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篇一 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基层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刍议

  【摘要】在中央要求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新形势下,区县级党校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制定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强化科研教学水平,创新教师管理机制,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党校;干部培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一、新形势对区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党校担负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职责的迫切需要。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党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是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党校教师是党校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的执行者,在党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否完成好大规模、大幅度干部培训任务关键在教师。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才能不断提高党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党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党校适应干部教育培训新挑战的迫切需要。当前,区县级党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社会培训机构和高校教育的有力挑战,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教师和学员之间实践经验和实际处理实务的能力进一步拉大,学历学位和知识方面的差距逐步缩小的新问题。这就要求区县级党校必须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区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党校应对工作重心转移的迫切需要。区县级党校成人(函授)学历教育已经终结,党校今后的工作重心必然向干部培训 党员教育、教学科研方面转移,党校教师除了应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外,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这对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区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1)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结构不尽合理。目前,在区县级党校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五多五少现象:一是从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看,中青年教师偏少,教师队伍年龄断层现象突出,老化现象严重。二是从教师队伍知识结构看,在职教师中本科、党校研究生班学历多,硕士博士等高学历、高层次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少,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是从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看,从事哲学、思政、历史专业的居多,从事领导科学、管理学、党建、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专业的教师所占比例偏少,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干部培训任务和要求。四是从教师队伍能力结构看,一人承担数门课程的通才型教师多,能承担高水平培训的任务和高水平科研课题的专才型教师少,具有稳定的专业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 拔尖人才和高水平教研团队数量更少。五是从教师队伍职称结构看,受职数限制,获得中级(或以下)职称资格的教师多,获得高级职称资格的教师较少。这五多五少的整体队伍素质现状,已成为制约区县级党校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2)教师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具体表现为:一是授课内容针对性差,对于不同类型和班次的培训对象缺乏精细化分析和客观研究,难以引起学员的共鸣与认同;二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分析少,教学缺乏实效性;三是教师理论素养和能力面临挑战,区县级党校不时出现没有当过领导的给领导干部讲领导科学,没有到过西方国家的给经常与西方人洽谈贸易的人介绍西方经济的现象,受训学员对党校教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教师科研能力亟待提高。一是部分教师搞科研积极性不高,有的教师仅仅把科研成果当作评职称的硬性规定,一旦职称晋升便再不愿受伏案之累,科研工作缺乏持久性;有的教师认为搞科研与个人收入不挂钩,对科研工作缺乏热情;个别教师认为搞科研是高不可攀的事,对科研工作存在畏难情绪。二是有些教师缺乏基本科研能力,没有经过专门科研培训,没有成熟的研究方向或固定的研究领域;有些教师虽有较强的科研欲望,但不知如何选择科研课题和搜集资料,甚至不清楚课题的申请程序。三是有些教师关起门来搞科研,不善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当前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热点 难点和重点问题缺乏深入系统分析,论文学术含量低,理论创新不够,难出科研精品。

