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育人名言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叶圣陶的育人名言篇一
《叶圣陶教育名言》

叶圣陶教育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让受教育者“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 „„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要文章写得像个样儿,应该在拿起笔之前多做准备功夫。准备功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的纯技术的准备,急躁是不成的,秘诀是没有的。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的流淌了。”

叶圣陶谈语文学习方法: “所谓学习方法,无非是参考、分析、比较,演绎(一般个别),归纳(个别一般),涵泳,体味,整饬语言,获得表达技能这些项。”

叶圣陶的育人名言篇二
《叶圣陶名言》

1. 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

效率,才会成功。

2. 教育学说虽然深奥万端,也可以用一句包括,就是要学生“生”。

3. 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

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4. 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

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功夫。

5. 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6. 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

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

7. 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

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8. 发现了困惑所在,然后受教师的指导,就困惑所在加以解答,其时在内容

的领悟上和方法的运用上,都将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对于以上的尝试,这是有力的帮助和鼓励。

9. 从学生的语言发展的诸多矛盾看,读写能力的发展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

要矛盾方面,而促使读写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一是读写结合,二是大量读写.

10. 阅读总是“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也是读,乃至于口舌绝不

运动,只用眼睛在纸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

11.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

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样,他们就能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

1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是集会的首席。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

自己经常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

13. 教育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14. 在教学中,应该大胆打破教学常规,不唯教材。作文命题的措词上要尽

可能形象具体。命题的形式上,还可以把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素材,移植到童话,寓言或科幻故事中去。

15. 16. 我要告诉你,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

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的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必罗罗嗦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

经常这样做,学生读书看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教的虽是一篇一篇的课文,目的却在于使学生善于读其他的书。看书读书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

17. 参考要有路径,思索要有方法。

18.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复孜孜,书我不相属。活读运心智,不为书

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惟珠玉。

19.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20.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

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21.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22.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23. 理想是事业之母。

7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叶圣陶的育人名言篇三
《叶圣陶教育名言》

24 ——《略谈学习国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页 第三部分 写作教学 一、写作教学的 目标 ●国文课写作教学的目的,在养成学生两种习惯:(一)有所积蓄,尽量用文字发表;(二)每逢用文字发表,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功夫。 ——《论写作 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34页 ●写作既是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自该完全摆脱八股的精神,顺着自然的途径,消极方面不阻遏发表的欲望,积极方面更诱导发表的 欲望,这样来着手训练。 ——《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38页 二、有所积蓄尽量用文字发表(喜欢写) (一)明确写 作目的 ●关于作文教学,我想,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要学作文。要回答似乎并不难,当然是: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在从前并不是人人需要,在今天却 人人需要。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起个发言稿,写一份说明书,写一篇研究论文,诸如此类,不是各行各业的人经常要做的事吗?因此要求学生要学好作文,在中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4页 ●从前读书人学作文,最主要的目标在考试,总要作的能使考官中意, 从而取得功名。现在也有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有升学考试。但是,我以为现在学生不宜存有为考试而学作文的想头。只要平时学得扎实,作得认真,临到考试总不会差到哪里。推广开来说, 人生一辈子总在面临考试,但就作文而言,刚才说的写封信打个报告之类其实也是考试,不过通常叫作“考验”不叫作“考试”罢了。学生学作文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 子能禁得起这种最广泛的意义的“考试”即“考验”,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4页 (二)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要有收效,我认为首先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让学生深刻理解作文的重要。在现代的社会里,光靠口说 是不够的,处处需要动笔写。动笔写文章应该是人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第二,让学生喜欢作文,对作文深感兴趣。 ——《论写作教学》,见《重读叶圣陶?走新课标 》第200页 ●国文课定期命题作文,原是不得已的办法。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 表达所积蓄的,使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

