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

| 质量工程师 |

【www.guakaob.com--质量工程师】

篇一 测土配方
测土配方施肥应注意的几个工作细节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细节问题容易被忽视,直接影响到测土配方施肥的质量,在此提醒广大土肥工作者注意。

  1. 选点一定要有代表性

  土壤采样点的选择关系到整个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基础,如选点不准,没有代表性,化验精度再高,对指导测土配方施肥的作用也不大。因此,采样前首先要根据土壤类型、肥力和产量水平等因素确定施肥单元,并标注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每个采样单元一般100~200亩。采样时要根据图上的位置到实地查找,通过村干部及群众的情况介绍,在采样单元的相对中心位置,选择能够代表本采样单元肥力和产量水平的一个农户1~10亩的地块作为采样点。

  2. 样品采集要标准

  样品采集是土壤测试的重要环节,也是如实反映土壤养分状况的先决条件,如样品采集不标准,将会影响土壤养分的真实性。在采样时要掌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有足够的分样点,一般每个采样点要有15~20个分样点,分样点越少,代表性就越差。二是分样点要在整个地块中均匀分布,分样点越集中,采样点的代表性就越小。三是不要在田埂、沟渠边、林带内、粪堆盘上取土。四是采样深度要一致,根据取土钻的刻度严格掌握,不要忽深忽浅。五是取样的上下层比例要相同,不要贪图省力用锨采土,必须用特制的不锈钢取土钻,并保证取土钻垂直入土。六是不得使用其他金属取土器取土或用金属物品剔土,以免影响微量元素的准确性。

  3. 土样处理要规范

  规范处理土样是保证土壤养分准确度的重要措施,处理土样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土样要及时捏碎风干,以防霉变造成养分变化。二是土样不得日晒,必须自然风干,以防养分损失。三是土样风干过程中防止酸、碱及灰尘的污染。四是要捡除土壤以外的植物根系、砖瓦、石块等杂物,以防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五是土样磨碎要全部过筛,不能将不易磨碎的筛上土样扔掉,要逐次磨碎逐次过筛,直至所有土样全部过筛。六是过筛后的土样要充分混匀,一般初过筛的土壤结构差养分含量较低,后过筛的土壤结构好养分含量也较高。

  4. 试验要求要严格

  测土配方施肥的参数全部来源于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的精度直接影响到配方参数的高低。因此,田间试验要严格操作,确保各项参数准确。一是要选择土壤类型、肥力水平、作物长势一致,地势平坦的地块作试验田,以减少试验误差。二是试验田要有良好的水浇条件和排水条件,做到旱能浇、涝能排,保证试验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干扰。三是试验各小区内除施肥品种、数量不同外,其他浇水、防病、治虫等管理措施要掌握完全一致。四是试验户主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热爱农业科学,能够按照试验方案要求操作。

  5. 施肥技术指导不容忽视

  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施肥指导常常被忽视。配方肥料一般多作为基肥,还需配合一定数量的追肥才能确保作物高产稳产,但作物产量不同、生长状况不同,追肥的品种、数量、时期也不尽相同,因此,决不能忽视施肥技术指导,以充分发挥测土配方施肥应有的作用。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宁津县中心大街27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253400)

篇二 测土配方
农业部办公厅印发《2010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深入开展科学施肥指导服务,农业部将推进技术进村入户到田作为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重点,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并下发《2010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工作方案》。

  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是,组织发动10万名专家和技术人员,采取面对面培训、建立“一村一站、一户一卡”、树立配方信息公示牌、创建示范区、配肥站建设、配方肥连锁经营配送等有效推广模式,深入农村、深入田间、深入农户,广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免费为1.6亿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达到11亿亩以上,农民施用配方肥面积达4亿亩以上。

  工作重点:一是强化“示范片”到村。要结合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组织实施,以县为单元,制定村级示范片建设规划,确定示范区建设范围,合理布局示范地点,细化示范片建设内容,安排建设计划。

  二是狠抓“配方肥”下地。各级农业部门在春耕、“三夏”和秋冬种备肥时,针对当季作物,制定科学施肥指导方案,并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信息简报及时发布测土施肥配方信息。

  三是实施“培训班”进田。加强农民田间实地培训,通过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和开展田间巡回指导,根据农民需求,突出田间实际操作技能和肥水管理技术培训,开展现场指导服务,让农民易学易懂易操作。

  四是推进“建议卡”上墙。在肥料经销网点和村民集中活动场所,积极推进测土信息、配方施肥方案上墙,方便、简捷、有效地让农民了解掌握科学施肥知识,直接“按方”购肥、施肥。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设置电脑触摸屏、配方师坐堂门诊等服务模式。

