,减轻病害。马铃薯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每亩大约需要2-3亩水稻的稻草,有利于大量稻草自然还田。马铃薯的茎叶还是优质绿肥,一般每亩产鲜茎叶2000公斤左右,其氮、磷、钾含量均高于专用绿肥紫云英,可培肥地力,使下茬作物增产。

五是季节有优势、种植效益好。该技术省去翻耕整地等诸多工序,在中稻、再生稻或晚稻收割后即可播种,播种操作轻便,既可以抢季节,充分利用前期丰富的温光资源,又能抢在春节前后提早上市,可以卖得好价钱。

秋马铃薯稻田免耕栽培技术

秋马铃薯生育期短,播后80天左右即可采收,亩产量1500-2000公斤,收入1000元以上。中稻收割后免耕栽培秋马铃薯是一种较好的模式,秋薯行间还可间作油菜、冬菜,或者秋薯收获后种植小麦、大麦、冬菜等。【覆盖免耕】

一、品种与播期:江汉平原宜选择鄂马铃薯一号、南中552、川芋早等早熟品种,其中南中552食味尤佳。

播期选择8月下旬至9月中旬。播种过早结薯期温度尚高,块茎膨大受限而产量低;播种过迟,有效生长期缩短,易结大量小薯甚至绝收。

二、选种与催芽:秋马铃薯宜选用20-30克的小整薯播种,选择薯形端正、表皮光滑、色泽明亮、芽眼明显、大小一致的薯块作种薯,淘汰病薯、烂薯和不规则薯,每亩用种150公斤以上。

如果用春收马铃薯作种,一般播种时马铃薯已自然出芽。若播种前10-15天种薯尚没出芽则需催芽,用5-15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浸种薯1小时,滤干后用湿稻草、麻袋等覆盖,7-10天即可出芽。

【覆盖免耕】

三、播种与田间管理

1.做畦和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中稻收割后立即开沟做畦、平整土地,秋雨多、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宜作窄畦,反之做宽畦。然后按行距30-40厘米、穴距25-30厘米的标准将带芽种薯按入土面,压入深度占种薯直径2/3以上甚至与土面相平。

2.深挖三沟:绵绵秋雨常造成田间渍水而烂薯、烂芽,及时深挖三沟非常重要,要求畦沟深30厘米,腰沟深40厘米,围沟深50厘米。沟土打碎后均匀覆盖畦面,增加马铃薯播种深度。

3.稻草覆盖,底肥盖施:为抢季节而采取马铃薯免耕栽培,施底肥不能“底”施只能“盖”施。马铃薯播种后每亩用灰渣和猪粪2000公斤混合三元复合肥30公斤盖种,然后用稻草覆盖20厘米厚,再用稀释后的人粪尿2000公斤泼于稻草上,达到施肥、降温、保墒之目的。一般亩稻田的稻草可盖330平方米的马铃薯。

4.培土、追肥与水分管理:培土对马铃薯栽培十分重要,它既能增加土中的茎节数,诱发更多匍匐茎形成块茎,又能避免匍匐茎外露见光而不结薯,或者薯块见光变绿而停止生长。由于采用稻草覆盖,苗期可不培土,发棵期(12叶前后)培土一次,封行时大培土一次。

秋马铃薯需肥多,生育期短,应以基肥为主,同时追肥2-3次。发棵期追一次催薯肥,每亩用粪水1000公斤泼施,此次追肥可结合培土完成;结薯期(植株开花前后)用2%的磷酸二氢钾加3%的尿素溶液喷茎叶1-2次,根外追肥时加入0.1%硫酸铜和硼酸混合液增产效果更好。【覆盖免耕】

秋马铃薯的水分管理一方面要防止苗期渍水而烂薯,另一方面要防止结薯期缺水,尤其是开花前后对水分极为敏感,缺水会致严重减产。灌溉时以小水浸沟即可,不宜漫过畦面。

篇七 覆盖免耕
免耕施肥播种技术

免耕施肥播种机单项技术模式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我国确定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新技术,是农业种植方式的又一次革命,其技术特点是在作物秸秆切碎还田后,用与5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的免耕施肥播种机直接进行播种作业,一次性完成旋耕灭茬、化肥深施、小麦(玉米)播种、镇压保墒、喷洒农药等多道工序,与传统的耕作方式相比,具有减少作业程序,省工省力,节本增效,提高化肥利用率,保护环境,抑制沙尘暴,增产粮食等优点;但若机具调整不好或操作不当,不但能造成粮食减产,而且给今后推广工作也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搞好免耕施肥播种机的使用与调整,对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以河南豪丰机械制造公司生产的免耕施肥播种机为例,介绍下免耕施肥播种机技术模式与机具维护。

