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清明节的习俗

| 清明节 |

【www.guakaob.com--清明节】

传统清明节的习俗(篇一)
《传统的清明节习俗》

传统的清明节习俗

[摘 要] 自唐宋以来,清明节是整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一个大节日,其习俗活动之丰富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足以和春节一比高下。这里我们把其传统习俗分为三大部分:祭祀、春游、饮食,进行研究与赏析。

[关键词] 祭祀活动,春游活动,节令食品

[正 文]

(一)、清明节的祭祀活动

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另外两个鬼节是七月十五、十月一)。“鬼节”即是悼念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

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家出动。这样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祭祀的对象。作为鬼节,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清明节属于鬼节而通常不被冠以鬼节之名,就在于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另外两个鬼节则连恶鬼、野鬼也一并祭祀,重在安抚鬼魂,不让它们作祟。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地方也有清明节祭祀其他鬼神的做法。上海旧俗就有在清明节举行的专祭厉鬼的祭台会仪式,祭祀那些饿鬼、幽鬼孤魂,防止它们成为恶鬼作乱。这种祭台叫祭厉台。旧上海还有清明节的前一天迎请城隍神的做法。在清明节这天,城隍神要坐大轿出巡祭厉台,以赈济安抚孤魂野鬼,其场面十分盛大热闹。祭祀的时间。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旧时,北京人祭扫坟墓不在清明当天,而在临近清明的“单日”进行。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墓。浙江丽水一带则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围内扫墓,称为“前三后四”。在山东,旧时,多数地区在清明当天扫墓,少数地区如诸城,在寒食这天扫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内扫墓;现在,一般都在清明这天去扫墓。晋南人则将扫墓的时间分为两次。一次在清明前几天,是各家分头去扫墓。第二次是在清明当天,一个

村里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上海人扫墓时间,新坟旧坟有别。凡是新近过世的,过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没做过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节这天请僧道诵经做法事或道场。如果是老坟并已做过法事或道场,扫墓不一定在清明当天,可以前后放宽些,但不能超出前七天后八天的范围,俗谓:“前七后八,阴司放假。”意思是过早或过迟都会失灵。

祭祀的场所。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在墓地祭祀,祭祀者离祭祀对象最近,容易引起亲近的感觉,使生者对死者的孝思亲情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寄托。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聚餐等,这种祭祀是团聚族人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情况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赶回家乡扫墓,就在山上或高处面对家乡的方向遥祭。

祭祀的方式或项目。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清通礼》把修整坟墓解释为“扫墓”名称的来由:“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过去由于寒食禁火的影响,纸钱不焚烧,而是挂在墓地的小树上、竹竿上,或用石块、坷垃压在坟墓边。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这样,凡是祭扫过的坟墓就有纸幡飘飘,构成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观。没有纸钱者,一般就是缺少后嗣的孤坟了。后来,一般不再讲究禁火,就把纸钱烧掉。旧时北京清明祭祖的主要形式是“烧包袱”。所谓“包袱”,被祭祀者当作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的“包袱皮”,即用白纸糊的一个大口袋。这口袋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有图案的,用木刻版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莲座牌位,写上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张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包袱里装有各种

冥钱。所供奉祭品主要是食品,品种各地不同,都是当地人认为的并且按祭祀者的经济能力能拿得出来的美味佳肴,或合于时令的特色食品。

(二)、清明节的春游活动

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旧时,清明时节的郊野之中,众人春游的场景是非常盛大热闹的。当时游乐活动在清明节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与祭祀平分秋色。至少不像今人这样一提到清明节,就把主要注意力都放在清明扫墓上。有学者认为清明节主要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此话不无道理。

