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小学音乐欣赏怎么上课?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小学音乐欣赏怎么上课? 篇一:《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宁安市实验小学音乐组 宁忠臣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倡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

“听音乐”对一般人来说是一项在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休闲活动。但是当提到“音乐欣赏”时,大部分的人不是自谦“缺乏细胞”,就是自讽“鸭子听雷”。音乐教师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音乐欣赏怎么教?”,“为什么学生总是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一付茫然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经心?”。音乐欣赏难道真的是如此今人生厌?同样都是“听”,“音乐欣赏”确实比“听音乐”需要更高层次的心理活动,但是这并不表示非要音乐专家才有“欣赏音乐”的能力。

只要精心的制定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目前,在

小学音乐欣赏课上老师经常抱怨音乐欣赏课很难上,学生没兴趣。我认为老师在自身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1、教师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音乐的含义,往往用过多的语言来解释音乐,结果学生记住了老师的解释,而对于所欣赏的音乐本身却知之甚少。

2、老师往往无意识的强行让学生按照同一个思路去欣赏音乐,却忽略了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的主动性。

3、老师对乐曲的结构、特色认识不够,未能掌握教学重点,本身也未表现出积极的欣赏

4、缺乏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一般所见的欣赏教学不外乎是老师播放音乐,完整听,分段听,学生正襟危坐,一节课从头听到尾。

我认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条:

1、课前老师必须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熟悉教学的曲目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老师必须要对所欣赏的曲目事先进行反复聆听和分析并给予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这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准备工作。

2、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掌握重点,设定目标,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活动方式包括听、动作、歌唱、演奏、表演甚至创作,老师应当活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教小学音乐欣赏怎么上课?)

(教小学音乐欣赏怎么上课?)

3、以音乐为主体,讲解简明生动:欣赏的主体是音乐,再

美的音乐莫过于以其本身美妙的乐声来引人共鸣,言语的描述不能充分表现音乐的美。老师应该尽量少说,只作简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想象。

4、好的视听器材有助于欣赏教学的教学成效。运用VCD、录像带、录音机、电脑多媒体等基本的教学设备,可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而具实效。

5、老师应事先录好上课欣赏的音乐,特别是需要反复聆听的片段,要事先剪接,记录位置,以免在课堂上手忙脚乱,耽误时间,影响教学效果。

6、老师本身就是最佳的被欣赏对象:老师随时在学生面前范唱或范奏,并通过形体语言加以展示。所以要注意到自己的每一次表现都应具有音乐性。那么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对上述几点措施进行更好的实施呢?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有兴趣的进行欣赏。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三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二胡独奏《赛马》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认识接触实物二胡,体会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从而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接着,可运用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利用赛马的动画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情景。音画结合,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个乐段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动用课件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学生自主讨论,给了学生更多的艺术想像和

生活联想。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创编,充分展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使欣赏活动达到一个高潮。

二、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的共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富于想象的思维特点,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

三、运用身体语言让学生大胆表现音乐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随音乐做身体律动听到音乐即手舞足蹈,似乎是人类不分年龄的自然反应。音乐欣赏教学应运用人们这种天性,让听者“闻乐起舞”。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在音乐上,凡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等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身体的动作予以表现,特别是节奏。凡有节奏,就有律动;凡律动均有节奏。个体对音乐的身体反应是直觉的、自然的、即兴的。

四、哼唱主题曲调,体会乐曲的音乐形象以儿歌、民歌、名曲为主题的乐曲,最好的欣赏方式就是让学生在乐曲当中发现他们所熟悉的歌曲从而引起兴趣,然后配合音乐哼唱主题,例如:欣赏《赛马》的第2乐段时,让学生听主旋律出现了几次,感受每次出现在节奏上的变化,然后一起哼唱主旋律,体会节奏的变化给乐曲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

(教小学音乐欣赏怎么上课?)

五、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随音乐表现节奏,让学生综合听(教小学音乐欣赏怎么上课?)

觉、认知、技能,与作曲家、乐团、打成一片是何等的有趣而有成就感。凡是结构简单、节奏明显、速度适中的乐曲均可在欣赏的时候一起演奏。在欣赏过程当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良好的节奏感,正确的演奏技巧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我让学生自制了打击乐器,如:可乐瓶装米做的沙锤;啤酒瓶盖串起来做的摇铃等等。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乐器,为乐曲伴奏,内心充满了愉悦。

六、在教学中追求平等的师生关系。现代教育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但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我们教师习惯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当作知识的承载体,极大的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许多成功的教学实例给我们一个启迪,音乐教师必须一改过去站在讲台下,居高临下,俯视众生的做法,应该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围在一起,保持良好的交流,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同,所以教师应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只有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表现的氛围,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创设更自由的参与空间。

七、改善评价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成功感音乐课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他体现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

教小学音乐欣赏怎么上课? 篇二:《怎样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教小学音乐欣赏怎么上课?)

