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比喻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老师的比喻篇一
《赞美老师的成语》

赞美老师的成语

教无常师:凡有长处者,皆可为师。

良师益友:能给人以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师道尊严:本谓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或道理才能得到尊重。后多用以指为师之道的尊贵、庄严。亦作“师严道尊”。

研桑心计:谓人有理财的本领。

一字之师:借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句中不妥当的老师。 尊师重道:泛指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诲。亦作“尊师贵道”。

春风化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及与深入。亦用以称颂师长潜移默化的谆谆教诲。 呕心沥血:比喻穷思苦索、费尽心血。

良工心苦:泛指优良之制作,都由苦心经营而成。

门墙桃李:比喻他人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竭尽全力去效劳,一直到死为止。 默默无闻:不出名,没人知道。亦作“没没无闻”。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诲人不倦:教导人时耐心而不知疲倦。

废寝忘食:极言对某一件事专心一意,以致睡觉和吃饭都顾不上了。今多用以形容工作或学习专心努力。

兢兢业业:形容做事小心谨慎,勤勤恳恳。

尽心尽力:犹“尽心竭力”,谓费尽心力。

尽心竭力:用尽心思,使出全力。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系毫不马虎。

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下子作出惊人的事情。

桃李争妍: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用以形容春色美丽。亦作“桃李争辉”。 后继有人:有后人继承前人的事业。

循循善诱:表示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潜移默化:为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感化,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亦作“潜移暗化”。

和蔼可亲:谓态度谦温和气,容易接近。亦作“和蔼近人”

无微不至: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备至。

勤勤恳恳:勤劳而踏实。

克己奉公: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桃李满天下:比喻优秀人才遍天下。为到处都有。亦作“桃李遍天下”,桃李:亦比喻学生。

【诲人不倦】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多用于赞美教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厌:满足;诲:教导。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导人从不厌倦。

【呕心沥血】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赞美教师为学生用心的艰苦。

【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赞美教师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至圣先师】至:最。旧时特指孔子,现引申为形容教师德高望重。

【不悱不发】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得意门生】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学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老师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高业弟子】高业:高才,对别人学生的敬称。学业优异的学生。

【高足弟子】高足: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成绩优异的学生。

【满城桃李】桃李:比喻学生。城中到处都有自己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

【门墙桃李】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门生故旧】指学生和旧友。

【门生故吏】故吏:过去的吏属。指学生和老部下。

【立雪程门】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入室弟子】入室:到家;弟子:学生,徒弟。指学问技能得师传达到高深境地的学生或门徒。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众多的学生。

【桃李遍天下】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桃李门墙】门墙:指师门。指他人的学生或所栽培的后辈。

【桃李满天下】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悮人子弟】悮:耽误。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误人子弟】误:耽误。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宫墙重仞】宫:宫殿,古时也指一般房屋;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合七八尺。房屋的墙高达数仞。比喻老师学识渊博,不可能一下接触到。

【减师半德】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经师人师】经师:研究或传授儒家经典的学者;人师:教人如何做人的师表。指教授经典学术的学者和培养人才品德的老师。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经师:古代教官;人师:为人师表的人;遭:遇到。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为人师表的人不容易的人难遇到。

【教无常师】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老手宿儒】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良师益友】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良师诤友】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青过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冰比水冷。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青蓝冰水】“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圣人无常师】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师严道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桃李之教】指老师的教诲。

【无师自通】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学无常师】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

【学无师承】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点传授或未经名师传授。多作自谦之辞。

【一瓣香】一瓣: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一瓣之香】一瓣: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比喻十分尊重老师。

【严师畏友】严:严格。要求严格的老师和朋友。

【研桑心计】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严师益友】严:严格;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老师和朋友。

【一字师】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一炷心香】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谘师访友】谘:询问,商量。请教老师,问询朋友。

【尊师重道】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共枝别干】比喻一个教师传授下来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满堂灌】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观地将众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

【苜蓿盘空】比喻小官吏或私塾教师生活清贫。

【火传穷薪】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薪传有自】薪:柴;自:从……出来的地方。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薪尽火传】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老师的比喻篇二
《赞美老师比喻》

赞美老师比喻:

老师是园丁,用辛勤的汗水哺育春日刚破土的幼苗。

老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老师是大树,为世界带来一片绿荫。

赞美老师的诗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赞美老师比喻:

老师是园丁,用辛勤的汗水哺育春日刚破土的幼苗。

老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老师是大树,为世界带来一片绿荫。

赞美老师的诗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赞美老师的名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

凤池。――〖清〗郑燮

。 赞美老师比喻:

老师是园丁,用辛勤的汗水哺育春日刚破土的幼苗。 老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老师是大树,为世界带来一片绿荫。

赞美老师的诗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赞美老师的名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

凤池。――〖清〗郑燮

赞美老师的名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

凤池。――〖清〗郑燮

赞美老师比喻:

老师是园丁,用辛勤的汗水哺育春日刚破土的幼苗。 老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老师是大树,为世界带来一片绿荫。

赞美老师的诗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赞美老师的名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

