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课程方案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篇一:国家课程方案
国家课程方案

国家课程方案

根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新课程实验的整体规划和工作部署从2006年秋季起我校将实施新课程。为保证我校新课程实施的顺利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我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要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学校实际构建以学生为本、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新体系深化我校教育管理、师资队伍、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二、目标和任务我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目标是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把新课程实验作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立足我校实际创造性地实施国家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构建与争创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课程体系。

我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主要任务1、全面实施教育部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与实验教材立足学校现实通过新课程实施探索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为下一个阶段的实施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证经验。

2、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提高国家课程的执行能力以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管理能力促进学校和教师课程管理与开发建设能力的提高形成开发和共享学校课程资源的能力与机制初步形

成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新体系。

3、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加强教学管理研究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5、积极探索评价制度的改革实施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师、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与学校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充分发挥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对课程改革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6、全面加强新课程的宣传与培训逐步建立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重建学校文化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形成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师2专业发展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国家课程方案】

三、工作原则1、思想先行的原则实施新课程方案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关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事关学校的二次创业。要通过广泛的思想教育与校内外培训使全校教职员工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把新课程实验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为。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改理论基础课改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师素质的持续提高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实事求是的原则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我校推进课程改革与实验的过程中必将遇到大量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实际充分考虑现有条件与可能量力而行实事求是正确处理破与立、继承与发展、借鉴和创新、局部与全局、现实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等各方面的关系。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坚持调查研究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

主动的寻求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思路与办法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大胆改革引导课程改革健康、稳步发展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

3、以校为本的原则新课程实验赋予了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校本课程更是一大亮点力求突破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因此我们更要做好以校为本这篇文章坚持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管理充分挖掘校本教育资源。要做到以人为本注重创设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民主开放的学校管理氛围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实验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4、科研驱动的原则新课程实验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工作需要坚实的教育科研支撑无论是实验中诸多问题的解决还是教师素质的提升都离不开教育科研在实验中的驱动作用。我们要始终坚持问题即课题的原则以研究者的视角来对待实验中的各种问题为实验工作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要激发广大教师实验新课程、研究新课程的积极性形成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积极探索我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和形式。

5、协同推进的原则新课改离不开各方面的紧密配合协同作战。要积极倡导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专家学者之间的互动、合作与对话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补要建立一系列的交流和探讨制度为新课程实验工作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四、工作重点我校新课程实验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做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根据根据学校实际以转变教育观念和提高教育管理者组织推进新课程的能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为重点对有关人员进行通识培训、各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和学【国家课程方案】

科教材培训。使广大教师明确新课程的目标任务、结构和内容正确把握新课程的特点、实施3程序和管理要求牢固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保证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健康发展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2、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安排课。开好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造力加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科学之间的联系通过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和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倡导学生积极投入、主动探究、亲身实践的学习方法。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改革课程实施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3、探索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研究开发切实可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案。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成长记录、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业情况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发展和健全人格作为评价的重点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

【国家课程方案】

工作将教师教学评价工作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创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五、实施要点1、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科目的要求安排课程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更多可供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丰富多彩、高质量的课程。

2、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规范、高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的意义。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3、高度重视新设的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保证开设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合理利用本校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学校特色资源、学科优势资源积极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资源体系。

8、及时总结我校的课堂教学、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实验过程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资料构建富有时代精神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新体系。

篇二:国家课程方案
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2010-2011学年度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课程的新概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切实有效的完成各学科的教学任务,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基础现状

我校始终坚持开足各门学科。虽然没有一只较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但是在本课程的实施中都能够通过自觉认真的学习,积极参加各学科校内外的各项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比较齐全,实验开出率高等,都为国家课程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国家课程方案】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为课程实施的主要理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从思想、理论上得以从充分的保证。

2、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性文件。端正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态度,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

3、调动全体学科教师的积极性,上下通力合作,尽力提供交流机会,扩大交流范围,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圆满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三、实施目标

1、通过国家课程的实施,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及时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通过标准课程的实施,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3、探究与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探索评价与考试制度,建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4、保证国家课程实施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开展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项课程管理机制。

5、积极履行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实现科学教学的最大的效益。

6、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中,积极为教师提供交流发展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实施策略

1、建组织。建立小学课程实施活动小组,具体研究标准课的实施措施,不断总结实施经验,以点代用。

2、捉学习。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任务和意义,掌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领悟科学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3、抓培训。对任教科学学科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加强课堂教学的示范,努力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课堂实践,作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4、抓研讨。开展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增加活动的频度,通过研讨课、评优课,教学技能比赛,多媒体课件比评,教学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确保科学课程的正确实施。

5、抓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课程的评价办法,边实施边完善。

6、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利用课程实施的机遇,为教师搭好展示教学才能的舞台,努力培养实施新课程的优秀教师。

五、时间步骤

(一)、准备阶段

【国家课程方案】

本阶段作好以下工作:

1、 建立课程实施工作小组

2、 确定国家课程规定各类学科教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学课程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领悟各类学科的课程性质,基础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3、 积极收集各地执行科学课的经验,收集本学科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参考资料,为我校实施新教材做好准备。

(二)、实施阶段

前期:在继续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着中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科学探究”的课型模式

2、构件新型的学生学习常规

3、课程资源的充实,包括优秀案例,教学素材等

4、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

5、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6、学生的学业评价

在前期要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信息交流,实现课程资源共享,要加强教师实验技能的培训,切实落实科学课程各项目标。课程活动小组成员和优秀教师的作用,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大胆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

总结前期实施经验,写出前期实施总结。在总结前期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对照本学科的实施目标,将前期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转化为新的研究课题,开展课题研究。不断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展示课堂教学的新面貌,展示教学新观点,交流教学实验。

(三)、总结阶段

全面总结本学科教材实施一个轮回的经验,编辑新课程实施的成果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626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