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工工作生活感想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当你进到我们工厂时正式成为一名员工时,就要接受三级教育,使大家首先在感性上有了安全的意识。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普工工作生活感想,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普工工作生活感想(1)

  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为客户提供别人做不到的服务的企业管理理念。在工作中对质量工作要全员抓、全过程抓、重点抓、只争朝夕抓。在安全上要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当你进到我们工厂时正式成为一名员工时,就要接受三级教育,使大家首先在感性上有了安全的意识。大家知道,过去的“三不伤害”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强调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说到底只是个人自律行为,更多的要求自己管好自己、保护自己,而对他人违章行为的纠正和保护他人远离危险则没有提及。加上了这8个字后,是将“自律”与“他律”有机地结合,突出了集体和团队行为,道出了更多的人情味,真正体现了同事间的互助友爱之情,这也是建立团队安全和谐的一个重要保证。

  仔细分析观察我们身边曾经发生的各类事故,虽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如认真剖析起来,其中操作时相互间监护不到位而导致惨痛的事故绝不在少数。而之所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监督护人思想深处缺乏足够的保护他人的意识所致,也是长期以来“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安全理念的缺失造成的。

  “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很有道理。如果眼看着你的同事在违章操作或面临事故危险,你不去及时制止、施以援手任其发展,只顾自己哪岂不是在犯罪?“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实质就是提倡发要的监护,职工在生产中看到工友威胁到安全生产的操作行为不能碍于情不指出来,听之任之,而是要主动提醒、纠正,有经验的老职工在生产中要担当起照看年轻职工的责任,断不能有“事不关起,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和念头。这不是凭空给职工打麻烦,实际上,在生产中共同作业的职工很容易发现工友是不是违章作业或面临危险,提醒、制止工友的违章行为,就避免了自己陷入危险境地。

  对于违章者来说,对保护自己远离违章和事故,及时发现和制止自己违章行为的同事,除了应该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外,还要切实纠正自己的违章行为,深挖思想根源,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确保不再违章,从本质上筑牢安全底线。将“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牢记心中,真正落实在实际行动中,让安全、健康与我们相伴同行!

  工厂是生产产品的地方,只有好的产品质量才能使企业有效益,才能使我们的收入有保障。产量必须服从质量,增强全员质量意识,要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强化现场管理。首先,要以质量保效益。工程质量对产品品质工作至关重要。要结合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质量标准,强化责任落实,抓好工程质量,要突出把好原料关、注塑作业关、防止磨具调节不到位关和产品冒落处理关。其次,要加强工作现场管理,坚决做到产品摆放位置、投料的时间等等。第三,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提高注塑的成品率,减少废料含量,为精加工创造条件。各生产部门要不断加强生产活动的过程控制,设立关键质量控点,制定控制标准,努力减少废品,从生产源头上稳定注塑质量。增强全员质量意识,要加强生产技术管理,要正确处理生产能力与稳定质量的关系,认真编制中长期接替规划和短期接替计划,科学确定接替方向和准备重点。

  其实,再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都不容易。极致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责任,极致也是精益求精,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全力做到最好。如果说极致生活是一种优雅,那么追求极致就是一个追求优美追求完美的过程,在工厂上班一样是追求极致的过程,而且这个追逐过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优化制胜的最大诀窍,就是把别人不愿意做的,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踏踏实实做到极致。做别人不愿意做的,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本已经很难,再把这些事情做到极致难度可想而知,做到坚持,成功便指日可待。那他是如何从“门外汉”成为“行家”呢?答案很简单:学习。但做的时候就很难了,特别是对于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为生存奔波的人。“专业只是代表自己的知识,走到社会后,知识就不够了,更多的知识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学习和实践。人一辈子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停止了学习就等于停止了发展。”要学习,要补充新知识,就得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这需要坚强的毅力,这样的人往往都是能成功的。

  普工工作生活感想(2)

  昨天,哦,不对,现在已经过了凌晨,应该说是前天晚上9点多才从著名的如皋返回上海,将近6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坐得我那个饿啊!这次去如皋待了两天半,这次真是一点没闲着,跟着车间工人一起上班,有一天中午吃饭在车间吃的,因为这次去如皋任务很重,上次回德国公司质检部的人跟我一顿抱怨说产品质量又出问题,而且是老问题,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效率,其实这就是变相指责我对产品的检测是有问题的,没有尽责!可是我毕竟作的是抽检,几十万片的产品,我不可能挨个检验吧。

  其实我们公司质检部的抱怨我也能理解和接受,毕竟产品确实有问题,我去检验的几次开始的时候确实是有好转,但是几次之后又有问题了。我当初的思路也挺清晰的:检测不是避免问题发生的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找到发生问题的原因才能解决问题。思路有了,开始作。开始的时候,我是与生产方的经理了解情况,让他说说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一起想办法,然后想好了办法写下来,最后这就成了书面的东西,当初我很天真的认为,这种在带空调办公室里“捏造”出来的东西,可以当作尚方宝剑解决问题呢!所以那些貌似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书面化了之后呢,我就开始庆功领赏了。但一个半月,恰恰是制定了这些章程之后的第一批货就出了问题!这次回德国也被质检部的同事弄得哑口无言,当人家问我到底是什么原因出现问题时,我还真有点底气不足,因为当时我脑海里出现的不是生产的画面而仅仅是生产方经理的只言片语!惭愧啊!