  五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广泛进行宣传培训,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宣传态势,做到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刊有文、墙上有画、网上有消息,增强农民科学施肥意识,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

  六是开展“示范县”创建。各省(区、市)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因地制宜合理制定创建目标,采取考评、推优、树牌、表扬等方式,建立一批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

   摘自中国农业信息网

篇三 测土配方
测土配方的好处

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

测土配方施肥好处多多,利国利民,有百益而无一害。现在,农业面临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约束趋紧、化肥价格居高不下、但粮价上涨空间却有限的局面。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说着容易做着难。

搞好测土配方施肥,提高科学施肥水平,不仅能够稳定增产、节本增效、提高农产品质量,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好处主要体现在:

一、增加产量

测土配方施肥增加产量有三种形式:

①调肥增产:不增加化肥的投资,调整化肥中氮磷钾及微肥的比例,纠正偏施,提高产量。

②减肥增产:对于盲目投入,只凭多施求高产、施肥经济效益低的,减少肥料的用量,还能保证产量水平、甚至增产。

③增肥增产:对化肥施用量少或单施一种养分肥料的,农作物产量未达到最大利润施肥点或者土壤最小养分已成为限制作物产量提高的因子,适当提高肥料用量或配施某一养分元素肥料,即可大幅度增加作物产量。

二、提高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提供作物所需各种营养元素的综合能力。配方施肥能培肥地力,维持土壤的持续生产力。配施微量元素能消除土壤障碍因子,克服生理病害。如油菜缺硼“花而不实”、棉花缺硼“蕾而不花”、水稻缺锌僵苗、玉米缺锌花白苗以及冬小麦缺钼黄花死苗等土壤养分失调问题,均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来解决。

三、提高产品品质

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作物需肥特性来进行配方施肥,不但能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而且能明显改变产品品质。测土配方施肥能提高食品中矿物质含量;提高蔬菜、瓜果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的含量及其他营养物质含量;提高棉花衣分、绒长和铃重,减少蕾、铃脱落。

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们所施用的化学肥料,一般情况下,氮肥当季利用率为30%—45%、磷肥只有20—30%、钾肥最高,也只有50%左右,其余部分均通过挥发、淋溶、固定等损失。除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外,这些损失很大程度上与不合理施用有关。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性,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才能够更好发挥肥料利用效率。

五、保护环境

化学氮肥流失到自然界中,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会产生具有致癌性质的有毒化合物。不仅如此,由于肥料不合理施用及微量元素缺乏而导致农作物不良生长,导致作物抗病虫害能力降低,从而不得不大量施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健康。而通过测土配肥技术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化肥资源的流失,减少环境污染的机会。

六、保护农民利益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和规范农资市场,能有效地遏制假劣肥料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

篇四 测土配方
测土配方施肥用肥量的计算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用肥量的计算方法

目前,一般用目标产量法来确定用肥量,即通过土壤测试确定土壤提供的养分,从形成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减去土壤提供的养分量,其差额就是需要用施肥来补充的养分量,计算公式如下:

施肥量(公斤/亩)= 目标产量×单位收获养分吸收量-土测值×0.16

肥料利用率×肥料养分含量

0.16:用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换算成每亩地耕层所能提供的养分量的系数。

一般肥料利用率N按30-40%计算,P按10-25%计算,K按40-60%计算。

例如:计划每亩收获水稻500公斤,每收获100公斤水稻需纯氮

2.4公斤,五氧化二磷1.3公斤,氧化钾3.3公斤,测得该地块中速效氮含量为50ppm,有效磷为20 ppm,速效钾为80ppm,则为形成目标产量需:

【测土配方】

纯N=500/100×2.4-50×0.16=4公斤

P=500/100×1.3-20×0.16=3.3公斤

K=500/100×3.3-80×0.16=3.7公斤

如果肥料利用率N按30-40%计算,P按10-25%计算,K按40-60%计算,则需施入:

纯氮4÷40%=10公斤

【测土配方】

磷3.3÷25%=13.2公斤

钾3.7÷50%=7.4公斤

如果用单元素肥料,如氮肥用尿素补充,磷用过磷酸钙补充,钾用硫酸钾补充,则需施入:

尿素10÷46%=21.7公斤,

过磷酸钙13.2÷12%=110公斤,

硫酸钾6.5÷50%=13公斤。

如果施 入艳阳天硫酸钾复合肥,需先用需肥量最少肥计算。然后添加其它两种肥,如果施用N:P:K=15:15:15的复合肥,则该地块应施这种复合肥7.4÷0.15=30公斤,再补充:

