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云雨相近成语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巫山云雨相近成语篇一
《沁园春》

《沁园春·长沙》练习题

组题:祝付波 叶春华 时间:2013-9-6

一、基础检测(每题3分,共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携(xié)带 峥嵘(zhēng ) 挥斥方遒(qiú) B.上阕(juè) 阻遏(è) 百舸(gě)争流 ......

C.惆怅(chàng) 寥廓(guò) 慷慨(kǎi)激昂 D.百侣(lǔ) 橘(jú)子洲 沁(qìn)园春 ......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意气 义气 意趣 异趣 B.乐阙 避邪 避嫌 碧谢

C.寥落 辽廓 辽远 燎原 D.原形 原型 园形 元勋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 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D. 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隋唐盛于宋。

5.“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 )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6.出与“粪土当年万户侯”句中“粪土”一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

A.

B.

C.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视之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

B .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可是现在,双鬓已染秋霜。 ....

C .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

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D .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

8.依次填人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多年来企图孤立、

( 2 )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A .遏止 卑劣 B .遏止 卑鄙 C .遏制 卑鄙 D .遏制 卑劣

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夜,一轮晕月映着灿烂的垂樱,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园山夜樱花。我早就神往于这般美景了。这天,我赶到园山公园的时候,还见不到月亮, 。花仰望着月,月俯视着花,瞬间,一切都徒然静止下来,在这清丽的天地间只有月和花。

①近景是一株身着淡红色盛装的垂樱树 ②远景是暮色苍茫的东山 ③山顶上渐渐发亮,月亮悄悄地升上淡紫色的夜空 ④地上竟然没有一瓣落花

A.④①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①②③④

10.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 )

A.“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的文章。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反问和拟人。

D.“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是对偶和借喻。

11.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经被打乱,请调整短语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流播四方,是亦足矣。 下联内容:① 数半生三十多年事 ② 俯不作于人 ③ 放怀一笑 ④ 吾其归乎

⑤ 浩浩荡荡 ⑥ 仰不愧于天

下联(只填序号):

二、课内阅读

读《沁园春 长沙》的上阕,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 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①漫江:

②击:

③翔:

④霜天:

2.“看”字引出的意象有 、 、 、 、 、 、 。

3.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

4.“怅”的原意是 ,这里用来表达 。

5.“沉浮”同 意思相近,这里指 。(6分)

三、课外拓展

(一)读下面李白和毛泽东的作品,回答后面1-6题。

忆秦娥 忆秦娥•娄山关

李白 毛泽东

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从头□,苍山如海,残阳如□。

1.“忆秦娥”是这首词的 ;“娄山关”是这首词的 ,它跟词的 有关。(3分)

2.从下面列举的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入《忆秦娥•娄山关》中的空格处。(4分)

月 泣 却 越 血 霞 咽 冷 画

填入的字分别为 、 、 、

3、两首词颇具音韵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主要原因在押韵上,如李词上阕的 、 、 、 ,下阕的 、 、 ;毛词上阕的 、 、 ,下阕的 、 、 。其次,作者使用了 修辞方法,将每阕的中间部分紧密连接在了一起。(5分)

4、对《忆秦娥•娄山关》一词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从“西风”“雁”“霜”这些意象的使用上,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是在秋季。

B、上阕前两句作者通过感觉、听觉、视觉勾勒出一幅铁铸似的清晨凄清的画面,其用词造境,呈现出一种暗淡冰冷的色调。

C、“漫道”,意思是道路漫长,“真如铁”的意思是真的像铁一样坚固。作者用这两个词来说明前行之路漫长而艰难。

D、“雄关”点出了娄山关的艰险,“从头”一词,可见作者已经是再过此隘了。

5.两首诗词都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但所渲染的气氛并不相同,请加以概括说明。

6.两首词的结尾都通过写景来抒情,气象宏大,但所抒发的感情不同。请概述其感情的不同之处。

(二)、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习题。

水调歌头·游泳

1956年6月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万里”和“极目”两句表现了诗人宏伟的气概和开阔的胸怀。

B.“不管”和“胜似”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进一步表现诗人在风浪中游泳的轻松自如,抒发了诗人迎击风浪,急流勇进的革命精神。

C.“子在川上曰”的“子”指诗人自己,他在感叹:“多么美好的滚滚长江啊!逝去的光阴像这流水一样。”