有人会说,清明祭祀是肃穆或悲伤的,与轻松快活的春游岂不矛盾?其实这种想法是出于简单教条地看问题,也是不了解民众的精神与生活的表现。初唐统治者就曾基于类似看法,下令禁止寒食的扫墓共郊游,但是后来不得不解除这种禁令。清明时节祭祀能与游乐并行不悖,我认为有这样几条原因:第一,中华民族有很强的天人合一观念,在自然界生机萌动、气候宜人的清明前后投入自然的怀抱,是出于人的本能的冲动,是合于人的本性的,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体现。这一时光,人的这种冲动或要求是难以抑制的。第二,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在庄重的仪式之后纵情欢乐的节日文化传统,而清明节的源头之一上巳节正是一个这样的节日,何况魏晋之后上巳节就已演变为一个纯粹郊游宴饮的的节日。上巳节在郊野纵情游乐的传统必然在清明节俗中得到体现。第三,清明节的节期前后有十来天,祭祀可在一天内完成,其他时间可以纯做春游。第四,民间对生死向来有一种流传广泛的旷达观念,认为人出自黄土又归于黄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只要是尽寿而终,不是早夭,就不是很令人悲伤的事情,甚至老人的高寿而亡是一件喜事,所谓“红白喜事”。这样,祭奠正常寿终的亲人和祖先,就不是一件真正悲伤的事情,只是表达孝敬和思念之情,在完成一个郑重的仪式。一些女性的哭坟也是按礼法所为的仪式的一部分,或者是发泄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仪式完成之后的游春就是自然的事情。所以,人们能普遍地将扫墓与春游结合起来。明代的《帝京景物略》记载了这种扫墓与郊游并行不悖的情形: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下面列举几项传统的春游活动。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放风筝。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荡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除以上活动外,清明节的传统游戏还有踢球、斗鸡等。

(三)清明节的节令食品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清明前后,螺蛳肥壮。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浙江桐乡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重视全家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这样几个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这几样菜都跟养蚕有关。把吃剩的螺蛳壳往屋里抛,据说声音能吓跑老鼠,毛毛虫会钻进壳里做巢,不再出来骚扰蚕。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常又好。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传统清明节的习俗(篇二)
《传统社会的清明节习俗》

传统社会的清明节习俗

自唐宋以来,清明节就是一个与寒食、上巳“三节合一”的节日,所以节日期间人们举行的习俗活动也极其丰富多彩,主要可归纳为:祭祀、春游和饮食三大部分。

1.清明节的祭祀活动

清明祭祀,人们习惯称呼为“清明扫墓”或“上坟”。实际上,墓祭只是其中一种祭祀形式,另外还有祠堂祭,又称庙祭。

从文献记载来看,上古时候人们更重视庙祭。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君权神授,是依靠祖先得来的,所以天子、诸侯都建立宗庙以供祭祀并求取庇佑。国家发生了大事情,也一定要到宗庙祭告,以示对祖先的尊敬。1977年,在陕西歧山凤雏出土了大量的“庙祭甲骨”,上面刻画了很多涉及多位商代君王名字的文字,经过专家解读,记载的是周文王伐商和武王伐纣时期,商王帝乙和纣王,都曾在宗庙里举行祭祀先王的典礼,以祈求能征善战的先王保佑自己一方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事迹。

而且,我国古代宗庙前制庙、后制寝,以象人之居前有朝、后有寝的建筑特点,也显示了它的祭祀之用。庙以藏主,以四时祭。只是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的不同,所用牺牲即祭品的规格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用太牢,即牛、羊、豕三牲全备;诸侯祭祀用少牢,即只有羊、豕,没有牛。一般的庶民则主要在家庙祭祖,或者是以清明节扫墓,中元节上坟时作祭祀。

那么,墓祭之兴究竟始于何时?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在墓地祭祀先人的习俗,《周礼·春官·宗伯》载:“成葬而祭墓为位。”但盛行却是在汉朝,《后汉书·明帝记》引《汉官仪》云:“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汉朝的皇帝几乎是逢节便祭。东汉王充在《论衡》也说:“古礼庙祭,今俗墓祀。”进一步证明了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对扫墓的乐此不疲。

但是,唐以前墓祭并没有确定的日子,所以还没有成为节日。直至唐朝,百姓们在寒食时节野祭的现象越来越多,朝廷才将之归入“五礼”(汉以来官方推崇的国家礼仪),并以官方文书的形式规定清明为国家法定节日。据《旧唐书》记载:“寒食上墓,礼往无文,近代相沿,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永为常式。”全体国民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而且,由于唐朝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社会,扫墓时男女不避、人数不限,于是清明节期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北宋张择端的著名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即生动地再现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人头攒动、热闹喧天的盛况。