尿素(10-30×15%)÷46%=12公斤

过磷酸钙(13.2-30×15%)÷12%=72.5公斤

注:1、当计算结果为负数时,即土壤的供肥能力较大,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考虑该养分的加入量。

2、豆科作物有固氮能力,在设计方案时应考虑少施氮肥。

篇五 测土配方
测土配方培训教材

【测土配方】

篇六 测土配方
测土配方施肥步骤

【测土配方】

按着一般采用的测土配方施肥方法,主要有以下八个步骤。

第一步,采集土样。土样采集一般在秋收后进行,采样的主要要求是:地点选择以及采集的土壤都要有代表性。采集土样是平衡施肥的基础,如果取样不准,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平衡施肥的科学性。为了了解作物生长期内土壤耕层中养分供应状况,取样深度一般在20厘米,如果种植作物根系较长,可以适当加深土层。

第二步,土壤化验。土壤化验就是土壤诊断,化验内容的确定,考虑需要和可能两个方面。各地普遍采用的是五项基础化验,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pH值。这五项之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是体现土壤肥力的三大标志性营养元素。有机质和pH值二项。可做参考项目,根据需要可针对性化验中、微量营养元素。土壤化验要准确、及时。化验取得的数据要按农户填写化验单,并登记造册,装入地力档案,输入微机,建立土壤数据库

第三步,确定配方。配方选定由农业专家和专业农业科技人员来完成。首先要由农户提供地块种植的作物,及其规划的产量指标。农业科技人员根据一定产量指标的农作物需肥量、土壤的供肥量,以及不同肥料的当季利用率,选定肥料配比和施肥量。这个肥料配方应按测试地块落实到农户。按户按作物开方,以便农户按方买肥,“对症下药”。

第四步,加工配方肥。配方肥料生产要求有严密的组织和系列化的服务。配方肥的生产第一关,要把住原料肥的关口,选择省内外名牌肥料厂家,选用质量好、价格合理的原料肥。第二关,是科学配肥。由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统一建立配肥厂。

第五步,按方购肥。按着不同土壤肥力条件,确定若干适应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全面落实平衡施肥操作程序、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

第六步,科学用肥。配方肥料大多是作为底肥一次性施用。要掌握好施肥深度,控制好肥料与种子的距离,尽可能有效满足作物苗期和生长发育中、后期对肥料的需要。用作追肥的肥料,更要看天、看地、看作物,掌握追肥时机,提倡水施、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

第七步,田间监测。平衡施肥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使用配方肥料之后,要观察农作物生长发育,要看收成结果。从中分析,做出调查。在农业专家指导下,基层专业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技术员和农户相结合,田监测,详实记录,纳入地力管理档案。

第八步,修订配方。按照测土得来的数据和田间监测的情况,修改确定肥料配方,使平衡施肥的技术措施更切合实际,更具有科学性。

篇七 测土配方
测土配方施肥原理与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原理与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在土壤肥力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量施肥技术。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间和施用方法。

一、测土配方施肥主要原理

1、养分归还学说:作物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矿质营养,由于人类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并把产物拿走,土壤所含的养分将会越来越少,必然会使地力逐渐下降。因此,要想恢复地力,增加产量,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拿走的全部东西,这就是“养分归还学说”。

2、最小养分律: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这就是“最小养分律”。

3、报酬递减律:在土壤缺肥的情况下,根据作物的需要进行施肥,作物的产量会相应增加。但施肥量的增加与产量的增加并不是正相关关系。当施肥量很低的时候,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很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呈递减趋势,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多施肥产量也不会增加,这就是“报酬递减律”。

4、同等重要律: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现在已经知道的有20多种,其中碳、氢、氧可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氮、磷、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吸收得也较多,称为“大量元素”,也称为“肥料三要素”。钙、镁、硫一般称为“中量元素”。铜、锌、铁、锰、硼、钼等元素,作物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对农作物来讲,不论大、中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这就是“同等重要律”。

5、不可替代律:作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都有一定的功能,相互之间不能代替。缺少什么营养元素,就必须施用含有该营养元素的肥料,施用其他肥料不仅不能解决缺素的问题,有些时候还会加重缺素症状。这就是“不可替代律”。

6、因子综合作用律:作物产量的高低是由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诸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养分、气候、水、土壤、生产管理技术等。

二、测土配方施肥应遵循的原则

(一)协调营养平衡原则

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既要求所需的各种养分有充足的供应量,又要求各种养分的供应量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因而通过野外调查、取样测试、配方施肥等系列工作以协调营养平衡,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适量且按比例供给。