D.下阕结尾联想神女,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赞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光辉前景。

2.“截断巫山云雨”的“巫山云雨”是指( )

A.巫山上的云和雨 B.长江上空的云和雨

C.长江上游的水 D.巫山神女早为云,暮为雨

3.对这首词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通过写在大江中游泳的感受,抒发了迎着大风大浪前进的革命豪情,讴歌了我国人民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伟大业绩。

B.诗人在这首词中,引用古语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借用神话歌颂祖国的变化。

C.词的上阕写游泳,下阕写改造长江的宏伟图景。

D.“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中的“神女”即巫山神女,作者希望巫山神女健在,也来分享社会主义的成果。

《沁园春 长沙》练习参考答案

一、1.解析答案 A 。B项“阕”应读“què”。C项“廓”应读“kuò”。D项“侣”应读“lǚ”。

2解析答案 A 。B项“乐阙”应为“乐阕”,指的是“乐曲终了”,“碧谢”应为“璧谢”,是敬辞,退还原物,并表示感谢。C项“辽廓”应为“寥廓”或“辽阔”。D项“园形”应为“圆形”。

3、选D 4、选C点拨:“都分为上下阕”错。 5.D 6选D 7解析答案 B 。A项“求全责备”,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C项“下里巴人”,原指古代民间通俗歌曲,现多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D项“口传心授”,指先知者口头传授,后学者用心领悟。

8选D

9解析 答案 C。这段文字叙述了月亮的变化(时间)以及眼前所见景色(空间),从“还见不到月亮”之时所见的“远景”到“近景”再到“地上”,视角从上到下;从“暮色苍茫”到月亮升空,时间在向前推移。因此,答案为C。

10、选B A“万户侯”与“大军阀”等是同类事物,不能形成比喻;C是疑问句和拟人;D“长沙水”“武昌鱼”是借代。

11、正确答案:625134

二 1.满江 鹰飞得矫健有力 鱼游得轻快自由 秋天

2.万山 层林 漫江 百舸 鹰鱼 万类

3.万类霜天竞自由

点拨:此题考查对一段文字的总括能力。这段文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万物都在秋光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正是对上文“山、林、江、舸、鹰、鱼”等景物活动情况的一个总括。它是总括句,自然也是中心句。

4.失意、恼恨 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

点拨:此题考查词语的本义与语境义。查《辞源》,“怅”的原意是“失意、恼恨”,但是在这里,它不能作这样的解释。上文写到祖国的河山美丽可爱,可遭受战火的蹂躏,这自然引起诗人深深地思考,思考“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恐怕无论哪一个热血男儿,都会激昂慷慨起来的。

5.升沉 盛衰

三、课外拓展(一)1、词牌 题目 内容 2.月、咽、越、血

3.咽、月、色、别,节、绝、阙,烈、月、咽,铁、越、血,顶针

4.选C

5、李词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冷落、伤感的气氛;毛词渲染的是一种紧张、激烈、悲壮的战斗气氛。

6、李词结尾抒发了一种怀古伤今的悲壮之情;毛词抒发的是红军战士越过天险娄山关时的那种豪迈雄壮的感情。

(二)1.C(“子”指“孔子”); 2.C; 3.D

巫山云雨相近成语篇二
《第一单元资料评讲》

巫山云雨相近成语篇三
《山东省2012年高考模拟题基本能力试卷》

山东省2012年高考模拟题基本能力试卷

本试卷分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70题,每题1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摘自《荀子·天论》一文,以下关于该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满了对尧的景仰之情

B.表达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D.是一种唯物主义思想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D.两个凡是 C.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 A.多快好省 C.又好又快 2.社会主义建设应该符合客观规律,以下符合客观规律的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价值规律就像一只“无形手”,指挥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交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B.市场经济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市场经济下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D.市场经济下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4.去年某夜,某市突降特大暴雨,许多人当时收到市政府发来的短信,提醒大家防雨、防雷;春节前,很多市民收到了市政府的拜年短信,叮嘱燃放烟花爆竹要遵守规定,注意安全。根据上述材料要写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标题是

A.职能转变,政府性质逐渐改变 B.以人为本,政府服务更加完善

C.重视安全,政府职能日益多样 D.执政为民,政府权力不断扩大

5.2006年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200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2007年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

