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mm玻璃破窗神器

| 建筑师考试 |

【www.guakaob.com--建筑师考试】

篇一 5mm玻璃破窗神器
塑钢门窗制作技术

  [农广天地]塑钢门窗制作 

  塑钢门窗是一种新型节能门窗,在保温性、气密性、隔音性、耐冲击、水密性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建筑材料制作出来的门窗。采用塑钢门窗,室内热量外流损失,比其它材料的门窗少得多,节能保温效果十分显著。本期节目介绍塑钢门窗制作技术,介绍平开型门窗和推拉门窗的制作工艺。 

  塑钢门窗制作技术

  一、关于塑钢窗的搭接量 

   塑钢窗框与窗扇采用搭接方式进行密封,扇与框的搭接部分称为搭接量。行业标准对搭接量没做规定。对于平开窗,搭接量一般在8~10mm之间。如条件允许,搭接量尽量选择大些,这样,在安装和使用中,即使框扇搭接位置少许错位,也能保证框扇之间的密封。采用不同的五金件,也是影响搭接量的因素。若采用普通的执手,框扇搭接量可选择大些,若采用传动执手,框扇之间需要一定的间隙安装传动器,所以搭接量就得小些,否则,安装在扇上的传动器易与窗框相碰,影响窗扇的开关。因此,即使采用同一种型材,搭接量也应该分别确定。 

  如采用大连实德集团生产的60系列塑料型材生产平开窗,不带传动器的平开窗的搭接量定为8mm,这是有些企业所忽视的。对于推拉窗,以常用的扇包框的欧式型材为例,搭接量由窗框凸筋、窗扇凹槽和滑轮尺寸决定的。通常凸筋、凹槽尺寸相同(也有凸筋尺寸大于凹槽尺寸的),为20~22mm.扇凹槽尺寸减去滑轮高度,就是扇与下框的搭接量,滑轮高度一般为12mm,则搭接量为8~10mm.行业标准要求框扇之间搭接量均匀,那么扇与上框的搭接量也是8~10mm.推拉窗搭接量的大小影响窗的密封、安全、安装、日常使用等方面。以槽深20mm的型材为例(大连实德集团生产的推拉窗为该尺寸),采用12mm高的滑轮时,扇与框的凸筋(即滑道)根部的间隙为12mm(20mm-8mm=12mm),这个间隙供窗扇安装和摘取用。安装窗时,窗扇与下框凸筋顶部仅有4mm安装间隙。 

  由于窗框和窗扇制作的尺寸偏差,窗框安装的直线度偏差,以及所采用的滑轮的高度变化,都会使框扇的实际搭接量和安装间隙发生变化。当扇与上框搭接量增大时,安装间隙减小,严重时会使窗扇安装困难,窗与上部密封块摩擦力增大,造成窗扇开启费力;上部搭界搭接量减小时,会使密封性能下降,搭接量太小时,还会增加推拉窗脱落的危险。因此,在搭接量确定时要注意所采用的塑钢型材框凸筋、扇槽深的尺寸变化以及所选用的滑轮、密封块的尺寸的配套性。门窗框、扇尺寸公差的制定和生产工艺规程的制定要有效的控制搭接量。 

  二、关于塑钢窗推拉窗中间滑道排水孔的加工 

  对常用的带纱扇滑道的推拉窗(即三滑道推拉窗),中间滑道是否开排水孔,产品的行业标准没有提及,但就北方而言,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加上塑钢窗密封性能较好,所以玻璃(指单层玻璃窗)表面常凝有水雾,使中间滑道与纱窗之间积水,为及时将水排除,要在中间滑道加工排水孔。中间滑道加工排水孔比外滑道加工排水孔困难,有在焊框前用长钻头从窗框端部成一定角度在选定的位置上钻孔,也有用T型铣刀直接在端部铣口,后一种方法比前一种美观且排水效果也好。 

   三、关于塑钢窗中空玻璃厚度的确定 

  中空玻璃因其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而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其厚度主要由玻璃和中间隔条的厚度决定的。隔条生产厚度一般有6mm、9mm和12mm三种规格(指中空玻璃制成后中间隔条的尺寸)。玻璃一般采用5mm和4mm的,中空玻璃的厚度的选择是由塑料框(固定框)、扇主型材、玻璃压条和玻璃密封胶条三者决定的。中空玻璃选择厚了,无法安装玻璃压条,中空玻璃选择薄了则密封不严,容易透水,玻璃也容易串动。仍然以实德集团生产的60系列固定窗和80系列的推拉窗为例加以分析,实德60系列固定窗安装5mm平玻时,其玻璃压条的厚度为34mm,若安装中空玻璃,用双玻压条的厚度为19mm,其安装玻璃间隙增加15mm,则中空玻璃厚度应为20mm(5mm+15mm 20mm),此时可采用5mm+9mm+5mm(玻璃十隔条十玻璃)的中空玻璃,或4mm+12mm+4mm的中空玻璃,必要时,可采用相应厚度的玻璃密封胶条补偿尺寸的变化。80系列推拉窗,安装单层玻璃时,其单层玻璃压条厚度为20.5mm,而安装双层玻璃压条厚度为7.5mm,采用双层玻璃压条其间隙增加13mm,则中空玻璃总厚度可选用4mm+gmm+5mm=18mm,近似的也可以采用4mm+gmm+4mm=17mm或5mm+9mm+5mm=19mm,确有必要时,通过改变密封胶条的厚度加以补偿。 