虽然清明节祭祀逝者,以示不忘祖、不忘本,但在具体的祭祀内容方面,各地还是存在一些差异。

一、祭祀的对象

中国有三大鬼节:清明节、中元节(或称盂兰盆节,在农历七月十五)、“祭祖节”(在农历十月初一)。相对于古代社会祭祀天神、地祗而言,“鬼节”是悼念亡人的节日,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但与另两个鬼节重在安抚鬼魂,不让恶鬼、野鬼作祟不同,清明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体现了“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的中国传统美德。

当然这其中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地方也有清明节祭祀其他鬼神的做法。上海旧俗就有在清明节举行的专祭厉鬼的祭台会仪式,祭祀那些饿鬼、幽鬼孤魂,防止它们成为恶鬼作乱。这种祭台叫祭厉台。旧上海还有清明节的前一天迎请城隍神的做法。在清明节这天,城隍神要坐大轿出巡祭厉台,以赈济安抚孤魂野鬼,场面十分盛大热闹。

二、祭祀的时间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一,加上清明“三节合一”的特点,所以各地清明祭祀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扫墓,则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个别地方长达一个月。

在北方,旧时北京人祭扫坟墓不在清明当天,而在临近清明的“单日”进行;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墓。山东,以前多数地区在清明当天扫墓,少数地区如诸城,在寒食这天扫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内扫墓;现在,一般都在清

明这天去扫墓。晋南人则将扫墓的时间分为两次:一次在清明前几天,是各家分头去扫墓;第二次是在清明当天,一个村里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

每年清明节,上海人常常倾家出动赶往苏州和杭州去扫墓。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他们相信那里也是祖先们去世后生活的天堂,由此也形成了江南地区清明祭祀的一大特色。但上海人扫墓,新、旧坟有别。凡是新近过世的,过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没做过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节这天请僧道诵经做法事或道场;如果是老坟,并已做过法事或道场,扫墓不一定在清明当天,可以前后放宽些,但不能超出前七天后八天的范围,俗谓:“前七后八,阴司放假。”意思是过早或过迟都会失灵。浙江丽水一带则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围内扫墓,称为“前三后四”。

再往南,闽、粤一带清明祭祀又有不同。广东潮汕人,清明扫墓都在节前三天至节后三天进行,提前或拖后都被视为对亡人的不敬。台湾的清明节是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算起的第105天,习俗和闽南差不多。台湾漳州籍人的清明节则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是从元宵节过后便开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为止。

三、祭祀的场所

在清明祭祀的两种方式——墓祭和庙祭中,以墓祭最为普遍,也最具特色。因为在墓地祭祀,祭祀者离祭祀对象最近,容易引起亲近的感觉,使生者对死者的孝思亲情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寄托。这也是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的缘由。而且,这一天除了扫墓祭祀、烧香拜祖外,还可享受郊游、插柳等其他回归自然的活动。但庙祭,则存在场所固定、内容单一、人员拘束等缺陷,一个宗族的人必须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开会聚餐等。另外还有一个特例,就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若不能赶回家乡扫墓,可以在山上或高处面对家乡的方向祭拜,称为异地遥祭。这种在战争频仍、社会动荡的古代,常为作客他乡的游子们清明祭祀时所采用。

在宋代,也出现过在家中祭祀和在墓地祭祀并行的情况,但还是以墓祭较多。宋人高翥的“清明”诗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就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四、祭祀的方式或项目

土葬,是我国民间最常见的丧葬方式。但上古时候的墓地上是没有标记的,《周易》:“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说殷人的墓地不筑坟堆、不种树木,子孙们由于找不到先人埋在哪里,所以只能在宗庙中对着祖宗牌位祭拜。

所以说,坟和墓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坟是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即地上的部分);墓是墓地,即埋葬死人的处所(即地下的部分)。如《方言》卷十三所云:“凡葬而无坟谓之墓。”

到了周代,人们才开始在墓上筑坟堆,但“以爵等为丘封之度”(《周礼·春官·冢人》),而且坟上要种树,“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白虎通·崩薨》)。丘是王公之坟,封是诸臣之坟。坟堆的大小取决于爵位的高低。就是说只有贵族阶层才有资格享受这种待遇,至于庶人(老百姓),依然“不封不树”。

