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反思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胖乎乎的小手》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读本。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反思,欢迎参考!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反思——第1篇

  《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简单,很形象,写的是家人都很喜欢兰兰画的一幅画。从爸爸、妈妈、奶奶说的三句话中,可以看出,兰兰是一个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孩子,这篇课文学生理解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兰兰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品德。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勤劳、孝敬长辈正是他们所欠缺的。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教学:

  一、我以“手”为主线,围绕“全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兰兰的小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中,以“猜手”、“画手”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手?明理的目的在于导行,最后,我又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自己的身上,请学生画画自己的小手,说说自己的小手现在能做什么?将来又能做什么?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有说有写,有演有画,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

  二、以读代讲,读中领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不断地变化变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自由读、指名读、模仿读、分角色读、互评互读的方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知课文的内容,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让学生学而不厌、练而不腻,这是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最好的诠释,是学生生活体验最好的回忆。

  当然,这节课有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是课堂容量太大,课前对教学的设计还缺乏更多的思考,虽注重了朗读,但朗读花的时间太多,其他环节落实欠缺。

  其次,课堂节奏快了,该再缓一点。以至于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各个教学环节明显看出是在“赶”,显得很仓促,不够从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努力优化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反思——第2篇

  今天上午,按计划上了一堂教学研讨课《胖乎乎的小手》。不知道是不是这段时间的浮躁影响了心境,使我自己都感觉上课就好像在做梦,云里雾里,迷迷糊糊。不知道是不是这半年多来疏忽了对课堂的思考,以至于影响了原本就不太敏锐的思维,使我趋于麻木。上课的感觉越来越差,上课的激情越来越少,对课的思考越来越肤浅。或许,这也是课堂上有孩子会开小差的原因之一吧!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了。可是,拿着语文书久久地看,捧着《教学指导用书》还是久久地看,拿起前后修改的两份教学设计,依然还是久久的看,不知道自己该反思些什么,不知道自己该从哪个角度去进行反思。对于这堂课我真的没有反思的能力了吗?我忧伤!于是,逼着自己必须去思考,而且绝不能三言两语敷衍过去。即使是很没有价值的思考。

  反思的第一个“点”——情感目标的定位。

  《教学指导用书》上这样表述:

  一、教材简说

  爸妈的双手能工作,姥姥的双手会做饭,兰兰也有一双手,能画画,能写字,能给爸爸拿拖鞋,能给妈妈洗手绢,能给姥姥挠痒痒,肯定还能做别的许许多多的尊敬长辈、体贴父母的事情。这就是全家人喜欢兰兰那双胖乎乎的小手的原因。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美好品德。整篇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认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字;学习新偏旁“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于是,我的第一份教学设计上这样罗列:

  教学目标:

  1、巩固13个生字,认识“刂 ”,会写六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读好带有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

  3、知道家人喜欢兰兰这张画的原因,感受兰兰的勤劳,启迪孩子用双手给他人带去快乐的自豪感,激励孩子愿意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所带给我们的思想。

  教学难点:读好问句、感叹句。

  我将情感目标定位在“勤劳”和“愿意帮助他人”上。在试教中,引导学生通过爸爸、妈妈、姥姥的话来理解全家人喜欢兰兰这幅画的原因,并让学生夸一夸“兰兰的小手真——”。好多孩子能说到“兰兰的小手真能干”,“兰兰的小手真勤劳”这个层面。由学生的回答可见,“勤劳”两个字是深入学生心中的,而“愿意帮助他人”就模模糊糊地过去了。

  经过修改,我的第二份教学设计这样罗列:

  教学目标:

  1、 巩固13个生字,认识“刂 ”,会写六个生字。

  2、 朗读课文,能读好带有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

  3、 知道家人喜欢兰兰这张画的原因,感受兰兰的勤劳,启迪孩子用双手给他人带去快乐的自豪感,激励孩子尊敬长辈,愿意帮助长辈做事。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全家人都喜欢兰兰这张画的原因。

  教学难点:读好问句、感叹句。

  虽然,在情感目标中只是更改了后半句,就是将原先的“激励孩子愿意帮助他人”改为“激励孩子尊敬长辈,愿意帮助长辈做事”。但是,我所定位的这个点却在我脑海中提升了。这是我在反复阅读《教学指导用书》上这句“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后所定下的。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爸爸、妈妈、姥姥的话理解全家人喜欢兰兰画的这幅画的原因——小手会帮助家人做很多事。并透过这双令人喜欢的勤劳的小手看到兰兰那颗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心。