   四、关于塑钢窗窗框、窗扇的较直 

  由于塑料型材的刚度较差。塑钢窗框、窗扇易出现弯曲变形的现象,不仅影响美观,也影响窗的密封性能。当窗框、窗扇的四个角焊好后,是很难校正的。因此。校正工作必须在焊接前进行。首先,下好的增强型钢不直的要先校正。对装配完增强型钢的窗框、窗扇构件焊接前要进行检查,其校直的简便方法是将窗框、

   五、关于塑钢窗的安装 

  常言说:三分制作、七分安装。由于有些建筑施工单位不很了解塑钢窗的安装特点、技术要求,因此,负责门窗安装的塑钢门窗厂应积极和建筑施工单位协调,做好塑钢门窗的制作、安装工作。例如,塑钢窗的安装间隙时如何留的,固定窗的预埋件的位置怎样,预埋件的位置与窗的固定件安装的国家标准不一致(事实上不一致的现象很普遍)怎么办?建筑施工中门窗规格、数量是否与建筑图纸一致。采用发泡剂填充洞口间隙时,是先抹砂浆还是先安装窗,这些都是需要同建筑施工总包单位商讨的。必要时向建筑施工单位提供塑钢窗的安装规范。门窗安装定位的基准线最好与建筑施工采用统一的吊线坠。由于塑钢窗刚性较差,抹灰时易使窗框向内凸起,还应派人检查,在水泥为凝固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六、关于塑钢窗伸缩缝的填充。

  一般情况下,钢、木门窗与洞口的间隙是采用水泥砂浆填充的,对塑钢门窗而言,因PVC 塑钢窗框的热膨胀系数远比钢、铝、水泥的大,用水泥填充往往会使塑钢窗因温度变化无法伸缩而变形。因此,应该用弹性材料填充间隙。实际上间隙的填充比较混乱,有用岩棉的、有用水泥砂浆的。在塑钢门窗安装及验收的国家标准中提出,窗框与洞口之间的伸缩缝空腔应采用闭孔泡沫塑料、发泡聚苯乙烯等弹性材料填充。其特意提出闭孔泡沫塑料,是希望填充物吸水率低,岩棉显然是不具备这一特性的。用发泡聚苯乙烯板材在现场填缝是比较费事的,因此,有的门窗厂将其裁成条后绑在窗框上,外面再裹上塑料包布加以保护。填充伸缩缝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塑料发泡剂。其具备较好的粘结、固定、隔音、隔热、密封防潮、填补结构空缺等作用。在国外的门窗安装中应用是比较普遍的,目前,在国内也逐渐被采用。因其价格较高,为降低安装成本,一般需要先有建筑施工单位把洞口用水泥砂浆抹好,单边留出5mm左右间隙(其间隙大小视洞口施工质量而定),塑钢窗采用膨胀螺栓定位后,用塑料发泡剂填充其间隙。

  相关资料: 

  选择塑钢窗四要素

  对塑钢窗进行检查,从下面四点来辨别其优劣。  1. 塑钢窗表面应光滑平整,无开焊断裂,密封条平整无卷边,无脱槽,胶条无气味。  2. 塑钢窗关闭时,扇与框之间无缝隙,门窗四扇均连为一体并无螺钉连接,推拉门窗应滑动自如,声音柔和,无粉尘脱落。  3. 塑钢窗的框和扇内均有钢衬,玻璃安装得平整牢固且不直接接触型材,若是双层玻璃则夹层内应无粉尘和水汽,开关各部件严密灵活 4. 塑钢窗必须是在工厂车间专业加工而成,不可现场制作。

篇二 5mm玻璃破窗神器
创业太难比你想象中更惨:刘强东24岁卖盗版碟、马化腾27岁陪聊

  创业太难了,其它远比你想象中更惨:刘强东24岁卖盗版碟、马化腾27岁陪聊、马云30岁卖袜子......

  你还有什么挺不过去的事情!