怎样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建设社会主精神文明,造就一代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音乐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优良品格和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丰富感情,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在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规定,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三部分。明确指出了音乐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大纲》规定,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知识,懂得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提高他们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所以,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提高音乐教学的重要一环。决不能把音乐课仅仅局限于唱歌教学和学些识谱知识。那种认为音乐欣赏是可有可无,影响不大,甚至认为上音乐课只不过是教唱几首歌等等的看法都是片面的。下面就音乐欣赏教学谈谈我们自己的看法:

一、音乐欣赏的作用

(一)、通过音乐欣赏,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音乐欣赏课是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的一个好办法。根据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要求,音乐课的内容不仅是唱歌,还包括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等内容。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应是唱歌,但是,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及欣赏同样是重要的。在音乐教学中,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三者是互相联系的。学生掌握了“唱”和“听”的技能技巧,才能正确而富于感情地歌唱;通过唱歌的实践又能使学生更熟练地巩固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学生在音乐课上所学到的歌曲是很有限的,每周一节音乐课,一学期只能学会6—7首歌曲,这是很不够的。有的歌曲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很有教育意义,但由于音域广、难度大,不宜选作歌曲教材让学生唱。然而,不宜“唱”不等于不宜“听”。所以,通过欣赏可以使学生接触和熟悉比他们能唱的歌曲以外的更多的音乐作品。音乐欣赏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应包括古今中外各种不同体裁和风格的优秀声乐和器乐曲,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介绍、分析和欣赏,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音乐遗产,熟悉民族音乐的语言,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接触外国的优秀作品,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获得多方面的音乐知识。 (二)、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更有趣味。 在音乐课的教学上,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这三个内容,并不是各自独立,而是有机联系、互相配合的。这就容易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如把识谱知识与教唱歌曲、视唱练习结合进行,学起来就生动活泼得多,且易于掌握。如把教唱的歌曲让学生欣赏,就能丰课堂教学内容,增添趣味,活跃课堂气氛。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必须使学生获得一些器乐知识,除了让学生看课本上的乐器插图和音乐挂图或实物去认识各种常见的乐器外,最好是通过欣赏各类型的器乐独奏、重奏和合奏曲,去学习器乐知识。这样的欣赏过程,既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又增强了趣味性,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使学生熟悉和喜爱更多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的鉴赏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的鉴赏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广泛接触音乐作品,多听各种体裁和形式的声乐和器乐曲,熟悉和理解更多的音乐作品,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观

音乐教育对学生树立革命理想,陶冶优良品格,培养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丰富感情,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社会上还常常会听到一些所谓流行歌曲。这些歌曲或节奏强烈而有刺激性,或曲调庸俗,内容不健康,充满低级趣味,对学生的影响毒害很大。还有些本来是世界名曲,却被某些人采用了不恰当、甚至是不健康的处理手法和表演形式,而弄成不伦不类。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原是一首表现慈爱的母亲抚慰孩子入睡的催眠曲,摇荡般的伴奏,衬托出优美如歌的曲调,听来令人感到恬静、幽雅、亲切。有些人却配上强烈的低音,把它改编成所谓轻音乐,听起来象个醉汉难以入寐,疯狂地敲打着床板,严重地歪曲了歌曲的主题和艺术风格。我们应使学生多接触和熟悉优秀的、健康的音乐,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识别能力,提高抵制精神污染的能力逐步养成正确的艺术观和审美。

二、音乐欣赏的内容——选材问题

按音乐教学大纲的要求,音乐欣赏包括中外声乐曲、器乐曲以及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因此,音乐欣赏的内容选材相当重要,绝不能单凭教师个人的兴趣爱好去选择欣赏教材。除必须注意其思想性、艺术性和可接受性外,还应考虑到创作体裁、表演形式和音乐风格的多样化,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和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音乐欣赏的内容是丰富多采的,由于课时有限,欣赏的作品以必须符合教学目的任务的要求,这样欣赏的内容就要有所选择。欣赏的作品必须在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因为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艺术形象,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的情操。因此,给学生欣赏的东西必须是内容健康的,艺术水平较高的,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这样的音乐作品能使青少年精神振奋,朝气蓬勃,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音乐欣赏内容的选择,还须符合教学的原则,要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可接受性,应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已知到未知,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具体可从下面几方面考虑:

(一)、从中到外。欣赏的内容可以从中国作品到外国作品。

中国的音乐作品,尤其是我国的民族音乐作品,如汉族和各少数民族音乐、广东音乐,戏曲说唱、《茉莉花》、《喜洋洋》等,有其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学生也比较熟悉,易于理解,容易接受。可先从这些作品开始,然后再接触外国作品如《天鹅》、《彼得与狼等》。

(二)、从声乐曲到器乐曲。器乐曲的内容和形象都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歌曲有歌词,除了有音乐形象外,还有语言形象,音乐的艺术形象较具体,学生容易接受,欣赏的内容可先从声乐曲开始。如可从《过雪山草地》、《魔王》等开始到《十面埋伏》等。

(三)、表演形式方面,可以从独唱(奏)到重唱(奏)、合唱(奏)欣赏的音乐作品,人表演形式方面考虑,应从简单到复杂。如:从童声,男、女声(高、中、低音)独唱,或乐器独奏开始,到重唱(奏)和合唱(奏)。可先从《卖报歌》、《江河水》、《游击队歌》等。(教小学音乐欣赏怎么上课?)

(四)、体裁方面从音乐小品到较完整的大型作品。如:从民歌、民间音乐、进行曲、圆舞曲到组曲、大合唱、协奏曲和交响乐等。可从《洪湖水,浪打浪》、《牧童短笛》到《小步舞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等。

(五)、从日常接触到的比较熟悉的音乐作品开始。如:广东音乐:《旱天雷》,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和木琴独奏《我爱北京天安门》等。

以上归纳的几方面,不是独立的、绝对的选材原则。总之,音乐欣赏的内容是多样的,丰富多采的,包括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学中应让学生接触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遗产,了解当代音乐发展情况,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感受能力。

三、怎样进行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是以听觉的感知和想象相结合的特殊认识过程。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受到音乐的感染,这种感受音乐能力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在有计划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必须根据欣赏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抓住主要环节,充分做好准备,教学时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以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1、 要认真备好课。

欣赏教材选好后,最好把歌曲抄写在大纸上,书写要整齐、清楚,曲与词可分两色书写,有所区别。字体要写得稍大些,笔划粗些,务使在课堂里各座位都看得清楚。歌(乐)曲力求完整,较长的乐曲可写出各段主题或旋律性较强的片段,也可以把欣赏的歌(乐)曲及简单的解说油印成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边看边欣赏。

2、 要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要听懂音乐,必须了解、熟悉音乐的表现手段。对旋律、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民族特性、曲式和体裁等都应有所认识。因此,欣赏时必须教学生了解音乐语言,领会音乐作品的内容,这是音乐欣赏的最基本的任务。解说是对作品简单介绍和说明,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对作品的内容、表现手法和作者作必要的介绍与分析。教师备课时应深入地钻研,反复地欣赏。只有教师深刻地理解了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和弄清它所采用的表现手段时,才能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内容,并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使欣赏教学生动而富有成效。欣赏时要注意以“听。讲述必须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时间不宜过长,切忌枯燥。

3、 欣赏与介绍的过程,可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处

理。不宜用千篇一律的规范的教学程序。

(1) 有些意义重大的歌曲,或影响深远的古典名曲

或中外著名歌曲、乐曲,可先介绍后欣赏。如《国际歌》、《国歌》是学生较熟悉的,可以先介绍歌词、歌曲的作者、创作和传播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欣赏,启发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愿望,这样处理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更有教育意义。

(2)有些童话性乐曲,或带有朗诵的音乐作品,可

边介绍边欣赏。

欣赏教学必须要求学生有意识地聆听,并养成欣赏的好习惯。教师要将讲授的音乐知识和欣赏内容,用适当的方法联系起来,通过听——欣赏,来完成音乐知识的传授。每次欣赏的时间不宜过长,连续几遍听一个较长的作品,学生往往不容易集中精神坚持下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短小精悍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多听几遍,尤其是一些比较浅易的歌曲,让学生多听几遍就会唱了。在课堂上欣赏过的曲目,在一段时间内可由学校的播音室在课余时间播放,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和理解。此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举行音乐欣赏会,课内外结合,丰富和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