事。依理说,心中有所积蓄,自然要说话;感到说话不足以行远传久,自然要作文。 ——《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34页 (三)写作要充实生活 ●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艰难的事。文章的材料是经 验和意思,文章的根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加上会识字写字,就能够写文章了。这不是寻常不过容易不过的事情吗?所谓好的文章,也不过材料选的精当一点,话说得周密一点罢了 。如果单为着要写好文章而去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25 的周密,那就是本末倒置。但是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本来就该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精密。这为的不是写文章,为的是生活。生活中有 这样修养的人往往会觉得有许多文章要写,而写出来的往往是好文章。 ——《〈文章例话〉序》,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25页 ●要“言之有物 ”,“必须要先有所感,先有所思”,??“感情与思想不但是做文章的两大源泉,同时也是做人的两大要素。然而对于这两者,现在的学校教育是不但忽略,并且 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再读〈中学生国文程度的讨论〉》,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22页 ●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因为这并非 如一个瓶罐,有一定的容量,而是可以无限地扩大,从不嫌其过大过充实的。若说要待充实到极度之后才得作文,则这个时期将永远不会来到。 ——《作文论》,见《叶圣陶 语文教育论集》第359页 ●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呵。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程度,自然要说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 ——《作文论》,见《叶圣陶语 文教育论集》第360页 ●作文这种事情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 ——《作文论》,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63页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文章例话〉序》,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25页 ●“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用的,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 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生活充实的涵义,应是阅历的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情性丰厚,兴 趣饶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 ——《作文论》,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59页 (四)命题要钻到学生心里去 ●命题作文,不 仅练笔,实为训练脑筋,使其就某一事物详悉思之。思之既明,

取舍自定,条理自见。苟不为作文练习,学生于所见所闻或皆知之不详,识之不真,此于学习或从事工作,俱有不利。由作文练习启其精 思之途,逐渐养成良习,则其效不仅在于能作文而已也。 ——《语文教育书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6页 ●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惟初学作文,意在练习,不得已而采命题作文之办法。苟题意所含非学生所克胜,勉强成篇,此与其兴味及推理力摧残殊甚。是以教者命题,题意所含必学生心所能思。或使推究,或使整理,或使抒 其情绪,或使表其意志。至于无谓之翻案,空泛之论断,即学生有作,尚宜亟为矫正;若以之命题,自当切戒。 ——《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第347页 ●题目先文章而有呢,还是先有了文章才有题目?这很容易回答。可是问题不应该这样提。我们胸中有了这么一段意思,一种感情,要把留下来,让别人知道,或者备自己日 后覆按,这时候才动手写文章。在写下第一个字之前,我们意识着那意思那情感的全部。在意思的全部里必然有论断或主张之类,在情感的全部里至少有一个集注点:这些统称为中心。把这些中心写成 简约的文字,不就是题目么???我们可以决定地说的,是先有了意思情感才有题目。 26 ——《作自己想作的题目》,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95页 ●胸中不先有意思情感,单有一个题目,而要动手写文章,我们有这样的时机么?没有的。既没有意思情感,写作的动机便无从发生。题目生根与意思情感没有根,那悬空无着的题目从 何而来呢? 但是,我们中学生确有单有一个题目而也要动手写文章的时机。国文教师出了题目教我们作文,这时候,最先闯进胸中的是题目,意思情感之类无论如何总要迟来这么一步。 这显然违反了一篇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若因为这样就不愿作文,那又只有贻误自己。作文也同诸般技术一样要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必须经过充分的练习。 ——《作自己想 作的题目》,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96页 ●国文课定期命题作文,原是不得已的办法。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 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使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依理说,心中有所积蓄,自然要说话;感到说话不足以行远传久 ,自然要作文。 ——《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34页 ●叙写一个男主人公或女主人公初恋的经过,题目是《