  马云:创业失败4次,失声痛哭

  ● 2次求职,因相貌“超丑”被拒

  马云第一次高考落榜后的梦想是去酒店做服务员,也梦想做警察,统统因为外貌被拒绝。

  99.9%的网友从颜值上

  彻底击垮马云

  ● 搞“翻译社”生意惨淡,靠卖袜子补贴

  翻译社是马云初次创业,当月营业额是200多块钱,可光房租就要700元。

  马云为了支撑它,背着麻袋去义乌批发袜子来卖,还上门推销商品,学生们也帮他四处发传单做宣传,受尽白眼。用这些钱养了翻译社3年,才开始收支平衡。

▲1994年,海博翻译社诞生所有员工加起来只有5人

  ● 逢人就讲互联网,被人当成“大骗子”

  “中国黄页”业务开展时,国内还没有互联网。马云不断对人讲互联网的神奇,还在大排档跟人神侃瞎吹。众人不相信,就去打印网页证明,还请老板打免费越洋电话,问在美国的亲戚朋友,让人上网查证……

  1995年上海开通互联网,“中国黄页”还提供额外服务(长途电话接入互联网),花3个半小时才看到互联网上的照片,焦躁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的马云欣喜若狂,委屈的泪水稀里哗啦地掉了下来。

▲1995年亲戚朋友凑了2万块,创办中国黄页马云虽是总经理,不如说是个推销员还被人当成骗子

  ● 第4次连续创业失败,抱头痛哭

  阿里巴巴团队曾在北京干过段政府项目,最后马云决定回杭州再次创业。在北京的14个月,也从没带团队一起去游玩。

  在京最后一天,他们决定去长城。晚上,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饭店,天下着大雪,众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唱着《真心英雄》,众人抱头痛哭!

  这也意味着马云30岁开始,连续第4次创业失败。

  刘强东:34岁一夜愁白了头

  ● 从用奢侈品“大哥大”,到赔的底朝天

  家境贫寒的刘强东刚进大学时,只带了亲戚朋友凑的500块钱,然而大三时,他已靠给别人写编程拥有了一部2.6万的“大哥大”。靠编程积累的第一桶金,刘强东开了一家小饭馆,但由于缺乏管理和监督,钱几乎被员工贪光了,最后亏损20多万。

  1999年

  刘强东还在中关村卖光碟,奶茶妹妹才6岁。。。。。。

  ● 京东面临倒闭危机,一夜白头

  体现刘强东的“老板”气质,或许就是额前的小撮白发。2008年,第一轮融资用光后的京东面临着倒闭的危险,正值金融危机,没有人愿意掏钱给一个不知何时能盈利的企业。

  那段时间,刘强东一天见五个投资人,说同样的话,得到的回答也是一样:拒绝。“对兄弟们那种愧疚、和痛苦一拥而上”

▲一个月之间,刘强东便愁白了头直到现在也没有重新变黑

  马化腾:27岁时创办腾讯,为拉到3w用户量,曾假扮女孩子陪聊

  在香港大学举办的某论坛上,马化腾回忆艰苦创业:

  “那时候要做到3万用户量,于是去学校一个个拉用户。凑到3万人可能要两年后,公司就死掉了。所以自己就去网上推广,最后用户量上来了,但还是没人聊天,我自己要陪聊,有时候还要换个头像,假扮女孩子,得显得社区很热闹嘛。”

▲不知道马化腾当年用哪个头像来“撩汉子”

▲腾讯最早的办公室,是借了朋友的舞蹈室还挂着80年代“迪斯科”风格的霓虹灯后来才搬去赛格兄弟们加班累了,还可以舞一曲儿放松心情

▲1998年,那年还不叫QQ,叫QICQ企鹅还是“瘦企鹅”

  柳传志:在传达室创办联想,最艰难时夜夜失眠

  ● 40岁在中关村摆摊卖旱冰鞋,电冰箱

  1980年代,已年逾40岁的柳传志主动提出了要创业,联想诞生在一间20平方米传达室里。

  虽然政策给与的支持很多,但创业成立之初,公司里最令人头疼的是不知道发展方向。

▲1984年,柳传志带着10名科研人员在传达室创业

  柳传志后来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所以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于是,包括柳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当过“倒爷”、“板爷”,在中关村拉平板车去卖运动服装、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 拿着板砖去讨债,蹲点等候

  “如果在跟IBM订货之前,能打去100万美元,大概就折扣40%,那就可以大赚一把”

  于是,柳传志找人担保后,跟银行借了300万。

  经人介绍,柳传志找了一家进出口公司,让他们把这个钱换汇打过去。柳传志就回了北京,当时还留了个同事在那看着他。结果快一个礼拜也没消息。

  柳传志急得连表都没戴,立刻飞到深圳,到那去找发现人没了,当时真吓傻了,“带着板砖在他家憋着,最后人家自个出来了,人家说你那钱我给你挪用了”,最后还是把事情给耽误了。

▲柳传志早年工作照片

  潘石屹:家当只剩80块,连睡觉棉被也卖掉了

  ● 从铁丝网下面爬进深圳开始创业

【5mm玻璃破窗神器】

  1987年年底,潘石屹第一次南下广州、深圳。“从冰天雪地的北方来到鸟语花香的广州,突然觉得这真是天堂,尤其是深圳,每个人都过得那么开心。”

  1988年春节一过,潘石屹变卖全部家当,连睡觉用的棉被也一并卖掉了,毅然辞职南下深圳。当潘石屹到达南头关时,身上只剩下80多块钱,这便是多年后外界描述的潘石屹的“创业资本”。

  由于没有特区通行证,潘石屹还不能直接进深圳。无奈之下,潘石屹还得在这笔少得可怜的“创业资本”中拿出50元找“蛇头”带路,从深圳海关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里偷偷爬进了深圳特区。

  ● 自荐海南当厂长,发电机一月被偷三次

  公司在海南中部接收了一个砖厂,潘石屹出任厂长。管理起来却不容易。

  “小偷经常光顾,夜里提供照明的小发电机一个月内被偷过三次,”

  “人刚刚躺下,电灯突然灭了,那肯定是发电机被偷了,于是便狂追,直到小偷抬不动了、弃机而逃。”

  “更麻烦的是民工情绪问题,有一天,潘厂长正在自己的卧室(一个废弃的水塔里休息),突然一块砖头破窗而入,水塔下面,聚集了上百位谈工资的民工。”想跑都跑不了,只能硬着头皮下去跟他们谈!