正因为这样,才会发生《礼记·檀弓》中的这个故事:孔子在母亲死后,要为父母合葬,却不知道父亲的墓葬在哪里,于是不得不在一个叫“五父衢”的地方四处打听。直到一个当年曾在陬邑住过的车夫告诉了他父亲的墓址,他才终于按照礼仪将父母合葬。但这之后,孔子不但给父母合葬的墓地造了坟,还把坟堆得有四尺高。并说:“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人也(意谓我是四处奔波的人),不可以弗误解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除了筑坟,坟上植树,也是给墓作标志的一个方法。汉仲长统《昌言》说:“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识坟也。”但是,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以及虫噬鼠钻等,坟墓难免会有所损坏。所以,清明扫墓时人们常常会整修坟墓,顺便挂烧纸钱、供奉祭品。这也是清明祭祀的两个主要内容。

扫墓,江南人多叫做“上坟”。《吴觎》云:“蛇尾飘飘挂纸钱,出城都是上坟船。黄原落叶何曾扫,胜地名花别有缘。”清明,正是冬去春来,草木萌生的时节。人们在祭扫时,亲自检视坟墓,铲除杂草,培添新土。一方面表达对亡人的“思时之敬”和关怀;另一方面也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都相信,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绝不可轻忽。《清通礼》把修整坟墓解释为“扫墓”,缘由是:“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即通过对先人坟墓的

整理修葺,来祈求祖先的荫庇保护。

至于挂烧纸钱、供奉祭品,过去由于寒食禁火的影响,纸钱是不焚烧的,而是挂在墓地的小树上、竹竿上,或是用石块、坷垃压在坟墓边。所以宋人庄季裕的《鸡肋篇》卷上说:“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这也是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观。若那个坟上没有纸钱,那一般就是缺少后嗣的孤坟了。直到后来不再讲究禁火,才把纸钱烧掉了。

关于冥币纸钱的由来,赵国邯郸人睦仁蒨说:“鬼所用物,皆与人异。唯黄金及绢,为得通用。然亦不如假者。以黄金涂大锡作金,以纸为绢帛,最为贵上。”(《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九十七·神七》)烧纸钱的习俗则始于唐朝。据传说,冥间鬼魂也需吃饭穿衣,故而阳间的亲人要烧些冥钱,以供亡者日用之需。

旧时,北京清明祭祖有一个说法叫“烧包袱”。所谓“包袱”,就是祭祀者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的“包袱皮”,即用白纸糊的一个大口袋。这口袋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有图案的,用木刻版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莲座牌位,写上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张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包袱里装有各种冥钱。清明当天,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而且这种风俗不拘贫富。

在上海,祭祖扫墓除了规定的供品、香烛之外,独具地方特色的是“烧草甏”。甏是坛的一种,是一种口和底稍小,腹部较大的陶制器皿,原用以贮酒,称之“老酒甏”。上海人除了烧长锭纸钱外,还把它们放进草扎成的甏形的贮器里,专门在坟头焚烧。1909年上海出版的《图画日报》,在“营业写真”栏绘有“扎草甏”的画,并有旁注:“松汀草甏滴溜回,扎成多少稻柴圈。镜中冥锭用火化,据云阴世可以变银元。二月开场三月至,清明草甏刚上市。家家扫墓买来烧,不信烧个草甏就便算顺孙与孝子。”今天这种习俗在市区已经看不到了,而在南汇近海一带还盛行。

此外,个别地区还有一些特殊的祭祀方式。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

传统清明节的习俗(篇三)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这些节[摘要] 中国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日的形成过程,是我们民族历史和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其中,清明节,就在中国

人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关键词] 清明节 扫墓 踏青 放风筝 植树

1、清明节的产生

清明节不像其他的节日,固定在每一年的某月某日,它是由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来决定的,每年的清明大致上在公历4月5日前后。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的一大发明,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季节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表示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现象,也反映气温下降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况和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物候特征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如果将二十四节气联贯起来看,可以看出一年中冷、暖,雨、雪情况和四季乃至气候的变化特征。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民间非常重视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有些节气到来的时候都要举行一些仪式。但唯有清明,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的一位有着“士甘焚死不封侯”的清高气节的贤臣介子推[1]。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

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和某种纪念意

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来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覆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

借问酒“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尽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2、清明节的习俗