  三、加强区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流学府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区县级党校要适应新形势要求,按照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制定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提高教师能力素质,强化科研和教学水平,创新工作机制,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1)创新理念,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人才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区县级党校要积极实施人才强校 战略,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强化人才强教、人才强校意识,把教师作为第一资源,在思想上重视,生活上关心,感情上尊重,教研上支持,管理上到位,营造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形成广大教师热心教学、潜心教学的氛围。二要创造条件 放开视野,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择优聘用专职教师,打造名师名教,培养学科带头人,选调一批政治素质高、有真才实学、立志党校事业、党校急需的人才到党校工作,为党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要开发社会资源,大力选聘优秀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形成结构合理、专兼职比例适当的高素质师资队伍。(2)加强培训,提高教师能力素质。一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党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意识、历史使命感和政治敏锐性,在重大理论和重大问题面前,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于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二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抓好教师知识更新,组织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引导教师积极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理论素养。三是加强岗位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创造条件,丰富培训形式,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高质量、高层次学术会议。四是加强基层锻炼,提高实践能力。组织教师深入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安排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为教师提供更宽广的成长舞台。(3)强化科研,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一要把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党校教师要努力做到每一个教学专题就是科研专题,也是调研专题,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科研含量。二要紧紧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搞科研。党校教师必须紧紧抓住社会经济社会生活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行科学研究,将研究成果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并及时带进课堂,给学员以科学回答和正确指导。三要支持教师开展学术科研活动,鼓励教师撰写学术文章和调研报告,支持申报承担创新性课题,引导教师走科研型和学者型道路,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4)探索创新,健全教师考评激励制度。科学健全的运行机制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保障。一要建立严格的选拔聘用机制,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选聘程序和条件,不拘一格选拔使用人才,使真正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党校事业发展中来。二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定期组织开展教学观摩和教学竞赛活动,抓好评教结果的综合运用,形成奖优罚劣的评教结果运用制度。三要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机制,对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在教研经费上予以倾斜,在拔尖人才推荐专业进修等方面优先考虑,逐步形成既有利于党校发展,又能满足教师个体成才和事业发展需要的激励导向。

  参 考 文 献

  [1]张碧源.网络技术在图书情报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5):210~211

  [2]胡昌平,曹宁,罗贤春.论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组织变革[J].图书馆论坛.2005,25(6):54~58

  [3]曲毅.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基层党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J]

  [4]郭岩.加强党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党校办学水平[J].今日南国.2008(9):5~55

  [5]袁春丽.与时俱进切实加强新时期党校教师队伍建设[J].决策管理.2009(15):17~25

  [6]韩福翠.建设学习型政党背景下党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思路[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胡勇.加强县区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

篇二 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机关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中层干部在机关干部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在机关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从对泰州市市、县、乡三级机关的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调查来看,总体情况是好的,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年龄老化、专业人才缺乏等等,亟需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全市机关中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关键词】泰州市;机关;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一、泰州市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调查

  (1)健全制度抓规范。市、县两级组织人事部门立足工作实际,抓好制度的建立与完善。2000年以来,根据机关中层干部队伍的现状,先后出台了中层干部任职、竞争上岗、最高任职年限等方面的文件,尤其是《公务员法》颁布后,制定了公务员挂职锻炼、法律知识考试等相关配套文件,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在建章立制的同时,组织人事部门发挥牵头抓总的职能,切实加强中层干部的职位使用、任职管理、监督和备案管理,规定选任中层干部必须在规定的编制和职数内进行,并有相应的空缺,进一步规范了中层干部选任程序和备案管理程序。(2)轮岗交流添活力。一是全面推行竞岗交流。2000年以来,通过全员竞岗、缺额竞岗或跨部门竞岗等方式,全市共交流中层干部4000多人次,激发了中层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高港区全面实施中层干部岗位准入和全员竞岗,全区区级机关166名中层干部中,通过竞争走上中层岗位的就有110多人。二是定期开展轮岗交流。按照人刚相适、才尽其用的原则,2000年以来,全市定期组织机关中层干部进行轮岗交流,交流面达60%以上。其中,泰兴市组织人事部门结合中层干部每3年续聘的有关规定,先后指导30多家单位开展中层干部交流,参加轮岗交流的有1000多人次。三是加强实践锻炼。各级部门注重加强年轻中层干部的培养,大力拓宽培养锻炼渠道,通过上挂学习、下派锻炼、互派挂职、参与中心工作等形式,为年轻干部提供实践锻炼平台,促进干部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提升能力。2002年以来,靖江市先后选派100多名中层干部参与沿江开发、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通过实践锻炼,提高了选派干部应对风险挑战、解决突出矛盾、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3)强化考核增压力。一是强化目标考核。为确保年度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姜堰市成立了专门的考核办公室,每年初将考核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到每一个部门,细化到每个中层干部,初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考核责任体系。二是注重日常考核。为加大目标运行过程的监控,兴化市要求各部门在定期考核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层干部的日常考核,注重了解中层干部在履职尽责、处理问题等“一线战场”上的工作能力、作风状态等方面的信息,以此来增强机关中层干部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三是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干部考核是对干部工作能力、德才素质的一次大检验。海陵区注重发挥干部考核的“全面问诊”作用,将考核结果作为中层干部提拔、奖励、调整交流的重要依据,激发了广大中层干部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动力。(4)加强培训提素质。一是组织轮训。全市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教育活动,采用专题理论培训、学习讨论会、双休日文化讲座、辅导报告会、青年干部论坛等多种形式,分期分批组织机关中层干部进行轮训,轮训面达90%以上。二是实施能力培训工程。全市公务员主管部门以实施江苏省“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为契机,加大机关中层干部培训力度。目前,全市共有3000多名中层干部参加了“5+X”能力培训,中层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得到了提高。三是鼓励在职学历、学位教育。