凤池。――〖清〗郑燮

老师的比喻篇三
《关于教育的比喻》

关于教育的比喻

人们总是喜欢用比喻来说明一些事情,因为比喻总是比事物的本身更加浅显易懂。对于教育的比喻有很多,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对它的比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我看来无论哪种比喻多多少少总还存在一些问题。 “春蚕和蜡烛”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这首七言《无题》一下子就给了教师两个比喻:春蚕和蜡烛。春蚕吃的是桑叶,可是却吐丝不尽,直到生命的终点。蜡炬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到“风烛残年”再到“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读起来有着太多的悲壮,悲壮之后还有更多的伤感,隐隐之中暗示着教师有了一个悲剧角色的意象一一燃烧、流泪、毁灭!的悲剧人生,只有奉献,不讲回报,劳碌一生,终无所得。而社会却视之为教师的必然本分。

“蜡烛”、“春蚕”,多么可歌可泣的教师形象,多多少少也使教师教师通过奉献自己、牺牲自己、毁灭自己使学生获得发展,自己却无法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因此,我想人们不应再歌颂教师的“红烛”精神,有谁知道那泪滴中的辛苦?也不要再以“春蚕”作为教师的代名词,又有谁知道那春蚕的悲伤与苦恼?更要请做教师的不要去做蜡烛、春蚕,蜡烛叫人平庸、渺小,光亮微小短促;春蚕叫人封闭、保守,缺乏创新。既做教师,就要有比蜡烛更多的光亮照耀世界,就要比蜡烛的生命更加永久,更加辉煌,就要有比春蚕更多的打破常规的精神。 “蝜蝂”说

柳宗元在《蝜蝂传》中写了一种很奇怪的昆虫,它看见什么东西都喜欢把它背起来,以至后来为些而丧命。我们的教师在强大的媒体与理论面前现在已患了失语症,他们见什么学什么,以至于到后来不会说话,真有点类似作品中的小虫了。

注:蝜蝂(fù bǎn):一种黑色小虫,性急躁,背部隆起,背上东西后就不能放下。

“驯兽师”说

训兽师做的是什么?教师做的又是什么?

抹去两者的对象之后,可能我们看到更多的相同东西。可能训兽师做得比教师好,因为不管怎样他们有物质上的刺激,而教师面对学生更多的是指责与批评。 把学生当人看,应该是我们面对教育的一条最低的也是一条最曾基本的准则。

“导演”说

“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几年前这是一个很流行的说法。

老师设计好教学的一切,让学生干什么,学生就干什么,老师说该怎么干,学生就怎么干。老师是“指挥”的,学生是“干活”的。这样一来,老师是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导”,学生“演”。我们评价一堂课的标准,不是看学生的发展如何,而是重在看老师“导”得如何。

面对新的课改的理念,我们重新审视这个比喻的说法,已感到它的不足:学生永远是学习的被动者,一旦没有人“指挥”,学生还知道做什么吗?

因此,又有人进一步发展这一说法,即:老师是顾问,要让学生自导自演;

老师不再是学习活动的全权策划者,而是学生渐渐丢掉老师这根“拐杖”。要让学生自己去

“导”,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自己去“演”,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干。这样的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

“红娘”说

红娘,俗称媒婆或媒人,一般指男女双方建立婚姻关系的中介人。她怎么与教师的职业联系在一起了呢!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教师课堂上讲得过多、过细的情况而提出的。

一对男女初次见面,需要有一个媒人,因为双方刚开始接触,互不了解。此时,媒人便要两头忙,互相介绍双方的情况,以增进彼此的了解。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材的关系无异于此。学生拿到一篇新的课文,感觉生疏,此时教师便要充当红娘的角色,把学生和教材“连”在一起,给学生做一些必要的讲解、介绍,如课文的作者、写作背景等等,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但当男女双方建立关系后,此时的红娘便要“退避三舍”了,如果还是在旁边“忙”个不停,岂不成了“电灯泡”了吗?我们的老师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多接触课文、多读、多思考。做老师的,也请明智一些吧,把时间留给孩子们,让他们彼此说一说“悄悄话”,让他们“独处”一会儿,不要总是放心不下,“唠叨”个没完。

恋爱中男女双方有时会出现一些波折,这是常见的事情。这时红娘要站出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调解的责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同样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些“拦路虎”阻碍了学生与课文的交流,此时的教师便要真正发挥作用了,要“精讲”,讲到“点子”上。

教师是“红娘”的说法,形象地说出了教师要相信学生,把他们当成学习的主人,“该撒手时就撒手”,不要总是“包办婚姻”。老师要“精讲”,学生要“多练”。 “园丁”说

现实中的很多人(教师)喜欢以“辛勤的园丁”来比喻教师,但这种比喻的后果会是什么呢?众所周知,园丁的工作几乎按照其个人意志、审美观念进行操作,寻求的是人工的雕饰和整齐划一,有大量造作的痕迹。