(二)增加产量与改善农产品品质相统一的原则

施肥,无论是化肥还是有机肥对作物的增产作用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农产品的品质主要决定于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但也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中包括施肥。尤其是在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施肥的反应不同步时,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有以下选择:在不至于使产品品质显著降低或对人、畜安全产生影响的情况下,以实现最高产量为施肥目标;在不至于引起产量显著降低时,以实现最佳品质为施肥目标;当产量和品质之间的矛盾比较大时,在有利于品质改善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产量为施肥目标。对因品质良好即具有较高商品价值而全部或部分弥补由于产量的降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产品,选择最好或较好的品质为施肥目标;在食品或饲料作物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在保证产品不对人、畜产生危害的前提下,还可以选择最高或较好的产量为施肥目标。

(三)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原则

施肥技术是影响肥料利用率的主要困素之一。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各种养分的配合施用,如氮、磷、钾的配合施肥,大量营养元

素肥料与微量营养元素肥料的配合施用,不仅为作物生长发育平衡供应各种养分,还可充分发挥各养分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施肥效果和肥料利用率。

(四)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肥料施入土壤后,一些肥料的成分或肥料与土壤发生相互作用的产物不可避免地进入与土壤密切相关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而合理施肥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物质进入环境产生污染,而保护生态环境。

(五)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培肥地力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地力水平及变化趋势不仅取决于土地本身,更受到外部自然环境及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影响。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尤其是施肥,不仅直接影响着地力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速度,还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水平和发展趋势。测土配方施肥的最根本原则,就是维持并提高地力以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方法

目前在全国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经历了测土施肥、配方施肥、微机优化配方施肥或优化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及当前的测土配方施肥五个过程。逐步形成取下的测土配方施肥配方制定方法。

1、土壤、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法:根据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养分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养分优化调控与管理策略。氮素推荐根据土壤供氮状况和作物需氮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精确调控,包括基肥和追肥的调控;磷钾肥通过土壤测试和养分平衡进行监控;中微量元素采用因缺补缺矫下施肥策略。

氮素实时监控施肥技术:根据目标产量确定作物需氮量,以需氮量的30%-60%作为基肥用量。具体其施比例根据土壤全氮含量,同时参照当地丰缺指标来确定,一般在全氮含量偏低时,采用需氮量的50%-60%作为基肥,在全氮含量居中时,采用需氮量的40%-50%作为基肥,在全氮含量偏高时,采用需氮量的30%-40%作为基肥,30%-60%的基肥比例可根据上述方法确定。

基肥用量(公斤/亩)=(目标产量需肥量—土壤无机氮)×(30%-60%)/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土壤无机氮(公斤/亩)=土壤无机氮测试值(mg/kg)×0.15×校正系数

2、肥料效应函数法: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建立当地主要农作物的肥料效应函数,通过计算机直获取某一区域、某一作物的氮、磷、钾肥料的最佳施用量,为优化施肥配方提供依据。

3、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通过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可根据田间试验收获后,不同处理的产量对比计算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相对产量低于50%的土壤养分为极低;相对产量50%-70%为低;75%-95%为中;大于95%为高,从而确定出适用于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对应的肥料施用量。对该区域其它田块,通过土壤养分测定,了解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就可以提出相应的优化施肥配方。

4、养分平衡法:根据作物目标产量的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目标产量的施肥量,通过施肥补足土壤供应不足的那部分养分。施肥量的计算公式为:

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

施肥量=——————————————————

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测土配方】

养分平衡法涉及目标产量、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和肥料中有效含量

五大参数。土壤供肥量处理的作物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确定后因土壤供肥量的确定方法不同,形成了地力差减法和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两种。

5、地力差减法:根据作物目标产量与基础产量之差来计算施肥量的一种方法。施肥量的计算公式为:

(目标产量—基础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

施肥量=—————————————————————――

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基础产量即为空白处理的产量。

6、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根据测定土壤有效含量值来计算施肥量的一种方法。施肥量的计算公式为:

施肥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土壤测试值×0.15×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有关参数确定方法:

目标产量;可采用平均单产法来确定,平均单产法是利用施肥区前三年平均单产和年递增率为左右确定目标产量。

计算公式为:

目标产量=(1+递增率)×前3年平均单产

作物需肥量;通过对正常成熟的农作物植株全株养分的分析,测定各种作物百公斤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即可获得作物需肥量。

计算公式为:

目标产量

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百公斤产量所需养分

100

土壤供肥量;土壤供肥量可以通过测定基础产量、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两种方法估算:

基础产量估算(空白处理产量);不施肥养分区作物所吸收的养分量作为土壤供肥量。 土壤供肥量=不施肥养分区作物产量/100×百公斤产量所需养分量【测土配方】

土壤养分校正系数估算;将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乘一个校正系数,以表达土壤“真实”供肥量,刻系数称为土壤养分的校正系数。

缺素区作物地上部分吸收该元素量(公斤/亩)

校正系数(%)=———————————————————――

该元素土壤测定值(mg/kg)×0.15

肥料利用率;一般通过差减法来计算,利用施肥区农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减去不施肥区农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其差值视为肥料供应的养分量,再除以所用肥料养分量就是肥料利用率.。

肥料利用率(%)=施肥区作物吸收养分量—空白区作物吸收养分量/肥料施用量×肥料中的养分含量(%)×100

当季肥料利用率:当季肥料利用率是指肥料施入土壤后,作物当季吸收利用的养分量占所施养分总量的百分。它是一个变数,因土壤肥力状况、气象条件、耕作方式、施肥量等变化而变化。氮肥利用率在水田为20%--25%,在旱田为30%--40%:磷肥利用率在旱田为10%--25%,在水田为30%--40%;钾肥利用率为40%--50%。

肥料养分含量;化肥、商品有机肥料含量按其标明有效含量计,不明养分含量的有机

肥料,其养分含量可参照当地同类型有机肥料养分平均值获取。

配肥:根据优化配方,利用人工或机械化手段,季节性制成针对具体作物、具体农田土壤的专用配方肥。以及由农业科技单位提出肥料配方,肥料生产企业按配方生产相应的作物专用肥。

供肥:由农技推广部门、肥料生产企业、农资供应部门协同,组成供肥协作体向农民供肥。

指导施肥:由各级农科部门要组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逐级培训农技推广人员,然后下到基层村社,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群众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全程服务。

测土施肥就是根据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土壤各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全量及有效性含量)然后根据全国土壤普查和当地研究机关的资料,对照判断出哪些养分处在丰缺的范围,找出限制产量的最小养分和影响产量的其他不足养分,有针对性地施用肥料和制订出适合该土壤的养分比施肥量。测土施肥应该与作物需肥特性及计划产量结合考虑。

什么叫做配方施肥

所谓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及其供肥性能,以及田间肥料试验结果,综合考虑提出氮、磷、钾、钙、镁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措施。 配方,即是根据土壤、作物需肥情况,产前定肥、定量、肥料配方中,应包括一定数量的有机肥,以保持地力稳定和提高供肥水平。施肥,就是根据配方确定的肥料品种、用量与土壤和作物的特性,合理安排基肥和追肥的比例、次数、时间、用量和施肥技术。 什么叫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就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适宜比例、用量,以及相应的施用技术(包括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以满足作物均衡吸收各种营养,达到氮磷钾三要素平衡、有机养分与无机养分平衡、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平衡,维持土壤肥力水平,减少养分流失和对环境的污染,达到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目的。通俗地讲,“测土”就是摸清土壤的家底,掌握土壤的供肥性能。就像医生看病,首先进行把脉问诊;“配方”就是根据土壤缺什么,确定补什么,就像医生针对病人的病症开处方抓“药”;“施肥”就是执行上述配方,合理安排基肥和追肥比例,同时根据肥料的特性,选择切实可行的施肥方法,并与其它农艺措施相配套,以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作用。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是通过测试土壤,及时掌握土壤肥力状况,并根据不同作物的特性和需肥规律,应用计算机专家系统研制配方,实行有机肥与化肥、氮肥与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料适量配比平衡试用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作物一般增产8-15%,肥料利用率提高5-10个百分点,每亩节本增收60-80元,农产品品质明显提高。该方法的主要技术要点是:

1、土样采集、调查与测试。在春耕或秋播前采集土样(耕层0-20厘米)送当地农业局土肥站分析测试土壤速效氮、磷、钾,并提供田间基本情况、农田耕种情况信息;同一地块一般每隔2-3年取土测试一次。

2、确定肥料施用量。农户可委托当地农业局土肥站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确定不同作物的最佳氮、磷、钾配比和最佳肥料施用量。在确定配方施肥时,一般先定氮肥施用量,一般以地块前三年的平均产量或最高产量(因情况而定)再加上10-15%的递增量,定为本田块本季度作物的目标产量,以目标产量所吸收的氮素量为氮肥的施用量。结合全年肥料试验结果与全省不同地区的自然状况,主要作物的施氮量为:

小麦亩产200-300公斤,需纯氮6-9公斤;

水稻亩产300-400公斤,需纯氮7.5-10公斤;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840643.html

    上一篇:临街商铺

    下一篇:怎么开手机维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