四、欣赏课中的“指挥欣赏法”

最后还需要说明一下欣赏课中的所谓“指挥欣赏法”,所谓“指挥欣赏法”,是指在音乐欣赏课中,通过教师的指挥动作,将乐(歌)曲的基本情绪、段落层次对比、强弱起伏变化等表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给学生以视觉的美感,使全班几十双眼睛集中在老师一人身上,达到眼看耳听欣赏音乐的效果,改变了欣赏课教师的“休息”、学生听的被动局面。

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首先必须要认真备课,其次,大胆实践,摸索规律,不断总结,努力把欣赏教学搞好,在欣赏教学中尽可能运用一些新鲜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扩大其音乐视野。不断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水平。

教小学音乐欣赏怎么上课? 篇三:《如何做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龙源期刊网 .cn

如何做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作者:陈新星

来源:《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4年第11期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欣赏教学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成为音乐课堂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音乐欣赏教学,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增强自信心,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音乐老师认真探索与研究,改革教学方法,使音乐欣赏教学走向正规。

一、合理选择音乐欣赏内容

音乐欣赏需要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的音乐作品,不可随意拿来用,内容应该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具有一定的情节到无情节,由有标题到无标题,从学生经常听到的喜闻乐见的作品到生疏的作品等等。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听一些儿歌或者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歌曲,也可以是较为短小的器乐曲,这样的歌曲比如《龟兔赛跑》、《鸭子拌嘴》等。到了中年级,则可以选择那些童声合唱的歌曲、独唱曲等,这样的歌曲有《百鸟朝凤》等,音乐形象鲜明,是典型的器乐曲。再到高年级就可以加大难度,甚至听一些成人声乐曲,可选择的器乐曲有《春节序曲》等,这样的歌曲内涵丰富、表现手法也较为丰富。在乐曲的选择上可以更广一点:经典的要听,传统的也要听,也可选用新歌曲,新乐曲大家都喜欢听,比如一些新播的电视曲等。音乐欣赏的内容选择恰当,可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发展规律。

二、调动多种感官,音乐与视听完美融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把音乐这种抽象的艺术尽可能的形象化,具体化,使音乐和视听达到完美融合,以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好的把握和体会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比如:在教学生《雪绒花》的时候,先让学生观看视频,让学生感悟上校一家人是在德寇铁蹄下含泪高唱这首歌曲,体会这首歌所表达的爱国热情,然后让学生在情感激荡的时候学习歌曲,就能自觉的把情感融入到音乐中。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适时地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示画面,播放视频,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和作品本身的魅力产生共鸣,这样,学生就能很轻松的领会音乐作品传达的思想感情。

三、音乐欣赏在听中而动

音乐欣赏是一种听的艺术,只有听才能理解音乐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只有听是不够的,还需要多种活动参与。在欣赏中不仅要听,也要有活动的参与,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欣赏能力,但是活动又不能过多,过多则影响了学生专心聆听音乐。所以,音乐老师要正确处理听与活动的关系,以听为主,以动为辅,以动来提高对音乐的理解。活动

教小学音乐欣赏怎么上课? 篇四:《小学音乐教学总结》

[篇一: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我担任的是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在参加全国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中,我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培养智力因素(歌曲,乐谱,节奏等)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相结合为原则,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对音乐感受能力,

教小学音乐欣赏怎么上课? 篇五:《音乐欣赏心得》

[篇一: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一个学期的音乐欣赏课即将结束,在此感谢老师的专业知识的传授,使我从简单的“听歌”这样的肤浅理解,到懂得欣赏音乐元素的基本欣赏方法的概念的转变。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觉到音乐的魅力,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通过聆听这种方式,阅读并分析有关音乐的背景和材料,从而得到了审美的愉悦。

音乐的节奏性和大学生活的联系是如此的紧密。音乐欣赏心得。走路、说话、运动无一不与音乐的节奏合韵合拍。于是,音乐无时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情,激昂的时候兴奋,低落的时候忧伤,几周的学习之后,觉得不仅是人有乐感,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3。以作品曲式与体裁为中心设计课型这一课型将同一曲式结构或乐曲体裁的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如以“一段体”为中心或以“进行曲”、“变奏曲”等为中心开展音乐欣赏教学。这样做有助于学生了解曲式、体裁等有关音乐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到音乐内容与音乐表现形式的相互关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形式美。

四、音乐欣赏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等能力

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写诗、写散文、写听后感、画图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导,而且还要有较充裕的时间。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又应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的限制,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往往会与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内容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