  二、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年龄日趋老化。目前,全市机关中层干部队伍中,50岁以上的2183人,40~49岁的4442人,36~39岁的1647人,35岁以下的1261人,分别占机关中层干部总数的22.9%、46.6%、17.3%和13.2%。从这些数据分析,中层干部队伍“老龄化”趋势明显,年轻干部断层现象较为严重。中层干部队伍老、中、青结构配备也不太合理,40~50岁的中层干部过于集中,预计10年后将会开始出现“老化集中期”和“集中退休期”,此外,统计数据显示,中层干部的性别比例也存在严重失调的状况,男性人数约是女性人数的5.1倍。(2)专业人才青黄不接。从统计数据看,全市机关中层干部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8.1%,学历层次还是较高的,但实际上,其中大多数人的学历是通过自学考试和函授取得的,而且一部分人的专业层次和质量不太高,专业结构呈现明显的不合理态势,专业人才紧缺、专业不对口问题比较突出。(3)混岗情况较为严重。面对中层干部年龄老化,而编制又饱和的实际状况,部分机关部门(单位)尤其是县、乡机关部门(单位)普遍采用了从企事业单位借调人员的办法,来维持工作的正常运转。据统计,全市共借调1260名企事业单位人员到机关中层岗位任职,混岗情况比较严重。(4)精神状态不佳。目前,全市机关中层干部队伍中存在精神状态不佳、动力缺乏等问题,“提拔嫌老、退休嫌早、混混拉倒”的消极心态比较普遍。

