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有感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家庭教育畅销书《正面管教》作者简·尼尔森力作。 养育0~3岁孩子的“黄金准则”。下面是关于读《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有感范文,希望你喜欢。

  读《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有感

  第一次接触正面管教是缘于2012年,那时张华刚刚开始她的正面管教家长课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遇到了她,作为第二期学员开始了我的正面管教之路。改变是一点一滴的,我的内心渐渐从焦虑变得淡定,对孩子更尊重也更有耐心,最终让我走上一条自我成长的道路。在定期的读书会上,我们一帮姐妹互相交流育儿理念与读书心得,倾吐各自遇到的育儿苦恼,有时妈妈们甚至还会聊得热火朝天地跑了题,让张华不得不把我们再拉回到会议的主题。

  去年我们家又添了一位新成员,我自然是幸福满满,但对我来说也是的一个全新的挑战,所有的孩子成长中遇到的挑战又要重新经历一遍。我把这些挑战也看作是自我成长的第二次机会,所以我拿起了这本《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这本书非常人性化也非常接地气,作者的许多理念我都是认同的,并没有空谈一些理论,符合实际情况,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原来全世界的妈妈都有同样的困惑与烦恼,下面我来谈几点读后的感受。

  1、正面管教是建立在教、理解、鼓励和沟通的基础之上的——而非惩罚。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强迫孩子为他们所做的事情“付出代价”。管教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通过他们所做的事情来学习。孩子在出生后头几年中的很多行为更多是与其情感、身体和认知的发展及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婴儿和学步期的孩子需要能提升他们的发展和情感联接的非惩罚性管教——而不是指责、羞辱或痛苦。

  从上面一段话中,我了解到我们父母的职责是来帮助孩子的,而不是惩罚纠正孩子,孩子需要亲身经历才能学习成长,如果我们带着自己头脑中的执念去管教孩子,就可能剥夺和束缚孩子的成长。了解了这些,每当孩子到处爬的时候,我就会给她穿上爬行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情玩耍;当孩子一遍遍地扔小球时,我一遍遍地帮她捡起来让她继续体验;当她一张张地把纸抽出来时,我选择了在一旁静静等待观察。每当别人向我投来异样的眼光时,我可以坚定地做我自己,因为我知道这是孩子在学习,她有体验的需求和权利。

  2、德雷克斯建议父母们“闭上嘴,去行动”,并要记住你的行为不如行为背后的态度更重要。要以一种平静、和善而坚定的方式来做这件事。要允许孩子有他自己的感受,避免说教。

  孩子特别是0~3岁的孩子,他可能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却可以从你的表情和态度中找到答案。记得有一次,我母亲想去抱起坐着玩的女儿,不小心让她的头向后躺倒在地,孩子顿时疼的哇哇大哭,母亲有点不知所措地抱起孩子用力晃动着说:没事的,不疼不疼!孩子的哭声更大了,我赶紧抱过来,轻轻摸着她摔疼的地方给予安慰,并将她带到一边,直到孩子的目光被其它东西吸引很快停止了哭声。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啼哭对婴儿来说是沟通,而不是不良行为,我们不要去压抑和拒绝,要去理解她的感受。许多人对女儿温顺的性情大加赞赏,极少听到她的啼哭,见到更多的是她甜美的微笑,也许这便是接纳的力量,让情绪流动起来,满足她的各种需求,让她被理解被尊重,还需要用啼哭的方式来交流吗?

  3、权力之争需要两个人的参与。你无法强迫你的孩子入睡;你无法强迫他吃;你也无法强迫他使用马桶。只有他自己能做这些事。

  好后悔没有尽早读到这几句话,因为儿子睡眠的事情曾经是我的一块心病。曾经担心他睡眠不足影响长个,我苦口婆心地说服教育、引导甚至最后的强迫,曾经有一次我看到他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了,我问他:你困了没?他回答:困了,但我还能坚持!真是让我哭笑不得,睡觉已经不是一种需求而变成了权力之争。现在的我已经完全放下了担心,让他也拿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利,我们不再为这种事纠结不清了。无知太可怕,坚定我学习正面管教讲师一方面是出于自我的成长,另一方面是希望学习到更多的先进的育儿理念和知识,让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一些障碍,让更多的父母都来了解学习,让更多的孩子获得解放和快乐。

  4、你干的不是兼职,甚至不是全职,而是超时工作!你没有照料的人就是你自己。我们很容易因为生活中所有的“应该”而忙碌,以至于把自己的需要放在次要位置,甚至完全不予考虑。你能够给家人的最后礼物,就是一个平和的、精力充沛的你——给水罐重新加满水。照顾好你自己——在你在水罐变空之前给它加水——可以采取任何形式。

  读完上面一段话,我有一种被理解后的释然。由于自己的无知,在老大成长的过程中错失了许多陪伴的机会,在养育老小的时候变得比较谨慎与追求完美,不想再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许多事亲历亲为因而比较辛苦,好在老公非常地支持和体谅我,容忍我偶尔的崩溃与抓狂。记得有一次心情特别不好,在电话里冲老公发了一顿脾气,老公听完回了一句:我感觉你应该去睡一觉了!顿时让我发觉是自己出了问题,可能过度地劳累让自己有了委屈的情绪。记得张德芬说过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其实只要自己好了,所有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我们就不会再紧盯着孩子的毛病,越看越心烦;相反,变换自己的心情,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也许事情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现在的我,当心情不好的时候会主动提出要求,而不再感到内疚,让自己任性一回。

  读这本书的感触还有很多,先聊到这吧,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继续探讨。这次参加讲师班的初衷并不只是为了拿到一纸证书,短短的三天看似短暂,但我相信这是一次成长的契机,期待与所有志同道合的人相聚在一起,互相影响共同探讨学习育儿理念,让自己的孩子也让周围有缘相遇的所有的孩子都在爱的环境里成长,让孩子成为孩子,让爱流淌起来,相信这个世界将更加纯净美好。 (文:叶子妈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391654.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