▲ 照片背后的故事:

  1989年潘石屹去了海南。那时没光头,没黑框眼镜。刚到海南曾花光积蓄,经过一家理发店,店里小妹招呼他理发,花两元钱理了清爽的短发。

  小妹问“别人都走了,你为什么还留下来?”,他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还留下来?不是在等机会吗?自此,他的“幸存者游戏”开始。

篇三 5mm玻璃破窗神器
破窗原理

篇四 5mm玻璃破窗神器
破窗经济

破窗经济—乘数效应

一个小流氓打破了商店的一块玻璃,逃跑了。店主无奈只好花1000元买一块玻璃换上。玻璃店老板得到这1000元收入。假设他支出其中的80%,即800元用于买衣服,衣服店老板得到800元收入。再假设衣服店老板用这笔收入的80%,即640元用于买食物,食品店老板得到640元收入。他又把这640元中的80%用于支出……。如此一直下去,你会发现,最初是商店老板支出1000元,但经过不同行业老板

的收入与支出行为之后,总收入增加了5000元。其原因何在呢?乘数原理回答了这一问题。

乘数是指最初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我们的例子中,最初的投资就是玻璃店老板购买玻璃的1000元。这种投资的增加引起的衣服店、食品店等等部门收入增加之和为5000元。所以乘

数就是5。一笔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

经济中为什么会有乘数效应呢?我们知道,国民经济中各部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部门的支出就是另一个部门的收入。当一个部门(如商店)支出时,另一个部门(如衣服店)收入增加,支出增加。这个部门(衣服店)的支出又变成第三个部门(食品店)的收入。第三个部门收入增加又引起支出增加。如此循环下去,一个部门支出的增加就会引起国民经济各部门收入与支出增加。最终使收入的增加是最初支

出增加的倍数。

细心的读者会想到,在破窗经济中,乘数是5。为什么乘数是5而不是其他数呢?我们看到,这是因为得到收入的各部门(衣服店和食品店)都是把收入中的80%用于支出。增加的支出与增加的支出之比称为边际支出倾向(如果增加的支出是消费支出,增加的消费支出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称为边际消费倾向)。乘数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支出倾向的大小。在我们所举的例子中,当边际支出倾向为0.8时,乘数是5,如果你把边际支出倾向改为0.5,乘数就变为2。从这个事实中你可以看出,边际支出倾向越大,乘数越大。乘数是l减边际支出倾向的倒数。例如,当边际支出倾向为0.8时,1减0.8为0.2,0.2分之一 (或0.2

的倒数)是5。当边际支出倾向为0.5时,1减0.5为0.5,0.5分之一是2。

我们所举的破窗经济只是个例子。如果把这个例子换为财政支出增加你就可以看出乘数效应多么重要了。假定政府支出l00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种支出会带动建筑、水泥、钢铁、消费品等各部门收入与支出的增加,所以,最后国民收入的增加一定大于100亿元。大于100亿的多少倍则取决于边际支出倾向。如果这个经济的边际支出倾向是0.75,乘数为4,则财政支出增加l00亿元就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国民收入增加400亿元。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带动整个经济走向好转,正是乘数在发

挥作用。

总需求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增加都有乘数效应。投资增加的乘数称为投资乘数,政府支出增加的乘数称为政府支出乘数,出口增加的乘数称为对外贸易乘数,等等。要注意的是,税收变动会引起可支配收入反方向变动,可支配收入变动又引起消费支出同方向变动,所以,也有赋税乘数。但赋税乘数与其他乘数方向不同,其乘数为负数。例如,增加税收,减少了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乘数效应在成倍减少国民收【5mm玻璃破窗神器】

入中起作用,所以,乘数为负。相反,减税的乘数则为正。

其实赋税变动的乘数效应告诉我们,乘数是一把双刃剑,即支出增加时,国民收入成倍增加,支出减少时,国民收入也成倍减少。还要注意的是,乘数发生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当支出增加时,只有在存在闲置资源 (即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乘数才能发挥作用,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如果资源已得

到充分利用(实现了充分就业),或存在个别部门短缺制约的瓶颈状态,乘数就无法发挥作用。

在宏观经济学中乘数效用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原理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卡甘提出,以后被凯恩斯采用,成为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解释了乘数与边际支出倾向之间的关系。当然,我们并不希望有小流氓打破玻璃所引起的乘数效应,但如果把小流氓打破玻璃换为增加一种有用的投资(如商

店的扩大),乘数的原理不是完全一样吗?