2.1 扫墓

扫墓大致有如下内容:一是为死者烧香三炷,摆放水果等供品,烧纸钱,鸣鞭炮,晚辈一般要行跪拜大礼。二是在祭奠完毕后要整修坟墓,给坟墓培土、除草。民间信仰认为,祖先如果在坟墓里住得安稳,其子孙后代才会繁荣兴旺。祖先的墓地连结着今天的生命和情感,正因为这样,古代十分重视祭祖扫墓。

过去,清明扫墓主要是为亲友扫墓。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清明扫墓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比如缅怀先烈和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有些学校在清明节前后就组织学生们到革命烈士的墓地扫墓,同时进行一次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随着革命传统教育的开展,祭奠的对象扩展到革命先烈,借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对祖宗的家族性私祭应发展到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炎帝的群体性公祭。

2.2 踏青

踏青是古代文人对野外郊游的一种典雅表达方式。春天来了,野外的土地都长出了青青的小草,人们来到郊外,踏着青青的小

草,欣赏美好的舂光。踏青二字是多么形象。清明在阳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问,这个时节,寒冷逐渐远去,春光明媚,草木吐绿,而清明时节正是出去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

人类最早就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与野外的绿色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古人称之为上巳节。上巳节主要是祈求人类繁衍。到了上巳节,人们纷纷从家中走出,集体举行祭祀主管婚姻和生育的神灵,这时候也是男女相会求偶的时刻,往往两个氏族之间就是在上巳节这一天在野外相聚,互相对歌、跳舞,彼此沟通感情,于是郊外成为了热闹浪漫的地方。踏青的习俗就是这么来的。

2.3 荡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唐代的时候,荡秋千十分盛行,特别是在清明节期间,要以荡秋千取乐。荡秋千更是年轻女性喜爱玩的一项活动。唐代诗人韦庄就描写了姑娘们在清明节时荡秋千的情景:“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墙红杏里,女郎撩乱送秋千。”到了北宋,还出现了水上秋千,即从秋千上翻身跳水。

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2.4 放风筝

风筝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的学者考证,风筝最早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那时候还没有发明造纸术,风筝是用木头或竹子制作的。史书上称之为“木鸢”“竹,鹊”。风筝作为一种娱乐运动在唐代得以兴盛。清明时节,大人们带着孩子到野外空旷之地放风筝。当时人们认为,放风筝有放邪的功效,所以尤其要带着孩子一块儿放风筝,孩子

放风筝放跑了邪气,就会健康成长。有的历史清明的农谚,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

化的精粹,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所以,

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清明节放风筝可以放走造林,莫过清明”等。

我们在度过这个传统节日时,也无形中接受邪气或晦气的习俗,与一千多年前的一桩屠清明节植树也与清明节期间插柳的习了传统文化的洗礼。通过对清明节的研究,更杀事件有关。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期,北齐文俗有关系。清明节插柳是为了纪念“教民稼深刻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民俗和文化,为发掘宣帝高洋是一个凶残无比的帝王,他下令诛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因为柳树极易成更深层的精神养料做基础。

杀元氏家族的人,他逼着元氏家族的人把席活,只要截取一段枝条栽在任何土壤里,浇上子挂在身后当翅膀,从高达27丈的金风台上点儿水就能生根发芽。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常往下跳,还说这是给他们放生。跳下去的人都在门前,庭院、路边,荒地栽植柳树。俗话说;坠落身亡。若干年后,元氏家族的幸存者及其“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后人,为了牢记家族的这一悲惨遭遇,在清明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祭祖时,除了一般的焚香烧纸外,还有一项庄处成荫。清代光绪年间,左宗棠以钦差大臣严的仪式,那就是放飞风筝,以悼念先人背负的身份督办新疆军务,车辆载着军火、物资,席子当翅膀而身亡的历史。外人见他们有这从潼关西进,这时是大漠孤烟,一片荒凉的景样的仪式,就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元氏家族象,左宗棠就率领他的部下一边修路,一边向还不能直说,就只好说是“放晦气”、“驱邪避西推进。左宗棠不仅修一条宽宽的道路,还在参考文献

祸”,于是就有了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的说法道路两旁栽植柳树,少的栽一到两行,多的栽[1] 杨英杰,赵玉宝.四季飘香清代节令于佳肴[M].辽海出版社,1997

[2]。

四到五行,形成一条柳树林带,这条林带长达[2] 朱宁虹.中华民俗风情博览节日娱乐[M].中国2.5 植树

600里。这就是被后人称道的“左公柳”。当时物资出版社,2005.

