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职业学院教务系统

| 校园 |

【www.guakaob.com--校园】

滁州职业学院教务系统(一)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入口:http://218.23.237.228/jwweb/ ...

下面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入口:http://218.23.237.228/jwweb/


更多校园信息,请关注>>>校园快讯>>>

滁州职业学院教务系统(二)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教务系统入口:http://220.178.75.149/jwweb/

下面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教务系统入口:http://220.178.75.149/jwweb/


更多校园信息,请关注>>>校园快讯>>>

滁州职业学院教务系统(三)
滁州学院校外查询教务系统成绩步骤

滁州学院校外查询教务系统成绩步骤

1、先下载个搜狗浏览器:

2、用搜狗浏览器打开教务系统网站(先不要打开教务管理系统):

3、打开搜狗浏览器右下角的“加速器”图标:

4、在子窗口中点击“全网加速”图标:

5、选择“开启全网加速”:

6、点击“教务管理系统”链接:

7、耐心等待后即会出现:

8、输入信息,登录„„耐心等待并关注下面的进度条:

9、下一步:【滁州职业学院教务系统】

10、下一步:【滁州职业学院教务系统】

11、下一步:

12、完成:

13、如果等待时间超长链接失效,请重复4~12步骤(如果不幸挂课,则纯属虚构„„)。

版权所有 已上传到百度

滁州职业学院教务系统(四)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校历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校历

滁州职业学院教务系统(五)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讨论稿)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

职教发〔2013〕 号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严肃教学纪律,维护教学秩序,预防和及时处理教