①经济活动的必然结果,可以促进经济建设

②文化价值取向逐渐统一,消除文化障碍的标志

③文化交流与学习,以实现文化大发展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领域的交往,促进了两国相互尊重、加深理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其寓意与下列哪一个古训名言的人生哲理一致

A.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B.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C.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D.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7.学生刘畅然勤奋好学,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周末在家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对其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磨刀,是为了增大压强

B.高压锅做饭熟的快,是因为压强增大,沸点升高

C.打开电冰箱时冒出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

产生的水蒸气

D.电饭锅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锅体漏电造成

触电事故

8.“热”字在不同的场合表达不同的意思,下列语句:①今天太热了;②冰块吸热;③小李带人热情;④热不可耐。其中“热”表示“温度”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9.我国古代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下列记载的现象与相应的科学原理错误的是

A.“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

B.“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C.“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

D.“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10.我国的成语短小精悍,寓意深刻,有时体现一定的科学道理。下列成语反映的情境能说明光反射的是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11.一些民间俗语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四句俗语对应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

A.四两拔千斤——杠杆原理 B.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C.坐井观天——光的折射 D.一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2.以下关于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13.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经常见到右图的标志。上面的数字表示

①距离济南还有80km ②距离济南还有100km ③道路限速100km

④道路限速80km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有了光明才有我们五彩斑斓的世界。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夜间驾车为了看清车的仪表和设备,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早上梳妆打扮,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原因是靠的越近,镜子里的像越大

D.光线昏暗时,为了看清自己的脸部,可以拿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

15.如下图所示,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做法是

16.2011年6月16日(星期四)凌晨2时23分至6时03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们终于一饱月全食(俗称“红月亮”)的天象奇观了。关于月全食发生的时间及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全食发生在农历初一前后

B.月全食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

C.发生月全食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D.发生月全食时,太阳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

17.古典音乐大师贝多芬就曾写过一首经典音乐作品《月光》。请问贝多芬的《月光》体裁是:

A.小提琴协奏曲 B.钢琴奏鸣曲 C.交响曲 D.清唱剧

18.关于乐圣贝多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贝多芬九部交响曲都充满了英雄气质,体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B.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同属一个时代,并且写有同名作品《悲怆交响曲》。

C. 第九交响曲《命运》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写成的。

D.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人物。

19.对比以下中外两幅作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梵高(荷兰)《星月夜》 戴敦邦(现代)《静夜思》

A.左图是作者对周围大自然平心静气研究的结果,是夜色的真实再现,右图是作者根据唐代诗词完成的一幅人物画创作。

B.两幅作品从色彩和意境都传达出对家乡的思念。

C.梵高,更多地赋予绘画以象征意味和主观表现色彩。戴敦邦主要作品《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图》、《红楼梦人物百图》

D.两位作者都用了古典主义的手法来表现画面主题。

20.“皓月当空,恰似嫦娥离月宫”是京剧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中的唱词,剧中的这一人物角色属于以下哪个行当

A B C D

21.右图是某画家秋分前后在某沙漠旅行,于黄昏时刻绘下的新月丘速写画。新

月丘在盛行风作用下,形成迎风坡缓,背风坡陡,沙丘两侧并顺沿风向伸展

如一弯新月而得名。据图,该地盛行风的方向最可能的偏向是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

22.日常生活中,下列现象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是

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夏天有风时,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时会感觉到“冷”

C.冬天,戴眼镜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的早晨,房顶上常常会出现一层霜

23.小明正坐在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里玩手机,不小心手机自由下落(下图)。那么手机将会落在

B.B处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A.A处 C.C处

24.“制天命而用之”摘自《荀子》一文,以下语句中与其表达

意思相近的是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B.先王有服,恪谨天命 D.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25.当人们在草丛中行走时,衣服上常常会挂上一种叫苍耳子的植物种子,它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刺,每根刺上都有细细的倒钩,碰到衣物的纤维,便粘在上面。下面哪种产品的发明可能是受到苍耳子这种结构规律的启发

A.拉链 B.尼龙搭扣 C.腰带 D.飞机

26.新疆生产的瓜果又大又甜,主要是利用了当地独特的自然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云量多,光照弱,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昼夜温差大,白天制造的营养物质多,晚上消耗少,利于瓜果生长 ③天气干旱,蒸腾作用强,利于糖分积累 ④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利于瓜果生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7.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但人们可以引水上山。这说明

