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事迹:无悔的选择,终生的追求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古冶区范各庄镇前殷小学教师蒋秀芬事迹

  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点点心血,教育英才泽神州。

  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从民办到转正,30年心系教育,是她无悔的选择。

  她愿只做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用最淳朴的心教育最淳朴的孩子,情荫乡村是她终生的追求。

  下面为大家讲述的是一个在工作中永不疲倦,乐观顽强,唯有“奉献”不变的前殷小学教师——蒋秀芬。

  蒋秀芬,女,今年51岁。小学一级教师。1983年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1999年通过考试,成为国办教师。在过去的30年里,从教于几所农村小学。可无论身处何处,无论是民办还是国办教师,无论生活经历了怎样的变故,不变的是她扎根农村小学的决心,不变的是她30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的母爱情怀以及一切以工作为重学生为先的信念。

  一路艰辛一路泪

  16年的民办教师,每天超强度的工作,每月微薄的工资,并不没让她感到生活的艰辛。毕竟那是她的追求。然而当她通过国办教师考试,进入丰润师范学校学习,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把更多的精力奉献个他所挚爱的学生的时候,家庭出现了变故。爱生如子,工作为重、学校为家这些可歌可泣的行为却导致了丈夫的不理解。一纸离婚证书带给她晴天霹雳。家,破裂了。被丈夫抛弃的,还有年幼的女儿。xx年,她回到了娘家所在的村庄——前殷,租了间农屋,从此与女儿相依为命。工作关系也转到了前殷小学。当时,女儿还在上小学,她的心撕痛:哪家的小孩子不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掌中宝?可她我的小女儿……那是一个雷电交加的下午,大雨滂沱,当她把最后一个没带雨具的孩子送回家,才想起幼小的女儿还一个人在家。这样的鬼天气,胆小的孩子一定吓坏了。顾不得多想,她急急忙忙赶回家:漆黑的屋内,没有一点声响,“红红,你在哪?妈妈回来了!”她大叫。“妈~~妈,”炕角传来女儿泣不成声的呼叫——可怜的孩子,抱着枕头,手里拿着剪刀,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回前殷的xx年里,她又经历了父母的离去。她对工作充满激情,对父母充满孝敬。记得她老母亲病重,作为一名毕业班的老师,她不忍放下学生不管。于是她负责夜里照顾母亲,白天上班,体力渐感不支。心力交瘁的她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巨大压力,仍然到校给孩子们上课。因为面对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和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愿,她别无选择。教学是她的责任,照顾母亲是她的义务。手心手背都是肉,她都不能放下,唯一能对不起的就是自己。那段日子是难熬的,没日没夜,终于在星期四的一天,在她上课时亲朋到校来找她,告诉她,母亲发高烧40度不行了。当悲痛的她含着泪水回到了家,看到母亲气息如丝,她心如刀绞,泪如雨下。可当看到母亲气色见强,她的心又有了另一份不安。快期中考试了,于是她含着泪不得不回到课堂,回到了孩子们的身边。母亲的好转只是回光返照,那一别竟是永诀,母亲永远的走了。虽然没有亲自送母亲离开,但对于母亲,对于她都是心安的吧。面对着残酷的现实,她心情极度悲伤,回想起母亲在去世前一年,因她持续了一个月的高烧得了肺炎,同样是不忍丢下孩子们,她只好中午在校输液,身患重疾的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哭着给她送饭,想到这些怎不叫她痛不欲生。一年前父亲也去了,婚姻的不幸,父母的双双离去,让她倍感憔悴。即使这样,父母去世,她都是休息一天,校领导决定让她再休息两天,可她还是上班了。那段时间,孩子们更加懂事听话了,下课总是围着她,跟她唠嗑,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她感受到了不同的爱,感受到了她并不孤单,父母虽然去了,但父母该是同样的欣慰吧。因为他们的女儿获得了更多的爱。

  一路汗水一路情

  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带给她的,或许并没有太多的“痛楚”。毕竟她的生活因为工作而太过紧凑,因为学生太过充实。没有多少闲暇去体验那份无奈。30年来,她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带过20个带毕业班。

  她所任教前殷小学,学生来自周边的几个自然村。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体,她都要在第一天的班会上向学生承诺,每天6:30之前一定到校。因为学校学生少,占地面积大,她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打扫清洁区,等师生们到齐了,她早已经用整洁的环境高兴地等在校门口,冬天下雪的时候她去的更早。在学校没有暖气那段时间,冬天取暖靠的是砖头垒成的炉灶,由于是冬天临时用的,所以垒得并不坚固,一个冬天下来,对炉灶的修理就得七、八次。以前从未干过这种活的她,竟成了垒炉灶的专家。而每天她总是早早地生着炉火,让学生到校就有了家的温暖。共3页,当前第1页123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953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