学过程中的各种事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事故的定义、级别

1.教学事故是指由教学人员(含任课教师、教学辅助和教学管理人员等)违

反教学管理规定,在所承担的教学活动和相关工作中出现失误,导致教学活动受

到影响、并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或事件。

2.教学事故涉及范围: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作业、考试、学生成绩、教学

管理、教材及教学保障等环节。

3.根据事故的性质及对教学工作的影响程度,将教学事故分为三级:一级(重

大),二级(较大),三级(一般)。

二、教学事故的分级认定

(一)下列情节之一,认定为一级教学事故。

1.教学人员在教学过程中传播违反国家法律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损害学

校声誉的言论并造成不良影响。

2.教学人员未经批准一学期累计缺课8课时及以上。

3.教师随意删减由教研室审定的课程大纲、压缩或拖延教学进度,整个学期

完成教学内容不足授课计划的80%。

4.因教学人员错误引导或擅自离岗,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学生严重受伤,造

成恶劣影响。

5.未经教务部门批准,私自改变任教课程或改用教材。

6.选择使用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教材,又未及时作处理。

7.命题人员及涉密教职工在命题、试卷印刷、传送、保管过程中泄露考试内

容,并造成严重后果。

8.因命题人员不认真,考试试卷中有20%以上试题严重出错,影响考试正常

进行。

【滁州职业学院教务系统】

9.教师或管理人员丢失学生试卷、考试成绩、毕业论文、实习任务书等,并

造成严重后果。

10.因实验实训课材料供应严重失误,造成财产重大损失或人身伤害。

11.违反规定,给不具备毕业资格的学生发放毕业证书或出具与实际情况严【滁州职业学院教务系统】

重不符的成绩、学籍、学历证明。

12.图书馆内使用明火,违章操作电器等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或图书资

料和设备严重损失。

(二)下列情节之一,认定为二级教学事故。

1.教师未经批准一学期累计缺课2至7课时。

2.教师未经批准,整个学期完成教学内容不足授课计划的90%。

3.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教案或有明显的不备课现象。

4.整个学期未按教学大纲要求布置作业、收交作业或不批改作业。

5.教师酒后上课,造成不良影响。

6.无正当理由拒绝承担部门安排的教学任务。

7.因非不可避免因素上课或监考迟到、中途离岗或提前下课10分钟以上。

8.因教学人员实验、实践操作准备失误致使实验、实践操作无法进行或延迟

达20分钟以上。

9.考试试卷中有10%的试题严重出错,或考题份量严重不足,致使80%的学

生在考试过程的一半时间内结束考试。

10.考务人员在考试时未准备好试卷,致使考试无法进行。

11.因监考教师失职,造成考场秩序混乱或考场20%及以上考生作弊。

12.教师接受学生的请吃送礼,以此在学生成绩等方面弄虚作假。

13.因教师阅卷不认真,导致卷面累分错误20分以上或错批学生卷面成绩达

20分以上。

14.因工作疏忽造成试卷印刷、传递、保管过程中泄密。

15.水、电、黑板、桌椅的修缮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导致不能正常上课。

16.未根据学院现有教学设备及材料认真准备,而影响实践教学。

17.因管理不善(如管理人员未提前通知却擅自切断线路等)或责任人失职

而造成停电、停水,使上课或实验中断。

18.因审核不认真,错发学生毕业证书或遗失学生毕业证书。

19.未经学校批准,擅自在学生中推销自编或参编教材。

20、未经学校批准,图书馆或阅览室关停半天以上。

(三)下列情节之一,认定为三级教学事故。

1.调课(含公差调课)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手续或未经批准随意私自请人代

课。

2.因非不可避免因素上课迟到、中途离岗及提前下课5-10分钟或一学期累

计2次以上上课迟到、中途离岗及提前下课5分钟以内。

3.未经学生所在系部和教务处同意,不按教学计划擅自提前结束课程或改变

教学内容。

4.教师已事先书面向系部请假,而批准者未及时通知学生,致使学生空等

15分钟以上。

5.教师穿背心、吊带衫、超短裙、拖鞋等上课有失教师风范的行为,或上课

时用不文明语言或行为贬损、侮辱学生。

6.教师上课使用手机接打电话、收发短信,或做其它与授课无关的事。

7.因实验课实训课准备不充分,致使课程不能正常进行达10分钟及以上。

8.指导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随意离开指导岗位,或擅自请他人代替指导,或

随意调整和减少规定的程序与步骤。

9.因实践教学老师或系部未按时上报申购教学设备、耗材或设备供应与管理

人员未按时采购,导致实训实验开出率不足90%。

10.实验、实训管理人员不及时维修保养设备,致使设备完好率低于95%。

11.期未考试命题人员不按规定时间同时提交A、B两种试卷、标准答案、评

分标准,或者提供的两套试卷试题重复程度在30%以上。

12.因教师阅卷不认真,导致卷面累分错误10-20分或错批学生卷面成绩达

10-20分。

13.教师不按规定时间完成阅卷、报送成绩及有关材料。

14.监考迟到或早退5至10分钟或监考时说闲话、看书报、处理与监考无关

的事务或因监考教师失职,造成考场秩序混乱。

15.因未准备好试卷、未组织好考场等原因,导致整场考试延误5分钟以上。

16.考试(包括补、缓考)因辅导员不及时准确通知学生,导致学生未按规

定时间参加考试。

17.结束考试后收回的试卷数发生短缺与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不符。

18.因排课或排考核对不细发生教室使用冲突,造成教师和学生应到教室上

课、考试而未到,又没有采取措施及时予以更正(第一周为试运行,除外)。

19.临时性安排全校性活动,主办人因未及时安排调度或系部未及时通知师

生,致使教学秩序混乱。

20、因教师或系部未按时上报征订教材或教材管理人员未按时预订教材,致

使学生在开课2周以上未领到教材。 、

21.教材错订、错购价值在1000元人民币以上。

22.无客观原因,对上报教务处的教学统计报表、相关材料、数据信息等逾

期或拖延不报,造成不良后果。

23.晚自习时电路发生故障,电工在接到通知后不能在20分钟内到现场排除

故障,或做不出合理解释。

24.学生教室和寝室发生属于后勤部门职责范围能够解决的事,学生、教师

及系部提出申请,后勤部门在三日内没有予以解决,也作不出合理解释的。

25.图书馆和阅览室未经批准推迟开放或提前关停30分钟以上。

三、教学事故的认定程序

1.一旦发生教学事故,责任人或现场相关人员可通过书面、电话等方式报告

教务部门。