A.人们可以改造规律,为人类造福

B.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任何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

D.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

28.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会诱发心理问题,因此必须要及时缓解和消除这些不良心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期坚持中低强度的身体锻炼,对焦虑、抑郁等症状具有防治作用

B.经常参加篮球、足球和拔河等集体活动,可以防治自闭、孤僻等心理障碍

C.如果你的脾气急躁、易冲动,应该多参加短跑、跳远等活动项目

D.《金蛇狂舞》、《步步高》、《祖国颂》等乐曲对抑郁症具有辅助疗效

29.李晓同学在完成一篇关于校服调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时,需要将文中的“服饰”全部替

换为“校服”。在Word编辑状态下,采用菜单操作,下列步骤正确的是

A.“工具”—“查找”—输入“服饰”—“查找”

B.“格式”—“替换”—查找内容为“服饰”—替换为“校服”—“替换”

C.“编辑”—“替换”—查找内容为“服饰”—替换为“校服”—“全部替换”

D.“视图”—“替换”—替换为“校服”—“替换”

30.下列诗句,反映了我国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A.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B.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D.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C.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

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这种现象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

C.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31.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河流干涸致使鱼虾死亡,农作

32.梁启超认为“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最发达”。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为传承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古代第一部和最大的编年体史书分别是

A.《春秋》和《汉书》

B.《战国策》和《汉书》 D.《史记》和《资治通鉴》 C.《春秋》和《资治通鉴》

明的进步。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33.艺术作品浩如烟海,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涌现出大批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推动着社会文

①琴曲《广陵散》描绘了聂政刺韩王的故事

②一首“击缶而歌”奏响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序曲。缶是我国古代原是盛酒的酒器

③艺术歌曲《阳关三叠》是根据李白的诗谱写而成

④《扬州慢》是南宋姜夔写的一首古曲,慢是词调歌曲的一种体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4.文物、建筑群、遗址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下列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A.长城 B.秦始皇陵 C.九寨沟 D.昆曲

35.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歌曲《青花瓷》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歌词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仔细观察下图中的青花瓷作品,不能体现

下列哪一歌词的意境?

A.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B.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C.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D.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36.中医是指中国的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

验和理论知识,并经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

论体系。以下关于中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古代的名医有扁鹊、张仲景、华佗等

B.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有针灸、刮痧、化验等

C.汉代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

D.中医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37.1687年,牛顿发表了著名的《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书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和牛顿力学三大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为德国著名的科学家

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C.牛顿在书中给出了两个物体间万有引力的公式,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D.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所有物体,不需要任何条件

38.造纸术的发明使读书从竹简时代进入纸质书籍时代,造纸的原料如木材、稻草等均含有的化学成分是

A.维生素 B.纤维素 C.蛋白质 D.脂肪

39.斯塔夫利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中所说的这场运动是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保路运动 D.问题与主义之争

巫山云雨相近成语篇四
《对口升学语文复习基础知识 2 汉字》

巫山云雨相近成语篇五
《二、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

名师伴你行

名师伴你行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A”。

“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是指现代汉语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书写形式。“识记并正确书写”主要表现在:区分形近字、音近字,不写错字、别字、繁体字、已经淘汰的异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连笔字等方面,这是汉语书面运用最基本的能力。古代汉语用字、非常用字和繁体字不在考查之列。本考点的考查重点是:①教材词语总表中所列词语中的现代汉字,②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的汉字,③交际中容易误写的现代汉字,④《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2500个常用字和1000

个次常用字。

本考点一般采用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命题,主要有两种题型:一种是词语组合式试题,即每个小题设计四个选项,每项组织四组常用词语,兼顾二字形、三字形、四字形以及五字以上形式的词语、成语或熟语,二字形词语和四字形成语是考查的重点。一种是单纯语句式试题以及和语音结合起来放在具体句子中考查。考查对象主要是“三常字”,即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考查的重点是同音字、形近字以及同音形近字。字形的考查内容全部集中在“别字”上,因此,“别字”部分应作为重中之重。不论哪种题型,考查的热点都是易混易错字的辨识。其基本规律是近年已考过的字一般