[篇三: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心得体会]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心得体会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开阔学生视野、丰富想象力、激发创造力、培养审美能力的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要真正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实属不易。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抓住趣味、情境、想象三条主线,层层推进,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小学欣赏教学要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尽量采用综合性的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个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比如在让二年级学生欣赏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前,我先出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画中描绘了一片美丽的大森林,在林子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动物,有小鸟、小猴、杜鹃和小鹿,还有骄傲的兔子和勤恳、谦虚的乌龟。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小动物,他们马上就被图画的内容所吸引。接着,我马上把话题一转,说:“这些情景啊,同学们是通过看了这幅画才知道的。其实除了用图画能画出树林里发生的故事外,我们还能用音乐来讲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吧!”这样一来,学生便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音乐怎么讲故事?怎么能听懂它呢?此时学生有了要听的欲望,教师便可“趁热打铁”,有效地进行欣赏知识的传授,从而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了。

二、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一般的音乐欣赏分为三个阶段:①官能欣赏;②情感欣赏;③理智欣赏,即产生听觉(器官功能)上的快感,再进一步体验作品所表现的情绪和思想感情,从而感觉到美,最后产生欣赏情感上的共鸣。要使学生产生这些审美感觉,就不可忽略情境创设的重要性。音乐是最具有情感性的艺术,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录音、投影、场景,创设集声、情、乐为一体的教学情境,取得良好效果。

三、提高学生欣赏能力当学生对欣赏作品进行听觉感受后,便开始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过程,即由官能欣赏进入情感欣赏,这就需要展开丰富的艺术联想。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及时地引导学生展开艺术想象。音乐欣赏教学启发学生的丰富联想和想象,可以有三种方式,一是由描绘性音乐引起联想,二是由情节性音乐引起联想,三是由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引起自由的想象。前两种方式比较浅显、易懂,也比较容易收到效果,较适合小学低年级使用,后一种方式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以及相当的欣赏能力,比较适合在小学中高年级和中学使用。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故事、诗歌、语言以及录像、画面、幻灯等,为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理解音乐之间架起联想和想象的桥梁。还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如:不同音乐情感的对比,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的对比,各种不同演唱、演奏风格的对比等等,通过比较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评价和见解。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诗歌、短文、和图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教师要注意把握欣赏深浅的尺度,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和年龄心理特征,决不能填鸭式地讲解音乐,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其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自己走进音乐中去发现、去探求。艺术美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集中体现,古今中外,人们一直通过科学追求真,通过道德追求善,通过艺术追求美。其实,好的音乐作品本身无不体现着一个永恒的主题——真、善、美。它能够引起欣赏者情感上的共鸣和对艺术美的感受,从而增强对心灵美、语言美、环境美、行为美的全面追求。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该以“真、善、美”来引导教育学生,使他们在欣赏过程中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人生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到通过美育全面育人的目的。

[篇四:<音乐欣赏>课程学习体会]

<音乐欣赏>这门课程我从大一开始就想选了,但无奈由于选修的人数太多一直与之无缘,可是使我感到幸运的是这学期终于选上了这门课,<音乐欣赏>课程学习体会。现在将近期末,在这一学期的课程中我欣赏到了肖邦、李斯特、舒伯特和威尔第等世界著名音乐家的作品,并观赏了有关他们的影片且在经过老师的相关介绍后,我觉得自己对于他们的生平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于音乐的理解感悟能力也有所提高,同时在此基础上作为一名文学院的学生,结合自身所学我也有进一步的体会。我觉得音乐与文学在某方面是有相通之处的,音乐是流动的文字,其情感的表达是通过一个个音符,音符代替了文字讲述着一个个故事。

老师第一个介绍给我们的是肖邦的钢琴曲。肖邦在此之前我对他的了解甚少,但在观看完影片<一曲难忘>后我便喜欢上了这个充满才华并以其美奂绝伦的音乐让无数人的心灵得到滋润的"钢琴诗人"。他的音乐激励着波兰人民勇敢地进行革命,他的<夜曲>又是充满诗意的灵动的乐章。肖邦用他的音乐表达了他高尚的理想和种种强烈的感情。波兰亡国之后,肖邦拒绝为沙俄弹奏所表现出的固执和倔强;为躲避沙俄,他被迫离开华沙的无奈;流落法国后生活困窘,肖邦靠师友帮助的手足无措…直到遇到乔治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394530.html

    上一篇:感恩的宣传标语

    下一篇:最美好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