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爱国行为实施计划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篇一:小学生爱国行为实施计划
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计划

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计划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 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开展此项活动,现将我校 2010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 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胡锦 涛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新疆 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教职工, 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和“六好”教育,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形成促团结、保稳定、 增和谐的强大合力。

二、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推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力量;是激励全体人民、凝聚 全民族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巨大动 力;是激励人心、催人奋进、振奋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爱国主 义教育,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 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强大动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 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推动祖 国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 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 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 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全体教职工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热 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建设新疆,热爱建设种马场。激励教职工发 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三、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确定的“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 线”和“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这一鲜明主题, 创新形式,突出重点,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大 力宣传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大力宣传党的民

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引导教职工牢固树立“两 个共同”的思想观念,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扎实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 历史观、文化观)、新疆“三史”(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 教演变史),大力倡导“四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 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

同)、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 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教育。以“爱我大中华, 建设美好新疆”为主题,以“三个增进”(即“增进互信、增进 感情、增进团结”)为抓手,以“三个人人”(即“人人都讲民 族团结的情,人人都说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

为载体,深入开展第28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形成促团结、 保稳定、增和谐的强大合力,推动我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开展活动的有关要求

1、党的基本路线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是进行爱国主义 教育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要特别注意运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的巨大成就与成功经验进行教育,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坚定 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 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 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

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 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

3、要善于运用国情资料,并注意挖掘和利用各种宝贵的教 育资源,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 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

4、要紧紧围绕“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开展多种 形式的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唱 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5、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政治思想工作中,牢固树立科学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社会主义教育和 集体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与教职工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与反腐 败斗争结合起来:与增进民族团结结合起来:与促进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

6、要提倡必要的礼仪,特别要提倡有助于培养对国旗、国 歌、国徽崇敬感的必要礼仪,增强教职工的爱国主义情感。要遵 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依法严格执行升旗制度。

爱国主义是我们永远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需要 长期坚持的常规教育。各部门要在校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加强 领导,明确任务,抓好落实。协同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爱国主义 教育的合力。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多做实事,注重实 效。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促进我校的各项工作,为推动我校教 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做出新贡献。

小学国防教育工作总结

“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这一理念引领下,本年度我校国 防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以“封 小少年在行动”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立志报效 祖国。现对本年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

祖国地大物博,文化底蕴深厚,社会资源丰裕,这是国防教育的 活资源因此,我们以此为教科书,以奥运精神为动力,开展丰富 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 的信念。

1、升旗仪式换新颜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庄严而隆重,全体师生肃立在操场上在嘹亮的 鼓号声中,护旗手高擎国旗,大踏步向旗杆行进。当国旗冉冉升 起时,爱国情感在学生心中油然而升。在传统升旗仪式的基础上,

新学期的升旗仪式我们打破了一些常规,201 1学年度第一学期 的第一个升旗仪式,通过五个“一”活动让师生、生生互动,创 设了热烈奔放的活动环境,进一步树立了学生强我中华,爱我国 防的信念。

2、双拥活动促交流

——建军节前夕,学校领导和学生代表带着消暑用品到县驻军进

行慰问,与官兵畅谈部队、学校生活。平时组织学校计算机老师 帮助战士解决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困难,音乐教师与官兵们唱唱 跳跳,丰富了战士们的军营生活。

——暑期中开展了“敬礼——军人”征文赛,这次活动师生参与 面较广,学生们通过影视、红读、上网等途径,了解了解放军的 光荣历史,知道我国国防的发展史,撑老师还获得区国防教育征 文三等奖。

——学生们以假日小队的组织形式慰问了所在村、居委的现役军 人家属。学校举行了“拥军小报”的设计与展评。春节前夕,部 分队干部与校领导带上了慰问品,慰问了4户现役军人家属并张 贴了拥军对联,为光荣妈妈、奶奶留影。

3、主题活动结硕果

“诚实守信”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本年度我校国防教育的主 题是诚信,为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我们专门设立了诚实守信活 动月。

“诚实守信”活动月的目的是:争做诚信使者,成就诚信公民。 目标是:让诚信陪伴我左右。活动内容有:

——诚信板报评比。

——“争做诚信使者,成就诚信公民”校内外宣传、签名活动。

二、少年军校展示风采

每年的少年军校给小军人带来欢乐,更带来再艰难中磨练的体 验,使小军人终生铭记。每期200多位学员,他们严格遵守军校 纪律,接受为期一年的军事训练,练步伐、练体能、练意志、学

技能。每周四下午的操场上,总能看到那一身迷人的橄榄绿,那 是我们的小军人和辅导员门在接受战士的训练。雨天,小军人门 在教室里聆听战士的军事知识辅导,观看军事影片。暑期,我们 还带领小军人参观军营,与战士们开展实战演习。军校——是学 生心中的圣地,一批又一批小军人在军校中锤炼品行,发展自我。

三、书海徜徉增情感

加强国防教育的另一条途径就是读书,我们认真开展“好书伴我 行”读书活动,要求中、高年级学生每月读一本国防教育书籍。 学校的电子阅览室,课间、中午、双休日均对学生开放,让学生 徜徉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自主地接受现代国防教育。平时让学生开 展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格言征集等活动。

四、影视教育激发情感

充分利用现有的音像设施,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组织学生观看国 防教育录象片。在持续了十几年的此项活动中,中、高年级学生 撰写了一篇篇质量较高的“观后感”,各班开展了影视评论;低 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畅谈、交流。真是小小音像,威力无穷, 学生采撷的不光是一个个精彩的镜头,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了加强 国防、树我国威的重要性。

