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梅花化作春泥的精神的诗句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写梅花化作春泥的精神的诗句篇一
《赞美梅花的古诗》

赞美梅花的古诗

梅花

作者:王安石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墨梅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忆梅

作者: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赞美梅花的句子

1、 梅花那顽强不屈的精神却更令我赞叹。自古以来,它和松、竹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体现了梅花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不正是人们要学习的吗?

2、 梅花美确把美留给了大地,梅花香,却又谁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美花俏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一莫余红换来春满天地!

3、 梅花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梅花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梅花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4、 梅花,是最坚韧的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在寒冬里傲霜斗雪,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当别的花枯萎零落,花残叶败时,梅花却昂首怒放,独树一帜,傲然挺立在这冰天雪地中。甚至是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它也能“疏影横斜水浅清,暗香浮动月黄昏”,笑傲乾坤。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1、 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

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 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象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炯娜多姿。暑尽寒来, 她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竹, 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2、 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树,使人想

起了将军;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隐者。竹轻盈细巧、 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 不染,她不图

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她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

3、 那怕是在条件艰苦的破岩中,竹子也能顽强生存;她不求索取,

只有奉献。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竹笋做的佳肴,为人类所食用;用笋衣缝的布鞋,忍辱负重,默默承受着煎熬。竹子制作的竹凉席、竹家俱、竹胶板、竹筷、竹厅、竹工艺等要有尽有。在成宁竹乡,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说,道出了竹乡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竹乡人打的是竹伞、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楼、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笋……竹子还以她残留的校丫扎成扫帚,为人类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头等,也在 灶底燃烧,发挥光和热。有幅对联这样写道:“竹头虽微餐餐灶底炊肴馔,器皿虽小户户厨中要斗筲。”竹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 竹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莲石》

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

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

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

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就说“仙女弹琴”吧,那美丽的仙女弹着琴,悠扬的琴声在山间久久回荡,好像在让人们评赞她的琴声。瞧,那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可爱的小狗,抬头望着月亮,好像是要到月亮上去看看吧,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狮子抢球”、 “猴子观海”、“ 龟鱼对望”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写梅花化作春泥的精神的诗句篇二
《梅花的诗句》

明代高启《梅花九首》中的第一首,全诗是: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 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 依然新白抱新红。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花》

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 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 春色如何入得来?

《雪梅》(其一)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其二)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香色俱佳 别具一格——谈王安石《梅花》

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

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咏梅诗吟咏的是早春之梅。全诗虽仅4句20字,却较为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梅花的神韵和香色。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颇有寒意的早春时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绽开。这两句写梅花,不绘其形,而传其神。“墙角”二字点明地点;“独自开”与“数枝梅”相照应,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时间,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不过,这两句诗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怒放,并非首创。在此之前,已有别的诗加以描绘了。如南朝陈诗人谢燮的《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紧扣一个“早”字,用表现人的心理状态的“疑”与“畏”字写梅花,使之人格化,从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斗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较之前两句,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的香色,则写得较为新颖别致。“遥知不是雪”,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尽管这句诗否定了诗人于远处所看到的墙角凌寒独自绽开的数枝梅花是雪,但它实际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试想,假如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红的或是其他颜色,诗人会由此而联想到雪吗?正因为梅花似雪,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诗句“不知

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以错把梅枝当作雪枝来反映白梅早发、皎洁似雪的特点,才给人以“错”而无误,“错”中见奇之感。

“遥知不是雪”这句诗,不仅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也间接地交代前两句中所写的迎寒怒放的“墙角数枝梅”实为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中所见,且与诉诸人们嗅觉的下句“为有暗香来”一道写梅花的香色,诗句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显示出全诗结构的严谨。

诗人写梅香,没有借助任何形容词,亦未泼墨如云,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语)的“遥知”这两句诗巧妙自然地出之。这两句诗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正因为有梅花的香气从远处袭来,才使诗人“遥知不是雪”。倘若梅花无香气,则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看到的“墙角数枝梅”,是难免把它错当作雪枝的。以互为因果的两句诗写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与张谓的《早梅》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遥知”两句诗也未必是实写诗人于远处闻到梅花的香色,从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结论,而只是虚写,极言梅花的香气之浓。

如果说,这首《梅花》诗所吟咏的梅花,不仅让人领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韵,而且给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别具一格的鲜明印象,那么,这首诗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咏的梅花,令

人赏心悦目,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附:现代人《咏梅诗》

傲骨敢为天下先,不与国色争尊严。 清香飘溢冰雪里,迎来春色满人间。 ——(上海)张志真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墨梅》

写梅花化作春泥的精神的诗句篇三
《描写梅花的诗句》

描写梅花的诗句

1、“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她没有玫瑰般艳丽,却能在风雪中傲立,她没有茉莉般芬芳,却能在严寒中开放,她便是梅花——那超凡脱俗的梅花!