蜜蜂的寓言启发了凯恩斯:总需求决定理论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中决定经济状况的是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这就是说,由劳动、资本和技术所决定的总供给,在短期中是既定的,这样,决定经济的就是总需求。总需求决定了短期中国民收入的水平。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18世纪初,一个名叫孟迪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这首诗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

这首诗所宣扬的“浪费有功”在当时受到指责。英国中塞克斯郡大陪审团委员们就曾宣判它为“有碍公众视听的败类作品”。但在200多年之后,这部当时声名狼藉的作品却启发凯恩斯发动了一场经济学上的“凯恩斯革命”,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和总需求决定理论。

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经济学家信奉的是萨伊定理。萨伊是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他提出供给决定需求,有供给就必然创造出需求,所以,不会存在生产过剩性经济危机。这种观点被称为萨伊定理。但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停滞和30年代全世界普遍的生产过剩和严重失业打破了萨伊定理的神话。凯恩斯在批判萨伊定理中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中决定经济状况的是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这就是说,由劳动、资本和技术所决定的总供给,在短期中是既定的,这样,决定经济的就是总需求。总需求决定了短期中国民收入的水平。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少。引起30年代大危机的正是总需求不足,或者用凯恩斯的话来说是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把有效需求不足归咎于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引起的消费需求不足和资本边际效率(预期利润率)下降与利率下降有限度引起的投资需求不足。解决的方法则是政府用经济政策刺激总需求。包括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和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凯恩斯强调的是财政政策。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总需求分析是中心。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出口减进口)。短期中,国民收入水平由总需求决定。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都是由总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当总需求不足时就出现失业与衰退。当总需求过大时就出现通货膨胀与扩张。从这种理论中得出的政策主张称为需求管理,其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当总需求不足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各种支出和减税)与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来刺激总需求。当总需求过大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各种支出和增税)与货币政策(减少货币量提高利率)来抑制总需求。这样就可以实现既无通货膨胀又无失业的经济稳定。

总需求理论的提出在经济学中被称为一场“革命”(凯恩斯革命)。它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例如,如何看待节俭。在传统观念中,节俭是一种美德。但

根据总需求理论,节俭就是减少消费。消费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减少就是总需求减少。总需求减少则使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衰退。由此看来,对个人是美德的节俭,对社会却是恶行。这就是经济学家经常说的“节约的悖论”。“蜜蜂的寓言”所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凯恩斯重视消费的增加。1933年当英国经济处于萧条时,凯恩斯曾在英国BBC电台号召家庭主妇多购物,称她们此举是在“拯救英国”。在《通论》中他甚至还开玩笑地建议,如果实在没有支出的方法,可以把钱埋入废弃的矿井中,然后让人去挖出来。已故的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陈岱孙曾说过,凯恩斯只是用幽默的方式鼓励人们多消费,并非真的让你这样做。但增加需求支出以刺激经济则是凯恩斯本人和凯恩斯主义者的一贯思想。

那么,这种对传统节俭思想的否定正确与否呢?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生产的目的是消费,消费对生产有促进作用,这是人人都承认的。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分析是针对短期内总需求不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刺激总需求当然是正确的。一味提倡节俭,穿衣服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纺织工业还有活路吗?这些年当我国经济面临需求不足时政府也在努力寻求新的消费热点,说明这种理论不无道理。

当然,这种刺激总需求的理论与政策并不是普遍真理。起码在两种情况下,这种理论并不适用。其一是短期中当总供给已等于甚至大于总需求时再增加总需求会引发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其二是在长期中,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资本来自储蓄,要储蓄就要减少消费,并把储蓄变为另一种需求—投资需求。这时提倡节俭就有意义了。【5mm玻璃破窗神器】

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理论的另一个意义是打破了市场机制调节完善的神话,肯定了政府干预在稳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战后各国政府在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申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总体上还是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战后经济周期性波动程度比战前小,而且没有出现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世界上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切真理都是具体的、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从这个角度去认识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实就连“蜜蜂的寓言”这样看似荒唐的故事中不也包含了真理的成分吗?

穷国的富人爱打高尔夫球—相对收入与示范效应

【5mm玻璃破窗神器】

当富国的富人常去打高尔夫球时,穷国的富人也以打高尔夫球为时尚。当一国的富人率先穿上西装时,该国的穷人也以穿西装为荣。为什么穷国模仿富国的消费方式,穷人模仿富人的消费方式呢?当这种模仿成为消费中的一个规律时,它对整体消费有什么影响呢?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回答了这些问题。

经济学家在分析宏观消费问题时是从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出发的。这种理论认为,消费者消费的目的是实现效用最大化;效用取决于个人偏好。微观经济学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假设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是既定的;不同消费者的偏好之间没有什么关系。杜森贝利认为,把消费者的偏好作为个人的事情,认为不同消费者的偏好互不影响是错误的。他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提出了消费函数理论

