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教学语言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精心设计教学语言

  阅读既要通过对课文的语言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也要用教师对课文理解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每节课都要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精心设计教学语言,使导言、结语、讲述、点拨、小结等都力争达到明晰,富于启发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巧设悬念,设计了这样的导言:"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学生一听精神大振,跃跃欲试。我马上接着说:"什么地方呢?"说完板书:桂林。"哦!"学生焕然大悟,议论纷纷。没去过的学生产生疑问:桂林在哪里呀?那里是怎样的景象呢?而去过的学生则大谈桂林风景之美。这时,我顺势引上一语:"桂林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她的美丽吸引了广大的中外游客。谁知道桂林什么最吸引人?"去过桂林的学生马上回答:"桂林山水!"我接着说:"对!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桂林山水!"接着把课题板书完整:桂林山水。这样的导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学习。当然,设计导言因文而异,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以中心命题的课文,适宜"开门见山,直接释题";那些节选的文章,则需要"交代出处,简介作者";成语故事、童话、寓言一类的课文,可以在导言中"揭示中心,说明道理"……总之,导言应当鲜明而富有启发性,简洁而富有艺术性,既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应引导学生定向思维。

  讲解一篇课文,推敲导言固然重要,斟酌结语也不容忽视。结语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可以结合板书设计,有的应照应导言设计,有的应扣准文题设计,有的应抓住中心设计,有的应根据写作特点或训练要求设计,从而达到"课尽趣尚浓"的效果。还是《桂林山水》一课,我结合板书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同学们,游览结束,桂林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学生马上随着老师的手势,借助板书和板画,同老师一齐吟诵: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山又奇又秀又险,那里的水又静又清又绿,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人们荡舟漓江简直就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样一来,课虽然结束了,但意犹未尽,给学生留下了继续学习的艺术空间。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440396.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