  知耻而后勇,这次我来工厂,工人一起上班,我自己就是要找出这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在工厂的两天半里,我陪着工人生产,从生产的第一个岗位到最后的质检,我都待了若干小时,生产中也经常跟生产工人聊天,了解情况,毕竟一线的工人还是最了解情况的最有发言权的!说实话,能感觉到刚开始工人挺排斥我的,可能以为就是来作作秀参观参观的罢了,因为他们觉得那他们那中生产闷热,尽是树脂粉尘悬浮在空气中的条件下,我这个“城里”来的人待不了几分钟就走了-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工人11点就纷纷出去吃饭了,因为生产厂离室内还有点距离,所以我就拒绝了对方经理要请我去饭店吃饭的邀请,我就让一个去室内的工头帮我带了点肯德基(这里的肯德基还会是去年10份才开的)我就在工厂吃了,我看工人回来开始生产了,我就赶紧吃完,然后凑了过去接着观察生产。当我找了个空隙去扔吃完的肯德基包装袋子的时候没想到让我听到了工人说:“看看那个上海来验货的,真会享受啊,还吃肯德基呢!”◎#¥¥%……※我这个狂晕啊,头一次吃肯德基吃得这么羞愧的!-这足以说明了他们当初对我有多么排斥的,我现在也充分理解了,为什么我在德国车间跟工人聊天的时候他们跟我说,楼上办公室的那帮人就是一帮制造成本的人!但我待到第二天的时候,他们看我总也不走,他们站多久我也站多久,别人给的椅子也没坐,态度也慢慢好点了,我问什么问题也有问必答而且答的更多了,也愿意跟我讲些工作以外的事情了!最后也是多亏了工人们,我才在观察了若干个生产工序以后,接着他们的经验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最后跟生产方沟通最终达成了共识!最后一天中午,美国的那个中间商也来到了工厂,在工厂我也跟他详尽的解释了我的发现及改进建议,看到他听说我在这待了2天惊讶的表情以及听到我的阐述后频频的赞同,的确有一种成就感,这两天待得值得!

  最后通过这件事又学到了两个道理:

  1.好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只有有实践经验的人谈出的理论,制定的规程生产流程才是有意义的,凭着那些凭空想象,信手拈来,道听途说制定的东西就是垃圾!

  2.再好的规程,生产流程,必须得到工人的认可和彻底执行!不能高层讲得很好,东西写得也漂亮,传达到中层就停止了,工人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教育,没有理解,没有认同感,那么这些东西还是垃圾!

  最后只想说一句,这次去如皋真是不虚此行,在我生日的前一天让我受益颇多!

  普工工作生活感想(3)

  我是从跳楼门开始知道富士康的,接着富士康在郑州建厂。不用去外地奔波,可以在家门口挣钱,多好!就怀着一种好奇心进了富士康。将近两年啦!陆陆续续走过了四个厂区,总的感受心酸多于欣喜。

  我去的第一个地方是河南郑州出口加工区,是SHZBG事业群,做的是苹果手机的外壳。在金加厂,主要是CNC加工。车间油雾大的很,眼睛酸涩,刺鼻难闻。加工使用的切削液说明明明说皮肤不可直接接触,接触时需带防护手套。可实际加工种,为了防止手套粘上铁屑,损伤手机外壳的表面,一律不准戴手套。搞的满手满胳膊都是油。加工完要用气枪吹干净手机壳上的切削液,一不小心,满身都是油啊!铁屑!这也是车间油雾产生的一个原因。由于切削液起润滑冷却作用,机器运转起热,这液体在操作员开门取料的过程种就弥漫到了空气中。在加上车间的密闭环境,仅靠排风扇换气,车间气味怎会好。车间地上是一层的油状切削液,一步走不好,就要划倒。上面还时不时的滴下来几滴,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坚持的。鞋子裤子每天都要换,上面的油都没洗干净过。连车间外面的绿化带的草和冬青树都被风机吹出的带油雾的风给薰死啦!草木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当然他们也在努力改善环境,但也仅限于把地上的油拖干净,空气中的油雾还是没办法,虽然每台机器上都有排油雾的装置,但效果有限。只能排机器里面的,机器加工完换料是,门一开,油雾就出来啦!同时还要用喷枪吹掉那些液体,这又增加了油雾的寒量。尤其是在机器运行较长时间,温度较高时。车间就像下了大雾一般。