不重复考查,使用率不高的字基本不考。

温馨提示

本考点包括两方面的应试要素,一是单纯性识记现代常用汉字题,在考卷中占有3分的席位;二是在文字表述题中的规范书写,从这方面看,其所占分值就不仅仅是3分。因此,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保持文字美观,

卷面清洁,是备考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巫山云雨相近成语篇六
《山东省莱芜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基本能力4月自主检测试题》

莱芜一中50级高三基本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70题,每题1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摘自《荀子·天论》一文,以下关于该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满了对尧的景仰之情

B.表达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D.是一种唯物主义思想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D.两个凡是 C.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 A.多快好省 C.又好又快 2.社会主义建设应该符合客观规律,以下符合客观规律的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价值规律就像一只“无形手”,指挥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交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B.市场经济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市场经济下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D.市场经济下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4.去年某夜,某市突降特大暴雨,许多人当时收到市政府发来的短信,提醒大家防雨、防雷;春节前,很多市民收到了市政府的拜年短信,叮嘱燃放烟花爆竹要遵守规定,注意安全。根据上述材料要写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标题是

A.职能转变,政府性质逐渐改变 B.以人为本,政府服务更加完善

C.重视安全,政府职能日益多样 D.执政为民,政府权力不断扩大

5.2006年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200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2007年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

①经济活动的必然结果,可以促进经济建设

②文化价值取向逐渐统一,消除文化障碍的标志

③文化交流与学习,以实现文化大发展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领域的交往,促进了两国相互尊重、加深理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其寓意与下列哪一个古训名言的人生哲理一致

A.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B.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C.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D.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7.学生刘畅然勤奋好学,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周末在家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对其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磨刀,是为了增大压强

B.高压锅做饭熟的快,是因为压强增大,沸点升高

C.打开电冰箱时冒出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

生的水蒸气

D.

电饭锅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锅体漏电造成

触电事故

8.“热”字在不同的场合表达不同的意思,下列语句:①今天太热了;②冰块吸热;③小李带人热情;④热不可耐。其中“热”表示“温度”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9.我国古代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下列记载的现象与相应的科学原理错误的是

A.“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

B.“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C.“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

D.“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10.我国的成语短小精悍,寓意深刻,有时体现一定的科学道理。下列成语反映的情境能说明光反射的是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11.一些民间俗语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四句俗语对应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

A.四两拔千斤——杠杆原理 B.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C.坐井观天——光的折射 D.一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2.以下关于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13.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经常见到右图的标志。上面的数字表示

①距离济南还有80km ②距离济南还有100km ③道路限速100km

④道路限速80km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有了光明才有我们五彩斑斓的世界。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夜间驾车为了看清车的仪表和设备,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早上梳妆打扮,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原因是靠的越近,镜子里的像越大

D.光线昏暗时,为了看清自己的脸部,可以拿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

15.如下图所示,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做法是

16.2011年6月16日(星期四)凌晨2时23分至6时03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们终于一饱月全食(俗称“红月亮”)的天象奇观了。关于月全食发生的时间及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全食发生在农历初一前后

B.月全食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

C.发生月全食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D.发生月全食时,太阳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

17.古典音乐大师贝多芬就曾写过一首经典音乐作品《月光》。请问贝多芬的《月光》体裁是:

A.小提琴协奏曲 B.钢琴奏鸣曲 C.交响曲 D.清唱剧

18.关于乐圣贝多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贝多芬九部交响曲都充满了英雄气质,体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B.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同属一个时代,并且写有同名作品《悲怆交响曲》。

C. 第九交响曲《命运》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写成的。

D.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人物。

19.对比以下中外两幅作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梵高(荷兰)《星月夜》 戴敦邦(现代)《静夜思》

A.左图是作者对周围大自然平心静气研究的结果,是夜色的真实再现,右图是作者根据唐代诗词完成的一幅人物画创作。

B.两幅作品从色彩和意境都传达出对家乡的思念。

C.梵高,更多地赋予绘画以象征意味和主观表现色彩。戴敦邦主要作品《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图》、《红楼梦人物百图》

D.两位作者都用了古典主义的手法来表现画面主题。

20.“皓月当空,恰似嫦娥离月宫”是京剧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中的唱词,剧中的这一人物角色属于以下哪个行当

