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倒数的认识

【教材依据】

倒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节课内容。

【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让学生通过文字游戏感受民族语言文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进一步利用同桌关系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自然地引领学生进入到数学王国,理解倒数的概念。利用倒数的概念学会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设计理念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不大,学生也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在设计本节课内容的时候,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尽量分散难点,突出重点,这样学生容易接受。 3、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倒数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倒数的概念,能正确的找一个数的倒数,知道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会找小数和带分数的倒数。因此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我是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先引导学生认识倒数的概念,理解倒数具备的条件,会找一个数的倒数。(真分数和整数的倒数),紧接着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引入小数和带分数,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找小数和带分数的倒数,从而让学生熟练的掌握找小数和带分数倒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归纳,培养学生学会在小组内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归纳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寻数学知识的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教学难点】:1、0的倒数,小数、带分数倒数的求法。

【教学过程】: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二】: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倒数的认识>>教学重构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做倒数,倒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是不能孤立存在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0没有倒数,1的倒数还是1 。 过程方法: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学习中发现求倒数的方法,知道不仅可以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倒数,还可以用调换分子和分母位置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倒数。 情感价值: 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准备: CPT课件、投影仪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电教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师:看到同学们一个个精神十足,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怎么样?(好)请同学们结合美术和语文的学习猜一猜,把这些图案和文字颠倒会是怎样的呢?(课件演示)

2、师:数学王国里的一些数也有这样的特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数---倒数。 板书:倒数的认识

二、共同探讨:

1、师:看到倒数这个新名词,你们想到了哪些问题?大家讨论讨论吧!生汇报。 真不错!你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其实可以把以上问题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倒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倒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

倒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思想的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数学方法的教学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观察、分析、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认识倒数的特征,自主构建新的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4、25页 教材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学生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准备,因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归结为乘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它是学习分数除法计算的知识基础,沟通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教材中通过几组乘积为“1”分数乘法的算式,积累学生对倒数的感性认识。试一试的安排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部分学生在课前预习学习中已经接触了一些关于倒数的知识,但是对于倒数概念的建立非常不系统、不牢固,他们不会用语言叙述倒数的意义,在写法上也会出错,并且认为倒数就是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将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混为一谈。

学生对倒数的认识局限于一个数,或者是把两个数倒过来。而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倒数知识。

设计理念:

本课以学生自己的举例、观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为学习的主要方法,获得“倒数”的概念这一知识要点,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求不同数的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四】:《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0-51页的例7及练习十。

【教材简析】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为学生学习分数除法所作的准备。教材以乘积是1的两个分数为素材,帮助学生建立倒数的意义。这样的素材从形式上看,有利于学生体会“倒数”的含义,便于学生形成倒数的概念。然后又通过举例说明,帮助学生认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依存关系和表达方式。

在认识倒数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依据倒数的意义,找出例题里另两个分数的倒数,从中体会并初步了解可以根据倒数意义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接着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互为倒数的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位置变化的特点,简化了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然后教学找一个整数的倒数,把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范围扩展到整数里,并注意整数1的倒数的特殊性。在具体安排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交流,认识整数的倒数以及找整数倒数的方法。最后通过学生讨论,知道并理解“0没有倒数”,完善对倒数内容的认识。

“练一练”让学生写出倒数,一方面可以加深倒数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巩固找倒数的方法。练习十第1-2题主要深化倒数的认识,第3题重点巩固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第4题除了进一步熟练找倒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拓展知识视野,更清晰、完整地认识倒数的知识。

【设计思想】

本教学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调整和组织教学内容。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里的数可以是分数、整数和小数。首先倒数概念的建立以已经学过的分数、整数和小数为素材。教材中是先以分数为素材认识倒数,建立倒数的概念,然后扩展到整数。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建立倒数概念时,学生应该能从不同的数中找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其次在找一个数的倒数时,由于倒数概念的建立是依托分数、整数和小数的,因此直接让学生根据倒数实例的观察、分析,发现找一个数倒数的方法,并通过思考和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五】:人教版《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和反思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内容:倒数的认识 例1、2(第二单元 P24—25)

对教材的理解:

学习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以后的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也就是除以一个数就是乘以一个数的倒数。但是学习一个新的知识,个人觉得意义最重要。那么这节课是倒数,就得理解倒数的意义。从本质上去理解,那就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从概念的外延上去考虑,倒数也就是两个分数分子分母互为颠倒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肯定注重后者,也就是以为倒数就是对于分数来说,分子分母换一下位置,而忽视了其本质,导致不能求小数的倒数。因此,在这节课的意义的认识上,一定要让学生关注本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概括、抽象,从本质上理解倒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从本质上理解倒数的意义。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六】: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做倒数,倒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是不能孤立存在的。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现求倒数的方法,知道不仅可以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倒数,还可以用调换分子和分母位置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倒数。

3、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0没有倒数,1的倒数还是1。

4、 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学会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正确的求小数、带分数的倒数,发现倒数的一些特征。

一、创设活动情景,引入概念

出示例题的一组算式,开展小组活动:算一算,找一找,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小组汇报交流。(通过计算,发现每组算式的乘积都是1。通过观察发现相乘的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位置是颠倒的„„)

师:同学们发现了每组算式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所以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分数叫做“倒数”。

让学生读一读:“倒数”。

出示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二、探究讨论,深入理解

让学生说说对倒数意义的理解。

提问:“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判断下面的句子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叙述。

因为3/4×4/3=1,所以3/4是倒数,4/3也是倒数。

三、运用概念,探讨方法

出示例题,找一找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汇报找的结果,并说说怎样找的?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七】:六年级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瑞林镇民主小学 余祥鑫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中的“倒数的认

识”,它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的一个重要概念。教材首先让学生观察乘积是1的算式,引出倒数的意义;根据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应该用1除以这个数,但学生尚未学习分数除法,因此,教材接着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寻找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能力目标:采用自学与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归纳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倒数的意义和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1、0的倒数的求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上课,所以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互相成为好朋友。

生:好!