  对于辞工,淡季他们会主动辞退一批。公司规定正常的辞职要有线长,组长,科长的谈话纪录,旺季的时候还要再加上部长。一般都是只要线长批了,后面的都会批。可旺季缺人的时候,上面的领导会往下压,对于辞工人数对下级考核,这时他们就会很关心辞职的员工,找谁签字都会和你谈好久好久,劝你留下。和淡季是的问都不问就签字截然不同。缺人了员工就是爷爷,不缺了就变成孙子啦!悲哀啊!再有就是没人处理问题,车间是有空调,冬暖夏凉,但你不能保证所有空调都运行正常吧!坏啦!找人休,休几天休不好,不知怎么办。休的人是尽力啦!可这陆陆续续那么长时间,车间是不是不用生产啦!当然不行!订单都在那压着,空调坏啦!热着也得干。老板要的是产量,员工的死活又不关他们的事。他们整天待办公室里,是体会不到热与冷的。好啦!一个个员工都中暑倒下啦!有人头上摔个大窟窿,缝了七八针,问题严重啦!大领导知道啦!一个个都来慰问员工啦!知道给车间放冰块啦!知道买风扇啦!之前可是有员工自愿买风扇请求带车间用而上级不允许的,厂里不买,空调休不好,自己买还不让用,有意思。也没人管。因为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产量上,产量是重中之重,线长完不成,组长刁,组长完不成科长刁,科长完不成部长刁,部长完不成经理刁。从上到下都只要结果,不管过程。所以员工死活跟他们没多大关系,只要产量完成了,一切都好说,可以给上面有交待啦!

  之后我又来到了新郑综合保税区这里的厂区,是另一个事业群-IDPBG事业群,是组装苹果手机的,在K区。这个事业群比之前那个真是好的太多啦!全部都是无尘车间,环境真是一下子由地狱变成了天堂。这里的产线都比较长,每条线基本都一百五六十个人,人多。管理垃圾的很。对于新员工什么都不懂,如果给你不听话,干部往往会说:“不给你报出勤,或给你报旷工,要么就是明天不用来啦,我不要你啦!你爱去那去那吧!”老实点的一听就被唬住啦!就乖乖听话啦!对于这种明显威胁员工的行为,是严重违反公司的规定的,公司在车间的宣传栏里有这样的规定,有这种现象可以投诉。但投诉有用吗?所谓的关爱中心真的能起到关爱员工的作用吗?一个掩人耳目的工具罢啦!让外界看到公司做的多么好,多关心员工啊!作秀吧啦!你去投诉吧!你说线长说话带口头语,他们会说线长是从员工提拔上来的,素质可能不是太高,多多包涵。我们以后会注意加强培训。如此而已。这就是关爱员工啊!扯淡而已。就这样这问题就算结束了。你反应干部威胁你不给你报出勤,不报加班。他们就会对你嘘寒问暖一凡,然后说找你们线长,组长反应去吧!就算你找过组长反应啦!他还会让你找科长,部长。就这样的踢皮球式的员工关爱,也真佩叫作关爱员工啊!一味的推托能解决什么问题?这里面还有个一站式卡务中心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的社保卡都发啦!去他们那里的窗口咨询,他们说让我找大助理,我说不认识大助理,她说可以让小助理带你去,去车间找着助理,问她谁是大助理,她说不能告诉我,我问为什么不能告诉我,她说就是不能告诉你。我说一站式卡务中心的人让我找的。她说你回去等吧早晚会给你发的。我说我们一起来的三个月都发了,我的六个多月啦还没发,了解一下情况可以吧!然后组长在旁边听见了,不耐烦啦!说让你回去等你就等吧!如此而已,能推就推。富士康的上上下下都是如此,没一个能解决问题的。正是因为这样,线组长才经常会说:“你去投诉我好啦!”正是上面的只注重产量,对其它的一切都不作为,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打架斗殴罢工,甚至是跳楼。在港区富士康L区L02引入了处理员工投诉的新模式,引入了全顺工会服务,可以授理员工各方面的诉求,工作,生活,各个方面。以第三方的身份进行调解。但效果就我所了解得到而言,摆设吧啦!有人投诉义务加班问题,每天义务加班一个小时,有时两个多小时。给出的答案是,给你们定的产量没完成,所以要延长时间,义务加班。这也叫答案。没完成不是员工的问题,是领导没安排好,为什么别的车间就可以完成,这里就完不成,搞义务。那延长一小时完不成,是不是要一直无偿的做下去啊?这也就是所为的新模式,完全是袒护公司的义务加班嘛!还是第三方的身份,完全就是找个第三方来给自己的违规做庇护嘛!我就疑惑公司到底有没有规定说下班没完成产量就义务加班到完成为止这样的规定。我相信是没有的。但下面的人就是说这是合理的。也不知全顺的工作人员是被谁忽悠啦!员工更不知道是被谁忽悠啦!就像这样的事谁去关,向谁反应有用,员工关爱中心吗?人资吗?工会吗?都只会相互推脱吧啦!找不出一个承担责任的人,找不出一个承担责任的部门。就这样不了了之,没有人受到处分,就像一阵风吹过,就像没发生过一样…