2.教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通知事故责任人所在的部门进行调查,填

写“教学事故调查认定处理表”,并于三天内上报教务处。事故调查认定表中必

须明确事故责任人,并附相关当事人、责任人或知情人的书面材料。

3.三级教学事故由事故所在系部主任组织认定;二级教学事故报教务处,由

教务处长组织认定;一级教学事故报分管教学院长组织认定。

4.教学事故经核实认定后,由教务处签发“教学事故处理通知书”。

5.一、二级教学事故处理结果,经院长办公会同意后,向全院通报。

6.所有教学事故的处理结果,均由人事处存入责任人业务档案。

四、教学事故的处理办法

1.三级教学事故,扣发责任人本学期校内津贴10%,相关责任人本年度考核不得为优秀,并在本系部范围内作出检查。

2.二级教学事故, 扣发责任人本学期校内津贴20%,责任人本年度不得参加评优,处理结果在全院通报批评。

3.一级教学事故,扣发责任人本学期校内津贴30%,责任人本年度考核为不合格,并给予警告处分。

4.一年内构成多个教学事故者:属2个三级教学事故的按二级教学事故认定;属3个三级教学事故的、属1个三级和1个二级教学事故的、属2个二级教学事故的均按一级教学事故认定。

5.对事故故意隐瞒拖延不报的相关人员及系、部、处负责人,扣发其本学期校内津贴10%,并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批评。

6.事故责任人有陈述和申辩权。对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有异议,可在接到“教学事故通知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教学工作委员会提出申诉,教学工作委员会在接到申诉后的十五个工作日内组织成员或专家进行重新认定,并作出答复。

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实行首次警告办法,即:给予本学年内首次发生二、三级教学事故的教职工全院通报批评(或警告),暂不作为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给予首次发生一级教学事故的教职工降级(视情节降为二级或三级)处理;若本学年内再次发生教学事故,将对照本教学事故认定与管理办法严格处理。

如出现不在本办法认定范围内的教学事故由教学工作委员会进行认定处理。本办法若与其它规章制度发生冲突的,以本办法为准。

本办法解释权在教学工作委员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11月25日)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事故通知单

编号:

系、部、处 老师:

您于20 年 月 日在 教学活动中,违反了《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经调查认定,属于 教学责任事故。

特下发此通知单,望引以为戒,杜绝各类教学责任事故的再次发生!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年 月 日

注:本单一式四份,教务处、人事处、教学部门及本人各执一份

滁州职业学院教务系统(六)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教育1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论文题目 论会计职业道德发展 学生姓名 李艳玲

所学专业 会计电算化 导师姓名 王长山 报告日期 2012年2月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近年来,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问题愈来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从美国的安然、日本索尼公司及欧洲的壳牌公司等会计欺诈事件相继曝光,他们或编制虚假财务信息,或隐瞒真实会计信息,或拖延披露信息,或通过虚报巨额资产或利润来欺瞒广大投资者。在中国此类情况也不少见。我国在本世纪初所揭露的大庆联谊、亿安科技、银广夏、蓝田等恶意操纵、欺诈等重大违规、违法案件对于转型经济的中国,在证券市场的发展尚很不完善和规范的情况下,也许所暴露的问题只是冰山的一角。

由此可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这同时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本本课题的时间安排如下: 课1. 选题:2012年2月,并形成初稿; 题的内容

2. 美化:2012年4月,并形成二稿;

3. 完善:2012年5月,并形成定稿,准备毕业答辩。

本论文的题纲如下: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

二、二、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作用 1.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2.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3.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论 4.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

二、国内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 1、虚列收入的同时隐匿支出 2、伪造合同、发票和相关凭证 三、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历史和传统的原因

2、会计人员的执业缺乏独立性 3、处罚力度不够 4、缺乏社会监督

四、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现存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 (二)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四)完善从业人员教育机制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文 提 纲

,2008,(1) 参[1]朱晓.自议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经济师[J]

考[2]沈晓晔.如何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J].企业研究,2010 文

献 [3]许绍双.会计职业道德在校教育的目标与模式[J].现代会计,2009,(4)

指 导 老 师 意 见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名称 会计电算化 论文题目 论会计职业道德发展 学生姓名 李艳玲 指导教师 王长山