  三、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突破体制障碍,放开选拔人才。一是推行聘任制或政府雇员制。为有效解决机关中层岗位急需专业人才短缺的矛盾,对一些无空缺编制的单位,应不断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打破编制、身份等障碍,推行聘任制或政府雇员制。对教育、卫生等系统专业性较强的中层岗位,可推行公务员聘任制。对城市规划、项目上市、医药产业、沿江开发、物流等方面特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可推行政府雇员制。二是创新年轻干部选拔机制。要打破常规,将部分中层职位纳入公务员考录的范围。《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的办法。对一些中层职位尤其是县、乡机关中层职位我们可设置一定的职位条件,面向社会招录年轻中层干部。应适时选择部分中层领导职位,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公开选拔年轻干部、女干部的探索,为他们的快速成长提供快车道。(2)健全退出机制,畅通出口渠道。一是推行“任期制”。目前,我们将干部退出的重点放在调整“不称职”干部方面,其实,“不称职”的干部毕竟是少数,想从根本上建立正常退出机制,重点应转向“称职干部如何通过制度化的形式退出”这一问题上。二是合理“划线腾位”。组织人事部门要根据中层干部队伍结构情况,制定中层干部最高任职年龄的有关规定,合理划定“退二线”的年龄。中层干部“退二线”年龄不宜划定过早,也不宜太晚。此外,也可探索“先进后退、临时超编、自然过渡、调平行政编制”等变通的办法,明确机关中层干部达到最高任职年龄后,不再占用机关编制,其它待遇保持不变,腾出的行政编制用于补充中层干部或一般办事人员,通过这种办法来解决目前行政编制紧张、混编混岗严重的突出矛盾。(3)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宏观管理。一是实行总量控制,严格按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结合机关改革,在积极消化或分流超配人员的基础上,对中层干部实行总量控制,梯次配备,充分调动不同年龄层次干部的积极性。每次选拔配备干部,必须严格按照机构设置,控制调整规模和数量,做到不突破、不变通。二是动态分析状况,优化中层干部队伍结构。各级组织部门要建立中层干部信息库,定期分析整个中层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性别、知识等情况。在此基础上,要根据中层干部队伍总体结构配备的需要,加大中层干部科学交流的力度,合理配置干部资源。三是履行备案手续,加强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4)坚持人文关怀,激发工作潜能和工作热情。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促进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针对中层干部的知识层次、任职时间和职务等差别,以服务科学发展和干部成长需要为方向,采取专业培训、境外学习、专题讲座、挂职锻炼等培训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内容的培训,进一步完善中层干部的知识结构,提升其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二是建立职级激励机制,激发埋头苦干的动力。为改变“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状况,应积极探索建立中层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制度,建立以资历和实绩为主要依据的级别系列,构建职务、职级晋升“双梯制”,凸显职级的激励功能。三是实施“暖心工程”,营造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创造栓心留人的良好环境,领导班子尤其是分管领导要多关注中层干部的工作,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中层干部,要优先提拔使用。要实行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交流思想,了解工作情况,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使其感受到组织的培养和关心,切实增强他们做好工作的自豪感和责任心。

  参 考 文 献

  [1]李宗文.高素质中层干部队伍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1,(8):93~94

  [2]田逸.将心比心——当好中层干部的要旨[J].领导科学.2011,(3):40~41

篇三 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如何强化新时期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如何强化新时期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摘 要】党校不仅是培训党领导的主要阵地,而且又是一个培养高素质执政干部的有效渠道。但是,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市场的深入发展,因此,加强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期党校教育的新目标与要求。本文主要对新时期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且又提出了一些切实加强新时期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希望对今后党校教师队伍建设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关键词】新时期;党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有效对策

1.前言

在实行改革开放后,由于党校领导学习水平以及业务能力逐渐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对党校教师的授课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市场发展更为深入时,使党校面临更为激烈的人才竞争,因此,培养党校教师的敬业精神、切实提高党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成为我们当前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对新时期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同时又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加强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2.新时期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

党校成为培养领导干部的最重要的部门,并且又是发展党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各个地区的县级党校处于党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因此,县级党校的办学质量将会对党校功能的发挥产生巨大的影响。再加上,近几年县级党校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因此,难以推进我国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包含以下几点:

2.1缺少实践经验

从党校知识结构来分析,尽管学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比较缺乏实践经验。因党校工作具有独立性与封闭性的特点,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和各地的机关部门、乡镇等部门联系非常少,从而导致接触各级政府部门的机会相对较少,由此看来,党校教师缺少一定的实践知识与实践经验,其主要表现在党校教学内容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理论性过强等方面。【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2.2优秀教师比较缺乏

【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缺少优秀教师,尤其是优秀的青年教师偏少,尽管这些青年教师表现出能上课和勇于上课的精神,但是,并没有出现能够走得出的“品牌教师”。

2.3科研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各个县级党校教学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这主要是因为党校教师没有更多的继续深造的机会,所看的资料内容比较有限、参与社会调研机会较少、党校教研经费投入不及时等,从而造成党校在教学成果上没有表现出较强的权威性,并且开展科研工作缺少领头人,最后导致党校在教学与方法上缺少新意,社会调研工作不够深入,论文未能及时发表等现象的出现。由此看来,当前县级党校教研水平普遍偏低。