2、梅花,迎着寒风而绽放的花朵。它没有月季的艳丽,没有牡丹的大红大紫,没有兰花的淡雅,没有荷花的高雅„„但是,它拥有不畏寒冷,独步早春,傲立雪中的精神,象征刚毅精神和崇高品格,“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更是表达了梅花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品格。

3、梅花,是最无私的花。它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梅花也有被凛冽寒风吹得东倒西歪、左摇右晃的时候,每当这时,它总是默默承受着,从来没有喊过冤,从来没有叫过屈。它不因错过美丽春天而懊恼;不因没有蝴蝶伴舞而沮丧;不因缺少同伴而失落。不学娇弱桃花逐流水,不比轻浮柳絮漫天飞,只是无怨无悔的绽放于人间,努力的装点着银白的世界。梅花把春天留给了别人,而将这难以忍受的巨寒留给了自己。

4、“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寒冬腊月时,百花凋零,唯有梅花还孤傲地怒放于冰雪之中,这不禁令我们感到赞叹。我俯下身子,用一双冰凉的小手轻轻地抚摸着梅花,细细体味着梅花不畏严寒的高尚品质。

5、“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梅花的是凛冽的寒风;照耀梅花的是寒冬的残阳;滋润梅花的是残雪的雨露。但屹立在山顶的梅花却是那样的芳香馥郁,雍容典雅。它依旧可以和其他在温室中的花朵比美,而且一点也不比它们差,不是吗?

6、梅花傲然怒放。一朵朵五彩缤纷的小花白的像雪,红的似火,黄的赛金,粉的如霞„„在寒风中翩翩起舞,冰心玉骨。细细一闻,一股香气不禁迎面扑来,馨香阵阵,淡雅清新,顿时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7、梅花不但是最早开的花,它的艳丽色彩,更是其它花无法相比的,当大地迈进晚秋,特别是在严冬的时候,它一花独秀,花儿们都弯下了腰,低下了头,而再落叶不久后的枝头,发芽了在严冬里,在霜雪里,依然可以看见梅花,顽强的身影,在与雨雪博斗。

8、梅花不及牡丹的国色天香,月季的娇艳浮华,玫瑰的姹紫嫣红,荷花的高贵典雅。但是,我却更喜欢这凌霜傲雪的梅花。

9、梅花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梅花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梅花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10、梅花的花朵不大,像一个个害羞的姑娘,所剩无几的绿叶衬托着梅花。也许是为了让花朵开得更好,绿叶都把自己应该拥有的养分通通献给了梅花。虽然梅花被称为中国的国花,但是它并不张扬。它只是在寒风中默默地开放,在寒风中悄悄地展示自己的风采。所经历的痛苦,只有它自己知道。

11、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难道,这不正是我们的建筑工人么?他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工作着。我要学习梅花,我要做一个像梅花一样的人。

12、论外表,梅花并不出众,构成它的只是五片朴素的粉红花瓣,而就是这朴素的花朵,是我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论香气,梅花有一股淡淡的气息,闻到后会使人一天都精神饱满,如果清晨闻到的话,那么一天都会心旷神怡。

13、迈入园里,在凛凛寒风中,只见一大片梅花傲然怒放。枝头上,那白色的小花在斗寒争艳,为这个严冬增添了几分生机。梅花枝条细长,形态不一,婀娜多姿。金钟似的小花在花枝间点缀着光彩,不时吸引着游人的目光,引来阵阵的赞叹。

14、梅花,是最超凡脱俗的花。有的小巧玲珑,憨态可掬;有的袅袅娜娜,羞羞答答;有的端庄大方,秀美十足„„再配上梅花的奇香,真是惹人爱怜。

15、梅花,是最坚韧的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在寒冬里傲霜斗雪,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当别的花枯萎零落,花残叶败时,梅花却昂首怒放,独树一帜,傲然挺立在这冰天雪地中。甚至是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它也能“疏影横斜水浅清,暗香浮动月黄昏”,笑傲乾坤。