中的相对收入假说。

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不是孤立的人,而是社会的人。他的效用不仅来自于个人消费中物质与精神欲望的满足,而且还来自于与别人消费的比较。效用是一种主观感觉,效用的大小要受到其他人消费的影响。这样,消费者的偏好就不是孤立、既定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从偏好的相互依赖性出发,杜森贝利证明了消费不是取决于消费者收入的绝对水平,而是取决于收入的相对水平,即在社会收入分配格局中的相对地位。例如,一个中产阶级的人的偏好要受与自己收入相当的其他人影响。当这个阶级的其他人都购买汽车时,尽管他上下班很近无需汽车,也会受其他人偏好的影响而购买汽车,因为这象征着他的身份。使他决定购买汽车的主要因素不是他个人的偏好和收入的绝对水平,而是他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即相对收入。

消费的相对收入假说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有助于我们理解许多宏观经济现象。

根据对长期消费统计资料的研究,消费是稳定的,即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都是稳定的。相对收入假说对此做出了解释。在长期中,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者收入也增加,但除非发生重大社会变革,收入分配格局变动很小,各个收入集团的相对地位不变。这样,长期消费函数就是稳定的。

相对收入假说得出了两个推论: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人要在社会上维护自己的自尊。自尊通过人的社会地位表现出来。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收入,并通过消费表现出来。高收入集团的收入和消费方式被作为高社会地位的象征,成为成功的标志。他们的消费方式成为其他人模仿的目标。这种高收入水平者的消费方式对其他人所起的示范作用就是示范效应。在消费中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穷国的富人学习富国的富人打高尔夫球,一国的穷人模仿富人穿西装,都是示范效应的结果。在现实中示范效应引起某种消费时尚。在国际上富国的消费方式为其他国家模仿,成为消费时尚。在一个国家内,富人的消费方式被其他人模仿,成为消费时尚。了解消费时尚对预测需求变动是重要的。

另一方面,各个阶级的人在长期中形成与自己相对收入相称的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因此,当短期中收入减少时,人们为了保持原有的消费习惯,并不会迅速减少消费。这种收入习惯引起的消费减少慢于收入减少的现象称为棘轮效应。在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中,破落的贵族宁愿借债也要保持贵族式消费的做法正是棘轮效应在起作用。

现代社会中人们处于丰富的高质量商品的包围之中,这使人不断产生提高自己消费水平的冲动。同时,示范效应的存在使低收入阶级有向高收入阶级消费方式学习的冲动。这样,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水平也在提高。棘轮效应的存在又使消费不会随收入暂时减少而下降。这不仅使消费函数稳定,而且,对我们认识消费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也有启发。

消费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收入假说证明了,消费支出与收入的比例是固定的,消费的绝对支出量在一直增加,即使经济衰退,收入暂时减少时,消费支出量也不会减少。这表明消费本身是一种稳定经济的自发机制。由于消费本身稳定性的特点,要通过刺激消费来刺激经济并不容易。

这种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还有更为特殊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以节俭为美德,消费水平低下,不利于发展。在经济开始发展时,出现了一个富人阶级,他们的消费方式被作为成功的标志,成为各阶级效仿的榜样,这就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消费,有利于刺激发展。

但富人的这种示范效应也是一把双刃剑。当这种消费水平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形成超前消费时,就会减少储蓄,把本应用于发展的资源用于消费,制约了发展。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曾出现过这种超前消费。一些富人喝酒要法国的XO,坐车要德国的宝马。在富人带动的以消费洋货为荣的风气下,宝贵的外汇用于消费,国内消费品工业得不到刺激,产生了不利影响。

穷国的富人爱打高尔夫球并不可怕,问题是如何把富人引起的示范效应引导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

篇五 5mm玻璃破窗神器
盘点汽车破窗方法

篇六 5mm玻璃破窗神器
自动爆玻器原理

自动爆玻器原理

“自动爆玻器的原理是什么?”“如果发生事故时司机遇难无法启动爆玻器怎么办?”“私家车可以安装爆玻器吗?装一个要花多少钱?”本报日前报道,为了提高BRT公交车辆的安全性,厦门165辆BRT车辆将在一周内加装自动爆玻器。报道引起了众多读者关注,不少读者好奇地来电询问。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自动爆玻器是厦门制造的,并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带着读者的疑问,昨日记者来到自动爆破器的生产企业———中汽客汽车零部件(厦门)有限公司,为您揭开自动爆玻器的神秘面纱。

是缩小版自动安全锤

“最近几年,历经了多次血的教训后,安全锤成了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标准配置。安全锤要发挥作用,必须有人持锤猛击车窗玻璃薄弱处才能奏效。然而,公交车一旦突发紧急事故,场面通常十分混乱,人们惊魂未定,根本想不到或者来不及使用安全锤。”国安达消防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董事长洪伟艺告诉记者,自动爆玻器恰好能解决这一问题。 洪伟艺说,自动爆玻器原理很简单,可以理解为“缩小版的自动安全锤”,安装只需要一个支架,当装置启动后,撞针就被激发,瞬间撞击车窗一角。