3.切实加强新时期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在新时期,想要更好的满足党校建设的需求,适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各个县级党校必须从自身建设和发展做起,尤其是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党校建设的目标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应用一些合理有效的对策,从而进一步加快新时期党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篇四 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篇五 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探究

龙源期刊网 .cn

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探究

作者:刘泽洪

来源:《商情》2016年第22期

【摘要】县级党校作为培养基层党员干部,理论骨干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完成轮训大批德才兼备,忠于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干部这一光荣使命,就必须打造一支专职化、专业化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本文以瓮安为例,探讨了县级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县级党校 师资队伍 干部教育

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党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还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县级党校作为培养基层党员干部,理论骨干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完成轮训大批德才兼备,忠于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干部这一光荣使命,就必须打造一支专职化、专业化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近日,笔者以瓮安为例,对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初探。

一、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县级党校教师队伍整体的优化结构对于发挥群体优势至关重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所追求的目标。然而,目前县级党校教师队伍与此还有一定差距。从瓮安县委党校来看,教师队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难进难留,数量不足

县级党校虽然是县级党委的一个部门,但由于过去领导政绩考核的唯GDP原则,对经济指标的追求远远大于党校教育的重视。因此,县级党校相对其他县委部门,不管是政治地位还是物质待遇都明显偏低,所以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即使能够有高学历的毕业生选择县级党校,往往也不将党校工作作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平台,县级党校很难留住高学历的年轻教师,教师后备储量不足。

县级党校教师比较少,业务繁杂。瓮安县委党校现有专职教师14人,50岁以上的有2人,占14%,40~50岁的有3人,占21%,30~40岁的有4人,占29%,30岁以下的有5人,占36%。虽呈现出以老教师为核心,以中年教师为骨干,以青年教师为后备力量的宝塔结构,但在职教师数量少,往往身兼数职,既要完成自己事务性的工作,又要完成教学任务。随着党校培训党员干部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发挥,不同专业培训班班次的增多,党校现有教师不能满足举办各种专业性培训班的需求。

篇六 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如何强化新时期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如何强化新时期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摘 要】党校不仅是培训党领导的主要阵地,而且又是一个培养高素质执政干部的有效渠道。但是,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市场的深入发展,因此,加强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期党校教育的新目标与要求。本文主要对新时期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且又提出了一些切实加强新时期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希望对今后党校教师队伍建设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关键词】新时期;党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有效对策

1.前言

在实行改革开放后,由于党校领导学习水平以及业务能力逐渐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对党校教师的授课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市场发展更为深入时,使党校面临更为激烈的人才竞争,因此,培养党校教师的敬业精神、切实提高党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成为我们当前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对新时期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同时又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加强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2.新时期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

【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党校成为培养领导干部的最重要的部门,并且又是发展党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各个地区的县级党校处于党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因此,县级党校的办学质量将会对党校功能的发挥产生巨大的影响。再加上,近几年县级党校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分化

篇七 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县级党校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问题探讨

0县级党校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问题探讨

●唐毓轩

当今世界,是科技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一方面,时代对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有些教师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要求,主要是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不适应,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不适应,知识水平以及专业水平等不适应,我们必须看到这个差距。县级党校作为培养基层干部、理论骨干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作为层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应当首先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素质较高、学科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一、建设县级党校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性

建设高素质党校教师队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电子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只有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央党校原校长曾庆红曾经指出:“新世纪、新阶段要提高党校工作水平,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加强党校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从造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的高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清醒,信仰坚定,业务精深,勇于创新,作风扎实,工作勤勉,律己严格,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党校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决定党校教师队伍应具更高的党性要求,必须信仰并自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忠诚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始终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二、县级党校教师队伍的问题

【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县级党校教师队伍整体的优化结构对于发挥群体优势至关重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所追求的目标。然而,目前县级党校师资队伍与此要求相差甚远。从大化县党校来看,教师队伍结构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1. 年龄结构出现断层,后备力量不足。合理的教师年龄结构应当是以老教师为核心,以中年教师为骨干,以青年教师为后备力量的宝塔结构。而大化县党校在10名专职教师中,50岁以上的有4人,占40%,40~50岁的有4人,占40%,30~40岁有的1人,占10%,30岁以下没有。如再不引起足够重视,并引进充实,就会出现断层。