学生是园中的花、圃里的草,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木。

如果园丁只是辛勤地施肥浇水,让花草树木顺其自然、顺其天性地自由发育、生长,也许会生出一片森林来,但是,园丁手拿着锄、拿着刀、拿着剪„„同样,教师往往按照“教育理论”统一的追求、统一的规格标准、统一的审美需要去耕耘,去铲除,去修剪,学生是被动的、被迫的,在“园丁”的照顾下,不允许有自己的自由和个性,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愿望。把热爱学习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培养”成厌学和无奈的学生。

这样,本想培育的所谓栋梁之材,砥柱之木,难免成为供人玩赏和摆设的盆景。

那么,教师越是辛勤,其害处就越大。

“教练员”说

关于游泳要学会游泳必须下水,否则让运动员岸上千万遍地重温游泳要领,收效也是甚微的。

许多老师反复地让学生背记中心思想、写作方法,而忽略了让学生自己与课文亲近,有时甚至学生连课文还没读熟,老师也不问这许多,便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这些技巧记得再牢,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是帮助不大的。几年或是几

十年后,那些游离于文章之外的东西,在他们的头脑中早已荡然无存。只有通过“自悟”、“自得”,才能久远。

教师要促使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思考中学会思考。正如新的课程标准里提到的,“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 “人类灵魂工程师”说

工程师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工程师的称谓,通常只用于在工程学其中一个范畴持有专业性学位或相等工作经验的人士。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工程系统;学生是不能被操作、被设计的。教师的专业属于教育学的范畴。

灵魂是什么?看不到,摸不着,人类灵魂更是不能被操作、被设计、被管理、被评估的。可见,教师不是工程师,尤其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职业”说

老外更古道热肠心直口快,说的已够明白:教师是职业,不过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

中国教师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而非谋生的职业,因此在中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一直非常尊重老师;国外的教师则只是将教育作为一种普通的职业看待,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不投入太多私人情感,师生关系比较隔膜。 “一桶水与一碗水”说

学校的教师通常喜欢说: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碗水。从教育方法上来说,这种理论必然造成一个自恋的老师,满足于给学生一碗水的“成就感”,所以必然形成“满堂灌”的错误教育方式,造就缺乏探索思想的学生。所以,削弱了学生天然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

苏格拉底强调”教育不是灌输”。真正的教育不是灌水而是要点燃心火,让学生们燃起追求知识的热情。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机器,而是等待被点燃的火种。

如果你认同一桶水理论,那么也应该是这样的:我拥有一桶水,但我不是从自己的桶里给你一碗水,而是告诉学生自己怎样取得这一桶水的方法,以及这一桶水所来源的大江大海,指引和鼓励孩子们设法去获取自己的一桶水。 水杯原理

水杯原理。一个杯子,原来是空的,你往里面倒一点,它的水就多了一点,无论你是用什么工具给它倒水,或是直接拿着它去井里、去河里舀水,只要杯子是好的,水终究是可以存到杯子里去的,直到满了为止。

显然,这个比喻把教育说的过于简单,在整个比喻的过程中,那个用来装水的杯子始终处于被动位置,它只体现出了教的过程,把教和学完全的分离,否定了学生的主动性,似乎只要别人教他什么,他就接受什么,直到他的接受能力达到一个瓶颈为止。

然而,水杯教育的问题还不仅于此。我们倒入杯里的究竟是什么,是黄河水,是长江水?或是幼发拉底河的水,尼罗河的水?作为一个杯子来说,它是照单全收的,如何才能让这一杯水变成一杯美酒而不是一杯浑水?或者,至少不要让它变成一杯毒药。

仙人指河

仙人指河。仙人说,河流就在那里,你自己去取水吧。这种观点要比水杯高明的多,至少它包含了教与学的过程,充分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但是似乎仍然存在着问题。杯子没有了,我来到了河边,河流很美,水很清澈,尝了一口河水,味道十分的甘甜,可是我来到河边究竟是做什么?还是拿着

我的小杯子在河里舀一杯水吗?当然这次我可以想在哪舀就在哪舀。或者不如来个亲密接触,脱光了衣服在河里畅游一番,顺带着还可以呛上几口。又或者我会成为一个渔夫,每天到河里来打渔,这样连生计问题也解决了。

当然,选择还有很多,就如同这世上的学问,真的是告诉学生学问在哪,他就能学到了吗?如果直接呛水溺死或许比酿成毒药还来的快些。

教师是什么?教育是什么?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不停地追问,但就目前而言,不要再用其他职业来比喻教师,也不要给教师太多美丽的光环。无论如何,我们都会承认,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给我们以深远而重大影响的,除过父母之外,就是敬爱的老师了。教师就是教师,是一个人,是一个专业工作者,是“教”者更是“学”者,是“教”者与“育”者的统一体,是通过与学生对话而不断促进自我反思与发展的人。

老师的比喻篇四
《该怎样比喻教师》

该怎样比喻教师

孙鸿斌

古往今来,人们用种种美好的比喻来赞颂教师。

有的把教师比喻为“蜡烛”,赞颂其“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牺牲精神。这种比喻,既有“愿化红烛照人寰”的壮志豪情,亦有“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凉之感。