写梅花化作春泥的精神的诗句篇四
《梅的诗句》

写梅花化作春泥的精神的诗句篇五
《描写腊梅诗句》

蜡梅-全宋诗-白玉蟾

破苍如凝蜡,粘枝似滴酥。

恍疑菩萨面,初以粉金涂。

蜡梅-全宋诗-蔡沈

造物无穷巧,寒芳品更殊。

花腴真类假,枝瘦嬾犹枯。

帝子明黄表,宫人隐绛襦。

若论风韵别,桃李亦为奴。

蜡梅三绝-全宋诗-陈棣

蜂采群芳酿蜜房,酿成犹作百花香。

化工却取蜂房蜡,剪出寒梢色正黄。

林下虽无倾国艳,枝头疑有返魂香。

新妆未肯随时改,犹是当年汉额黄。

寒菊已枯分正色,春兰未秀借幽香。

凭君折取簪霜鬓,解与眉间一样黄。

蜡梅四绝句-全宋诗-陈与义

花房小如许,铜剪黄金涂。

中有万斛香,与君细细输。

来从底处所,黄露满衣湿。

缘憨翻得怜,亭亭倚风立。

奕奕金仙面,排行立晓晴。

殷勤夜来雪,少住作珠璎。

亭亭金步摇,朝日明汉宫。

当时好光景,一似此园中。

蜡梅-全宋诗-程炎子

画楼人醉烛高烧,滴在寒枝蜡未消。

蕊撇打莺金弹滑,花悬驱雀彩铃摇。

歌儿戏拍供檀板,妆女轻裁贴翠翘。

酒揭黄封诗嚼淡,时匀乳蜜过山腰。

蜡梅花-全宋诗-董嗣杲

刚条簇簇冻蝇封,劲叶将零傲此冬。

磬口种奇英可嚼,檀心香烈蒂初鎔。

根依阳地春风透,瓶倚晴窗日气浓。

一样黄昏疏影处,悬知水月不相容。

-------------------------

-全宋诗-李石

蜡梅

霜林作缬菊成长,只道花多缘叶稀。

辛苦为他成蜜后,蜡蜂犹是趁花飞。

蜡梅

一株坐断宝花台,水雪光中眼倦开。

无事暗香浮鼻观,思量也自识花来。

蜡梅二首

黄昏澹烟晴,风健香骨透。

炼金呈赤心,山月惜孤瘦。

蜡梅二首

莫学卧鬓花,娇黄媚粉额。

仙官道家妆,静处立标格。

---------------------------------

-全宋诗-吴芾

蜡梅二首

谁将栗玉刻蜂房,巧向梢头取次妆。

羞得江梅都避舍,满园不见一枝芳。

蜡梅二首

园林摇落独芬芳,未让江梅雪里香。

还恐人嫌梅太白,故来枝上尽涂黄。

---------------------------------------

蜡梅-全宋诗-杨万里

栗玉圆雕蕾,金锺细著行。

来从真蜡国,自号小黄香。

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

南枝本同姓,唤我作它扬。

和豫章公黄梅 (宋) 陈师道

色轻花更艳,体弱香自永。玉质金作裳,山明风弄影。

腊 梅 (宋)王十朋

非蜡复非梅,梅将蜡染腮。游蜂见还讶,疑自蜜中来。

腊 梅 (宋)杨万里

天向梅梢别出奇,国香未许世人知。殷勤滴蜡缄封却,偷被霜风拆一枝。

菩 萨 蛮 (宋)韩元吉

江南雪里花如玉,风流越样新装束。恰恰缕金裳,浓熏百和香。 分明篱菊艳, 却作梅装面。无处奈君何,一枝春更多。

 腊梅,别称“腊木”、“香梅”、“黄梅”等,属于腊梅科落叶灌木。腊月开花,色黄香浓。而

梅花属于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早春开花,清香淡雅。两者在属类、花期、花型、花香上是不同的。

腊梅原产于我国中部,以湖北、陕西为主要产地,历来受人喜爱,所以也有不少有关诗歌流传下来,先举几首供大家欣赏。

和豫章公黄梅 (宋) 陈师道

色轻花更艳,体弱香自永。玉质金作裳,山明风弄影。

腊 梅 (宋)王十朋

非蜡复非梅,梅将蜡染腮。游蜂见还讶,疑自蜜中来。

腊 梅 (宋)杨万里

天向梅梢别出奇,国香未许世人知。殷勤滴蜡缄封却,偷被霜风拆一枝。

菩 萨 蛮 (宋)韩元吉

江南雪里花如玉,风流越样新装束。恰恰缕金裳,浓熏百和香。 分明篱菊艳,

却作梅装面。无处奈君何,一枝春更多。

由上列诗歌来看,与写梅花的诗歌是大不相同的,除了描写的形态特点等等区别之外,这些诗歌的质量也比不上梅花诗(关于梅花诗,鄙人已有专文介绍)。但是,尽管如此,腊梅花依然是我国人民所喜爱的名花。