师:那你想怎样表述我们的关系?

生: 我们双方面互为朋友,也可以说成“老师是你的朋友”,“你是老师的朋友”。 这样学生对马上接触到的“互为倒数”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二、揭示倒数的意义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请同学们计算几道题。 师: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乘积都是1!„„

师:对,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你们还能写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

生:(齐)能!

师:那好,我们就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请大家准备好课堂练习本,我给大家一定的时间,请你写出乘积是1的任意两个数,看谁写得多,而且能写出不同的类型。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八】: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

――――周道彬

教学内容:

教材P24页中的例1、例2 ,完成练习六中的部分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在众多的数中说出哪两个数互为倒数,学生能用完整、正确的语言表达倒数。

(2)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2)通过亲身参与探究活动,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概括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以及0、1的倒数。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合作交流、自学与讲授相结合等。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揭示课题。

1、理解“互为”的含义。

朋友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朋友,看到这个词你有什么想法说的?能告诉大家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吗?指名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述你们之间的关系吗?(×××和我互为朋友,我是×××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板书:互为)另外找一名同学,你能再描述一下他 1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九】: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尹桂莲 六年级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

2. 学习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能正确的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求一个数的倒数

难点:特殊数字的倒数。

学法: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特点,抽象出倒数的意义。并通过具体实例归纳出求倒数的方法。

教法:

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观察和分析,找出算式的共同特点,导出倒数的定义,并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 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主题。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乘法,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 投影出示:

3871511 × × 5 × × 12 83157512

请大家观察并思考: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交流汇报) A他们的乘积都是1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十】: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倒数的认识 》 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标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的“倒数的认识” ,它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其是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的一个重要概念。教材首先让学生观察乘积是1的算式 ,引出倒数的意义 ;根据倒数的意义 ,求一个数的倒数除以这个数 ,但学生尚未学习分数除法 ,因此 ,教材接着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寻找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基于以上的认识 ,遵循“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实现为前提”的重要理念 ,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以及感悟“变通”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教学难点:理解“互为”的意义,明确倒数只是表示两个数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PPT课件(比赛内容,延伸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比赛

学习之前,让我们先来个“设计接力”赛,怎么样?

比赛内容:请你设计有两个因数相乘的算式,并使乘积为1。 比赛结果评定标准:写得又对又多的为胜。(重复的只能算一个) 2、组织评议。 二、倒数的意义

1、短短一分钟,大家就设计了这么多的算式,如果再给你们一些时间,你们还能写吗?能写多少个?

所有这些算式中,两个因数的乘积都为1,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重点标“互为”)。 理解“互为”。 (1)问:“互为”是什么意思?(互相)

一个人能说互相吗?互相肯定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所以,“互为”二字充分说明了倒数应该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指名学生结合另外的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倒数。(3)想一想,在我们学过的数的概念中,哪些数也不能单独表示一个数?(约数、倍数、互质数) (4)选择一个算式,跟你的同桌说说谁是谁的倒数。 三、倒数的写法 1、刚才,你们设计这些乘法算式时有什么窍门吗?为什么要把分子分母倒一下呢?(倒了之后,分子和分母就可以互相约分,使得数是1)

(若有小数乘法。问:0.25*4=1这道算式,我怎么没看出分子分母倒一下呢?) (0.25就是,分子分母倒过来是,就是4)所以0.25的倒数是4。

2、根据你的经验,你能说出它们的倒数吗? (显示:2/7 9/8 1/5 6 ) 第一个:应该怎样规范的书写呢?请你在自备本上试一试。指名板演。 最后两个说说是怎样想的。

3、你觉得应该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把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4、一个数的倒数你会求了吗?谁愿意上来考考大家?你说一个数,我们说出它的倒数。

在报数中得出:1的倒数是它本身。0没有倒数。卡片出示,分别分析为什么。 (有可能有学生报小数或带分数,集体探讨怎样求小数或带分数的倒数。) 四、深化认识 1、小组合作

请大家拿出练习纸,先找出下面每组数的倒数,再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练习6第4题

交流发现:

师:第一组数的倒数各是多少,你们有怎样的发现?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 师:是不是所有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 师:谁来说说第二组

师:是不是说所有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师:你说的就是等于1的假分数。而第二组中的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假分数? 所以——(卡片出示: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师:第3组呢?

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分子都是1,即分数单位)而它们的倒数都是(整数) (卡片出示:分数单位的倒数都是整数) 师:第四组呢?

(„„ 这组都是整数,整数的倒数都是分子为1的真分数。) 师:是不是所有整数的倒数都是分数单位? (出示:非零整数的倒数都是分数单位)

师:通过大家的研究,我们发现倒数有这样的规律——(齐读)。 3、现在,你认识倒数了吗?真的认识了?那就请你来辨一辨。(课件显示) (1)、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9的倒数是9/1。 (3)、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4)、1/6是倒数。 (5)、因为x×y=1(x≠0,y≠0),所以x和y互为倒数。 (6)、所有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4、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你觉得最令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关于倒数,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思考一:1的倒数是多少?你觉得应该怎样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 思考二:小数有倒数吗?如果有,该怎样求? 五、学科融合

最后,让我们轻松一下。我们来看看语文中有趣的“倒数”现象。 (课件显示) 在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做一个有心人,我们也能发现其中有趣的相似现象。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4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