五、引吭高歌唱祖国

中华民族五千年悠悠历史,英雄故事细说不尽,总有无数感动连 接你我。我校在1 1月举行了“引吭高歌人人唱,民族精神代代 传”歌咏大赛,师生们用动听的歌声颂扬祖国的伟大,用歌声回 眸先辈走过的历程,又一次接受了深刻的国防教育。

【小学生爱国行为实施计划】

六、墙壁文化陶冶情操

让墙壁会说话,让走廊添活力,让校园充满生机,我们让学生自 己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对此德育室只作了二项规定,教室张贴 两幅地图“世界地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图”。学生们在 耳濡目染中了解祖国的版图,放眼世界,树立报效祖国的雄心壮

志,更坚定了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国防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将一如既往,拓 宽国防教育的思路, 使学校国防教育活动锦上添花。

篇二:小学生爱国行为实施计划
2013-2014爱国主义教育计划

英下乡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教职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形成促团结、保稳定、增和谐的强大合力。

二、工作要点

爱国主义教育能激励人心、催人奋进、振奋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措施

1、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将爱国主义教育寓于各科教学之中去。

2、针对学生特点,运用影视、书刊、音乐、美术、故事会等形式,提供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

3、参观祖国各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名胜景点,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4、利用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开展活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组织学生参观等活动。

5、提倡必要的礼仪,增强爱国意识。培养以国旗、国歌、国徽崇敬感的必要礼仪,增强人们的爱国热情。

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

1、爱国主义必须以邓小平同志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

2、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到努力学习知识上来,把教师的爱国热情引导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上来,自觉的培养学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3、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重在教育的方针,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各项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4、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时代特征。现在爱国主义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五、爱国主好育的主要内容:

1、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

2、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3、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

4、进行中国国情教育。

5、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6、进行团结教育。

7、进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教育。

8、加强典型宣传,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9、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10、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把这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英下乡中心学校 2013年9月

篇三:小学生爱国行为实施计划
2015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计划

第1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计划

确定教育内容、设计教育专题时,主要考虑了如下四点:一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确定教育的可接收性;二是,根据教育内容的整体内涵,确定教育内容的序列性;三是,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结合方面,确定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四是,在教育内容的渐进和深化方面,确定教育内容的连续性。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安排合适的教育内容,选择恰当的教育活动方式。小学生心底纯洁,活泼好动,热情高,但知识面窄,缺乏理性认识能力。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选择方面,重点是激发他们的主义情感,憎恶帝国主义的侵略,了解祖国的伟大,从行动上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积极向英雄人物学习,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长大了报效祖国。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各小学在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我是祖国的花朵”、“我要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等专题教育活动时,形成了“九字活动系列”。即:唱(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绘(描绘祖国锦绣河山);看(革命遗迹,历史名胜,建设成果);读(英雄故事、历史故事);讲(祖国变化、英雄事迹);写(赞美祖国、赞美英雄、抒发情怀);做(学英雄做好事、努力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和行为规范);展(活动成果、报国之志)。这些活动深深地扣动了儿童的心弦,省实验小学的“武汉是三好学生”王燕在去杭州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考试前,深情地要求再当一次“升旗手”,立志将来当音乐家为国争光。

对于进入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理性思考能力,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以课堂渗透教育为主,辅以有广度和深度的课外活动。挖掘各学科中蕴藏的爱国主义因素,把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和学科爱国主义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外活动方面,主要是用讲座、报告会、读书会、知识竞赛、参观等形式,有计划、有目的的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熟悉国情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思考,坚定党的基本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点。

(二)、根据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内涵,设计教育专题,形成教育活动序列。爱国主义教育有其自身的系统和整体内涵。在实施教育时,各学校分层次,精心设计专题;在序列内容安排上充分注意其阶段性和连续性。在小学低年级一般设计了“伟大中华十知道”、“祖国山河多壮丽”等专题;在小学中年级安排了“伟大祖国名人多”、“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等专题;在小学高年级安排了“屈辱的历史、奋斗的历史”、“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等专题。在活动安排上,由参加严肃、隆重升旗仪式,抢答祖国基本知识,听讲革命故事、唱革命歌曲,参观祖国名胜和革命史迹,到较系统搜集、编出《英雄谱》、《名人名言集》、《中华集锦》等。武昌昙华林小学精心设计了“三个了不起”的专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校学生在回答记者采访是说:“参加了‘了不起’的教育活动后,心中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有一种要大声疾呼的激情: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我要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中学阶段按照学生思维日臻理性化特点,分别安排了“知我中华”、“只有社会 主义能够救中国”、“腾飞的中华”等专题。很多学校还结合湖北的特点,编写了系列教材和制作了系列幻灯片:《锦绣湖北——湖北名山秀川、建设成就讲话》、《铁血丰碑——湖北革命斗争史讲话》、《楚天英杰——湖北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讲话》,系统地对学生开展了爱国主义序列教育,有的学生在演讲中说道:“我们脚下是中华

的热土,身后是祖国的锦绣河山,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不能忘记祖国的兴衰大业。”

三、探索教育规律,优化教育方法。

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各地在把握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内容需要,贴切地选择教育方法,一般都采用了调查研究、比较、典型导引和情感体验等方法,通过调查、访问、参观、读书等方式,增长学生的爱国主义知识。为了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在总结各地活动经验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定点开展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探索爱国主义教育规律。