一、免耕施肥播种机的工作原理

小麦(玉米)免耕施肥播种作业时,拖拉机的动力经传动轴直接传入免耕施肥播种机的中间变速箱,并带动左右刀轴作旋切运转,当刀具与地面接触的瞬间,前部的旋耕刀将部分秸秆或根茬切断后入土作带状旋松,紧随其后的播种、施肥开沟器在开沟的同时,将秸秆及根茬推送到播种、施肥位置的两侧,后部的限深镇压轮(辊)靠自重与地面摩擦转动,经链条传动机构带动排种和排肥机构实施排种、排肥,排下的种子和化肥分别经输种、输肥管进入开沟器,依次落入沟槽内,镇压轮(辊)随即将沟槽内松土压实(带喷洒装置的药液在喷雾泵的作用下,经喷杆喷头均匀的喷洒在地表),完成免耕施肥播种作业。

二 、免耕施肥播种机的安装挂接与调整

1、免耕施肥播种机的安装挂接

免耕施肥播种机与拖拉机安装挂接时,首先将传动轴方轴的一端安装在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上,传动轴的方管一端安装在免耕施肥播种机变速箱动力输入轴上,再将方轴插入方管内(安装时传动轴两端的夹叉应对称一致,否则易导致机具振动)。然后将拖拉机的悬挂机构与免耕施肥播种机的挂接机构结合在一起,并销好(智能型免耕施肥播种机,最后应将各信号线插头按照所编序号,对准机具架梁上插座相对序号的插孔插入即可)。

2、免耕施肥播种机的调整

(1)双腔排种器的调整

免耕施肥播种机的排种器为双腔排种器,播种小麦时,应将插板插入玉米排种腔,此时小麦排种腔打开,玉米排种腔关闭;播种玉米时应将插板插入小麦排种腔,此时玉米排种腔打开,小麦排种腔关闭。

(2)播种深度与施肥深度、旋耕深度和秸秆覆盖率的整体调整【覆盖免耕】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时,种子的播种深度最好为3cm,墒情较差时最深不超过5cm,化肥播深一般为8—10cm,当种子与化肥深度差调整合理后,如果需要增加旋耕深度、播种深度、施肥深度和提高秸秆覆盖率,可将镇压轮总成两端的限位螺栓向上调,每调一个螺孔,其深度相应增加2cm,秸秆覆盖率也随之提高。

(3)种子与化肥深度差的调整

种子、化肥之间的深度差一般应控制在4—5cm之间。种子与化肥深度差的调整,是靠移动开沟器的上下位置来完成的,调整时拧松开沟器上部的固定螺栓,将播种或施肥开沟器分别向上或向下移动,测量下端距地面的高度差,直至达到理想高度差,然后再将固定螺栓拧紧即可。

(4)小麦播种前的调整

①排种器的检查调整

为了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确保各行播量一致,播种前要对各排种器的排种轮进行检查,在正常情况下,排种前排种轮的端面应与排种盒内壁处于同一平面内,调整播量手轮的端面应处于刻度线 “0”的位置,若排种轮伸出的有效长度长短不一,各行播量大小不同时应进行调整,其方法是:拧松排种轮两端的卡片,左右移动排种轮至所需位置,并使卡片紧靠排种轮外部的端面,调好后拧紧固定螺栓即可。

②小麦播种量的调整

小麦亩播种量水浇地一般在5—10kg,旱地一般在12—15kg。为便于小麦播种量的调整,免耕施肥播种机上设有调整播量手轮和刻度线,刻度线上的数字表示播量,其单位为千克,调整播量时需旋转手轮,手轮外端面与刻度线相交位置即表示所下播量,调整完毕后应拧紧手轮上的固定螺栓;若播量与刻度线不符时,应以排种轮伸出的有效长度为准, 排种轮伸出排种腔1cm表示播量1kg;当排种轮伸出的有效长度一样而播量误差仍很大时,需调整毛刷位置,毛刷向上移动播量增加,反之减小。

为确保播种量精确,机具调好后要进行播量试验,其方法是:种箱内加入种子,将机具升离地面,在输种管下垫一块塑料布或在接种合下套一塑料袋,然后在镇压轮(辊)上做好记号,用手转动镇压轮(辊),2BMSF—10/5型免耕施肥播种机转动24圈,2BMSF—12/6型免耕施肥播种机转动20圈,然后将塑料布(袋)上的种子收集起来,称重量后再乘以10,即是亩播种量。如果播量偏大或偏小,可适量加大或减少播量;浸种、拌种应将种子晾干再播,否则会严重影响播种量或播种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5)玉米播种前的调整

免耕播种玉米时种子亩播量一般在2—2.5kg,播深水浇地一般在3-5 cm,丘陵旱地一般在4-6cm,播种前可按下列要求进行调整。

①将插板插入小麦排种腔。

②玉米排种器的调整:玉米排种器为可调窝槽式,调整时拧松手柄轮上的固定螺栓,根据种子大小,旋转手柄使粗槽轮进入排种器壳内(窝槽进入壳内的长度一般是种子长度的1.5倍左右),每穴播种量的多少,可在调整后做一下试验,一般每穴玉米种子为2粒即可。