有的把教师比喻为“春蚕”,赞颂其“全心全意,默默奉献”的献身精神。这种比喻,古人早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名句,今人似有“蚕儿难免作茧自缚”的顾虑。

有的把教师比喻为“蜜蜂”,赞颂其“辛勤劳动,造福人民”的勤奋精神。这种比喻,引得不少人唱起了《蜜蜂之歌》,但也有人说,蜜蜂肚里装的是甜蜜的心肠,可屁股上有毒刺却又有蛰人之厌。

有的把教师比喻为“骆驼”,赞颂其“任重道远,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种比喻,陶行知先生十分赞同。他说:“为了苦孩,甘当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如今,我们已进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代不同了,“骆驼”的比喻,不知怎么很少有人提了。

有的把教师比喻为“老黄牛”,赞颂其“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吃苦精神。这种比喻,鲁迅先生就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但也有人认为,光靠埋头苦干还不行,还应抬头乐干;埋头拉车还须抬头看路。也有人说,我们现在应该既有“牛劲”,又有“猴劲”,“老黄牛”的比喻似有缺乏机敏的笨拙之嫌。

有的把教师比喻为“园丁”。赞颂其“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育人精神。这种比喻,在小学生课本里就有“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的课文。“园丁”的比喻,已经是妇孺皆知。还再这样比喻,就有点俗气。

笔者十分赞成一种新的比喻:“桥梁”。说教师是智慧河上一座桥,根基厚实,伟岸坚强,普渡众生,助人成才,到达成功的彼岸,默默奉献,不求索取。学生毕业送走了一茬又一茬,教师依然屹立于自己的岗位上。这种比喻,不落俗套,旨意深远。对于教师来说,有利于消除自卑,树立自信,有利于进行敬业爱岗的专业思想教育。这种比喻,对于全社会来说,有利于形成伟岸、质朴、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有利于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老师的比喻篇五
《有关老师的比喻》

老师

老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点亮他人 老师是春雨,飘洒自己,滋润他人 老师是火种,燃烧自己,温暖他人 老师是园丁,劳累自己,点化他人 老师是春蚕,牺牲自己,美化他人

老师的比喻篇六
《一位老师形象的比喻》

大家好,今天的家长会,我就只说一个问题,那就是各位家长如何看待老师和家长在孩子培养中的责任。

每次有孩子作业不做,或者打架扯皮,老师请家长来,开场白总是:感谢您来……感谢您支持老师的工作,感谢您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很多家长也相信这个逻辑。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家长只是配合者……如果家长很忙,还会对老师解释很多……我家情况特殊……我们夫妻工作的地点很远,回家很晚了……爷爷奶奶惯孩子,没办法……

其实,这个逻辑好奇怪。

打个比方:您的孩子,是您倾注全家几十年积蓄购买的一套房子,老师,就是您请的装修师傅,这房子的所有权是您的,装修得好,您住几十年,舒心放心有面子……

装修师傅,肯定也想把房子装好,这是责任所在。

对应到小学教育,就是五十套户型不一的毛胚房,交给一个装修队了……包工头就是班主任……

装修过程中,如果房主来看装修效果,应该是什么态度?

会不会是装修师傅说,感谢你百忙之中来关心您的房子?

义务教育阶段,就是包工包料固定工期,不管房型区别,所以,肯定会出现,有的房子,材料过剩,有的房子,材料不足,或者有特殊要求的材料需要补充……

装修师傅给您打电话,说,您家的水龙头型号不对(作业质量差),要不要来看看,考虑换一个?

您是不是应该马上买个新的送过去?(加紧督促孩子作业)您会不会和装修师傅说,我很忙,麻烦你把水龙头勉强安上去就行?(不管是抄作业还是在培训班糊弄作业,有作业就够了,家长就签字已查)如果你这样,会如何?

他们会继续安装不好的水龙头,等你将来住进去了,隔三岔五出问题……淹水的是你的房子,烦心的是房主……装修师傅会如何?无奈摇摇头,早说过了,房主不管嘛……

如果经常这样,装修师傅就知道房主的个性……不在乎,反正把房子装完就行。

五十多平的毛胚房,一个装修队,房主经常来看看的,师傅肯定也过细些吧。

你等着交房时候再来抱怨灯的位置不理想,地板的颜色不喜欢,有用吗?

包工包料的工程,六年级毕业了,你再想纠正什么,好难好难:一些埋在地板墙壁里的水电工程(个性品质),已经成型,如果要改动,那是破釜沉舟的大工程了。(见网瘾学校的有关新闻)

绝大部分装修师傅肯定是负责的,希望把工程做好,自己面子有光。仅仅是荣辱和职业素质。(包工包料嘛,也不多拿一分钱)尤其是水电过程,凭良心和手艺。没几年,看不出好。

最重要的是,谁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家长,不是老师!