在昨日下午的两次现场演示中记者看到,第一次车窗玻璃被击碎,并向车外散落;第二次车窗玻璃呈“雾化”破碎,只要轻轻一推就向车外散落,不会伤到乘客。

乘客也可手动启动

记者了解到,由于BRT全线165辆公交车仍在运行,只能利用行车的间隙和深夜加装自动爆玻器,因而全部安装完成需要一周。装在BRT上的自动爆玻器将由司机统一控制,电动按钮就在仪表盘边上。

可是,如果司机不幸遇难怎么办?洪伟艺还给装置加上了手动模式。当司机遇难或者电动启动失败,乘客只要拔掉自动爆玻器上的保险栓,再用力拍下装置尾部,同样可以破窗。不过,BRT车辆上的自动爆玻器目前并没有手动模式。

多重保护防误操作

既然自动爆玻器威力惊人,那么如果误操作怎么办?洪伟艺告诉记者,自动爆玻器采用了多重保护,能有效防止误操作。

首先,驾驶室的启动按钮有一个保护盖,打开盖子后才能按下按钮。其次,需要使劲按碎启动按钮才能发挥作用,就像消防应急按钮的设计一样。另外,自动爆玻器带有一个保险栓,如果有人无故拔下保险栓,司机就可以看到警报并采取措施。

普通私家车可安装

洪伟艺介绍,不少地方的校车已经强制装上了自动爆玻器,但公交车上安装得不多。厦门BRT公交车放火案后,新疆等地的公交公司已经主动来联系,并下了大额订单。

加装一个自动爆玻器费用多少?洪伟艺透露,12米长的BRT车辆上将装4个自动爆玻器,18米车辆上将装8个。加装8个自动爆玻器,算上支架及安装费用,总成本不超过1000元。

“普通私家车也可以安装。”洪伟艺说,自动爆玻器通过特殊支架装在后车窗,一辆私家车装一个就够了,花费不足200元。目前已经有不少4S店开始向顾客赠送自动爆玻器。【5mm玻璃破窗神器】

篇七 5mm玻璃破窗神器
紧急情况汽车破窗方法验证

紧急情况汽车破窗方法验证

1 记者实验用汽车头枕砸破驾驶室玻璃。因车内空间狭小,难以用力,砸了两三分钟后仍无法破窗。

2 记者抓住把手,将拖车钩圆环状端朝玻璃砸了七八下后,无果。随后记者改为甩砸,将玻璃击破。

3 记者坐在副驾驶座上,挥锤砸向驾驶室车窗,一次便将车窗敲碎。

4 记者尝试用脚踹车玻璃十余下,不仅无法踹破玻璃,连车门都无法撼动。

最佳破窗方式:逃生锤砸玻璃四角

新京报讯 7月21日晚,广渠门桥下一名男子被困在浸满水的越野车内丧生。面对这样的情况,司机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自救?如果车门难以打开,哪种工具是破窗的最佳选择?近日,专家、网友纷纷支招,众说纷纭。

为了验证这些方法,昨日下午,记者利用网上推荐的“汽车座椅上的头枕”、“汽车内附工具中的拖车钩”、铁锤等工具,在一辆国产越野车内做砸窗试验。实验发现,在用全力的情况下,男性也无法用头枕击破车窗,而铁锤、拖车钩等坚硬、重、易甩击的工具,可以将车窗砸破;车玻璃四角比玻璃中心更易击碎。

咨询汽修专家潘旭东表示,当车刚浸水,车门无法打开时,驾驶员就应尽快破窗逃生。他称,如果车辆突然入水,且水已没过车轮以上,车辆一般都会因为浮力难以控制了。此时,应果断砸窗逃生。前车窗被淹没后,车内人生还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至于在水下砸车窗是否有不同的反应,该专家表示,暂没有实践证明。

此外,潘旭东称,车窗贴膜对砸窗的效果有一定影响。一般的太阳膜对车窗防碎作用很小,利用正确的工具砸车窗不会有太大区别。但防爆膜对玻璃有保护作用,可以分散外力。另外,贴了防爆膜的玻璃,即使破了也不会马上掉落,而是呈网状碎裂。

实验样品:长城哈弗 实验目的:寻找最佳破窗逃生方式

实验地点:幸福大街新京报社停车场 实验时间:7月23日19:30-20:30

实验一 头枕钢管砸 失败

实验目的:不少汽车的说明书介绍,在车门锁死无法从内部打开时,可以拔出插在座椅上的头枕,利用头枕下边坚硬的钢管击碎车窗玻璃。实验人员就此利用头枕下的钢管分别砸击汽车玻璃的中心、四角,看此方法多长时间能够破窗。

实验过程:首先由女记者将驾驶座椅上的头枕拔下来,由于头枕下边的钢管并不长,所以拔的时候并没费力,仅花费4秒钟时间。

记者双手握头枕,将钢管最尖处用力向车窗中心砸去,但砸了十几下,仅仅划伤了玻璃上的贴膜。随后记者主攻玻璃左上角(由于头枕较大,在狭小的驾驶室、副驾驶室内很难砸其他三个角),砰砰砰几声巨响,有几次还脱手砸到了车框上。一分半钟后,除了玻璃贴膜被划伤外,玻璃仍无动于衷。其间,记者曾改变握头枕方式,改抓头枕的钢管往玻璃上捅砸、甩砸,始终无法砸开玻璃。