③玉米株距的调整

由于各地种植玉米方式不一样,要求株距也不相同;玉米株距调整主要通过调换传动链轮来改变株距,免耕施肥播种机出厂时,镇压轮上的齿轮(主动轮)一般为19齿,两个中间齿轮各为17齿,排种器轴上的齿轮(被动轮)一般为20齿,此时株距为6.3寸;若想加大或减小株距,可通过相互更换链轮来实现;当使用其它生产厂家的机具时,传动链轮的齿数可能不一样,但调整方法是一样的。

玉米播种株距调整对照表

(6)排肥量的调整

拧松调节手轮上的固定螺栓旋转手轮,其外端面与标尺刻线相交处所标数字即为亩施肥量,其单位为千克。为确保播肥量准确,机具调好后要进行播肥量试验(其方法同调播种量一样),调整完毕后将固定螺栓对准轴上键槽拧紧即可。

(7)用做旋耕机时的安装与调整

免耕施肥播种机除可免耕播种小麦、玉米外,还可单独做为旋耕机使用;用做旋耕机时,卸下排种、排肥机构总成和镇压轮(辊)总成,去掉直刀,按规定换上弯刀,装上复土板及配件即可。

三、免耕施肥播种实施要点及操作规程

1、牢记免耕施肥播种”四要素”

小麦(玉米)播深、播量、施肥量、种子与化肥的间距是免耕施肥播种的“四要素”,它实施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小麦(玉米)播种质量和粮食产量,因此,在小麦(玉米)播种时要严格按照“四要素”的要求播种。

(1)播种量:小麦免耕播种时,水浇地亩播量要在5—10kg,旱地亩播量12—15kg;玉米亩播量2—2.5kg;播量过小时因土壤条件较差,出苗率较低,容易造成缺苗短垄;播量过大时,麦苗密度过大影响通风透光,麦苗个体发育较差。

(2)播种深度:、播深要因墒情而定,一般情况下丘陵旱地小麦播深应控制在3—5cm,玉米播深应控制在4--6 cm,播种过浅时易造成小麦覆盖不严,过深时小麦出苗率低,分蘖率差,小麦苗弱,严重影响粮食产量。

(3)施肥量:施肥量应根据地力和水利条件而定,一般情况下,生产500kg小麦需要15kg的氮,7.5kg的磷和16kg的钾,即亩产量在300—400kg时可上复合肥30--45kg;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因免耕播种化肥深施在两窄行之间,化肥距麦根较近,利用率较高,在不影响小麦产量的情况下,可适量少施一些化肥。

(4)种子与化肥间距:调整好种子与化肥的距离。化肥播深应控制在8—10cm。二者间距一般在4—5cm,过大时会降低肥效,过小时容易造成烧种、灼苗。

2.免耕施肥播种注意事项

(1)牢记免耕施肥播种机播量刻度线上的数字单位为千克而不是市斤。

(2)免耕施肥播种时趟与趟之间的大背垄要保持一致,太宽时浪费土地容易造成减产,过窄时容易将土翻入已播的垄沟内,覆土过厚,影响小麦出苗和分蘖。

(3)免耕施肥播种机的排种、排肥全靠镇压轮(辊)来传递动力,因此播种作业时镇压轮(辊)必须着地转动,否则免耕施肥播种机即不排种又不排肥。

(4)播种作业前,要将排种轮和排肥轮两端的固定卡片拧紧,否则在播种作业时,排种轮和排肥轮会左右移动,自动减小或增大排种量和排肥量。

3、免耕施肥播种机操作规程

(1)机具作业前的准备

①免耕施肥播种机与拖拉机挂接好后,前后左右要水平,若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调整。

②作业前必须仔细检查各连接件是否可靠,各坚固件是否松动,转动部分是否灵活,若有松动或转动困难应及时排除,并按说明书要求加注润滑油。

③逐个检查刀片、刀轴等部件的质量及安装是否正确,发现刀轴变形或刀片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④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与拖拉机挂接好后,应将机具提升离地面20—25cm,如无异常,可缓慢接合动力,使转速由低到高空转运行,若发现强烈震动、摩擦、碰撞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后还需高速运转5—10分钟,待停车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入地作业;空运转时,机具前后严禁站人,防止事故的发生。

(2)机具作业

①要空负荷低速启动,待发动机达到额定转速后方可进行作业,否则会因突然接合,冲击负荷过大,造成动力输出轴和花键套的损坏。

②作业期间要及时停机清除侧板内壁上的泥土和各处的缠草,以防加大负荷和加剧刀片磨损,严禁拆除传动防护罩,清除缠草或排除故障时必须停机进行。

③机具作业时严禁带负荷转弯或倒退,机具不能升得过高或降得过低,以免损坏机具。

④合理选择作业速度。免耕施肥播种作业时前进速度不能太快,否则播深过浅,土壤覆盖不好,容易造成缺苗断垄。地头因拖拉机回转次数多,土质较硬,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82965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