腊梅的敖骨峥嵘。不畏严寒,迎风斗雪,是腊梅的品质,是腊梅的风格。正因为此,才有“寒霜独放一枝梅,芬芳敖视万木春”的赞誉。“梅花香自苦寒来”,迎霜斗雪方精神,环境严酷方能凸显出梅花的卓越精神。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重要的是梅花的品质,众多咏梅诗词中,大都把风雪严寒作为环境衬托,以赞美梅在残酷环境中的不屈不挠——“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面对艰难困苦环境而无所畏惧、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

是腊梅

腊梅-雪满枝头

腊梅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蜡梅文化。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腊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句。《姚氏残语》又称梅为寒客。腊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腊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腊梅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腊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腊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 又因腊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1.不畏严寒、幽幽报春,凌霜傲雪的坚忍和顽强,默默奉献的寂寞和牺牲,大义凛然的风骨和气节

2.“默默”说明腊梅的无私奉献,只求付出,不求回报。作者高度赞美了腊梅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也不论人们是否留恋,都一如既往,展示自己的“风韵和清香”,实现着自身的价值,作者写腊梅的同时,也在写我们的人生。

3.借梅花吟咏人生。启迪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写梅花化作春泥的精神的诗句篇六
《古诗赏析百题》

初中课内古诗词总复习基础百题

七、诗词鉴赏题

(一)品读下面唐朝诗人王湾的一首诗,然后答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

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

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句子:

理由:

(二)、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三)读苏轼的《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一词,然后答题。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

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

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

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

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6、“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7、把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现代汉语描绘出来。

(四)阅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回答问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

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

等),作一简短赏析。

(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0、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

的景象描绘出来。

1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诗歌欣赏。

秋词 刘禹锡 秋思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13、两首诗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七)请阅读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按要求答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4、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

者 的心情。

15、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八)细读下列两首诗,完成17~19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淮上与友人别

李白 郑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7.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 ,表达了对

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 ,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

18.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

一句是: 。

19.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C.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九)阅读《卜算子 咏梅》这一首词,完成20-22题。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眷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0.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答]

21.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答]

22.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

“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

(十)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完成下列23-25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3、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24、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

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25、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十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6.解释下面的词浯。(2分)

①历历: .

②乡关:

2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 )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 )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

在上头。” ( )

28、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

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 (十二)赏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9-32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9.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 ”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 ”

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30.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 的感情。

3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

3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33-36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3、“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

3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35.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36、.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四)阅读下面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然后答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7、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

凄凉情景。

(十五)阅读下面《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然后答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38、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十六)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思为国为民效力,他图的是什么?请你阅读龚自珍《己亥杂诗》一诗,回答39—42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9、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 ,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 。

40、(1)请你说说对三、四句诗的理解。

(2)从三、四句诗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

41、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 。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 。(每空限填一个词语)

4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40字以内

)

(十七)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43-44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答:

4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答: (十八)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 45—48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5、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写梅花化作春泥的精神的诗句篇七
《相应的诗句》

相应的诗句:

1

2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

5

(告别母校老师同学)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描写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描写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9描写长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描写黄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1写儿童捕蝉前的专注: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写儿童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

不应人。

13写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4写儿童剥莲蓬: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5写儿童模仿大人种瓜的样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6借物抒情: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7珍惜时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8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9死读书没用,还要有行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浪费粮食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1写母爱深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2外地旅游想念家乡亲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2对着月亮思念家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3什么时候能回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4自己所处环境不及旁人清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5写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6描写生机勃勃小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7描写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8遇到难题刚开始不会做,别人一点拨豁然开朗: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9写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0写奉献精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1写感谢师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写梅花化作春泥的精神的诗句篇八
《古诗词默写》

1、陶渊明《饮酒》诗中,用以表达自己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刘禹锡《陋室铭》中用来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诗篇抒发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请写出其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杜甫在《望岳》中用“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抒情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5、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连续的两句)

6、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连续的两句)