清明前后,春光明媚,春雨飞洒,种植树还有人写诗赞颂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3] 贺绍俊,吉国秀.中国节[M].中国少年年儿童出版社,2006.

苗成活率高,成长快。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关。”[3]

作者简介

节”。在这样一个“清洁而明净”的时刻,人们3 、小结

朱启智,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

的心情也会明快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忙碌清明节,作为中国一个主要用来祭奠祖杨君顺,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硕起各种农业生产。在这方面还留下了很有关

先节日,凝聚着中国人共同的情感和传统文

导。

(上接103页)

者对童心的追求背后,一个表达的是宇宙人生之叹,另一个表达的是现实生活之叹。换一出版社2006

种说法,则前者是在宇宙、人生的悲苦中找到[2]《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个超知而不舍知的心灵独立的精神世界,1996后者是在忙碌、奔波之余慰藉心灵的情感世[3]《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 左东岭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界。较之前者的哲理色彩,后者更具理想色[4]《中国历代文论选》(卷三) 郭绍虞 上海古籍彩。

出版社2001童心说的发展可以说一直受到老庄道[5]《徐复观文集——中国艺术精神》 李维武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家思想的影响,从流行歌曲潜在表现的现代[6]《徐复观文集——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 版童心说对古代童心说的简单化阐释来看,李维武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道家思想在现代的实现是有限的,只能作为[7]《李贽:老愤青的童心》 张惠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一种精神追求。

[8]《老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 商务印书馆 2003

作者简介

梁愿,暨南大学文艺学专业在读硕士生。

传统清明节的习俗(篇四)
《清明传统习俗》

清明时节养生忌食“发物” 清明时节养生忌食“发物” 导语: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农历书曰: “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 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4 月 5 日为廿四节气的“清明”,从每 年 4 月 4 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 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三月 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传统习俗 清明时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作为中国人更是重视“祭之 以礼”的追远活动。宋代高菊涧的《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 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血泪染成红杜鹃。 日墓狐狸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各地清明虽都有祭祖之习俗,但其祭祖的 方式各不相同。北方地区常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 后变猪狗”的说法,而且从人们把清明称为“鬼节”的意义上看,插柳、戴柳似 有驱邪避煞、消灾解祸的作用,所以,民间还把清明称为“寒食节”。也就是在 清明这一天,有不动灶火,忌食热食,否则要遭到神的惩罚的说法。我国台湾地 区的祭祖方式更显不同,台湾县志记载:“清明,祀其祖先,祭扫坟墓,必邀亲 友同行;妇女驾车到山,祭毕,席地而饮,薄暮而还”。这些古代旧时的遗风保 留至今,说明人们对清明的重视。 注意“病从口入” 清明也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清明时节,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 倦嗜睡的感觉。 一、注意“病从口入” 注意“病从口入” 而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 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 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 注意“病从口入”。 二、忌食“发物” 忌食“发物” 此节气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 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 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 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鹌鹑、鹅肉、蚌肉、螺蛳、鸡 蛋、韭菜、芫茜、莴笋、淮山、苹果、橘、马蹄、梨、桃、樱桃等。养生的汤品 宜红萝卜竹蔗水、胡椒煲猪肚、川芎白芷炖鱼头、韭菜滚狗肚鱼、鲜土茯苓煲猪 展、咸菜滚黄沙蚬、猫爪草煲猪瘦肉等。 三、心情舒畅、动中有静 心情舒畅、 同时这个节气又是高血压

的易发期,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 动中有静的如太极拳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 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引起血压升高。 四、饮食规律,低盐多蔬果 饮食规律, 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宜少吃羊肉等酸性食物,可适当“增甘”即 多食甜食,顺应春天养生生机。但肥胖者宜相应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 瓜果蔬菜,对老年高血压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相应增加钾的摄入,如多食用 蔬菜、水果类食品。以上这些同样也是健康人群要注意的。 五、清明户外踏青 此时节的中后期会清静明法的气候了, 人们宜随着明媚的阳光的到来而多到 户外运动,如晨运、登山,古人谓之“踏青”(即郊外运动)也是指在这段时间进 行的。且宜加大运动量。 六、清明养生“明前茶” 清明养生“明前茶” 著名明代大医家李时珍在清明时节养生中最推崇的是品茶,尤其是“明前 茶”。“明前茶”是指每年清明前采摘加工的新茶,有养肝清头目、化痰除烦渴 的功效。俗话说“春眠不觉晓”,饮用“明前茶”则有提神醒脑之功,如李时珍 所说的“茶苦而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宜饮茶为单枞、铁 观音、龙井和花茶等。此时节也是胃肠容易不适之时,近年人以三花奶冲普洱茶 的方法来健肠胃,有胃病的人不妨一试。