2012年5月8日

滁州职业学院教务系统(七)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规划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现学校战略性发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跨越式发展,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办学规模成倍增长,各项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扩大办学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一五期间,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新设高职专业15个,高职专业总数达到43个,涵盖加工制造、土建、电子信息、交通运输、材料与能 源、财经、旅游、农林牧渔、生化与药品、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等11个高职专业大类。其中,对应第一产业类专业3个,占6.9%,对应第二产业类专业 24个,占55.8%,对应第三产业类专业16个,占37.3%,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中既定的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专业建设发展目标。学 校在校生人数每年平均递增1200名,2010年,学校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2700人,其中,高职学生9680人。在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同时,学校还根 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成人教育服务,目前,成人教育在校生2500人。十一五期间,学校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购置实践教学设备,教学仪器设备总 值达1亿元,建有高标准实验室78个,其中,建有职业教育计算机与软件技术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2个。

(二)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学校紧紧依托当地行业企业,按照以学校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校企共建的指导思想,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创新人 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挖掘与德资企业博西华公司多年合作的“双元制”模式培养人才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地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其本土化普及推广。建立 了独具特色的“订单培养,双元施教”、“依托行业,工学结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项目引导,阶段递进”、“四双三结合”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 式。依照这些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受到我市家电、模具、机械等行业的欢迎。“十一五”期间,学校先后与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广东新 宝电器有限公司、扬子必威空调、江苏华瑞集团、安徽天大集团、扬子客车等30多家企业签订 “订单教育”或合作办学协议,设立了“博西华班”、“康佳班”、“扬子制冷班”、“扬天机械班”、“三星电子班”、“东菱班”等企业冠名班,按照行业企业 岗位能力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由于专业设置合理,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强,就业指导与创业

培训举措得力,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显 著,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2005~2007年连续三年被安徽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 体,2008~201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10年,学校还被安徽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 体荣誉称号,学校还有多位教师在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受到省部级表彰。

(三)以教学“质量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紧紧抓住省教育厅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契机,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努力提升内涵层次。在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上, 学校积极参与,2010年7月,学校提交的申报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财政厅牵头组织的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11月,学校被省教 育厅、财政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在专业建设上,“十一五”期间,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以专业群建设为框架,建 设了契合地方支柱产业的建筑、机械、电子、汽车、软件等5大专业群,设置专业43个,其中国家紧缺人才培养专业12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 业建设点3个,校级重点专业建设点12个。在课程改革上,学校加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设,根据教学做一体化原则,探索建设“教室+车间”的 教学场所;秉承“先问会了没有,再问懂了没有”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整合课程内容,开发“工学结合教学包”,设计教 学情境,开发新课程。“十一五”期间,建设3门省级的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18门,并开发建设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库和特色教材。学校还建有省级人才培养模 式实验区1个。2008年,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获得优秀等级。

(四)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按照“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通过引进与培养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期间,学校 根据教学需要,从有关高校和企业引进100多名优秀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同时支持教师继续学习深造,先后选派7人在国内知名高校访学,6人出国进修;支持2 人攻读博士学位,32人攻读硕士学位。2010年,学校有教职工536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56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20人;专 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的达到75%。学校建设省级教学团队2个,培养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二是制定科研工作奖励制度,鼓励引导教师开 展科研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能力。“十一五”期间,我校教师出版专著和统编教材90部,其中主编27部;发表省级以上论文425余篇(其中:国家 级重点期刊10篇,国家级期刊20篇);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已结题69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和市厅级课题24项,职成教学会及院级课题43 项),另有在研各类课题85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帮助企业完成百余项技术改造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三是紧紧依托区域内行业企业和有关高 校,根据实践教学需要建设“校企共建共享人才资源库”,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五)面向市场,开放办学,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学校坚持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办学使命,牢固树立以服务求发展的服务意识,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一是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服务。学校充分挖掘办学潜力,积极开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十一五”期间,培养成人本专科学生3400余人,开展企业在岗人员的转岗与晋级、新聘人员的岗前培训,城镇失业人员、退役转业军人、被征地农民以及农村剩 余劳动力等技能培训22000余人次,开展有关工种技能鉴定14000余人次。二是开展科技服务,支持企业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十一五”期间,学校帮助 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以及改进生产工艺流程等服务100多项,帮助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发应用程序软件9项,每年安排20多位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开 展技术服务,参与生产管理。同时,学校以各系部或教研室为单位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三是引领辐射,带动区域内职业学校共 同发展。为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学校与我市有关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天长市职教中心、定远四方职业培训学校等中职学 校签订了对口支援与交流协议,采取3+2模式合作培养人才,共建共享实训资源,并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对口招生,为中职学生继续学习深造提供平台。四是申 办技师学院,构建多元化办学体系。学校于2009年成功申办了安徽滁州技师学院,并实现当年招生,为探索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推进高职 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六)推进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大学文化