2. 学科分布不尽合理,专业结构有待调整。从大化县委党校教师的专业结构来看,目前的专业分布与教学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些传统学科,如哲学、政治的教师相对过剩,而一些新兴学科的教师则相对不足或没有,这种结构不可能适应大党校、大培训的需要。

3. 职称结构趋向不合理。县级党校的培训对象主要是乡科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中青年领导干部,意识形态部门的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以及乡级党校教员。这些培训对象绝大部分有大学文化程度,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与普通学校相比较,党校教育具有党的教育,干部教育和成人教育特点。如果没有相应高素质的教师,就难胜任干部培训工作。所以县级党校高级职称者要占一定比例,中级职称者要占大多数,使党校教师职称结构的整体水平处于高层次。从大化县委党校的情况看,在10名专职教师中,高级讲师只有1人,讲师8人,助教1人。很明显的事实是高、初级职称人员过少,存在着后继乏人和潜在断层。为此,应将补充年轻教师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

三、建设县级党校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途径和方法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一战略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从教师的自身来说,必须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时代在前进,知识在更新,我们县级党校教师如果在思想理论上、在掌握知识上、特别是在掌握现代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落在时代的后面,落在别人后面,就无法胜任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因此,党校教师首先要勤于学习,勤于学习理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勤于学习有关新知识,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同时还要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经验,把理论知识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从组织来说,采取以下三条途径和办法是十分必要的:

1. 强化思想教育,树立阵地意识。思想政治素质是党校教师的首要素质,是站好讲台的前提条件。因此,县级党校必须把教师政治素质的提高始终摆在首位。要求党校教师先做合格党员,然后做合格教师。要始终坚持抓好理论武装,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使全体教师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坚强的党性,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使每个教师都成为德艺双馨的良师,为人师表的典范。

2. 注重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首先,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学实践是培养教师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讲课,下班听课,参加学员讨论等教学工作,以利于直接获得教学经验和学习优秀教师的讲课艺术,提高组织驾驭教学活动能力。其次,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科研是基础,教学与科研是推动教师进步的两个轮子。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围绕教学内容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开展科研活动,并逐步使教师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努力使自己成为某一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第三、督促教师自学,创造条件脱产进修。首先要自学,自学是教师提高理论水平,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形式,特别是对于县级党校的教师来说,在办学经费紧张,条件较差,脱产机会甚少的情况下,提高业务水平主要靠自学自修。其次,应该努力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上级党校和有关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进行短期的专业对口脱产进修学习。第四、组织教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挂职锻炼。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是党校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组织教师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坚持到基层挂职锻炼并形成制度,对于丰富党校教师的实践经验,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方针,十分有利。

3.稳定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拥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县级党校干部培训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和保证。《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有坚

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有探索、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问题的能力,胜任教学、科研工作,能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虚心向学员学习,学风严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新形势对党校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党校既要稳定现有的教师队伍,又要引进年轻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要采取“内部挖潜”和“广借外力”的办法,建设一支“党校教师+党政领导+科技专家+乡土人才”’四合一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一要加强党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在巩固和强化理论素养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师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师在培训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公务员以及各类人才知识技能方面的能力。二要从县内各部门筛选出一批具有不同专长的专业技术人才组成培训兼职教师队伍。三要聘请一批专家、教授担任相关科目的兼职教师。

总之,新形势与新任务要求加强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抓好教师基本理论的提高,知识更新和业务素质的提高,课堂讲授质量的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体,以校外兼职教师为补充的结构优、政治强、业务精的党校师资队伍。