  之前郑州富士康发生过品管集体罢工事件,就因为品管被殴打向上级主管反应无果,罢工啦!经理知道问题严重啦!赶紧给品管集体开会,说好话。开了一天的会总算安抚住啦!之后又发生一起品管辱骂员工事件,员工要求那个品管道歉,品管不道歉,下班后在厂区门口双方发生群殴。事情上报后,总经理直接发话啦!品管正常上班,打品管的员工全部开除。这就是富士康的做事风格这也啊!这也不奇怪郑州嘛,都是新厂区,没几个能管事的,能管事的都不在这,也就是山高皇帝远嘛!见怪不怪就好啦!比起老厂区真是差远啦!

  四月份的时候郑州富士康进入淡季,而昆山那边的富士康正是旺季,缺乏人力。说是组装苹果电脑的,我们觉得应该和组装手机差不多吧!加班多还有补助,就报名啦!动员会上说的好好的,如果想提前回来的可以提前回来,路费自理。打电话问第一批去的人活咋样,说还可以。我们就信心满满的出发啦!坐火车,又坐汽车,最后经过一个晚上,一个早上的折腾终于到啦!一下车,周围尽是荒草一阵风吹过,好像置身荒野一般。唉!我们就求司机把我们拉回去吧!不要钱也不再这待啦!没办法,来都来啦!既来之则安之吧!可这个嘉善厂区真是太荒凉啦!难怪招不到人!都有点后悔,都是冲着这里的西塘古镇来的!之后进车间,又回到了SHZBG,又是CNC,一一下子又从天堂走向了地狱。没办法,就坚持吧!车间又脏又,到吃饭啦!天天都是米饭,顿顿萝卜白菜。生活太苦啦!厂区周围什么都没有,卖东西的都在镇上,步行三十分钟才能到最近的公交车站点。真的是有钱都没地花啊!后来又拉肚子,可能是水土不服吧!经过这种种的遭遇,决定申请回郑州,去人资填了申请。说要郑州厂区主管签完字才行。过了一周我去问怎么样了,申请还在哪放这就没动。然后我找人资工作人员,他们人态度恶劣的说,要么继续在这干,要么辞职走人,郑州是回不去啦!真是一来就变卦啦!来之前可不是这样说的,可没说条件这么苦!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然后我把这种情况投诉到深圳总部。其结果也只不过是,人资的工作人员找到我,态度比上次好点,说回去要有条件,就是必须生了大病啦!这边治不了了才可以回去。如此而已。这边和昆山是一起的,后来昆山缺人,我们就去昆山啦!毕竟老厂,活一样,吃的好,交通方便。就去啦!这边的确好,能感受到井井有条的秩序,有人管。经理每天要在车间巡视好几次,对于来支援的员工特别重视,关怀有加。还经常主动向员工了解有什么困难,他都会帮助解决。经常现场办公,出现问题立即解决。主要就是对车间环境的改善,噪音大,发现问题,就会采取行动。亲自上产线,最脏最累的活,员工干不过来,他自己顶上。经理做到这样,真是没话说。我们有什么问题,他总能给我们解决。真是一个好经理啊!又想起在嘉善厂区时,夏天空调坏啦!车间外面又有两个大蒸气炉,员工都热的罢工啦!集体到人资去啦!非要人资主管去体会一下。他们去啦!刚一进去就受不了了,第二天就装了新空调。领导正天待办公室里,能发现什么问题呢?不去看实际情况,光听人说也不会理解。真正的去帮员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比什么都好。

  对于富士康的支援组我向来是很陌生的,好像根本就不存在在个部门,产线上缺人是常有的事,但也从每见过支援组的人的到来。产线人力是一定的,有的工站四个人,有的三个,这是满勤的情况。可果有人辞工呢?有人生病请假呢?这岗位要谁顶。有人辞职有人自离啦!新的人力不能及时补冲,这时工站怎么做。找线长要人,他说没人先做着,这样四个人的工站三个人也可以干过来,三个的两个也行,两个的一个先干着。量就那么多做完就没事啦!久而久之,缺人你也能做过来啦!你再说人少,他也不会给你加人啦!就算是有所谓的干部帮忙,又能帮多久,他们向来都很忙。这也太不公平啦!值得欣慰的是底薪从950涨到1800,但还没物价涨的快!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56719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