  不知道这样的定位合不合适,但是,从今天的课堂来看,目标,是在落实的,但落实的有些牵强。

  反思的第二个“点”——课时的划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认字和朗读课文。”这是《教学指导用书》中明确表述的。其实,我也知道,“认字”和“朗读”也就是我们这阶段语文学习的重点。但是,我却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毫不思考地将两者割裂开来。或许,在我的潜意识里,是将“识字写字”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将“朗读理解”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但是,事实上呢,我并没有把“识字”和“朗读”分别作为两个课时的“重点”来处理,而是让“识字”和“朗读”分别成为了两个课时的“全部”,走了一个“极端化”的行为。

  感谢徐校给我提出了一个不错的建议,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放在第一课时中教学,采用“总分总”(并非徐校原话,只是我的个人理解)的方式展开教学,将“全家人”具体化为“爸爸”、“妈妈”等长辈,再通过分散说话“爸爸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妈妈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姥姥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再次聚集为“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这样的处理使得该句子的教学变得更加丰满实在。

  而第二课时就腾出时间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中感悟、边读边悟来理解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的原因。

  反思的第三个“点”——朗读的落实。

  应该说,一开始我就是将朗读作为本堂课的重点目标的。我希望通过教学,学生的朗读能从第一课时时的“读正确”、“读通顺”提升为“读出感情”“读出个性”,希望学生能通过朗读来深入地理解课文所要传递给我们的思想、情感。在教学中,我也尽量给学生读的时间了。但是,读的效果却是“事与愿违”。孩子们的朗读最多可以说是比先前有了一点点的“滋润”,“个性”却是“毫不显现”的。究其原因何在,我想,还在于我的引领不过关。

  要把一堂课扎扎实实地,著有成效地上好,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没有多一点的研究,没有深一点的思考必定是会失败的。但是,所幸的是,我并不怕失败,失败是我在过去三年里经常经历的事。正因为有那么多的失败,才铸就了我的成长。而且,我很努力,“有努力就会有改变”,这是我在昨天的随笔中写到的,因为我确信成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反思——第3篇

  《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讲述了兰兰胖乎乎的小手帮家人拿过拖鞋,洗过手绢,挠过痒痒,而使全家人都喜欢这双胖乎乎的小手,从课文中我们也感受到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质。文章开始兰兰的疑问:“我画了那么多画,你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也是同学们心中的疑问,学生看到这里会产生强烈地读下去的愿望,会主动地去文中寻找答案,而且小学生又善于表现自己。老师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读,去想,去说,并引导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由学习,相互合作,情绪饱满的共同发展过程。

  (一) 联系生活,引起共鸣。

  这篇课文的内容很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而且在兰兰身上也有同学们的影子,在上课的开始我组织学生看手,画手,夸手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双小手到底做了什么事?这双小手还有谁喜欢?由此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产生了参与学习的愿望。

  在结束课文时,再让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夸夸自己的小手帮家长做了什么,同学们的抢答很热烈,我差点都招架不住他们的热情了。有位家长给我打来电话说儿子学了这一课,放学回家的路上,她买菜,孩子主动帮她提着(以前从来没有过这举动),并且是两手已提好几样菜也不让她帮忙,我说:“你夸他了吗?”这位家长说:“我夸他的小手能干。”孩子的脸上笑开了花。回到家里,小手勒红了也不叫一声疼。我听了由衷地赞叹这教材和生活贴近了真好。

  (二) 欣赏朗读,共同参与。

  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也是教学重点,而人物角色的不同,说话语气不同,内容不同,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尝试自读,同学互评,老师点评,使学生进入了人物角色,又通过分角色朗读,同学门边读自编动作,加上表情,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深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三) 发散思维,扩展想象

  课文中兰兰可爱、善良,爱劳动,是同学们心目中的榜样,同时兰兰的身上也有他们自己的影子,教学的最后再让学生想一想兰兰长大了会帮家人干什么,实际上是让学生以自己的身份来替兰兰回答。以学生爱模仿,爱参与的特点,又让他们回家帮家长做一件事,并把当时的情景画下来。从后来同学们交上来的画可以看出简直是一个“小手比武大赛”有画捶背的,有画倒水的,有画洗脚的…….尽管画的画技幼稚,但内容已充满了想象。

  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气愤活跃,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课后又愿意去实践,对这种亲近孩子生活的教材,并让孩子走进生活的教学活动真好。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452973.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