渗透教育法:学校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科教学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学生在校大量活动和受教育是学科课堂学习,对于中学生尤为如此。因此,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从学科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中,总结出了渗透的“六有”原则。即:有“意”有意识地发掘学科中显性或隐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有“的”——有目的、有针对

性地确定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有“机”——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融溶于载体,做到淡化痕迹、“润物细无声”;有“度”——适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冲淡学科教学本色,学生易于接受;有“序”——有步骤有秩序地实施渗透;有“效”——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在上述原则指导下,根据不同学科和较学内容,探索出了“程序法”、“四环节法——知事、明理、动情、养成”,“联系比较法”等。如有的数学教师讲利用正切函数值解直角三角形时,引用中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秆子影长确定季节和时令的历法作例证,利用“四环节法”学生学了知识、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对于历史、地理等具有很强的显性爱国主义因素的知识,又采用“联系比较法”,扩大和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

第2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计划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和儿童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伟大成就,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学校决定在四月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活动。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民族自豪感。

2.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感受祖国变化。

3.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并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进而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活动主题:了解中国前进史,立志为祖国成才。

三、活动时间

2015年4月1日----4月30日

四、具体安排:

1、国旗下的讲话:

活动时间:2015年4月11日

活动地点:教学楼前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活动内容:

1)7:20师生集中完毕,7:30准时举行升旗仪式;

2)请学生代表讲话,表明爱国、爱学校的决心,激发同学们参加此次活动的热情。

2、主题队日:

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爱国主义的精神,充分发挥班会课的主阵地作用,加强交流,共同提高育人水平,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活动时间:2015年4月【小学生爱国行为实施计划】

活动地点:各班级安排

参加人员:全体学生

活动内容:

各班于活动时间内开展与“了解中国前进史,立志为祖国成才”或“清明时节祭先烈”主题有关的活动,并准备做好相关记录。

活动要求:

(1)主题要做到三个结合:与学校提出的“了解中国前进史,立志为祖国成才”相结合;与本班德育实际相结合;与学生思想特点相结合。做到大着眼、小取材、重实效。同时做到突出主题,重在创新。

(2)主题班会可涉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法纪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行为习惯养成、诚信、环保、安全等。

(3)全班同学参与,形式不限。

3、手抄报活动:

活动时间:2015年4月

参加人员:全校各年级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内容:

由各班学生出手抄报,以爱国主义为大主题,各班各定小主题进行。

4、观看爱国主义影片

活动时间:2015年4月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内容: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播放各类爱国主义影片1—2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学生观看。

5、讲故事比赛

活动时间:2015年4月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内容:

以班为单位,让同学们通过讲伟人的雄才大略、烈士不屈不挠的故事,不知不觉地在同学们的心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学生可以选择有关祖国变化的故事、英雄事迹等有教育意义故事。

6、爱国主义读书活动:

活动时间:2015年4月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内容:

读十本书《雷锋日记》、《赖宁的故事》、《雷锋的故事》、《赖宁的日记和作文》、《高玉宝》、《中国魂》、《党在我心中》、《董存瑞》、《英雄少年赖宁》、《祖国明天更美好》。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自选1—2本。

7、爱国主义活动月征文比赛:

活动时间:2015年4月

活动内容:

学生认真阅读爱国主义书籍和参加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活动,结合自己的感受,从一个侧面或角度,以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或从赞美祖国、赞美英雄的方面去写,体裁不限。

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统一撰写,班级初评,然后上交学校2份,参加学校的最后评审。

8、开展“学英雄做好事”活动

活动时间:2015年4月

活动地点:不限

活动内容:

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五、活动要求:

(1)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要做到紧密围绕主题,突出思想内涵。

(2) 各班按要求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开展活动。

(3)发挥聪明才智和团队精神,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尽可能显示本班特色。

(4)此次爱国主义活动宣传,要做到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着力深化和拓展思想教育内容,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丰富活动形式,深入进行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进行改革开放教育,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师生既怀爱国之情,又树报国之志。

第3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计划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德育教育安排部署,激励学生爱国主义情愿,规范学生养成教育,结合班级实际,特制定爱国主义教育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指导,高奏爱国主义主旋律,用中华民族的历史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充实和武装学生头脑,激发学生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争做从上爱国家、长大建国家、抵御外敌卫国家的合格公民。

二、教育目标

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祖国的悠久文明历史,熟悉祖国的伟大成就,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意识和信念,从小树立为了更加祖国繁荣、强大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三、学习计划安排

1、时间安排:10月1日至31日,利用早自习或午休时间,在课前10分钟系统进行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每周学习一讲。

2、每周学习内容安排:

10月第一周,讲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识,增进对祖国历史的了解,加深对祖国的爱戴之情。

10月第二周,讲述国旗、国歌、国徽由来,并学唱国歌。

10月第三周,讲述开国伟人历史,重点学习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革命事迹及刘胡兰、邱少云、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爱国主义事迹,根据时间和实际情况确实选学内容。

10月第四周,讲述建国以来的伟大成就,重点突出神舟号系列飞船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观念教育。

3、巩固安排:利用10月最后一次班会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一遍巩固,强化学习对爱国知识扎实记忆。

