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易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读后感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王春易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王春易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读后感

  拿到这本书,让我最感行的是书的名称,从教学走向教育。因此,可以看出作者已经站位非常高,高于学科教学,关注对学生的教育,学科知识成为支撑教育的一个路径。因此,我首先翻看书本的最后一章——第四章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关键词一:原动力

  在走向的过程中,作者思考了“变革的原动力”。作者提到: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多了,我讲的内容可能对很多人来说不是未知的东西了,不足以吊起他们的胃口来,不足以让他们那么兴奋了。

  笔者说得非常到位。以前老师是知识传授的主要途径,教师是知识的把控者。因为教师有了“学习资源”的优势,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学生是一种“求学”的状态,他们这种“求学”就是他们学习的原动力。可以到了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多了,老师占据“知识”的优势日益被削减,此外,时代发展,家长素质也提高了,在家里有一些家长也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极个别的还出现“家庭私塾”的情况。这样的一种情况,教师要清醒的认识,首先知识优势被削弱,其次面对学生获取的知识多样性,知识渐渐碎片化。教师要怎么办?

  其实还有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学科素养。比如信息技术,我们首先要教给学生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使用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使用因特网、简单图像处理和编程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教给这些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获取信息、甄别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和处理信息。

  学科素养才是支持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有了这股动力,学生学习的潜能和积极性将会被激发出来。

  关键词二:关系

  对于“教学”和“教育”,有一些人会分别不清,觉得两者是一回事。笔者从“教学”走向“教育”经历了三个层次。层次一:学科教学就是学科教育,学科教育就是学科教学。作为老师把书较好,然后为人师表,给学生正面的影响就是在育人。层次二:将学科思想、学科理念渗透给学生。层次三:将落脚点放在育人。为了实现育人的目标,进行课程的选择,优化课堂组织的方式。一旦达到第三层次,学科知识本身在整个育人模式下所占的比例就微乎其微了。

  学校教育首先要将教育目标的落脚点放在育人上,课程选择和实施都是围绕“育人”这个目标来实现。比如,这堂课我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要看有没有达到育人目标;课堂上进行组织教学,教学的形式、教学的语言是否准确,也要看有没有达到育人目标;课后作业的布置或辅导,也要看有没有达到育人的目标;在学校开展任何活动,是否有必要开展、如何开展,同样也要看有没有达到育人的目标……推而广之,在校园里发生的一起,都要看有没有达到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三:学科教室

  十一学校是走班制的,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那么,教师也就拥有了教室的使用权利,他是这方天地的主宰。老师们可以在这方天地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将各种资源放在学生随手可以取得到的地方。

  看到这里,我也有了一种冲动。因为我是教信息技术,也有一间属于我的计算机教室,我就比其他老师幸运,可以支配这方天地,建立学科教室:一是随时触手可及的计算机硬件。信息时代,计算机硬件已静悄悄的“躲”起来,学生对硬件也就感到陌生。在教室的一角,可以放上几个颜色鲜艳的盒子,里头放上多种类型CPU、内存、主板、硬盘、U盘、光盘……,让孩子们去动手摸一摸,用眼看一看。二是在教室的一角放上基本关于计算机的书,可以是工具书、也可以是报刊杂志、甚至是科幻小说……,他们要是上课累了不想听,可以走到那里静悄悄翻翻书也是一个学习的方法。三是做个新闻发布区。这里可以发布前言的计算机知识,也可以是老师发布一些通知或任务,甚至是孩子们发布自己声音的地方。我想这里会成为师生交流的一个崭新的桥梁。除了以上这些功能区,当然还少不了学生作品区。可以将学生以班级、小组为单位,班级之间、组与组之间互相展示作品或成果,在这方“擂台”上进行PK。在这个教师里,一起好信息技术有关的东西都可以放进来,让这方空间成为信息技术的“博物馆”。

  关键词四:阅读

  乍一看,阅读不是语文学科的事情吗?非也!学习来自于阅读,阅读是学习的“脚手架”。如果没有了阅读,学习就如空中楼阁。

  想想我们小学的课堂,很多学生成绩不好不是因为智力原因,而是因为不会阅读,造成审题不认真,当然成绩也就不理想。这种现象在数学学科上,更为常见。

  书中,作者介绍读书的方法:把书由薄读到厚,再由厚到薄。

  由薄到厚,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联想已有知识,分析书中讲到的信息。

  由厚到薄,那么就是要求学生跳出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跳出纷繁复杂的知识网络,从更高的高度审视自己所学的内容。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889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