A B C D

21.右图是某画家秋分前后在某沙漠旅行,于黄昏时刻绘下的新月丘速写画。新

月丘在盛行风作用下,形成迎风坡缓,背风坡陡,沙丘两侧并顺沿风向伸展

如一弯新月而得名。据图,该地盛行风的方向最可能的偏向是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

22.日常生活中,下列现象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是

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夏天有风时,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时会感觉到“冷”

C.冬天,戴眼镜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的早晨,房顶上常常会出现一层霜

23.小明正坐在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里玩手机,不小心手机自由下落(下图)。那么手机将会落在

A.A处

C.C处 B.B处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24.“制天命而用之”摘自《荀子》一文,以下语句中与其表达

意思相近的是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先王有服,恪谨天命

C.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D.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25.当人们在草丛中行走时,衣服上常常会挂上一种叫苍耳子的植物种子,它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刺,每根刺上都有细细的倒钩,碰到衣物的纤维,便粘在上面。下面哪种产品的发明可能是受到苍耳子这种结构规律的启发

A.拉链 B.尼龙搭扣 C.腰带 D.飞机

26.新疆生产的瓜果又大又甜,主要是利用了当地独特的自然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云量多,光照弱,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昼夜温差大,白天制造的营养物质多,晚上消耗少,利于瓜果生长 ③天气干旱,蒸腾作用强,利于糖分积累 ④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利于瓜果生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7.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但人们可以引水上山。这说明

A.人们可以改造规律,为人类造福

B.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任何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

D.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

28.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会诱发心理问题,因此必须要及时缓解和消除这些不良心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期坚持中低强度的身体锻炼,对焦虑、抑郁等症状具有防治作用

B.经常参加篮球、足球和拔河等集体活动,可以防治自闭、孤僻等心理障碍

C.如果你的脾气急躁、易冲动,应该多参加短跑、跳远等活动项目

D.《金蛇狂舞》、《步步高》、《祖国颂》等乐曲对抑郁症具有辅助疗效

29.李晓同学在完成一篇关于校服调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时,需要将文中的“服饰”全部替换

为“校服”。在Word编辑状态下,采用菜单操作,下列步骤正确的是

A.“工具”—“查找”—输入“服饰”—“查找”

B.“格式”—“替换”—查找内容为“服饰”—替换为“校服”—“替换”

C.“编辑”—“替换”—查找内容为“服饰”—替换为“校服”—“全部替换”

D.“视图”—“替换”—替换为“校服”—“替换”

30.下列诗句,反映了我国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A.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B.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D.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C.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

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这种现象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

C.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31.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河流干涸致使鱼虾死亡,农作物

32.梁启超认为“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最发达”。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为传承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古代第一部和最大的编年体史书分别是

A.《春秋》和《汉书》

B.《战国策》和《汉书》 D.《史记》和《资治通鉴》 C.《春秋》和《资治通鉴》

33.艺术作品浩如烟海,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涌现出大批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推动着社会文明

的进步。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①琴曲《广陵散》描绘了聂政刺韩王的故事

②一首“击缶而歌”奏响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序曲。缶是我国古代原是盛酒的酒器

③艺术歌曲《阳关三叠》是根据李白的诗谱写而成

④《扬州慢》是南宋姜夔写的一首古曲,慢是词调歌曲的一种体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4.文物、建筑群、遗址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下列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A.长城 B.秦始皇陵 C.九寨沟 D.昆曲

35.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歌曲《青花瓷》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歌词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仔细观察下图中的青花瓷作品,不能体现下

列哪一歌词的意境?

A.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B.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C.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D.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36.中医是指中国的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

验和理论知识,并经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

论体系。以下关于中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古代的名医有扁鹊、张仲景、华佗等

B.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有针灸、刮痧、化验等

C.汉代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

D.中医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37.1687年,牛顿发表了著名的《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书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和牛顿力学三大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为德国著名的科学家

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C.牛顿在书中给出了两个物体间万有引力的公式,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D.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所有物体,不需要任何条件

38.造纸术的发明使读书从竹简时代进入纸质书籍时代,造纸的原料如木材、稻草等均含有的化学成分是

A.维生素 B.纤维素 C.蛋白质 D.脂肪

39.斯塔夫利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中所说的这场运动是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保路运动 D.问题与主义之争

巫山云雨相近成语篇七
《[中学联盟]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5》

巫山云雨相近成语篇八
《二、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1]》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230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