四、保证措施

1、在学习爱国主义教育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做到四个结合,即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创建文明班级结合起来,狠抓班风建设;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做一名合格小学生的思想意识;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树立远大思想目标结合起来,引导培养学生建立爱祖国、爱学习养成习惯;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爱班级爱集体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增强团队意识,增强比学习、比素质、争上游的集体主义观念。

2、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本月板报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安排出一期学习园地。

3、传唱爱国主义歌曲,重点教会学生唱国歌。

篇四:小学生爱国行为实施计划
2016爱国卫生运动实施方案

篇五:小学生爱国行为实施计划
2015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第1篇: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将由原先过于集中的国家课程管理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将有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共同参与课程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了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权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课程管理意识。开创学校办学特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

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新课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1、均衡性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其教育内容全部纳入,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及认知规律,把课内外、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把间接的书本知识学习和直接经验体验结合起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知识和地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设置综合课程。如:一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一年级设艺术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学校课程以灵活性、适应地方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开设校本课程,适应学校办学方向,开设的活动课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不仅为学生共同发展奠定基础,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四、三级课程设置表

几点说明:

1、教学时间

全年52周,教学时间40周,每期分别20周,假期(寒暑假、节假日)10—11周;机动1—2周。各学期20周教学时间安排:各年级每期上课18周,复习考试1周,综合实践活动1周。

2、每周活动总量: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课时总量为30课时(一、二年级分别为26课时、28课时),每课时上课40分钟。

3、国家规定的学科类课程、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均在周一至周五的教学时间内按课表进行。

4、班队活动每周安排一课时(周一第六节),主要进行常规教育、开展中队活动,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进行环境教育、心理教育。

5、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必须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即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融合在其他学科学习中。

6、一至六年级的体育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

7、各门课程均应相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程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即学校校务会,它是学校课程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明确本校的培养目标,从实际出发,根据上级颁发的课程计划制度《学校年度课程实施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同时指导各处室工作。教导处是学校课程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计划、执行、检查、指导、评估全校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并联手各学科教师间的合作,以促进课程合力的形成。

2、经费保障

学校管理,不管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还是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都需要必需的设备和经费上的支持。学校有新课程专项资金,用于加强各室的建设、教师培训、课程实施于开发等方面

3、制度保障

【小学生爱国行为实施计划】

学校建立相应制度。如:校本教研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教师、学生评价方案等。学校定期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保障课程计划的真正执行。

第2篇: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课程实施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学校新课程实验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李传涛

副组长:孙金伟

成 员:郭方旭、赵祥涛

三、新课程实验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1、严格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要求,以新的课程标准组织本次实验,为新课程体系的完整积累经验。

2、完善开发和整合我校课程资源,特别是加强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的力度,开发适合我校师生的校本课程。

3、探索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评价与考试制度,逐步形成、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改革,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和机制。

4、以素质教育的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为导向,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校的教学模式,构成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特别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大力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探索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教研新模式。

5、加强德育探索与实践,开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德育新渠道,努力开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人文教育等校本德育课程,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德育体系。

6、构建具有组织管理、学术支撑、操作实施功能的新课程推进组织体系,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形式,以促进全体教职工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支实施新课程的优秀教师队伍。

四、新课程实施计划表

五、实施新课程理念评价

(一)对教师的评价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只是知识传授者的“单一角色”。而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要贯彻教学设计的“五核心原则”就必须从“单一角色”向“多元化角色”转变。即:

1、教师是给学生一个独立探索知识的空间和多元化信息渠道的提供者;

2、教师是丰富生动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者;

3、教师是课堂研讨氛围的营造者;

4、教师是学生的探索计划的指导者;

5、教师是学生探索过程中的鼓励者;

6、教师是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合作者;

7、教师是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

8、教师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

(二)对教学手段的评价

(1)是否成为既是教师的教学工具又是学生的学习工具;

(2)是否给学生构建了一个自主科学探究的平台;【小学生爱国行为实施计划】

(3)是否扩展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

(4)是否实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5)是否有效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6)是否给学生课后通过网络自学加以指导和创设了条件。

(三)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

1、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是否体现出来;

2、是否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3、教师与学生能否交融情感,体现师生互动;

4、学生是否主动参与;

5、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否有体验,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

6、学生能否独立思考,能否发现问题,能否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7、学生是否有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否能提出探究性问题,是否有独到见解。

六、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研活动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高,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关注教师自身发展,提高老师整体素质,不断把老师个人智慧、经验转化为老师集体的财富。

实施新课标要求教师的教应由“教教材”的传统方向向“用教材”的理念转变。

1、各学科实行集体备课制。在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基于校本教研,针对教材不同章节的地位及作用,实现“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的教学循环。

2、邀请课改专家和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的教师亲临指导。

3、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做到教师每周至少互听一节课,加强教师间的相互观摩、交流、提高。

4、认真抓好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做到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5、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6、每学期教师小结课改的经验,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七、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保障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和指导思想。《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是指导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各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依据,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组织老师和有关人员加强学习。

2、成立培训组织,制定考评细则

①成立培训领导小组,分管教学的校长为组长,教务处为组织单位。

②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定点定时定人定主讲,并定期进行检查及考核。

③把课程培训做为今后几年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并将具体培训情况记录到教师的业务档案中。

3、组织教师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学校坚持“不培训不上岗”、“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按年级分学科、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教师参加新课标的培训学习。

4、周到具体安排培训内容

①要求教师要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目标以及相关政策、措施。

②学习研究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评价方法、教学评价标准、学生评价标准、学科评价标准、学生学业评价标准。