初恋》。诸如此类,都是先 有一些要说的材料,后有一个标明的题目。这是自然的,顺当的。咱们决不会先定下一个题目,然后去找寻要说的材料。如果这样,就是勉强要说话,勉强的话又何必说呢?可是国文课内有写作练习的 项目,由教师出题目;各种考试要测应试者的写作能力,由主试者出题目。练习者与应试者见了题目,就得找寻一些材料来说,也就是勉强要说话,这显然是不自然不顺当的事。要弥补这个缺陷,全靠 出题目的人不凭主观,能够设身处地,就练习者与应试者着想。出题目的人如能揣度练习者与应试者在某一范围内应该有话可说,说出来也并不勉强,就从这个范围内出个题目,那么,练习者与应试者 执笔作文,就同自己来要说话没有什么两样。要说督促练习,惟有出这样的题目才真是督促练习,因为这可以鼓起写作的欲望,使练习者体会到有话可说才是有文可写。要说测验写作能力,惟有出这样 的题目才真能测验写作能力,因为把要说的话写得好或不好,才是写作能力的好或不好。这儿说的只是寻常不过的话,并无深文大义,头脑清楚一点的人都会明白。无奈事实上,多数的出题的人偏不明 白。 ——《读罗陈两位先生的文章》,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8-39页 ●现在说一说命题作文。咱们平时作文,总是为了实际需要, ??而教师出个题目让学生作文的时候,学生并没有作文的实际需要,只因为要他们练习作文,才出个题目让他们作。就实际说,这有点儿本末倒置,可是练习又确乎必不可少。因此,命 题作文只是个不得已的办法,不是合乎理想的办法。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5页 ●命题作文,人人 知道不对。我以为定期作文,也不很自然。果真儿童心灵充分发展,则随时有丰妙的情思,便随时可以作文。即如阅览书籍,笔记所得,也是一种作文的练习。总之,简单干枯的生活里,一切不能着手 ,趣味的生活里,才可找到一切的泉源。 ——《国文教授之方法》,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46页 ●我有曾经想,能不能从小学高年级起,就 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呢?或者不写日记,能不能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呢?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27 记。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事实求是, 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我只觉得这样的习惯假如能够养成,命题作文的办法似乎就可以废止,教师只要抽看学生的日记本或笔记本,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指点就可以了。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6页 ●定期命题作文是不得已的办法,这一层意思,就教师说,非透彻理解 不可。理解了这一层,才能使不自然的近于自然。教师命题的时候必须排除自己的成见与偏好;惟据平时对于学生的观察,测知他们胸中该当积蓄些什么而就在这范围之内拟定题目。学生遇见这种题目 ,正触着他们胸中所积蓄,发表的欲望被引起了,对于表达的技术自当尽力用功夫;即使发表的欲望还没有到不吐不快的境界,只要按题作去,总之是把积蓄的拿出来,决不用将无作有,强不知以为知 ,勉强的成分既少,技术上的研摩也就绰有余裕。题目虽是教师临时出的,而积蓄却是学生原来有的。 ——《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35页 ●教师命题的时候必须排除自己的成见与偏好;惟据平时对于学生的观察,测知他们胸中该当积蓄些什么,而就在这范围之内拟定题目。学生遇见这种题目,正触着他们胸中所积蓄,发 表的欲望被引起了,对于表达技术自当尽力用功夫;即使发表的欲望还没有到不吐不快的境界??而积蓄却是学生原来有的。 ——《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 语文教育论集》第435页 ●希望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能够设身处地地想象学生内部意思和情感,然后选定学生能够作的愿意作的题目给学生作。如果这样,教师出题目就等于唤起 学生作文的动机。 ——《作自己想做的题目》,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96页 ●我曾经想,我当教师的时候师生只是在课堂里见面,出了课堂就难得碰 头了;现在可不然,在课外师生也常在一块儿,因此,学生平时干什么,玩什么,想些什么,教师多少有个数。有个数,出题目就有了考虑的范围;就叫学生把干的、玩的、想的写出来,他们绝不会感 到没有什么可写。再加上恰当的鼓动,引起他们非写出来不可的强烈欲望。那么,他们虽然按教师的题目作文,同时也是为了实际需要而作文了。命题作文既然是不得已的办法,总要经常顾到学生有什 么可写,总要想方设法鼓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觉得非写出来不可。我料想,必然有好些教师已经这么做,而且有了具体而有效的方法了;那是很值得提供给大家研究观摩的。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5页 ●我可以这样回答,凡是贤明的国文教师,他出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 的经验范围,他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经验范围内的,是学生所能写的、所要写的,经过选择才定下题目来。这样学生同写

叶圣陶的育人名言篇四
《叶圣陶名言》

叶圣陶名言

1.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2.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3.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4.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

5.自己摸索得来比向别人学更重要。

6.“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7.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9.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10.“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11.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12.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13.„„让受教育者“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 „„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14.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15.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16.“要文章写得像个样儿,应该在拿起笔之前多做准备功夫。准备功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的纯技术的准备,急躁是不成的,秘诀是没有的。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的流淌了。”

17.叶圣陶谈语文学习方法: “所谓学习方法,无非是参考、分析、比较,演绎(一般个别),归纳(个别一般),涵泳,体味,整饬语言,获得表达技能这些项。”

叶圣陶的育人名言篇五
《叶圣陶教育名言录》

叶圣陶教育名言录

1.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

2. 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3.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4.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

5.自己摸索得来比向别人学更重要。

6.“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7.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9.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10.“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11.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12.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13.……让受教育者“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 ……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14.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15.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16.“要文章写得像个样儿,应该在拿起笔之前多做准备功夫。准备功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的纯技术的准备,急躁是不成的,秘诀是没有的。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的流淌了。”