学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据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自身特点,提炼出“修能致用,笃学致远”的校训,激励 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通过扎实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奋发向上、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积极 倡导“三自教育”,努力建设刻苦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建设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通过举 办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通过举办科技创新节、专题学术报告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通过引进 “6S管理”(“ 6S”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等六个英文词汇首字母)等企业管理文化进校园活动,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交融,让学生提前了解、熟 悉、认同企业文化,感受到企业文化熏陶和教育,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创建了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七)拓展办学空间,建设新校区

为拓展办学空间,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学校在“十一五”期间启动新校区建设。2007年12月,学校启动了占地面积 881亩,规划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建设项目。2008年9月,新校区正式启用, 3200名高职新生入住。至“十一五”末,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35亿元,完成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建设项目一、二期工程。其中,教学区、生活区 全部建成,运动休闲区域基本建成,绿化亮化以及道路管网等配套工程也按建设规划进度分期分步实施。目前,学校总占地面积达到107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 28万平方米。

(八)加强制度建设,服务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学校制订了《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会议事规则》、《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重新修订了党政管 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等制度汇编,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服务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推进了学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进程。为加强效能建 设,提高工作效率,学校按照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学习、生活为一体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深入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十一五”期间,已经建成校园 网、教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体育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电子政务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校园监控系统等服务管理系统, 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数字信息化校园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 律,坚持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创新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之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 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 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

(二)总体目标

围绕建设高水平的、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的长远目标,经过5年建设,探索建立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办学体制机制,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建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教学科研团队,构建一批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的重点专业,产生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培养一批高 素质的“双师型”人才,大力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促进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到2015年,将学校建成一所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 鲜明的高职院校。

(三)总体发展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秉持“修能致用、笃学致远”的校训,发挥滁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优势和滁州制造业蓬勃发展的产业优 势,以校企深度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以专业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主线,坚持突出特色、协调发展、依托优势、全面提高,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构筑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和大学制度,培养优秀人才、创造优异成果,从整体上提升学校的核心竞 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主要发展目标

(一)办学规模目标

“十二五”期间,学校高职生达11000人,技师学院在校生保持在2000人左右,“十二五”期间总规模稳定在13000人左右。

(二)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目标

探索建立由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专家、企业参与的校董会、理事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参与 学校管理,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产业规划、专业设置、新技术应用、筹资渠道多样化、教师培训与兼职教师聘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增 强办学活力,在新的层面上形成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

(三)专业建设目标

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增设10个专业,使招生专业总数达到53个左右,努力建设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12个校级重点专业,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程50门。

(四)科研工作目标

五年规划期内,争取获得全国性立项课题3-5项,完成省、厅级科研项目不少于30项,校级科研项目100项以上,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专利不少于5项,专著和自编专业教材80部以上。

(五)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以培养和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为重点,着力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高级职称比例和“双师型”教师比例。“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总量目标:专兼职 教师总数达到600人左右。结构目标:进一步实现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合理化、年龄结构均衡化、学历结构高层化、学缘结构多元化。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达到教师总 数的30%以上,中级职称占50%以上,硕士研究生以上层次的教师力争达到60%左右,专业教师“双师型”或具有双师素质的达到85%以上,建立兼职教师 人才库,努力使兼职专业课教师达到50%。教学团队建设目标:重点建设3—5个高水平教学团队,培养和形成一批具有专业优势、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中青 年教师群体,培育和加强特色专业,促进专业发展。

(六)实习实训设备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投入总量6000万元(含十二五期间继续执行的奥贷项目),使学校实习实训资产总量超亿元。完善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七)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658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