③了解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④学习研究教材的编写思路、学科教学方法。

⑤探索学生日常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八、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工作

校本教研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要坚持 “以研促教、科研兴校”的发展理念,在全校营造学术研究氛围。

1、加强课程的组织管理,成立课程工作领导小组和课程开发工作研究小组,前者以校长为组长,把握方向,后者以教研组为单位,负责落实,并对老师进行相关培训。

2、具体实施中坚持教研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做到“研有物”、“研有质”,一切围绕学生的学来开展,不做空洞研究。同时,教研要广面积,做到人人有方向,人人有课题。

九、做好实施新课程理念、标准、评价工作的宣传、总结工作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的精神,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让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地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能力。学校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业情况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发展和健全人格作为评价的重点,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内容包括:个人成长过程各个阶段的表彰、优秀作业、作品、好人好事、反思与体会、成长的规划等,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个人成长记录袋》作为今后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依据之一。

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将教师教学评价工作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从四个角度进行宣传即对教师宣传、对社会宣传、对家长宣传、对学生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家长、全社会广泛深入宣传高中课程改革的目的、任务、意义、内容及阶段成果,努力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验的良好社会氛围,及时了解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全社会对实验工作的理解、支持。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学生了解新课程在内容、结构、实施、评价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新变化而引发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了解新课程给他们带来哪些好处和挑战,掌握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通过校园网页,供大家学习参考,并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通过各级各类各层次的课程改革会议以及家长会与校本培训会等,加深教师、家长和学生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通过在校园醒目的地方悬挂与课改有关的条幅标语,定期出有关新课程活动的黑板报等方式营造新课程改革的浓厚氛围。

第3篇: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针对我镇小学实际情况,经镇中心小学领导会议研究决定,我镇小学将学习蒙山县中小学的管理模式,强化常规管理,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实现高效课堂,逐步建立、完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我镇小学办学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1.树立“以学促教,以学定教”的教学评价观,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评价课堂教学效率。

2.树立人人“有尊严、有追求、有潜能、可造就”的学生发展观,凸现学校“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发现学生价值”的办学理念。

(二)重建课堂教学模式。

1.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努力克服教学随意性和无效性,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习责任感,落实“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当堂达标”的教学原则,做到因材施教、因学施教。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切实遵守教学规范,努力优化教与学的时空与流程,以“学到了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得好不好、会不会学”为教学原点,完善课堂教学环节。

(三)促进师生素质提升。

1.提升教师素质,让教师更新观念,不但重知识的结论,更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发展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使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学会尊重和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帮助和引领,在自我发展中学会反思和感悟,在同事协作中学会合作和共进。

2.提升学生素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习“乐”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实施过程和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1月26日—12月16日)

1. 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 长:黄裕漂

副组长:黄绍笔 黄主堂 唐凯英

组 员: 凌秉帅 磨光平 梁护兴 农林巧 黎子程 姚子文 韦照远 王秀瑾 王 瑾 吕麒麟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副校长(1),办公室主任由黄绍笔副校长担任,负责组织处理我镇小学新课改的日常事务工作,联系电话:07708517631。

校长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其他组员要积极示范,深入开展课堂调研,关注教学过程,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组织及教学资源的保障。

2. 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改革实施方案,教师上课标准,学生的组织要求和课堂评价标准等;制定课程改革的相关管理制度。

3. 召开全体学校领导会议、教研组组长、教师骨干代表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随后召开全校教师教改动员大会,更新观念,明确目标。

4.组织全镇骨干教师先到蒙山县进行培训、听课取经。

5. 广泛宣传发动,召开教师研讨会,开设相关讲座,探讨学习蒙山中小学课改经验的心得体会,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教改氛围。

6.搜集课改的相关资料,并编印下发到老师手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

7. 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实验教师集体进行讨论交流,初步确定备课样式,设计出预习案、导学案、练习案格式。

8. 总务处认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及时增加黑板面积,按蒙山课改教学模式的要求布置好教室。

第二阶段: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和实验阶段(20XX年12月19日—20XX年1月20日)

搞试点。经过“课改领导小组”讨论决定,首先在全镇18个教学班试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具体安排如下:

(1)思阳镇中心小学的四年级5个班,任课老师分别为黄剑平、陈为民、曾小丹、韦升球、李佩芳、农小敏、邓建昭、李博、王佐心、陈继民;

(2)江平村小学三年级3个班,任课老师分别为:梁琼娥、黄景超、刘逢庆、吕小联、胡璧玉、梁江怀;

(3)广元村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各1个班,任课老师分别为:吴静娴、凌广、农林巧、潘德超;

(4)高加村小学四年级1个班,任课老师是:黄绍球、胡安天;

(5)华加村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各1个班,任课老师分别是:梁福珊、李科、施善群、黄秀英;

(6)明哲村小学二至五年级各1个班,任课老师分别是:江领、李根、苏丽华、林生民、黄美、甘维民、吴娇民、陆燕波;

(7)昌墩村小学二年级1个班,任课老师是:赵卫忠、王谨。

试点班级要先行先试,大胆实践。同时也采用自愿原则,欢迎其他班级积极主动参与新课改模式,实验班成功的经验将在全镇小学逐步推广。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1.抓好备课,利用假期提前编写导学案,导学案要提前一周完成。

2.抓好预习,教师要加强在预习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的指导,深入研究指导学生预习的有效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