17.叶圣陶谈语文学习方法:“所谓学习方法,无非是参考、分析、比较,演绎(一般个别),归纳(个别一般),涵泳,体味,整饬语言,获得表达技能这些项。”

叶圣陶的育人名言篇六
《有关教书育人名言汇编》

教书育人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8.“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

9.“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爱因斯坦

10.“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爱因斯坦

为人师表: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2.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3.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6.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7.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8.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9.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10.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爱岗敬业:

1.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爱因斯坦

2.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苏霍姆林斯基

3.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 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4.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乌申斯基

5.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马卡连柯

理想信念:

1.十分重要的是,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在我们学生的意识中不要变成响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辞藻,不要使它们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谈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苏霍姆林斯基

2.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3.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苏霍姆林斯基

4.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苏霍姆林斯基

5.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 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苏霍姆林斯基

6.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美国诗人惠特曼

7.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孔明

8.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车尔尼雪夫斯基

9.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爱因斯坦

10.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列夫•托尔斯泰

因材施教: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3.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赞科夫

4.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

5.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苏霍姆林斯基

教学方法:

1.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

3.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

4.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5.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6.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叶圣陶

7.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苏霍姆林斯基

8.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苏霍姆林斯基

9.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10.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卢梭

11.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波莉亚

情感教育:

1.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苏霍姆林斯基

2.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苏霍姆林斯基

3.对父母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义务和缺乏义务感,就谈不上人的道德,也谈不上集体。——苏霍姆林斯基

4.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苏霍姆林斯基

5.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6.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苏霍姆林斯基

7.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

8.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对祖国的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苏霍姆林斯基

9.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是多么高超。——爱因斯坦

10.幸福与其说是用任何其他方法,不如说是用情感的这种敏感性来达到的。如果一个人具有了那种能力,他由趣味的愉快中所得到的幸福,要比由欲望的满足中所得到的幸福更大。他从一首诗、一段推理中获得的欢乐要比昂贵的奢侈生活所能提供的欢乐更大。——休漠

成功教育

1.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布鲁诺

2.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布鲁姆

3.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

叶圣陶的育人名言篇七
《叶圣陶的名言》

叶圣陶的名言

1

2、文当然要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

3、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紧要之点。

4、德行须从民主来修养。

5

6、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7、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8、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9

10、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11、教习某科为教学工作,熏陶善诱为教育工作,凡为教师,固宜教学与教育兼任也。

12、或说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

13、各种学科除了各自的目标之外,有个共通的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14、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15、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16、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

17、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

18、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19、教师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20、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21、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

22、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23、就作用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熏陶。就领受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自得。

24

25、当教师的人,应当讲究修养。

26、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类别:教育

27、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类别:教育

28 类别:学习

29、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30、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31、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32、在教育方面,什么学制、备课、训导纲要、教科书籍,比起教师来,都居于次要地位。

33、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34、在现代中国做一个人,决不可放弃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每一个机会。

35、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

36、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37、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38、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39、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

40、教育工作不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抓,才能使学生受到更多的实益,打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叶圣陶的育人名言篇八
《叶圣陶杯名人名言》

叶圣陶杯名人名言

毛志成先生:

1、要想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第一要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包括文学。

2、没有文学的人是干瘪的人,没有文学的校园是干瘪的校园,没有文学的民族是干瘪的民族。

3、要培养“三气”:正气、大气、才气。

(1)正气

真善美,第一位是真。

如果没有善,一切真都是丑,而美都是对美的包装。

(2)大气

尽可能培养大气

(3)才气

缺少才气,对一个人是致命的,要有善性的才气。

曹文轩先生

1、 文章是你的面子,也是你的里子。能够写一手好文章,是一个人的美德。

2、中国自然科学之所以没有出现大家,是因为他们的文章不行。中国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巨匠的论文往往是一部部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而我国这么多年的教育,特别是在理科生的培养方面,对文学是充满漠视的。好的自然科学文章,无疑是伟大的划时代的纪念碑。

3、文章肯定有文章之法之道。作家是天生的,我不承认这种说法。

好文章离不开折腾。

顾之川先生

道德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的习惯。

常说学生“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但在阅卷中,我们没有看到同学们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要知道,作文无非是用笔说话。

从来没有一个高人把文章写绝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23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