最近一直在处理几套房子的漏水问题(几个淘气孩子每天都有新麻烦让我解决),工期接近尾声,无法大的改动了,只能修修补补……

哎,有的房子,真是水电皆名牌(个性好,习惯好),软装有品味(课外书有层次,知识面广,爱读书)……有的房子,估计房主是想着不自己住,出租的?(不继续读书,想送其他途径)这笔装修工程,还剩一年不到,希望房主们多关心你们自己的房子的装修情况……

老师的比喻篇七
《陈大惠老师的三个经典比喻》

陈大惠老师的三个经典比喻

在《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中华传统文化论坛特别节目)里面,陈老师多次用到的三个比喻,还有最常说的三句话。每个比喻每句话的含义都非常深刻,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值得我们借鉴以自我反省。三个经典比喻:

一、【厨房的油灯泡】

下面我们先做一个试验。有人就说了,说这个人你说他,他长的人的模样啊,说的是人的语言呢,他为什么就没有人味了呢,他就不是人了呢?他看着是个人呢,他怎么就不像人了呢?各位我们做一个试验,什么试验呢?我们拿两个灯泡。灯泡100瓦,刚买来的,都很亮。一个把它放在厨房,天天炒菜油烟熏着它,放多长时间呢?我们给它放三年。这个呢,很干净的一个房间,我们给这个灯泡也给它放三年,没有任何污染。好,三年之后,我们把这两个灯泡打开,一看,厨房这个灯泡跟没亮一样,灯一开,这个屋一点儿都不亮。为什么呢?它已经被油烟都糊死了。这边你一开这个灯,特别亮,很光明。你说你举这个例子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试验告诉各位,它就是人性的试验、习性的试验。这个话怎么讲呢?我们注意《三字经》头一句话,有人就讲了,《三字经》这个东西三岁小孩都会背啊!你不要看不起它,三岁小孩都会背,八旬老翁不理解啊,不懂啊。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凡是人他天然的那个人性,那个天性,那个人性是本善的,本来就是善的。善是什么呢?纯净纯善,这是它的天性,自然的,道,人与生俱来就这样。你看那个小婴儿生出来之后,打个比方,你不要说小婴儿,几个月,你拿一把刀,明晃晃的刀,你对着他,他冲你笑。说明什么呢?他一点点污染都没有,你骂他,他也冲你笑。为什么呢?他没有这个概念,就像一杯清水,无色,无颜色,无味,无味道,无嗅,也无这个气息,没有气味。透明的,这就像人性一样。人之初,性本善,天然的人性。

第二句,告诉各位什么呢?“苟不教,性乃迁”。假如你不教育他、不让他保持他这个纯善的人性的话,他那个刚出生的时候、从娘胎里就带来的本善的人性啊就改变了。我们刚才大家记得灯泡的试验,就是这个意思。今天我们看,是什么把我们污染的最重呢?四个字,自私自利。现代人自私能到什么程度呢?父母死就死吧,大货车轧死你也无所谓呀,我自己先第一,我重要。为什么呢?天天呢受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周围的朋友,周围人的错误的价值观的影响,不道德的这些价值观的影响,让我们怎么样呢?疯狂地,欲望炽盛地去满足自己的私欲,不管别人,只管自己。所以今天社会的通病。

现在为什么父子也不亲了,长幼也没有秩序了,夫妇打成一锅粥了,然后君臣也不讲道义了,朋友根本不讲信用,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没有了教育,一旦这教育恢复,实现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身心,绝对不难,难在哪里?难在你不肯相信。现在的人欲望太重,每一个人都欲望炽热,完全糊涂了,欲望把我们的心给包裹住了,像厨房里的灯泡一样,被油烟熏黑了,到最后到厨房开灯跟没开灯一样了。其实灯里面亮不亮?亮,但被油烟糊死了的。我们要擦灯泡,先擦自己的灯泡,和谐自己的身心,擦一点亮一点,最后身心就光明了,一切灾祸、不和谐全都消失了。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无根的鲜花】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我在第一天就拿讲台上这个鲜花给大家做比方,我说它三天之后,你看,它真枯萎了。什么原因呢?它没有根啊。你那个钱财赚到了,你那个房子、车,名也好,利也好,拿到了手里之后呢?它不是你的,你只是替人家保管,或者是暂时有这么两天拥有,几天之后它就走了。“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什么意思呢?财富福报是结的果实,你有了根,这个财富它自然就来了。

我们今天人就没弄明白,天天去找这些花朵,苹果,桃子来摘,结果你什么都得不到。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苹果树,没有桃子树啊,谁让你去摘呢?谁让你去无偿地占有呢?各位,财富是自己的德行长养出来的。

我们明白这个就会知道,《大学》里面讲,有德才有人啊,什么意思呢?你有了德行啊,你才能有人。人是什么呢?就是跟随你创业的这些员工啊,你手下有人跟着你走啊,你有人脉,什么原因呢?你有德行。有了人之后怎么样呢?“有人此有土”啊,那个土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市场。“有土此有财”,自自然然这个市场,你的客源就来了,你的财富就来了。大家看,在德行和钱财之间,还有两个什么呢?一个是人,一个是土啊,不是前面德行、我们的人才、加上我们的市场这三个都不管,直接就想要那个钱,怎么可能呢?