3.积极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要经过组织公开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制定课改课堂教学模式评估标准,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教师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信心十足的进行展示,精练高效地进行反馈矫正,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4.抓好检查落实,全面提高质量,全面抓好对各教师实验过程的检查、督促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偏。要切实保证每节课的教学效率,防止课堂出现失控现象。教导处要加大对各备课组的检查和指导力度,通过抓集体备课活动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法的研究,在备课研讨中要重视学法的研讨,要多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多方预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办法,以此提高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能力。防止在课堂上,因教师对教材重难点把握不准,学生的学习思考浮于表面,学习不深入,甚至出现错误。

5.加强对教师全程跟踪听评课指导活动,即教导处在进行听课安排时,对每一位教师的课要从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三个课型进行全程听课指导。

第四阶段:总结提升交流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对新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阶段总结、反思。全面总结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形成相对成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并进行推广。

1.总结经验。及时总结学习推广课改活动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

2.深入研究。在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就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把实验引向深入,取得更大的成绩。

3.奖励先进。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课改中表现突出的优秀班级、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为掀起进一步深化学习的新高潮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为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发展再做新贡献。

四、实施策略

(一)课改班级要对学生科学分组。

以落实小组合作教学为主要形式,构建合理的多渠道的学习互动平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内互动,组组互动。落实互帮、互查,小组内联动,人人充当检查者和被查者,教人者与被教者的多重身份。

根据班级的大小, 把学生均衡地分为7—8组(兼顾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等方面),每组6—8人,小组中包括学习中各层次的学生,编号1、2、3、4…,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被赋予特定的职责。每组选拔组长一正一副,负责维持学习纪律,作业通查,纠错、辅导等。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课的学习成果、通过组内探究交流来解决问题、反馈问题,当学生的合作活动结束,教师根据自己对合作学习的监控情况和合作学习小组对合作学习的反馈情况(包括口头和书面的反馈),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评价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质量和数量,评价合作学习小组的合作过程和效果,并对有效合作、成功合作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认识到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意义。

(二) 重点抓好小组合作学习。

1.宁少勿滥,抓住契机。要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不合适的不安排。另外要抓住合作的时机,让学生有效的参与合作学习。

2.教给技巧,变换形式。教师应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怎样发言,怎样质疑、怎样追问等。

3.备好合作,参与合作。教师在备课时应备合作的内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时机等。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旁观,而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参与,教师可以把自己也当成小组中的一员参加到某个小组的学习中。

4.培养小组长。要对小组长进行培训,让组长知道如何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学习,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保证小组的有序合作。

5.组织好小组的发言顺序,先让学困生发言,再让中游生发言,最后让优等生发言,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6.加强小组展示的组织,如小组黑板展示时,注意组内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负责订正和评价,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大教师讲解时间的调控力度。

课堂要严格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自己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易混易错的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没研究之前不讲。课堂上要及时纠正错误,给出正确答案。

(四)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对课改班级要做好服务性指导工作,每周定时定量在课改班级听课,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时刻把握课改方向,指导课改方法,研究复杂问题的对策。同时,加大推门听课的力度,加强监督和指导。

全校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例研究或案例研究为基础,积极探讨课堂教学的典型课例、案例。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集体备课、说课、典型课例观摩课和评课等学科教研活动。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坚持骨干先行,借鉴蒙山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各个学科要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创新各自的模式。构建适合小学生特点的、符合课堂教学规律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的模式。

(五) 以常规管理促课改。

一方面,要夯实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努力做到“三个整合”,将教案改革、课堂改革、作业改革整合在一起进行。要从教案改革切入,从重视“教”到关注“学”,走“导、学、练”三案统一的路子。实行教学常规月查制度,月查成绩记入教师考核。

(六)严格把握训练环节。

增强作业布置和批改的科学合理性课前预习作业及课堂作业要精选。控制内容及作业量,以精选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课前预习作业与当堂达标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很好地落实教学核心内容;在保证基础的基础上,要适当采取分层作业的形式,供学生根据自己水平选用;作业形式要多样,既有书面形式,又有口头、实践作业等,并注意及时评价。

要进行课前预习作业的实践与研究。要求教师必须提前找准本课时的作业任务、学习要点,集体确定作业内容,早给学生布置下去,以便学生有更多时间完成预习作业。完善作业检查制度。在第二天上学后采取组长查、组内互查、教师抽查等形式确保学生都参与到课前预习中,并且保证效果;课前二分钟进课堂,教师再次确定作业完成情况,为上课做好铺垫和准备。

(七)扎实开展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重点要放在研讨每课时的预习作业、教学设计(钻研教材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点拨、归纳等)课堂作业内容等。

实行课堂改革,是一种实验,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操作,只有外校的先进经验可供参考,为了更好实行绩效考核,根据新要求,修订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

第4篇: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琼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精神,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加快实践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累经验。

二、条件分析:

1、我校系博鳌镇中心小学。我校积极实施“科研兴校”、“质量兴校”的战略,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培植与发展优质教育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近几年来,我校投资校园的软、硬件环境的建设,先后建成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信息技术设备。学校在资源库建设初见成效,为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学校重视了教师的培训工作,多年来学校每年均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各类教师,目前拥有省、市级骨干教师多名,为实施新课程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三、组织领导:

组长:夏志云

成员:学校全体教师

四、实验目标及任务:

1、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公民。

使学生具有爱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健康的身心。

2、培养一支能够胜任新课程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我们不但要引领着所有的教师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而且要通过这一场革命与洗礼,彻底更新教育观念,使所有的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3、开发具有地方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亲和力的校本课程,初步建立起合理并不断完善的课程体系。

【小学生爱国行为实施计划】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除了要用好新教材外,还应适应新的要求,开发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真正实现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利用者、执行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的课改目标。

五、实验措施及手段:

(一) 加强校本培训工作,以培训促新课程的实施。

学校将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注重发挥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专家引路、教师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相结合,进行新课程的校本培训工作。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发生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至旧的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观念斗争的结果。我们首先要注重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力争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与培训,组织教师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进行一次教育理念的“启蒙运动”,把我们自身的教育思想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真正焕发出生命力和创造力。

其次,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全体教师不仅要注意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还应注意改变我们每天正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育行为。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名师联动、专家引路、教师研讨的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力求通过自身行为的转变来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篇六:小学生爱国行为实施计划
2015学校信息公开实施方案

第1篇:学校信息公开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教办〔20XX〕15 号,以下简称《意见》)、《浙江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意见的通知》(浙教办〔20XX〕18号)要求,积极推进西湖区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信息公开的实施单位

区教育局直属的各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学院、直属单位(以下简称学校)是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单位。学校要建立校长为第一责任人, 由专人或机构承担信息公开各项具体事宜的组织机构。协调开展保密审查,管理、维护和更新本校公开的信息,并受理和答复师生员工、学生家长提出的信息公开申请等,推动我区学校信息公开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其他中小学、幼儿园根据本单位实际参照执行。

二、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

(一)主动公开的信息

1.学校基本情况,包括历史沿革、办学性质、办学地点、办学规模、办学基本条件、机构职能、联系方式等;

2.学校现行规章制度以及办事流程;

3.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其执行情况;

4.学校招生的计划、范围、对象,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和评优奖励办法,学费(保育费)减免的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和结果;

5.学校收费的类别、项目、标准、依据、范围、计费单位和批准机关以及监督电话;

6.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关规定,教学与科研成果评选,课程设置方案与教学计划及执行情况;

7.学校教职工招聘、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评优的条件、程序、结果及争议解决办法,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教师培训等师资建设情况;

8.学校数量较多的物资采购、基本建设与维修、房产承包与租赁等的招投标结果及实际执行情况;

9.学校经费收支情况,资产和受赠物的管理使用情况;

10.学生住宿、用餐、组织活动等服务事项及安全管理情况,自然灾害、传染病等涉及师生安全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处置情况;

11.其他应当主动公开的情况。

(二)依申请公开的信息

本校教职工因自身教学、科研、生活等特殊需要,本校学生家长因行使子女监护权的有关需要, 向学校申请获取相关信息时,学校要及时予以答复。不能按要求提供信息的,要为他们了解相关情况提供便利。对于社会公众向学校提出的建议、咨询等,学校要认真予以回复。

(三)免于公开的信息

1.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

2.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

3.公开可能危及校园安全稳定的信息。

4.法律、法规规定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

三、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

对于主动公开的信息,主要采用网上公开的形式。已有校园网的学校应通过创建网上信息公开专栏的方式主动公开信息。暂无校园网的学校,应尽快建设好校园网,实现网上信息公开。同时,在网站尚未建成之前积极通过信息公告栏、电子显示屏、校园广播、电视以及校刊、告家长书或教职工大会、学生家长会等方式公开。

四、信息公开的时限

对于主动公开信息,学校应尽可能在信息产生后第一时间予以公开,最迟不能超过自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的30日。对于申请公开的信息,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五、信息公开的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

1.学习领会精神。学校深入学习《意见》、《浙江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意见的通知》文件,领会精神。

2.召开工作推进会。区教育局召开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推进会,部署相关工作。

(二)准备启动阶段

1.建立领导机构。学校要建立本单位信息公开工作组织机构,成立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职责。

2.制定实施细则。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实施细则,明确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主动公开工作、依申请公开工作等各项工作的程序、要求等,确保信息公开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3.实现全面公开。已有校园网的单位在下学期开学前完成学校网站“信息公开专栏”的网页制作与信息上传。“信息公开专栏”框架参见《杭州市西湖区××学校(单位)网上信息公开专栏框架(样本)》(附件一);目前尚无校园网的学校,通过其他多种方式公开信息,同时积极创建网上平台。

(三)常规运作阶段

1.信息公开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各校要将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开展,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本校信息公开工作实施细则,以网上公开平台为主要形式,以其他方式为辅助,认真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2.学校要做好已公开信息的更新和维护工作。

3.学校要做好信息公开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4.学校要做好信息公开的年度总结工作。

5.学校应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时调整、充实和完善公开的内容与形式。

六、信息公开的工作要求

(一)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是我区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校务公开、推进依法治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学校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体现及时、准确、规范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将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二) 区教育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为全区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机构, 区教育局政策法规室为主管部门 (联系人:芦艳,信箱账号jyj_ly),负责统筹推进、监督、指导辖区内学校的信息公开工作。下学期,区教育局将对各校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将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同时,督导部门将把学校开展信息公开工作的情况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推动我区学校信息公开工作长期、规范、深入地开展。

第2篇:学校信息公开实施方案

“信息公开”,是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举措,是落实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需要,是坚持和完善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是实行依法治校,保障教职工主人翁地位和民主管理权利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的政策的体现。