随后,换上男记者使用头枕砸玻璃,男性力气更大,记者砸玻璃的同时,从外部能看到车门框在晃动,能看到钢管砸出的火星。但因车内空间狭小,难以用力,三位男士分别砸了两三分钟,仍无法破窗。

实验分析:汽修专家潘旭东称,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用座椅头枕钢管砸碎车窗玻璃是“不靠谱”的。他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座椅头枕一般用高强度填充物制作,这些材料本身就有缓冲力的作用,在另外一段的金属架击向车窗时,后端的填充物会吸收分散部分力。另外,金属支架末端不是尖锐的,击打到玻璃上的一点压强就会减小。

了解到头枕金属支架把车窗贴膜已经划破但还没有砸破车窗,潘旭东解释称,金属支架很难垂直砸到一点,斜着划开力被分散得更多,传递到车窗的力就更小。

实验二 拖车钩甩砸 成功

实验目的:被困在车内时,离驾驶员最近的工具可能就是汽车本身自带的维修工具了,包括拖车钩、千斤顶上的把手以及灭火器。

记者通过本实验,测试拖车钩是否能砸破车玻璃。

【5mm玻璃破窗神器】

实验过程:众多器材中,只有拖车钩和灭火器最重,拖车钩长约25厘米,一头是像扳手一样粗的杆,另一头呈圆环状。

男记者首先握住杆,将尖头猛力向车窗砸去,砸了七八下之后,玻璃丝毫不破。随后,男记者抓住把手,将圆环状端朝玻璃甩砸,“砰”的一声闷响将玻璃击破。“之前因为空间不够,使不上劲,之后甩砸,感觉只用了2/3的力气就破窗了。”

在另一扇玻璃上,记者本想用小型的车载灭火器砸玻璃,但被车外的几名老司机制止,“灭火器里边有压力,阀门很小,不敢保证灭火器的质量绝对过关,遭受重击时有可能爆炸。”安全起见,记者只得放弃这一尝试。

实验三 逃生锤砸 成功

实验目的:公交车上一般都备有逃生锤,危急情况下,乘客可以用锤砸破车窗玻璃四角逃生。记者昨天购买了小臂长的铁锤,尝试用其破窗。

实验过程:女记者坐在主驾驶座上,用铁锤砸同侧车窗的中心,用尽全力猛砸三下,车玻璃仍“无动于衷”。

随后,记者换座到副驾驶室,挥锤砸向驾驶室车窗左上角,“砰”的一声,一次便将车窗敲碎。记者看到,不仅砸的角被击碎,其对角的玻璃也碎掉。

实验分析:潘旭东介绍,其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把手柄比较长的逃生锤,锤子顶部尖尖的容易形成高压强,长力臂会使使用者事半功倍。

潘旭东同时提醒称,砸车窗也有位置的选择,一般应该砸向车窗的四个角,如果砸在车窗中心,按照力学原理,冲击力是被整个车窗分担的,作用力会降低。

实验四 脚踹、肘击 失败

实验目的: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尝试用脚踹、肘击是否能破窗。

实验过程:车窗坚硬,用肘击如同鸡蛋砸石头。记者坐在副驾驶座,用脚猛踹驾驶室旁车窗玻璃,女记者用厚底帆布鞋猛踹了1分钟左右,男记者穿跑步鞋蹬踹十余下,不仅无法踹破玻璃,连车门都无法撼动。记者感觉,踹玻璃中心,反而被玻璃弹回。

徒手破窗失败。

实验分析:网上传的利用裤袋扣套在脚上踹开车窗,潘旭东也觉得不太可能实现。他称,首先裤袋扣着力面大,也不利于力向一点冲击,此外,驾驶员在座位上蹬踹车窗,人也会被反作用力推动,难以发力。

■ 相关新闻

车用逃生器淘宝网热销

新京报讯 近日,一种名为“汽车逃生器”的工具在网上热销。对此,专家建议,市民最好在车上配备逃生锤,而不必购买廉价“逃生器”。

记者在淘宝网输入“汽车逃生器”后,找到355个相关产品,排行前十名的卖家在最近一个月内累计销售出3052件。这些逃生器,价格在7元至198元之间,带有多项功能,顶部配有破窗锤,中间为警示灯,底部配有割绳器、手电筒等,如同巴掌大小,可挂在钥匙扣上。店主介绍,只要轻按按钮,逃生器一端就会弹出一个尖锐的钢针。“足以击穿车玻璃。”

就此,记者咨询汽修专家潘旭东,他表示,网上销售的此类价格便宜的车用逃生器,劣质产品多,建议车主不要轻易购买。“那种用高压弹簧制作的逃生器,不一定能击穿车窗玻璃,毕竟力矩太小加速度不够。”他建议车主可以在车上配一把逃生锤。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856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