《了凡四训》上说了一句话,我们一定要记得,百金财富必是百金人物,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

在古代有一个县官,人家污辱他,骂他,旁边有本事的人看出。这个县官了不得,他面不改色,那真是如如不动。有人就讲,这个人能够受得起污辱,承担得了这种责任,他绝对不仅仅是当县官的料,至少他能够当巡抚啊,用我们现在话叫省长。后来,果然很快就升迁了。

你看他的福报往上走,这个地方装不下,他福报大啊。这个人当了巡抚之后,又受到别人的污辱,他还不动,反过来皇帝给他加官进爵,给他鼓励啊,哎,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呢?他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所谓宠辱不惊啊,污辱,没什么感觉,你夸我,也没什么感觉,这个人啊,他福德太深了。有学问、有眼光的人一看这个人将来是宰相,了不得,后来果然是宰相。曾国藩说,这个人太厚重了,不是一般人,心胸开阔,容得下!

我们再看今天的人,挣了点儿钱,马上就不行了,人就横着呆着了,说话也不像个人了。孩子一毕业,笑话爷爷奶奶,你没文化,看不起爸爸妈妈,他的灾祸就要出现了。

三、【扭曲的餐巾纸】

疾病是怎么来的?

中国老祖宗告诉我们,古圣先贤告诉我们,“相由心生”,相由心生的“相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形象,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样子,它是由自己的想法就是心念,我们讲脑电波,它是由这个来影响和改变的。您说有什么证据吗?我有证据,打个比方,说我们生气,你的心里边一动,倾刻间,一发脾气,你看着这个脸就变了,脸色就变了,嘴唇发紫,脖子通红,脸发青,您看相由心生了,是吧,相由心转了;您这一欢喜,满脸红光,眉开眼笑,你看这个皮肤发光,相由心转,相由心生,真的,科学。这些科学只不过我们老祖宗用非常简要的语言、通俗的语音说出来罢了,叫相由心生。

这是一张餐巾纸,回去之后一定把餐巾纸的故事给自己的父母家人好好讲一讲,可好了,这个故事叫餐巾纸的故事。这个餐巾纸啊?就是我们的细胞,就是我们身体的细胞,你看我们一出生,这个婴儿很健康,皮肤可好了,气血很好。他的细胞都是正常的,他的形状啊?都特好,就像餐巾纸一样。您这一发脾气啊,一沉闷,一怨恨,注意看,它就这样扭曲了,扭曲了。有什么证据吗?刚才跟大家讲,脸变形,五官挪了位,怒发冲冠,头发竖起来了。我们这个心的力量就这么大,您不信您可以试试,心的力量可大了,头发竖起来,脸变形,五脏还颠倒,肺、肠子、心肝、脾胃全都不在自己的那个位置上了。

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个惭悔的机会,我前几天在家里,哎呀,我自己的脾气很不好,一件事情发生,哎呀,我这一生气,当时,当时我这个地方就疼,它为什么会疼呢?,这就是啊,在教育,身体在教育你,在给我信号,有报应了,有反作用力,你看,你违反自然规律了,你违反他自己正常的情况了,正常的情况没有发脾气,发脾气是糊涂的表现。

各位,我举一个我家里的例子,我的姥姥和姥爷,他们一直很健康,在1980年1981年的时候,我的姥爷身体很强壮,笑起来声音很洪亮,走路噔噔噔,很健康,在外面生了闷气了,回家,回家之后啊,我姥姥呢,老人家,————我在这里替他们来忏悔,因为他们的经历能教育大家。我不敢说老人家不好。很多人说我自己有好多坏事,我不敢讲,错了。你真把它当成坏事那是大忌,你上台来讲,告诉给大家我是怎么犯错误,我的病是怎么得的,你这是把过去的那些错误的坏事(说出来)它就变成宝贵的教训,变成宝贝了。大家都受益了。因为我的姥姥姥爷他们现在都过世了,我现在是尽孝,替他们来忏悔他们原来的这个过错。我的姥爷从外面回来,生着闷气回来,我的姥姥她没有学过传统文化她不懂得相夫教子。过去外面看古书上,丈夫一回家,太太头一句话“老爷您回来了”,说这话。现在是太太一回家,丈夫说“老爷您回来了,姑奶奶您回来了”。妇道是柔顺的。姥姥她老人家不会看我姥爷的脸色,一碗米饭,一碗牛肉,给我姥爷盛,他老人家吃完之后,你想想这碗饭啊,生着闷气吃着,九点半家里边来电话,我妈妈接的,说你爸爸大面积心梗,在医院正在抢救,我妈就赶紧就跑过去了。半个月后,十五天之后,老爷60岁走了,去世了。

陈大惠老师的三句名言:

【德不配位啊„„】

为什么今天的孩子那么爱生病,今天的年轻人那么容易英年早逝?平时儿童医院孩子们看病排队排到外面来。有很多年轻的人一出名就死了,有些官员一提升重病,有的人家里有钱刚盖完房子,人去世了,出车祸了。为什么?就是这四个字“德不配位”。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我们的一切,老祖宗用一个字来代表叫物。厚德才能承载万物。这就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载就是承载;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相反是那句话?叫德不配位。位就是我们的待遇,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打个比方说,这有一张桌子,它能承受十斤重的份量,您非得给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那我们看这个桌子怎么样?它就开始发抖,它就开始变形了,出现崩溃之前的先兆。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清华大学的古训“厚德载物”,金钱、权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报,都是压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载的了吗?靠什么承载,靠符合万物规律的德行。