“信息公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在政治上、制度上、管理上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的地位,在学校内部形成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政通人和、齐心协力的良好局面。它是民主管理的深化,是基层民主建设的必然。

“信息公开”是加强学校行风建设,树立教育良好形象的需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监督,通报学校工作,宣传学校教育工作的成绩,争取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本市教育系统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沪教委办[20XX]80号)、徐汇区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网站建设,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机构设置

1、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组长:王海萍(校长兼书记)

组员:张卫华(工会主席)许燕勤(德育教导)陈春梅(教学教导)傅全红(总务主任)

2、信息公开工作小组组长:张卫华

组员:许燕勤、陈春梅、施永兰、傅全红、王志荣

3、信息公开监督小组组长:张卫华

组员:陈洁、黄凯旋、田美琴、夏清

二、信息公开的原则

1、合法性:以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为依据和标准,保障“公开”的合法性。

2、真实性:必须实事求是,切忌弄虚作假,以保障“公开”的真实性。

3、民主性:公开的内容须是学校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是群众关注的热点。公开过程须以教代会为依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以保障“公开”的民主性。

4、规范性:制订有关配套制度,且重视检查、充实和完善工作,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以保障“公开”的规范性。

5、时效性:结合实际,稳步推进。热点问题、重点问题要及时公开,保障“公开”的时效性。

三、信息公开工作流程

信息公开工作小组成员负责信息搜集——校长审阅、签名——各自权限范围内负责各项信息网上公示、文本稿存档。

四、信息公开的内容:

(—)教育收费:

1、收费规定。上级公布的收费标准。

2、收费标准。经上级部门批准的学校收费标准。

3、学生的代办费收支结算的情况。

(二)招生与考试:

1、招生简章。学校招生简章。

2、招生结果。招生计划数和完成招生人数。

3、考试安排。区、校两级的各类考试。

(三)学生管理:

1、管理办法。各类学生奖惩管理办法。

2、学籍管理。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3、评优结果。各类评优结果。

4、奖学金分配方案。学业优秀奖、学业进步奖;体育竞赛奖。

5、奖学金分配结果。各类项目学生获奖名单。

6、帮困助学。助学金的实施方案;救急救难方案;帮困学生名单。

(四)重点工作:

1、学校发展规划;学期工作计划;每周工作安排。

2、创建活动。各类重大创建工作。

3、专项工作。学校各类专项工作计划、进展情况。

4、岗位设置,岗位聘任结果。

5、师德评优、行政评优操作程序及考核结果。

6、人事、分配改革方案、考核方案、福利分配方案、奖惩方案以及学校重大建设项目。

7、学校重大活动的信息。

五、信息公开的途径:

1、会议:校务会、校行政会议、教代会、教职工大会、家委会、家长会、社区交流会。

2、宣传栏:公示栏、黑板报、橱窗。

3、网站:栏目建设,内容及时更新,与教育局政务公开网站链接。

五、监督机制:

1、学校党支部领导、教代会监督小组定期实施检查、监督。

第3篇:学校信息公开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政务环境,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政务公开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廉政高效、务实、规范的学校为基本要求,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改进工作作风,为我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外,都要采取方便、快捷的方式及时公开,方便群众办事,有利进行监督。

三、目标要求

推行政务公开要与勤政廉政建设、构建和谐教育及建设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与进程相结合,使政务公开成为教育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促进学校工作透明度不断提高,与群众沟通渠道更加畅通,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四、政务公开的内容

实行政务公开要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作为重点内容。学校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智职能、职责和法定权限;内部机构的设置及职责情况;年度工作目标、工作制度;办事依据、条件、程度和结果;部门服务承诺;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政务信息;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勤政廉政情况;干部任用、人事安排及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奖惩情况;财务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重要工程项目方案、审批及招标情况;固定资产的管理处置情况;重大事项的决策情况;其他应在内部公开的事项。

五、政务公开的形式

一是建立政务公开栏。要在师生、群众便于观看的地方设置公开栏,在公开栏旁边设立意见箱和投诉电话。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新闻媒体等途径进行公开,以增大公开容量和覆盖面。三是采取信息简报、召开会议、内部通报、下发文件等形式进行公开。公开的时间要与公开内容相适应,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

六、政务公开的程序

(一)公开前,单位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要进行专题研究,确定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二)有关责任人向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提出政务公开的方案,由单位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签署意见后方可实施。

(三)公开后,单位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要采取各种形式,征求群众意见,并需将群众建议的办理结果和群众所提问题的答复以及那及时向群众进行反馈。

(四)每项政务公开工作结束后,对政务公开的有关资料等,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立卷、归档保存,做到档案完备,资料齐全,便于查阅。

七、政务公开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推行公开办事制度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职能处室具体承办,形成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要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单位的主要领导为推行公开办事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对这项工作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同时要建立监督机制,要确保政务公开做到“五有四落实”,既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实效;责任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

(二)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加强政务公开规范化建设。

(三)落实奖惩、强化责任。要把推行政务公开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学校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在推行政务公开制度中工作不力或不称职的负责人,要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建议有关部门调整其工作岗位。

(四)利用网站优势,加大公开力度。要充分利用政务平台传递信息快的优势,在学校网站上开辟的政务公开栏,及时将教育行政部门文件(规章、政策)、政务公开栏动态在网上发布,增加教育行政机关办事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

八、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陈毓翰

副组长:邓则英、陈志森

成员:陈光、何新、朱进、刘佳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639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