县级党校服务地方科学发展的新思考

何光友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需求、大规模培训轮训干部的新要求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部署,县级党校在坚持正确办学思想、突出党校姓党基础上,如何把着力点放到围绕中心、贴近大局、创新定位、服务发展上来,这可以说是县级党校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基。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干部健康成长服务中,县级党校可以大有作为,也应该大有作为。

一、建设四大中心,为服务地方科学发展进行新定位

一是把县级党校建设成为县域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在培训内容的确定上,党校培训要始终坚持“三个紧贴”:紧贴县(市)委和县(市)政府的工作大局,紧贴部门、乡镇、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的现实需要,紧贴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最终形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以地方科学发展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科技知识为两翼,以现实热点、难点以及战略问题研讨为导向,融理论知识教育、能力素质提升、党性锻炼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结构。

二是把县级党校建设成为县域理论政策宣讲中心。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认真做好镇乡、企业、农村、社区各级各类党员干部、普通群众的理论辅导、政策宣讲工作。要讲深讲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富民惠民的各项政策,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必须要把党的方针政策与新农村建设、教育、医疗、环保等基层群众最

关心、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必须要运用群众语言,注重用事例说话、用数字说话、用典型说话,让群众想听、愿听,也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三是把县级党校建设成为县域县情研究中心。县级党校处在基层,置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感性认识前沿,具有不可替代的基层实践经验优势。县级党校对党的最新方针政策要尽早学习,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要尽早研究,对社情民意要尽早了解,对基层群众创造的经验要尽早总结。县级党校不但要对党的理论发展保持足够的敏锐性,更要对用这些理论指导的本地区改革和建设实践保持足够的敏锐性,开展应用性、对策性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论证和支持。

四是把县级党校建设成为县域决策咨询中心。县级党校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咨询中心,有以下三种主要途径:一是实现党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就是党委、政府决策之前,把党校的研究成果作为参考,将研究的某一内容写入决策的文件之中。二是主动参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或决策前的调研工作。三是直接参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实践活动,比如参与党代会、人代会报告的起草、参与地方重大政策措施的起草、争取成为地方党委及政府的决策咨询顾问等。

二、实施三大战略,为服务地方科学发展开辟新路径

1.大党校战略

一是整合县一级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做大做强以县委党校为核心的、一个领导班子、一套工作机构和多块牌子的县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实现优势互补、统筹安排,以此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走上规范化、有序化、科学化轨道。

二是整合县委党校和乡镇、部门等基层党校。纵向建立由县委党校-乡镇党校-农村(社区)党校组成的培训体系;横向构建由县委党校-机关部门党校-企事业单位党校组成的培训体系,形成部门分工合理、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紧密结合的“大党校”格局。

2.大师资战略

采用“选”、“培”、“聘”等方式整合,发挥现有人才的最大效益。“选”就是选调一些年纪轻、学历高、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基层干部充实到大党校队伍中来,实现教师的优势互补,使教师的学科结构更完整合理;“培”就是选派优秀教师到中央党校及其他高校进行培养培训,选派年轻教师到乡镇及相关部门挂职锻炼,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聘”就是面向县内外公开招聘一些学历高、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急需的新教师,同时从高等院校、上级党校、机关乡镇、企业、农村聘请一些专家、学者、领导、企业家、农村干部为兼职教师,构建一支干部教育培训所需要的“大师资”队伍。

3.大培训战略

一是拓展教育面。把教师的讲课专题,作为乡镇、部门每周学习的参考课题进行宣讲,要积极参与县(市)里重大教育活动,深入到乡、村、企、校、户进行理论政策宣讲。二是延伸教学线。为了适应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有选择地将乡镇、企业、部门与党校进行合作共建。

党校将对方作为教学科研基地,教师和学员带着课题到基地进行调研考察,为破解实践中的难题探寻可行的路径;企业和部门把党校作为培训基地,党校帮助企业和部门对党员干部及员工的培训进行设计安排,以党校为阵地,开展文化共建等活动,凝聚员工的精神和力量,为企业发展创造精神动力。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855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