比如有当父母的,当爷爷奶奶的,你要经常把珍惜福报这句话跟自己的孩子讲,对他非常有好处。福报,福报就是我们的享受。譬如我吃得好,我穿得好,我能有一万的不穿一千的,能吃

十万的我不吃两万的,这些都叫福报。中国人讲惜食,珍惜的惜,食物的食。惜食、惜衣,就是我们穿的衣服,你要珍惜它,人贵惜福。你得积攒自己的福报。

有人说陈老师,你讲的我不相信。四个字送给你,“以身试法”,过去有一句话: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太重要了。生死存亡,有的商人,以非法的手段,去要那些你命里头装不下的东西,你这不是惹祸吗?因此坐牢判刑的例子还少吗?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报不相称。我刚才给大家看了我使用一块钱的手机、穿8块钱的布鞋,我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没有什么德行,我用这些很简朴的东西,我心里很踏实。你没有德行,享受的太大,奔驰、宝马、豪华别墅,顿顿饭都是上千上万,就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折自己的福,您真敢吃,真敢用啊?

现在人们疯狂的追名逐利,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我们现在天天看这个奔驰车好,那个大别墅好,你看人家当官当这么大,不行我一定要把这个钱挣到手,大家都是在这样想,完全不懂得道德。结果会如何呢?“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现在的学生、孩子不是那样,他不管他是什么身分,就是要最好的。你一分钱不赚你就要最好的,谁教的?电视上教的,社会在教,家长也在教,老师也在教;攀比,家长都鼓励,妈妈明天给你买个更好的压倒他。你看看,完全错误。孩子不知道,享福太多了会怎么样?我们老祖宗讲的会折你的福报。

我们老年人过去讲“折福折寿”,是有道理的。大家不要忘了,寿命和福报都是能量,人本身就是个能量罐。我们不会爱孩子,现在对孩子的那种爱完全是违背知识,你越爱他生病越多,越容易出灾祸,越容易夭折。年轻人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去世的那么多?三十多岁,突发疾病为什么那么多?因为他的福报、能量快速消耗了。所以吃的简朴、用的简朴,真有好处。明白了这个道理,才知道厚德载物,你才敢消受。你看着领导做好车,就想把他拉下来,你看那些企业家那么有钱,就想我要把这个钱拿过来,就不知道想想人家有什么样的德行和福报,他才能坐在这个位置上,才能坐的安稳。再说一句《周易》里的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你看着人家发财,你看着人家出名,你看人家当教授,当领导,你有没有想过人家的祖上有多大的德行。

【警cha不来找你„„】

天网,就是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呀!

老师的比喻篇八
《赞美老师比喻》

赞美抽象

赞美"老师"的比喻句-比喻句大全

1、啊,老师,您如燃烧的太阳,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在黑暗里为我们送来曙光

2、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3、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您讲课的语言,悦耳像叮咚的山泉,亲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泻的江流。

4、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

5、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

6、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

7、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

8、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学子的灵魂。

9、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么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10、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老师像什么一样"比喻句-比喻句大全

1、老师像园丁,辛勤的栽种祖国的花朵。

2、老师像什么?老师像园丁,把幼小的我门培育成一个懂得知识的大数。

3、老师像什么?老师像一把金钥匙,把无知的我们领进知识的宝库。

4、老师像什么?老师像我们的妈妈,天天陪伴在我们生边,告诉我们一些丰富多采的知识。

5、老师像什么?老师像红烛,照亮了知识的路程。

6、老师像什么?老师像春雨,把点点滴滴的知识撒在我们的心里。

7、老师像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授丰富的知识。

8、老师像蜡烛,无私的燃烧自己,奉献他人。

9、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您讲课的语言,悦耳像叮咚的山泉,亲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泻的江流。

10、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

母亲的像什么的比喻句

(1)母亲像明亮的太阳,让我心中温暖。

(2)母亲像温和的阳光,让我满怀期望。

(3)母亲像参天的大树,让我感觉凉爽。

(4)母亲像鼓起航帆,让我顺利的到达彼岸。

(5)母亲像点燃的蜡烛,让我看到光明。

(6)母亲是大地,我就是小草。

(7)母亲是绿叶,我就是鲜花。

(8)母亲是金色的灯塔,时刻指明我前进的方向。

(9)母亲是遮风挡雨的纸伞,呵护着我幼小的生命。

书是什么的比喻句

1.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4.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5.读一本好书等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6.选书应和交友一样谨慎。因为你的习性受书籍的影响不亚于朋友

7.书是智慧的钥匙。

8.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

9.企业家说:"书是致富的信息"。

10.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11.学生们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