传统清明节的习俗(篇五)
《清明传统习俗》

传统清明节的习俗(篇六)
《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清明》

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杜牧

清明一到,春回大地,精神气爽,一年的劳作从此开始,春耕春种,开始忙碌。祭拜祖先,追忆先人,也在同时进行。虽然每年都在过清明,但却对清明节的由来不是很了解。过几天,清明也将要到来了,在清明来临之际,我也想多了解一些关于清明节的资料,经过网上搜索资料后,才知道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扫墓节、聪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传统习俗中,每到三、四月,人们最重视的就是清明节。清明节一般在每年为农历三月上旬,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是一个属于追远怀思的华人传统节日。每到清明,就有许多风俗活动,包括了祭扫坟墓、踏青、插柳等。

从中国历法上来看,清明本来指的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气候转变的一个标志。二十四节气综合了天文学和气象学等方面的知识,编排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歌谣。其中清明被排在歌谣的第五位。也是农历历法中的第五个节气。此时,天气转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清明最初其实就是一个农耕节,也没有扫墓的习惯,扫墓这个习俗形成,与寒食节有关。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它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贤臣介子推。据说春秋时

代,晋国宫廷发生内乱。晋国太子重耳的同父异母兄弟和后母骊姬想除掉他,夺其王位。为了逃避他们的迫害,晋国太子重耳流亡在外,还有忠臣介子推等人。

有一日,他们在大山中迷路,粮断援绝。介子推于是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煮成汤,解重耳之饥,重耳十分感动。

十九年后,重耳返回晋国,成为一国之君,史称晋文公。当时,他为褒扬群臣辅佐之功,对他们论功行赏,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乃品格高尚之人,并不去邀功请赏,而是悄悄回到家乡,带着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懊悔之下,派人请介子推出山。介子推执意不出。后来,晋文公欲烧山逼介子推出来受赏,结果却意外烧死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

晋文公十分悲痛,为表悼念之情,下令将二人埋在大柳树下,并把绵山改称为“介山”。 同时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纪念介子推。这就是“寒食节”。当时,人们纷纷携带食品往介子推坟墓上扫墓祭祀,纪念他,于是又形成寒食节扫墓。寒食节和清明节本来属于两个节日,由于日子相近,到了唐代,这两个节日就合二为一了。于是,就出现清明扫墓的习俗。

关于清明扫墓,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回合后,终于取得天下。他光荣返回故乡的时候,想要到父母亲的坟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东倒西歪,有的断落,有的破裂,而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

刘邦非常的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最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爹娘在天有灵,现在风刮得这么大,我将把这些小纸片,拋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爹娘的坟墓。”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拋,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刘邦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请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后来民间的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清明扫墓是因为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坟莹,有没有狐兔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到坟上一方面清除杂草,整修树枝,给坟上添几锨土;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烧几张纸钱,给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个简单的祭扫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宗敬祖的观念和尊老、敬老的美德,同时也折射出中华民族祈福禳灾,除旧迎新等求吉心理,更是中华民族融汇亲缘感情,增强内聚力的符号,它也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民族自我意识得以体现的媒介。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追忆亲人、寄托哀思,本来是充满温情的事。然而,当街头焚香、坟边烧钱引发大火影响市容的时候,清明已经变得不再清明。更有甚者,还有别墅、奔驰、小蜜甚至伟哥也成为祭祀用品,让清明节几乎变成一场闹剧。与此同时,网上祭祀、家中祭祀、树葬、海葬等无污染无危害的新祭祀方式也在逐渐盛行。文明已经成为趋势,当生活方式已然改善,曾经跟随我们的陋习也该摈弃了,过几天清明就来临了,我希望中国的人们能让清明真的清明起来。

传统清明节的习俗(篇七)
《清明的传统习俗》

清明节习俗

主持人串词: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呢?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278742.html