7、《<论语>十则》中表明“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 。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喻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病树前头万木春。

9、陆游《游山西村》中寓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

10、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满怀博爱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 。

11、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明生死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陋室铭》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初中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处的同学将要分别,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诗歌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理解默写:

1范仲淹的《渔家傲》中,表现将士壮志未酬、怀念故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愿望。这一诗中将梦境与现实融为一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写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曹操的《龟虽兽》中最能体现“老当益壮”之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展现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挫折,也坚持自己坚贞操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既抒写春景又包含自然规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蒹葭》写清秋萧瑟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流传最广、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杜甫《望岳》中通过想象抒发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富含哲理、广为流传的两句诗是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富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代落花立言,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歌颂友谊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表现自己安贫乐道的磊落胸怀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秋天总给人凄凉悲伤之感,而刘禹锡在《秋词》中给人以蓬勃向上的动力,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李白《行路难》一诗中,表现诗人远大理想、积极进取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曲折美、层次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杜甫《登楼》中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追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表述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在陶渊明的《饮酒》中最能体现诗人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借用“古仁人之心”来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李商隐的《无题》中,原比喻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着奉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描绘琅琊山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慨叹光阴流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性默写

34 王维以“大漠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了边塞的悲凉,相应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学无常师,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孔子关于这一方面的名言是_

________________

36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献身精神。

学习中,我们要不断地积累、创新,方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在身处困境时,也不会感到孤独。请你用唐代诗人王勃的两句诗来说明这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句与“雪”有关的完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诸葛亮为了辅佐好刘备父子,鞠躬尽瘁,得到了人们极高的赞誉。这可借用辛弃疾的词句来概括,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0 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用古诗文中的语句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或劝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柳”常常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请调动你的学习积累,写出古诗文中含“柳”字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诗人有意,则草木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命》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讴歌了小草顽强的生命;杜甫《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国家衰败的景象。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了边塞的苦寒。

43 请写出一条表现爱国情怀的古诗文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舍生取义”是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的一种生死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4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了雄浑、开阔的意境。古诗文中有很多这样的写景诗句,请写出你熟悉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比较合适,连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朋友是人生的财富,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友情的名句,如“挑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请写出两句表达对朋友思念或牵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 什么是心系天下的情怀?早在北宋年间,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中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 请写出古诗文中表现自然美景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文名句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正确对待困境,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祝愿。

51 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道理,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

高层。”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哲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请你从学过的古诗中列举一个抒发乡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春天是诗人最绚丽的一笔。请从课内外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两句描写春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高”。请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唐诗宋词中关于“明月”的佳句不少,试写出你喜欢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 在你所学过的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作者理想抱负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你的朋友圈内,有些人有许多优点,也有不少的缺点。面对此,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论语》中两句回答)

理解默写答案: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运用性默写答案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10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或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或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8、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或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1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或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或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西北望,射天狼。

2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写梅花化作春泥的精神的诗句篇九
《诗词鉴赏》

点石成金——2010中考语文冲刺复习

李锦奎

初中语文总复习题

诗词鉴赏

(一)品读下面唐朝诗人王湾的一首诗,然后答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句子:

理由:

(二)、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三)读苏轼的《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一词,然后答题。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6、“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7、把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现代汉语描绘出来。

(四)阅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回答问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0、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1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诗歌欣赏。

秋词 刘禹锡 秋思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13、两首诗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七)请阅读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按要求答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4、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

者 的心情。

15、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八)细读下列两首诗,完成17~19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淮上与友人别

李白 郑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7.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 ,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

18.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 。

19.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C.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九)阅读《卜算子 咏梅》这一首词,完成20-22题。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眷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0.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答]

21.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答]

22.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

(十)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完成下列23-25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3、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24、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25、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十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6.解释下面的词浯。(2分)

①历历: .

②乡关:

2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 )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 )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 )

28、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 (十二)赏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9-32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9.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 ”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 ”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30.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 的感情。

3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

3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33-36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3、“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

3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35.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36、.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四)阅读下面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然后答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7、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十五)阅读下面《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然后答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38、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十六)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思为国为民效力,他图的是什么?请你阅读龚自珍《己亥杂诗》一诗,回答39—42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9、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

,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 。

40、(1)请你说说对三、四句诗的理解。

(2)从三、四句诗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

41、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 。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 。(每空限填一个词语)

4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40字以内

)

(十七)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43-44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答:

4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答:

(十八)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 45—48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5、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 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4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答: 。

4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48、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178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