12.迷惘者说:"书是心中的启明星"。

13.探索者说:"书是通向彼岸的船"。

14.奋斗者说:"书是人生的向导"。

15.急于求知者说:"书是饥饿时的美餐"。

16.书就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成功是什么“比喻句

1.成功对于永不满足的人是一个阶梯,对于智者是一个开始,对于愚者是一个结束。

2.成功对于努力者是一种希望,对于懒惰者是一种奢望,对于不思进取者是一种回忆。

3.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一张张白纸上写满了试题?那是不是成功吗?我不喜它,而且也讨厌它,也许我是永远不会成功的,因为我从心里排斥它。

4.成功是获得预期的结果,成功是属于执着,刻苦,有信心的人。

5.成功对于勤奋者是收获的果实,对于坚持者是奋斗的目标,对于灰心者是一个永远无法到达的彼岸。

6.成功对于永不懈怠的人是里程碑,对于骄傲自满的人是包袱,对于不求进取的人是祸害。

7.成功是滴落的汗水,成功是马拉松赛跑,成功是失败的结晶,成功是属于执着,刻苦,有信心的人。

形容人多的比喻句

1、国庆节那天,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2、大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象下锅的饺子一样多!

3、广场上人头攒动,好比星空中的点点星光。

4、放学了,校门口车水马龙,行人如织。

5、人挨人,人挤人,像蚂蚁一样多。

6、大街上的人真多,大家走来走去,十分拥挤,就像海里奔腾的浪花般川流不息。

7、长安街上自发赶来送别总理的人群排满了十里长街,就像一条长龙,前边看不见队伍的头,后边看不见队伍的尾。

8、春节那天,走在广场上,人真多啊!黑压压的一片,像密密麻麻的蚂蚁一样,围得水泄不通。

形容车多的比喻句

1 . 大街上车马如龙 ,宛如一条无边无际的大海。

2 . 马路上车水马龙,一排排的汽车如蚂蚁般秩序井然地行驶着。 3 . 马路上的出租车一辆接一辆远远望去象一个个爬动的小甲虫。 4 . 马路上的汽车很多,像菜市场一样拥挤。

5 . 马路上的汽车如流水般川流不息。

6 . 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游动的铁龙。

7 . 马路上的车可真多,像蚂蚁一样。

8 . 回家的路上,车堵得就像多年的老便秘一样,车上的乘客再怎么着急也不挪动。

9 . 马路上的车像黑压压的蚂蚁一样向前挪动。

10 . 马路上车水马龙。

比喻句中有拟人句

1.看到课堂上,你那专注的眼神,认真的学习态度,老师深深地感到欣慰。看到你作业本上那工整的字迹,看到你能出色完成老师布置的

老师的比喻篇九
《关于教师的几个比喻》

关于教师的几个比喻

教师是摆渡者

教师是摆渡者,反反复复地把彼岸当做目标,把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送往彼岸。直到有一天,船上再没乘客时,自己就好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心和脑被孩子们掏空了似的。这样的老师是可悲的,自己的一生徘徊不前,除了能教出优秀的学生外,一旦离开学生,属于自己的东西微乎其微,自己如被榨干了汁水一样干瘪。我们应该像火箭一样把孩子送得更远,让他们飞得更高;但也不能像火箭一样一把卫星送上天,自己就沉落在大海,我们要跟孩子一起飞翔,跟孩子一起成长。

教师是养鸭人

教师是养鸭人,鸭子随着鸭棚四海为家,养鸭人“来来”的声音召唤着每一只鸭子,结果第一梯队的鸭子跑在最前面,尽情享受田里的虫子——打牙祭,第二梯队的鸭子就只好吃稻谷——吃素菜,第三梯队的鸭子落在后面吃的是混水——喝汤水。同样是鸭子,第一梯队的鸭子收获最大,因为他们主动出击,第三梯队的鸭子收获最小,因为他们被动接受。同样一个老师,为什么学生的成绩却是千差万别?主要因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差甚远。鸡不啄米,强压着它的脖子吃,也没多大意义。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些虫子往往遍及田野,要是你捉来放在鸭棚子里,鸭子还嫌没胃口。只要学生具备起码的获取知识的能力,我们就要放手发动他们,对于被动捕食的,我们要鞭策和鼓励他们。

教师是厨师

教师是厨师,一堂课就是一道菜,有的老师认为油多,菜就好吃。但油多也会把菜烧坏。有的老师经常拖堂,把菜给炒焦了或炖融了,学生早就吃饱了,但老师就是不让他们下席,一道家常菜吃得像满汉全席,学生难受。有的老师炒鲜菜就像馏剩菜,面对新学生和新教材,翻的是老黄历,用的是老方法,学生吃起来索然无味。有的老师炒菜掌握不住火候,油温不是高就是低,教学节奏不能

掌握轻重缓急。有的老师将荤菜跟素菜,汤菜跟蒸菜,炖菜跟炒菜,凉菜跟热菜搭配不当,学生吃了不消化,甚至拉肚子。学生胃口不一样,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胃口给烹制不同的菜肴,让他们吃饱吃好,充分消化,及时吸收。蹩脚的厨师烹饪出来的菜肴多半千篇一律,粗制滥造。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156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